中考历史复习第一部分中国古代史第四单元隋唐时期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
一、选择题
1.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公元6世纪80年代,中国重归统一时的皇帝是( )
A.隋文帝 B.隋炀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2.[2017·东营]一位中国作家评论道:此项工程的发起者隋炀帝“虽使他的朝代缩短了许多年,但给子孙万代却带来莫大的好处”。“此项工程”是( )
A.都江堰 B.灵渠
C.赵州桥 D.大运河
3.[2017·深圳]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
A B C D
4.[2017·日照]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5.[2017·青岛]《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
①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②任用贤才
③虚心纳谏④合并州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6.[2017·聊城]“中书主出命,门下主封驳,尚书主奉行。”这段材料介绍的是( )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廷杖制
7.[2017·济宁]“开元初,四方丰稔(丰收),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所反映的经济发展盛况是在( )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
8.[2017·赤峰]据史书记载,唐都长安有修造乐器商店、金银珠宝店、茶肆、客舍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手工业生产发展
B.对外贸易活跃
C.商业经济繁荣
D.经济重心南移
9.[2017·青岛]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2017·成都]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辟了丝绸之路
C.传播了中国文化
D.扩大了唐朝疆域
11.[2017·滨州]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②进士科主要考查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④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7·菏泽]“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登科后》。该诗体现了( )
A.分封制度的血缘和等级特点
B.科举制度的公平和机会均等
C.行省制度的首创和高效特点
D.八股取士的腐朽和文化专制
二、非选择题
13.[2017·衡阳]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图中A、B两点的地名与B点通往A点之间运河段的名称。
(2)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
14.[2017·苏州]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13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28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1)与材料一相关的诗人生活在唐朝的什么特殊时代?他的诗被后人称誉为什么?
(2)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3)材料二中,639年—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15.[2017·聊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摘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摘自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1)材料一、材料二中选拔官吏的标准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科举制度的作用。
【能力强化练】———————————
一、选择题
1.在唐朝贞观年间,家境虽然贫寒,本人却有学识、有天赋的李四赴京赶考,最终金榜题名,从而改变了命运。那么李四能够改变命运主要得益于( )
A.禅让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科举制度
2.唐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该“长策”正式诞生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3.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摘要一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摘要二历史上称他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4.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的《步辇图》。图中反映的事件发生后,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和亲( )
A.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
C.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D.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5.“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反映了我国古代比较完备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隋文帝时开设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创立②分科考试、择优录取是科举制度的基本特征
③进士科是皇帝为选拔“非常之人”而设的特科
④科举考试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
6.“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