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的标准规范
电子政务网络安全体系的标准规范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中,首先要健全系统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强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制管理。
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一些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政府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虽然颁发了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却很零散,还缺乏关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专门法规。
今后,在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组织的努力,更要国家立法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在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结构中,首先要健全系统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强化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的法制管理。
迄今为止,世界上很多国家制定了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一些国家还制定了专门的政府网络安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英国的《官方信息保护法》,俄罗斯的《联邦信息、信息化和信息保护法》等。
我国虽然颁发了一些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如《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规定》、《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却很零散,还缺乏关于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的专门法规。
今后,在完善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为电子政务网络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政府组织的努力,更要国家立法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组织管理制度,明确负责安全管理的主要领导、主管部门、技术支持部门和宣传、保卫部门。
发达国家一般都建立有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美国安全委员会下设了国家保密政策委员会和信息系统安全保密委员会;英法等国家建立了“国家网络安全委员会”;德国成立了“国家网络安全局”。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建设
案例三
背景介绍
为了提升电子政务的安全性,某省建立了一套全面的电子政务安全 管理体系。
建设内容
该体系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制度、安全培训等多个方面。同时,还 加强了对系统安全的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
实施效果
通过该体系的实施,某省的电子政务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 地防范了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
案例四
背景介绍
某国家级新区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制定了一套全面的安全技术防护方案。
建设内容
该方案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多个方面。同时,还加强了对外部攻击的监 测和防御能力。
实施效果
通过该方案的实施,某国家级新区的电子政务系统安全性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地防范了 各类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安全事件。
案例五
01
背景介绍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电子政务的 运维保障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之一。 某市为了优化电子政务的安全运维保 障体系,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02
建设内容
该改革包括加强运维团队的技能培训 、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定期进行系统安全的监测和检查等 。同时,还加强了对外部攻击的监测 和防御能力。
安全体系的发展趋势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也将逐渐向云计算安全方向发展。云计算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灵 活和可靠的计算和存储服务,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因此,如何保障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政务安全将是 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也将逐渐向大数据安全方向发展。大数据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全面 、精准和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因此,如何保障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政务 安全将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四大体系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四大体系作者:李艳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建设是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和框架指导下进行的一项系统工程。
这项工程包括密切关联的四大体系:安全管理体系、预警检测体系、安全防护体系和响应恢复体系,其中,安全管理体系是整个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贯穿其他三个体系的主线。
1.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要遵循以下原则:符合法律、法规、标准;符合组织使命;符合组织利益。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最重要的是针对电子政务的现有情况制定统一的行政管理制度,在整个网络系统中贯彻执行。
当然,根据当地网络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网络应用的不同,适当作出调整,可以比较好地保证安全策略的统一性、一致性和可管理性。
2.预警检测体系预警检测体系包括入侵检测、漏洞检测、外联和接入检测、补丁管理等。
入侵检测系统是目前最为主要的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和管理手段。
利用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可以了解网络的运行状况和发生的安全事件,并根据安全事件来调整安全策略和防护手段,同时改进实时响应和事后恢复的有效性,为定期的安全评估和分析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
电子政务信息网络需要部署漏洞检测系统。
漏洞检测系统一般包括漏洞扫描引擎、控制中心、报表和显示中心及管理控制台4个功能组件。
在电子政务的网络系统内,防火墙等安全手段往往被一些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所破坏,包括MODEM拨号、双网卡或无线上网等各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这些违反规定的非法外联行为使电子政务网络系统内的个人计算机毫无防范地接入Internet,在用户无意识的情况下,一些机密信息(包括机器和网络的所有配置信息以及数据文件)可能泄漏,由此危害整个电子政务网络的安全。
非法外联监控技术就是为了防范上述两类安全问题而设计的,它对内部人员的非法外联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对物理隔离措施或安全限制规定进行有效性检查。
补丁管理应该纳入组织的安全体系。
补丁管理的意义已经超出了传统的安全领域,成为维护企业信息系统正常操作所必须具备的措施。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标体系说明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标体系说明1. 引言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为政府机构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也为市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体验。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建立一个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说明。
2. 指标分类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标体系可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分类:2.1 网络安全指标网络安全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网络安全方面的考核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网络防火墙的配置,网络流量监控,入侵检测系统的使用等。
2.2 数据安全指标在信息系统中,数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保障数据的安全性也是指标体系的重要考核内容。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可靠性,数据加密的使用情况,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等。
2.3 应用安全指标在电子政务系统中,各种应用程序的安全性也至关重要。
因此,在指标体系中需要考虑到各类应用程序的安全性考核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漏洞扫描与修复情况,应用程序的访问控制,应用程序的合规性等。
2.4 人员安全指标人员安全是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指标体系中,需要考核各类人员对信息安全的认知与掌握情况。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培训的覆盖率,安全意识的评估,人员权限的管理等。
3. 指标设计原则在设计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3.1 可度量性指标应具备可度量性,即能够通过定量方法进行测量和评估。
这样可以便于对指标进行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2 可比较性指标应具备可比较性,即可将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指标进行对比。
这有助于政府机构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经验共享,推动信息安全工作的进步。
3.3 可操作性指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即能够根据指标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这样可以保障指标的实际效用,形成良性的安全管理循环。
4. 指标体系实施方法为了实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指标体系,建议按照以下步骤进行:4.1 制定指标根据电子政务系统的特点和安全需求,制定适用的指标。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
电子政务相关标准体系一、引言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指政府采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以改进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效率、透明度和质量,并促进政府与公民、企业和其他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
电子政务的发展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标准体系,以确保电子政务的安全、可靠和高效运行。
二、电子政务标准2.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是指由国际组织制定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标准。
在电子政务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国际标准: - 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国际标准,用于确保电子政务平台的安全性。
- ISO/IEC 38500:ICT治理体系国际标准,用于指导电子政务项目的决策和实施。
- ISO 9001:质量管理系统国际标准,用于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
- ISO 20000:IT服务管理国际标准,用于规范电子政务服务的提供和管理。
2.2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家相关机构制定的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国内电子政务的发展。
在中国,国家标准主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负责制定和发布。
目前,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 - GB/T 20968:电子政务档案管理规范,用于指导电子政务档案的管理和归档。
- GB/Z 20971: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技术标准,用于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
- GB/Z 20972:电子政务互联互通与信息集成技术标准,用于指导电子政务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和集成。
三、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作用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1. 保障信息安全:通过应用合适的标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和被非法篡改。
2. 促进互操作性:标准化的电子政务系统能够实现互操作,方便不同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提高政府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应用质量管理标准,确保电子政务服务的质量,提升公民和企业的满意度。
浅谈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体系设计.docx
浅谈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体系设计在电子政务外网中,操作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
网络攻击和威胁形式比较多,并且存在大量网络漏洞。
此次研究结合新型技术,包括入侵防御技术,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以及网页防篡改技术,对某地区市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发展现状进行细致的研究,进而将电子政务外网防御体系设计的较为合理和完善。
通过相关技术的运用实现区域组网,优化并部署好相关安全设备,然后利用线上平台实现对电子政务的外网进行一系列的可视化管理,保证相关部门的门户网站、应用系统以及基础设施可以抵御外来干扰,建立具备安全保障的电子政务外网。
一、安全风险的分析市级电子政务一般来说,连接的是省电子政务外网和区县电子政务外网,可以实现网络的横向和纵向的发展。
互联网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首先,电子政务外网可以和市级的接入部门访问互联网统一进行出口。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访问政务外网通道,可以为访问电子政务外网而介入到市政外网的政务部门提供一些应用服务[1]。
另外,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以后可以有效监控服务器和路由器,并对其实施数据分析和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外网具有多种业务应用,其所遭受的安全威胁主要包含管理威胁和技术威胁,市级电子政务外网所遭受的威胁大部分都是网络攻击。
二、电子政务外网安全体系设计方案在设计之前应当全面保护安全防护问题,根据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思想的原则来对安全体系框架实施设计,从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的方面切入。
安全管理体系发挥作用利用的是电子政务外网管理平台,安全技术主要是从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等几个方面入手[2]。
(一)组网的安全基础。
当网络地址前期规划完善工作完成以后,应用OSPF技术能够便于各汇聚设备的路由条目,并且不会对核心区域的路由变化产生任何影响,如此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网络振荡问题。
OSPF技术的网络核心一般来说是高端路由器,配置通常为OSPFarea0,此高端路由器通过和市级各汇聚交换机以及出口交换机互联分别接口到area0来实现它的功能。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政务系统在政府及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然而,电子政务系统也面临着安全威胁和风险,例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等。
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保障体系。
定义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是指为了确保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采取一系列管理、技术和物理措施的集合体。
这些措施旨在防止恶意攻击、保护敏感数据、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保障体系的框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管理措施管理措施是安全保障体系的基础。
它包括制定安全政策、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安全流程和规程、进行安全培训等。
安全政策安全政策是指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目标、原则和规范。
它需要由管理层制定,并在整个组织范围内推行。
安全政策应该包括对系统进行评估和监控的要求,以确保安全政策的有效执行。
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安全措施,并负责电子政务系统的整体安全管理工作。
该机构应该由专业的安全人员组成,并参与到系统的设计、开发和运维过程中。
安全流程和规程安全流程和规程是指按照安全政策制定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规范。
这些流程和规程应该包括对系统进行访问控制、漏洞管理、事件响应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安全培训安全培训是确保系统用户和管理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相关培训,可以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措施技术措施是通过技术手段来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它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身份认证身份认证是确保系统用户身份真实性的一种方式。
采用强大的身份认证技术,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系统,从而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限制系统用户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
通过合理配置访问控制策略,可以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访问系统的敏感数据和功能。
加密加密是保护数据机密性的重要措施。
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被未经授权的人员访问和篡改。
电子政务安全隐患与安全体系分析
近 年 来 , 着 以 互 联 网技 术 为 承 载 主 体 的 信 息 技 术 的 发 随 展 。 大 地 推 动 着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 发 了 深 刻 的 生 产 和 生 极 引
务 的安 全 问 题 . 电 子 政 务 的概 念 提 出 就 成 为 备 受 关 注 的 问 从
p o lm sa ay e h c f c so ed v lp n fE g v r me t n r p s d a - o e me t e u t y tm d l r b e i n l z d w ih a e t n t e eo me t - o e n n ,a d p o o e n E g v r h o n n c r y s se mo e s i o o ii g wi e u t e h oo y a d s c r y ma a e n . h e u t y tm e in d h sg o x a s i t n fc mb n n t s c r y t c n l g n e u t n g me t T e s c r y s se i d s e a o d e p n i l y a d h i i i s g b i a v n e n . t a e t i e r t a n ait i n f a c ed v lp n f - o e me t y t m. d a c me t i h sac ran t o ei l d r l si sg i c n et t e eo me t g v r h c a e c i oh oE n n se s Ke r s E・o e me t e u t e h oo ;s c f ma a e n ;s c r y h d e r u l ;n t o k s c r ̄ y wo d : g v r n n ;s c r y t c n l g e u  ̄ i y i n g me t e u t i d n t b e ew r u i o e i
我国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结构研究
状来看,电子政务在管理方面还存在以下的安全 问题 : 1 )安全 管理制度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滞后。一直 以来 ,各 级政府为了保 证 电子政务安 全,往往只在技术上 采取相应 的保 障措施 ,却 忽 略了安全 管理制度 的建设 ,没有建立 完善 的安 全管 理制度
1电子政务 的安全 问题
造成 电子政 务安全问题的原因很 多,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管理 方面的因素,还有制度方面的r素,三者对电子政务的 大 j
建 设 和 发 展 都 有 着 重 大 的影 响 。
11技 术 方 面 .
技 术 是 电子政 务发 展 的最 关 键 的制 约 因素 。 就 目前 的 现状 来 看 ,电子 政 务 存 技 术 方 面还 存 在 以下 的安 全 问题 :
系和安全 制度体 系构成 。
关键词 :电子政 务 ;安全体 系;信 息安全 中图分 类号 :T 33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7— 12( 00 2 04 —3 P 9. 0 61 12 2 1 )1—09 0
Re e r h on Se urt r hie u eo g v r s a c c iyA c t c r fE- o e nm e ti i a n n Ch n
系和安全制度体系构成,如图 l 所示 。
21安 全技 术体 系 .
安全技术是解 决 电子政 务安 全问题 的基 本要素之 一。安 全技术体系的构建不能企 图单凭各种 技术产品的简单 堆砌或 单 独使 用来 实现 ,应该 从物理安 全、网络安 全、主机安 全、 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五个层面来综合考虑。
1 )网络安全 规划的不到位 。 目 ,我 国电子政务 网络的建设在规划上还 缺乏前 瞻性 ,从而导致 电子政 务网络面临众多的安 前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电⼦政务安全保障体系2019-10-30电⼦政务涉及对国家秘密信息和⾼敏感度核⼼政务的保护,设计维护公共秩序和⾏政监管的准确实施,涉及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保证。
电⼦政务是党委、政府、⼈⼤、政协有效决策、管理、服务的重要⼿段,必然会遇到各种敌对势⼒、恐怖集团、捣乱分⼦的破坏和攻击。
尤其电⼦政务是搭建在基于互联⽹技术的⽹络平台上,包括政务内⽹、政务外⽹和互联⽹,⽽互联⽹的安全先天不⾜,互联⽹是⼀个⽆⾏政主管的全球⽹络,⾃⾝缺少设防和安全隐患很多,对互联⽹犯罪尚缺乏⾜够的法律威慑,⼤量的跨国⽹络犯罪给执法带来很⼤的难度。
所有上述分⼦利⽤互联⽹进⾏犯罪则有机可乘,使基于互联⽹开展的电⼦政务应⽤⾯临着严峻的挑战。
对电⼦政务的安全威胁,包括⽹上⿊客⼊侵和犯罪、⽹上病毒泛滥和蔓延、信息间谍的潜⼊和窃密、⽹络恐怖集团的攻击和破坏、内部⼈员的违规和违法操作、⽹络系统的脆弱和瘫痪、信息产品的失控等,应引起⾜够警惕,采取安全措施,应对这种挑战。
电⼦政务的安全⽬标和安全策略电⼦政务的安全⽬标是,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价值不受侵犯,保证信息资产的拥有者⾯临最⼩的风险和获取最⼤的安全利益,使政务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服务和信息内容为抵御上述威胁⽽具有保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可⽤性和可控性的能⼒。
为实现上述⽬标应采取积极的安全策略:国家主导、社会参与。
电⼦政务安全关系到政府的办公决策、⾏政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可信实施的⼤事,必须由国家统筹规划、社会积极参与,才能有效保障电⼦政务安全。
全局治理、积极防御。
电⼦政务安全必须采⽤法律威慑、管理制约、技术保障和安全基础设施⽀撑的全局治理措施,并且实施防护、检测、恢复和反制的积极防御⼿段,才能更为有效。
等级保护、保障发展。
要根据信息的价值等级及所⾯临的威胁等级,选择适度的安全机制强度等级和安全技术保障强壮性等级,寻求⼀个投⼊和风险可承受能⼒间的平衡点,保障电⼦政务系统健康和积极的发展。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1. 简介电子政务是指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互和服务交付的过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已经成为现代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建立和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是至关重要的。
2. 电子政务安全的挑战电子政务安全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技术挑战电子政务系统通常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如公民的个人信息、政府的机密文件等。
因此,保护这些信息的安全非常关键。
然而,面对日益增长的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段,保障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安全变得更加困难。
2.2 法律挑战电子政务的发展和运营必须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
然而,由于电子政务的特殊性,现有的法律法规可能无法完全适应电子政务的需求。
因此,建立适应电子政务的法律法规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2.3 人员挑战电子政务的安全还需要依赖于有能力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而招聘和培养这样的人才也是一个挑战。
同时,许多电子政务系统还需要与其他机构或第三方进行合作,这就需要建立起信任和合作关系。
3.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要素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至关重要。
一个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应包括以下要素:3.1 硬件安全电子政务系统所依赖的硬件设备和设施(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以防止物理攻击和故障。
电子政务系统所使用的软件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审查,确保其不受恶意软件、漏洞和攻击的影响。
3.3 网络安全电子政务系统的网络必须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以防止网络攻击和未经授权的访问。
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数据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包括加密、备份、权限控制等。
3.5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以减少损失。
3.6 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策略、安全培训等,确保安全工作的落实。
4.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的建设为了建设一个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体系,可以采取以下步骤:4.1 制定安全政策和规程制定适应电子政务的安全政策和规程,明确安全要求和责任。
电子政务安全及解决方案
电子政务安全及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发展方向。
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电子政务的安全性,各国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应对不断增加的安全威胁。
二、电子政务安全的挑战1. 网络攻击:黑客、病毒、木马等网络攻击手段对电子政务系统造成威胁,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数据泄露等问题。
2. 数据安全:电子政务系统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数据,如个人身份信息、财务数据等,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极为重要。
3. 身份认证: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性和合法性,防止冒充和非法访问。
4. 信息共享: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需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三、解决方案1. 网络安全设备:通过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抵御能力,防止网络攻击。
2. 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3. 身份认证系统:建立强大的身份认证系统,采用多因素认证方式,如密码、指纹、虹膜等,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性和合法性。
4. 安全审计和监控:建立安全审计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5. 培训与教育:加强对电子政务系统管理员和用户的培训与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降低内部安全风险。
四、案例分析某国政府在推行电子政务过程中,为了保障系统的安全性,采取了以下解决方案:1.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设备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流量监控系统,有效防止了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的侵入。
2. 使用了先进的数据加密技术,对存储在电子政务系统中的敏感数据进行了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
3. 引入了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作为身份认证方式,结合密码和指纹等多因素认证,提高了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4. 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审计和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体系
VPN 主要采用四种技术来保证安全 隧道技术 加解密技术 密钥管理技术 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
4.入侵侦测技术 入侵侦测是对计算机网络和计算机 系统的关键节点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 检测其中是否由违反安全策略的事件发 生或攻击现象,并通知系统安全管理员。 一般用于入侵检测的软件、硬件合 称为入侵检测系统。
七、电子政务安全社会服务体系
1、信息安全管理服务 (1)信息安全咨询服务 (2)安全技术管理服务 (3)数据安全分析服务 (4)安全管理评估服务
2、信息安全测评认证 (1)开发者 (2)最终用户
3、信息安全应急响应服务 应急响应是计算机或网络系统遇到 突发安全事件(如黑客入侵、网络恶 意攻击、病毒感染和破坏等)时,能 够提供的紧急响应和快速救援和恢复 服务。 4、信息安全教育服务
八、电子政务安全基础设施
一、公钥基础设施 1、公钥基础设施的概念 公钥基础设施是一个用非对称密码 算法原理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 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在电子政务建设中,PKI实际上提 供一整套的、遵守标准的密钥管理基 础平台。
PKI的关键组件: 1)密钥管理中心KM是整个PKI的基础, 为非对称密码技术大规模应用提供支 持。 2)证书认证中心CA是证书服务系统的 核心业务节点和基本单元。
六、电子政务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1.电子政务安全行政管理 1)安全组织机构 该机构应由主要领导直接主管,不隶属于 其他机构。建立安全组织机构的目的是:统 一规划各级网络系统的安全,制定完善的安 全策略和设施,协调各方面的安全事宜。 2)安全人事管理 多人多责原则、任期有限原则、职责分离 原则、最小权限原则。
作为新一代反病毒软件应做到以下几点 全面地与互联网结合,不仅有传统的手动查 杀与文件监控,还必须对网络层、邮件客户 端进行实时监控,防止病毒入侵。 快速反应的病毒检测网,采用虚拟跟踪技术, 识别未知病毒和变形病毒。 完善方便的在线升级服务,对新病毒迅速提 出解决方案。 对病毒经常攻击的程序提供重点保护。
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分析
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分析摘要:在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的快速发展为公共服务提供了更多便利,但也带来了诸多信息安全挑战。
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的构建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大研究力度。
本文从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角度,对其安全体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环境;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引言开头文章阐述了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的特点,包括信息规模庞大、多样化的数据源和服务、实时性要求等。
随后,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面临的风险,如数据泄露、隐私保护、网络攻击等。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文章提出了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的策略。
在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时,首先需要建立完备的安全政策和法规体系,明确各方责任与义务。
其次,需要采用强大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敏感信息。
同时,数据加密、脱敏等技术也应用于数据保护,保障隐私安全。
此外,文章还强调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以抵御网络攻击。
一、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的特点在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呈现出许多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对于政府部门和公众服务提供者的运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大数据环境下电子政务的几个主要特点:第一,信息规模庞大。
大数据环境下,政府部门处理的信息量呈爆炸式增长,包括民生数据、经济数据、行政数据等。
政府需要处理和管理这些海量的数据,以提供更准确的服务和决策支持。
第二,实时性要求。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子政务需要更快的数据处理速度和实时性,以满足市民的日常需求。
政府部门需要能够快速地收集、分析和响应数据,以提供实时的服务和决策。
第三个性化服务,大数据技术使政府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公共服务[1]。
政府可以根据个人的历史数据和行为模式,为市民提供定制化的服务。
第四,数据驱动决策。
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准确的决策支持。
政府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了解市民需求、社会趋势,从而制定更科学的政策和规划。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
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政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子政务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优化了政府机构的管理,提高了政府服务的效能,使得政府工作更加高效、透明、便民。
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自身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普及性,电子政务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包括信息泄露、恶意攻击、黑客入侵、网络病毒、非法访问等多个方面。
一旦出现安全漏洞,政府公共信息系统和网络将受到严重威胁,不仅仅会导致对政府机密信息的窃取和泄露,也会让个人隐私暴露在网络空间,对社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害。
因此,建立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当前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任务,以保障公共信息资源的安全。
一个完备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安全意识培训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电子政务安全重要性的意识教育,提高其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另一方面,普通公民也应该接受相关安全教育,提高其上网安全意识,避免成为网络犯罪活动的受害者。
二、加强技术保障手段政府机构在建设电子政务平台时,应采用最新的安全技术和措施,如数据加密、身份认证、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软件等,以构筑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
三、加强安全管理电子政务建设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除了加强技术管理,还要加强人员的管理。
任何人都不得擅自修改、更改电子政务系统的数据,政府机构应当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采集、处理、存储、使用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和保护。
四、加强监管和维护政府部门在建设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后,应该建立针对性的监控系统,对电子政务系统进行24小时监视,发现和防范任何安全威胁。
同时,加强电子政务系统的维护和升级,保证电子政务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安全的工作状态。
五、加强应急预案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紧急处理方案,以保障电子政务系统在出现突发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同时,应该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做好故障信息的交流共享,以保证能够迅速应对各种安全事件。
试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试论电子政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引 言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务管理技术,正在我国蓬勃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如果缺少了电子信息技术这个手段,或者说如果因为安全问题导致电子政务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大量的政府部门将完全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将直接给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对电子政务安全问题进行研讨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一、电子政务概念和安全问题现状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在其管理和服务职能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重组优化,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制约,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是一国的各级政府机关或者是有关机构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全面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实质是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政府传统的集中管理,分层结构运行模式,以适应数字化社会的需求。
电子政务模型可简单概括为三方面:政府部门内部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决策科学化;政府部门之间通过计算机网络而进行的信息共享和适时通信;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充分进行信息共享与服务、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及促进政务公开等等。
因此“政府上网工程”与“电子政务”可谓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政府上网工程”的最终目标正是推动电子政务的实现。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尤其是针对某些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应用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应该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1、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控制问题很显然,安全与开放是矛盾的,这个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也同样存在且显得尤为重要。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国家安全,因此它需要绝对的安全。
但是同时电子政务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方向,一是要为社会提供行政监管的渠道,二是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如社保医保、大量的公众咨询、投诉等等,它同时又需要一定程度的开放。
因此如何合理地划分安全域,通俗地讲,能让老百姓看什么,不能让老百姓看什么,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就显得非常重要。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1. 介绍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简称e-Government)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政府机构和公众提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服务,并实现政府机构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交流与互动的一种方式。
电子政务旨在提高政府效率、增强政府公信力、促进政府透明度,以及提高公民参与政府决策过程的能力。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是指为推动电子政务发展而设立的机构、部门以及相关的职责和权限。
安全体系则是在电子政务中确保信息安全、保护公民权益的一系列制度、技术和措施。
本文将重点讨论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及其安全体系的重要性、组成部分以及最佳实践。
2.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在推动电子政务发展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一个健全的电子政务管理体制能够确保电子政务的规范运作、信息安全和公众信任的建立。
以下是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重要性:2.1 推动数字化转型电子政务管理体制可以协调和组织相关部门和机构,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顺利进行。
它能够促进政府各级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流,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2.2 加强政府合作与协调电子政务管理体制能够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使政府机构更好地协同工作,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2.3 提升政府透明度与公信力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使政府行政决策更加公开透明。
同时,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提供的服务,政府能够提高对公众的响应能力,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3. 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电子政务管理体制由多个组成部分构成,以下是其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3.1 电子政务局电子政务局负责推动和协调电子政务的发展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协调各级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建设工作,以及监督和评估电子政务项目的实施情况。
3.2 信息化办公室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政府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运维工作,包括数据中心的建设与管理、网络与通信设施的维护、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讲 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一、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 二、电子政务安全体系
1、技术体系 2、管理保障体系 3、服务保障体系 4、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1
电子政务的安全问题
恶意破坏 意识不强 管理疏漏 滥用职权 自然灾害 操作不当 软硬件漏洞 内外勾结
内部资源
内部威胁
信息战争 病毒传染
黑客攻击 信息恐怖
信息间谍 外部威胁
(四)安全日志与审计系统
数据采集、还原处理及备份功能: 提供丰富的采样条件设臵; 对电子邮件与传输文件的压缩部分自动解压; 自动英汉翻译,提供全文本高速翻译系统。 自动中标检查 ,即关键词检查; 日志管理与审计: 发件浏览审查,提供多种审查方式; 发件统计分析,包括指定日期或时间段的发件数、 中标数、中标率、涉密数等; 报表生成和打印(包括年/月/日报表); 发件人、收件人档案记录。 Http、Ftp、E-mail、入侵、DNS请求等行为分析; Web页面非法篡改检测。
防火墙的类型
防 火 墙 的 类 型
应用代理 Application-Level Gateway
电路级网关 Circuit-Level Gateway 包过滤路由器 Packet-Filtering Router
1、静态包过滤器工作于网络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接口
海信NetKey身份认证界面
身份认证的网络拓扑结构
NT服务器
局域网终端 远程拨号终端
(三)数据加密设备
通常将单钥、双钥密码结合在一起使用: 单钥算法用来对数据进行加密; 双钥算法用来进行密钥交换。 数据加密可在通信的三个层次来实现:
链路加密; 节点加密; 端到端加密。
防病毒系统
• 单机版杀毒软件 • 网络版杀毒软件一般采用B/S架构,具有“染毒电脑隔离”“文件 自动分发”“全网漏洞管理”等众多功能,并具有详尽的病毒疫 情分析、IT资产管理等创新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了更加强大的 网络安全管理利器。全网安全主动管理:网络管理员通过此设置 页面就可以实现对整个网络客户端的集中管理,对全网客户端进 行统一或个性化设置,清楚地掌握整个网络环境中各个节点的病 毒状态。既方便管理员管理,又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安全风险, 为用户的网络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安全解决方案。 • 防毒墙(网关)
外部网络
网络接口
内部网络
静态包过滤器所过滤的内容
源/目的 IP地址
源/目的 端口
应用状态和数据流
净荷
IP头
TCP头
应用级头
数据
包过滤器
2、动态包过滤防火墙工作于传输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接口 网络接口
外部网络
内部网络
3、电路级网关工作于会话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源点 明文 密文 密文 密文 终点 明文
加密机
加密机
端到端加密设备的特点
数据从源点到终点始终以密文形式存在;
数据从源点加密后到终点才被解密; 安全性高,系统维护方便。
源点 明文 密文 密文
明文
终点
加密机
加密机
加密机的应用图例
网络中心 安全路由器
密码管理中心
因特网
加密机 加密机 加密机
物理层 网络接口 外部网络 网络接口 内部网络
电路级网关所过滤的内容
源/目的 IP地址 IP头
源/目的 端口 TCP头
应用状态和数据流 应用级头
净荷 数据
电路级网关
4、应用代理工作于应用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接口
外部网络
网络接口 内部网络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
防 火 墙 的 功 能
• 对称密码技术:加解密的密钥相同,不 能公开。DES、IDEA算法。 • 非对称密码技术:两个不同的密钥,一 个用于加密,一个用于解密,公钥加密 技术。RSA算法。
安全威胁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
防火墙的安全性; 来自内部网用户的安全威胁; TCP/IP协议族软件本身缺乏安全性; 电子邮件病毒、逻辑炸弹等; Web页面中存在恶意的Java/ActiveX控件; 应用服务的访问控制、安全设计存在漏洞; 缺乏有效的手段监视、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 计算机安全和网络安全都是信息安全。 • 计算机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的威胁与 损坏。计算机安全更关心信息的存储和处理的安全。 • 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受保护,系统能 可靠连续地运行。网络安全更关系的是信息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所涉及 的各种安全问题。 • 电子政务安全问题就是一种信息安全问题。
(二)安全身份认证系统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
如DNA,视网膜,虹膜、指纹等; 基于IC卡的身份认证: 如磁存储卡、逻辑加密卡,CPU卡等; 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身份认证; 基于“用户名+口令”的身份认证; 基于电子钥匙的身份认证系统。
基于电子钥匙的身份认证
支持网络登录与身份认证 具有文件加密和文件夹隐藏功能 具有屏幕锁定功能 支持热插拔(hot plug) 占用单独的USB口、节省系统资源 支持公钥证书(CA) 外型小巧、灵活方便、安全可靠
6
国内电子政务安全存在的一些问题
• 大部分的政府机构都没有精力对网络安全进行必要的人力投入;很多 重要站点的管理员都是Internet的新手,很多服务器存在的漏洞可以 使入侵者获取系统的最高控制权。我国现有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少,有 必要采取措施来逐步改善目前安全人才极为缺乏的状况。
2、缺乏整体安全方案
2
信息安全
• 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几个方 面。 • 1、机密性:保证信息不泄露给未经授权的人。 • 2、完整性:信息无失真地传达到目的地。 • 3、可用性:授权人使用时不能出现系统拒绝服务的情况。 • 4、可控性: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 • 5、不可否认性:信息行为可安全管理。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
身份认证服务:为政务实体定义唯一的电子身份标识,并通过该标识 进行身份认证,保证身份的真实性。 权限控制服务:把信息资源划分成不同级别,并把使用信息资源的用 户划分成不同类型,实现不同类型人员对不同级别信息访问的控制策 略。 信息保密服务:对于传输中需要保密的信息,采用密码技术进行加解 密处理,防止信息的非授权泄漏。 数据完整性服务:保证收发双方数据的一致性,防止信息被非授权修 改。 不可否认服务:为第三方验证信息源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完整性提供证 据,它有助于责任机制的建立,为解决电子政务中的争议提供法律证 据。
2、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和方式
利用系统管理的“漏洞”进入; 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漏洞攻击; 利用窃听获取用户信息及更改数据; 伪造用户身份、否认自己的签名; 传播和释放病毒对系统进行有效控制; IP欺骗攻击; 拒绝服务(DoS)攻击; 消耗主机资源使其瘫痪或死机。
3、系统本身不安全
没有对用户和目录权限进行设臵及建立适当的安全策略; 没有打安全补丁; 安装时为方便使用简单口令而后来又不更改; 没有进行适当的目录和文件权限设臵; 没有进行适当的用户权限设臵,打开了不必要的服务;
没有对自己的应用系统进行安全检测等等。
事实上系统和应用大多是由系统集成商来完成的,其做法往往是 最大化安装,以方便安装调试,把整个系统调通就算完成了任务,遗 憾的是留下很多的安全隐患;而安全却恰恰相反,遵循最小化原则, 要求没必要的东西一定不要。
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漏洞的不断发现
新的黑客技术 所以,安全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只有及时对系统安全问题进行跟 踪处理,定期进行整体安全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才能确 保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12
技术保障体系
安 全 威 胁 的 形 式
非授权访问 信息泄漏和丢失 数据完整性破坏
拒绝服务攻击
数据加密技术
1、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1、 滥用检测(Abuse Detection) 在滥用检测方式下,IDS对它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与攻击签名 数据库进行比较。为了做到更有效,这种类型的 IDS依赖于那些已经被记 录在案的攻击,它将收集到的可疑数据包与攻击签名数据库中的样本进行 比较。象许多病毒检测系统一样,滥用检测软件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攻击签 名数据库的好坏。 2、 异常检测(Abnormal Detection) 在异常检测中,首先要为系统设立一个正常活动的底线(Baseline) 。它包括这样一些内容:网络业务流负荷的状态、故障死机、通信协议, 及典型的数据包长度。在采用异常检测时,探测器监控网络数据段并将当 前状态与正常底线状态相比较,以识别异常状况。
安全日志与审计系统运行环境
外部网
路由器
数据库网关
服务器(中标) 自动解压内部网
打印机
(五)入侵检测系统—IDS
在战场上,你希望在要保护的地带布臵哨兵;在网络中,你需要在要保护 的关键部位布臵入侵检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许多企业 或机构的网络负责人都声称,他们的网络是安全的,因为他们已经安装了最新版 的防火墙和IDS。其实,网络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安装防火墙和IDS,只 能解决部分安全问题,而离全面解决安全问题还差得太远。 IDS对于进出网络的全部活动进行检查。IDS可以识别出能够引发网络或系 统攻击的可疑数据。一旦发现了不正常的数据模式,就意味着有人企图突入或损 害系统。IDS可以是硬件系统,也可以是软件系统。它能监视和分析系统事件, 以发现那些未经授权就企图访问系统资源的网络活动,并提供实时的或接近实时 的事件告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