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化脓性脑膜炎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学习课件PPT

50~100mg/ (kg·d) ,日 分3次;
使CSF无菌较 迟,复发率及 耳聋发生率高。
○ 疗程: 脑膜炎球菌 7日; 肺炎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 10~14 日;
0 1 其它特殊病原菌选药
0 2 金黄色葡萄球菌
0 3 选药:
0 4 新型人工半合成青霉素:
0 5 如苯唑青霉素钠(新青II); 邻氯青霉素
血源性(绝大多数); 邻近感染扩散; 异常通道直接入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病理学
脑膜为主的炎症病理:
○ 蛛网膜、软脑膜炎症,脓性渗出物; ○ 弥漫性脑水肿; ○ 闭塞性小血管炎
脑和脊髓的侧面模式图
脑-脑膜-颅骨的结 构关系
硬膜下积液 (积脓); 脑积水: 非交通性, 交通性 脑室管膜炎 各种神经功 能障碍
0 7 100mg/(kg·d),日分3~ 4次;
0 9 疗程:单用或合用,3周。
0 6 钠(新青Ⅳ);乙氧奈青霉素 钠(新青III)
0 8 万古霉素:50~60mg/ (kg·d) ,日分4次。
01
大肠杆菌
02
03
04
选药:头胞噻肟钠, 头胞噻肟钠+氨
苄西林或氯霉素;
疗程:3周或更长。
05
06
B族溶血性链球菌:
典型表现
幼婴及新生儿
急性感染中毒 与脑功能障碍 症状
急性发热、意识 体温正常或降低;
障碍、反复惊厥。 不吃、不哭、不
可能有休克
动;
微小惊厥
急性颅压增高 表现
头痛、呕吐、脑 疝
尖叫、皱眉、前 囟饱满紧张、颅 缝分离
脑膜刺激征
颈阻、 Kernig’s、 Brudzinski征
(医学课件)化脓性脑膜炎最新演示课件

2023化脓性脑膜炎最新演示课件•介绍•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目•案例分析录01介绍1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23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它通常由细菌性脑膜炎发展而来,细菌性脑膜炎是脑膜发炎,而化脓性脑膜炎则是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病变。
化脓性脑膜炎通常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03慢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脑膜结核瘤和结核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与分类01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02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由化脓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1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23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慢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表现为低热、头痛、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具体需要通过医生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
02诊断1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23发热、头痛、呕吐、颈抵抗、惊厥、意识障碍等。
症状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增高,糖含量降低。
脑脊液检查阳性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学检查03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但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抗生素使用、病程等。
诊断时的注意事项01注意症状的细节描述,尤其是意识障碍的表现,因为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02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早期脑脊液变化不明显,需动态观察。
03隐球菌性脑膜炎有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病史,脑脊液墨汁染色可检出隐球菌。
鉴别诊断01其他病毒性脑膜炎无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脑脊液压力和成分接近正常。
02结核性脑膜炎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增高,糖含量降低。
03治疗抗生素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青霉素等,以控制感染。
皮质类固醇抗炎、抗休克,减轻脑水肿,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
2024版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概述•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化脓性脑膜炎概述01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
发病机制致病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脑膜引起炎症,也可由邻近器官感染蔓延而来。
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发病率与死亡率年龄与性别分布地域与季节分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无明显地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急性起病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分型临床表现及分型01020304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
颈项强直、Kernig 征和Brudzinski 征等脑膜刺激征阳性。
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如谵妄、昏迷等。
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迁延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细菌学检查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阳性或阴性球菌,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
鉴别诊断需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02革兰氏阴性菌,寄居于人体鼻咽部,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血症等。
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脑膜炎等。
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寄居于人体呼吸道,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继发感染,如脑膜炎、中耳炎等。
流感嗜血杆菌常见病原菌种类及特点实验室检查方法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下。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精品PPT课件

颅内压增高表现:包括头痛、呕吐,严重者合并 脑疝,出现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等
脑膜刺激征 以颈项强直常见,其他如kerning征 和Brudzinski征阳性
查体:T37.8。C P138次/分 R30次/分神清, 精神欠佳,面色苍黄,呼吸平稳,颈部抵抗,瞳 孔等大,直径3mm,对光反射存在,布氏征阳性, 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其他未见阳性体征
辅助检查;WBC25.36*109/L 属于危急值,C反应蛋 白33.9mg/l,查头颅CT无明显占位,为明确诊断, 8.6晚拟腰穿术
化脓性脑膜炎
亳州市人民医院儿科 高明言
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目的
1理解化脑的定义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掌握化脑患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3为化脑患儿家属健康指导
定义
是由各种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脑膜炎症, 是小儿、尤其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性疾病,以婴幼儿居多,本病的病死率为5%~ 15%,约1/3幸存儿遗留各种神经系统后遗症。
8.8 患儿体温仍有发热,最高38.7度,偶有肢 体惊抖,无抽搐,脑脊液细菌涂片见革兰阳性球 菌,明确诊断化脑
病程记录
8.9 患儿夜间体温正常,改甘露醇Q6H执行,生 理反射存在,颈无抵抗,布氏征,巴宾斯基征均 为阴性
8.12 复查血常规WBC20.64*109/L 8.13复查CRP正常改病重
临床表现
非典型表现
3月以下患儿起病隐匿,常因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 被忽略。表现为体温可升高或降低,甚至出现体 温不升,面色青灰,吸吮力差,拒乳,呕吐,哭 声高尖,两眼凝视,前囟饱满,张力增高,头围 增大,或者颅骨缝裂开,不典型惊厥发作
(医学课件)化脓性脑膜炎最新演示课件

改善脑代谢
给予营养脑神经、改善脑代谢的药物,促 进脑功能恢复。
预防与预后康复指导
预防
加强儿童保健,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性 疾病。
预后康复指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康复训练,促 进体力恢复和智力发育。同时,对家长进 行心理疏导,减轻其焦虑情绪。
06
化脓性脑膜炎预防与控制
疫苗接种与预防策略
疫苗种类和接种对象
疫情监测与控制措施
疫情监测
通过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 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疑 似病例,追踪密切接触者 ,掌握疫情的动态变化。
控制措施
采取隔离治疗、疫区封锁 、消毒杀菌等措施,防止 疫情扩散和传播。
效果评估
通过疫情监测和控制措施 的实施,有效降低化脓性 脑膜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
公众教育与健康促进
公众教育
辅助检查与诊断依据
血液检查
检测血常规、血沉、CRP等指标,以了解全身炎症情况。
免疫学检查
检测自身抗体、病原微生物抗体等指标,以了解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病原微生物感染。
05
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与护理
抗感染治疗与抗生素选择
01
02
03
早期诊断
对疑似化脓性脑膜炎患者 应尽早进行腰椎穿刺确诊 ,并尽快开始抗生素治疗 。
03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急性期临床表现
急性感染症状
高热、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
颅内压增高表现
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脑疝等。
脑膜刺激征
剧烈头痛、颈项强直、畏光、频繁呕吐等 。
脑神经受损表现
视力障碍、听力减退等。
慢性期临床表现
脑积水
脑室管膜炎
头围增大、嗜睡、呕吐、惊厥等。
化脓性脑膜炎PPT演示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早期诊断困难
化脓性脑膜炎的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诊或 漏诊,延误治疗时机。
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逐渐增多,给 治疗带来困难。
并发症严重
化脓性脑膜炎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如脑积水、硬 膜下积液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未来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改进诊断方法
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诊疗水平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建立健全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 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有效的诊疗服务。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开展化脓性脑膜炎诊疗技术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疾病的诊断和 治疗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发生。
强化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加强医院内感染监测和防控工作,降 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化脓性脑膜炎
汇报人:XXX
2024-01-12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 • 患者护理与康复指导 • 预防策略及措施 • 总结与展望
01
疾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 的化脓性感染。
发病原因
主要由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感染引起。这些细菌 可通过血行感染、直接扩散或病灶蔓延等途径侵入脑膜,引发化脓性脑膜炎。
分型
根据病程和临床表现,化脓性脑膜炎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慢性型和混合型等 多种类型。其中普通型最为常见,暴发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02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病原学检查
患者通常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 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48
病 例 讨论 1
• 患儿,1个月,已住院半月余 • 发热,呼吸困难,青紫等,血尿培养均有细菌生
长,诊断新生儿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 • 先后给予青霉素类、罗氏芬治疗,渐好 • 十余天后出现抽搐,前囟饱满,CSF:WBC 70,蛋
白稍高,考虑合并化脑 • 颅CT • 转外科手术 • 特别提醒:注意化脑并发症!
•
治疗原则
• 难点:化脑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3
讲课主要内容
定义
• 病因学 • 病理与发病机理 • 临床表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并发症及后遗症 • 治疗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4
定义
•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 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菌引起的中枢神经
36
3.脑积水:
1.产生:渗出物堵塞脑室内(导水管、侧脑 室、正中孔)脑脊液流出障碍
2.诊断依据:1)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惊厥,头颅进 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前囟饱满
2)头颅破壶音(+) 3.预后:智力落后和神经功能倒退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37
脑积水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38
4.低钠血症:
24
禁忌症
• 颅高压时不可测压力 • 局部有化脓感染 • 颅内占位 • 进行性未经治疗的脑积水 • 病情危重如休克 • 视神经水肿伴蛛网膜下腔出血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课件
25
腰穿的注意事项:
• 1、 化脑时脑脊液压力高,有明显颅内 压增高症状时应先降低颅内压后再作腰椎 穿刺,放脑脊液时滴速要慢,穿刺后取头 低位并密切观察是否有脑疝的征象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

7
1.化脑的病因与病人的年龄相关: 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大肠杆菌脑膜炎:3个月,尤2周内 常伴有腹泻、尿布皮疹等 生后1-2月,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反映母体
菌丛或婴儿存在的环境中的菌丛, 例:G-大肠杆菌、B组链球菌
为什么新生儿易感染大肠杆菌?Why?
3.有否先天发育畸形 脊膜膨出、鼻窦漏、皮肤窦道
4.医源性: 脑外科手术、腰穿等等
15
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
16
三、发病机制(细菌侵入途经)
• 血源性:菌血症、败血症→血脑屏障→脑膜 侵入门户:多为上呼吸道, 新生儿皮肤、胃肠黏膜、脐部
• 邻近组织感染:中耳炎、乳突炎 →脑膜 • 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颅骨骨折、皮肤窦道
孔及大脑导水管 梗阻性脑积水
• 交通性脑积水: hydrocephalus 大脑表面蛛网膜因炎症发生粘连、萎
缩 影响脑脊液的吸收 交通性脑积水
26
颅神经受损麻痹机制
• 颅神经受损麻痹:由于基底部脑膜炎累 及自该处出颅的Ⅲ,Ⅳ,Ⅴ,Ⅵ,Ⅶ对 颅神经,因而引起相应的神经麻痹征耳 聋,视力障碍,斜视、面神经瘫痪等。
27
颅底汇集诸多颅神经
28
五、临床表现clinic manifestation
各种细菌所致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大致相仿: 感染、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
其临床表现很大程度上取决患儿的年龄 • 年长儿:表现较典型 • 小婴儿和新生儿: 较隐匿,不典型
29
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的年龄特征
急性感染中毒 与脑功能障碍 症状
- 病因学 -
脑膜 炎双 球菌
化脓性脑膜炎护理PPT课件

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一 次,发现异常及时报 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
及时清除患者口腔及呼吸道内 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术。
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促进痰 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
降低颅内压手段应用
01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 20%甘露醇,以降低颅 内压。
制定随访内容
包括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康复情况、用药情况、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出院后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 建立随访档案:为患者建立随访档案,记录每次 随访的情况和结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 施。
出院后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
按时进行随访
01
医护人员应按照随访计划的时间安排,按时对患者进行随访。
及时反馈和处理问题
流灌注。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改善脑代谢等药物治疗,促进神经功能恢
复。
06
家属教育与出院指导
家属参与护理工作重要性阐述
01
02
03
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家属的积极参与和有效沟 通能够增强患者的信心和 配合度,从而提高康复效 果。
减轻医护人员负担
家属在护理过程中的协助 能够减轻医护人员的负担 ,使其更加专注于治疗和 护理工作。
诊断方法与标准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实验 室检查包括脑脊液检查、细菌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
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典型临床表现,加上脑脊液检 查异常结果,如白细胞计数升高、蛋白质升高、糖含量降低 等,可确诊化脓性脑膜炎。同时,细菌学检查阳性可进一步 支持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可引起脑血管炎,导 致脑梗死,表现为偏瘫、失语等严 重后遗症。
化脓性脑膜炎课件

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患者,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医 生的帮助,进行更深入的评估和治疗。
家属参与和沟通技巧
家属参与的重要性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 护理过程,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
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 食和适当的运动,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促进康复。
药物治疗的重要性
强调按时按量服药的重要性,解释药 物的作用机制和可能的不良反应,提 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心理评估与干预措施
1 2 3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识别 通过观察和交流,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等。
化脓性脑膜炎课件
• 化脓性脑膜炎概述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治疗原则与方案 •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 康复训练与随访管理 • 预防策略与公共卫生意义
01
化脓性脑膜炎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 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 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
发病机制
病原菌通过血行感染、直接扩散或 经脑脊液通路等途径侵入脑膜组织, 引起炎症反应。
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生活质量等。
03
评估方法
采用国际通用的评估量表,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常生活活动
能力评定量表(ADL)等,对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效果进行评估。
长期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因素
年轻患者相对于老年患者预后更 好,恢复更快。
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
不同病因及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 的预后产生不同影响,如细菌性 脑膜炎相对于病毒性脑膜炎预后 更差。
化脓性脑膜炎课件

化脓性脑膜炎课件一、引言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meningitis)是一种严重的颅内感染疾病,常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病原体侵入脑膜,引起脑膜的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脑组织损伤、脑积水、癫痫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课件旨在介绍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大家对这种疾病的认识和防治能力。
二、病原学三、流行病学化脓性脑膜炎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病,尤其在我国,儿童和老年人发病率较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10万例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其中约30%的患者死亡。
该病的发生与季节、地域、人群等因素有关。
细菌性脑膜炎在冬春季节高发,病毒性脑膜炎在夏秋季节高发。
该病在婴幼儿、老年人、免疫缺陷患者等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四、临床表现1.全身症状:发热、畏寒、乏力、食欲不振等。
2.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等。
3.脑膜刺激症状:剧烈头痛、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项强直、克氏征阳性、布氏征阳性)。
4.脑实质损害症状:意识障碍、抽搐、偏瘫、视力减退等。
5.并发症:脑积水、硬膜下积液、脑脓肿、脑梗死等。
五、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病原学检查等。
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升高、糖和氯化物降低等。
病原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病毒分离、真菌培养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可了解脑实质和脑膜的病变情况。
六、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是抗病原体治疗、对症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抗病原体治疗应根据病原体种类选择敏感抗生素,如细菌性脑膜炎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类等;病毒性脑膜炎选用抗病毒药物;真菌性脑膜炎选用抗真菌药物。
对症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抗惊厥、改善脑循环等。
并发症治疗包括脑积水引流、脑脓肿穿刺等。
七、预防1.加强疫苗接种:接种脑膜炎球菌疫苗、肺炎链球菌疫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