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及调节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课件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2讲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课件
(4)抑制性神经递质导致负离子(如Cl-)进入突触后膜,强化“外正内 负”的局面。
(5)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内的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不耗能。 (6)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并不都是有机物,如NO是无机物。
任务4 理清膜电位变化曲线模型 (1)兴奋产生的机制与特点
K+
K+
Na+ K+
Na+-K+
(2)Na+、K+与膜电位变化的关系
整合考点14
考点梳理·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14 “以我为主”的神经调节
任务驱动 任务1 理清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反_射__弧___是其结构基础。 (2)反射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也可以使 效应器产生反应,但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反应不属于反射。 (3)感觉的产生不需要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特别提醒】 有关神经调节的2个“≠” (1)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 ①离体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 ②在生物体内,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因此在生
物体内,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单向传导的。 (2)产生感觉≠完成反射 一切感觉无一不是形成于大脑皮层,其产生路径为感受器→传入神
①细胞内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
K+浓度升高→静息电位值大 K+浓度降低→静息电位值小
②细胞外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
Na+浓度升高→电位峰值升高 Na+浓度降低→电位峰值降低
任务5 理清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过程 (1)神经元间传递的相关问题
(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突触处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 ①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止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②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③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或抗体占据,使神经递质不 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生命活动的调节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5生命活动的调节1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ppt
答案:B
3.(2019 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Ⅱ)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 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 ________。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 ,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考点 2 通过激素的调节 [考点突破] 1.主要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激素调节要点归纳
3.动物生命活动方式
4.激素及其调节的实验探究 (1)常见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方法
化学本
A.有氧运动不利于海马脑区的发育 B.规律且适量的运动促进学习记忆 C.有氧运动会减少神经元间的联系 D.不运动利于海马脑区神经元兴奋
解析:本题的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因变量是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靠学习记忆 找到特定目标的时间,据题意可知,运动组海马脑区发育水平和学习记忆能力均优于对照 组,而学习记忆的产生离不开海马脑区神经元产生兴奋和传递兴奋,所以综合分析可知, 规律且适量的运动可通过促进海马脑区神经元的兴奋,增加神经元间的联系,促进海马脑 区发育,进而促进学习记忆,B 选项正确。故选 B。
答案:B
3.(2019 年陕西省二模)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在 A 图中,反射弧中包含三个、两种神经元和两个突触 B.B 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c 为兴奋部位 C.兴奋在③处和⑥处传导时,信号变化和速度均不同 D.电刺激⑤处,测量③处的电位变化,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第二页,共82页。
第1讲 人和动物生命(shēngmìng)活动 的调节
第三页,共82页。
考点整合·体系重建
第四页,共82页。
第五页,共82页。
再悟高考·重点提炼
第六页,共82页。
命题趋势 (1)兴奋的产生与传递的考查经常与反射弧各部分的作用及 异常分析相联系,以实验分析与探究的形式出现。 (2)常通过实例分析考查动物激素的功能及其相关实验设计 与评价。
答案 D 解析 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 环境的变化可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 项正确; 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 浓度下降,B 项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 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 项正 确;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血糖浓度增加可促进胰 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D 项错误。
第三十页,共82页。
(4)若丙图中释放的③可以促进 Cl-进入细胞,则会引起下一 个神经细胞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
(5)若在丙图所示的结构⑤中给予某种药物,再刺激甲图中 B,发现电流计偏转,且发现丙图③当中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 药物之前的量相同,说明该药物是抑制了________(用图中的标 号表示)的功能。
第十页,共82页。
2.(2016·新课标全国Ⅱ)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 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第十一页,共82页。
第十九页,共82页。
高考对本知识点的考查题型多样,内容灵活丰富,涉及反射 类型与反射弧的组成及功能,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神经调节动物 生理实验等,题目难度相对较高。对甲状腺激素、性激素、胰岛 素与胰高血糖素考查更多,近年对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综合题及 实验探究题考查频度上升,应强化针对性备考。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7)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精品课件 第5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植物生长素 (7)
(2)尖端处于均匀光照或黑暗条件时不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3)失重状态下由于没有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生长素分布是均匀 的,植物会水平生长。 (4)琼脂等不能感光,不会影响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传递,而云母片、玻璃等则会阻 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
2. 生长素的含量特点
(1) 产生部位______积累部位,如生长素浓度顶芽______侧芽,分生区______伸长区。 (2) 生长旺盛部位______衰老部位,如幼根______老根。
向光生长
直立生长
向左侧弯曲生长
续表
类别
图解条件
相关结果
旋转类
_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支架类
_
琼脂块中生长素分布的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胚芽鞘弯曲程度: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实验探究
02
考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03
考点三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01
考点一 生长素的发现及相关实验探究
导入
1. 达尔文实验是否解释出植物产生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
提示 没有。达尔文只是指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能向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 使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进而出现向光性弯曲生长。

02
考点二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与分布
导入
下面是探究生长素的纵向运输方式的实验。
(1) 由该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不可以。不能排除重力作用。
知新
1. 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
色氨酸

二轮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PPT课件

二轮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PPT课件
运动神经元
运动神经末梢 和它所支配的 肌肉、腺体
内外界刺激的信 息转变为神经的
兴奋 将兴奋由感受器
传入神经中枢
对传入的兴奋进 行分析与综合
将兴奋由神经中 枢传至效应器
对内外界刺激发 生相应的活动
既无感觉又 无效应
既无感觉又 无效应
既无感觉又 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 效应
只有感觉无 效应
主要在皮肤感 觉器官、内脏
调节。
考点2 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整合
1.反射弧结构及功能分析
兴奋 反射弧 传导 结构
结构特点
功能
结构破坏对 功能的影响
分布
感受 器 ↓ 传入 神经 ↓ 神经 中枢 ↓ 传出 神经 ↓ 效应 器
感受器
传入 神经
神经 中枢
传出 神经
效应器
神经组织末梢 的特殊结构
感觉神经元
调节某一特定 生理功能的神
经元群
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 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 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 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例2、(新课标Ⅱ卷)关于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例3、(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
错误的是( ) A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 腺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课件

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五生命系统的稳态与调节第1讲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pptx课件

答案:D
解析:据表格和题图可知,不切断任何部位,该幼苗正常弯曲生长,但在①处 切断,即去除结构Ⅰ,生长变慢,推测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A不符合 题意;据表格可知,在①处切断,该幼苗缓慢生长且弯曲,而在②处切断后,该 幼苗不能生长,推测①②之间含有生长素,且具有感光部位;推测可能是受到单 侧光照射后,①②之间生长素分布不均,最终导致生长不均匀,出现弯曲生长, B、C不符合题意;在②处切断和在③处切断,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幼苗都不生 长、不弯曲,说明此时不能产生生长素,也无法得出有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D符合题意。
4.(选择性必修1 P94“思考·讨论”节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 效果是与哪一组别对比得到的?
答案:“促进”或“抑制”,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 度而言,当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时,器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甚至 生长停滞。
评价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选择性必修1 P94“思考·讨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 进作用一定不同吗?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 吗?
答案:不一定,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产生相 同的促进效果。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
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
分组 甲 乙 丙 丁
处理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在①处切断 慢
弯曲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源自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2.[2023·广东卷]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 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

【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PPT

〉〉 题组二 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分析 【例2】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若①表示免疫活性物质,则①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②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巧用单、双箭头判断体液转化关系示意图
只有单方向(箭头)① ②淋 淋巴 巴形 流成 向: :组 淋织 巴液→→ 血浆淋巴
双向箭头① ②细 组胞 织内 液液
组织液 血浆
因此,可根据单箭头先判断淋巴,指向淋巴的是组织液,淋巴指向的是血浆,与 组织液双向交换的是细胞内液和血浆,即甲是细胞内液,乙是组织液,丙是血 浆,丁是淋巴。
第一部分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十二讲 人体的稳态和免疫调节
栏目 导航
课前排查练 课堂导学练 限时规范训练
第十二讲 人体的稳态 和免疫调节
考纲要求:
1.稳态的生理意义(Ⅱ) 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 5.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Ⅱ)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当血糖浓度较低时,激素①分泌量增加,说明激素①为胰 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题图中激素②是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和肌糖 原的合成,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细胞,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腺泡细胞分泌多 种消化酶,消化酶进入消化道,消化道属于外界环境。
1.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 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 刺激Y可能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结 构①为传入神经,结构②位于下丘脑 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 D.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 递质 答案:A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

高考生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课件 人教版

果实)
有促进果实脱落的
作用。
第二十七页,共38页。
* 植物(zhíwù)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激素在任何一个生物体内,有促进的作用,必然也存 在着抑制的作用,促进和抑制是并存的。只有促进没 有抑制,这个系统的平衡是不能维持的,最后的结果 是崩溃。在植物体内,植物激素分为(fēn wéi)两 大类: 一类是植物生长促进剂,如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 分裂素;另一类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如脱落酸和乙烯。
第二十一页,共38页。
现象(xiànxiàng)二 根的向地性生长、 茎的 背地性生长
为什么同样是近地面根、茎的长势却不同(bù tónɡ)?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思考: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 生长素浓度(nóngdù)反应是否 相同呢?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回答: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
对生长素的敏感度: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 生长素在农业(nóngyè)生产上应 用
第二十五页,共38页。
(一)修剪(xiūjiǎn) 整枝
(二)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nóngyè)生产上的应 用
1. 促进(cùjìn)生长 ;
2. 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 3. 促进果实发育(培育无籽蕃茄、无籽 黄瓜、无籽辣椒等); 4. 防止落花落果 .
尖端产生的这种物质是吲哚乙酸,有促进生 长的作用,故取名生长素。
第七页,共38页。
* 生长素的产生部位(bùwèi)、分布部位(bùwèi)、及 1其、运产输生特点
(chǎn主sh要ēn有g叶)的原部基、嫩叶、发育(fāyù)中的种 位: 子,根尖、芽尖等也能产生。
第八页,共38页。
2.分布
(fē主n要bù()z:hǔyào)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较多, 衰老的组织器官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C
3.[全国卷,5]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 a、b、c、 d 四组。将 a、b 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 c、d 两组 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
入 a、b 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 a′、b′两组胚芽鞘。然 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 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 弯曲生长,其原因是( )
2.理解生长素的三类运输方式 (1)极性运输
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方式:主动运输 (2)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 非极性运输。 (3)横向运输:在某些刺激(如单侧光、地心引力等)影响下,生 长素在能感受刺激的部位(如胚芽鞘的尖端)发生横向运输(不接受 刺激的部位不能发生横向运输)。
的物质,植物体内缺乏分解它们的酶。(P54~55 正文) 6.达尔文实验设计的原理——排除法,让一部分“缺席”,
研究系统的反应。(P57 本章小结)
考点梳理 整合突破 整合考点 13 “生长靠我”的生长素 [考点突破 固考基]
1.理清生长素的“5”个易错点 (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其合成不需要光。 (2)感光部位在尖端,单侧光照射尖端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 匀。 (3)横向运输是在尖端完成的,但发生作用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 一段。 (4)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但能透过琼脂。 (5)若无尖端,外源生长素不对称放置,也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 均匀。
【解析】 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 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A 正 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B 正确;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 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情况下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较敏 感,成熟细胞对生长素比较迟钝,C 错误;科学家在对黄化豌豆幼 苗切段的实验研究中发现,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 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 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D 正 确。
3.辨明生长素作用两重性的含义
(1)高浓度与低浓度:当生长素浓度小于 i 时均为“低浓度”, 高于 i 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称为“高浓度”。
(2)OH 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增强。
(3)HC 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 促进生长)。
(4)最适浓度:H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为 g。 (5)“阈值”:C 点表示促进生长的“阈值”,即大于 C 处生长 素浓度,将会使生长受抑制。
基础自查 明晰考位 [纵引横连 建网络] 提醒:特设长句作答题,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边角扫描 全面清] 1.(1)吲哚乙酸的化学元素组成:C、H、O、N。(P47 图 3-5) (2)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但要注意,吲哚乙 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P48 下部正文) 2.(1)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另类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 有些植物,照射单侧光后,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基本相同,而向光面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琼脂块 a 中不含生长素,所以胚芽 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均不含生长素,故 B 项错误;琼脂块 a′中含 有生长素,所以胚芽鞘 b′侧含 IAA,A 项错误;胚芽鞘细胞均能 运输 IAA,C 项错误。
【答案】 D
2.[全国卷Ⅰ,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题组集训 提考能] 题组一 高考对点练 明考向 1.[2016·全国卷Ⅲ]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 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 I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 IAA 的琼脂块,两 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 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 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 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 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胚芽鞘 b 侧的 IAA 含量与 b′侧的相等 B.胚芽鞘 b 侧与胚芽鞘 c 侧的 IAA 含量不同 C.胚芽鞘 b′侧细胞能运输 IAA 而 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 d′从 a′中获得的 IAA 量小于 a′的输出量
的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面。(P48 小字) (2)植物没有专门的内分泌腺,这是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在合成
部位上的明显不同。(P48 知识链接) 3.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细胞成熟情况、器官种类不同而
有较大差异(主要是两重性和不同细胞敏感性不同)。(P50 正文)
4.(1)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 节。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反过
来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P54 正文) (2)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等会
引起植物体激素合成等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P54 小字)
5.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 用的物质,它们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其中,生长素类
似物就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之一:它们不是天然
A.c 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 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 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 长素不能
【解析】 胚芽鞘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 A、B 两项错 误。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是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极 性运输,C 项错误。据题干可知,a′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上端连 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下端连接茎,所以 a′组尖端的生长素可以 向基部运输,因此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中接入 的茎段的形态学下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上端连接茎,故 b′ 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向基部运输,因此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无弯曲 生长,D 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