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注释赏析-李白

合集下载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诗翻译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醉上山公马⑵,寒歌宁戚牛⑶。

空吟白石烂⑷,泪满黑貂裘⑸。

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⑹。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⑺。

其九江祖一片石⑻,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逻人横鸟道⑼,江祖出鱼梁⑽。

水急客舟疾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⑿。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⒁。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⒂。

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⒃,结罝映深竹⒄。

其十七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注释: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拼音版精校)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拼音版精校)

秋qiū 浦pǔ 歌gē 十shí 七qī 首shǒu 李lǐ 白bái拼pīn 音yīn 版bǎn 精jīng 校xiào【秋qiū 浦pǔ 歌gē 其qí 一yī 】秋qiū 浦pǔ 长cháng 似sì 秋qiū ,萧xiāo 条tiáo 使shǐ 人rén 愁chóu 。

客kè 愁chóu 不bù 可kě 度dù ,行xíng 上shàng 东dōng 大dà 楼lóu 。

正zhèng 西xī 望wàng 长cháng 安ān ,下xià 见jiàn 江jiāng 水shuǐ 流liú 。

寄jì 言yán 向xiàng 江jiāng 水shuǐ ,汝rǔ 意yì 忆yì 侬nóng 不bú 。

遥yáo 传chuán 一yì 掬jū 泪lèi ,为wéi 我wǒ 达dá 扬yáng 州zhōu 。

【秋qiū 浦pǔ 歌gē 其qí 二èr 】秋qiū 浦pǔ 猿yuán 夜yè 愁chóu ,黄huáng 山shān 堪kān 白bái 头tóu 。

清qīng 溪xī 非fēi 陇lǒng 水shuǐ ,翻fān 作zuò 断duàn 肠cháng 流liú 。

欲yù 去qù 不bù 得dé 去qù ,薄bó 游yóu 成chéng 久jiǔ 游yóu 。

古诗秋浦歌·桃波一步地翻译赏析

古诗秋浦歌·桃波一步地翻译赏析

古诗秋浦歌·桃波一步地翻译赏析
《秋浦歌·桃波一步地》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前言】《秋浦歌·桃波一步地》是唐代诗人李白组诗《秋浦歌十七首》的第十七首。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注释】⒅波:一作“陂”。

【翻译】桃波离这里只有一步地之遥,那里的人说话这里都听得清清楚楚。

我在这里暗与山僧告别,遥向白云作揖而去。

【赏析】第十七首诗,也是最后一首,以黯然离别秋浦作结,传达了一种伤感的情调。

明嘉靖、万历等《池州府志》、《贵池县志》记载了李白游秋浦的过程和他的名作《秋浦歌十七首》。

贵池县(今池州市贵池区),唐时名秋浦县,因境内秋浦河而得名。

李白一生,酷爱名山秀川,曾于天宝、
上元年间,先后五次到秋浦,足迹踏遍九华山和秋浦河、清溪河两岸,留下了几十首诗篇,其中名篇颇多。

《秋浦歌十七首》是李白游秋浦
时写下的代表作,组诗的写作时间约在唐天宝八年至十四年(749~755)李白三次游秋浦期间。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秋浦歌》李白古诗赏析

《秋浦歌》李白古诗赏析

总结评价
05
《秋浦歌》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丰富的想象力
李白在《秋浦歌》中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独特的语言风格
李白的语言风格在《秋浦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的用词精炼、生动,如“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深刻的情感表达
《秋浦歌》表达了李白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秋浦歌》的文学贡献与启示
文学价值
《秋浦歌》是李白创作的经典之作,具有极 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 响。
启示作用
《秋浦歌》中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对读者有启 示作用,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生和世
界。
《秋浦歌》在李白诗歌中的地位与价值
重要地位
《秋浦歌》在李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02
秋浦是李白经常游历的地方, 他在那里留下了多首脍炙人口 的诗歌。
03
《秋浦歌》描写了秋浦的美丽 景色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展 示了李白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 敏锐感受和独特的审美观。
李白的诗歌风格与特点
李白的诗歌风格以豪放、奔放著称, 他善于运用夸张、想象等手法,将情 感和景物融为一体,使诗歌具有强烈 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02
李白一生狂放不羁,追求个性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他 的诗歌也因此充满了激情和想象力,具有强烈的个性和 独特性。
03
李白的诗歌创作涉及了多种题材和风格,包括山水诗、 边塞诗、送别诗等,其中以山水诗最为出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今 安徽贵池)时所写的一首五言 古诗,创作时间大约在盛唐时 期。
《秋浦歌》的文学价值与地位
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赏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赏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

诗词赏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秋浦歌十七首唐代:李白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江祖一片石,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逻人横鸟道,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山花拂面香。

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译文秋浦水像秋一样的长,景色萧条令我心愁。

客愁像秋浦水一样不可量度,我乐行至大楼山以散心忧。

站在山顶西望伏安,直见长江之水正滚滚东流。

我问江水:你还记得我李白吗?请你将我一掬泪水,遥寄给扬州的朋友去吧!夜猿在秋浦水上哀鸣,连附近的小黄山也愁白了头。

青溪虽非是陇水。

但也发出像陇水一样的悲胭之声。

我想离开这里,但却因故而去不得;本来打算暂游此地,但却滞留此地而成了久游。

何年何月才能回家乡啊,想至此不觉在孤舟上潜然泪流。

秋浦产一种霹驼鸟,其羽毛之美,为人间天上所少有。

以美丽著称的山鸡,见了它也羞得不敢走近水边映照自己的华美的羽毛。

入了秋浦之境,一个早晨就愁白了我的双鬓。

那凄切的猿声,叫得将我满头的白发郡成了纷乱的素丝。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

《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秋浦歌》李白唐诗注释翻译赏析作品原文秋浦歌十七首⑴其一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其二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其五秋浦多白猿,超腾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饮弄水中月。

其六愁作秋浦客,强看秋浦花。

山川如剡县,风日似长沙。

其七醉上山公马⑵,寒歌宁戚牛⑶。

空吟白石烂⑷,泪满黑貂裘⑸。

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⑹。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⑺。

其九江祖一片石⑻,青天扫画屏。

题诗留万古,绿字锦苔生。

其十千千石楠树,万万女贞林。

山山白鹭满,涧涧白猿吟。

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

其十一逻人横鸟道⑼,江祖出鱼梁⑽。

水急客舟疾⑾,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⑿。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其十四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⒀,歌曲动寒川。

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⒁。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⒂。

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⒃,结罝映深竹⒄。

其十七桃波一步地⒅,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词句注释⑴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

⑵山公:指山简。

⑶宁戚:春秋时卫国人。

⑷白石烂:宁戚《放牛歌》中有“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之句。

⑸黑貂裘:《战国策·秦策》载,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

⑹水车岭:《贵池志》载,贵池西南七十余里有水车岭。

⑺寄生:一种植物,其根部不扎在土里而依附在松树、杨树等枝杈上,靠吸取这些树的养分而存活。

⑻江祖一片石:《一统志》载,江祖山,在贵池西南二十五里处,一石突出水际,高数丈,名曰江祖石。

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白《秋浦歌》译文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秋浦歌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译文】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

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

【赏析】1在这首诗里,诗人饱含激情,唱出了一曲劳动者的颂歌,这在唐诗中是不多见的,因而弥足珍贵。

炉火,旧注有的解释为炼丹之火,有的说是渔人之火,这些说法都不妥当。

清人王琦认为是冶铸之火,这个看法得到普遍的认同。

因为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秋浦多矿,尤产银产铜。

冶炼之炉火,红光冲天,故能照耀天地。

紫烟独具色彩的美感。

李白喜用此词。

如“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素手掏青霭,罗衣曳紫烟”,以及著名的“日照香炉生紫烟”等等。

前二例的“紫烟”,是李白神往的仙界中的意象,即所谓紫气祥云。

后一类则是自然景象。

本诗的“紫烟”句,则是对炉火的红星在紫色烟雾四射飞进的描写。

用“紫烟”而不用“浓烟”,既淡化了冶铸工匠的艰辛,给这种劳动场景赋予了一层美丽多姿的色彩,又体现了诗人对色彩美的捕捉能力。

“赧郎”一词,旧时有人认为这是吴语,是“歌者助语之词”,即是象声词,是工匠们歌唱的某一音节。

此说难以确证。

赧,本指羞红的脸色,郎是对男子的尊称。

“赧”此处引申为“红”义,“赧郎”指被熊熊炉火照红的冶炼工匠。

这种解释是通达的。

工匠们在寒夜里,在月光下,仍然辛勤地忙碌着,喊着嘹亮的号子,唱着粗犷的山歌,歌声在寒夜传得很远很远,在河面上飘飞,在山谷里回荡,不但使旷野的氛围变得热烈,也驱走了他们自身的疲乏和劳顿,寒夜也似乎不那么漫长了。

全诗只有二十个字,但传神写照,将冶炼工匠的生活与形象刻划得维妙维肖,动人心弦,诗人对冶炼工人的敬爱与颂扬之情也得到自然的流露。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作品《秋浦歌》由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秋浦歌》是组诗,共计十七首。

作者运用了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苦衷。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秋浦歌原文翻译及赏析1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古诗简介《秋浦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本诗为其中流传最广的第十五首。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译文白发长达三千丈,是因为愁才长得这样长。

不知在明镜之中,是何处的秋霜落在了我的头上?注释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

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

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

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85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

85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

85唐诗解读——李白之《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七)桃波一步地,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注:桃陂:池塘名,全名桃胡陂。

暗(读音):默默无语的样子。

礼白云:与山僧作揖告别。

解读:《秋浦歌十七首》作于诗人的晚年,也是他政治上失意之时,这组诗的题材是多方面的:有对国事的伤怀和理想的追求,有对京城和家乡的思念,也有当地民众生活的描写。

李白在秋浦的这组诗,有娱心悦目之时,也有没有出路的苦闷得到些许解脱,如果说十七首第一首是他来到秋浦的开场诗,那么这一首则是他对秋浦的告别诗。

全诗以黯然离别秋浦为这组诗作结出,传达出一种伤感的情怀。

前两句可以理解为桃波这个地方很小,大家说话方圆之内都能听见,后两句可理解为诗人与山僧默默告别。

但这样理解,又显得不通。

有人理解前两句是因,后两句是果,桃波近在眼前,与白云寺相近,亦不敢高声说话,恐惊动了地上之人?诗人怕是有难言之隐也未可知。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

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

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

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

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

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

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

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

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

李白《秋浦歌》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李白《秋浦歌》赏析原文与诗歌鉴赏

秋浦歌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天宝十三载(754),李白自幽燕南归客游秋浦(在今安徽贵池),作《秋浦歌》组诗十七首,抒写诗人忧心国事、叹惜年华的深愁。

“白发三千丈”一首是组诗的最强音。

同样以白发来表现忧愁,在长于写实的杜甫笔下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而在作风浪漫的李白笔下则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想一下白发三千丈的诗人形象吧,那是只见白发而不见诗人,飘飘然的白发遮蔽了一切,这具象化了的愁情,就令读者永志不忘了。

诗句之妙,在于夸张的妙用,和形象的独创性,“洵非老手不能,寻章摘句之士,安可以语此?”(王琦)。

后两句点明诗人是在对镜顾影自怜:“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意略近于《将进酒》之“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知”、“何处”云云,表明是忽然的发现,似乎一夜之间就平添了白发三千丈。

这仍是夸张,不过也有真实作基础,《武昭关》前的伍子胥,不就是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吗?
诗的前二句夸张的是白发的长度,后二句夸张的发白的速度。

通过这样两度的夸张,就把诗人莫可名状的愁思渲泻得淋漓尽致了。

《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

《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

精心整理《秋浦歌十七首》_李白的诗词秋浦歌十七首[唐]李白其一其二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其三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山鸡羞渌水,不敢照毛衣。

其四其五其六其七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

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

其八秋浦千重岭,水车岭最奇。

天倾欲堕石,水拂寄生枝。

其九其十其十一逻人横鸟道,[1]江祖出鱼梁。

水急客舟疾,[2]山花拂面香。

其十二水如一匹练,此地即平天。

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

其十三其十四其十五其十六秋浦田舍翁,采鱼水中宿。

妻子张白鹇,结罝映深竹。

其十七祧波一步地,[3]了了语声闻。

黯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

山水诗赞美诗劳动[1][2][3]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大约天宝十二年,李白漫游到此,写了组诗《秋浦歌》。

本篇是其中第十四首。

这是一首正面描写和歌颂冶炼工人的诗歌,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较为罕见,因而极为可贵。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诗一天头,便呈现出一幅色调明亮、气氛热烈的冶炼场景:炉火熊熊燃烧,红星四溅,紫烟蒸腾,广袤的天地被红彤彤的炉火照得辉映,明与暗、冷与热、动与静烘托映衬,鲜明、生动地表现了火热的劳动场景,酣畅淋漓地塑造了古代冶炼工人的形象,确是古代诗歌宝库中放射异彩的艺术珍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注释]秋浦:唐时属池州郡。

故址在今安徽省贵池西。

个:如此,这般。

秋霜:形容头发白如秋霜。

[译文]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李白秋浦歌全诗意思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全诗意思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全诗意思及赏析李白秋浦歌全诗意思及赏析秋浦歌作者:李白年代: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白头发长到三千丈,只因为愁绪是这样长.我对着明亮的镜子,不知道从哪儿得来了这么多的寒霜.赏析: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首句“白发三千丈”作了奇妙的夸张,似乎不近情理,一个人七尺身躯,而有三千丈的头发,根本不可能。

读到下句“缘愁似个长”才豁然明白,因为愁思像这样长。

“缘”,因为;“个长”,这么长。

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这三千丈的白发,是内心愁绪的象征。

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于是这三千丈的白发很自然地被理解为艺术的夸张。

后两句“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是说:照着清亮的铜镜,看到自己萧萧白发,简直没法知道自己的头发怎么会变得这样的白。

通过向自己的提问,进一步加强对“愁”字的刻画,抒写了诗人愁肠百结难以自解的苦衷。

“秋霜”代指白发,具有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末年,这时候唐王朝政治腐败,诗人对整个局势深感忧虑。

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大约在天宝十二载(公元753),李白漫游来至此。

逗留期间,他以《秋浦歌》为名,写了一组五言诗,共有十七首。

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十五首。

诗人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写自己内心深长的愁绪。

到秋浦时,李白已经离开长安已经快十年了,他是在天宝三载(公元744)离开的。

从那以后,便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和中国诗坛上的另一位现实主义的巨匠杜甫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真是尽一时之兴,成千古美谈。

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在他这组《秋浦歌》中多有反映。

这首诗采用浪漫夸张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衷。

诗人对镜,乍见增添了许多白发,只觉触目惊心,不禁惊呼:我的白发长达三千丈,只因为忧愁是这样的长。

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

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全诗内容丰富,情感深厚,运用多种艺术手法,从不同角度歌咏了秋浦的山川风物和民俗风情,同时在歌咏中又或隐或现地流露出忧国伤时和身世悲凉之叹。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白秋浦歌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秋浦歌秋浦锦驼鸟秋浦锦驼鸟1,人间天上稀。

山鸡2、羞渌水,不敢照毛衣3。

【注释】1、驼鸟:亦名楚雀。

《海录碎事》:“驼鸟出秋浦,如吐绶鸡,背部大红色。

”2、山鸡:即野鸡,又名雉。

《博物志》载,山鸡有美丽的羽毛,终日在水边照影,欣赏自己的美色,目眩即溺死水中。

3、不敢照毛衣:是说山鸡看见鸵鸟那么美丽,自愧不如,不敢在清澈的水边照影。

秋浦多白猿秋浦多白猿,超腾1、若飞雪。

牵引条上儿2,饮弄水中月。

【注释】1、超腾:跳跃飞腾。

2、条上儿:枝条上的小猿。

【赏析】在安徽省南部,江水从西南向东北流淌。

在长江南岸,九华山的西麓,斜躺着池州城。

出了池州城,逆着江水往南走,一百公里长的秋浦河蜿蜓流淌,它穿过九华山的余脉,一直伸到黄山南部的山岭中。

就在这条河上,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写下了组诗《秋浦歌》十七首。

而今,虽然经济驱动让两岸的树木遭到丧心病狂的砍伐,而裸露的黄色山体仍可辨识过去。

好吧,让我们坐上竹排,重温当年诗人的足迹。

传说当地有一种鸟,长得很漂亮,以至于美丽的山鸡都不敢临流照影。

这种鸟叫驼鸟,李白亲眼见过,并把它写进诗里,这就是秋浦歌第三首。

驼鸟当然漂亮,但山鸡羽毛斑斓,也很美丽。

说山鸡见驼鸟比自己还好看,羞愧得不敢照镜子,是诗人赋予动物以人类自知之明的特征,是拟人。

但这样一来,写活了山鸡临流照影时,似乎羞涩的神态,也衬托了驼鸟。

那时候,秋浦水清澈见底,羽毛好看的鸟儿竞相临水照影,不住地引起路过此地的诗人的赞叹。

当时的秋浦还有很多白猿,白得就像洁白的雪花。

它们呼朋引伴,追逐嬉闹,就像天上突然下起一阵大雪。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

这十七首大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第二次游秋浦时期(一说为天宝十二载)。

当时李白因受谗遭疏离开长安已经十年。

在这十年中,李白云游天下,四海为家,北上燕、赵,南下江、淮;其中不乏痛快欢畅的时候,特别是曾和两人携手同游梁、宋,把酒论诗,快意非常。

不过,他在秋浦时的心情并不太好。

天宝十二载(753),他曾北游幽蓟,亲见安禄势力坐大,君王养痈已成。

此时他正是怀着极其悲愤的心情再游江南的。

文学第一首诗是这组诗中最长的一首。

开头说秋浦长似秋:秋浦老是像的样子。

这是因地名而产生的诙谐,也是为引出下句萧条使人愁而设。

秋萧条愁,顺理成章,并且十分和谐,读之顿生冷落寂寥之感。

三四句承上写愁: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一个望字,凝聚着深沉的忧愤。

望长安正是诗眼所在。

后面四句是对江水说的话。

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扬州是北上长安的必经之处,要把忧国之泪寄往扬州,实为寄往长安。

泪虽一掬,却极有分量。

第二首诗与前一首一样,也是抒发客愁和对长安的思念,思归益切,愁绪愈来浓。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前四句写别愁,比较婉曲;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泪下孤舟。

后四句进一步言归思,直抒胸臆,一气呵成。

第三首诗是一首具有寓意的咏物诗。

此诗正面赞美秋浦的锦驼鸟,而以山鸡作为陪衬,但对后者并无贬意。

从诗意看,诗人对山鸡所倾注的同情似乎还更多一些。

第四首诗是李白的自画像。

全诗描绘的诗人形象是满腹忧郁,形容枯槁,白发苍苍的孤苦老人。

盛年不再的李白,是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秋浦的,虽然是刚过知天命的年纪,可是好像一下子白发就全白了。

在此诗的开头,他说自己是两鬓入秋浦,一朝飒已衰。

听起来似乎觉得原来还李白一直是两鬓青丝,但到了秋浦之后,没有想到竟然会在一天早上起来之后,发现两鬓已经白发苍苍了!一朝极言头发白得之快,简直出乎意料之外,言下之意,还真有点当年伍子胥过不去昭关,一夜之间,就把头发愁白了的味道,但是伍子胥是心急火燎,李白却并不着急赶到哪里去,而且,也不像伍子胥那样过不了昭关就有性命之忧,但是又为什么白了头发呢?李白在惊异之余,给自己找了一个看上去说得过去的原因:猿声催白发,长短尽成丝。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注音翻译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注音翻译赏析

《秋浦歌十七首》李白拼音读音参考qiū pǔ zhǎng shì qiū, xiāo tiáo shǐ rén chóu.秋浦长似秋,萧条使人愁。

kè chóu bù kě dù, xíng shàng dōng dà lóu.客愁不可度,行上东大楼。

zhèng xī wàng cháng ān, xià jiàn jiāng shuǐ liú.正西望长安,下见江水流。

jì yán xiàng jiāng shuǐ, rǔ yì yì nóng bù.寄言向江水,汝意忆侬不。

yáo chuán yī jū lèi, wèi wǒ dá yáng zhōu.遥传一掬泪,为我达扬州。

qiū pǔ yuán yè chóu, huáng shān kān bái tóu.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qīng xī fēi lǒng shuǐ, fān zuò duàn cháng liú.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yù qù bù dé qù, báo yóu chéng jiǔ yóu.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hé nián shì guī rì, yǔ lèi xià gū zhōu.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qiū pǔ jǐn tuó niǎo, rén jiān tiān shàng xī.秋浦锦驼鸟,人间天上稀。

秋浦歌注释

秋浦歌注释

秋浦歌注释
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注释:
1. 秋浦:唐代池州郡属县,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因境内有秋浦水而得名,是唐代银和铜的产地之一。

李白一生三次游秋浦,留下七十余篇佳作。

2. 白发三千丈: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

诗人说自己的白发有三千丈长,极言忧愁之深。

在古诗中,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用以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的特征。

3. 缘:因为。

4. 似个长:像这样长。

个,如此,这般。

5. 秋霜:这里用来形容白发。

秋天的霜是白色的,诗人看到自己镜中的白发,就像秋霜一样,形象地写出了头发的花白,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衰老和内心的愁苦。

秋浦歌-精选

秋浦歌-精选

秋浦歌秋浦歌秋浦歌一般指秋浦歌十七首。

《秋浦歌十七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

这组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作者再游秋浦(今安徽贵池西)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秋浦歌内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秋浦歌 1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译文及注释】1、秋浦歌:是李白在秋浦时作的组诗,共十七首,这是第十五首。

2、缘因为。

3、个:这样。

4、秋霜:指白发。

【赏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箇)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

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箇)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

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

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

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

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
(十七) [唐]:李白
桃陂一步地,了了语声闻⒆。 暗与山僧别,低头礼白云⒇。[3]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 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 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 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 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 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 “李杜”。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 “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 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 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 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 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 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 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 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 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 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 《李太白集》。
【注释】 • ⒆桃陂(bēi):池塘名,全名桃胡陂。 《李太白全集》中为“桃波”,《全唐 诗》有注曰:“一作陂”。实应为“桃 陂”。了了:清楚。 • ⒇闇(yīn):通瘖,缄默不语。低头礼 白云:意谓面对水中的云影,表现出敬 慕的的神情。
【赏析】
• 秋浦:唐代属池州府,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 《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池州秋浦县: “秋浦水,在县西八十里。”秋浦水,一名秋 浦河。公元753、754年(唐玄宗天宝十二、 三载)间李白自广陵、金陵至宣城,往来于池、 歙诸州,《秋浦歌》十七首即此时游寓秋浦所 作。
• 第十七首写诗人在秋浦的桃胡陂与山僧 作别的场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