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第2课商鞅变法

【原创精品】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第2课商鞅变法
【原创精品】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一单元第2课商鞅变法

【原创精品】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

一单元第2课商鞅变法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材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鞅到秦国时,通过秦孝公的亲信景监见到了孝公。开始两次,商鞅向孝公讲述学尧舜等帝王之道,孝公听得直打磕睡。商鞅走后,孝公对景监生气地说:“你的客人大言迂腐,怎能用他呢?”景监责备商鞅,商鞅要求再见孝公。这一次商鞅向孝公讲了称霸之道。孝公听了很满意,又要求见商鞅。孝公对商鞅讲述的富国强兵之道听得津津有味,不自觉地移动双膝凑近商鞅,一连谈了几天都不厌烦。请回答: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秦孝公对尧舜的帝王之道不感兴趣,而对称霸之道感兴趣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给秦孝公提出的建议。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分4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一4-分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材料三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然而,同情平民者的估计是较为可靠的……所以我们必须认为攻讦梭伦之说是错误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共同涉及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梭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毁谤梭伦改革者的身份并分析毁谤者的理由。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对本国政治体制的形成的影响。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利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画策第十八》

材料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

材料三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莫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中国古代史资料》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商鞅的治国思想及其出发点并简评其治国思想。(2)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根据材料二指出商鞅变法是如何体现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说明商勒变法哪些措施“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

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最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毛泽东《商鞅徙木立信论》(节选)(1)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评述毛泽东对“商鞅之法”的评价。

参考答案

1.(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在战争中以图自保,避免被他国兼并,都致力于增强经济军事实力的改革变法;秦国偏处西隅,实力较弱,秦孝公雄心勃勃,发愤图强;帝王之道主要是道德感化,不利于迅速富强,而霸王之道强调严刑峻法,有利于迅速富强。

(2)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受爵,无军功不再受爵;“燔诗书而明法令”;统一秦国的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稳定和巩固统治;并在争霸或兼并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秦孝公雄心勃勃,发愤图强;帝王之道主要是道德感化,不利于迅速富强,而霸王之道强调严刑峻法,有利于迅速富强。

(2)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的措施有: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实行连坐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按功授爵等。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内容

2.(1)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等。

(2)主要内容: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

毁谤梭伦改革者的身份:奴隶主贵族。

理由:许多借债购地的人因政府废除所欠公私债务发展成为富翁。

(3)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商鞅变法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解析】

(1)相同点对比材料一二进行归纳即可,从“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归纳出等级制度的划分;从“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归纳出官吏的任免;从“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归纳出对工商业的态度。

(2)第一小问主要内容,注意材料信息“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

负令’闻名”,可知是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第二、三小问,根据材料“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进行归纳。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掌握。直接联系教材知识来作答即可,梭伦改革将国家引向民主轨道,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型。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比较

3.(1)思想:以法治国。

出发点:维护秦国君主统治。

评价:有利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严刑酷法会激化社会矛盾。

(2)体现: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3)措施: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解析】

(1)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信息。第一问由“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不刑而民善,利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可以分析出商鞅的治国思想是以法治国。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维护秦国君主统治角度回答;第三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辩证地评价即可。

(2)由“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是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3)政治角度从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经济角度从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

4.(1)措施:惩奸宄——什伍连坐,轻罪重刑;务耕织——奖励耕织;尚军功——废世卿世禄制度,实行军功爵制度;孥贫怠——重农抑商。

(2)评述:毛泽东肯定了商鞅之法是利国富民的良策。商鞅的各项新法令适应了秦国争霸战争的需要,实现了富国强兵,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毛泽东的评价看到了商鞅之法的主要历史作用,是中肯的。另一方面,商鞅之法也有重农抑商、严刑峻法、思想专制等特点,产生了消极的历史影响,这也是应该看到和指出的。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解答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内容,研究题目的要求列举商鞅“惩奸宄”“务耕织”“尚军功”“孥贫怠”的具体措施,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内容即可。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及材料“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归纳总结,同时注意要全面、客观。【考点】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的内容及评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