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金属性_非金属性强弱比较专项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专项复习: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专项复习: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期末专项复习: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但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剧烈,在水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其他金属单质)。

(5)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如:氧化性:Cu2+>Fe2+,则金属性:Cu<Fe。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如Cl2+2Br-===2Cl-+Br2,则非金属性:Cl >Br。

(4)据离子的还原性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如:还原性:Cl-<I-,非金属性:Cl>I。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事实不能用于判断金属性强弱的是()A.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B.1 mol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C.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D.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解析: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不能作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如1 mol Al反应失去的电子比1 mol Mg多,但Al的金属性比Mg弱。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电离能、电负性比较---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项训练含解析答案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电离能、电负性比较---2021年高考化学复习专项训练含解析答案

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电离能、电负性比较1.(2020·阜阳调研)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1)。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①R的最高正价为+3价②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③R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④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B2.(2019·成都诊断)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2.B [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则X为Na元素;Z与X(Na)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则Z为Cl元素;因W与X的简单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且W与Y同族,则W可能为N(或O)元素、Y可能为P(或S)元素。

A项,Na+与N3-(或O2-)电子层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Na+<N3-(或O2-)<Cl-;B项,W与X形成的化合物Na2O、Na2O2(或Na3N)溶于水后的溶液均为NaOH溶液(或NaOH和NH3的混合溶液),呈碱性;C项,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故热稳定性:W>Y;D项,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

]3.以下有关元素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下列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1s22s22p63s23p2,②1s22s22p3,③1s22s22p2,④1s22s22p63s23p4,原子半径最大的是①B.具有下列价电子排布式的原子中:①3s23p1,②3s23p2,③3s23p3,④3s23p4,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④C.①Na、K、Rb,②N、P、As,③O、S、Se,④Na、P、Cl中,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增大而递增的是④D.某元素气态基态原子的逐级电离能分别为738、1 451、7 733、10 540、13 630、17 995、21 703,当它与氯气反应时可能生成的阳离子是X3+3.BD [A项,①为Si,②为N,③为C,④为S,原子半径最大的为Si,正确;B项,①为Al,②为Si,③为P,④为S,第一电离能最大的为P,错误;C项,同一主族元素,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电负性呈增大趋势,正确;D项,根据各级电离能变化趋势,基态原子的最外层应有2个电子,所以与Cl2反应时产物中应呈+2价,错误。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必修2-答案

化学必修二全册课后习题答案:P111.1;1;Cs;Li;7; 1;F;F。

2.C 3.C 4.A 5.(1)63Li 73Li; (2)146C 147N;(3)23 11Na 2412Mg。

6.7.8.略 9. 4Li+O2点燃2Li2O10.(1)甲 C 二 IVA ;乙 O 二 VIA;丙 Na 三 IA;丁 Al 三 IIIA(2)甲与乙:C+O2点燃CO2乙与丙:4Na+O2=2Na2O 或者 2Na+O2△2O2乙与丁:4Al+3O2△2O3。

11.12.略P191.减小;减弱;增强;Na;NaOH;Al(OH)3;HClO4。

2.B 3.C 4.(1)金属性K﹥Na (2)金属性Al﹥B (3)非金属性Cl﹥P (4)非金属性Cl﹥S (5)非金属性O﹥S5.(1)酸性 HNO3﹥H3PO4(2)碱性 Ca(OH)2﹥Mg(OH)2(3)碱性Mg(OH)2﹥A l(O H)36.略 7.(1)钡比铍剧烈;(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碳元素 Y:氧元素 Z:钠元素 W:铝元素;(2)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3)C+O2点燃CO24Na+O2=2Na2O 或者 2Na+O2△2O24Al+3O2△2O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依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位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碱性越来越强。

10.略。

11.7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第七周期,第VIA族;金属元素。

P241.略2.C 3.D 4.D5.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作用力,形成时没有电子的得失,只可能有电子对的偏移。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力的作用,形成时可能有电子的得失。

6.稀有气体中每个原子的和歪点子排布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7.略 8.以极性键结合的有 NH3、CH4、SO2;以非极性键结合的有F2和O2。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第2课时元素周期律的应用一、单选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处,可以找到()A. 合金B. 农药C. 催化剂D. 半导体材料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 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B. 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C. 由水溶液的酸性:HCl>H2S,可推断出元素的非金属性:Cl>SD. 硅、锗都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都可以做半导体材料3.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周期表II A族B. 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C. 某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则它是第6周期副族元素D. 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4.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的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处用虚线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虚线右上方的元素为均为金属元素B. 紧靠虚线两侧的元素都是两性金属元素C. 可在虚线附近寻找半导体材料(如Ge、Si等)D. 可在虚线的右上方,可寻找耐高温材料5.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错误的是()A. 铍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B. 砹单质是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C. 碳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D. 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强酸6.现有短周期元素X、Y、Z、M,X、Y位于同主族,Z、M位于同主族,Y、Z位于同周期,X与Z、M都不在同一周期,Z的核电荷数是M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Y>XB. 气态氢化物的沸点:Z>MC. X、Z与M不可能存在同一离子化合物中D. Y2Z的溶液:c(Y+):c(Z2−)>2:17.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R元素是短周期中除稀有气体之外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卷

化学必修二第一单元练习卷

高一化学必修二练习卷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元素周期表里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用于( ) A.制新农药B.制新医用药物C.制半导体材料D.制高温合金2.铟(In)是一种非常贴近我们生活的主族元素,手机、电脑、电视屏幕使用的都是含铟的导电玻璃。

11349In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的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B.11549In与11349In互为同位素C.In与Al处于同一主族D.11349In的中子数为1133.已知周期表中镓(Ga)元素处在铝元素下方。

氮化镓可把手机信号扩大10倍,让电脑的速度提高1万倍。

下列有关氮化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氮化镓是由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B.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C.镓原子最外层比氮原子最外层少两个电子D.镓比铝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强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可寻找到作催化剂的合金材料B.共有18个族,第ⅢB族含元素种类最多C.根据周期律编制出第一个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门捷列夫D.某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两个电子,该元素一定是ⅡA族元素5.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是()①质子数②核电荷数③核外电子数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全部&6.原子序数为x的元素E在周期表中位于A、B、C、D四种元素中间(如图所示),则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不可能是(镧系、锕系、0族元素除外)( )A.4x B.4x+14C.4x+10 D.4x+67.如图是含某元素的A→G的七种物质分别与X、Y、Z反应的价类二维图。

其中X是一种强碱;G为正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族B.上述转化中发生5个氧化还原反应C.稳定性:气态F<气态Z D.A、B、X、G四种物质分别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8.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由上到下性质递变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②单质的颜色加深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④单质的沸点升高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9.关于下列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SiO 2+2C Si+2CO↑可推知硅的非金属性比碳强B.由CaCO 3+SiO2Ca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C.由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可推知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D.由Na 2CO3+SiO2Na2SiO3+CO2↑可推知H2SiO3的酸性比H2CO3强10.碱金属元素及其单质从Li→Cs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A.密度逐渐增大B.熔点逐渐升高C.金属性逐渐增强D.还原性逐渐减弱11.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Cl B.金属性:K>Na,C.酸性:H3PO4>H2SO4D.稳定性:HBr>HCl12.铋元素可表示为83Bi,在元素周期表中相对原子质量表示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B.Bi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i2O3 C.Bi原子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硝酸的要强D.B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第ⅤA族13.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专题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专题总结

专题: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较活泼的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如Zn +Cu 2+===Zn 2++Cu ,则金属性:Zn >Cu(但活泼金属与水反应剧烈,在水溶液中不能置换出其他金属单质)。

(5)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如:氧化性:Cu 2+>Fe 2+,则金属性:Cu <Fe 。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据元素周期表判断。

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①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或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3)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活泼的非金属将较不活泼的非金属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如Cl 2+2Br -===2Cl -+Br 2,则非金属性:Cl >Br 。

(4)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判断:非金属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如:还原性:Cl -<I -,非金属性:Cl >I 。

(5)根据与同一种金属反应,生成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高低进行判断。

例如:Cu +Cl 2=====点燃CuCl 2,2Cu +S=====△Cu 2S ,即得非金属性:Cl>S 。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列叙述能说明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解析: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不能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如Li的最外层电子数比Ca少,但不如Ca活泼,故A错误;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不能根据原子电子层数的多少,如Na的电子层数比Cu少,但Na比Cu活泼,故B错误;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不能根据生成氢气的多少来判断,例如1 mol Al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比1 mol Mg从酸中置换H+生成的H2多,但Mg的活泼性强,故C错误;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而B不能,说明A易失去电子,则A的活泼性肯定比金属B的活泼性强,故D正确。

高三化学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练习与评测试题

高三化学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练习与评测试题

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一、选择题1、如图为元素F、S、Cl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于F、S、Cl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F>S>ClB. 原子半径:Cl>S>FC. 稳定性:HF>HCl>H2SD. 离子半径:Cl->S2->F-2、下列有关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减弱B. H2S、H2O、HF的稳定性依次减弱C. Cl-、Br-、I-还原性依次增强D. Na、K、Rb的原子半径依次增大3、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A. 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甲失的电子比乙多D. 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4、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 酸性:H2CO3<C6H5OH<CH3COOHB. 碱性:Ba(OH)2<Ca(OH)2<KOHC. 熔点:MgBr2<SiCl4<BND. 沸点:PH3<NH3<H2O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至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在周期表中处于周期序数等于族序数的位置,W的单质广泛用作半导体材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多到少的顺序:Y、X、W、ZB. 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Z、Y、XC. 元素非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Z、W、XD.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X、Y、W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7、同周期的X、Y、Z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H3ZO4<H2YO4<HX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X>Y>ZB. 非金属性X>Y>ZC.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由强到弱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由弱到强8、下列各组中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酸性:HClO4>H2SO4>H3PO4B. 稳定性:NH3<PH3<SiH4C. 碱性:KOH>NaOH>Mg(OH)2D. 还原性:F﹣<Cl﹣<Br﹣9、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用字母表示)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题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后练习题

第一章第一节学与问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如下所示:根据卤素的原子结构,请你试着推测一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习题:1、查阅元素周期表,从每个方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以一种元素为例,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表示出来。

2、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银、铜、铁、锌、钛的位置(周期和族),并指出这些元素的核电荷数。

3、寻找你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及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说明书,看一看哪些物品中含有卤族元素,试着向你的家人说明其中卤素的有关性质。

4、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元素甲乙丙丁原子序数 6 8 11 13元素符号周期族(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5、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明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为什么?6、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了解放射性同位素在能源、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

以讨论、讲演、墙报等形式在班上交流。

第二节习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一些元素能用于制()。

A.合金B.半导体C.催化剂D.农药2、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1)Na、K (2)B、Al (3)P、Cl (4)S、Cl (5)O、S3、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判断下列各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强弱。

(1)H3PO4和HNO3(2)Ca(OH)2和Mg(OH)2(3)Al(OH)3和Mg(OH)24、钫是人工合成的金属元素,根据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你能推测出它的一些性质吗?如颜色、状态、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金属性强弱等。

5、镁和钙是第ⅡA主族元素:(1)镁和钙都能与水反应产生氢气,镁反应缓慢,钙刚反应较快,请推测同主族的铍和钡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2)钙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缓慢的反应,所以要把钙保存在密封的容器内,你认为钡应如何保存?6、根据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和元素周期表,思考并回答有关114号元素的几个问题。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1.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说法错误的是()A.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B.是先有元素周期律,再有元素周期表的C.中学课本上的元素周期表是常用的一种形式,也是唯一的一种形式D.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C.随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价从+1到+7,负价从-7到-1重复出现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B.从Na到Ar,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 11~17号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和3~9号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完全相同D.没有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就没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5.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B.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6.元素的以下性质,随着原子序数递增不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是()A.化合价B.原子半径C.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D.相对原子质量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A.元素原子半径大小呈周期性变化B.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C.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8.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元素原子质量的递增,量变引起质变B.元素的原子半径呈周期性变化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周期性变化9.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核电荷数逐渐增大C.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元素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10.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金属钾的性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章重难点专题: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2(练习)第1章重难点专题: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 Word版含解析

本章重难点专题打破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别办法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别办法1.从元素原子结构判别①当最外层电子数相一起,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②当电子层数相一起,核电荷数越多,越难失电子,金属性越弱。

2.根据金属活动性次序表判别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边的强。

3.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别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响越剧烈,元素金属性越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4.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别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典例1】已知钡的活动性介于钠和钾之间,下列叙说正确的是()A.钡与水反响不如钠与水反响剧烈B.钡能够从KCl溶液中置换出钾C.氧化性:K+>Ba2+>Na+D.碱性:KOH>Ba(OH)2>NaOH解析A中因为钡的活动性比钠强,所以钡与水反响比钠与水反响更剧烈,故A错;B中钡的活动性不如钾且其先与水产生反响,故不能置换出钾,故B错;C中因为金属性:K>Ba>Na,氧化性为Na+>Ba2+>K+,故C错;D中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故KOH>Ba(OH)2>NaOH,D说法正确。

答案D了解感悟]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关键是比较原子失掉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掉电子数目的多少。

如Na失掉一个电子,而Mg失掉两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比Mg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别办法1.从元素原子的结构判别①当电子层数相一起,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②当最外层电子数相一起,核电荷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

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别①单质越易跟H2化合,生成的氢化物也就越安稳,氢化物的还原性也就越弱,其非金属性也就越强;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H2SO4的酸性强于H3PO4,阐明S的非金属性比P强;③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响,例如:Cl2+2KI===2KCl+I2,阐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碘强;④元素的原子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就越弱。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同步练习及答案: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元素周期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练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一、单选题1.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 Na.Mg、Al还原性依次减弱B. I2、Br2、Cl2氧化性依次增强C. 原子半径:F<Mg<KD. 稳定性:PH3>H2S>HCl2.某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是H4RO4,则其氢化物的分子式是()A. RH3B. H2RC. RH4D. HR3. a R3−和 b M n+的核外电子数相等,则a值等于()A. b+n+3B. b+n−3C. b−n+3D. b−n−3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 金属性:Al>MgB. 稳定性:HF>HClC. 酸性:HClO4>H2SO4D. 碱性:NaOH>Mg(OH)25.能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的事实是()①Cl2与H2S溶液发生置换反应②受热时H2S能分解,HCl则不能③单质硫可在空气中燃烧,Cl2不能④HCl是强酸,H2S是弱酸.A. ①④B. ①②C. ③④D. ②④6.关于二氧化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重要原料②硅、碳原子最外层都有4个电子,故SiO2的物理性质与CO2类似③SiO2既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氢氟酸反应,是两性氧化物④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有胶状沉淀生成,说明碳酸比硅酸酸性强.A. ②③B. ③④C. ②④D. ①④7.下列各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①沸点:HF>HCl>HBr>HI②离子还原性:S2−>Cl−>Br−>I−③酸性:HClO4>HBrO4>HIO4④金属性:K>Na>Mg>Al⑤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F>HCl>H2S⑥半径:O2−>F−>Na+>Mg2+A. ①②③B. ③④⑤⑥C. ②③④D. ①③④⑤⑥8.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

微专题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知识梳理及训练

微专题1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知识梳理及训练

微专题1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知识梳理1.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金属性是指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失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其强弱:(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判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碱性越强,则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2.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非金属性是指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通常用如下两种方法判断:(1)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生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判断,越易化合,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则非金属性越强。

(2)根据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强化训练1.已知铍(Be)的原子序数为4,下列关于铍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铍的金属性比镁强B.氯化镁的氧化性比氯化铍强C.氢氧化铍的碱性比氢氧化钙的弱D.单质铍易和冷水反应产生氢气答案C2.(2019·郑州高一期末)下列叙述中,能肯定A金属比B金属活泼性强的是()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氢气多D.常温时,A能从水中置换出氢气而B不能答案D3.(2019·河南周口月考)下列事实不能说明X元素比Y元素的非金属性强的是()①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②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③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④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⑤X元素的最高正价比Y的高⑥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的酸性:X强于YA.②⑤⑥B.③④⑥C.①④⑥D.③⑤⑥答案D4.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A.H2O的热稳定性强于H2SB.H2S水溶液暴露于空气中变浑浊C.常温下H2O是液体,H2S是气体D.O2和H2化合比S和H2化合容易答案C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正确的是()①同主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氧化性逐渐减弱,熔点逐渐升高②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弱③单质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F2>Cl2>Br2>I2④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它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强⑤还原性:S2-<Se2-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答案C7、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在所有物质中,A的单质密度最小,B的一种氧化物是温室气体;A、C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液态,在短周期元素中,D的半径最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D>B>CB.元素的非金属性:B>C>AC.A、B、C、D可以形成化合物D.A分别与B、C形成的简单化合物中,A与B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熔点低答案B8、A、B两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如果A的原子半径比B的大,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每日一题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 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每日一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每日一题高考频度:★★★★★ 难易程度:★★★☆☆依据下列说法来判断相应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不合理的是A.卤素单质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B.气态氢化物NH3、H2O、HF的稳定性C.碱金属单质Li、Na、K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D.1 mol Na、Mg、Al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时失电子数的多少【参考答案】D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一、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二、根据原子结构原子半径(电子层数)越大,最外层电子数越少,金属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原子半径越小,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三、根据实验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①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置换出B,则A对应的金属性比B对应的金属性强。

③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④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⑤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强;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元素的金属性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①根据非金属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②根据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还原性:越稳定或还原性越弱,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③根据非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A能置换出B,则A对应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B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

④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⑤根据非金属单质的氧化物或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

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及例题2014-08-06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其对应单质或离子的还原性、氧化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具有统一性,其实质就是对应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那么,如何判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呢?这主要应从参加反应的某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上进行分析,切忌根据每个原子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判断。

下面就针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做一简要分析和总结。

一、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1、根据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元素的金属性与金属单质的活动性一般是一致的,即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其金属性越强。

Na Mg Al Zn Fe 。

单质活动性增强,元素金属性也增强需说明的是这其中也有特殊情况,如Sn和Pb,金属活动性Sn﹥Pb,元素的金属性是Sn﹤Pb,如碰到这种不常见的元素一定要慎重,我们可采用第二种方法。

2、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如第三周期Na ﹥Mg ﹥Al;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如1中所述,Sn和Pb同属Ⅳ主族,Sn在Pb的上方,所以金属性Sn﹥Pb。

3、根据物质之间的置换反应判断通常失电子能力越强,其还原性越强,金属性也越强,对于置换反应,强还原剂和强氧化剂生成弱还原剂和弱氧化剂,因而可由此进行判断。

如:Fe + Cu2+ ===Fe2+ + Cu 说明铁比铜金属性强。

这里需说明的是Fe对应的为Fe2+,如:Zn +Fe2+ === Zn2+ + Fe 说明金属性Zn﹥Fe,但Cu +2Fe3+ === Cu2+ + 2Fe2+,却不说明金属性Cu﹥Fe,而实为Fe ﹥Cu。

4、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或置换氢气的难易判断某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原子失电子能力越强,其金属性就越强。

如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热水缓慢反应,而Al与沸水也几乎不作用,所以金属性有强到弱为Na ﹥Mg ﹥Al;再如:Na、Fe、Cu分别投入到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盐酸中,钠剧烈反应甚至爆炸,铁反应较快顺利产生氢气,而铜无任何现象,根本就不反应,故金属性强弱:Na ﹥Mg ﹥Al。

化学人教版必修2素材:教材习题点拨 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附解析)

化学人教版必修2素材:教材习题点拨 第一章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附解析)

教材习题点拨教材问题【学与问】什么元素的金属性最强?什么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它们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什么位置?答案:Cs 的金属性最强,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F 的非金属性最强,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

教材习题1.减小 减弱 增强 Na NaOH Al(OH)3 HClO 42.B 点拨:熟悉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从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可知,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能表现一定的金属性,也能表现一定的非金属性,所以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3.C 点拨:根据同族规律可以判断。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Se 的非金属性小于S ,所以H 2S 的稳定性大于H 2Se 。

4.(1)金属性K >Na(2)金属性Al >B(3)非金属性Cl >P(4)非金属性Cl >S(5)非金属性O >S5.(1)酸性HNO 3>H 3PO 4(2)碱性KOH >Mg(OH)2(3)碱性Mg(OH)2>Al(OH)36.钫是银白色金属固体,与水反应十分剧烈。

钫的金属性最强。

7.(1)铍与水几乎不反应,钡与水反应十分剧烈。

(2)钡应该用煤油液封后密封保存。

8.(1)X :碳元素 Y :氧元素 Z :钠元素W :铝元素(2)①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画出其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②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进行推断:第二周期0族Ne 的原子序数为10,所以原子序数为6的碳的族序数为8-(10-6)=4,即碳为第二周期ⅣA 族。

钠的原子序数11比10大1,所以钠为第三周期ⅠA 族。

(3)C +O 2=====点燃CO 2或2C +O 2=====点燃2CO 、4Na +O 2===2Na 2O 或2Na +O 2=====△Na 2O 2、4Al +3O 2=====△2Al 2O 3。

9.锗、锡、铅在元素周期表中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的三种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而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金属的活泼性依次增强,所以被氧化越来越易,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来越强。

人教版(必修二)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专项练习

人教版(必修二)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专项练习

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1. 已知X 、Y 、Z 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 4>H 2YO 4>H 3ZO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H 2Y >ZH 3B.非金属活泼性:Y <X <ZC.原子半径:X >Y >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21(X+Z) 2.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 2X ,则此元素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应是 ( )A .H 2XO 3B .H 2XO 4C .H 3XO 4D .H 6XO 6 3.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 3PO 4B .H 2SO 4C .HClO 4D .HBrO 44.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H 3XO 4<H 2YO 4<HZO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X >Y >ZB .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X <Y <ZC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 >Y >Z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3X >H 2Y >HZ 5.下列各组按碱性依次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 A .LiOH 、NaOH 、CsOHB .Ba(OH)2、Ca(OH)2、Mg(OH)2C .Ca(OH)2、KOH 、Ba(OH)2D .Al(OH)3、Mg(OH)2、NaOH6.A 、B 是同周期元素,如果A 原子半径比B 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 强于BB .A 的气态氢化物比B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 .A 的金属性比B 的金属性强D .A 的阴离子比B 的阴离子还原性强7.据《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已合成出第115号元素,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ⅥA 族B .该元素较易与氢结合为气态氢化物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该元素(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 2RO 3 8.某元素X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X ,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 2 C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 3 D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性强弱:F 2<Cl 2B .金属性强弱:K <NaC .酸性强弱:H 3PO 4<H 2SO 4D .碱性强弱:NaOH <Mg(OH)210.已知同周期X 、Y 、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元素非金属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 11.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B 、碱性:NaOH >Mg(OH)2>Al(OH)3C 、稳定性:PH 3>H 2S > HClD 、非金属性:F >O >S 12.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H 4>NH 3>H 2O >HFB .SiH 4>NH 3>H 2S >HClC .HF >H 2O >NH 3>PH 3D .NH 3>PH 3>H 2S >HBr1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14.HF 、H 2O 、CH 4、SiH 4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A .CH 4<H 2O <HF <SiH 4B .SiH 4<HF <CH 4<H 2OC .SiH 4<CH 4<H 2O <HFD .H 2O <CH 4<HF <SiH 4 15.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A .SiO 2<CO 2<SO 3<P 2O 5B .SiO 2<CO 2<P 2O 5<SO 3C .CO 2<SiO 2<P 2O 5<SO 3D .CO 2<P 2O 5<SO 3<SiO 216.已知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按X 、Y 、Z 的顺序增大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顺序增强C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顺序减弱D .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顺序增大17.有三种金属元素a 、b 、c ,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

化学必修2练习题: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化学必修2练习题:第一章 第二节 第3课时

化学必修2练习题:第一章第二节第3课时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2)根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如Zn与盐酸反应比Fe与盐酸反应更容易,则金属性:Zn>Fe;②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如碱性:NaOH>Mg(OH)2,则金属性:Na>Mg;③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如Zn+Cu2+===Zn2++Cu,则金属性:Zn>Cu;④元素的原子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弱。

如氧化性:Mg2+>Na+,则金属性:Mg<Na。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

如Fe排在Cu的前面,则金属性:Fe>Cu。

提醒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关键是比较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失去电子数的多少。

如Na 失去一个电子,而Mg失去两个电子,但Na的金属性比Mg强。

3.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比较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其实质是看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难易程度,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1)根据元素周期表判断①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2)根据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①非金属单质越易跟H2化合,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F2与H2在暗处即可反应,Br2与H2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则非金属性:F>Br;②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稳定性:HF>HCl,则非金属性:F>Cl;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其非金属性越强。

如酸性:H2SO4>H3PO4,则非金属性:S>P;④非金属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高三化学同步练习元素金属性强弱

高三化学同步练习元素金属性强弱

高三化学同步练习元素金属性强弱高中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掌握时间,仔细学习,为将来的路确立基础,查词典化学网为学子整理了高三化学同步练习:元素金属性强弱一文:高三化学同步练习:元素金属性强弱金属性:金属原子在气态时失掉电子能力强弱(需要汲取能量)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金属原子在水溶液中失掉电子能力强弱的性质。

金属性与金属活动性并不是同一观点,二者有时表示为不一致,如 Cu 和 Zn,金属性: CuZn ,而金属活动性是:ZnCu 。

1.在必定条件下金属单质与水反响的难易程度和强烈程度。

一般状况下,与水反响越简单、越强烈,其金属性越强。

2.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响的难易程度和强烈程度。

一般状况下,与酸反响越简单、越强烈,其金属性越强。

3.依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的强弱。

碱性越强,其元素的金属性越强。

4.依照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响。

一般是开朗金属置换不开朗金属。

可是Ⅰ A 族和Ⅱ A 族的金属在与盐溶液反应时,往常是先与水反响生成对应的强碱和氢气,而后强碱再可能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响。

5.依照金属活动性次序表(很少量例外 )。

6.依照元素周期表。

同周期中,从左向右,跟着核电荷数的增添,金属性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跟着核电荷数的增添,金属性渐渐加强。

7.依照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

做负极资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资料的金属性。

8.依照电解池中阳离子的放电(得电子,氧化性 )次序。

优先放电的阳离子,其元素的金属性弱。

9.气态金属原子在失掉电子变为稳固构造时所耗费的能量越少,其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8元素金属性的比较练习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28元素金属性的比较练习

6.要验证 Mg、Fe、Cu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下列哪组物质进行实验( )
A. Fe、CuSO4 溶液、MgCl2 溶液 B. Fe、Cu、MgCl2 溶液
C. Mg、CuO、FeSO4 溶液
D. Cu、FeCl2 溶液、MgCl2 溶液
【答案】A
2
【解析】A、Fe 可以和 CuSO4 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证明铁比铜活泼、不能和 MgCl2 溶液反应,证明镁比铁 活泼,A 正确;B、Fe 和 Cu 与 FeCl2 溶液都不反应,没法证明,B 错误;C、Mg 与 FeSO4 溶液能反应,能 说明镁的活动性比铁强,没法证明铁与铜活动性以及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C 错误;D、铜与 FeCl2 溶液、 MgCl2 溶液都不反应,没法证明,D 错误。 7.有 A、B、C、D 四种金属。将 A 与 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稀硫酸溶液中,B 极上有气泡。将 A、D 分 别投入等浓度盐酸中,D 比 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 B 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 C 的盐溶液 里,有金属 C 析出。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D>A>B>C B. D>C>A>B C. D>B>A>C D. B>A>D>C 【答案】A 【解析】一般来说,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金属的金属性越强,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较活泼金属能置换 出较不活泼金属。将 A 与 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稀硫酸中,该装置构成原电池,B 上有气泡产生,说明 B 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 B 是正极、A 是负极,金属活动性 A>B;将 A、D 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稀 盐酸中,D 比 A 反应剧烈,则金属活动性 D>A;将 Cu 浸入 B 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金属活动性 B >Cu;如果把 Cu 浸入 C 的盐溶液中,有金属 C 析出,说明金属活动性 Cu>C;通过以上分析知,金属活 动性顺序是 D>A>B>C。 8.现有等质量的 X、Y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 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 X、Y 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 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性 非金属性强弱比较1. 已知X 、Y 、Z 为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相对强弱是:HXO 4>H 2YO 4>H 3ZO 4。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 >H 2Y >ZH 3B.非金属活泼性:Y <X <ZC.原子半径:X >Y >ZD.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电子数的关系:Y=21(X+Z) 2.某元素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 2X ,则此元素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化学式应是 ( )A .H 2XO 3B .H 2XO 4C .H 3XO 4D .H 6XO 6 3.下列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H 3PO 4B .H 2SO 4C .HClO 4D .HBrO 44.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H 3XO 4<H 2YO 4<HZO 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X >Y >ZB .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X <Y <ZC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X >Y >ZD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3X >H 2Y >HZ 5.下列各组按碱性依次减弱顺序排列的是:( ) A .LiOH 、NaOH 、CsOHB .Ba(OH)2、Ca(OH)2、Mg(OH)2C .Ca(OH)2、KOH 、Ba(OH)2D .Al(OH)3、Mg(OH)2、NaOH6.A 、B 是同周期元素,如果A 原子半径比B 大,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两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应是A 强于BB .A 的气态氢化物比B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 .A 的金属性比B 的金属性强D .A 的阴离子比B 的阴离子还原性强7.据《科学》杂志报道,美国科学家已合成出第115号元素,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元素位于第七周期ⅥA 族B .该元素较易与氢结合为气态氢化物C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D .该元素(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H 2RO 3 8.某元素X 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为H 2X ,下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 B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 2 C .该元素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XO 3 D .该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9.下列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氧化性强弱:F 2<Cl 2B .金属性强弱:K <NaC .酸性强弱:H 3PO 4<H 2SO 4D .碱性强弱:NaOH <Mg(OH)210.已知同周期X 、Y 、Z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 4>H 2YO 4>H 3ZO 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元素非金属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的顺序减弱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D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的顺序增强 11. 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 、酸性:HClO 4>HBrO 4>HIO 4B 、碱性:NaOH >Mg(OH)2>Al(OH)3C 、稳定性:PH 3>H 2S > HClD 、非金属性:F >O >S 12.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H 4>NH 3>H 2O >HFB .SiH 4>NH 3>H 2S >HClC .HF >H 2O >NH 3>PH 3D .NH 3>PH 3>H 2S >HBr13.下列叙述中能肯定说明金属A 比金属B 的活泼性强的是( )A .A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 .A 原子电子层数比B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C .1molA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比1mol B 从酸中置换生成的H 2多D .常温时,A 能从酸中置换出氢,而B 不能14.HF 、H 2O 、CH 4、SiH 4四种气态氢化物按稳定性由弱到强排列正确的是A .CH 4<H 2O <HF <SiH 4B .SiH 4<HF <CH 4<H 2OC .SiH 4<CH 4<H 2O <HFD .H 2O <CH 4<HF <SiH 4 15.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A .SiO 2<CO 2<SO 3<P 2O 5B .SiO 2<CO 2<P 2O 5<SO 3C .CO 2<SiO 2<P 2O 5<SO 3D .CO 2<P 2O 5<SO 3<SiO 216.已知X 、Y 、Z 三种元素的原子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按X 、Y 、Z 的顺序增大B .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 、Y 、Z 顺序增强C .单质的氧化性按X 、Y 、Z 顺序减弱D .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 、Y 、Z 顺序增大17.有三种金属元素a 、b 、c ,在相同条件下,b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a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a 可以从c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c 。

则这三种金属元素的金属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a、b、c B.b、a、c C.b、c、a D.c、b、a18.同一主族的X、Y、Z三种元素,已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是H3XO4<H3YO4<H3ZO4,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H3<YH3<ZH3C.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X>Y>Z D.电子层数:Y>X>Z19.X和Y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失去电子而形成与Ne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X的原子序数比Y的原子序数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比Y 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高 B.常温下,X和Y都不能从水中置换出氢C.Y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比X 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弱 D.X的金属性比Y的金属性强20.已知下列反应:Cu+X 2CuX2、2Cu+Y Cu2Y、2KX+Z2====2KZ+X2。

X2、Y、Z2为三种元素的单质。

在Cu2Y中Y为-2价。

下列关于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A.HXO4>H2YO4>HZO4 B.HZO4>HXO4>H2YO4 C.HZO4>H2YO4>HXO4 D.H2YO4>HZO4>HXO4 21.有A、B、C、D四种非金属元素:A、B在反应中各结合1个电子,形成稳定的结构,且B—的还原性小于A—的还原性;氢化物稳定性HD<HA;原子序数C<D,且C、D的稳定结构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则这四种元素非金属金属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是A.A、B、C、D B. B、A、C、D C.A、B、D、C D. B、A、D、C 22.X、Y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两种元素。

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A.X原子的电子层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B.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值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23.能说明元素A的非金属性比元素B的非金属性强的理由是A. 通常条件下,元素A的单质是气态,元素B的单质是固态B. A、B两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原子半径A<BC. A的气态氢化物比B的气态氢化物分解温度高D. 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弱于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二、填空题24.用“>”或“<”回答下列问题:(1)酸性:H2CO3 H2SiO3,H2SiO3 H3PO4(2)碱性:Ca(OH)2 Mg(OH)2,Mg(OH)2 Al(OH)3(3)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 H2S,H2S HCl(4)还原性:H2O H2S,H2S HCl(5)酸性:H2SO4 H2SO3,HClO4 HClO从以上答案中可以归纳出: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越;②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对应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③元素的性越强,其对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④非金属性越强的元素生成的气态氢化物,其还原性越;⑤同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含氧酸,其成酸元素价态越高,其酸性也越25.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1)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A、B、C、D四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区域为________。

(2)有人认为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不是ⅣA族的碳元素,而是另一种短周期元素,请你根据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这一元素是________。

(3)现有甲、乙两种短周期元素,室温下,甲元素单质在冷的浓硫酸或空气中,表面都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乙元素原子核外M电子层与K电子层上的电子数相等。

①用元素符号将甲、乙两元素填写在上面元素周期表中对应的位置。

②甲、乙两元素相比较,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可以验证该结论的实验是________(填序号)。

a.将在空气中放置已久的这两种元素的块状单质分别放入热水中b.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同浓度的盐酸反应c.将这两种元素的单质粉末分别和热水作用,并滴入酚酞溶液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答案:1.AD2.B3.C4.BC5.B6.CD7.解析:选C。

115号元素位于第七周期,第ⅤA族,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不易与氢化合,最高化合价应为+5价。

8.解析:选BC。

根据元素X的化学式H2X,元素X显-2价,位于周期表中第ⅥA族,最外层有六个电子;最高正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3,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

9.C 10.A11.C 12.C 13.D 14.C 15.D 16. A 17. A 18.D 19.D 20.B 21.D 22.C 23.BC24.【答案】减小;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强。

(3)三,Na3PO4、Na2HPO4、NaH2PO4(4)HCl>PH325.解析:(1)据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A区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存区;B区为过渡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C区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共存区;D区为0族元素或稀有气体元素。

(2)碳、氢两元素均可形成无机物、有机物,且碳、氢是形成有机物的主要元素,但是在无机物中,碳形成的化合物不如氢形成的化合物多。

(3)据题意可知:甲为Al元素,乙为Mg元素;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故Mg的金属性较强;验证该结论的依据是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规律:金属单质与H2O 或酸反应放出H2的难易程度等。

答案:(1)B (2)氢(3)①见下表。

②镁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