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偏方治疗带状疱疹
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

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带状疱疹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但以腰背为多见。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根治带状疱疹中药方1.菊花叶治疗带状疱疹[配方]菊花叶适量。
[制用法]将菊花叶洗净,捣汁,调白酒抹患处。
[功效]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2.青蒿治疗带状疱疹[配方]青蒿草半斤(1次量)。
[制用法]将青蒿草煎汤洗患处,每日洗3次。
[功效]清热凉血。
治疗带状疱疹。
3.柿子治疗带状疱疹[配方]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
[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蜂胶治带状疱疹[配方]蜂胶15克,95%酒精100毫升。
[制用法]将蜂胶加入95%酒,精内,浸泡7天,不时振摇,用定性滤纸过滤后即得蜂胶酊。
使用时用棉签蘸蜂胶酊涂患处,每日1次。
涂药期间注意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功效]解毒,燥湿,止痛。
主治带状疱疹。
5.蕹菜焙末治带状疱疹[配方]蕹菜,菜子油。
[制用法]蕹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末,用菜于油调成膏状。
患处用浓茶水洗净,然后涂抹此油膏,每日3次。
[功效]清热,凉血,解毒。
用治带状疱疹。
6.番薯叶冰片治缠腰龙[配方]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
敷于患处。
[功效]解毒消炎。
用治缠腰龙(带状疱疹)。
7.浓茶治疗带状疱疹[配方]老茶树叫适量。
[制用法]研细末,以浓茶汁调涂,1天2-3次,治好为止。
[功效]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8.空心菜治疗带状疱疹[配方]鲜空心菜适量。
[制用法]将空心菜去叶取茎,在新瓦上焙焦后,研成细末,用茶籽油搅成油膏状,在患处以浓茶汁洗涤,拭干后,涂搽此油膏,1天2-3次。
约3-5天后痊愈。
[功效]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9.豆腐皮治带状疱疹[配方]豆腐皮30克。
[制用法]焙干研末。
麻油调涂。
每日1—3次。
[功效]治腰、肩、胸胁部疱疹。
10.番薯叶治带状疱疹[配方]鲜番薯叶100克,冰片少许。
带状疱疹的验方偏方

带状疱疹的验方偏方单验方及食疗1.西河柳50克。
水煎,分3次服,1日1剂,另用大蒜煎汤洗患处。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2.全瓜蒌1个,红花6克,甘草10克。
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柴胡12克,黄芩9克,天花粉12克,荆芥5克,防风5克,陈皮5克,白芍9克,龙胆草9克,连翘50克,甘草6克。
水煎,分3次服,1日1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云南白药适量。
用菜油或食醋调成糊状,直接敷于患处,以能全部覆盖皮损为度,1日2次,1周左右皮损结痂愈合。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5.冰片1.5克,雄黄10克。
将上药共研碎后溶于75%的乙醇100mL内即成雄黄冰片酊。
用生理盐水洗患处后,外涂雄黄冰片酊,每日4~6次。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6.蒲黄、青黛、滑石各等份。
共研为细末,患处如渗液可用干粉外扑,无渗液者用香油调涂患处。
根据情况,1日数次。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7.土鸡蛋1个。
将鸡蛋煮熟,取出蛋黄放入锅中捣碎,用微火炒,稍后便会出油,取油弃掉残渣,将油倒入洁净的容器中,候冷备用。
先将患处用生理盐水清洁一遍,待患处干后,将鸡子黄油涂于患处,大约20分钟左右患者疼痛减轻,此时鸡子黄油已挥发近1/2,这时再涂一遍,一日可重复多次,直至痊愈。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8.鲜马齿苋500克,明矾20克,食盐15克。
将上药共捣成糊状,外敷患处,药膏变热即更换。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9.五倍子3克,枯矾3克,冰片0.3克。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麻油调成稀糊,外涂患处。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10.仙人掌、糯米粉各适量。
刮去仙人掌外面的刺,和糯米粉混合捣烂,外敷,1日2次,5天为1个疗程。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11.豨莶草6克,野菊花6克,蒲公英6克,金银花6克。
水煎,代茶饮,1日1剂。
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初起。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处方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处方带状疱疹,又称为“蛇串疮”,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 VZV)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免疫力下降的成年人。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主要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1. 风热型带状疱疹:患者表现为疱疹周围皮肤红肿,疼痛明显,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银翘散”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连翘、薄荷、荆芥等,以清热解毒,疏风散热。
2. 湿热型带状疱疹:疱疹多发生在身体下部,疱疹内液体浑浊,伴有口苦、尿黄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龙胆草、山栀、黄芩、泽泻等,以清热利湿,疏肝解郁。
3. 肝火旺盛型带状疱疹:患者情绪烦躁,疱疹疼痛剧烈,伴有口干、便秘等症状。
治疗上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柴胡、白芍、枳壳、川芎等,以疏肝解郁,清肝泻火。
4. 气血两虚型带状疱疹: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疱疹愈合缓慢,疼痛绵绵不绝。
治疗上可选用“八珍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以补益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5. 瘀血型带状疱疹:疱疹疼痛剧烈,局部皮肤暗红,伴有瘀斑。
治疗上可选用“血府逐瘀汤”加减,主要成分包括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内服中药外,还可以配合外敷药物,如“金黄散”等,以消炎止痛,促进疱疹愈合。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稳定,以利于病情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此外,对于带状疱疹的预防,建议接种带状疱疹疫苗,特别是对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方方必效

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方方必效乡村医生田振有整理带状疱疹特效秘方30首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民间俗称“蛇丹疮”“蜘蛛疮”,亦俗称“缠腰龙”。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因为肝胆火盛及脾湿郁久,外感毒邪而发,采用中药内服与外敷可治疗此病。
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方内服方:黄芪45克,当归、川芎、桃仁、地龙、全蝎、陈皮各10克,生地15克,伸筋草30克,赤芍、酸枣仁各12克,红花、甘草各6克,每天一剂,水煎分3次服.买5付药吃,每付药熬好,每天分三次服,第二天再熬一次(一付药用两天)。
10天后就好了2、外用方:雄黄30克、白矾30克、黄连10克、黄柏12克、冰片10克,浸泡于50ml的75%医用酒精中3个小时。
使用前充分摇匀,用医用棉签蘸酒精外涂患部,每日三次。
3、取六神丸20粒,用老陈醋数滴化开为糊状外涂患处,每日两次;此外,每日饭后1小时用温开水送服六神丸8~10粒疗效很快。
外敷牛黄解毒片疗效也很好。
4、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牡丹皮10克、赤芍10克、生甘草10克,水煎内服,每日一次。
5、蜈蚣治疗带状疱疹蜈蚣3条。
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次。
6、青蜈散治疗带状疱疹药用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两份,冰片一份,共研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7、疱疹散组方:雄黄15克青黛12克枯矾9克冰片3克制法:上药共研细粉备用调配:取阿昔洛韦乳膏一支挤入容器内,加入“疱疹散”适量调匀外用,效果不错值得一试。
8、解毒膏【来源】《程氏医学笔记》【歌诀】解毒膏中用黄连,青黛冰片朱砂襄,共为细末油调敷,带状疱疹效果好。
【组成】川黄连60克,青黛60克,冰片60克,朱砂15克,香油150毫升。
【用法】先将前4味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香油内调成糊膏状,贮瓶备用。
用时,先以消毒棉签沾双氧水反复搽洗带状疱疹区的皮肤,并将水疱排破,使疱液流尽,再用消毒棉签沾药膏均匀地涂于患部,每日涂药3~4次。
带状疱疹民间十八验方

带状疱疹民间十八验方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缠腰龙”等。
郑州博大男科医院专家现将临床上常见的18则验方介绍如下,患者可酌情选用,常可取得满意效果。
1、鲜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用法〗取鲜马齿苋120克,洗净后,切碎放入蒜臼内,捣成糊状,涂敷患处,每日2次,经临床治疗多例,均在2天内治愈,本方对刚刚出现的带状疱疹,疗效满意。
2、鲜无花果叶治疗带状疱疹.〖用法〗取新鲜无花果叶适量,将上药洗净擦干,切碎捣烂,置瓷碗中,加适量食醋调匀成稀泥状,敷于患处,待药干后更换。
3、鲜半边莲治疗带状疱疹.〖用法〗取鲜半边莲适量,洗净后捣泥状,敷于患处,盖上纱布固定,若药干时用冷开水湿润之。
每日换药1~2次。
亦可将鲜品捣烂绞汁,不时外搽患处。
.4、蛇葡萄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将蛇葡萄根切成短棒状,水煎后剥去外皮,取下黄白色的内皮,除去木质部,切碎加水2500毫升,煎沸后用微火再煮60分钟,然后用铜药罐将煮烂的内皮捣碎,再煎煮30~60分钟,待形成糊状物即可,用时先清洗局部,再涂搽2%龙胆紫液,干燥后将蛇葡萄糊状物涂抹在灭菌布上,敷贴于皮损处,绷带包扎,每日1次。
5、金挖耳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金挖耳适量,用口嚼烂后敷于患处,一般用药5~7日即可痊愈。
6、当归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当归适量,将当归晒干研粉,依年龄大小每次0。
5~1克,4~6小时服1次,或用0。
5克当归浸膏片内服,每次2~4片,4小时1次。
由于当归性味温燥,本方只适用阴寒内盛患者,对火热亢盛者忌用。
7、地梢瓜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鲜地梢瓜全草250克(干品100克),将上药放入沙锅内煮沸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熏患处,稍凉即洗患处。
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液或儿茶粉,每日2~3次,至愈为止。
8、金果榄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取金果榄1个,去壳取其内核,在盛有食醋的大碗内反复磨研,待药汁磨成灰黄色后,用无菌棉球渍上药汁,涂泡疹上,每日4~6次,不需包扎,经治疗十多余例,获满意效果。
带状疱疹的中药方剂辩证用药治疗方

带状疱疹的中药方剂辩证用药治疗方带状疱疹的患者可以在中医辨证后用药进行治疗,比如辨证属于是湿热郁蒸,气滞血瘀的带状疱疹患者。
应该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在临床当中常用的方名为解毒止痛灵。
这种偏方组成的药物是黄芩,连翘,板蓝根,元胡,僵蚕,柴胡,香附,川楝子,薄荷,陈皮,甘草。
带状疱疹的中药方剂,辩证用药治疗方:带状疱疹在皮肤上一旦发作,就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并且疱疹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疱疹痊愈后也会遗留神经痛的症状经久不愈。
因此,专家认为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才可尽快控制病情让症状尽快好转,而中药辨证治疗带状疱疹就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治疗方法。
中医处方(一):辨证属于是湿热郁蒸,气滞血瘀的带状疱疹患者。
应该采用的治疗方法是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常用的方名为解毒止痛灵。
这种偏方组成的药物是黄芩,连翘,板蓝根,元胡,僵蚕,柴胡,香附,川楝子,薄荷,陈皮,甘草。
具体用法是把药物加水煎服,每日可使用1剂,日服3次,另外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患者可同时外涂2%龙胆紫,连续使用6天为1疗程。
中医处方(二):如果患者辨证属于是火毒内蕴血分型。
在治疗的上应该采用凉血散血,清热解毒,透疹的治疗方法。
可使用的药物名为虎杖解毒汤。
组成药物包括了虎杖,板蓝根,丹皮,赤芍,蝉蜕,甘草。
具体用法是把药物加水煎服,每日可使用1剂,每日服2次。
中医处方(三):如果带状疱疹患者辨证属于是湿热外侵,肝火内郁,结于肌肤的类型。
治疗应该采用清火解毒的方法,常用药物名称是雄蚣膏。
组成药物包括了雄黄,蜈蚣(瓦焙)。
使用方法是把这些药物分别研为细末,然后两者混合均匀,加入适量香油调涂带状疱疹患处,每日应该坚持使用3次。
上几种带状疱疹的治疗药方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但是患者一定不能自己随便使用,而是应该请专业医生为自己辩证然后选用适合的药方,在治疗期间也要做好皮肤护理,注意皮肤卫生清洁,避免摩擦和搔抓,减少皮肤的刺激,也可避免其它部位的皮肤受到感染。
带状疱疹怎么用中药治疗?

带状疱疹怎么用中药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在成人中发病率较高,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因此患者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
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辨证治疗带状疱疹能提高免疫功能,缓解疼痛症状,疗效非常显著。
这里有三个治疗分享带状疱疹的中药药方1.复方解毒汤【药物组合物】马齿苋、大青叶、败酱草各30克,紫草、龙胆草、柴胡、川楝子、车前子、茯苓各15克,蝉蜕12克,甘草6克。
加减:皮损、红疙瘩,牡丹皮、生地各15g若皮损深红,有大量成群的血疱疹和一簇簇的小水泡,加延胡索10g事后如有疼痛,加蝎粉(每次3g,一天两次);如果患处有色素沉着,加桃仁15g,红花12g,赤芍12g。
【适用条件】带状疱疹。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
外用中药膏(五倍子、黄柏、石松、半夏、面粉等。
用适量的醋。
五倍子和面粉翻炒至熟凉,然后和其他药物一起研成细粉,过筛,使用时用醋调成糊状,敷于病灶处,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
2.龙胆泻肝汤【药物组合】龙胆草、三叶木通、生地各15克,黄芩、柴胡、赤芍各12克,当归10克。
加:肝经风火型,疱疹周围明显脸红,红斑发红,灼痛刺痛,伴有口干、苦、易怒、小便黄赤、便秘、舌红、苔黄或腻,脉数弦。
加入栀子、牡丹皮各10g脾经湿热型,疱疹糜烂渗出明显,疼痛、倦怠、口渴、胸闷、腹胀、纳差、便溏、舌红、脂白腻苔、脉沉缓者,加车前草、泽泻各10克;对于气滞血瘀,症见暗红疱疹,刺痛或隐痛,口干舌燥,舌红瘀点,苔薄脉涩等者,延胡索、川芎各加10g。
【适用条件】带状疱疹。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
并且每天一次用新癀片和醋涂疱疹。
3.疱疹消失混合物【药物组合】龙胆、乳香、没药、黄连各10克,炒黄芩、金银花、车前子、炒柴胡、川楝子各15克,贯众、丹参各30克。
【适用条件】带状疱疹。
【用法】将上述药物制成袋装浓缩合剂。
每天服用两次,每次100毫升。
10天为一个疗程。
今天治疗带状疱疹的三种中药与分享的每一个人都在这里。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

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发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方。
治疗带状疱疹的中药方1.把30g的地榆和18g的紫草研磨成粉,然后均匀地敷于皮损处以及周围,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
紫草对于很多皮肤病都有不错的疗效。
2.把1.5g的雄黄、30g的菜油或茶油和10g的竹青混调一起,用鸭毛沾上药涂于皮损处,每日2~3次,可以缓解带状疱疹的不适感。
3.取适量的板蓝根加水煮沸后,冷却到适宜温度进行泡洗或湿敷于患者,每日2~3次即可。
4.把适量的鲜飞扬捣烂取汁,再加入0.2g的雄黄粉末调匀,涂于患处即可。
5.取适量的野向日葵(又叫金挖耳)捣烂后敷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5~7天为一个疗程,有明显效果。
选取新鲜的金挖耳效果更佳。
带状疱疹的鉴别诊断1.本病有时需与单纯疱疹鉴别,后者好发于皮肤与黏膜交接处,分布无一定规律,水疱较小易破,疼痛不著,多见于发热(尤其高热)病的过程中,常易复发。
2.偶尔也有与接触性皮炎混淆的,但后者有接触史,皮疹与神经分布无关,自觉烧灼、剧痒,无神经痛。
3.在带状疱疹的前驱期及无疹型带状疱疹中,神经痛显著者易误诊为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及急性阑尾炎等急腹症,需加注意。
4.单纯疱疹通常有在同一部位,有多次复发的病史,而无明显免疫缺陷的带状疱疹病人不出现这种现象。
从水疱液中分离病毒或检测VZV、HSV抗原或DNA是鉴别诊断惟一可靠的方法。
带状疱疹的预防方法1.药物疗法(1)抗病毒药物可选用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或泛昔洛韦。
(2)神经痛药物治疗①抗抑郁药主要药物有帕罗西汀(塞乐特)、氟西汀(百优解)、氟伏草胺、舍曲林等;②抗惊厥药有卡马西平、丙戊酸钠等。
③麻醉性镇痛药以吗啡为代表的镇痛药物。
可供选择药物有吗啡(美施康定)、羟基吗啡酮(奥施康定)、羟考酮、芬太尼(多瑞吉)、二氢埃托菲、路盖克等。
④非麻醉性镇痛药包括NSAIDs、曲吗多、乌头生物碱、辣椒碱等。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带状疱疹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本病的治疗以止痛为重点。
病初以湿热为要,后期以气滞血瘀为主,尤以老年人为多见。
病初在清利湿热的同时就应酌情应用养血化瘀止痛之品,以防出现后遗神经痛。
一、辨证选方
1.肝经湿热
治法:清利湿热,解毒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2g,栀子10g,黄芩10g,当归15g,板蓝根30g,元胡10g,泽泻12g,车前子(包)30g,生甘草10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脾经湿盛
治法:健脾化湿,解毒止痛。
方药: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g,陈皮12g,茯苓30g,厚朴10g,板蓝根15g,元胡10g,苡仁30g,泽泻10g,车前子(包)30g,生甘草6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化瘀止痛,佐以解毒。
方药:活血散瘀汤加减:当归15g,白芍12g,丹参20g,元胡10g,板蓝根15g,柴胡10g,桃仁10g,红花6g,制乳设备6g,陈皮12g,川楝子10g。
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二、外治法
1.水泡者用雄黄解毒散(雄黄30g,寒水石30g,生白矾120g)加化毒散(黄连、乳香、没药、贝母各60g,天花粉、大黄、赤芍各120g,雄黄60g,甘草45g,牛黄12g,冰片15g)水调外用。
2.新鲜马齿苋捣烂外用。
3.轻度糜烂者用祛湿散(大黄面30g,黄芩面30g,寒水石面30g,青黛3g),植物油调用。
4.黄柏30g,紫草20g,大黄15g,雄黄10g,白芷15g,冰片
6g,白矾15g。
上药共为细末,用食醋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3~4次。
带状疱疹的有效中药方

带状疱疹的有效中药方一【配方】冰片和雄黄等量,土茯苓20克,蕲蛇30克,地榆15克【制法】研成细末,匀和适量蜂蜜或医用凡士林外涂患处,日三次。
【功效】治疗带状疱疹二【配方】小儿惊风七厘散0.2g5~10支,乌梢蛇、全蝎各等份【制法】研细末,匀和适量医用凡士林外涂患处,日三次。
【功效】治疗带状疱疹三处方:败酱草30克龙胆草10克,黄苓5克,栀子5克,木通5克,车前于10克,柴胡5克,延胡索5克。
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止痛消疹。
主治带状疱疹,皮损鲜红,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引起带状疱疹的原因带状疱疹一般是由病毒性感染引起的,当我们得了带状疱疹,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治疗,对症治疗,千万不能耽误病情,给自己带来健康损伤。
专家建议,带状疱疹患者要经常洗澡,保持皮肤干净,正常作息,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带状疱疹发病几率。
那么?引起带状疱疹的原因?在临床的表现上,带状疱疹是比较常见的急性疱疹样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发的。
这种病毒主要是由患者的呼吸道感染侵入体内,在一定情况下潜伏到脊神经后根神经节或其它发病部位的神经细胞中。
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带状疱疹。
内分泌失调是由于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不规律引起的,会导致身体内部紊乱引起病毒感染而患上此病。
其他的诱发因素引起的带状疱疹。
当人体受到外伤,疲劳等作用下而导致免疫功能减退时,潜伏在人体内的病毒就会再次发作,生长繁殖,很容易引起疾病的发生。
在一般的情况下,这种病毒可以不发病的,当机体免疫力出现下降时,潜伏的病毒就会出现大量繁殖的特点,使神经节出现发炎,坏死的现象,引起病人疼痛,同时病毒沿神经通路下传,到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引起节段性疱疹。
引起带状疱疹的原因?有哪些症状特点呢?症状的主要表现特点是,病患部位多出现数个簇集疱疹群,排列成带状,沿周围神经分布,常呈单侧性,一般不超过体表的正中线,多呈不规则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腹,腰背及颜面部,局部皮肤有灼热感,伴有神经痛。
治带状疱疹

效方治带状疱疹(个人汇总):内服:1、全瓜蒌15-30g(轻15中21-24重30)甘草3-6g 红花1.5g板蓝根15g(自拟:瓜蒌红蓝草汤)!!!2、(自拟:公英蓝/叶马汤)大青叶(或板蓝根)、蒲公英各15克,马齿苋60克。
水煎服,每日1剂。
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9克。
外用:1、冰硼散+青黛+红霉素膏调匀外涂(本人经验方止痛收敛效果好。
)2、地龙白糖汁涂患处。
3、白矾雄黄各等份研粉起初几天用香油调匀涂患处,在确保无脓液后可用凉开水调加快结痂。
(二味拔毒散)《金鉴》称:此散治风湿诸疮,红肿痛痒,疥痱等疾甚效,用鹅翎蘸扫患处,痛痒自止,红肿即消。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姜黄、五倍子、大黄各3份、冰片、马钱子各1份,粉碎用蜜调外用立愈。
妙治带状疱疹处方:明矾、雄黄各10,琥珀3,共研过筛,用凉开水调成糊状。
用时以消毒棉签蘸药涂于患处,随干随涂。
若出现感染化脓,可将明矾用量加大至20。
一般用药4h后疼痛逐渐消失,10h痛止,疱疹开始干瘪。
带状疱疹后遗证方:方用丁香9克,郁金9克,柴胡9克,枳壳9克,川芎9克,赤芍9克,板兰根30克,甘草9克(疼痛严重者可加用五灵脂,蒲黄,冰片少许共为未,装胶囊,一次3-5克,水送服。
按:这是学了邓铁涛老先生的五灵止痛散方意)曾用此方治疗数例,效果还算满意,方中郁金与丁香属于十九畏,一般的方书中不让一起应用,但我已试治过五六例患者,并无明显副作用,可以使用.经方治带状疱疹(转载)发表者:赵东奇6人已访问胡希恕名家研究室2011年6月23日中国中医药报患者,女,58岁,2011年6月11日就诊。
诉带状疱疹2月余,遗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难忍,已有轻生之念。
2月来多方治疗无效,观其方有麻黄附子细辛汤、升降散等。
刻下症见:下肢疱疹疼痛难忍,现以左足为重,遗留色素沉着。
口干、口黏、口苦,不欲食,大便2~3日一行,下肢痛连及肛门,欲大便而无便排出,胃脘闷。
舌淡苔白,脉沉弦细略数。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疱疹散治疗带状疱疹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疱疹散治疗带状疱疹
孔同信,主治医师,外科主任(甘肃省永靖县医院邮编:731650)。
主治:带状疱疹。
处方:升麻、地龙、血余炭各等量。
用法
研末混匀,用麻油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患处,每日1~3次。
疗效
28例患者全部治愈,未见任何毒副作用。
按语
方中各药单用均有治疗带疱疹的作用,合用后疗效更佳。
敷药后先有麻木清凉感,随后疼痛缓解,用药1~2天水疱吸收,干枯结痂,3~5天脱痂痊愈,未发现神经痛之后遗症及药物之毒副作用。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治疗带状疱疹的民间偏方

治疗带状疱疹的民间偏方带状疱疹好发于人体免疫力下降,疲惫期间。
特别是在春夏交替时间,一定要注意预防带状疱疹的出现。
另外,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民间有很多的偏方,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1.无花果叶数片,洗净捣烂,加少许醋拌匀,外敷带状疱疹患处。
2.鲜甘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将甘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敷于带状疱疹患处。
3.取适量独头蒜,捣烂,敷于患病部位,若带状疱疹病人的患部已经溃烂,则不可用此方。
4.仙人掌去刺捣烂,拌入少量糯米粉外敷带状疱疹病人的患处,干则更换。
5.柚子叶适量,晒干,烧灰为末,用茶油调敷带状疱疹患处。
6.蜡树叶120克,白糯米适量,加水捣烂,外搽带状疱疹患处。
7.老茶树叶适量,晒干,研成细末,以浓茶水调和。
涂搽带状疱疹患处。
每日2~3次。
8.生百合、白糖各等量,捣烂外敷带状疱疹患处。
9.生姜适量,捣烂取汁于铜锅内熬浓,涂于带状疱疹患处至觉有热辣感,每日涂擦1~2次。
10.青蒿250克,加水煎汤,外洗带状疱疹患处。
每日3~4次。
11.鲜侧柏叶适量,捣烂取汁,外搽带状疱疹患处。
12.葵花梗晒干,烧灰研末,用桐油调敷带状疱疹患处。
13.菊花叶适量,洗净捣烂取汁,以白酒调涂带状疱疹患处。
14.韭菜连根1把,洗净后煎汤,外搽带状疱疹患者的患处。
15.鲜柿叶适量,捣烂取汁,涂于带状疱疹病人的患处,干后再涂,每日3~4次。
16.金樱子嫩叶1把,捣烂,用米泔水浸1夜,外搽患处。
以上所提醒的对带状疱疹的治疗偏方,仅供患者参考。
具体在治疗时,一定要咨询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带状疱疹方法,以达到最终痊愈的目的。
『带状疱疹』中药方--三子汤治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药方--三子汤治带状疱疹
老年人由于抵抗力较弱,容易患带状疱疹。
蒙医治疗带状疱疹一般方法简便、药物经济且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三子汤就是其中一种。
三子汤由诃子、川楝子、栀子三味药物组成。
方法是将以上药物粉碎成粗末备用。
每天3次,每次用10—30克药粉加水500毫升,煎煮5分钟后离火,以药水温度不烫伤皮肤,可以耐受为宜。
用消毒纱布浸泡在药水中,快速拿出后用手稍挤出水分,热敷病灶局部,待纱布水分基本干燥时去除。
用药期间,不需要用别的药物。
局部三子汤热敷后可出现较强的热效应,止痛作用快,并且清洁及消毒皮肤,缩短了病情治愈时间。
本法操作简便,治疗中痛苦小,治愈快而且不会留神经疼痛后遗症。
(马嫒嫒)。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但麻烦的病症,中医提供了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某偏方:毒瘀并解方黄芩、山栀、莪术、元胡、猪苓等组成。
此方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可消炎、止痛。
活血散瘀汤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某、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等。
该方能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有助于治疗带状疱疹。
乌梅丸加减乌梅、附子、肉桂、细辛、干姜、党参、当归、黄连、黄柏、黄芩、木香、甘草等。
此方温养气血、活血化瘀、止痛除烦,具有调和某阳、扶正祛邪的作用。
越鞠丸加减方苍术、生香附、抚芎、炒栀子、神曲、厚朴、泽泻、枳壳等。
该方行气止痛、祛湿解郁,适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
清解汤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夏枯草、大青叶、粉丹皮、苦参、侧柏、荆芥、栀子、玄参、蒲公英、水牛角片等。
此方清热解毒、凉血消炎,适用于带状疱疹的辅助治疗。
雄黄某片涂剂雄黄、某片、青黛等。
该涂剂具有消炎、镇痛、凉血、止痒的作用,可用于局部治疗。
以上方剂均有助于缓解带状疱疹的症状,但在使用时请务必遵循某医生的建议,并注意忌口和用某方法。
第2篇: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病毒某感染,下面是一些治疗和预防带状疱疹的小妙方。
请注意,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某前请咨询某医生。
1. 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某方:中成某六神丸。
制用法:5~20粒六神丸以2~3滴米醋化开,涂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
另外,8~10粒六神丸可在饭后1小时温开水送服。
效用:可在1周内治愈。
2. 柿子治疗带状疱疹某方: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洗净柿子,将其绞汁抹于患处,1日3~4次。
效用: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 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某方:鲜马齿苋适量。
制用法:洗净马齿苋,切碎后捣烂成糊,涂敷患处,每日换2次。
效用:具有消炎解毒的效果,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4. 蜈蚣治疗带状疱疹某方:蜈蚣3条。
制用法:置于瓦片上焙干,研末后加鸡蛋清适量调匀,涂于皮损处,每天5次。
〖中医佳方〗带状疱疹内服外用方

〖中医佳方〗带状疱疹内服外用方
【中医佳方】带状疱疹内服外用方内服:龙胆泻肝汤或四妙丸加减内服药一龙胆泻肝汤主治症状:肝胆实火上炎证,伴随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或肝经
湿热下注证,伴随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带下黄臭。
患者舌象:舌质红舌苔黄。
药方组成: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
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生甘草。
内服药二四妙丸主治症状:湿热下注证,伴随小便短赤、身重乏力、足膝红痛、筋骨疼痛、尿频尿痛、少腹拘
挛、会阴部胀痛、白带黄臭、阴囊湿疹。
患者舌象:舌质红舌苔黄。
药方组成: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
外敷:雄黄冰片涂剂外用药雄黄冰片
涂剂药方组成:雄黄、冰片、青黛各10克。
用法:上药打成细粉混匀,加入75%酒精300mL,调匀,密闭保存。
用时摇匀,每晚临睡前清洁
患处后,取本品适量在患处涂薄薄一层,涂抹均匀后覆盖纱布并固定。
第2天早上洗去。
连用10天为1疗程。
中药讲究辨证用药,是药三分毒,内
服中药尤其要经过医生详细辨证,对症后才能服用。
有问题或需要帮助辨证,可以留言咨询。
?。
中药解毒妙不可言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

中药解毒妙不可言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什么叫着肾带状疱疹,带状疱疹都有哪些症状呢?我们应该要如何预防带状疱疹呢?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是什么?治疗带状疱疹的小妙方1.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药方】中成药六神丸。
【制用法】六神丸5~20粒以米醋2~3滴化开,涂患处,每日3次,直至痊愈。
另以六神丸8~10粒饭后1小时温开水送服。
【效用】均可在1周内治愈。
2.柿子治疗带状疱疹【药方】柿子汁适量。
【制用法】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
【效用】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药方】鲜马齿苋适量。
【制用法】将马齿苋洗净后,用刀切碎放入蒜臼内,捣烂成糊为止,涂敷患处,日换2次。
【效用】消炎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4.蜈蚣治疗带状疱疹【药方】蜈蚣3条。
【制用法】置瓦上焙干,研末,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次。
【效用】治疗带状疱疹。
5.醋泡半夏治疗带状疱疹【药方】陈醋10份,生半夏2份。
【制用法】先将生半夏研末,纳入醋液浸泡12小时后,取棉棒蘸药液外搽患处,每天3次。
【效用】治疗带状疱疹。
6.雄黄醋治疗带状疱疹【药方】雄黄、醋各适量。
【制用法】将雄黄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部。
【效用】祛风散湿,解毒。
适用于带状疱疹。
7.番薯叶冰片治疗带状疱疹【药方】鲜番薯叶适量,冰片少许。
【制用法】薯叶洗净,切碎,同研细的冰片共捣烂。
敷于患处。
【效用】解毒消炎。
用治带状疱疹。
8.蚯蚓韭菜根治疗带状疱疹【药方】鲜韭菜根30克,活蚯蚓20克。
【制用法】将两味捣烂,加少量香油和均匀,置瓶内放阴凉处备用。
用时外涂患处,用消毒敷料包扎,以防药液外溢。
每天涂2次。
【效用】清热解毒。
治疗带状疱疹。
9.醋调地锦草治疗带状疱疹【药方】鲜地锦草、醋各适量。
【制用法】将鲜地锦草洗净,加入醋少许,捣烂敷于患处。
【效用】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适用于带状疱疹。
10.醋调海螵蛸治疗带状疱疹【药方】海螵蛸、醋各适量。
中医能治疗带状疱疹吗六个中药方治好疱疹

中医能治疗带状疱疹吗六个中药方治好疱疹带状疱疹主要就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是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适的症状,比较严重的还会降低生活质量,需要及时使用毒瘀并解方,活血散瘀汤,乌梅丸加减,越鞠丸加减方,清解汤,雄黄冰片涂剂等六个中医偏方来治疗带状疱疹。
对带状疱疹病毒没有免疫力的部分患者在感染了以后就会发生水痘,而有的患者则会成为带病毒者而不发生症状,只有在抵抗力下降,或者是劳累,感冒的时候才会出现疼痛,还有潮红斑,丘疹,疱疹等症状,那么中医有哪六个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呢?第一个治疗带状疱疹的偏方是毒瘀并解方,是要准备黄芩,山栀,莪术,元胡,猪苓,然后将除了除元胡外的药物用水浸泡三十分钟,再将元胡放入锅中加水煎二十分钟,再跟别的药物煎三十分钟,每剂煎两次,将所得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第二个是活血散瘀汤,是要准备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然后浸泡三十分钟,煎半小时,煎两次混合药液,每日服用一剂,分两次温服。
第三个是乌梅丸加减,是要准备乌梅,附子,肉桂,细辛,干姜,党参,当归,黄连,黄柏,黄芩,木香,甘草,每日服用一剂,水煎服。
第四个是越鞠丸,是要准备苍术,生香附,抚芎,炒栀子,神曲,厚朴,泽泻,枳壳,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第五个是清解汤,是要准备银花,连翘,紫花地丁,夏枯草,大青叶,粉丹皮,苦参,炒侧柏,炒荆芥,炒栀子,玄参,蒲公英,水牛角片,然后用水煎服,日服一剂。
第六个是雄黄冰片涂剂,是要准备雄黄、冰片、青黛,然后粉碎成细粉,将再将这几种药粉末混匀,加入百分之七十五的酒精,调匀,密闭保存,再在用的时候摇匀,每晚临睡前清洁患处后,再涂抹薄薄一层,覆盖纱布固定,第二天洗早上洗去。
这六个就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中医偏方,因此患带状疱疹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治疗效果,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在饮食上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戒烟戒酒,比较严重的患者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方法

中医治带状疱疹的方法
中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中药方剂如龙胆泻肝丸、桂枝加芍药汤、大黄附子汤等有祛风解毒止痛的作用,可以帮助减轻疼痛和瘙痒感,促进患处愈合。
同时,中药外敷贴、洗液也可以有效促进患处愈合。
2.针灸治疗: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来缓解带状疱疹的症状,减轻疼痛和瘙痒感。
3.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患处,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病变组织的恢复,达到缓解疼痛和瘙痒的作用。
4.食疗:中医讲究“养生之道”,食疗在中医治疗中也十分重要。
将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的食物加入饮食中,可以帮助调节身体的气血,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例如苦瓜、金针菇、莲藕等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带状疱疹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建议前往正规中医医院就诊,遵医嘱服用中药或进行针灸等治疗。
治疗带状疱疹,这几个中医偏方值得一试

治疗带状疱疹,这几个中医偏方值得一试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疼痛性皮肤病。
其发病特征为患处有水疱约绿豆大小,疱膜紧张发亮,中心凹陷呈脐窝状,个个独立,成簇若串珠,呈带状分布。
基底部发红,疱群间皮肤正常。
伴有刺痛或火辣辣的灼痛。
多发于腰腹部,形似一条火红色的龙缠绕于腰间,故俗称“串腰龙”,中医则称之为“缠腰火丹”。
临床还可见发于患者头、颈,胸背及大腿内侧等部位。
发疹前常有低热、疲倦、失眠、食欲缺乏等轻重不一的前驱症状。
局部皮肤有灼热和刺痛的感觉,1~2天后出现皮疹。
有时刺痛和皮疹同时发生。
若处理不当,患者局部则疼痛不已。
发生在面部的病情较重,疼痛剧烈,甚至影响视力和听力。
严重的可大如鸡蛋,或有出血点、血痕、坏死。
常常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及生活。
本病具有自限性,中医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治其因,化瘀通络理气治其果。
青蜈散治带状疱疹:青黛、黄柏各5份,蜈蚣2份,冰片1份,共研为细末,加麻油调成稀糊状,外涂患处。
本方对治疗带状疱疹并缓解疼痛和缩短疼痛周期十分有利。
雄陀散治带状疱疹:雄黄、枯矾、密陀僧各15克,制乳香、没药各10克,青黛30克。
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筛;加生石灰水上清液、香油各40毫升,调和。
外涂患处,以结痂、保持湿润为度。
适用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
二味拔毒散治带状疱疹:雄黄、枯矾各2份,青黛粉3份。
共研,加浓茶水,调敷患处。
适用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
消炎止痛酊治带状疱疹:千里光60克,白芷、薄荷各30克(将三药切碎),冰片6克,入75%乙醇溶液1000毫升中,浸泡3天后涂搽外患部,每日3~5次。
适用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
川乌南星治带状疱疹:川乌、生天南星、王不留行各10克,冰片5克。
前3味药研极细末,加入冰片和匀备用。
以适量药粉用香油调成糊状,敷贴于患处,用油纱布覆盖,再贴敷料包扎,每天换药1次。
适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侧柏叶二黄散治带状疱疹:侧柏叶60克,大黄60克,黄柏30克,薄荷30克,共研为细末,以水、蜜调制外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偏方治疗带状疱疹
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对于带状疱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对于治疗都不怎么了解,除了外用中药膏青癣霜外,现在介绍一下中医关于带状疱疹治疗的6大中药治疗偏方。
带状疱疹6大中药治疗偏方:
1。
毒瘀并解方
黄芩10~15g,山栀10~15g,莪术10~15g,元胡6~10g,猪苓15~30g。
将上药(除元胡外)用水浸泡30分钟,先将元胡放入,煎20分钟,再与余药同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黄芩性味苦寒,清热解毒,燥湿泻火,用以为君;山栀为臣,与黄芩共奏清热解毒之效;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元胡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二者为佐药,共奏疏达气血之瘀滞而止痛之功效。
猪苓利水渗湿,驱邪从小便而走,佐助君药清热之功。
全方药简力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而达消疹止痛之效。
2。
活血散瘀汤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木香、枳壳、元胡索、川楝子、紫草、板蓝根。
将上药用水浸泡30分钟,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所得药液混合。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用本方时,忌食辛辣油腻之品。
此证多属毒邪偏盛,虽经治疗,毒热未尽或气阴两伤致气滞血瘀。
桃仁、红花、丹参、乳香、没药活血化瘀止痛;木香、枳壳、延胡索、川楝子行气止痛;佐以紫草、板蓝根清解余毒,全方共奏行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
3。
乌梅丸加减
乌梅30g,附子3g,肉桂2g,细辛2g,干姜3g,党参18g,当归9g,黄连6g,黄柏15g,黄芩12g,木香12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
乌梅丸现代多收入驱蛔剂,实为治厥阴病之总方,方剂组成寒热并用,邪正兼顾,具有扶正祛邪,调和寒热,止痛除烦等功效。
方中党参、当归、肉桂、干姜、附子、细辛温养气血,理虚止痛;乌梅、白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黄连、黄柏、黄芩清热燥湿,敛浮阳以温下焦,并可制桂、附、姜、辛大热之烈;增以木香行气调中,既增强止痛效果,还能健脾消食,使苦寒不伤胃,补虚而不呆滞;诸药合用,可充分发挥抗炎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使寒散热除,升降复常,气血调和,腹痛得解。
4。
越鞠丸加减方
苍术10g,生香附15g,抚芎15g,炒栀子6g,神曲10g,厚朴6g,泽泻10g,枳壳6g。
日1剂,水煎服。
本方香附、川芎、厚朴、枳壳行气止痛,苍术、泽泻、栀子祛湿,神曲保护胃气,诸药合用,共奏行气解郁,利湿止痛之功。
5。
清解汤
银花30g,连翘15g,紫花地丁30g,夏枯草30g,大青叶15g,粉丹皮15g,苦参12g,炒侧柏30g,炒荆芥12g,炒栀子12g,玄参12g,蒲公英30g,水牛角片40片。
水煎服,日1剂。
加减应用加服紫血丹,每次1支,日2次。
银花、连翘、大青叶等清热解毒,佐以粉丹皮、苦参、玄参等清热凉血而获效。
6。
雄黄冰片涂剂
雄黄、冰片、青黛各10g,粉碎成细粉,将3种药粉末混匀,加入75%酒精300mL,调匀。
密闭保存。
用时摇匀,每晚临睡前清洁患处后,取本品适量在患处涂薄薄一层,涂抹均匀后覆盖纱布并固定。
第2天早上洗去。
连用10天为1疗程。
方中雄黄解毒杀虫,青黛清热解毒,冰片清热止痛,防腐止痒。
三药合用,以酒为使,通达腠理,共奏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之效,故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