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哈尔滨理工大学

合集下载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方向)专业介绍

电⽓⼯程及其⾃动化(电⽓技术⽅向)(本科,四年,理⼯类)
专业简介:电⽓技术是电⽓⼯程及其⾃动化专业的⼀个⽅向,是基于电⽓⼯程技术的电⼦化、信息化发展趋势,结合现代测控技术的基础性⽽形成的新型特⾊专业。

具有强电与弱电结合、测量与控制结合、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结合、⼯程开发与产品设计结合的专业特⾊。

该专业是省级重点专业,具有电⽓⼯程⼀级学科博⼠学位授予权、博⼠后流动站、电⼒电⼦与电⼒信息处理学科⼯学硕⼠授予权。

主要课程:本专业⽅向在课程设置上,除开设必需的基础课和⼈⽂素质课外,主要开设了电路、电⼦技术、微机原理及应⽤、计算机软件基础、电⼒电⼦技术基础、⾃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分析与处理、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与系统、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智能仪器设计、测控电路等技术基础课;开设了电磁测量、数字系统设计、虚拟仪器与测量总线、现代电⼦测量技术等专业课;为了扩⼤学⽣的知识⾯,提⾼学⽣的竞争⼒,开设了仪器设计基础、电磁兼容原理、嵌⼊式系统原理与应⽤、⼯业控制总线、过程控制仪表与装置、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等选修课。

就业⽅向:电⽓技术⽅向培养具备电⽓技术与理论、电磁参量测试计量技术与理论、信息处理技术与理论及其相关仪器仪表、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的技术知识与应⽤能⼒的复合型⾼级⼯程技术⼈才;具备在电⽓⼯程测控技术领域及国民经济各⾏业中,从事电参量和磁参量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的应⽤研究⼯作,以及电⽓技术及其⾃动化领域的装置与系统设计开发、应⽤研究⼯作。

获得学位后,可在电⽓⼯程技术领域的企业、公司中承担理论研究、技术开发、运⾏管理等技术⼯作,也可以在研究机构和⾼等院校从事研究与教学⼯作。

哈理工微电子课程设计

哈理工微电子课程设计

哈理工微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微电子学基本概念,掌握半导体物理基础和器件原理;2. 学会分析简单的微电子电路,了解集成电路的基本设计流程;3. 掌握微电子技术发展趋势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微电子器件设计和电路分析;2. 能够操作相关的设计软件和测试设备,完成基本的微电子实验;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微电子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和探究精神;2. 引导学生关注微电子技术在我国的现状及发展,增强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驱动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哈理工微电子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微电子学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和实践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学基础,对微电子学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我国微电子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微电子学基本概念:包括半导体物理基础、PN结理论、半导体器件物理等,对应教材第1章内容。

2. 微电子器件与电路:重点讲解晶体管、场效应晶体管、集成电路等器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应教材第2章内容。

3. 微电子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习基本的微电子电路分析方法,包括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电路设计,对应教材第3章内容。

4.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介绍集成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电路设计、版图设计、仿真验证等,对应教材第4章内容。

5. 微电子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其在通信、计算机、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对应教材第5章内容。

6. 实践教学:结合课程内容,安排相应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如半导体器件特性测试、简单电路设计等,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

合计
41
37
识。
7. 010215SI03W
学年设计
机电综合设计
6
2
2
8.
010215SI04W
综合实践 (自主学习)
毕业设计-I 企业实习 创新实践
7
8
4
综合实践项目
校内
校内工程 训练中心
校内 校内 校外
校外 校内 校内/校外
9. 000115SO01W 课外科技活动
创新、创业与科技竞赛
1-7 (2)
0
校内/校外
基本工艺知识,初步建立现代制造工程
2. 520115SO01W
工程训练
的概念; 掌握简单零件加工方法,能 独立完成简单零件加工;培养劳动观
3
4
4
点、创新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作
风,初步建立大工程意识。
数字万用表安装、调试;印刷电路板焊接
3.
030315SI01W
电工电子实习
练习;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继电器 接触器的使用;照明电路设计;电动机的
10. 180115SO06W
社会实践
形势与政策
1-3
0
3 校内/校外
以某一机电类产品整机或分系统作为设
计目标,进行整体布局、结构设计、动力
11. 010215SI05W
毕业设计 驱动、控制电路、控制程序、动画仿真等 8
16
16
方面设计工作,达到综合前期各科知识,
锻炼实际设计及论文写作能力目的。
校内/校外
4
2
2
控制
4. 010615SI12W
课程设计
机械设计
5
3
3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设计系列
(一)机械制图CAD技术基础 (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五)电力电子、电子电路CAD (protel)、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六)单片机(课程设计)
实践系列
(二)计算机实践 (三)认识实习 (四)金工实习、课程设计 (五)电工实习、课程设计 (六)生产实习、课程设计
(七)变频调速设计(科研训 练)、直流开关电源(学年设 计)、PLC(课程设计) (八)毕业设计
目录
一、电力电子专业特色及专业地位 二、我校电力电子专业简介 三、我校电力电子专业课程设置 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五、电力电子实验中心简介 六、汽车电子工程中心与研究室简介 七、毕业学生就业去向
汽车电子工程中心简介
国家教育部于 2006 年批准组建“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以哈尔滨理工大学为依托,并被 黑龙江省科技厅认定为省级企业开发中心。工程中心拥有一批高层 次、高学历、实践经验丰富的汽车电子产品设计开发人员。其中有 从事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机研发的国际知名专家,有从事汽车电子驱 动控制的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有从事该方向研发的高校教师、工 程技术人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总人数100余人。 工程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汽车电子驱动控制装置及相关技 术,汽车传感器技术和汽车用特种电机技术。近年来,承担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省部重点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科技进 步奖多项,科研经费总额近 1000万元。在汽车用特种电机及驱动控 制技术和汽车位置传感器等研究方向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风力发电
光伏发电
电动汽车
航空航海电源
电力电子专业地位
电力电子技术 未来科学技术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

一、《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1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是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一次学习设计的综合性练习。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过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有关理论知识,及生产实习等实践技能,达到巩固、加深和拓展所学知识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分析比较机械系统中的某些典型机构,进行选择和改进;结合结构设计,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写技术文件;完成系统主传动设计,达到学习设计步骤和方法的目的。

通过设计,掌握查阅相关工程设计手册、设计标准和资料的方法,达到积累设计知识和设计技巧,提高学生设计能力的目的。

通过设计,使学生获得机械系统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为进行机械系统设计创造一定的条件。

1.2 课程设计的内容《机械系统设计》课程设计内容由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图样技术设计和技术文件编制三部分组成。

1.2.1 理论分析与设计计算:(1)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设计方案的分析,最佳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

(2)根据总体设计参数,进行传动系统运动设计和计算。

(3)根据设计方案和零部件选择情况,进行有关动力计算和校核。

1.2.2 图样技术设计:(1)选择系统中的主要机件。

(2)工程技术图样的设计与绘制。

1.2.3编制技术文件:(1)对于课程设计内容进行自我经济技术评价。

(2)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1.3 课程设计题目、主要技术参数和技术要求1.3.1课程设计题目和主要技术参数题目0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3r/min;N max=6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题目02: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71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500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4: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5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0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63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06: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400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07: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71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8: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80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0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5r/min;N max=600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45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min=35.5r/min;Nmax=560r/min;Z=9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2: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315r/min;Z=7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1r/min;N max=71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4: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40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63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6: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450r/min;Z=6级;公比为1.5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7: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0r/min;N max=450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18: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3r/min;N max=355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1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280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1440r/min 题目2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224r/min;Z=4级;公比为1.78;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1430r/min 题目21: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0r/min;N max=1000r/min;Z=12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2: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1r/min;N max=900r/min;Z=12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3: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90r/min;N max=900r/min;Z=11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4: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5r/min;N max=750r/min;Z=11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5: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95r/min;N max=800r/min;Z=10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6: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0r/min;N max=630r/min;Z=10级;公比为1.26;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 题目27: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0r/min;N max=9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2.5/3.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8: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5r/min;N max=10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5/5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 题目29: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35.5r/min;N max=80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3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题目30:分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50r/min;N max=1120r/min;Z=8级;公比为1.41;电动机功率P=4kW;电机转速n=710/1420r/min题目31: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120r/min;N max=2400r/min;n j=30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0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题目32: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35r/min;N max=4000r/min;n j=145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kW;n max=4500r/min;n r=1500r/min;/p-314741032410.html题目33: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100r/min;N max=2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0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题目34: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5r/min;N max=4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8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题目35: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67r/min;N max=3500r/min;n j=22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2kW;n max=3000r/min;n r=1500r/min;/p-975357092788.html题目36: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6r/min;N max=3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kW;n max=3000r/min;n r=1300r/min;/p-908280258068.html题目37: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78r/min;N max=2700r/min;n j=225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8kW;n max=3000r/min;n r=1300r/min;题目38: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86r/min;N max=3000r/min;n j=2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2kW;n max=3000r/min;n r=1300r/min;题目39: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110r/min;N max=2200r/min;n j=275r/min;电动机功率P max=3 kW;n max=2000r/min;n r=1000r/min;题目40: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设计技术参数:N min=46r/min;N max=2400r/min;n j=150r/min;电动机功率P max=2.8 kW;n max=2000r/min;n r=1000r/min;1.3.2技术要求:(1)利用电动机完成换向和制动。

哈工大焊接专业课程

哈工大焊接专业课程

哈工大焊接专业课程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课程是该校里程碑式的专业课程之一。

该课程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全面深入的焊接知识以及技能。

此课程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优秀的教学团队,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焊接原理、技术、设备和工艺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背景知识,有助于日后在焊接领域内的雄厚自信。

以下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焊接专业课程的概述。

1. 焊接原理在这部分中,学生们将学习焊接原理、焊接工艺、焊接接头类型、焊接材料选择等基本概念。

了解这些基本概念将有助于学生学习一系列后续课程。

2. 焊接技术这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气焊、电弧焊、TIG、MIG、和激光焊接等技术。

该部分涵盖现代焊接技术的方方面面,从化学反应,到真空环境,到电器和电子。

学生们将接受实验室工作,体验现代焊接设备并进行焊接成型。

3. 焊接设备在这个课程中,学生们将了解到现代焊接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该课程还涵盖了功率设备,开关电源和变压器等相关的设备。

4. 焊接工艺这个课程将在学生们了解焊接基本概念之后进行。

学生们将研究各种不同的焊接工艺包括:焊接速率,温度控制,金属材料处理,焊接材料的选用等。

此课程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焊接工艺时有一种系统性的思路和相应的技能。

5. 焊接质量控制该课程的重点将集中在焊接质量控制方面。

学生将学习如何检验焊接的符合性,以及用于检验的各种方法。

学生们还将了解如何采用最好的方法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调整焊接过程,使之更加精细。

总的来说,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为焊接行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焊接技师。

对于将要进入焊接领域的学生来说,熟悉此课程内涵的情况将对追求成功的人生与未来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哈理工课程设计

哈理工课程设计

哈理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基本物理原理、数学公式等,并能够准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课程相关知识点,如特定历史事件、科学理论等,并能够将这些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形式,培养团队合作、实践操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学科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 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对社会、国家和个人发展的意义,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严谨治学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结合哈尔滨理工大学的特点,本课程设计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课程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确保学生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部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教材中相关章节,如基础物理理论、数学公式推导等。

-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理论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实践操作部分:-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验结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 拓展阅读部分:- 推荐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激发学术兴趣。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导入课程,介绍课程目标和要求,学习教材第一章,了解基本概念。

第二周:学习教材第二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第一次实验操作。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哈尔滨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介绍

机械电⼦⼯程(本科,四年,理⼯类)
专业简介:本专业具有硕⼠学位授予权。

主要培养从事现代机电系统研究开发、设计、应⽤及技术管理⼯作的机电类复合型⾼级⼯程技术⼈才。

在教学中注重强化外语、计算机应⽤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毕业⽣既有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微电⼦学、信息处理知识的实际技能。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数控技术、⼯程测试与信息处理、机电传动控制、单⽚机原理及应⽤、机电⼀体化设计、可编程控制器及应⽤、液压与⽓压传动、微机接⼝技术、机械制造技术、CAPP/CAM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机器⼈技术等课程。

就业⽅向:本专业毕业⽣具有就业⾯宽、⼯作适应性强的特点。

可在机械制造业从事机电⼀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及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等⽅⾯的技术及管理⼯作,也可在⾼等学校和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等⽅⾯的⼯作。

哈理工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理工工业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哈尔滨理工大学工业工程(085236)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工业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1)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和哲学思维,能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业工程相关实践。

(2)掌握与工业工程领域工作密切相关的专门知识,以及专业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了解从事领域所需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业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

(3)能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工业工程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运用必要的计算软件,进行工业工程分析和计算;具有外文文献检索能力和对外交流能力,形成较强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4)培养具备复杂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能力,既掌握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应用型人才。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1.学科简介哈尔滨理工大学于2005年获得工业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

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大力支撑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教育培养体系完整,教学管理及论文指导经验丰富等突出特点,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工业工程人才。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1995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博士后流动站。

2001年列入第一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在“十五”和“十一五”省高校重点学科两次验收评估中均评为优秀,“十二五”免评列入省重点学科,2009年列入省高水平大学建设优势特色学科。

“哈尔滨理工大学高新技术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于2006年列入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一五”验收获优秀,继续列为“十二五”重点研究基地。

“管理科学与工程”团队于2001年列入省重点学科带头人梯队,2013年转为省领军人才梯队,并入选省领军人才梯队“535工程”(第二层次)建设计划;2012年高新技术发展与战略管理研究团队列入省高校首批哲学社科学术创新团队。

哈理工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

哈理工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

哈理工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
【最新版】
目录
1.课程表简介
2.课程表内容
3.课程表分析
正文
1.课程表简介
哈尔滨理工大学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是一份详细列出了该专业大四
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所有课程的表格。

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计划,以便他们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精力,确保在毕业前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课程表内容
根据提供的哈理工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我们可以看到其中包括了以下课程: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
- 操作系统
-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 软件项目管理与案例分析
- Web 开发技术
- 计算机图形学
- 嵌入式系统
3.课程表分析
从上述课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哈理工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涵盖了计算机科学领域的多个方面。

既有基础理论课程,如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也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软件工程理论与实践、操作系统等。

此外,还有涉及人工智能、项目管理等前沿领域的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我国软件产业做出贡献。

总之,哈理工软件工程大四课程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且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使他们在毕业前能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085207)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085207)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工程(085207)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掌握电气工程职业领域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掌握电气工程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电气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涉及的技术与发展问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电气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好的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1.学科简介电气工程学科于2000年拥有电气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获电气工程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学科下设5个二级学科,包括: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省重点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省重点学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科。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和电机与电器学科始建于1952年,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获博士学位授权点,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原机械工业部及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学科具有良好的科研平台,拥有黑龙江省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驱动与系统集成教育部研发中心、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黑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黑龙江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电机及其控制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超/特高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2.主要研究方向(1)工程电介质理论基础及其应用(2)聚合物绝缘理论及相关测试技术(3)电气绝缘及高电压应用新技术(4)大型电机物理场、故障诊断及机网协调理论(5)新型电机与特种电机(6)电机设计理论及现代CAD技术(7)电力电子及驱动控制技术(8)汽车电子与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9)电能质量控制技术(10)智能电网及新能源发电技术(11)电工新技术及其应用(12)功能器件及新能源材料三、学制及培养方式1.学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5年。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

专业简介:本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所在的学科具有硕⼠和博⼠学位授予权,可接收博⼠后进站从事科研⼯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材料成型与控制科学与⼯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法,能够承担焊接、模具成型和微电⼦装联等技术⼯作的⾼级⼯程技术⼈才。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使学⽣能在精密焊接技术、微电⼦装联技术、焊接过程智能化与机器⼈焊接技术、⾦属塑性成型⼯艺及模具设计、塑料及压铸模具设计、模具CAD/CAE/CAM/CAPP 及其集成技术、镁合⾦精密成型技术、板材液压成形和现代成型技术及优化设计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艺和设备设计、⽣产经营等⽅⾯的⼯作。

强调计算机技术在材料成型与控制⼯程⽅⾯的应⽤,学⽣的知识⾯⼴博、适应能⼒和就业竞争⼒强。

主要课程:本专业主要开设基础课:材料成型基础、⼯程材料、材料成型测试技术、材料分析测试、模具CAD、材料成型设备及控制、⼒学性能、焊接冶⾦及⾦属焊接性、塑性成型原理、⾦属塑性成型⼯艺及模具设计、压铸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应⽤软件、激光焊接技术等课程。

就业⽅向:毕业⽣中除相应⼀部分同学考取国内⼤学硕⼠研究⽣外,其余可在各类机械、汽车、仪器仪表等⾏业从事材料成型加⼯⽣产技术的研究与管理⼯作;在研究所或设计院及各类检测部门从事材料成型新⼯艺、新设备的设计开发,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作;在⾼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作。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

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工程学院的一个重要专业方向。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课程涵盖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设置1.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机械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机械元件的设计和选择、机械传动系统的设计、机械结构的设计等内容。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技能。

2. 机械制造工艺学该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机械制造的各种工艺过程,如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焊接等。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各种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和应用。

3. 自动化控制原理该课程主要介绍自动化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控制器的设计和调试、传感器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自动化控制的基本技能。

4.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该课程主要介绍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到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传感器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的重要性和应用方法。

5.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学生将学习到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三维建模、装配设计、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内容。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将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技能。

三、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

学生将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如机械设计与制造项目、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项目等。

通过实践项目的开展,学生将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就业方向哈工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机械设计和制造能力,可以在机械制造企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工作。

哈工大-数学实验-教学大纲

哈工大-数学实验-教学大纲

《数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MA21023课程名称:数学实验英文名称:Mathematical Experiment课程学时: 40 讲课学时: 16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24 习题学时:课程学分:2.5开课单位:理学院数学系计算数学研究所授课对象:工科各专业开课学期:2春先修课程:微积分;代数与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中常见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和求解技能的学习,培养学生较强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达到自主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

要求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常见的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基于MATLAB的数学模型求解和分析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能够利用常见的数学模型和方法等基本知识,为应用问题设计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进行程序设计,通过实验的方法发现模型中蕴含的相关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的基本理论,达到可熟练应用数学模型来求解和分析实际问题的目的。

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具体指标点如下:课程目标1:学生理解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模型建立的基本方法、获得面向应用问题的数学模型构建的思想方法;课程目标2:学生具备熟练使用MATLAB求解面向实际问题建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规律发现的能力。

课程目标3: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数学模型的建立,掌握问题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自主学习和不断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注:毕业要求参照附件(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之毕业要求),从中选取课程目标支撑的毕业要求条目。

四、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对应关系五、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对常见的数学模型建立和分析方法的讲解,以简单的实际应用问题为切入点,学习和掌握利用MATLAB求解数学模型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基本理论方法与简单案例相结合的形式。

六、课程考核方法七、主要教材与参考书无大纲撰写人:石振锋大纲审核人:。

哈理工2015级2016春课表

哈理工2015级2016春课表
《数字电路与逻辑》何云斌(西1-0529)1-17周
《高等数学(一)-II》李福祥(西1-0303)1-17周/《高等数学(一)-II》李冬梅(西1-0305)1-17周/《高等数学(一)-II》李兴华(西1-0405)1-17周/《高等数学(一)-II》刘伟华(西1-0309)1-17周/《高等数学(一)-II》宋迎春(西1-0313)1-17周/《高等数学(一)-II》王萍A(西-新B306)1-17周/《高等数学(一)-II》王树忠(西-新B308)1-17周/《高等数学(一)-II》王剑飞(西1-0311)1-17周/《高等数学(一)-II》王丽洁(西-新C102)1-17周/《高等数学(一)-II》于禄(西1-0515)1-17周/《高等数学(一)-II》张海燕(西1-0513)1-17周/《高等数学(一)-II》张少勇(西1-0511)1-17周/《高等数学(一)-II》张旭A(西1-0509)1-17周/《高等数学(一)-II》赵亮(西1-0505)1-17周/《高等数学(一)-II》杨新松(西1-0503)1-17周/《高等数学(一)-II》姚慧丽(西1-0415)1-17周/《高等数学(一)-II》钟坦谊(西1-0413)1-17周/《高等数学(一)-II》樊丽颖(西1-0411)1-17周/《高等数学(一)-II》付作娴(西1-0409)1-17周/《高等数学(一)-II》左明霞(西1-0307)1-17周/《高等数学(一)-II》孟桂芝(西1-0403)1-17周/《高等数学(一)-II》孙丽萍(西1-0315)1-17周
《离散数学》张丽平(西1-0417)1-17周
第二大节
《Java语言》高尚民(西1-0909)1-17周
《离散数学》张丽平(西1-0417)1-17周
《大学英语-II》张威(西1-0621)1-17周/《大学英语-II》丰俊超(西1-0623)1-17周/《大学英语-II》毕海荣(西1-0317)1-17周/《大学英语-II》李毅(西1-1003)1-17周/《大学英语-II》曹菲(西1-1001)1-17周/《大学英语-II》武雁飞(西1-0321)1-17周/《大学英语-II》丛璐(西1-0323)1-17周/《大学英语-II》王泳钦(西1-0325)1-17周/《大学英语-II》赵明(西1-0327)1-17周/《大学英语-II》李长熠(西1-0401)1-17周

哈工大永坦班 课程表

哈工大永坦班 课程表

哈工大永坦班课程表
摘要:
1.哈工大永坦班的概述
2.哈工大永坦班的课程设置
3.哈工大永坦班的教学理念
正文:
哈工大永坦班,全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永坦班,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本科生而设立的。

该班级以强化基础、拓宽专业、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为教学理念,致力于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哈工大永坦班注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结合。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英语等,旨在打牢学生的基础知识。

专业课程则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

此外,哈工大永坦班还开设了一系列实践性课程,如实验、实习、科研训练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专业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哈工大永坦班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探索,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新欲望。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学生需要分组完成任务,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最后,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验、实习等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哈工大永坦班以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了一个
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具体目标如下:(1)具有扎实的信息与通信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2)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能够承担解决工程领域及其相关技术中的工程实际问题。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的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和基本听说交际能力,以适应在本学科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1.学科简介本学科依托于通信工程和电子与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并以电气工程学科共享电气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电工测试技术与装置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为支撑平台。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应用型复合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

学科面向全国IT业和学术研究,立足于服务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兼顾国防。

2.主要研究方向(1)数据采集与传输:主要研究和开发OPC传输、嵌入式信号采集及处理、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

其中OPC传输、转换、隔离和报表技术应用在国防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

采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的无线传感网关,将现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云平台相连接,该网关直接应用于智慧农业,使用效果很好,并可拓展至其它领域。

(2)现代无线通信:主要研究OFDM、MIMO和认知无线电等无线通信新技术或新体制。

近期主要研究认知无线电领域,集中在动态频谱接入和协作频谱感知方面。

(3)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包括模式分类、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并应用于医学图像检索及辅助诊断、红外图像增强技术、智能监控中的目标跟踪、视频超分辨率重建、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等方面。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专业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学术型创新人才,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2. 具体目标如下:(1)具有扎实的信息与通信理论基础知识,掌握理论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具有从事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2)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的项目开发、工程设计和工程管理的能力,能够承担解决工程领域及其相关技术中的工程实际问题。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熟练的阅读理解、翻译写作和基本听说交际能力,以适应在本学科研究中查阅国外文献和进行对外交流的需要。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1. 学科简介本学科依托于通信工程和电子与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并以电气工程学科共享电气工程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电介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电工测试技术与装置黑龙江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等为支撑平台。

本学科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完善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应用型复合人才。

本学科师资队伍年龄、职称、学缘结构合理。

学科面向全国IT 业和学术研究,立足于服务黑龙江省地方经济,兼顾国防。

2. 主要研究方向(1)数据采集与传输:主要研究和开发OPC传输、嵌入式信号采集及处理、互联网+及云计算技术。

其中OPC传输、转换、隔离和报表技术应用在国防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

采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的无线传感网关,将现场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云平台相连接,该网关直接应用于智慧农业,使用效果很好,并可拓展至其它领域。

(2)现代无线通信:主要研究OFDM MIMO^认知无线电等无线通信新技术或新体制。

近期主要研究认知无线电领域,集中在动态频谱接入和协作频谱感知方面。

(3)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包括模式分类、数据挖掘和深度学习等方法,并应用于医学图像检索及辅助诊断、红外图像增强技术、智能监控中的目标跟踪、视频超分辨率重建、多传感器图像融合等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欣
18
六自由度交叉杆并联平台机构分析与研究
机械设计2003.11
袁剑雄
19
基于蜕变因子控制的机构构态转换原理及应用
机械工程学报2005第二期
曲志刚1
20
机械设计课改革探讨
中国改革研究政治教育
张春宜
21
提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思考与尝试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总第103期/2005.6
李晨霞
曲志刚
13
外激波变速传动轴承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1第三期
曲志刚
14
摆动滚柱式超越离合器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增刊
曲志刚
15
变自由度机构的功能及应用研究
机械传动2001第二期
曲志刚
16
3—RPS机构动平台位置的实解分析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4.8
宋欣
17
3—RPS并联平台机构空间位置分析
哈尔滨铁道科技2003.10
曲志刚
8
新型限速器的优化设计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3.6
杨桂芝
9
新型限速器的结构设计
油气田地面工程2003.3
杨桂芝1
10
活齿直线减速器的形成及型分析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2.1期
李景惠
11
套环行星传动机构介绍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第四期
曲志刚
12
提高活齿传动转臂轴承寿命的研究
机械传动2001第三期
※课程组教改教研论文获奖情况※
近年课程组教改教研论文获奖情况一览表
序号
论文题目
发表刊物及时间
作者
1
工科非机类专业机械基础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收入04年由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主办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向敬忠、于惠力、宋欣、李晨霞、赵彦玲、潘承怡、苏相国
2
完善机械设计课教学模式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
收入04年由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主办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向敬忠、于惠力、
潘承怡、新敏
3
面向新世纪省属院校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收入04年由中国教育报和人民日报主办的《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并获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
于惠力、向敬忠、
冯新敏
4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改革探识
黑龙江省教育出版社
中国高教改革与发展纵横论1996
张春宜等
5
机械零部件设计中数表程序化与应用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1.3
杨桂芝
张春宜
6
平面四连杆机构设计与方针系统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1第二期
张春宜
7
套环行星传动机构介绍
机械设计与研究2002第四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