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形貌的形成、控制与应用——以氧化锌为例
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制研究
![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0861a9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1b.png)
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制研究过氧化锌(ZnO)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能源、光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而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及生长机制研究对于其性能和应用的进一步改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形貌控制的方法和生长机制两个方面对过氧化锌纳米颗粒展开详细的研究。
首先,我们来讨论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方法。
形貌控制主要指的是在合成过程中通过调控实验条件或添加助剂来控制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
其中,溶剂热法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控制反应溶液中的温度,可以实现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不同形貌。
此外,还可以利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pH值等参数来调控纳米颗粒的形貌,例如,可通过添加有机分子或无机盐来实现纳米颗粒的定向生长和形貌控制。
此外,还可以利用模板法、电化学沉积法等方法来控制纳米颗粒的形貌。
接下来,我们将研究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生长机制。
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生长机制可以分为两种基本过程:核生成和后续生长。
核生成是指在溶液中形成起始的纳米晶核,后续生长则是指在这些核的基础上迅速增长形成完整的纳米颗粒。
关于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核生成机制,研究者们提出了几种可能的机制:一种是溶剂热法中离子聚集和结晶形成晶核的机制;另一种是在添加了表面活性剂或助剂的情况下,通过与有机分子或无机盐反应生成晶核的机制。
随后的后续生长过程中,纳米晶核将在溶液中快速增长,形成具有特定形貌的纳米颗粒。
除了理解核生成和后续生长的基本过程,研究者们还对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生长机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例如,他们发现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生长具有热力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的特征。
热力学特征包括晶体表面能和溶液中的过饱和度等参数,而动力学特征则涉及到物质传输和界面反应等过程。
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生长过程。
总之,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貌控制及其生长机制的研究对于改进其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调控实验条件和添加助剂,可以实现过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尺寸的定向控制。
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与其性能关系研究
![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与其性能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8e43a3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0.png)
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与其性能关系研究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越来越成为各个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对于提升现有技术和开发新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力。
然而,由于纳米材料的尺寸效应和表面效应,其性能与其形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对于实现其优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形貌调控是指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改变纳米材料的形状和结构,从而对其性能进行调控的过程。
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已经取得了一系列关于纳米材料形貌调控的重要进展。
针对不同材料的形貌调控研究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从宏观上改变纳米材料的整体形状,例如球形、棒状、片状等;二是在微观尺度上调控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
在纳米材料的宏观形状调控方面,人们常用的方法包括模板法、界面共沉积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调控外部条件,限制纳米材料的生长方向,从而实现对其形状的控制。
例如,使用正交胆碱为模板可以制备出球形纳米颗粒;利用硝基甲烷作为氧化剂可以合成出管状纳米线。
通过不同组合和改变外部条件的方式,研究人员已经成功获得了各种形态的纳米材料。
这些不同形状的纳米材料在光学、电学、磁学等方面都呈现出独特的性能,拓宽了纳米材料应用的范围。
而在纳米材料的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调控方面,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了溶液法、气相法和高压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调控原料成分、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等参数,实现对纳米材料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调控。
例如,通过控制锌离子、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等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可以调控氧化锌纳米颗粒的晶相和形貌。
此外,通过在生长过程中加入选择性添加剂,可以实现对氧化铜纳米线的形貌调控,例如变化其大小、密度和形状。
这些微观结构和表面形貌的调控对纳米材料的光学、电学、催化等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对于实现其优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纳米材料的形貌调控不仅对于基础研究有着重要作用,也对于应用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不同形貌的纳米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潜力。
最新 不同形貌的分级结构氧化锌制备-精品
![最新 不同形貌的分级结构氧化锌制备-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595dd1aaaea998fcc220e84.png)
不同形貌的分级结构氧化锌制备氧化锌( ZnO)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半导体材料. 纳米 ZnO 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在非线性光学材料、量子尺寸半导体、生物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纳米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中,有关材料设计和制备方法的创新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热点,主要体现在反应源、表面活性剂或模板剂和制备方法这 3 个方面. 其中后两者的发展迅速,尤其是制备方法不断创新,诸如微波法、水热法、电化学法、气相沉积法和固相反应法等,且各有特点. 近年来,离子液体( IL) 作为新型的绿色溶剂越来越多地被用在微纳米材料的制备中. 在纳米材料的形貌可控制备中,研究者不再局限于使用常规的化合物作为反应源,而是着手设计新的或功能化的物质来作为反应源,如本课题组[18,19]以[BMIM][Cd( SCN)3]和[BMIM]SCN 离子液体作为反应源制备CdSe 和CuSCN 微球. 此外,Zhang 等采用 DAP( 二氨基丙烷) 和柠檬酸钠作为结构导向剂,研究了不同分级结构 ZnO 的晶体生长动力学,发现2 种导向剂用量对 ZnO形貌的影响很大,在 ZnO 晶体生长过程中,DAP 优先吸附在棒状 ZnO 的柱面,导致棒状 ZnO 晶体沿( 001) 面生长,而柠檬酸钠则优先吸附在 ZnO 的( 001) 面. Zhang 等还探究了乙二胺和丁烷对 ZnO 形貌的调控作用. 众所周知,当晶面吸附了有机小分子或无机离子时,会阻碍晶面的进一步生长,从而得到不同形貌的晶体. 然而,晶体的不同晶面又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通过选择不同的有机小分子或无机离子来选择优先生长的晶面,可起到形貌调控的作用.对于氧化锌的制备,大多数研究工作是以常见的单一锌盐为锌源. 我们认为,锌源作为制备氧化锌的最主要原料,对氧化锌最终的形貌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以单一和混合锌盐为锌源,氢氧化钠为沉淀剂,丙氨酸和离子液( IL) 为表面活性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分级结构氧化锌,并表征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探讨了锌源( 单锌盐、混合双锌盐及三锌盐) 、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丙氨酸用量和温度等变量对产物形貌的影响,推测了在阴离子对样品形貌的调控作用.1、实验部分1. 1 试剂Zn( CH3COO2)2·2H2O,ZnSO4·7H2O,ZnCl2·2H2O,Zn( NO3)2·2H2O,NaOH,C3H7NO2和C2H5OH 均为分析纯试剂,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 [BMIM]Cl) 、溴盐( [BMIM]Br) 及氢氧化物( [BMIM]OH) 离子液体和二次蒸馏水为实验室自制.1. 2 氧化锌样品的制备按文献[22,23]方法制备[BMIM]Cl,[BMIM]Br 和[BMIM]OH 离子液体.采用水热法制备空竹( 哑铃) 状分级结构氧化锌,其具体步骤如下: 准确称取硫酸锌、醋酸锌和氯化锌各 1 mmol,加入到 25 mL 溶有 2 mmol[BMIM]Cl 的溶液中,搅拌,形成白色浑浊液. 向该浑浊液中加入 2 mmol 丙氨酸,搅拌至澄清透明,然后加入 6 mmol 氢氧化钠,搅拌 10 min 后得到白色胶状浑浊液. 将此浑浊液转移至50 mL 反应釜中,于160 ℃恒温16 h 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60 ℃ 真空干燥该沉淀至恒重即得 ZnO 样品. 固定其它条件不变,分别改变锌源( 单组分、双组分和三组分) 、离子液体种类及用量、丙氨酸用量和温度等条件制备出一系列不同形貌的 ZnO 样品.1. 3 样品的表征用 Philps-PW3040/60 型 X 射线衍射仪分析样品的物相结构,Cu Kα辐射( λ =0. 154056 nm) ,工作电压为 40 kV,工作电流为 40 mA,扫描 2θ范围20° ~ 80°; 采用 Hitachi S-4800 型电子扫描显微镜( SEM) 观测样品的颗粒尺寸和微观形貌,操作电压为 50 kV; 用 Nicolet Nexus-670 红外光谱仪( KBr 压片,扫描范围 400 ~4000 cm- 1) 记录样品的红外光谱; 用 Shmadzu UV-2501PC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记录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来研究其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1. 4 光催化实验取两份浓度为 12 mg/L 的甲基橙溶液 100 mL,分别加入 3 mmol 于160 ℃和120 ℃下制备的氧化锌样品,搅拌形成悬浮体系. 在 3 支功率为 8W 的紫外灯照射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每隔 10 min 分别取样,经离心分离后取清液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最大吸收波长( 468 nm) 处测定其吸光度.2、结果与讨论2. 1 物相分析图 1 为空竹状 ZnO 样品的 XRD 谱图,图中强而锐的衍射峰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能. 所有衍射峰都与六方相结构 ZnO 的标准谱( JCPDS No.36-1451) 吻合,并可归属为( 100) ,( 002) ,( 101) ,( 102) ,( 110) ,( 103) 等晶面. 图中未观察到杂质的衍射峰,说明本实验合成的 ZnO 具有很高的纯度.2. 2 红外光谱分析空竹状 ZnO 样品的红外光谱如图2 所示.图中485 cm- 1处的谱峰被指认为 ZnO 的特征吸收; 3432cm- 1处为—OH 或 H2O 的强吸收峰,2918 和2844 cm- 1附近的吸收峰是由 C—H 伸缩振动所致,1094cm- 1处为 C—O伸缩振动吸收峰; 1636 和 1384 cm- 1处分别为 COO-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峰,表明ZnO 表面的 Zn2 +可能与溶液中的有机酸形成了配位键,也可能是其表面通过范德华力吸附了有机酸.2. 3 形貌分析。
形貌可控 ZnO 的制备与表征
![形貌可控 ZnO 的制备与表征](https://img.taocdn.com/s3/m/4ac6be4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b5.png)
形貌可控 ZnO 的制备与表征杨戈【摘要】ZnO particle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prepared through hydro -thermal method with zinc nitrate and sodium hydroxide .The effects of hydro-thermal reaction time and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s were studied.The samp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EM , X-ray diffraction ( XRD) to detect and analyze their structures and components .It revealed that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had greater impact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s than hydro-thermal reaction time.The morphology of the sample was rod when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became high , but the sample became flower when pH value of the solution became low , the crystal forms of samples were wurtzite phases although the morphologies of samples were different .Moreover , the corresponding reaction mechanisms of several products were discussed simply .%以硝酸锌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ZnO。
合成氧化锌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机理和方法
![合成氧化锌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机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67bade6fab069dc50220134.png)
合成氧化锌纳米粒子形貌的调控机理和方法*梁秀娟1,2,胡小芳1,翁星星1(1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州510640;2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湛江524088)摘要 纳米ZnO作为一种重要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与体材料明显不同的电、磁、光等性质,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得到广泛应用。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形貌对其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介绍了纳米氧化锌粒子制备过程中形貌调控的机理和主要方法,并讨论了氧化锌纳米粒子制备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氧化锌 纳米颗粒 形貌 调控Morphological Control in Synthesis of ZnO NanoparticlesLIANG Xiujuan1,2,HU Xiaofang1,WENG Xingxing2(1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Automobile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0;2 Engineering College,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Abstract As one of the special kind of wide-gap semiconductor materials,nano-ZnO compared with bulk mate-rials has more important properties of electric,magnetic and optic,etc.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on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nano-ZnO.The morphology of ZnO nanoparticles has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pplications.The main methods to control the morphologies of the ZnO nanoparticles in theprocesses are reviewed.In addition,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on this aspect are discussed.Key words zinc oxide,nanoparticle,morphology,control *广东省湛江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C3110004) 梁秀娟:女,1973年生,博士生 E-mail:lxjjhx@163.com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有关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及性质研究受到极大的重视。
晶体生长机理研究及氧化锌晶须的制备
![晶体生长机理研究及氧化锌晶须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cd842e5d3c1ec5da50e2709c.png)
s f t t Te t d ca c re wt s p p cs eu m n ua a s h m h i hr ti d h l r e qi et rc n . e o s a ez i i e s p , m o t pre tn di s oe tcn nao oog ar c nad e e tr co cni n, re c ttn ri l t t m a e i o t m d a oe ri f n e a n a o i a
II I
ZO ie . ta t pru ( ot 0 oa e ut n w s r D e h h e te u1 0 ) lg a ono hk s u o g e a r a i m b 0 C r m 0 a r f
长理论研究从本质上揭示晶体生长的基本规律, 进而指导晶体制备技术。 因而我们在研究 ZO晶须制备技术之前,首先对晶体生长理论进行了了 n
解, 从而使 理论在我们的实 验中真正发挥出 它的指导作用.
下面就本论文主要工作详述如下: ( ZO晶体生长机理研究 1 n )
以Z(0) O 体 采用沸 流 研究了ZO晶 生 -aH为 系, n 3N N 2 腾回 法 n 体的 长 机理。 通过不同 初始p H值条件下制备Z0微粉, 子扫描显微镜 n 用电 观 察 长 程, 配 滴 其生 过 用 位 定法测 生长 程中ZO浓度 定 过 nD 变化, 度计 酸 测 量州 值 化, 结 理论上的 算, 推 n 体 变 再 合 计 初步 测ZO晶 在不同 件 条 下 的 核 理。 时 进一 研究了p 对Z0晶 成 机 同 还 步 H值 n 体生长 率 貌的 速 及形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4b4742848762caaedd33d4d7.png)
关 娃 词 分 类 号
氧化 锌
06l 24 【 4
溶 j 备 壅制
形 鞠控 制
由 于 结 构 ( 结 构 ) 尺 寸 和 形 貌 等 因 素 对 材 料 微 、
方 相 氧 化 锌 微 晶 , 考 察 l反 应 条 件 对 氧 化 锌 的 尺 寸 r 和 形 貌 的 影 响 . 步 探 讨 了其 可 能 的 生 长 机 理 初
维普资讯
第 l 瑚
2 0 年 1月 02
无
机
化
学
学
报
Vn 】 N0 】 8
CHI S OU NE E J RNA OF I ] NOR GAN C CHE S RY I MI T
Jn 0 2 a 2 0
氧化锌 微 晶的制 备和 形貌控 制
北 太 方 正 基 金资 助 。
★通 讯 联 系 ^ E n i c y n h m p u e u cl -[ l h a @ e k d l a:
法… 、 多羟基化台 物水解 法 和 水热法 “
等 。其
中 水 热法 由于可 在较低 温度 下直接制 备获得 晶化 完全 的产物 而多为 人们使 用 。近来 已有一些用 水热 法台成氧化 锌 的报道 ,但 多数 着 眼于反 应条件对 材
料 尺 寸 的 影 响 , 所 得 产 物 的 形 貌 基 本 属 于 球 形 或 棒 状 并 未 涉 及 更 多 形 貌 产 物 的 控 制 。 本 文 以 锌 酸 离
粒 的 制 备 和 尺 寸 、 形 貌 控 制 方 法 主 要 有 共 沉 淀
釜 在一定温度 下反应 特定 时间 后. 所得 白色沉淀 将 离心 收集, 分别 用无水 乙醇 和去离 子水清洗 几次, 最
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和形貌控制
![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和形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baf640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56.png)
片状纳米氧化锌的合成和形貌控制汪苇;陈丽凤;刘素花;李洋洋;王永为【摘要】以硝酸锌、氢氧化钠或尿素为原料,通过液相直接沉淀合成了不同形貌的片状纳米氧化锌.采用XRD、SEM和SERS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了沉淀剂、反应浓度对其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形貌纳米氧化锌的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产物氧化锌为纤锌矿结构,并具有强烈的取向生长的性质,形貌均为纳米片状产物.利用氢氧化钠可以得到球状的纳米薄片团聚体;而利用尿素的缓慢分解的特性,则可以得到单分散的氧化锌纳米片.SERS结果表明,单分散的氧化锌在782 nm的激光激发下,对有机物对巯基苯胺有良好的敏感性,可以作为痕量有机物检测的基底.【期刊名称】《大连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5(034)001【总页数】4页(P51-54)【关键词】片状氧化锌;液相沉淀法;取向生长;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作者】汪苇;陈丽凤;刘素花;李洋洋;王永为【作者单位】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24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氧化物无机半导体材料,其室温禁带宽度为3.37eV,激子结合能为60meV,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和光催化性能。
由于纳米氧化锌光催化技术具有安全、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在降解和处理污染物等方面受到了广泛的关注[1]。
纳米级氧化锌具有独特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并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以及小尺寸效应等这些纳米材料的普遍特性。
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可以使贵金属以原子簇的形式沉积在纳米氧化锌的表面[2],并利用这些贵金属原子促进氧化锌半导体的空穴-光生电子的分离[3],从而提高氧化锌的光催化活性,有效降低还原反应的超电压。
形貌尺寸可控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
![形貌尺寸可控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制备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e2bb9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7d.png)
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护剂添加量增加颗粒尺寸不断增大。
但是其分散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所以我们又改变了锌盐以及保护剂进行了实验。
图3.2添加不同量PVP对生成纳米ZnO颗粒的影响;(a)未加PVP保护剂:(b)0.5%PVP:(c)1%PVP:(d)2%PVP图3.3a是用氯化锌代替乙酸锌时添加O.5%HPc制备的znO,颗粒平均尺寸在150nm左右,分散性比较好,但粒径分布并不均匀,并且是由小颗粒聚集而粤!’3(a’i搏加0.5%HPC时制备的ZnO颗粒;(b)是添加1%HPC时制备的ZnO颗粒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成的,得到的这种疏松的结构,我们称之为棉花状(cotton—like)ZnO,这种疏松的结构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我们在后面的工作中也使用这种颗粒进行了光催化实验(见6章),并且得到了很好的结果。
图3.3b也是使用氯化锌添加1%HPC制备的颗粒,很多是由两个球组成的结构,类似‘花生状’结构,每个单球尺寸在170nm左右,随着HPC量的增加,图3.3b相对图3.3a的颗粒尺寸也有所增加,由于得到的是聚集颗粒,所以这里HPC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分散剂的作用,我们在下面有具体的讨论。
在我们调整了KOH和氨水的浓度后,确定了最佳配方制得的颗粒如图3.4所示,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生成了均匀的球形颗粒,具有很好的分散性,粒径约为140nm,并且是由很多小颗粒聚集形成的有序结构插图为颗粒电子衍射图谱,令人惊奇的是这种聚集的纳米颗粒显示出了单晶的衍射图谱,塑3-4(a)为球彤Z.nO的高倍TEM照片,插图为一个颗粒的选区电子衍射曼.(.SAED):(b)为球形ZnO低倍下的TEM照片;(c),(d)为球形ZnO的;E“M%“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知识水坝为您提供优质论文是两个相互竞争的过程,当可见光发射强度降低时,紫外发射的强度就大大增强.界面缺陷是可见发光的主要来源之一,通过HPC表面修饰,补偿了gnO表面的一些悬键,减少了结构缺陷,导致了纳米粒子的可见光发射强度降低,从而增强了紫外发射.这表明加入分散剂HPC能够有效的钝化ZnO表面,提高其紫外发光效率。
氧化锌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氧化锌材料的制备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c0d09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b.png)
氧化锌材料的制备和应用氧化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它在电子、光电、光催化、传感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何高效、可控地制备氧化锌材料,成为了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它们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氧化锌材料的制备方法氧化锌材料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制备,其中比较常见的有化学合成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1.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指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氧化锌材料。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微观形貌可控、大规模生产等优点。
常见的化学合成路线有沉淀法、水解法、氧化还原法等。
其中,沉淀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氧化锌粉末的方法,它利用氧化合物在水中析出的原理,通过不同的实验条件(如反应温度、pH值等)可以得到不同形貌、性质的氧化锌粉末。
同时,化学合成法也可以得到氧化锌纳米粒子、量子点等纳米尺度的氧化锌材料。
2. 水热法水热法是利用水热条件下的高温高压反应来制备氧化锌材料。
水热法可以得到形貌复杂、尺寸可控的氧化锌纳米晶体、纳米线等材料,同时也可以合成三维结构的氧化锌微纳米体。
水热法的优点在于环保、成本低,同时也可以在合成过程中加入不同的掺杂元素(如铜、银等)来调控氧化锌材料的性质。
3. 气相沉积法气相沉积法是指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气相反应条件下,使氧化锌前体分解并在衬底上沉积成相应的氧化锌材料。
气相沉积法可以得到致密、均匀的氧化锌薄膜,其制备精度较高,适用于制备复杂的微纳器件。
4.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主要是指将一定条件下溶胶凝胶化,从而得到氧化锌材料。
溶胶-凝胶法具有成本低、可控性强等优点,适用于制备氧化锌多孔材料、纳米结构等材料。
同时,该方法也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得到具有不同形貌、性能的氧化锌材料。
二、氧化锌材料的应用氧化锌材料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质,如宽能隙、高电子迁移率、高比表面积等,因此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光电子学氧化锌是一种优异的半导体材料,它在红外、可见、紫外光谱范围都有很好的透过性,同时也具有比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氧化锌离子晶体
![氧化锌离子晶体](https://img.taocdn.com/s3/m/85781c8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90.png)
氧化锌(ZnO)是一种常见的离子晶体,由锌离子(Zn²⁺)和氧离子(O²⁻)组成。
在氧化锌中,锌离子和氧离子以晶格的形式排列,形成了一种稳定的固态材料。
氧化锌具有较高的熔点、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此外,它还具有半导体性质,因此在电子学和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化锌的离子晶体结构可以通过其空间群来描述,空间群是指晶体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方式。
氧化锌的常见晶体结构是六方最密堆积(HCP)结构,这种结构中原子或离子的排列非常紧密,使得材料具有较高的密度和强度。
在实际应用中,氧化锌离子晶体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合成,如固相反应、溶胶-凝胶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
这些合成方法可以控制氧化锌的粒径、形状和结晶度,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此外,氧化锌还具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如纤锌矿结构(wurtzite structure)和闪锌矿结构(blende structure),这些不同的结构形态对氧化锌的性质有很大影响,如光学性质、电学性质等。
氧化锌离子晶体是一种具有多种应用前景的材料,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其在半导体、光伏、催化剂、传感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氧化锌晶体结构
![氧化锌晶体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c8bee2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e.png)
氧化锌晶体结构氧化锌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其晶体结构是由氧化锌分子通过离子键相互结合而成。
在氧化锌晶体中,每个氧化锌分子由一个锌离子和一个氧离子组成。
锌离子的电荷为+2,氧离子的电荷为-2,它们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形成晶体结构。
氧化锌晶体的结构可以用晶胞来描述,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重复单元。
氧化锌晶体的晶胞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和立方最密堆积结构。
在六方最密堆积结构中,氧化锌分子沿着六边形密堆积的方式排列,形成了一个紧密堆积的结构。
在立方最密堆积结构中,氧化锌分子沿着立方体的最密堆积方式排列,形成了一个更加紧密的结构。
在氧化锌晶体中,锌离子和氧离子的排列方式决定了晶体的结构。
晶体中的每个锌离子都被六个氧离子包围,而每个氧离子则被四个锌离子包围。
这种排列方式使得晶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强大的结构性能。
氧化锌晶体的结构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影响。
由于晶体中锌离子和氧离子的排列方式具有高度的有序性,使得氧化锌晶体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性能。
氧化锌晶体在紫外光下具有较高的透过率,因此常被用于制造紫外线过滤器和光学器件。
同时,由于氧化锌晶体具有半导体性质,可通过掺杂其他杂质来改变其导电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器件和传感器等领域。
除了其应用价值,氧化锌晶体的结构也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对氧化锌晶体结构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晶体中离子的排列方式以及晶体的稳定性和性能。
这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氧化锌晶体的制备方法和改善其性能。
氧化锌晶体具有复杂而有序的结构,其晶胞结构可以分为六方最密堆积结构和立方最密堆积结构。
晶体中的锌离子和氧离子通过离子键相互吸引形成强大的结构。
氧化锌晶体的结构不仅决定了其物理和化学性质,还为其应用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通过对氧化锌晶体结构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推动氧化锌晶体在材料科学和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a0309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1.png)
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不断发展,氧化锌(ZnO)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一、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基本性质氧化锌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其晶格结构属于六方最密堆积结构(hexagonal close-packed, HCP),其能带结构呈现出特殊的双峰结构。
同时,氧化锌具有良好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性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二、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目前,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
1.物理法物理法合成氧化锌主要包括热蒸发法、溅射法、激光烧蚀法、水热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都具有合成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制备的氧化锌材料质量较差,易受污染。
2.化学法化学法合成氧化锌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水热合成法等。
其中,水热法是最为常用的方法。
化学法合成氧化锌具有高纯度、单相性好、粒径可控等优点,然而其制备过程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反应时间较长。
3.生物法生物法合成氧化锌主要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命体的代谢过程,例如利用蓝藻、叶绿体等合成氧化锌材料。
该方法具有环保、成本低廉等优点,但其制备过程需要控制微生物环境,否则容易使产物受污染。
三、氧化锌半导体材料的应用领域1.光电器件氧化锌材料在光电器件中的应用涉及到太阳能电池、LED、光敏器件等。
其中,在太阳能电池中,氧化锌作为助剂或作为电子传导层,可以有效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在LED领域,氧化锌可以作为n型半导体材料,其高透过率和较宽的带隙特性使其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光材料。
2.传感器氧化锌材料在传感器中有广泛的应用,如气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
其中,气敏传感器是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在传感器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在气体检测领域,氧化锌材料可以检测出大量空气中的气体,例如一氧化碳、甲烷等。
3.催化剂氧化锌材料在催化剂领域上的应用主要包括环保、化学工业等多个领域。
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画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画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25854f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2.png)
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画像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在众多的纳米材料中,氧化锌纳米晶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成为了生物医学领域中的一个热门研究对象。
一、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方法氧化锌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基于化学合成的方法是较为常见的。
在通过化学合成法制备氧化锌纳米晶时,主要需要考虑到药物的溶解度、溶剂选择和反应条件等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改变反应条件和溶剂选择可以调控氧化锌纳米晶的形貌和结构,从而对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优化。
二、氧化锌纳米晶在生物医学画像中的应用在生物医学画像方面,氧化锌纳米晶不仅可以用于磁共振成像(MRI)技术,还可以投射成X射线和荧光(FL)成像。
其荧光性质可以使其在细胞和组织中被可视化,可以实现活细胞和组织的动态监测。
此外,氧化锌纳米晶还可以被修饰为靶向药物递送系统,通过靶向特定分子使其在生物体内实现更精准的药物输送。
三、氧化锌纳米晶在生物医学治疗中的应用氧化锌纳米晶在生物医学治疗方面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其中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是癌症治疗。
通过药物修饰和靶向功能调控,氧化锌纳米晶可以更加精准地靶向癌细胞,实现癌细胞的药物治疗。
此外,氧化锌纳米晶还可以用于制备组织工程支架,帮助患者修复组织和器官等方面进行应用。
四、氧化锌纳米晶的安全性虽然氧化锌纳米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其安全性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研究表明,氧化锌纳米晶的毒性主要与其粒径、表面电荷和形状等因素有关。
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其安全性和毒性风险,并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范和环保规定,确保不会对人和环境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氧化锌纳米晶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合理的制备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合理调控和应用,能够发挥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诊断、治疗和修复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但同时也需要严格掌握其安全性和毒性风险,确保对人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
晶体形貌的形成、控制与应用——以氧化锌为例
![晶体形貌的形成、控制与应用——以氧化锌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184116431b765ce050814b7.png)
晶体形貌的形成、控制与应用——以氧化锌为例The Morphology of Zinc Oxide Crystal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张昶目录前言第一章六棱柱——结晶理论的预言1.1 经典形核理论1.2 晶体形貌理论1——BDFH理论1.3 晶体形貌理论2——HP理论1.4 六棱柱——晶体形貌理论对氧化锌晶体结构的预言第二章不同形状的“铅笔”——氧化锌粉体的生长2.1 预言与实际2.2 “铅笔”的长大——氧化锌粉体的生长过程2.2.1 化学反应过程2.2.2 晶体生长过程2.3 “橡皮头铅笔”——氧化锌粉体的外形调制第三章“花簇”与“扇子”——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生长3.1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外形3.2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3.2.1 基本粒子的形成3.2.2 “杉树”的长大3.2.3 分化:“花簇”与“扇子”的形成3.2.4 小节第四章不同形貌的氧化锌的性能研究4.1 不同氧化锌晶体的形貌及其制备方式4.2 不同形貌氧化锌晶体的微波电磁性能及应用第五章总结附录一:参考文献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前言晶体是内部原子排列长程有序,外部形貌规则而平整的固体。
我们该如何了解某种晶体的形貌呢?理论和实践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两种方式,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方式。
想要知道一种晶体的外形,除了通过做实验直接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已有的理论预测。
氧化锌是一种无机材料,在电子、化工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它的外形多种多样,且与性质息息相关。
如果能控制氧化锌晶体的外形,我们就能调制氧化锌晶体的性质。
因此,研究氧化锌晶体的形貌形成对研究和生产有实际的帮助。
本篇论文中,我会从一系列的形核与生长理论出发,预测氧化锌晶体的外形;然后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粉体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晶体外形,验证结晶理论;并给出氧化锌形成这些形状的机理。
最后举例说明晶体形貌控制在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能巩固我的晶体生长基础知识,并对日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帮助。
锌蒸气的氧化行为与氧化锌的结晶形貌
![锌蒸气的氧化行为与氧化锌的结晶形貌](https://img.taocdn.com/s3/m/e17448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1.png)
锌蒸气的氧化行为与氧化锌的结晶形貌锌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等领域。
氧化锌是锌的一种氧化物,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电子、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锌蒸气的氧化行为及其对氧化锌的结晶形貌的影响。
锌蒸气的氧化行为锌蒸气是指锌在高温下被加热蒸发后形成的气态物质。
在氧气存在下,锌蒸气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锌。
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Zn(g) + O2(g) → 2ZnO(s)其中,Zn(g)表示锌蒸气,O2(g)表示氧气,ZnO(s)表示氧化锌。
这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热为-387.8 kJ/mol。
锌蒸气的氧化速率与氧气浓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在高温下,锌蒸气的氧化速率会加快,同时氧化锌的结晶形貌也会发生变化。
氧化锌的结晶形貌氧化锌的结晶形貌是指氧化锌颗粒的形状和大小。
氧化锌的结晶形貌对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已经研究出了各种各样的氧化锌结晶形貌,如球形、六角形、纳米线等。
锌蒸气的氧化行为对氧化锌的结晶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温下,锌蒸气会快速地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同时也会促进氧化锌的结晶生长。
锌蒸气可以作为一种“种子”催化氧化锌的结晶生长,从而形成不同形状的氧化锌颗粒。
例如,当锌蒸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锌时,如果温度较低,氧化锌颗粒会呈现出六角形的形状。
当温度升高,氧化锌颗粒的形状会逐渐变成球形。
当温度再升高,氧化锌颗粒的形状又会变成纳米线形状。
这些形状的变化与锌蒸气的氧化行为密切相关。
结论锌蒸气的氧化行为对氧化锌的结晶形貌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温下,锌蒸气可以作为一种“种子”催化氧化锌的结晶生长,从而形成不同形状的氧化锌颗粒。
通过研究锌蒸气的氧化行为和氧化锌的结晶形貌,可以为氧化锌的制备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ff4a3026482fb4daa58d4b10.png)
第!期
张
军等 R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 表! 产物形貌及反应条件
・ "#・
!"#$% &
$%&’(%)%*+ 7)%8,&9)0:, @1%8 7)-:,9)0:, &%29)0:, ’&0@$9)0:, ’&0.:)+ @’(,&,9)0:,
’()*+($(,-%. "/0 1%"23-(/ 4(/0-3-(/. (5 6/7 ’-2)(2)8.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B7 8%%%$%%8" 8%%8=%%@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B7 V$UU&%5$= ( " 国家教育部骨干教师计划和 北大方正基金资助。 $ 通讯联系人。 0#AJHC4 WXSJ*Y WXZA7 2KL7 Z[L7 W* 第一作者: 张 军, 男,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纳米光学材料。 8& 岁,
本文在溶液体系中合成了多种形貌的氧化锌 ! )*+ ( 微晶。 所得花状、 雪花状、 棒状、 多刺球状和棱柱状氧化锌微晶用粉末 , 射线衍射 ! ,-. ( 和扫描电镜 ! /01 ( 进行了鉴定和表征 " 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溶剂、 温度及 23 值对 )*+ 微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 " 初步探讨了不同形貌 )*+ 微粒的生长机理。该文对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H
长而成。成核过程受前驱物分解能力、反应介质控 制 K 成核后的生长则更多地受反应条件 C 特别是温 度、 溶剂性质及挥发性 D 影响。若这些晶核在生长过 程中相互扩散、 交换较强 E 则就可能形成花状、 雪花 状和多刺球状形貌的氧化锌微晶。当各晶核受反应 溶剂和前驱物条件的制约 E 相互融合作用较弱 E 则易 形成独立的棱柱状和棒状微晶。对于锌离子这样的 特殊体系 E 反应酸度 C ’3 D 也直接影响了上述前驱物 的分解和脱水过程。 当然 E 若要真正揭示不同形貌产 物的形成机理 E 必须进行更为细致的考察 E 目前这一 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04e6bb0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62.png)
氧化锌微晶的制备和形貌控制张军;孙聆东;廖春生;严纯华【期刊名称】《无机化学学报》【年(卷),期】2002(018)001【摘要】本文在溶液体系中合成了多种形貌的氧化锌(ZnO)微晶.所得花状、雪花状、棒状、多刺球状和棱柱状氧化锌微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进行了鉴定和表征,考察了反应条件如溶剂、温度及pH值对ZnO微粒尺寸和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不同形貌ZnO微粒的生长机理.该文对制备形貌可控的氧化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页数】3页(P72-74)【作者】张军;孙聆东;廖春生;严纯华【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香港大学稀土材料和生物无机化学联合实验室,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14.24+1【相关文献】1.低温陈化法制备ZnO微晶及其形貌控制 [J], 谢娟;李平;魏雨;赵新强;王延吉2.不同形貌氧化锌微晶的制备与控制生长 [J], 张艳辉;田彦文;王志锋;赵迎宪3.湿法制备氧化亚铜微晶过程及其综合形貌控制 [J], 刘勇;邓建国4.电化学方法制备Cu_2O微晶及其形貌控制 [J], 李伊荇;李明辉;赵文燕;付乌有;杨海滨5.球形碳酸锰微晶制备过程中的形貌控制 [J], 粟海锋;屈雄;文衍宣;童张法;黎铉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分子引导氧化锌形貌控制及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分子引导氧化锌形貌控制及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9ecd23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2.png)
高分子引导氧化锌形貌控制及光学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摘要:氧化锌(ZnO)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半导体材料,其形貌对其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采用高分子引导的方法来控制氧化锌的形貌,并通过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来检验其效果。
具体而言,本文将研究高分子引导氧化锌在水相中的制备方法和形貌控制效果,同时对其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并探讨其机理,并提出一些具有实际应用潜力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高分子引导;氧化锌;形貌控制;光学性能;催化性能1. 研究背景氧化锌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光电材料、生物医学等领域的重要半导体材料,其形貌对其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氧化锌的形貌,进而提高其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近年来,随着高分子材料在材料化学和纳米技术等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高分子引导的方法成为一种可行的方法来控制半导体材料的形貌。
高分子通过与半导体表面的化学反应或静电作用等相互作用来引导半导体的晶体生长方向,从而实现对形貌的控制。
2. 研究内容和意义本文将基于高分子引导的方法来控制氧化锌的形貌,并通过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来检验其效果。
具体而言,本文将研究高分子引导氧化锌在水相中的制备方法和形貌控制效果,同时对其光学性能和催化性能进行表征和研究,并探讨其机理,为进一步提高氧化锌的光电性能和催化性能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该研究具有实际应用潜力,并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3. 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高分子-氧化锌复合材料,并根据高分子的特性控制氧化锌的形貌。
使用各种光学和电化学方法表征材料的性质,其中包括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荧光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以检测其光学性能和形貌。
4. 研究进展和预期结果已有研究表明,高分子引导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氧化锌的形貌,例如通过聚乙烯醇(PVA)控制氧化锌纳米棒的形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晶体形貌的形成、控制与应用——以氧化锌为例The Morphology of Zinc Oxide Crystal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系张昶目录前言第一章六棱柱——结晶理论的预言1.1 经典形核理论1.2 晶体形貌理论1——BDFH理论1.3 晶体形貌理论2——HP理论1.4 六棱柱——晶体形貌理论对氧化锌晶体结构的预言第二章不同形状的“铅笔”——氧化锌粉体的生长2.1 预言与实际2.2 “铅笔”的长大——氧化锌粉体的生长过程2.2.1 化学反应过程2.2.2 晶体生长过程2.3 “橡皮头铅笔”——氧化锌粉体的外形调制第三章“花簇”与“扇子”——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生长3.1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外形3.2 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生长过程3.2.1 基本粒子的形成3.2.2 “杉树”的长大3.2.3 分化:“花簇”与“扇子”的形成3.2.4 小节第四章不同形貌的氧化锌的性能研究4.1 不同氧化锌晶体的形貌及其制备方式4.2 不同形貌氧化锌晶体的微波电磁性能及应用第五章总结附录一:参考文献附录二:中英文名词对照表前言晶体是内部原子排列长程有序,外部形貌规则而平整的固体。
我们该如何了解某种晶体的形貌呢?理论和实践是人类获得知识的两种方式,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方式。
想要知道一种晶体的外形,除了通过做实验直接观察,我们还可以通过已有的理论预测。
氧化锌是一种无机材料,在电子、化工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它的外形多种多样,且与性质息息相关。
如果能控制氧化锌晶体的外形,我们就能调制氧化锌晶体的性质。
因此,研究氧化锌晶体的形貌形成对研究和生产有实际的帮助。
本篇论文中,我会从一系列的形核与生长理论出发,预测氧化锌晶体的外形;然后通过实验中观察到的粉体氧化锌和纳米氧化锌晶体外形,验证结晶理论;并给出氧化锌形成这些形状的机理。
最后举例说明晶体形貌控制在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希望通过本论文的写作,能巩固我的晶体生长基础知识,并对日后的研究和工作提供帮助。
图0-1:丰富多彩的氧化锌纳米晶外形第一章六棱柱——早期结晶理论的预言本章提要:本章先介绍经典形核理论,阐述晶体形核与长大的过程。
然后再介绍两个预测晶体形貌的理论:BFDH理论和HP理论。
BFDH理论由Bravais等人提出,HP理论再在BFDH理论的基础上得出,适应性更好。
最后用HP理论预测氧化锌晶体的外形。
1.1经典形核理论【1】经典形核理论(Classical Nucleation Theory,CNT)指出,晶体的形核与长大是因为体系对某种物质处于过饱和状态。
若溶液的某种溶质的浓度持续增加,溶液的过饱和度超过某一临界值(S)后,成核就开始进行了。
吉布斯在1878年即指出,成核的目的是为了降低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G)。
成核进行后,体系的过饱和度和吉布斯自由能开始下降,当S=1时,溶质达到了平衡溶解度。
这意味着此时结晶与晶体的溶解两个过程达到了动态平衡。
图1-1:经典成核理论示意图1.2晶体形貌理论1——BFDH理论【2】二十世纪早期,Bravais, Friedel, Donnay and Harker等人提出了预测晶体形貌的BFDH理论。
即晶体生长到最后所保留的晶面为晶面间距大的面。
用算式可以表示为:(1)其中MI是外形重要度(Morphological Importance),指某晶体的一系列化合物中该晶面作为外露界面的相对频率。
他们提出这个理论的基本假设是:晶体在某一晶向的生长速率正比于垂直该晶向晶面的面间距,且生长速度快的晶面最终会被淘汰。
不管这个假设的可信度如何,至少它向我们直观地提供了晶体外形的基本描述。
1.3晶体形貌理论2——HP理论【2、3】实践证明,BFDH理论的适应性很差,这主要是因为它只是一个纯几何的模型。
1955年,Hartman、Perdok等人提出HP理论,又称为周期键链理论(Periodic Bond Chain Theory)。
该理论指出,晶体中某一晶向的生长速度取决于与该晶向垂直的晶面与其相邻晶面之间的键合的情况。
即,晶体生长时,固-液界面向液相的推进速率随着界面间所形成的强键的键合能的增加而增加。
如图1-2,以具有简单正交点阵结构的单原子晶体的晶体生长过程为例。
单个原子在由液相进入点阵结构,参与形成晶体时,所形成的的键沿着[001],[010],[100]三个晶向;我们将这3个方向的键认为是3种强键,3个键的方向分别沿着P,B,C矢量。
那么,形成(001),(010),(100)等{001}晶面族的6个晶面时,晶面与相邻晶面之间只存在着1种强键(P,B或C),我们把相邻晶面间只存在1种强键的面称为F面,即平坦面。
形成{110}晶面族的晶面时,相邻晶面之间存在2种强键(P与B,P与C,或B与C):以[110]为例,相邻晶面间的强键是[100]、[010]。
我们把相邻晶面间存在2种强键的面称为S面,即台阶面。
以此类推,我们把相邻晶面间存在3种强键的面,如{111}晶面族的面,称为K面,即扭折面。
图1-2:HP理论的晶面划分晶体生长的时候,K面上附着的强键最多,因此生长最快;F面上附着的强键最少,因此生长最慢。
故最后保留晶面的往往是F面,隐没消失的晶面通常是K面。
该理论是晶体生长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提出该理论的三篇论文被引用超过2000次。
1.4结晶理论对氧化锌晶体形貌的预言【4】下面,我们利用之前介绍的结晶理论,预测六方结构氧化锌晶体的外形。
六方结构的氧化锌为极性晶体,空间群为。
晶体结构中,每个带有2价正电荷的锌离子被4个带2价负电荷的氧离子所包围。
观察氧化锌沿着晶向的投影,如图1-3。
由HP理论可以知道,六方结构的氧化锌晶面族的面均为F面,晶面族的面均为S面,晶面族的面均为K面。
根据1.3节内容,各晶面的生长速度关系为:(2)。
由晶面淘汰理论,可以预测该晶体的外形如图1-4所示,为一个六棱柱的形状。
六棱柱的顶端为晶面,侧面为晶面。
图1-3:氧化锌晶体沿晶向的投影图图1-4:六方氧化锌的理论外形。
第二章不同形状的铅笔——氧化锌粉体的生长本章提要:先介绍Bell实验室Laudise通过实验得出的氧化锌粉体的外形,与1.4节用结晶理论所得到氧化锌外形做对比。
分析导致两者不同的原因。
最后由氧化锌粉体形成的机理给出一种调制氧化锌粉体外形的方法。
2.1 预言与实际【5】在1.4节中,我们利用结晶理论预言了氧化锌晶体的外形,但这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在1959年,Laudise等人利用水热法制备了微米级的氧化锌和氧化硫晶体。
水热法的过饱和度较低,析出的晶体具有规则的多边形形状,是研究晶体外形的一个好方法。
根据Laudise的研究,六方结构氧化锌晶体的形貌应如图2-1所示:图2-1:氧化锌晶体的理想外形实际的氧化锌粉体外形与图1-4的理论预测相差甚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在[0001]晶向延展,呈现出各向异性,而非是六棱柱两个相同的顶端。
晶面是一个基底,晶面族围成了一个六个侧面的金字塔结构,整体外形像是一支铅笔。
2.2 氧化锌粉体的生长过程【4,6】接下来,我们详细地阐述一下氧化锌晶体从形核到生长整个详细的过程。
2.2.1 化学反应过程水热法制备氧化锌的化学反应为:被称为生长单体(Growth Unit),成四面体结构。
生长单体之间会发生脱水反应(如6式),形成二聚体、三聚体等缩合物。
缩合物会继续和生长单体产生脱水反应,不断长大(如7式),直至形成稳定的晶体。
这种晶体长大模型被称为生长单体模型(Growth Unit Model),由中科院的仲伟卓所提出。
因为两个单体脱水后,氢氧根变成了一个氧离子和一份水,该化合物的氢氧根只存在于表面,等待着与新的反应,脱水。
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化合物不断长大,比表面积越来越小,表面露头的氢氧根越来越少,x:y→1:1,z/x→0,最后的化合物就可以近似认为是ZnO了。
2.2.2 晶体生长过程由2.2.1的阐述可知,氧化锌晶体的长大过程不是氧离子和锌离子独立与晶核成键的过程,而是先形成,单体与晶核之间的氢氧根之间发生脱水反应,随后成为晶核一部分的过程。
因此如果单纯地把Zn-O键视作强键,自然不能运用周期键链理论。
但是依然可以借鉴其基本思想:成强键数越多的晶面生长速度越慢,外形重要度越高。
图2-2:氧化锌晶体的界面结构图2-3:氧化锌晶体立体结构观察图2-2、图2-3,可以发现氧化锌晶体是由很多个四面体结构的单体组成的。
其顶部显露的几何元素为很多个单体的顶点,在侧面显露的几何元素为很多个单体的棱,在底部显露的几何元素为很多个单体的面。
由于显露部分为尚未脱水的氢氧根,则新单体的加入就是依靠与这些显露部分反应而进行的。
顶部的一个氢氧根可以与3个单体发生脱水反应,侧面的一个氢氧根可以与2个单体发生脱水反应,底部的一个氢氧根可以与1个单体发生脱水反应。
因此,生长相同数量的单体,顶部最快,侧面次之,底部最慢。
据此推断,氧化锌各个晶面的生长速度大小关系为:(8)这与图2-1表示的Laudise等人的研究成果相符。
证明了该生长基元模型的正确性。
图2-4是该氧化锌粉体的投射电镜图像。
图2-4:氧化锌粉体的透射电镜图像2.3 氧化锌晶体外形的调制【4】利用之前所介绍的生长基元模型,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改变水热法实验条件来改变氧化锌粉体的外形。
如2.2.1所述,单体进入晶格结构的过程就是氢氧根之间脱水的过程。
如果将单体中二价锌阳离子所配位的离子改变,则配合物与晶体之间的脱水反应也会发生影响,进而影响界面的长大速率,从改变氧化锌粉体的最终外形。
如将溶液用NaOH调配成碱性氛围,则原有的配体会与NaOH 反应:(9)相应的,晶体表面露头的氢氧根也会与NaOH发生反应:(10)但是,两个-ONa是无法完成缩合反应的。
现在的单体要想进入晶格,仍需将单体和晶体表面的-ONa置换为-OH,再脱水缩合。
这个反应速度较慢,会延缓界面的推进速率。
这就是氢氧根的掩蔽作用(Shielding Effect)。
每个晶面的生长都会受到阻碍,但由于(0001}晶面上的一个露头键要与3个单体反应,需要进行的置换反应更多,故该晶面所受到的掩蔽作用更大。
据此,在碱性条件下生长的氧化锌粉体外形应该如图2-5所示,这与实际情况——氧化锌粉体的电镜照片(图2-6)一致,像是一支带着橡皮头的铅笔。
图2-5:碱性条件下生长氧化锌的理想外形图2-6:碱性条件下生长氧化锌的透射电镜图第三章花簇与扇子——氧化锌纳米粒子的生长【7】本章提要:给出两种有趣的纳米级氧化锌晶体的外形,详细介绍这两种外形产生的过程与机理。
3.1氧化锌纳米粒子的外形仲伟卓等人已经成功总结了氧化锌粉体的外形(图2-4、图2-6)——普通的铅笔和带橡皮头的铅笔。
虽然比起早期结晶理论所欲言的氧化锌晶体外形(图3)——简单的六棱柱要显得那么要特殊一点,还是非常单调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