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复习题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0fda8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b1.png)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针灸学是一门古老而深奥的医学学科,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一、选择题1. 针灸学属于哪个医学体系?A. 西医B. 中医C. 印度医学D. 阿拉伯医学答案:B2.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刺激穴位,调节气血B.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C. 通过药物吸收D. 心理暗示答案:A3. 下列哪个穴位不属于足太阳膀胱经?A. 大椎B. 风池C. 肩井D. 心俞答案:D4.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手法有哪些?A. 补法和泻法B. 旋转和提插C. 点按和揉捏D. 所有以上答案:D5. 针灸治疗中,下列哪个穴位常用于治疗头痛?A. 合谷B. 足三里C. 太冲D. 百会答案:D二、填空题6. 针灸治疗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穴位、手法、刺激量7.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针具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毫针、三棱针、火针8.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疼痛、功能障碍、内科疾病9. 针灸治疗的禁忌症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皮肤感染、急性炎症、孕妇腹部10.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灸法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艾条灸、艾炷灸三、简答题11. 简述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答案: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疼痛、功能障碍、某些内科疾病等。
禁忌症包括皮肤感染、急性炎症、孕妇腹部、严重心脏病患者等。
12. 针灸治疗中,如何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答案: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通常需要结合解剖标志、体表标志和患者的主观感受。
可以通过触摸、按压等方法寻找穴位,并根据患者的反应来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四、论述题13. 论述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
答案: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551821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04.png)
针灸学复习题及答案1. 针灸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答:针灸学是研究针灸治疗原理、方法和应用的科学。
2.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针具有哪些?答:针灸治疗中常用的针具包括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火针、电针等。
4.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答: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但不限于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
5. 针灸治疗的禁忌症有哪些?答:针灸治疗的禁忌症包括但不限于局部皮肤感染、出血性疾病、孕妇的腰骶部和腹部、严重心脏病患者等。
6. 针灸治疗时如何确定穴位?答:针灸治疗时确定穴位通常依据解剖标志、体表标志和经验取穴法。
7.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手法有哪些?答:针灸治疗时常用的针刺手法包括提插法、捻转法、平补平泻法、烧山火法、透天凉法等。
8. 针灸治疗时如何进行针刺深度的控制?答:针灸治疗时针刺深度的控制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和穴位的解剖位置来决定。
9. 针灸治疗时如何进行针刺角度的选择?答:针灸治疗时针刺角度的选择通常根据穴位的位置、针刺的方向和治疗的目的来确定。
10. 针灸治疗时如何进行针刺的留针时间控制?答:针灸治疗时留针时间的控制通常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来决定,一般留针时间为15-30分钟。
11. 针灸治疗时如何进行针刺的补泻操作?答:针灸治疗时补泻操作通常通过调整针刺的深浅、方向、手法和留针时间来实现。
12. 针灸治疗时如何预防和处理晕针现象?答:针灸治疗时预防和处理晕针现象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体位、控制针刺的深度和速度、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等方法。
13. 针灸治疗后如何进行适当的护理?答:针灸治疗后进行适当的护理包括保持针孔的清洁、避免针孔部位的感染、注意休息和饮食等。
14. 针灸治疗时如何评估治疗效果?答:针灸治疗时评估治疗效果可以通过观察患者的主观感受、体征变化和辅助检查结果等方法。
针灸学复习题与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7fc06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84.png)
针灸学复习题与答案1、下列皆为行针辅助手法的是A、提插法、捻转法、震颤法B、提插法、捻转法、弹法C、提插法、捻转法、刮法D、震颤法、弹法、刮法E、提插法、刮法、震颤法答案:D2、八脉交会穴中,公孙常与___穴配合使用,治疗胃、心、胸疾病。
A、劳宫B、大陵C、内关D、商阳E、少商答案:C3、头针的注意事项有A、出针后应清点针数B、出针后按压针孔C、高血压者不宜使用D、婴幼儿囟门未必者不宜使用E、以上均是答案:E4、位于耳屏前的小肠经穴为___A、下关B、耳门C、听会D、听宫E、上关答案:D5、局部皮肤麻木或虚性疾病,宜用A、留罐B、药罐C、针罐D、闪罐E、走罐6、在腹部,距前正中线0.5寸的经脉是A、手太阴肺经B、足阳明胃经C、足太阴脾经D、足少阴肾经E、足少阳胆经答案:D7、腰阳关定位描述准确的是A、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B、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C、第3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D、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E、第5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答案:D8、下列关于督脉功能,描述错误的是A、总督诸阳B、阳脉之海C、阳脉之都纲D、十二经脉之海E、人的神志活动与脏腑功能均与督脉有关答案:D9、经别循行中“合”是指A、合入脏腑B、合于胸腹部C、合于阳经D、合于阴经E、与表里经别同行答案:C10、以下不是内关主治作用的是A、心悸,胸闷B、胃痛,呕吐C、头痛头晕,失眠D、心动过速、心动过缓E、咳嗽,发热11、丝竹空可以治疗A、心悸、胸闷B、恶心、呕吐C、腹痛、腹泻D、头痛、目赤E、痫病答案:D12、主治大肠疾患的首选穴位为___A、上巨虚B、归来C、足三里D、下巨虚E、伏兔答案:A13、耳针疗法中,五脏六腑对应的区域位于A、耳轮部B、耳舟部C、三角窝部D、耳屏部E、耳甲部答案:E14、下列各项,哪项应慎用灸法A、寒邪束表B、阳虚暴脱C、淤血阻络D、阴虚发热E、风寒湿痹答案:D15、“主脉所生病”的经络是A、手太阴经脉B、手少阴经脉C、手少阴络脉D、手厥阴经脉E、手厥阴络脉16、耳部治失眠的要穴是A、耳尖穴B、神门穴C、肝阳穴D、内分泌穴E、皮质下穴答案:B17、以下可使用三棱针法治疗的是A、发热患儿B、产妇C、久病老人D、地中海贫血患者E、白血病患者答案:A18、手阳明经别合于A、手阳明经脉B、手太阴经脉C、手少阴经脉D、手太阴经别E、手阳明经别答案:A19、极泉的主治不包括A、心痛,心悸B、腋臭C、苏厥醒神D、头晕头痛E、胁肋疼痛答案:D20、额中线的主治是A、神志疾病B、胸部疾病C、腹部疾病D、生殖系统疾病E、眼疾21、下列各穴中,不属于肝经的是A、中极B、行间C、章门D、曲泉E、太冲答案:A22、关冲穴的定位是A、在无名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B、在无名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C、在手小指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D、在手小指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E、在手指,中指末端最高点,距指甲0.1寸处答案:A23、少海穴定位在A、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桡侧缘凹陷中B、在肘前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C、在肘区,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D、在肘区,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E、在肘后区,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答案:D24、十二经别的特点是A、离、合、出、入B、离、入、出、合C、离、入、合、出D、出、入、离、合E、出、合、离、入答案:B25、在应用捻转手法时,一般捻转角度以多少为宜A、90°左右B、90°~180°C、180°~360°D、360°~720°E、720°左右26、在手指,小指末节尺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的腧穴是A、少泽B、少冲C、关冲D、中冲E、商阳答案:A27、有“司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A、蹻脉B、维脉C、冲脉D、任脉E、督脉答案:A28、下列除哪穴外,均常用以点刺放血A、十宣B、太阳C、委中D、耳尖E、足三里答案:E29、关于印堂描述错误的是A、两眉毛内侧端中间的凹陷中B、不可艾灸C、主治鼻渊,鼻衄D、主治眉棱骨痛E、主治头痛,眩晕答案:B30、风池穴操作错误者为___A、向前直刺B、透对侧风池或平刺透风府C、针尖微向前上方,朝眉心方向斜刺0.8-1.2寸D、针尖微向前下方,朝鼻尖方向斜刺0.8-1.2寸E、可灸31、外感发热、头痛,除选曲池、大椎外,还可配合A、外关、角孙B、阳池、支沟C、会宗、翳风D、少商、列缺E、照海、头维答案:A32、下列足太阳膀胱经穴,除哪项外均位于背部距督脉3寸的侧线上___A、魄户B、阳纲C、风门D、志室E、胞肓答案:C33、“离、入、出、合”的循行特点,属于下列哪一组内容A、十二经筋B、十二经别C、十二皮部D、奇经八脉E、十五络脉答案:B34、治疗便秘、泄泻、痢疾,取___穴A、承满B、梁门C、天枢D、水道E、归来答案:C35、梁门位于A、上腹部,脐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B、上腹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C、上腹部,脐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D、下腹部,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E、下腹部,脐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4寸36、合谷用于发汗及治疗无汗常配何穴A、足三里B、太溪C、复溜D、照海E、风池答案:C37、三棱针的操作方法有A、点刺、挑刺、散刺、急刺B、经刺、点刺、挑刺、散刺C、经刺、点刺、散刺、平刺D、经刺、点刺、散刺、斜刺E、点刺、挑刺、散刺、刺络答案:E38、前臂后区,腕背侧远端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的腧穴是A、内关B、外关C、支沟D、会宗E、间使答案:C39、关于大椎主治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项强,脊痛B、感冒,咳嗽C、风疹,痤疮D、疟疾,热病E、经闭,不孕答案:E40、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的穴位是___A、曲垣B、天僇C、肩井D、秉风E、巨骨41、隔附子饼灸的作用是A、温中和胃、止呕止泻B、清热解毒、杀虫C、回阳救逆、固脱D、温肾助阳、补益命门E、破癥散结、攻毒逐瘀答案:D42、经络包括A、奇经八脉B、十二经别C、十五络脉D、浮络E、以上都是答案:E43、灸法的作用有A、温经散寒B、消瘀散结C、升阳举陷D、防病保健E、以上都是答案:E44、下列适合选用回旋灸治疗的是A、昏迷B、外感发热C、风疹D、痿证E、腹痛答案:E45、横平第4骶后孔,督脉旁开3寸的穴位是___A、小肠俞B、次髎C、中膂俞D、下髎E、秩边46、同时取用面部、下腹部及足背部穴位,最适宜的体位是A、仰卧位B、侧卧位C、俯卧位D、仰靠坐位E、俯伏坐位答案:A47、足阳明胃经在胸部循行于中线旁开___寸A、0.5B、1C、2D、4E、6答案:D48、腰背部疼痛且范围较大,适宜的拔罐方法是A、针罐B、药罐C、走罐D、闪罐E、刺血拔罐答案:C49、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的穴是A、侠溪B、昆仑C、大钟D、中封E、照海答案:E50、肩髃常与___穴配合治疗肩周炎A、会宗B、天宗C、肩髎D、口禾髎E、耳和髎51、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的穴位___A、肺俞B、神堂C、厥阴俞D、心俞E、膈俞答案:D52、头部腧穴进针角度多为A、15B、30C、45D、60E、90答案:B53、不宜拔罐的疾病是A、咳嗽B、皮肤溃疡C、胃脘痛D、痛经E、面瘫答案:B54、耳部治疗月经病首选A、耳尖穴B、神门穴C、交感穴D、内分泌穴E、皮质下穴答案:D55、针灸治疗便秘除选天枢、大肠俞外,还应配合A、上巨虚、脾俞B、上巨虚、支沟C、脾俞、胃俞D、中脘、建里E、胃俞,足三里56、在下列穴位中,对心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主要是___A、足三里B、内关C、合谷D、巨阙E、神门答案:B57、下列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A、患者平卧,头部垫高B、注意通风,保暖C、予以温开水或糖水D、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等穴E、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等穴答案:A58、以下腧穴中,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的是A、大钟B、照海C、大赫D、复溜E、四满答案:B59、不位于瞳子直下的腧穴是A、承泣B、四白C、巨髎D、颧髎E、地仓答案:D60、以下不是三阴交的主治的是A、足踝肿痛B、腹胀、便秘、泄泻C、失眠、眩晕、瘾疹D、热证癫狂、中风神昏E、妇科、产科、生殖系统及泌尿系统疾病61、顶颞后斜线的主治是A、头面部瘫痪B、颈项病、腰腿麻痛C、眼疾、耳疾、眩晕D、上肢、下肢及头面部感觉异常E、上肢、下肢及头面部的活动受限答案:D62、下列何经直通于脑___A、足少阴肾经B、足太阳膀胱经C、手少阳三焦经D、足少阳胆经E、手太阳小肠经答案:B63、水沟定位描述准确的是A、在面部,人中沟的下1/3与中1/3交点处B、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C、在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下1/3交点处D、在面部,人中沟的下2/3与中1/3交点处E、在面部,人中沟的上2/3与下1/3交点处答案:B64、关于膻中穴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B、可治乳汁少C、为心募穴D、为气会E、可治呃逆答案:C65、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是A、阴郄B、郄门C、腕骨D、阳谷E、养老66、提插补泻法的补法是A、重插轻提B、重插重提C、轻插重提D、轻插轻提E、先重插轻提,后轻插重提答案:A67、心火亢盛证心烦,治疗宜选用A、劳宫B、大陵C、内关D、商阳E、少商答案:A68、顶颞前斜线的主治是A、头面部瘫痪B、颈项病、腰腿麻痛C、眼疾、耳疾、眩晕D、上肢、下肢及头面部感觉异常E、上肢、下肢及头面部的活动受限答案:E69、足少阴肾经从___穴位处“贯脊,属肾,络膀胱。
针灸学考试复习题
![针灸学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d327c2fe518964bce847c37.png)
D、支沟
2、足厥阴肝经原穴:
A、太冲
B、合谷
C、太溪
D、丘墟
3、冲脉有
之称。
A、阳脉之海
B、阴脉之海
C、血海
D、气海
4、督脉为:
A、阳脉之海
B、阴脉之海
C、血海
D、气海
5、手厥阴心包络穴:
A、偏历
B、列缺
C、内关
D、鱼际
6、三阴交位于:
A、足厥阴肝经 B、足太阴脾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少阴肾经
2、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3、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分布概况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在上肢内侧;手之三阳从手走头,在上肢外侧;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在下肢内侧;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在下肢内侧。
7、天枢穴位于腹部,其定位是:
A、阴经穴位,脐旁 2 寸
B、阳经穴位,脐旁 2 寸
C、阴经穴位,脐旁 1 寸
D、阳经穴位,脐旁 4 寸
8、下列哪些穴位能治疗目疾:
A、四白、承泣 B、阳白、百会 C、足三里、三阴交 D、天枢、大横
9、肝经的募穴是:
A、云门
B、中府
C、期门
D、日月
10、下列腧穴属于督脉的是________。
A、人中
B、少商
C、内关
D、足三里 E、外关
11、十二经脉“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具有主司关节运动运动的是:
A、阴跷与阳跷脉 B、十二经筋
C、十二经别
D、十五络脉
12、手少阳三焦络穴:
A、偏历
针灸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36ab41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2.png)
针灸学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十宣主治:A、昏迷、高热B、腰腹及下肢疾患C、心肺疾患及上肢疾病D、胃肠疾病E、小儿疳积正确答案:A2、抽动障碍治疗以何经为主A、手少阴手太阳B、足厥阴督脉C、足太阴足太阳D、足少阳足厥阴E、足少阴足阳明正确答案:B3、治疗崩漏的经验穴是:A、百会B、隐白C、三阴交D、至阴E、血海正确答案:B4、适用于皮肤浅薄部位的腧穴的进针方法是()A、爪切法B、夹持法C、舒张法D、提捏法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5、神经性皮炎取阿是穴针法A、补法B、围刺法C、灸法D、平补平泻E、泻法正确答案:B6、后溪是:A、络穴B、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C、原穴D、八会穴E、输穴正确答案:E7、属于三焦经的穴位是:A、丘墟B、听会C、角孙D、听宫E、瞳子髎正确答案:C8、膝部扭伤的主穴是A、阿是穴申脉丘虚B、阿是穴膝眼梁丘C、阿是穴肩髎肩贞D、阿是穴肾俞委中E、阿是穴曲池小海正确答案:B9、手太阳小肠经的输穴是:A、养老B、支正C、后溪D、少泽E、小海正确答案:C10、球后位于:A、两眉头的中间B、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C、目外眦外0.5寸凹陷中D、眉梢凹陷处E、眶下缘外1/4与3/4交界处正确答案:E11、属于耳鸣耳聋远端取穴的是A、太冲行间B、听宫听会C、合谷曲池D、中渚侠溪E、肾俞命门正确答案:D12、治疗蛇丹时选用太冲穴而不选用行间穴是因为A、太冲可以疏肝B、太冲是输穴C、太冲可以解毒D、太冲可以泻肝胆之火E、太冲可以养血正确答案:A13、阳经郄穴多用于治疗A、肢体病B、血液病C、疼痛病D、脏腑病E、急性病正确答案:B14、在手小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的穴位是:A、少冲B、商阳C、少商D、少海E、少泽正确答案:A15、针刺印堂时宜选()A、单手进针法B、指切进针法C、挟持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E、舒张进针法正确答案:D16、按经脉辩证,上肢内侧后缘疼痛应该选择哪一条经脉:A、脾经B、肺经C、肾经D、心包经E、心经正确答案:E17、符合经穴概念的是:A、只归属于十二经脉B、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C、以反应点作为针灸部位D、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E、以压痛点作为针灸部位正确答案:D18、根据骨度分寸法,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为:A、9寸B、8寸C、1 3寸D、1 6寸E、1 2寸正确答案:C19、通于阳跷脉的是:A、委阳B、合阳C、委中D、至阴E、申脉正确答案:E20、属于治疗斑秃主穴的是A、阿是穴百会风池B、神门三阴交C、足三里血海D、命门太溪E、肝俞行间正确答案:A21、深刺、久留、温针多用于()A、虚证B、气虚证C、寒证D、热证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2、任脉别络散布于:A、腹部B、胸胁部C、头部D、后背、头项部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23、手太阴肺经的起始部位是:A、上焦B、肺C、中焦D、下焦E、大肠正确答案:C24、风疹有遇风而发的特性,其病位在:A、血脉B、肌肤腠理C、筋骨D、头面部E、身体上部正确答案:B25、下列既是输穴又是原穴的是:A、太冲B、中封C、列缺D、大敦E、曲泉正确答案:A26、取面颊、颈侧、耳部等的腧穴,适宜的体位是()A、侧卧位B、仰靠坐位C、俯伏坐位D、侧伏坐位E、以上均可正确答案:D27、针和灸结合的有()A、药线灸B、灯火灸C、温针灸D、天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28、呃逆兼脾胃阳虚需配用A、胃俞三阴交B、脾俞胃俞C、期门太冲D、胃俞建里E、胃俞内庭正确答案:B29、治疗不孕症虚证取归来子宫用A、灸法B、拔罐C、平补平泻D、补法E、泻法正确答案:C30、有关面痛的针刺方法不正确的是A、毫针平补平泻B、毫针泻法C、局部穴在急性发作期宜轻刺D、针刺时宜先取远端穴E、针刺宜局部穴位为主正确答案:A31、足阳明胃经在腹部的腧穴距离前正中线:A、2寸B、6寸C、4寸D、0.5寸E、1寸正确答案:A32、手厥阴心包经五输穴中的经穴名称为:A、郄门B、曲泽C、天泉D、内关经E、间使正确答案:E33、肝肾虚亏引起的痛经主要表现为:A、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B、经后小腹胀痛、痛甚于胀C、经后小腹胀痛、胀甚于痛D、经前小腹隐痛、按之痛减E、经前小腹胀痛、胀甚于痛正确答案:D34、狂证的治法是A、化痰熄风B、清心泻火C、理气化痰D、疏肝解郁E、镇静安神正确答案:B35、治疗遗尿的操作手法A、毫针补法B、毫针补法加灸法C、烧山火D、毫针平补平泻E、灸法正确答案:B36、取志室治疗遗精是A、补益肝肾B、固精收缩C、滋肾阴D、温肾阳E、振奋肾气正确答案:B37、肩髃位于:A、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张口有凹陷处B、在面部,眉梢凹陷处C、在肩部,上臂外展时,肩峰后下方凹陷处D、在肩部,上臂外展时,肩峰前下方凹陷处E、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正确答案:D38、少阳头痛宜取A、率谷、角孙、外关、中渚B、四神聪、印堂、合谷、后溪C、上星、头维、合谷、内庭D、风府、天椎、昆仑、申脉E、百会、通天、太冲、行间正确答案:A39、针刺治疗面瘫,选穴宜用A、补法,持续捻针B、局部近取与循经远取相结合C、循经远取D、泻法,持续捻针E、局部近取正确答案:B40、主治肩臂手病症的头针刺激线是()A、枕下旁线B、枕上旁线C、顶旁1线D、额中线E、顶旁2线正确答案:E41、五输穴分布在A、腕踝关节上下B、肘膝关节附近C、头面躯干部D、肘膝关节以下E、腕踝关节附近正确答案:D42、绝经前后诸证治法是A、滋补肝肾B、通调冲任C、固精止带D、理气化痰E、利湿化浊正确答案:A43、在腹部,脐中旁开0.5寸的穴位是:A、滑肉门B、天枢C、大横D、水分E、肓俞正确答案:E44、足阳明胃经的荥穴是:A、陷谷B、厉兑C、冲阳D、内庭E、解溪正确答案:D45、治疗小儿惊风所用的开四关是下列哪组穴位的合用:A、合谷太冲B、内关外关C、内关合谷D、内关髀关E、合谷三阴交正确答案:A46、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A、督脉B、冲脉C、任脉D、带脉E、足阳明胃经正确答案:A47、治疗小儿痄腮宜选()A、隔附子灸B、隔蒜灸C、非化脓灸D、灯火灸E、化脓灸正确答案:D48、头痛部位主要在耳朵附近属于:A、阳明头痛B、外感头痛C、少阳头痛D、少阴头痛E、厥阴头痛正确答案:C49、积滞兼有呕吐配用A、下脘腹结天枢B、脾俞胃俞C、内关D、气海太冲E、中脘胃俞正确答案:C50、针刺治疗中气不足癃闭需要加什么穴A、气海足三里B、曲骨血海C、肝俞太冲D、阴谷太溪E、曲池委阳正确答案:A51、肝气郁结胁痛的主要病机是A、湿热内蕴络脉不畅B、气郁化火灼伤肝络C、耗血伤阴络脉失养D、寒凝血滞胁络受阻E、肝失调达络脉受阻正确答案:E52、针刺治疗湿热内蕴癃闭需要加什么穴A、阴谷太溪B、气海足三里C、肝俞太冲D、曲池委阳E、曲骨血海正确答案:D53、头痛部位主要在枕部属于:A、外感头痛B、厥阴头痛C、阳明头痛D、少阴头痛E、太阳头痛正确答案:E54、治疗痿证选穴以阳明经为主是因为A、阳明经少血少气B、阳明经多血少气C、阳明经多血D、阳明经多血多气E、阳明经少血多气正确答案:D55、治疗痰证首选:A、条口B、天枢C、足三里D、尺泽E、丰隆正确答案:E56、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是:A、中冲B、关冲C、少府D、少冲E、少泽正确答案:C57、治疗小儿惊厥所用的开四关是下列哪组穴位的合用A、合谷太冲B、内关外关C、内关合谷D、内关髀关E、合谷三阴交正确答案:A58、疳证的病位在A、肺B、肾C、脾胃D、肝胆E、心正确答案:C59、耳鸣耳聋伴有肾气不足需配合A、听宫听会B、中渚侠溪C、太冲行间D、肾俞气海E、合谷外关正确答案:D60、《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若心脏有疾,则可取:A、通里B、外关C、神门D、内关E、膻中正确答案:C61、属于针刺补法的是()A、轻插重提B、出针后摇大针孔C、重插轻提D、针尖逆着经脉针刺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C62、手太阳小肠经的穴名数是:A、20B、17C、29D、19E、21正确答案:D63、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A、晕针B、滞针C、针后异常感D、损伤脑脊髓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64、痔疮的治法是A、泻火解毒B、升阳举陷C、清热利湿化瘀止血D、清泻湿热通调腑气E、理气化痰通调冲任正确答案:C65、抽搐神昏者加用A、水沟人迎B、血海足三里C、大椎曲池D、阴陵泉丰隆E、十宣涌泉正确答案:E66、下列何穴不能治疗高血压()A、角窝上B、艇中C、肝阳D、耳尖E、耳背沟正确答案:B67、用挑治背部阳性反应点来治疗麦粒肿的时机选在A、初起局限红肿硬结B、红肿势减硬节顶端黄色脓点C、红肿消退D、破溃脓出E、以上均不适宜正确答案:A68、原穴是:A、曲池B、阳溪C、商阳D、偏历E、合谷正确答案:E69、位于手背侧,当第2、3掌骨间,指掌关节后约0.5寸处的穴位是:A、中魁B、四缝C、八邪D、腰痛点E、落枕穴正确答案:E70、对于癫狂证病人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可做调畅情志的锻炼B、患者身边有人看护C、避免精神刺激D、正常工作E、及时治疗正确答案:D71、不在四肢部位的特定穴是A、输穴B、募穴C、井穴D、荥穴E、原穴正确答案:B72、具有杀虫、解毒作用的灸法是( )A、斑蟊灸B、隔蒜灸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73、针刺治疗肾气亏虚癃闭需要加什么穴A、肝俞太冲B、曲骨血海C、曲池委阳D、阴谷太溪E、气海足三里正确答案:D74、外关位于腕背横纹上:A、1寸B、5寸C、3寸D、4寸E、2寸正确答案:E75、治疗尿血的主穴是A、肾俞肝俞脾俞B、中极行间C、大陵神门D、阴陵泉阳陵泉E、膀胱俞血海肾俞正确答案:E76、脱肛合并肺气不足需配合A、肺俞气海B、足三里三阴交C、肾俞三阴交D、脾俞气海E、阴陵泉飞扬正确答案:A77、治疗滞产宜取下列哪条经脉为主:A、手阳明经和足阳明经B、任脉和手太阳经C、任脉和督脉D、手阳明经和足太阴经E、任脉和足太阳经正确答案:D78、手少阳三焦经的经穴数目是:A、25C、19D、24E、23正确答案:E79、肩井属于:A、手太阳小肠经B、足太阴脾经C、手少阳三焦经D、手阳明大肠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E80、对于癫证描述不正确的是A、静而少动B、语无伦次C、精神抑郁D、沉默痴呆E、逾垣上屋正确答案:E81、神经性皮炎的治法是A、疏风清热解毒散结B、养血祛风活血化瘀C、疏风止痒清热润燥D、发表散寒清热解毒E、清泻风热消肿定痛正确答案:C82、治疗阴黄以何经穴为主A、手太阴足太阴B、足少阴足厥阴C、足厥阴足太阴D、足太阴足阳明E、足少阳足厥阴正确答案:D83、痴呆病位在B、脾C、肾D、肝E、心正确答案:A84、衄血治疗以何经为主A、脾胃经B、肺大肠经C、肾经D、肝胆经E、三焦经正确答案:B85、治疗咳嗽取肺俞和中府属于何种配穴法:A、俞募配穴法B、左右配穴法C、上下左右配穴法D、上下配穴法E、原络配穴法正确答案:A86、八会穴中的髓会穴指:A、悬钟B、百会C、肾俞D、阳陵泉E、大杼正确答案:A87、灸疮自行痊愈脱落,一般在灸后()A、1~3天左右B、3~4天左右C、1周左右D、30~40天左右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88、心俞位于:A、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B、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D、第4胸椎棘突,旁开1.5寸E、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正确答案:B89、循行入上齿中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阳胆经D、手阳明大肠经E、足太阳膀胱经正确答案:A90、以下腧穴不针不灸的是:A、缺盆B、乳中C、承泣D、乳根E、人迎正确答案:B91、漏肩风疼痛主要在肩前部和那条经脉相关A、手少阴心经B、手阳明大肠经C、手太阳小肠经D、手少阳三焦经E、少太阴肺经正确答案:B92、痰湿浸肺咳嗽的治法为:A、毫针平补平泻不灸B、毫针浅刺用泻法C、毫针平补平泻加灸D、毫针浅刺用补法E、毫针泻法加灸正确答案:C93、扭伤的治法是A、活血化瘀理气止痛B、柔肝缓急镇静止痛C、理气化痰D、祛瘀消肿舒筋通络E、理气活血缓急止痛正确答案:D94、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的部位是:A、无名指外侧B、中指内侧C、中指指尖D、中指外侧E、无名指内侧正确答案:A95、患者牙痛难忍,牙龈肿胀,形寒身热,脉浮数,治疗当取用A、颊车、下关、内庭、二间B、太溪、合谷、颊车、下关、行间C、合谷、颊车、下关、风池D、合谷、颊车、下关、外关、风池E、合谷、颊车、行间、下关、内庭正确答案:D96、心的募穴是:A、巨阙B、中脘C、中府D、京门E、膻中正确答案:A97、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的经脉是:A、带脉B、阳维脉C、阴维脉D、督脉E、任脉正确答案:E98、关于三间穴的描述,正确的是:A、位于第2掌指关节前B、是荥穴C、是经穴D、是输穴E、是原穴正确答案:D99、属于治疗小儿脑瘫主穴的是A、命门心俞脾俞B、百会大椎至阳C、曲池合谷环跳D、夹脊穴志室脾俞E、四神聪足三里悬钟正确答案:E100、狂病位在神机,涉及A、心肾脑髓B、肺脾肾心C、心脾肝肾D、心肝脾胆E、肝胆脑心正确答案:D。
针灸学试题库(含答案)
![针灸学试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1ec04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1.png)
针灸学试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颞后线的定位是()A、率谷-曲鬓B、颔厌-悬厘C、率谷-角孙D、悬厘-曲鬓E、率谷-前神聪正确答案:A2、有关消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形体消瘦B、多饮C、喜甜食D、多尿E、多食正确答案:C3、肠痈宜取A、局部穴为主B、足厥阴和足阳明经为主C、太阴经和足阳明经为主D、阳明经穴为主E、少阳胆经和阳明经为主正确答案:D4、癫病位在神机,涉及A、心肾脑髓B、肝胆脑心C、心肝脾胆D、肺脾肾心E、心脾肝肾正确答案:B5、用五输穴中“病时间时甚”者,应该选用A、荥穴B、输穴C、井穴E、合穴正确答案:B6、胃痛治疗取足三里是根据:A、宽胸解郁B、调理气机C、行气止痛D、健运中州E、合治内府,和胃止痛正确答案:E7、上廉与下廉间隔:A、5寸B、4寸C、3寸D、1寸E、2寸正确答案:D8、对乳少的治疗首先应注意A、口渴与否B、情志是否舒畅C、乳汁有无D、乳汁量多少E、乳房胀与不胀正确答案:A9、晕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气短胸闷B、眩晕恶心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0、肺的募穴是:A、中府B、章门D、膻中E、巨阙正确答案:A11、治疗腰痛宜取哪条经脉为主A、足太阳经脉任脉B、足三阳经脉C、足太阳经脉D、足三阳经脉足三阴经脉E、足太阳经脉督脉正确答案:C12、在胸部,循行距离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阴肺经D、足厥阴肝经E、足少阴肾经正确答案:B13、位于第2-5指掌侧,近端指间关节的中央的奇穴是:A、二间B、八风C、八邪D、四关E、四缝正确答案:E14、肌肉丰厚处多用( )A、浅刺B、深刺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B15、有关小儿多动症描述错误的是A、男孩多见B、情绪稳定C、多发生4-16岁D、行为异常E、活动过多学习困难正确答案:B16、以下腧穴中与鼻翼下缘相平的是:A、巨髎B、颊车C、地仓D、下关E、迎香正确答案:A17、癫证取膻中是A、除湿化痰B、疏肝理气C、清心泻火D、疏调气机E、镇静安神正确答案:D18、内关和足三里相配是属于A、表经和里经配穴B、上下配穴C、俞募配穴D、交会穴配穴E、同名经相应配穴正确答案:B19、治疗痛经的时间宜选在A、上午为宜B、晚上为宜C、发作前为宜D、睡前为宜E、夜间为宜正确答案:C20、血滞经闭的治法是A、活血祛瘀B、活血通经C、养血安神D、养血调经E、活血调经正确答案:E21、面瘫的发病年龄:A、青壮年多见B、老年多见C、少年多见D、青年多见E、任何年龄正确答案:E22、不属于软组织的是A、骨头B、肌腱C、血管D、肌肉E、韧带正确答案:A23、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在:A、胸中相衔接B、目内眦相衔接C、无名指外侧端相衔接D、足大指内侧端相衔接E、足大指外侧端相衔接正确答案:E24、不孕症实证的治法A、活血化瘀温经散寒B、固摄带脉利湿化浊C、补益肝肾温通胞脉D、理气化痰行瘀通络E、疏肝理气调理气血正确答案:D25、下列哪部针灸专著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A、《针灸甲乙经》B、《医宗金鉴·刺灸心法》C、《针灸逢源》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大成》正确答案:E26、主治运动功能障碍病症如瘫痪等的头皮针治疗线是()A、枕上正中线B、顶颞后斜线C、额旁l线D、额旁2线E、顶颞前斜线正确答案:E27、目赤肿痛偏肝胆火盛宜加用A、行间侠溪B、少商上星C、风府涌泉D、头维印堂E、血海太冲正确答案:A28、以下腧穴中距离肘横纹2寸的是:A、上廉B、偏历C、手三里D、肘髎E、手五里正确答案:C29、八脉交会穴中与阴跷脉相通的穴位是A、后溪B、照海C、列缺D、公孙正确答案:B30、痫病发病特点A、缓慢性,短暂性B、缓慢性,连续性C、突然性,连续性,反复性D、突然性,短暂性,反复性E、突然性,连续性正确答案:D31、针刺治疗寒湿痢需配合A、百会长强B、中脘内关C、中脘阴陵泉D、曲池阴陵泉E、大椎中冲十宣正确答案:C32、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分布一般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33、痫证发作时,遵照醒脑熄风、豁痰开窍的原则,应取穴是A、曲池手三里B、心俞肝俞脾俞神门C、鸠尾大椎腰奇间使D、肺俞章门太渊丰隆E、百会人中后溪涌泉正确答案:E34、治疗妇科疾病的首选穴是A、阴陵泉B、内关C、三阴交E、曲池正确答案:C35、六腑与下合穴相配,不正确的是:A、足少阳合于阳陵泉B、手阳明合于下巨虚C、足阳明合于足三里D、手太阳合于下巨虚E、手阳明合于上巨虚正确答案:B36、治疗疔疮的经验用穴是A、迎香B、水沟C、大椎D、风池E、灵台正确答案:E37、胃的下合穴是:A、至阳B、足三里C、上巨虚D、下巨虚E、温溜正确答案:B38、治疗便秘宜选用A、手阳明经为主B、手足阳明经为主C、足阳明经和足太阴经为主D、足阳明经为主E、手阳明经俞募及下合穴为主正确答案:D39、抽动障碍伴有秽语需配合A、百会印堂肝俞B、足三里丰隆C、廉泉金精玉液D、太阳迎香E、大椎曲池正确答案:C40、治疗斑秃取阿是穴用A、泻法B、灸法C、围刺法D、梅花针叩刺E、补法正确答案:D41、抽搐痰盛者加用A、十宣涌泉B、水沟人迎C、阴陵泉丰隆D、血海足三里E、大椎曲池正确答案:C42、关于郄门的描述正确的是:A、心包经的经穴B、心经的郄穴C、三焦经的郄穴D、心经的经穴E、心包经的郄穴正确答案:E43、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是:A、足临泣B、耳和髎C、瞳子髎D、足窍阴E、角孙正确答案:C44、治疗痴呆的效穴是A、太溪悬钟B、太溪期门C、四神聪D、丰隆中脘E、风池风府正确答案:C45、抽动障碍伴有睡眠不宁需配合A、百会印堂肝俞B、太阳迎香C、足三里丰隆D、神门三阴交E、筋缩大椎曲池正确答案:D46、抽搐兼有发热加用A、水沟人迎B、十宣涌泉C、大椎曲池D、阴陵泉丰隆E、血海足三里正确答案:C47、痿证的针灸治疗应该重视的治则是A、滋补肝肾B、补益肺肾C、温通心肾D、温补脾肾E、调理脾胃正确答案:D48、足少阴肾经的经穴数目为:A、27个B、28个C、24个D、25个E、26个正确答案:A49、后溪与奇经八脉那条相连A、任脉B、督脉C、阳跷脉D、阴跷脉E、带脉正确答案:B50、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面颊相应的穴位在()A、耳舟B、耳垂C、耳甲腔D、三角窝E、对耳轮正确答案:B51、肝之募穴( )A、章门B、天枢C、中脘D、京门E、期门正确答案:E52、中风脱证的主要病机是A、阴阳逆乱B、经络失调C、痰湿中阻D、阴阳离决E、风阳煽动正确答案:D53、疟疾发作时,但寒热往来者为A、牝疟B、温疟C、疟母D、瘅疟E、正疟正确答案:E54、有关脱肛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又名直肠脱垂B、常见于小儿和多产妇女C、病位在大肠D、和肺脾胃肾等脏腑有联系E、常见于青壮年正确答案:E55、位于胸椎棘突下的督脉穴位一般可()A、斜刺或平刺0.5~0.8寸B、向下方斜刺0.5~1寸C、直刺0.5~1.5寸D、向上斜刺0.5~1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56、中风脱证以哪组穴位相配最为适宜A、关元足三里B、人中内关C、关元神阙D、十二井人中E、以上均不适宜正确答案:C57、“一夫法”是指:A、手指同身寸B、中指同身寸C、拇指同身寸D、横指同身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D58、针刺双侧委中穴的体位是()A、仰靠坐位B、俯卧位C、侧伏坐位D、俯伏坐位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59、风邪袭络头痛多病在A、根顶部或连于目系B、前额及眉棱骨处C、头颞侧巅顶部D、巅顶或满头皆痛E、后头部下连于项正确答案:E60、攒竹穴的命名是依据A、中医学理论B、参照动植物名称C、所在部位D、地貌天体E、治疗作用正确答案:B61、足厥阴肝经的络穴是:A、蠡沟B、期门C、日月D、大敦E、太冲正确答案:A62、耳鸣耳聋伴有肝胆火盛需配合A、合谷曲池B、肾俞命门C、中渚侠溪D、太冲行间E、听宫听会正确答案:D63、咯血的治法A、安神定志活血祛瘀B、通阳行气活血止痛C、滋阴降火清热凉血D、镇静安神解痉止痛E、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正确答案:C64、便秘的基本病变是A、大肠传导失常B、脾肾阳虚C、气血虚弱D、脾虚湿盛E、肝肾阴虚正确答案:A65、足太阴脾经在小腿内侧下端的循行部位是:A、跟腱前面B、胫骨内侧面中央C、胫骨前面D、胫骨后面E、跟腱后面正确答案:D66、足厥阴肝经的郄穴是:A、太冲B、行间C、中都D、蠡沟E、中封正确答案:C67、胃脘痛发作时取足三里用A、放血法B、持续行针法C、灸法D、泻法E、补法正确答案:B68、足少阳胆经中的八会穴有:A、4个B、3个C、2个D、没有E、1个正确答案:C69、抽动障碍病位主要在A、肝B、心C、肺D、脾E、肾正确答案:A70、属于治疗胆绞痛主穴的是A、胆囊穴足三里B、曲池大椎C、至阳D、肝俞胆囊穴阴陵泉E、日月期门胆俞正确答案:E71、夹脊穴上胸部的穴位治疗:A、咽喉疾病B、胃肠疾病C、心肺、上肢疾病D、肝胆疾病E、头面疾病正确答案:C72、治疗阳黄以何经穴为主A、手太阴足太阴B、足少阴足厥阴C、足少阳足厥阴D、足厥阴足太阴E、足太阴足阳明正确答案:C73、泄泻多为:A、脾气下陷B、脾胃不足C、胃气上逆D、清浊不分E、脾虚湿盛正确答案:E74、根据《灵枢·九针十二原》对“盛”之证,应采取原则是A、补之B、除之C、泻之D、以经取之E、灸之正确答案:C75、颤证的治疗对于髓海不足配合A、大包期门B、气海公孙C、后溪三间大椎D、肾俞太溪E、中脘阴陵泉正确答案:D76、和上消紧密的脏腑是A、肾B、肝C、肺D、心E、胃正确答案:E77、癃闭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肺热壅盛B、肾阳虚衰C、脾阳不足D、膀胱气化不利E、跌扑损伤,损伤经脉正确答案:D78、《内经》一书论及穴名约为:A、160C、180D、200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79、目赤肿痛的治法是A、发表散寒清热解毒B、疏风清热解毒散结C、清泻风热消肿定痛D、疏风止痒清热润燥E、养血祛风活血化瘀正确答案:C80、列缺与奇经八脉那条相连A、任脉B、阳跷脉C、督脉D、带脉E、阴跷脉正确答案:A81、小肠的下合穴是:A、丰隆B、上巨虚C、阳陵泉D、足三里E、下巨虚正确答案:E82、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的穴位是:A、照海B、中封C、昆仑D、侠溪E、大钟正确答案:A83、小肠的募穴是B、中极C、巨阙D、关元E、中脘正确答案:D84、下列哪一项不属四总穴:A、合谷B、列缺C、足三里D、委中E、支沟正确答案:E85、治疗热痹宜取A、大椎曲池B、膈俞、血海C、合谷、三阴交D、足三里、阳陵泉E、足三里、阴陵泉正确答案:A86、以下不属于热秘的是A、身热舌红B、脉滑数C、口干口臭D、腹胀腹痛E、便后疲乏正确答案:E87、主治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症状通常选头针的()A、枕上正中线B、枕下旁线C、颞后线D、顶颞后斜线E、顶旁l线正确答案:B88、属于非艾灸类的是()A、温和灸B、药线灸C、回旋灸D、实按灸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B89、属于耳鸣耳聋局部取穴的是A、听宫听会B、肾俞命门C、中渚侠溪D、合谷曲池E、太冲行间正确答案:A90、痢疾的治疗是A、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补法B、手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C、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泻法D、足阳明经穴为主针用补法E、足阳明经穴和足太阴经为主针用泻法正确答案:B91、女性 47岁平素身体健康,与他人口角后,头痛剧烈,伴眩晕,面红目赤,口苦胁痛,烦躁易怒,睡眠不宁,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针灸学试题
![针灸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48717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e.png)
针灸学试题针灸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呼吸补泻2、一夫法3、络穴4、经外奇穴5、灸法二、单项型选择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1分,共20分)1、针灸医学起源于我国()。
A.周代B.春秋时代C.远古时代D.秦汉时代E.宋代2、《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
A.唐代孙思逸、B.北宋王惟一C.晋代皇甫谧D.明代杨继洲E.元代渭伯仁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4、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A.阳阴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B.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C.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D.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E.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5、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A.8寸B.9寸C.5寸D.13寸E.12寸6、人体共有郄穴多少个()。
A.14个B.15个C.17个D.16个E.12个7、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
A.中冲B.关冲C.少冲D.少泽E.隐8、下列穴位,不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是()。
A.天柱B.后溪C.前谷D.阳谷E.肩贞9、十二经脉中循行路线最长的经脉是()。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大阴脾经E.足少阴肾经10、内关穴在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几寸处()。
A.3寸B.4寸C.2寸D.1寸E.5寸11、八脉交会穴与督脉相通的经穴是()。
A.列缺B.冲阳C.外关D.后溪E.照海12、治疗哮喘取合谷、列缺穴属于哪种配穴法()。
A.本经配穴法B.上下配穴法C.前后配穴法D.表里经配穴法E.左右配穴法13、足太阴脾经的荥穴是()。
A.大都B.隐白C.阴陵泉 D地机 E.公孙14、提插补泻的补法是()。
A.重提轻插,幅度大,频率快B.重提轻插,幅度小,频率慢C.重提轻插,幅度大,频率慢D.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诀E.重插轻提,幅度小,频率慢15、针身与皮肤表面呈多少度角刺入称横刺()。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
![针灸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11eaf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9.png)
针灸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着是 CA.灵枢B.难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E.足臂十一脉灸经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 BA.皇甫谧B.孙思邈C.王惟一D.王焘E.杨继洲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 D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 EC. 354D. 361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着是 C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着作是 AA.十四经发挥B.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着作是 CA.黄帝内经B.难经C.帛书D.灵枢E.甲乙经:二、双项选择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着作是 A EA.足臂十一脉灸经B.灵枢C.素问D.难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2.北宋着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 B C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C.编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着十四经发挥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1.手三阳经下合穴是 C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C.上巨虚、下巨虐、委阳D.委阳、委中、阳陵泉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2下列穴位中不属郄穴的是 EA.会宗B.温溜C.梁丘D.附阳E.大钟3.下列穴位中不属募穴的是 EA.章门B.日月C.石门D.关元E.俞府4.足厥阴肝经的五输穴,依序排列应该是 BA.曲泉、中封、太冲、行间、大教B.太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C.大敦、太冲、行间、曲泉、中封D.行间、大敦、太冲、曲泉、中封E.大敦、太冲、曲泉冲封、行间5.八会穴的骨会是DA.绝骨B.太渊C.阳陵泉D.大杼E.膈俞6.下列腧穴,不属络穴的是EA.丰隆B.光明C.飞扬D.大钟E.商丘7足三阳经的原穴是 CA.解溪、丘墟、昆仑B.冲阳、足临泣、光明C.丘墟、冲阳、京骨D.解溪、足临泣、京骨E.陷谷、阳辅、束骨三、多项选择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 A B C E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 A B C D EA.骨针B.石针C.铁针D.金银针E.青铜针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 A C DA.绘制“明堂三人图”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C.提出阿是穴D.创用指寸法E.提出十四经概念4.皇甫谧着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 A B E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5.明代主要针灸着作有 A B C EA.针灸大全B.针灸问对C.针灸聚英D.针灸逢源E.神应经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 A B D EA.针博士一人B. 针助教一人C.针讲师十人D.针工二十人E.针生二十人四、简述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针灸治病是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将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着作的针灸内容合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内容广泛,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着;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着是什么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我国早期经络学说的面貌,为现存最早的经脉专着;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第一次总结的标志是灵枢的问世,较系统的针灸医学做出了首次总结,反映了战国时期以前的针灸学术成就;第二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其反映了晋代以前的学术成就,而且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着,第三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大成的问世,其对明代以前的针灸学进行了完整、系统地总结;五、论述1、试述针灸的起源;2、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着作有哪些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C 2、B 3、D 4、E 5、C 6、A 7、C二、双选题1、AE 2、BC三、多选题1、ABCE 2、ABCDE 3、ACD 4、ABE 5、ABCE 6、ABDE四、简述题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针灸治病是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特点;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晋代针灸学家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将灵枢、素问、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着作的针灸内容合二为一,去其重复,择其精要,内容广泛,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总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着;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着是什么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反映了我国早期经络学说的面貌,为现存最早的经脉专着;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第一次总结的标志是灵枢的问世,较系统的针灸医学做出了首次总结,反映了战国时期以前的针灸学术成就;第二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甲乙经的问世,其反映了晋代以前的学术成就,而且是现存最早的针灸专着,第三次总结的标志是针灸大成的问世,其对明代以前的针灸学进行了完整、系统地总结;五、论述1、试述针灸的起源;针灸起源于我国的远古时代,与原始社会人类所处的环境和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古代原始社会人类穴居的山洞,地处阴暗潮湿之所,加上与野兽搏斗,故多发风湿和创伤痛,当身体某处有痛楚之时,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某部,或放出一些血液使疗效更为显着,从而创用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1963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旗头道洼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1根磨削的石针,据鉴定为针刺的原始工具,山海经:“高石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些文物和记载均是针刺起源与古代砭石的有力证明,灸法当起源于火的应用之后,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无意间认识到受烈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和缓解,进而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地把灸熨用于治疗;材料也从各种树枝发展到艾;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地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芮;”同样充分说明了灸法的起源与古代人类所处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2、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着作有哪些针灸学的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各种针灸专着亦是历代有加,汗牛充栋;在各个时期具有其代表性着作;春秋战国时期,内经从整体上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要领和防治原则;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法、灸法,特别是对其中的灵枢又称针经,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对刺灸医学作出了比较系统地总结,其后的难经以阐发内经为要旨,补充了内经的不足;晋代,皇甫谧着针灸甲乙经,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和确定了354个腧穴主治、操作,介绍了刺灸方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隋唐时期,孙思邈着备急千金要方,绘制了“明堂三人图”;创用了阿是穴和指寸法,王焘着外台秘要,崔知悌着骨蒸病灸方倡用灸法;宋、金、元时期,王惟一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重新考订了明堂孔穴,王执中着针灸资生经,滑伯仁着十四经发挥将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合称十四经脉,有助于研究经络;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昌盛的时代,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编着针灸大成,是对针灸学术的又一次总结,此外,还有徐凤针灸大全、汪机针灸问对、陈会神应经、高武针灸聚英等;清初至民国,针灸医学走向衰退,吴谦撰医宗金鉴歌图并茂,便于学习,李学川针灸逢源强调针药并用,列出经穴361个;建国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针灸对针灸学术有新的阐发,针灸着作或专着已有数百种之多,就举不胜举了;。
《针灸学》复习题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e4408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c.png)
《针灸学》复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针灸学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什么?A. 药物的配伍与使用B. 针灸的临床应用与理论C. 中医诊断方法D. 中医食疗答案:B2. 针灸治疗的原理是什么?A. 调节阴阳平衡B. 增强免疫力C. 促进血液循环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针灸常用的手法?A. 捻转B. 提插C. 按摩D. 点刺答案:C4.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针具是:A. 银针B. 钢针C. 铜针D. 铁针答案:B5.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包括哪些?A. 肌肉骨骼疾病B. 内脏疾病C. 神经系统疾病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6. 针灸学中,常用的穴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合谷、足三里、三阴交7. 针灸治疗时,常用的体位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8. 针灸治疗中,常用的消毒方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答案:酒精擦拭、火焰消毒9. 针灸治疗时,针刺的角度通常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直刺、斜刺、平刺10. 针灸治疗时,针刺的深度应根据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来决定。
答案:患者年龄、体质、病情三、简答题11. 简述针灸治疗的一般步骤。
答案:针灸治疗的一般步骤包括:患者体位的调整、穴位的选择与定位、针具的消毒、针刺的角度和深度的确定、针刺手法的运用、留针时间的控制、起针后的局部处理。
12. 针灸治疗中,如何预防和处理晕针现象?答案:预防晕针现象应注意:选择适当的体位,确保患者舒适;在治疗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缓解其紧张情绪;在针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
处理晕针现象时,应立即停止针刺,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给予吸氧,保持空气流通。
四、论述题13. 论述针灸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答案:针灸在现代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不仅在治疗疼痛、肌肉骨骼疾病等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也逐渐被应用于治疗内科、妇科、儿科等多种疾病。
针灸学复习题
![针灸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2ef36757fd5360cba1adb56.png)
一.选择题(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要求的答案,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中)。
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A.《黄帝内经》B.《灵枢经》C.《针灸经》D.《针灸甲乙经》2.古代最原始的刺法工具称为:A.骨针B.砭石C.竹针D.陶针3.()首次提出了阿是穴的命名并肯定其作用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惟一D.黄帝内经4.分布在人体大腿外侧前面的是()A.膀胱经B.肾经C.小肠经D.胃经5.三焦经在四肢循行在()A.上肢内侧后面B.下肢内侧中间C.上肢外侧中间D.上肢内侧中间6.()为十二经脉之海A.带脉B.冲脉C.任脉D.督脉7.分布在十四正经,有固定名称和位置的腧穴是()A.经穴B.奇穴C.阿是穴D.腧穴8.“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是指腧穴的()作用A.远治B.近治C.特殊D.局部9.患者将食.中.无名.小指四个指头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为()寸A.三B.一C.四D.二10.腋前纹头至肘横纹为()寸A.12 B.9 C.6 D.1511.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A.阴阳学说B.五行学说C.脏腑学说D.经络学说12.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其走向都是自下而上运行B.没有专属的腧穴C.无表里配合D.不直属脏腑13.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14.任脉的生理作用主要是A.通调冲.任B.调节任.督C.总调奇经八脉D.调节阴经经气15.与督脉发生联系的阴经是A.足太阴经B.手太阴经C.足厥阴经D.手少阴经16.胸椎棘突下的穴位针刺法是A.直刺B.斜刺C.向上或向下平刺D.向上斜刺17.具有温肾壮阳作用的间接灸是A.隔蒜灸B.隔盐灸C.隔姜灸D.隔附子饼灸18.“开四关”指的是针刺A.委中.足三里B.合谷.内庭C.太冲.合谷D.三间.行间19.迎随补泻法中的补法是A.针尖垂直经脉,顺经而刺 B.针尖逆着经脉,逆经而刺C.针尖顺着经脉,顺经而刺D.针尖逆着经脉,顺经而刺20.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两寸是()穴A.足三里B.阴陵泉C.血海D.梁丘21.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是()穴A.丰隆B.阴陵泉C.足三里D.三阴交22.治疗感冒的主要腧穴配伍最好选用()A.内关.风池.合谷.血海B.梁丘.尺泽.曲池.外关C.曲池.风池.三阴交.尺泽D.合谷.大椎.风池.外关23.腰阳关穴在第()椎棘突下凹陷处。
《针灸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针灸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4408b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3.png)
《针灸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A.《灵枢》B.《难经》C.《针灸甲乙经》(正确答案)D.《针灸大成》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A.皇甫谧8.孙思邈(正确答案)C.王惟一D.杨继洲9.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10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正确答案)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腌穴A.345B.453C.354D.349(正确答案)5.下列哪部针灸专著是继《内经》、《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正确答案)B.在二、三、四、五指掌面,远端指节横纹中点C.在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节横纹尺侧端D.在二、三、四、五掌面,指掌关节横纹中点(正确答案)48.下列奇穴中,位于任脉循行线上的是A.印堂(正确答案)B.夹承桨C.子宫穴D.上廉泉49.奇穴腰痛点主治的是A.慢性腰痛B.急性腰痛C.肾虚腰痛D.急性腰扭伤(正确答案)50.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的穴位是A.内庭B.行间C.太冲(正确答案)D.侠溪D.《铜人腌穴针灸图经》6 .最早提出十四经脉名称的著作是AA.《十四经发挥》(正确答案)8 .《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铜人腌穴针灸图经》9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A.阴阳,五行,脏腑三方面的内容10 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C.阴阳,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正确答案)D.五行,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E.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11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12 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C.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正确答案)E.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13 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分布皆是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足三阳经行走方向的规律是 A.从手走头B.从胸走手 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正确答案) E.从足走胸.十二经脉中的阳经与阳经的交接在 A.额头部B.面部(正确答案)C.上肢部D.胸腹部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E.下肢部12.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的不同之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A.不直属脏腑B.无表里配合C.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正确答案)D.没有专属的腌穴E.除带脉外都自下而上走行13.每个月俞穴都具有的治疗作用是A.特殊作用B.远治作用C.近治作用(正确答案)D.双相调节作用E.以上都不是14.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指的是A.足阳明胃经B.督脉C.任脉D.冲脉(正确答案)E.足太阴脾经15.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阴阳跷脉(正确答案)D.阴阳维脉E.足少阳胆经16.十二经脉交接规律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B.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C.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D.表里经之间互相交接E.同名经之间在四肢末端交接(正确答案)17.脾之大络分出的部位的穴位是A.丰隆B.内关C.大包(正确答案)18.下列除哪项外,其循行走向均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A.十二经别B.十二经筋C.手三阴经(正确答案).《内经》一书论及穴名约为:A.160个(正确答案)140 个B.180 个200 个E.以上均不是.现有的经穴数目:A.360361(正确答案)C. 362D. 364E. 36521.骨度分寸法最早见于:A.《内经》(正确答案)B.《难经》C.《甲乙经》D.《千金方》E.《帛书》22.根据骨度分寸法除…外两者间距离均为9寸: A.两完骨间B.腋前纹头至肘横纹C.天突至歧骨D.两额角发际间E.歧骨至脐中(正确答案)23. “一夫法”是指:A.手指同身寸B.中指同身寸C.拇指同身寸D.横指同身寸(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是.取列缺以何种取穴法比较正确:A.骨性标志(正确答案)B.折量法C.肌性标志法D.指量法E.动态标志法.大椎的取穴法为:A.活动标志取穴法B.肌性标志取穴法C.骨度折量取穴法D.骨性标志取穴法(正确答案)E.简便取穴法26.阳白采用何种取穴法?A.骨度折量取穴法(正确答案)B.肌性标志取穴法C.骨性标志取穴法D.指寸法E.简便取穴法27.下列各穴中不属于手太阴肺经的是A.天府B.侠白C.经渠D.肩t禺(正确答案)28.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梯侧缘的穴位是A.少海B.曲池C.尺泽(正确答案)D.曲泽29.位于眉梢凹陷中的穴位是A.攒竹B.太阳C.瞳子D.丝竹空(正确答案)30.合谷配三阴交,其作用是A.清热B.安胎C.醒神D.坠胎(正确答案).在手太阴肺经穴位中,治疗头项强痛当首选A.中府B.尺泽C.列缺(正确答案)D.鱼际31.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的穴位是A.中渚B.鱼际(正确答案)C.大陵D.前谷.位于拇长伸肌与拇短伸肌肌腱间凹陷中的穴位是A.大陵B.腕骨C.阳溪(正确答案)D.阳谷33.在针灸学中,被称为“四关穴”的是A.内关、外关B.关冲、太冲C.上关、下关D.合谷、太冲(正确答案)35.在肩胛冈下窝正中处的穴位是A.秉风(正确答案)B.天宗C.曲垣D.肩中俞36.下列各穴中不属于手少阴心经的是A.极泉B.青灵C.经渠(正确答案)D.阴那.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作用的是A.中冲B.关冲C.少冲D.少泽(正确答案)37.下列各穴中,止呕作用较好的是A.足三里B.中院C.内关(正确答案)D.胃俞39.下列穴位中,主治便秘较好的是A.公孙、丰隆B.中院、下巨虚C.下皖、上巨虚D.天枢、支沟(正确答案)40.下列穴位中,对心律有双相调整作用的穴位主要是 A.神门B.内关(正确答案)C.巨阙D.少府41.治疗咳嗽、咳血、潮热,当首选AA.尺泽(正确答案)B.中府C.列缺D.少商42.治疗面瘫,下列穴位中最常用的是A.外关B.内关C.天容D.翳风(正确答案).奇穴四神聪位于A.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0.5寸B.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3寸C.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5寸D.百会穴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正确答案)44.奇穴球后的正确位置A.眶上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B.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处C.眶上缘内1/4与外3/4交界处D.眶下缘内1/4与外3/4交界处(正确答案)45.太阳穴的正确位置在A.眉梢外1寸处B.目外眦外1寸处C.眉梢与目外眦之间D.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1寸(正确答案)46.夹脊穴位于A.第一胸椎至第四感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B.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C.第一胸椎至第十二胸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正确答案)D.第七颈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 5寸47.四缝穴的正确位置A.在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间关节横纹中点。
针灸学复习题与答案
![针灸学复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dc38e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8.png)
针灸学复习题与答案1、小肠经和心经衔接于A、中指B、拇指C、小指D、无名指E、食指答案:C2、痛痹,应对证选用A、阴陵泉、足三里B、大椎、曲池C、肾俞、关元D、膈俞、血海E、肝俞、太冲答案:C3、在八脉交会穴中,与后溪相通的奇经是A、任脉B、带脉C、阴维脉D、督脉E、冲脉答案:D4、取环跳穴的最佳体位是A、侧卧位,双膝屈曲B、侧卧位,取穴侧屈髋屈膝C、侧卧位,取穴侧屈膝伸髋D、侧卧位,双膝双髋均屈曲E、侧卧位,取穴侧伸膝伸髋答案:B5、三阴交穴位于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B、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C、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E、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6、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A、任脉B、阴跷脉C、带脉D、冲脉E、阴维脉答案:A7、手厥阴心包经在上肢的循行路线是A、上肢内侧前廉B、上肢外侧前廉C、上肢外侧后廉D、上肢内侧中部E、上肢内侧后廉答案:D8、遇胃痛患者需针刺中脘、内关、足三里时宜选取A、坐位B、俯卧位C、仰卧位D、仰靠座位E、侧卧位答案:C9、下列特定穴中,治疗腑病应首选A、络穴B、原穴C、下合穴D、郄穴E、五输穴答案:C10、足少阳胆经的络穴是A、外关B、光明C、通里D、丰隆E、列缺11、公孙穴位于A、第1跖骨趾关节部,赤白肉际处B、第1跖骨基底部后下缘,赤白肉际处C、第1跖骨小头前缘,赤白肉际处D、第1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处E、第1跖骨基底部前下缘,赤白肉际处.答案:E12、患者,自觉心慌不安,善惊易恐,气短神疲,舌淡苔薄,脉细数,治疗处方宜选A、内关、神门、心俞、肾俞B、内关、神门、心俞、肾俞C、内关、神门、心俞、肝俞D、内关、神门、心俞、脾俞E、内关、神门、心俞、胆俞答案:E13、与足太阴相表里的经脉是A、足厥阴B、手少阳C、足阳明D、手太阳E、足少阳答案:C14、与阴跷脉相通的穴位是A、申脉B、公孙C、内关D、照海E、临泣答案:D15、下列不是临床常用拔罐法的是A、刺血拔罐B、闪火法拔罐C、留罐D、走罐16、具有健脾疏肝,益肾安神作用的腧穴是A、公孙B、三阴交C、足三里D、阴陵泉E、丰隆答案:B17、在腹部,距前正中线0.5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足少阴肾经E、手太阴肺经答案:D18、太溪位于A、外踝下缘凹陷处B、外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C、内踝下缘凹陷处D、内踝前下方凹陷处E、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答案:E19、患者,男,21岁。
针灸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针灸学试题与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3945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a.png)
针灸学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根据骨度分寸法,腘横纹至外踝尖A、14寸B、13寸C、12寸D、9寸E、16寸正确答案:E2.手少阳经与足少阳经脉相交接的部位在A、目外眦B、目内眦C、耳旁D、目下E、鼻旁正确答案:A3.患者,女,34岁。
近日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气腥臭。
治疗时宜取A、丘墟B、带脉C、足三里D、气海E、阳陵泉正确答案:B4.被称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A、阴跷脉B、冲脉C、任脉D、阴维脉E、带脉正确答案:C5.足阳明胃经的下合穴是A、上巨虚B、足三里C、委中D、下巨虚E、飞扬正确答案:B6.被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A、冲脉B、带脉C、督脉D、阳维脉E、阳跷脉正确答案:C7.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解剂学“鼻咽窝”凹陷中的腧穴“A、阳溪B、阳关C、阳池D、阳白E、阳交正确答案:A8.小儿遗尿治疗选穴主要选取A、任督二脉B、任脉及足阳明胃经C、任脉D、任脉、足太阴经及背俞穴E、胱经背俞穴正确答案:D9.下列既是输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列缺B、合谷C、养老D、后溪E、太渊正确答案:D10.手太阴肺经起于A、肺C、胃口D、拇指桡侧末端E、胸中正确答案:B11.足少阳胆经的络穴是A、外关B、列缺C、通里D、光明E、丰隆正确答案:D12.腧穴可分为A、十四经穴、阿是穴、特定穴B、十二经穴、奇穴、特定穴C、十四经穴、特定穴、络穴D、十四经穴、阿是穴、奇穴E、十二经穴、奇穴、阿是穴正确答案:D13.下列与小肠相联络的经脉是A、手少阴心经B、足厥阴肝经C、手厥阴心包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少阴肾经正确答案:A14.属于胆经的腧穴是A、外关B、列缺C、通里D、光明E、冲阳正确答案:D15.足少阴肾经的原穴是B、然谷C、大钟D、水泉E、太溪正确答案:E16.阳证水肿的针灸治疗除取水分、气海、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外还应配A、肺俞、外关、太溪B、肺俞、大杼、合谷C、脾俞、肾俞、中脘D、合谷、水沟、肾俞E、肝俞、期门、阳陵泉正确答案:B17.腰背部疾病,治疗首选A、丰隆B、三阴交C、合谷D、足三里E、委中正确答案:E18.肾经的原穴为A、大陵B、太渊C、太溪D、太白E、太冲正确答案:C19.足太阳经背部第2侧线在后正中线旁开A、2.5寸B、1.5寸C、3寸D、3.5寸E、2寸正确答案:C20.患者结肠手术后出现腹部饱胀不适、嗳气、隐痛和恶心。
《针灸学》复习题(总 学生用)
![《针灸学》复习题(总 学生用)](https://img.taocdn.com/s3/m/dd8c0240852458fb770b5662.png)
《针灸学》复习题《针灸学》经络腧穴部分复习题经络总论1.单项选择题(1)循行分布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 )A 经筋B 经别C 皮部D 络脉E 奇经八脉(2)络脉中最细小的分支是:A 阴络B 阳络C 浮络D 孙络E 血络(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在:A 头面B 腹C 四肢末端D 颈E 胸(4)在奇经八脉中有“血海”之称的是:A 督脉B 任脉C 冲脉D 带脉E 阴维脉(5)分别主管一身表里的经脉是:A 阴阳跷脉B 阴阳维脉C 冲脉带脉D 任、督脉E 手厥阴、手少阳经脉(6)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上部分的是:A 十二经脉B 十二络脉C 十二经别D 十二经筋E 十二皮部(7)十二经脉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经在……交接:A 胸中B 肺中C 心中D 腹中E 头面部(8)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正确的是:A、手之三阳从头走手B、手之三阳从手走头C、手之三阳从手走胸D、足之三阳从足走头E、足之三阳从胸走足(9)在奇经八脉中有“阴脉之海”之称的是:A、督脉B、任脉C、阴维脉D、阴跷脉E、冲脉(10)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所在的是:A、十二络脉B、十二经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2. 多项选择题(1)络脉作用是:A 蓄积渗灌十二经气血B 加强阴阳表里经之间的联系C 机体卫外屏障D 输布气血以濡养周身组织E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2)十二经别:A 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B•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C 加强了脏腑之间的联系D 使十二经脉对人体各部分的联系更趋周密E 扩大了经穴主治范围(3)十二皮部A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B 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C 以经脉为纪D 居于人体最外层E 是机体的卫外屏障(4)《灵枢·海论》提出了人身有四海,具体为:A 脑为髓海B 膻中为气海C 胃为水谷之海D 任脉为血海E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5)《灵枢·卫气》中谈到的气街有:A、胸气有街B、头气有街C、背气有街D、腹气有街E、腰气有街(6)经络的生理作用是:A、联系脏腑与肢体的作用B、运行气血,濡养全身C、传注病邪D、指导辨证归经E、抗御外邪,保卫机体(7)手足三阴经在四肢内侧的排列是:A、手太阴在上肢内侧前缘B、足太阴在下肢内侧的前缘C、手厥阴在上肢内侧中间D、足少阴在下肢内侧的后缘E、足厥阴在下肢内侧的中间3.问答题(1)何谓经络?(2)试述十二经脉在头面部、躯干部的分布规律。
针灸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针灸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6e70d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8.png)
针灸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患者近日鼻塞,鼻流浊涕,嗅觉减退。
治疗宜取A、大椎B、曲池C、少商D、迎香E、太渊正确答案:D2、八脉交会穴中,与督脉相通的经穴是A、后溪B、外关C、冲阳D、列缺E、照海正确答案:A3、足太阳膀胱经起于A、目下B、目外眦C、鼻旁D、目内眦E、目上正确答案:D4、胆经的下合穴是A、胃俞B、章门C、阳陵泉D、太渊E、中脘正确答案:C5、在十二经脉中,环阴器的经脉是A、足阳明经B、足厥阴经C、足太阴经D、足少阴经E、足太阳经正确答案:B6、俞、募穴分布在A、躯干部B、头部C、肘膝以下D、肘膝以上E、四肢部正确答案:A7、风池、风府等穴的针刺法是A、直刺B、向上斜刺C、向上平刺D、斜刺E、向下颌或鼻尖方向斜刺正确答案:E8、用于自汗盗汗,合谷穴常配用的穴位是A、风池B、足三里C、照海D、太溪E、复溜正确答案:E9、根据骨度分寸法,腘横纹至外踝尖A、14寸B、16寸C、12寸D、13寸E、9寸正确答案:B10、患者,女,34岁。
近日带下增多,色黄黏稠,气腥臭。
治疗时宜取A、带脉B、足三里C、丘墟D、气海E、阳陵泉正确答案:A11、属于“肩三针”的穴位是A、秉风B、曲垣C、肩外俞D、肩中俞E、肩贞正确答案:E12、患者胁痛绵绵,遇劳加重,头晕目眩,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处方宜选A、期门、阳陵泉、内关、中脘B、期门、阳陵泉、内关、膈俞C、期门、阳陵泉、太冲、外关D、肝俞、肾俞、期门、三阴交E、期门、阳陵泉、太冲、支沟正确答案:D13、膈俞是A、血会B、筋会C、气会D、髓会E、骨会正确答案:A14、下列穴位可治疗胃痛的是A、气户B、梁门C、气冲D、髀关E、水突正确答案:B15、肝俞穴位于A、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B、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C、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D、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E、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正确答案:A16、阳证水肿的针灸治疗除取水分、气海、足三里、三焦俞、阴陵泉外还应配A、肝俞、期门、阳陵泉B、合谷、水沟、肾俞C、肺俞、外关、太溪D、肺俞、大杼、合谷E、脾俞、肾俞、中脘正确答案:D17、捻转补泻法中泻法的操作方法是A、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B、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轻C、捻转角度小,频率快,用力重D、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E、捻转角度大,频率慢,用力重正确答案:D18、手太阳小肠经在肩部的循行是A、循肩膊内B、循臑外上肩C、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D、上肩,出髃骨之前廉E、下当肩胛左右正确答案:C19、在上肢内侧面,从前向后经脉分布顺序正确的是A、心包经、心经、肺经B、肺经、心包经、心经C、大肠经、小肠经、心经D、肺经、心经、心包经E、肺经、大肠经、小肠经正确答案:B20、气血不足所致眩晕证的治疗主要取A、百会、风池、太阳、悬钟、太冲、太溪B、百会、风池、太阳、悬钟、中脘、丰隆C、百会、风池、太阳、悬钟、气海、血海D、百会、风池、太阳、悬钟、肝俞、肾俞E、百会、风池、太阳、悬钟、肾俞、太溪正确答案:C21、心经的络穴是A、通里B、阴郄C、灵道D、神门E、少府正确答案:A22、手太阳小肠经后溪穴主治病症不包括A、落枕B、腰扭伤C、目赤D、泄泻E、癫狂痫正确答案:D23、肺经合穴的五行配属是A、木B、金C、土D、火E、水正确答案:E24、下合穴中可治疗肠痈、泄泻的是A、上巨虚B、下巨虚C、委中D、足三里E、阳陵泉正确答案:A25、治疗经期或前或后,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血块,经行不畅,乳房、小腹胀痛,善太息,脉弦者,针刺除关元、肝俞、三阴交等主穴外,还应选用A、归来B、太冲C、合谷D、肾俞E、命门正确答案:B26、三阴交穴位于A、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B、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C、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正确答案:B27、患者呕吐,伴胁痛吞酸,嗳气,易怒,苔薄白,脉弦,治疗宜取A、中脘、内关、足三里、梁门、天枢B、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胃俞C、中脘、内关、足三里、膻中、丰隆D、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阳陵泉E、中脘、内关、足三里、合谷、天枢正确答案:D28、既称十二经之海,又称血海的是A、足阳明胃经B、冲脉C、足少阴肾经D、督脉E、足太阴脾经正确答案:B29、下列不属于单式补泻手法的是A、烧山火B、提插补泻法C、捻转补泻法D、呼吸补泻法E、平补平泻正确答案:A30、患者结肠手术后出现腹部饱胀不适、嗳气、隐痛和恶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复习题
一、填空
1、我国最早铸造针灸铜人的是宋朝的王惟一。
2、经穴数目最多的经脉是膀胱经,一侧含穴67个。
3、在十二经穴中,既是原穴以是输穴的穴位有6个。
4、在十二经脉中环绕或挟口唇的经脉胃经、大肠经、肝经。
5、《四总穴歌》说:“肚腹三里,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
6、在常用骨度分寸中,两者之间距离为12寸的有肘横纹至腕横纹、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腋窝顶点至11肋游离端。
7、急性胃痛,取郄穴可用梁丘,八会穴可用中脘;八脉交会穴可用内关、公孙。
8、艾炷灸是常用的针灸法,根据其施术方式可以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类。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穴,属于胆经的是(C)
A、期门
B、章门
C、京门
D、梁门
2、下列井穴中,治疗疝气应首选(C)
A、涌泉
B、隐白
C、大敦
D、至阴
3、下列针灸配方中,称为”开四关”的是(C)
A、内关外关
B、上关下关
C、合谷太冲
D、腰阳关膝阳关
4、下列穴位除(D)穴外都是郄穴
A、孔最
B、郄门
C、阴郄
D、偏历
5、在十五络脉名称中不包括哪个名称:(B)
A、大包
B、会阴
C、长强
D、鸠尾
6、募穴的刺激点共有(C)
A、12个
B、15个
C、18个
D、21个
7、下列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症应首先选用(C)
A、原穴
B、俞穴
C、郄穴
D、八脉交会穴
8、除(C)之外,两穴之间的距离均为3寸。
A、跗阳昆仑
B、犊鼻足三里
C、蠡沟中都
D、伏兔阴市
9、下列经脉中,除(D)外循行均经过脊。
A、足少阴经
B、冲脉
C、督脉
D、足少阳经
10、根据五输穴的主治特性,治疗”体重节痛”应采用(C)
A、合穴
B、井穴
C、输穴
D、经穴
11、拔罐法,早期称为(D)
A、排脓疗法
B、排气疗法
C、吮血疗法
D、角法
12、斜刺角度为(D)
A、10°左右
B、15°左右
C、30°左右
D、45°左右
13、呼吸补泻法是(C)
A、呼气时捻转,吸气时提捶
B、呼气时提捶,吸气时捻转
C、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D、呼气时出针,吸气时进针
14、下列各穴中,治疗痔疾最有效的是(C)
A、侠白
B、隐白
C、二白
D、四白
15、治疗小儿遗尿除主方外,肾气不足者应配(B)
A、肝俞
B、命门
C、脾俞
D、膀胱俞
16、下列各穴中,治疗上齿痛最好选用(C)
A 合谷
B 劳宫
C 内庭
D 太冲
17、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于募穴(D)
A 中极
B 章门
C 日月
D 俞府
18、以下神门穴的主治,哪项不对(B)
A 心痛
B 心悸
C 健忘
D 盗汗
19养老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A)
A 郄穴
B 原穴
C 络穴
D 五输穴
20、下列经脉中,除_______外都经过肺(D)
A 手少阴心经 B足少阴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太阴脾经
三、多选题
1、以下书籍中,为针灸学史上总结性的代表著作的(ACD)
A、《内经》
B、《针灸大全》
C、《针灸甲乙经》
D、《针灸大成》
E、《难经》
2、十二经皮部(ABCD)
A、是经络系统在体表的分布
B、是络脉之气散布的部位
C、药物贴敷的临床应用源于皮部理论
D、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在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
E、其走向同十二经走向相同
3、脱肛取百会穴治疗是(BCD)
A、近部取穴
B、下病上取
C、远道取穴
D、循经取穴
E、对症取穴
4、联系脑部的经脉有(AC)
A、督脉
B、足厥阴肝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足少阳胆经
E、足少阴肾经
5、下列经脉中,交会于中极,关元的是(ABC)
A、脾经
B、肝经
C、肾经
D、胃经
E、胆经
6、在毫升刺法中,为了增强针感,经常采用的辅助手法是(ACDE)
A、刮柄法
B、侯气法
C、震颤法
D、弹法
E、循法
7、根据有关古籍记载,孕妇禁针的穴位有(ABCE)
A、合谷
B、昆仑
C、三阴交
D、石关
E、肩井
8、根据”合治内府”的原则,下列腑病选穴正确的是(ABE)
A、大肠病取曲池
B、膀胱病取委中
C、胆病取膝阳关
D、三焦病取委中
E、小肠病取下巨虚
9、治疗风寒型感冒宜取(AC)
A、风池风门
B、大椎外关
C、合谷列缺
D、曲池鱼际
E、肺俞尺泽
10、行痹的针灸治疗一般用(ABC)
A、以患部与循经取穴为主
B、配膈俞血海
C、毫针泻法或平补平泻
D、运用灸法
E、可用皮内针
11、奇经八脉的特点是(BCDE)
A、有各自所属的腧穴
B、不隶属于脏腑
C、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
D、与奇恒之腑有密切联系
E、别道奇行
12、十二经脉中“四根”“三结”指的是(ABC)
A、头面为结
B、胸腹为结
C、四肢为根
D、下肢为根
E、上肢为根
13、“气街”是指(ABCD)
A、头
B、胸
C、腹(背)
D、胫
E、四肢
14、“四海”是指(ACDE)
A、脑为髓海
B、胸为气海
C、胃为水谷之海
D、冲脉为血海
E、冲脉为十二经之海
15、灸法的作用是(ABCDE)
A、防病保健
B、温经散寒
C、扶阳固脱
D、消瘀散结
E、引热外行
四、简答题
1、写出足少阴肾经的循行路线及病侯。
答:起于足小趾之下,斜走足心,沿内踝后,进入足跟,行下肢内侧后缘上行,通脊属肾,络膀胱。
直行经脉从肾向上,过肝膈,入肺,沿喉咙夹舌根。
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咳嗽、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下肢痿弱无力,足心热。
2、试述针刺不得气的原因。
答:取穴不准确,手法不当患者经气不足。
3、试述百会与人中主治的异同。
答:⑴相同点:百会、人中均为督脉穴,可治疗神志病,如中风、休克、癔病、癫狂痫证等。
⑵不同点:①人中为急救要穴之一,用于治疗昏迷、中风、休克等急危重证,毫针可强刺激或指甲掐按;而百会具健脑益智之功,用于痴呆、中风、失语、失眠健忘等证。
②在主治头面局部病证方面,百会用于治疗头风、头痛等头部症状为主的病证,而人中用于鼻塞、鼻衄、口歪、齿痛等面鼻口部病证。
③百会位于巅顶,具有升阳举陷之功,可用气失固摄而致的下陷性病证,宜用灸法。
④人中配合委中治疗急性闪挫腰痛有良效。
五、病案分析题
吕某,女,32岁,干部。
主诉:颈项疼痛,活动受限4天。
4天前患者自述夜间睡眠受风,晨起后颈项疼痛,活动受限,头向左侧偏斜,疼痛向左侧肩部和上臂放射,经按摩、热敷无效,遂来我院针灸门诊就诊。
查
体:颈部活动受限,头向左侧偏斜,左侧颈项压痛明显。
舌质淡红,苔薄白。
试写出病因病机、诊断、辨证分型、针灸治疗原则、针灸治疗处方及方义。
答:1、病因病机:患者可能因睡眠姿势不正,或枕头高低不适,复因风寒侵袭颈背部,寒性收引,使筋络拘急;颈部筋脉失和,气血运行不畅,不通而痛。
2、诊断:落枕。
3、证型:风寒袭络。
治法:疏风散寒,通络止痛。
以局部阿是穴及手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
4、穴方:外劳宫、阿是穴、肩井、后溪、悬钟、风池、合谷。
5、操作:毫针泻法。
先刺远端穴外劳宫、后溪、悬钟、合谷,持续捻转,嘱患者慢慢活动颈项,再针局部的腧穴,可加艾灸。
6、方义:外劳宫是治疗本病的经验穴。
手太阳、足少阳循行于颈项侧部,后溪、悬钟分属两经腧穴,与局部肩井、阿是穴合用,远近相配,可疏调颈项部经络气血,舒筋通络止痛;风池、合谷可祛风,通络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