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我国煤炭行业发展史
煤炭工业历史回顾和发展现状
第1章煤炭工业历史回忆和发展现状回忆新中国成立60年发展与改革的伟大历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中国完成了从满目疮痍、积贫积弱发展到经济总量世界第三、人民生活迈向总体小康,从封闭半封闭到全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的实质性跨越。
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较快增长大幅度拉动了能源需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由1957年的0.96亿tec跃升到2008年的28.5亿tec。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长期以来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三分之二以上。
60年来,全国各类煤矿累计生产原煤469亿t,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较快发展,做出了巨大奉献。
第一节煤炭工业历史回忆一、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人类发展历史与实践证明,经济增长离不开能源的支撑。
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水平、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影响能源消费强度。
人类从农业化社会升级为工业社会乃至后工业化社会,能源消费的种类、领域、数量、方式、强度以及能源利用效率等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当人类处于农业社会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能源需求量增速缓慢。
人类步入工业化社会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能源消费快速增加。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化时代,人均GDP到达较高水平,由于科技进步,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人均能源消费将不再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甚至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
因此,人均能源消费变化趋势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反映了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
当经济水平较低时,如工业化前,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对能源依赖程度不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通常小于0.5。
进入工业化社会化后,大工业生产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加大了对能源的依赖,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增高,通常介于0.8~1.2间,能源消费增速高于GDP增长速度。
当经济社会发展到后工业化时期,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的依赖将出现下滑,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一般不超过0.6。
山西煤炭发展简史
山西煤炭发展简史
山西煤炭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时期,当时山西就已经开始了煤炭开采。
在清朝时期,山西的煤炭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康熙年间,山西的煤炭开采已经相当普遍,清政府也开始对煤炭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
嘉庆年间,山西煤炭产业进入了黄金时期,产量迅速增长,主要用于烧砖、烧灰和制作铁器等行业。
民国时期,山西的煤炭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政府开始对煤炭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建立了一批现代化的煤矿,推动了山西煤炭产业的现代化进程。
同时,山西的煤炭运输也得到了改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建设,促进了煤炭的流通和销售。
这一时期的山西煤炭产业产量大幅增长,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煤炭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是山西煤矿全面恢复、进行基本建设和打基础阶段。
全省主要煤矿绝大部分都已经恢复生产。
到1957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2368万吨,比1952年增长138%,原煤产量占全国的%,名列第一。
上世纪60年代初,山西煤炭行业经营管理与生产力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山
西各大煤矿新建和改扩建竣工投产、试点推广综合机械化采煤阶段。
1965
年全省原煤产量达到3972万吨,比1957年增长68%,8年间年均增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山西煤炭发展史的资料、文献,以获取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
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煤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和变革,煤炭行业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支柱行业,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煤炭开采的起步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那个时候,中国正处于新中国建立后的初期,面对着巨大的工业化任务以及整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
因此,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煤炭生产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产业,大量投产的煤矿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财富,推动了当时的工业化进程。
尽管煤炭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由于煤炭行业的开采部门集中在一些偏远地区,而这些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导致了煤炭行业的发展难以为继。
此外,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还涉及到了环境污染等多个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克服煤炭行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中国政府不断进行改革和调整。
在上世纪80年代,煤炭生产逐渐得到了全面规划和组织,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煤炭行业出现了转型,从以传统开采与产业链条为重点,转向以生态环保为核心的新型煤炭产业。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和措施,推行了市场化、产业集中、技术革新等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有效地提升了该行业的竞争力、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从经济角度来看,煤炭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煤炭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能源之一,对于支撑中国的工业和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的需求规模也不断增加,这也使得煤炭行业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和推动。
目前,煤炭行业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重要的支柱行业之一,对于全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竞争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不过,煤炭行业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国际经济环境和能源政策的变化,使得煤炭行业的价格和市场竞争力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我国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
我国煤炭绿色低碳科技发展历程第一阶段是煤炭工业开拓前进阶段,时间从1948至1977年。
我国煤矿回采工作面采用金属支护取代木支护,逐步淘汰落后的柱式体系采煤法,开始夯实壁式采煤法的主体地位。
20世纪70年代,伴随着滚筒采煤机的问世,采煤机、单体支柱、金属顶梁和刮板输送机配套的普通机械化采煤方法逐步推广与应用。
20世纪70年代后期,单体液压支柱研发成功并大规模推广,使得普采逐渐发展为高档普采,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改善了工人劳动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
该阶段,产能不足以支撑社会主义建设是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薄弱的工业基础制约了煤炭产能的提升,同时生产安全得不到保障。
为此,全行业勠力同心,通过技术引进与改造使得我国煤炭产量由1949年的3200万t迅速提升到1977年的5.51亿t;百万吨死亡率由1949年的22.28%降至1977年的9.95%。
第二阶段是煤炭工业发展改革阶段,时间从1978至1993年。
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综采技术的起步和发展阶段,煤炭行业掀起了新一轮采煤工艺革新。
1978年,我国引进了100套综采成套装备,开启了综合机械化生产时代;80年代,引进和研发了放顶煤开采技术;1990年,年产25万t的水煤浆试验厂开工建设,探索了水煤浆代油并减少环境污染的新途径。
该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社会经济对煤炭的需求进一步激增,地方乡镇煤矿粗放发展,供需紧张与安全问题仍是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综采技术的推广普及使我国煤炭产量由1978年的6.18亿t提升到1993年的11.5亿t,百万吨死亡率由1978年的9.44%降到1993年的4.78%;同时,原煤入选率由1978年的16.7%提高到1990年的17.7%。
第三阶段是洁净煤技术框架形成阶段,时间从1994至2005年。
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洁净煤技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重视煤炭清洁利用,以解决煤炭利用引起的环境问题。
“关于研究我国大力开发推广洁净煤技术问题会议”,确定成立了国家洁净煤技术开发推广领导小组。
中国煤炭发展史
中国煤炭发展史一、古代煤炭利用的起源在中国,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利用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利用煤炭进行烧火取暖。
在古代文献中,也有关于煤炭的记载。
例如《山海经》中就有关于煤炭的描述,其中记载了“黑气实物,其状如炭,可烧,其名曰煤”。
二、明清时期煤炭的开采与利用明清时期,煤炭的开采与利用进一步发展。
明代时,山西、河南等地开始有规模的煤矿开采,并建立了煤炭运输的水运体系。
而清代时,煤炭的开采规模更加扩大,煤炭开始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
清代煤矿的开采技术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从传统的人工开采逐渐过渡到了机械开采。
三、近代煤炭工业的崛起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煤炭工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1923年,中国最早的煤炭工业学校——煤炭研究所在山西成立,标志着中国煤炭工业进入了科学研究与教育的阶段。
此后,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煤炭的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得到了极大改善。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煤炭工业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煤炭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了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求,中国大力发展煤炭工业。
在规划和政策的支持下,煤炭工业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在技术上,中国煤炭工业也取得了重要突破,例如煤矿开采技术的改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发等。
五、煤炭工业的现代化发展进入21世纪,中国煤炭工业进一步加快了现代化的步伐。
在煤炭开采方面,中国大力推进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事故的发生率大幅下降。
同时,煤炭的煤化工利用得到了进一步拓展,煤炭成为化工原料的应用不断增加。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尽管中国煤炭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煤炭资源的有限性使得煤炭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需要加大对其他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其次,煤炭的高污染性给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需要加大对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近代中国煤炭发展史
近代中国煤炭发展史
近代中国煤炭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
19世纪末,中国开
始大规模开发煤炭资源,并逐渐建立起现代化的煤炭工业体系。
在清朝末期和民国初期,煤炭产量逐渐增加。
煤炭的开采主要
集中在山西、河南和辽宁等地区。
煤炭的需求主要来自于铁路、工
矿企业和城市的用能需求。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对煤炭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煤炭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政府通
过推动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和投资,加强煤炭资源的管理和开采。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煤炭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大规模的煤矿建设和煤炭生产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煤炭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环境污染、煤矿安全事故和资源消耗等问题成为了制约中国煤炭发
展的重要因素。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开始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逐步减
少对煤炭的依赖,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同时,推进煤
炭行业的并购重组,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环境保护能力。
近年来,中国的煤炭产能不断下降,同时增加了对进口煤炭的
需求。
这反映出中国煤炭产业正朝着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
总体来说,近代中国煤炭发展史展现了中国在煤炭资源开采和
利用方面的重要进展。
虽然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政府和煤炭企业
一直在努力推动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煤炭开采的发展历史
绪论
一、炭开采的发展历史
开采利用煤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00多年的春
秋战国时期,煤炭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产品。
春秋称煤炭为:石涅、涅石
魏晋称煤炭为:石墨
唐宋称煤炭为:石炭
明朝称煤炭为:煤炭
《天工开物》明末宋应星编著,是世界第一部记载包括地质、开拓、采煤、支护、通风、提升、运输和瓦斯排放等在内的古代煤炭开采技术。建国以后,采煤方法的发展过程:
1949年——1952年:恢复时期;
1953年——1957年:采煤方法改革,长壁式为主占92.27%;
1976年——1980年:发展长壁、柔性、对拉、无煤柱护巷采煤法和水力采煤法;
1981年----至今:发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新中国成立之初,煤炭年产量只有32.43Mt,“七五”期间的6亿吨左右,“九五”期间的13亿吨,2006年23.25亿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居世界第一位,机械化程度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提高到77.78%;
行业整体效益不断增加。在经历三年严重的经济困难后,2001年煤炭行业开始走出低谷,呈现恢复性增长。2002年后步入快速增长周期,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补贴后实现利润达550亿元。
三、我国煤炭生产结构
截止2005年4月,煤矿总数24813处。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81处,纳入45户重点监控对象的有414处;
实践教学采用学生动手实验、参观教学模型、教师讲解等形式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中国矿业发展历史
中国矿业发展历史谁知道中国的煤炭发展史1 前言1.1 世界及我国煤炭储量与分布1.1.1 世界煤炭资源储量与分布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广泛且具有不平衡性。
全世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80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2,371个。
古生代的石炭纪、二叠纪,中生代的侏罗纪,以及新生代的第三纪,是地史上最主要的聚煤期。
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聚煤带,占有世界煤炭资源量的70%以上,尤其集中在北半球的中温带和亚寒带地区。
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以两条巨大的聚煤带最为突出,一条横亘欧亚大陆,西起英国,向东经德国、波兰、原苏联,直到我国的华北地区;另一条呈东西向绵延于北美洲的中部,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的煤田。
南半球的煤炭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比较丰富的有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
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
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
各大洲相比,北半球的三大洲都比较丰富,现探明煤炭资源量中,亚太地区296889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2.7%;北美洲有254432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8.0%;欧洲及欧亚大陆有28709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31.6%。
南半球各大洲的煤炭资源都比较少,其中中南美洲19893百万吨,约占世界的2.2%;非洲和中东50755百万吨,约占世界的5.6%。
从各国拥有煤炭资源来看,储量上100亿万吨的有美国、俄罗斯、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南非、乌克兰、哈萨克斯坦、波兰、巴西10个国家。
其中最多的是美国,探明储量246643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27.1%;其次是俄罗斯,探明储量157010百万吨,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7.3%;中国和印度分别是114500百万吨和92445万吨,分别占世界煤炭储量的12.6%和10.2%。
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
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煤炭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最早利用煤炭作为能源的时期,主要形成于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为煤炭行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简要介绍:1. 古代开发利用:早在古代,人们就开始使用煤炭作为燃料。
在中国,公元前600年左右的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开始使用煤炭烧制陶器,并将煤炭、铁矿石一同使用,形成了早期的煤铁冶炼工业。
2. 工业革命前期:工业革命时期,煤炭作为主要能源开始大规模应用于工业生产,其中以英国为代表。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的煤炭开采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
同时,煤炭运输也得到了改善和发展,铁路、航运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使煤炭能够迅速供给工业中心。
3. 工业革命后期:煤炭继续成为工业化国家的主要能源。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煤炭采掘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煤炭产量大幅增加。
同时,煤化工技术的发展使煤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合成氨、甲醇、合成油等。
但随着石油和天然气等新能源的兴起,煤炭开始逐渐面临着能源结构调整的挑战。
4. 现代发展: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煤炭行业经历了一系列国际市场波动和环保压力。
全球范围内关于能源结构转型的讨论和实施,导致许多国家减少了对煤炭的依赖,并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开发与投资。
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然依赖煤炭,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等国。
煤炭行业也面临来自环保组织和政府的压力,要求降低环境污染和二氧化碳排放。
总的来说,煤炭行业从古代到现代一直是人类利用的重要能源之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以及能源结构的变革,煤炭行业在全球层面上经历了发展、衰退、调整的过程。
如今,如何实现煤炭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降低环境污染,以及寻求煤炭替代能源等问题成为煤炭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新中国成立70年煤炭建设发展综述
2
7 亿t
97 亿 t
违背煤矿建设程序和超能力生产,煤炭产量大起大
落,中共中 央 提 出 了 “调 整、 巩 固、 充 实、 提 高”
的建设方针.
(
3) “大 三 线” 建 设 时 期, 煤 炭 基 本 建 设 在
“备战、备 荒、 为 人 民” 和 “立 足 战 争, 争 取 时 间
建设战略后方”的思想指导下,大批施工队伍从华
/a,社会主义煤炭工业的初步基础逐
能达 1
76 亿t
步建成.
(
2)“大跃进”时期,为满足 “全民大办钢铁”
的需要,提出了 “全 民 大 办 煤 矿”, 并 实 行 “边 勘
探、边设计、边施工”的方针,全国小煤矿数量快
速 增 加 到 10 万 多 个, 煤 炭 产 量 由 1958 年 的
/a快速增长到 1960 年的 3
中图分类号 TD-9 文献标识码 A
Re
v
i
ewo
fc
oa
lc
on
s
t
r
u
c
t
i
onandd
e
v
e
l
opmen
ti
nt
he70y
e
a
r
ss
i
nc
e
t
hef
ound
i
ngo
ft
hePe
op
l
e
'
sRepub
l
i
co
fCh
i
na
XuL
i
ang
(
Ch
i
naNa
t
i
ona
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历程
时间: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
高速发展阶段
原因: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 需求增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特点:大规模开采,产量迅速增加
影响: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优化调整阶段
时间:20世纪90年代至 21世纪初
背景:煤炭市场供过于求, 企业亏损严重
措施:关闭小煤矿,提高 煤炭质量,加强安全生产
20世纪初,中国煤炭产量 逐渐增加,但仍不能满足 国内需求
抗日战争时期,煤炭工业 受到严重破坏,产量大幅 下降
解放后,中国煤炭工业得 到迅速发展,成为国家重 要能源支柱
现代煤炭工业的发展
煤炭开采技术的进步:从手工开采到机械化、自动化开采 煤炭利用方式的转变:从直接燃烧到清洁利用,如煤电、煤化工等
煤炭产业的调整与升级:从单一煤炭开采到多元化发展,如煤炭深加工、新能源等
1987年,中 国最大的煤矿 火灾事故,造 成数百人死亡
2008年,中 国最大的煤矿 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数百人死
亡
2010年,中 国最大的煤矿 透水事故,造 成数百人死亡
4
势的煤 未炭 来工 趋业
清洁能源替代
清洁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清洁能源将得到大力发 展
技术进步:清洁能源技术的不 断进步,使得清洁能源成本降
循环经济的概念:减少 废弃物,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 煤矸石、煤泥、煤层
气的综合利用
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 利用的挑战与机遇: 技术进步、政策支持、
市场需求
国际合作与交流
积极参与国际煤炭市场,提高 中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加强与国外煤炭企业的技术交 流与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
关于煤炭的发展历程
关于煤炭的发展历程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已经被人类利用了数千年。
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在古代中国,煤炭主要用于取暖和烹饪。
早在公元前4世纪,煤炭就开始被广泛开采和利用。
公元1世纪,煤炭的使用更加普及,成为国家维持运行的重要能源。
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产业逐渐发展起来。
在18世纪,英国
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了煤炭的大规模利用。
煤炭的高热值和大量储量,使其成为驱动机械和发电的理想燃料。
到19世纪末,煤炭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对传统的煤炭获取方式感到不满。
煤炭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燃烧煤炭也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为了寻求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替代品,人们开始寻找煤炭的替代能源。
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成为了新的热点。
同时,核能也被一些国家利用起来,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选择。
然而,尽管有各种替代能源的发展,煤炭仍然在许多国家被广泛使用。
这主要归因于其丰富的储量、成本相对较低以及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尽管如此,煤炭行业也在努力改进其环境影响。
新技术和装备的应用降低了煤炭开采和利用的环境负荷,煤炭发电厂也在减少排放。
在未来,煤炭的发展趋势依旧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新能源技术的发展。
煤炭行业需要持续创新,改进技术,提高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煤矿发展纪实
煤矿发展纪实引言煤矿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煤矿发展的历程、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历史回顾早期开采与初步发展中国的煤炭资源丰富,早在古代就有人利用地下煤层进行火化。
然而,真正的工业化开采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当时,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条件限制,采掘方法主要是手工开采和简单机械开采。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能源需求的增长迅速加剧。
为满足国内能源需求,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成为必然选择。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大型国有煤矿企业。
改革开放与市场化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伴随着对能源需求更高效、更环保的追求。
煤矿业也在此背景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首先,对煤矿企业进行了体制改革,引入市场机制,取消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行政指令性安排。
这使得企业可以更加自主地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其次,以提高采矿效率和保护环境为目标,引进了更加先进的采矿技术和设备。
通过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并结合国内特点进行创新,中国的煤矿开采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中国的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逐渐提高。
通过强化监管、加强培训、完善法律法规等措施,事故频发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同时,中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问题。
在采矿过程中,要求企业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
同时,在废弃煤矸石处理方面也有相应政策和措施。
现状分析煤炭资源储量与产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煤炭资源储量超过1.3万亿吨,占全球总储量的13%以上。
而中国的煤炭产量也一直保持在全球第一的位置。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需求,中国的煤矿业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重点发展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煤电联营、化工联营等模式。
同时,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依赖。
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煤矿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煤电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煤电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1949年-1978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煤电行业的起步阶段。
在
中国建国初期,煤电发电成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煤电发电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低效率、高排放等。
2. 1978年-200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煤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开始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煤电发电技术,并加大对煤电行业的投资力度。
同时,改善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也成为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
3. 2000年-2010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煤电行业的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需求急剧增加,煤电发电成为主要的电力供应方式。
然而,由于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和高排放的不可持续性,煤电行业开始面临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等。
4. 2010年至今:这一时期是中国煤电行业的转型和升级阶段。
面对日益增长的环境和能源压力,中国政府开始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推动煤电行业的转型升级,如加大环保投入、提高煤电发电效率、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等。
同时,中国也在加大对煤电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煤电企业实施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体来说,中国煤电行业经历了迅速发展的阶段,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和能源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煤电行业
正不断转型升级,加大绿色发展力度,并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
中国能源工业七十年回顾
中国能源工业七十年回顾作者:暂无来源:《企业观察家》 2019年第10期文/朱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一、中国能源工业发展历程1949年以来我国能源工业的发展经历,从制度变革角度,可以分为计划经济时期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时期。
然而,由于不同能源资源禀赋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差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工业的阶段划分及其起始点并不完全相同。
(一)煤炭工业发展历程我国煤炭工业近七十年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恢复与初步发展时期(1949~1977年)。
这一阶段,煤炭工业先后经历了三年恢复期(1949~1952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以及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煤矿工业发展受到极大干扰。
但煤炭供应短缺会促使中央政府放宽政策(比如,1972年鼓励地方煤矿和小煤矿发展政策),地方政府也尽力保护煤矿生产,从而使煤炭产能稳步增加。
(中国煤炭志编纂委员会,1997)1976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了4.84亿吨,1977年达到5.5亿吨,与1949年的3000万吨相比,增加了将近16倍,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转型发展期(1978~2000年)。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煤炭工业随之进入了转型发展时期。
这一期间,煤炭体制从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初步的市场经济体制。
1985年开始实施的煤炭行业投入产出总承包政策是这一时期关键性的制度变革因素。
1992年7月,国家取消了计划外煤价限制,放开指导性计划煤炭及定向煤、超产煤的价格限制,出口煤、协作煤、集资煤全部实行市场调节。
1994年7月,取消了统一的煤炭计划价格,除电煤实行政府指导价外,其他煤炭全部由企业根据市场需要自主定价。
1995年,我国煤炭企业开始探索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1998年,国务院改革了煤炭管理体制,下放原煤炭部直属的国有重点煤矿,推进政企分开。
体制变革使煤炭工业效率得到提升,企业活力得到增强,煤炭产量以每隔2~5年增加1亿吨的速度增长,2000年达到13.84亿吨,22年间增加1.23倍,产量年均增加3500万吨。
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
煤炭产业的发展现状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之一,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煤炭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煤炭产业的历史背景、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四个方面展开。
一、历史背景中国煤炭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但现代煤炭产业的形成始于清朝末年的山西煤炭业。
20世纪初,煤炭工业逐渐兴起,成为中国工业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支撑。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实行集中经济体制,煤炭工业被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于1950年代初开始实施国有化。
近年来,煤炭产业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环境、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煤炭产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二、现状目前我国煤炭产业已基本形成了以能源企业为主导的现代煤炭产业体系。
2018年,中国煤炭产量达到36.96亿吨,位居全球第一。
然而,煤炭产业也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近年来环保压力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煤炭矿业企业倒闭,煤炭产量也在下降。
2019年,中国的煤炭产量下降了2.5%。
其次,煤炭开采过程对水资源的消耗和污染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在煤炭的开采、磨碎、输送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渣,这些废水和废渣往往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中。
此外,煤炭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逐步减少,这与产业升级、机器人替代等因素有关。
三、问题面对当前的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寻求对策和解决办法。
首先,政府需要加大环保管理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打击,推广先进的煤炭开采和运输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损害。
其次,应进一步鼓励产业升级,推动煤炭产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还应加强煤炭资源的清理整合,挖掘出更多的清洁能源替代品以实现转型升级,推动煤炭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方向为了让煤炭产业持续发展,我们还需要更加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例如,通过智能化技术来提高采掘效率,最大程度减少环境污染。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
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发展及历史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
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演化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工业、军事发展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逐渐发展起来的,同时,为规范煤炭产业发展,逐渐从各类政府文件、规章、规程、制度等综合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煤炭产业。
至2007年11月,我国第一部正式的《煤炭产业发展政策》出台,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产业政策历经了比较漫长的发展过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发展,按政策演化特点大致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从煤炭工业全面恢复发展、“大跃进”、“十年动乱”、到改革开放前的动荡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还可划分为两个小时段。
一是,1949年至1957年,以提高煤炭产量为中心,推行矿井技术改造,全面恢复生产,煤炭产业开始步入规范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煤炭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把煤炭和粮食作为同等重要物资,实行国家调拨分配制度,并作为国家重要工业部门管理。
1949年11月成立了燃料工业部,确定了煤炭产业“以全面恢复为主,部分新建则以东北为重点”生产方针;为改变落后的生产工艺、采煤方法和煤矿安全对煤炭生产的制约,通过了《关于在全国煤矿全面推行新的采煤方法的决定》;在国营煤矿中推行生产方法改革,把原始、落后的穿洞式、高落式采煤方法改为长壁式采煤方法。
1951年,公布了第一部《煤矿技术保安试行规程》(草案),并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局;为加强私营煤矿管理和小煤矿管理,公布了《公私营煤矿暂行管理办法》、《公私营煤矿安全管理要点》和《土采煤窑暂行处理办法》,逐步改善了这些煤矿的生产条件。
至1952年底,有83%的国营煤矿恢复了生产,大同、抚顺、焦作、阳泉、淄博、枣庄等规模较大的煤矿全部恢复了生产,还在东北地区重点建设了海州露天等13处新矿,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快速增长到7000万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煤炭能否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能否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煤炭实施怎样的产业政策。
所以,我国要借鉴历史经验教训,从现实情况出发,确定煤炭产业的方向和思路,制定相应的配套辅助政策。
由于社会结构的变化,煤炭行业现在也迎来了“互联网+”,现行的“金银岛煤炭”仅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线下的传统交易方式整合到线上,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
一、我国煤炭产业政策
计划经济时期的煤炭产业政策。
49年至8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从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我国煤炭行业也像所有其他行业一样,完全在计划经济的环境下运行,所有的煤炭生产任务都由国有企业承担。
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上依赖国家投资,企业的生产、销售、定价完全遵从政府计划。
改革开放初期的煤炭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工业实施积极的对外开放政策,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了国有煤矿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推动了煤矿现代化建设。
国家在支持全国乡镇煤矿发展的同时,为了调动煤炭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从1985年开始,又对原国有重点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实行了投入产出总承包,以后又多次延续财务承包。
这些产业政策,对调动地方、农民办矿的积极性和调动国有煤炭企业的积极性,增加煤炭企业的经营活力,促进煤炭生产和供给发挥了重要作用。
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的产业政策。
我国1993年以后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煤炭产业政策体系。
在向市场经济转型初期(1993年-1998年),国家在支持煤炭企业减人提效,鼓励兴办非煤产业的同时,一方面在煤炭总量开始失控时继续沿用鼓励小煤矿发展的政策,另一方面又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急于求成,提出了三年放开煤价、三年抽回补贴、煤炭行业整体“扭亏为盈”的目标;1994年,在由产品税改为增值税的税制改革中,考虑煤炭行业特殊性不足,大大增加了煤炭企业的税收负担,“九五”成为煤炭产业建国以来最困难的时期,原属中央财政的煤炭企业有2/3的企业亏损。
现代的煤炭行业,1998年以后,在进一步放开煤价,让煤炭企业进入市场的同时,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采取了对煤炭总量进行宏观调控、减轻煤炭企业负担、改善煤炭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等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主要有:以关闭非法开采、布局不合理和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的各类小煤矿为主要内容的总量调控政策;鼓励煤炭出口政策;整顿煤炭市场经营秩序,实行煤炭经营资格审批制度政策;企业下放后,所得税全额交给地方财政,用于困难煤炭企业的补贴政策;企业利润不再上缴和划转,由此产生的亏损补贴缺口,由中央财政增
加亏损补贴基数的政策;对资源枯竭的煤矿实施关闭破产的政策等,煤炭产业状况开始有所好转,并逐步实现扭亏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