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的功能和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体育的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功能是事物特有属性的外在作用。

学校体育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熊斗寅先生提出:

体育的功能应当分为本质功能和非本质功能(一般功能)。

本质功能反映事物的特点和本质属性;非本质功能是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时所发生的作用。

以往的教材平行并列体育的多功能。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强身健体(健身功能)是学校体育的最本质功能。

健身最能反映学校体育的本质特点和属性,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其主要内容来进行教学、锻炼、训练的,它要求人体直接参与活动,并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是学校体育最本质的特点。

学校体育的健身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3、提高人体功能

4、调节人的心理

5、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1、教养功能

2、教育功能

3、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4、美育的功能

5、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一)教养功能

教养是指教和养两个方面,即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增长见识、发展身体、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育功能

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按一定的目的形成特定的个性品质,包括世界观、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情操、美感等。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个体社会化即人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一个人学习他所属的社会中的人们必须掌握的生活技能、行为规范和价值体系,以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的过程。

(四)美育的功能

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内涵。著名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论断。

学校体育的价值:

张岱年认为,“价值具有两重含义,亦即具有两个不同的层次。价值的基本含义是能满足一定的需要,这是功用价值;价值的更深一层的含义是其本身具有优异的特性,这是内在价值”。人们对价值的理解和评价就产生了价值观。“从哲学意义上理解,所谓价值观是指人在生活和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用以支配人的判断和选择,决定人的态度和行为指向的观念”。鉴于价值观在人的态度和行为中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学者们对价值观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大量不同视域的研究,涵盖领域包括职业、经济、政治、政策、道德、教育、知识、生育、工作,甚至还有时间等许多方面。当然,体育价值观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青睐。从对价值和价值观的认识出发,也不难理解体育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它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甚至还会影响到体育事业的发展。为此,体育价值观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我国体育价值观研究述评

1.1.体育价值观概念的界定

目前,体育界对于体育价值观尚无十分统一的界定,下面按时间先后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界定。刘德佩认为,人们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评价的总和即是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唐宏贵认为,“体育价值观是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来评价体育这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观念”。陈琦等认为,“体育价值观是对体育价值及体育价值关系的整体的、根本的看法、观点和态度,也就是对体育与主体(个体、社会和人类)发展的特定关系的根本认识,包括体育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的认识,同时,还包括对主体存在和发展所具有的功能属性以及主客体相互关系的特定效应等方面的认识。”从上述几种界定不难看出,尽管文字表述各不相同,但学者们对体育价值观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是以主体的自身需要为标准去对体育这一社会现象进行评价和判断。

1.2.体育价值观研究涉及的领域

1).社会体育领域的体育价值观研究。社会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唐宏贵[4]认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首先要建立起与现代社会和现代人需要相适应的体育价值观念系统。在现代人的体育价值观念系统中,对体育行为起重要作用并需继续强化的体育价值观念有:体育强身价值观、体育延寿价值观、体育消费价值观、体育生活价值观、体育娱乐价值观等。”苗治文、秦椿林研究表明:“人们进行体育活动的价值目标与动机在本次调查中排序前几项依次是:增进健康和强壮体力;散心解闷和消闲娱乐;和朋友同伴交流;学生时代养成的习惯;提高运动能力;精神情绪修养和改善等。”学者们还对不同人群的体育价值观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包括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农民体育价值观、女性体育价值观、老年人体育价值观以及不同地区居民的体育价值观等。虽然不同人群的体育价值观不尽相同,但对体育活动的健身价值和调节心理的价值几乎都有共识。目前,在社会体育领域有关体育价值观的系统专题研究还很少,许多有关体育价值观的研究都只是其他调研内容的一个部分。

2).竞技体育领域的体育价值观。我国曾推行以竞技体育带动大众体育发展的战略。在一定意义上,竞技体育在体育事业中具有着龙头的作用。有人形容竞技体育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但在其光环背后也隐藏着许多污垢——体育社会问题,诸如兴奋剂问题、运动员资格作弊问题、球场暴力问题、假球黑哨问题等。如果将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比作天平的两端,过分强调一端,势必会忽略另一端。曹春宇、周爱光认为,“体育的政治工具价值只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不应该是体育的本质价值的体现。体育应该更多关注和体现运动者的自我价值取向和价值需要”。苗治文、秦椿林认为,“我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过分强调体育的政治任务,使其政治属性过于突出,许多运动员和教练员还是坚持‘提高水平,为国争光’的思想,国家也在实践‘奥运争光计划’。”陈琦等认为,“从竞技体育层面看,倡导体育的休闲价值观有利于更新竞技体育发展的理念,克服过分追求功利的倾向,淡化‘金牌至上’的唯金牌意识,引导国民更多地注重体育运动的过程,而以‘平常心’来看待竞

技体育竞赛的结果。”

3).学校体育领域的体育价值观。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以及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倪欣认为,“由手段论体育价值观向目的论体育价值观的转变是全球化的必然趋势,这种转变给学校体育带来了一片生机。”谭兆风、伍天慧认为,“在学校体育的价值观念上,突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发,充分发挥学校体育的多功能特点,使主体需要和社会需要在学校体育中得到有机的统一,并使学校体育价值体系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扩充。”李可兴、黄晓丽认为,“学校体育价值观是对学校体育总体价值的认识,是对体育价值取向的具体选择。我们应确立学校体育的目的,将体育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培养学生从事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1.3.体育价值观变迁的研究

哲学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特定的历史时期就会产生特定的体育价值观。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今天,在广泛倡导以人为本及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氛围中,人们的体育价值观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或与更远的历史时期相比都会有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差异。刘德佩[3]研究了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同代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和同一时期两代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与差异。谭华、李奎川从“体格——人格——国格”的脉络阐述了20世纪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郭春娥、周绍忠研究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价值观的转向与定位。曹春宇、周爱光从人文主义视野审视了体育价值观的嬗变,认为“体育应该走出工具价值取向的历史怪圈,弘扬人的主体性,体现人的主体价值需要,实现人的生存、发展与完善的根本价值目的”。陈琦等阐述了我国体育价值观从“生物体育观”到“人文体育观”的嬗变过程,认为当代体育价值取向的特点是:人本化;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转变;从注重科学价值向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价值取向转变;注重“社会本位”与“人本位”相统一的体育价值取向。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