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作的涵义本质和规律
基础写作 简答题背诵重点
基础写作一.绪论一什么是写作性质: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是用文字符号传达有创造意义的制作行为。
而文章则是组成篇章的语言,是精神生产的成品,是写作的结果。
属性:文童是静态的,而写隹则是作为一种行为过程,是动态发展的。
范畴:写作既包括了制作的成品文章,又包括了制作成品的过程,二者有种、属之差。
含义:写作,就其过程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记写活动来制作文字产品。
从形式上看,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从本质上说,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作性劳动过程。
二写作的特性1 .个体创造性A.个体性:写作活动中,任何社会生活、客观事理等客体内容,都必须经过作者头脑的整理、加工后才能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任何写作活动都要受到作者本人情感、意志、兴趣的支配。
B.创造性:写作是一种精神生产活动,它不同于物质生产的复制、批量生产,没有符号的制作如制衣、制图,不属于写作范畴,而没有创造性的书写如记录、誉写、抄袭,也不是写作。
2.实践操作性:具体体现在“写”上,还体现在劳动的性质上A.实践性:以写为主。
叶圣陶说过:写作能力的养成,一耍得其道,二耍常历练。
B.操作性(技能性):写作有一定的规矩、技巧和程序,通过培训和练习能够获得一般的操作能力。
3.动态综合性A.动态性:写作是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的动态体现。
这些又都是变量因素,经常处于不稳定的变化状态。
如果从单个的一次写作行为来看,每一次具体的写作行为必然经历三个阶段:“内化”——“意化”——“外化”。
“内化”:变外物为内物,变身外之物为储存于脑中的感知之物,并使之被写作主体化融、吸纳,是准备即感知的积累阶段。
“意化即写作主体在心理操作下,将感知之物意态化,使之转化为意念和形象。
是写作的设计即孕育阶段。
“外化”:将孕育成型的意象,通过语言符号定型于身外,使思维成果物态化,是写作的完成亦即表意行文阶段。
基础写作考点整理
基础写作考点整理第一章一、写作的内涵写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性的精神创造活动。
就其过程而言,写作是以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媒介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认识,创造文字作品的精神劳动。
二、写作活动的特点1、人文性:A写作不是一项纯技术的活动,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B无论何种类型的写作都是人文性创作C写作的目的既是“为己”,也是“为人”2、综合性3、个体性:不可替代的特征、个性化的标签、增强辨识度与个体特点结合——挖掘生活(经历)中不同于他人的地方——自留地4、创造性:文体样式新、内容新、形式新5、实践性:A写作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产生劳动产品B写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地锻炼提高三、现代高科技对写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积极影响:1、工具的变革引起写作主体观念的变化2、技术的优势为写作带来诸多便利3、新型的写作方式影响主体的写作习惯消极影响:1、沉湎于虚拟世界,忽略“读书”和“阅世”2、“空心化”的“文字制作”消解写作的个性3、技术手段的便利导致写作修改的缺失4、抄袭的滋生冲击写作规范和道德第二章四、写作活动的组成写作活动由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个部分组成,缺一不可五、写作意义(为什么写作)1、缘情而作2、因事而作 3.受命而作六、主体在写作过程中的主宰作用1、主体在聚材中的主宰作用2、主体在构思中的主宰作用3、主体在表达中的主宰作用4、主体在修改中的主宰作用七、网络时代写作主体的基本特征1、个体表达的捍卫者2、平民感情的响应者3、写作禁区的探路者4、写作规范的挑战者八、影响写作活动的重要主体因素1、情感与情绪2、责任与道义3、素质与人格4、经验与体验第三章九、写作客体与写作材料的区别1、两个概念的属性不同2、两个概念所指的活动阶段和范围不同3、两个概念的存在方式不同十、写作客体的属性(特点)1、客观性2、对象性3、动态性4、历史性十一、写作客体类型的多样化(怎样划分写作客体;怎样体现写作客体的多样化)1、从表现和认识途径的角度分:形象化客体和抽象化客体2、从存在形态的角度:实在客体和虚拟客体3、从本体状态的角度: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十二、写作客体在写作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1、写作客体是写作系统的基础要素2、写作客体是写作活动的前提条件3、写作客体是写作传播的信息源作用:1、触发写作动机2、规定取材的质量3、激活写作运思4、检验写作成品十三、选材中的多种制约关系1、写作对象与选材的关系2、写作目的与选材的关系3、文章体式与选材的关系4、读者需求与选材的关系十四、选择题材(如何选择写作题材)1、根据客体属性,确定题材的大范围2、按照写作目的,确立题材的支撑点3、遵从文体规定,明确题材的聚焦点4、考虑读者需求,寻找题材的共鸣点十五、网上取材的方式1、网上搜索与浏览2、网上阅读3、网上观察4、网上交流第四章十六、“受体意识”的表现1、传输有益的知识和信息2、向受体发出指令施加影响3、以高尚的写作陶冶受体情操十七、受体的心理特征1、求知受益心理2、猎奇探秘心理3、平等对话心理4、介入互动心理十八、网络时代写作受体的新变化(特征)1、追求零距离感2、追求超前介入3、追求可接受性十九、受体影响写作活动的方式与要素1、阅读反馈的影响2、年龄与性别意识的影响3、职业与文化差异的影响第五章二十、文章体制的含义文章体制是写作实践中反复出现的、被遵从或恪守的文章类型,是文章的体制、结构和格式这三方面的总体要求的概括1、体制:是固定不变的2、结构:多种多样3、格式:法定格式、暂定格式、惯例格式二十一、文章体式的特点1、规范性(本质特点)2、流变性3、综合性二十二、文章体式的意义和作用1、文章以体制为先最常见的文章内部结构基本类型2、循型范规矩而为之1、连贯式2、递进式3、总分式3、立范运衡明体要4、并列式5、对比式二十三、表达方式含义:指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基本手段,它是由写作目的决定的。
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
大学基础写作考试复习内容一、写作的本质1.1写作的定义:广义写作是一般文章的基本写作。
侠义写作通常指作家的写作,即文学创作。
一、特性:1.人文性(1.写作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
2.无论何种写作类型都是人文性创作。
3.写作的目的既是“为己”,也是“为人”。
)2.综合性3.个体性4.创造性5.实践性规律: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前期写作”、“显性写作”和“后期写作”。
功能:1.从个体生命文化的角度来看,写作可以超越个体生命的局限,实现生命的延续和精神的传播。
2.从个体学习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锻炼可以有效增强记忆,深化思维,促进成年人的精神成长。
1.2写作的源泉:1.缘情而作。
从某种意义上说,情和欲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因,也是写作活动发生的首要原因,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抒发聚积于内心的激情和愿望。
2.因事而作。
3.受命而作。
与本质1.3写作主体:从行为过程的角度来看,写作主体只存在于写作活动中,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与“写作主体”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不是一个等价的概念。
与受体写作成品的阅读者,即具有对文章进行破译、解读或再创造能力的人。
二、写作的主体素养2.1写作学科的素质与培养(1)加强思想修养;(2)积累生活经验;(3)扩大知识面;(4)学习语言;(5)磨练你的写作技巧。
有了这些基本的成就,提高你的写作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写作包括:写作活动由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个部分组成。
2.2写作主体能力:在写作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无论在哪个环节,写作主体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虽然在一些写作行为中,写作主体的主动性似乎并不明显,但实际上,它仍然取决于写作主体将外在意志转化为内在意志,也就是说,人们经常说“消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写作客体的含义:广义:写作主体所面对的世界(或对象)可以统称为写作客体。
第2章:写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以鲁迅的《孔乙己》为例 首先是封建科举制的种种弊病,无数的孔乙己一 类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引发鲁迅做了深入思考,这便 形成了“意”——《孔乙己》要表达的内容。这就决 定了《孔乙己》能够准确而深刻地反映科举制的弊端, 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由“意”到“文”的转化是写作过程的第二重转 化,这一重转化重要的是“文能逮意”。鲁迅正是以 真实而具体的情节、细节、人物言行,成功地塑造了 孔乙己这一形象,赋予了深广的社会内容。 广告词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 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
(一)个体性:
首先,写作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进行个人心理体 验的一种活动,但每个作者体验到的悲喜的内涵和 强弱程度都是不同的。 其次,写作活动又是个人头脑加工、个人思维 活动的过程。触类旁通现象或灵感忽来都带有个体 思维的偶然性与随机性,表现出强烈的个体性。 从思维认识、感悟到材料运用、艺术表现、语 言风格,都受作者支配。“文如其人”。 因人而异:鲁迅、毛泽东、邓小平、叶圣陶、 尼采、老舍、萧军。
(二)、综合性
文章是作者生活感受、知识积累、审美观念、情操、 心理智能、意志才气等多种素质的综合表现(科举文 章能够选出人才就在于此)。 一篇不太长的文章,也能体现出你的思想、水平、 知识、阅历、创造才能,如《陋室铭》、《岳阳楼记》 (所体现的人生态度、价值观)。 决定文章写作能力的要素主要有:
1.知识(包括书本知识和生活阅历) 如,农村生活,知识分子生活、劳改生活。
杨朔的《海市》、峻青的《秋色赋》
反右时期、大跃进时期及整个50——70年 代的不少文章歪曲事实,做了错误判断,反映。
辜正坤《未来之路· 良药与毒药》
论及东西文化时,曾举科举制度佐证,谈到: “中国古代这种民主是人类社会所能达到的相对 来说最高的一种形式,它远远高于西方现代的民 主制度……中国唐代在行政管理、在使用知识分 子治国方面的民主程度,遥遥领先西方至少一千 多年,其现代程度是当今的仍停留在党派政治体 制中的西方社会还没有赶上的。”——这纯粹是 走火入魔。 这类问题原因何在? 原因并不在于文字表达,而在于思想并没有 准确把握客观事物。——“意不称物”
写作规律
“物——感——思——文”三重转化律。在写作活动中的 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都是必须遵守的规律。 “物” 指客观事物,即写作客体包括自然、人生、社会等;“感” 是写作主体对“物”的感知,转化为意念、意象、概念和 思想与情感;“思”是经过“运思”活动,把同化的意象、 情感、概念、认识、思想等孕育成内在的艺术形象或思想 观点,以及文章雏形的建筑;“文”是指将孕育在头脑里 的文章内在形态以语言文字符号的形式向外在形态转化, 将写作活动凝聚、物化为精神产品——文章。它揭示了写 作活动这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的本质属性,是人类写作 实践活动范围内的各种具体运作规律,具有全局的指导性 意义,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的。
陈果安先生《现代写作学引论》
认为写作行为分为外部规律和内部规律: 第一,外部规律(1.物我交融转化律,2.博 而能一综合律,3.法而无法变通律) 第二,内部规律(1.双重转换,2.“三级飞 跃”,3.知行递变,)
路德庆先生《普通写作学教程》:
第一,“物——意——文”转化律 第二,多元因素统一律 第三,点化调整渐深律 第四,知行结合通变律
朱伯石先生主编的《现代写作学》 朱伯石先生主编的《现代写作学》
(一)化一律(1.物我化一;2.多元化一;3.言意化 化一律 .物我化一; .多元化一; . 一。) (二)渐递律 .循“序”而进:一是由模仿到独创;二 渐递律(1. 而进:一是由模仿到独创; 是由规矩到熟巧;三是由简单到复杂。 . 是由规矩到熟巧;三是由简单到复杂。2.途径是多方面 生活经历、学识、勤写多练、形式方法的更新等。 的:生活经历、学识、勤写多练、形式方法的更新等。) (三)适宜律(1.外部适宜:一是文章写作应符合客观事 适宜律(1.外部适宜: 物的本来面貌与内部联系,二是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物的本来面貌与内部联系,二是符合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 三是符合本民族的特点; 内部适宜: 三是符合本民族的特点;2. 内部适宜:一是内容上要体现 主旨与质料的统一,二是形式上要体现文章的体裁、结构、 主旨与质料的统一,二是形式上要体现文章的体裁、结构、 表达方式、语言等诸因素之间的一致性, 表达方式、语言等诸因素之间的一致性,三是内容与形式 诸因素的完美统一。 诸因素的完美统一。)
现代写作教程笔记整理(一)
写作课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写作的含义:1.人们运用语言文字记写思维成果的行为活动。
(形式上)2.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与抒发,也是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进行精神生产的创造性劳动过程。
(本质上)五四时期的白话文写作,标志着现代写作的真正开始。
现代写作的空间意识:心灵领域的空间(内在的主观的)、世界领域的空间(外在的客观的)现代写作具有工具化特征,有新的思维与思维方法。
现代写作的作用:贮存与传播信息的基本途径;实现现代管理的必要手段;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媒介现代写作的特性:1.个体的创造性(最本质的):主体对客体的“见人之未见”;为感知、运思、行文中的主题心理元素的差异和心理图示的独特。
2.实践的操作性(指社会实践):具体体现在“写”与劳动的性质上。
3.动态的综合性(作者生活、思想、知识、语言、技巧):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思想是写作的支撑点;知识是使写作厚重、凝练的保证;语言是写作的媒介;技巧是作者生活、写作中惊艳和艺术修养综合表现,是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的别出心裁的创造性运用。
写作的多学科综合应用写作的过程(立体复合的动态过程):物感思文第二章写作主体与客体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终起着主导作用。
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质素质: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质:作者在围绕文章写作的集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
1.生活素养来源:丰富的经历(广度)、广阔的视野(广度)、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深度与密度)。
生活素养的升华:在广度基础上加上深度与密度,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生活素养。
2.学识修养(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构成:专业的知识;一般性的综合性的知识3.人格品味人格品味对写作产生的影响:人格品味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经历由物到意、由意到文);人格品味决定文章的格调、价值(格调取决于作者的人格境界,价值来源于作者的思想水平)。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学习活动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基础写作》学习活动参考答案第一章学习活动在学习“基础写作”这门课程之前,大家也有一些写作的经历。
学完“导论”部分的内容后,结合自身的写作经历,谈谈你对写作本质和写作规律的认识与理解。
参考答案:1.写作的本质:(1)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客体的一种对象性限定。
写作客体是指相对于写作主体的客观事物,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纳入写作主体思维和表达的对象范畴的那些人类精神文化现象。
写作客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客观事物,而是写作主体的对象物,与写作主体处于一种互为对象性存在的关系之中,并因此而被打上了写作主体的鲜明烙印。
当然,写作主体对写作客体的对象性限定不应被理解为个人的随心所欲,因为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的确立是互为前提的。
只有在这两者的交汇融合处,才有真实具体的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现实生成。
(2)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一种生气灌注。
写作客体所固有的客观性质固然对写作意义的产生有一定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
能够对写作意义产生决定性作用的,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意义的生气灌注。
写作客体的意义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写作意义,写作意义是在写作主客体遇合的基础之上,经过写作主体个性心灵的生气灌注,使客体主体化的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种主体个性因素对写作意义的孕育产生起着根本性的作用,一种是写作主体的理论储备及理性思辨能力,一种是写作主体的人格素养及情感体验能力。
对此,以后会在多处进行论述,这里就不多说了。
(3)写作是写作主体的个性心灵对写作载体的匠心独运。
写作载体是指写作主体将其写作构思转化为可以用来进行交流和传播的文本时所使用的物质媒介系统。
一般意义上所说的写作载体,就是人类精神交流的最基本也是最完善的符号系统——语言。
毫无疑问,语言在本质上是社会化、全民性的,然而在其运用中又是最具个性色彩的。
作为写作活动个体性特征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写作主体对语言的匠心独运。
写作主体总是力求通过对语言的精心选择和恰当运用,来取得最富于个性色彩的表达效果。
一写作的概念[1]
写作:写作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文化实践活动,是运用书面语言。
按照一定的系数统和条理,反应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小说:是一种侧重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展现生活场景的叙事数字样式。
素材: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之前,从社会生活中摄取的,未经选择提炼加工的原始材料,它具有感性,零碎,分散的特点,是材料积累的第一步,但未经提炼加工不能纳入文章,题材:则是经过作家艺术家对素材的选择,提炼加工,写到作品中来用以表现主题的材料。
材料:指写入文章内容的事实,或理论依据。
也只未写入文章中,但已进入作者视野,被作者意识到收集到的一切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
观察:是指认识的基础,人们只有对周围事物不断进行细流周密的观察,才能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1)感知着事物的外部形态及特征(2)又有积淀着的理性思维再介入判断,帮助后世理解感性材料的意义,仅仅获得表象的形态,形态特征,并不是观察的最终目的段落:是行文最小的意义单位,是文章内容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造成的文字停顿,照应:它是与“交代”紧密相关的,是指文章内容上的前后关照和呼应。
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主线而插入与之有关的人或事的叙述,之后在记叙按原线索叙述,还有一种插叙是插进对有关事件的回忆和追溯线索:是作者组织材料的思路在文章中的反应,,是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整体脉络。
白描:也称白画,本来是中国国画的传统技法,即用朴实明洁的线条勾勒画面,画幅中除线条本身的墨色外,余外则滴彩不饰。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事。
物及其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细微部分,细微动态和细小环节的描写,它是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达手段。
间接抒情:是一种依附于事。
依附于景。
依附于理的抒情,也就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来抒情。
它的特点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含蓄委婉,情味蕴藉小说: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的概括,通过叙述人物语言,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作品主题,反应作者思想感情。
基础写作的知识点总结
基础写作的知识点总结写作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技能,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学校里写作文,还是在工作中撰写报告,写作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文将总结写作的基础知识点,包括写作的定义、写作的类型、写作的要素、写作的技巧和写作的常见错误。
一、写作的定义写作是指用文字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活动。
在书面语言中,写作是指以文字为媒介,通过表达思想、情感等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活动。
写作可以是虚构的,也可以是真实的,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说明性的,可以是议论性的,也可以是叙事性的。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写作,都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和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写作的类型1. 描述性写作:描述性写作是通过对人物、事物、情景等进行详细描绘,使读者获得直观的感受和理解。
描述性写作要求语言生动、具体,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描述的对象。
2. 说明性写作:说明性写作是通过对事物、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使读者理解其原理、机制和内在联系。
说明性写作要求逻辑清晰、条理性强,让读者容易理解。
3. 叙事性写作:叙事性写作是通过叙述事件、故事,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情感共鸣,让读者产生情感上的体验。
叙事性写作要求情节扣人心弦,角色形象深刻,语言生动、有力。
4. 议论性写作:议论性写作是通过对一个论点或问题进行分析、论证,表达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议论性写作要求观点鲜明、论证有力,让读者信服。
5. 报告性写作:报告性写作是对某一事件、情况进行客观、全面的报道,不对事件进行评价,旨在传递信息。
报告性写作要求准确、客观、全面。
三、写作的要素1. 内容:写作的内在核心,也是写作的灵魂。
内容必须有新意,有观点,有深度,有思考,才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兴趣。
内容不仅要有价值,还要有深度。
2. 结构:写作的骨架,也是写作的框架。
结构决定了文章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层次感。
良好的结构可以使读者轻松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观点,清晰地看到作者的思路和态度。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学习指导
基础写作重难点:写作本质:1、写作的一般属性;2、写作的特殊属性。
2、写作规律:1、写作转化律;2、写作整合律;3、写作通变律。
3.写作者的修养:1、阅历修养;2、学识修养;3、思想修养。
4.写作者的能力:1、摄取能力;2、转化能力;3、表达能力。
5.形成文章思想的方法:1、归纳概括法;2、主客遇合法;3、纵横比较法。
6.结构安排的原则:1、结构安排要符合人类思维活动规律;2、结构安排要服从文章内容表现需要;3、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7.结构安排的艺术手法一、分合与曲直:1、分合;2、曲直。
二、疏密与虚实:1、疏密;2、虚实。
三、抑扬与张弛:1、抑扬;2、张弛。
8.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一、层次与段落:1、层次与段落的含义;2、层次与段落安排的原则;3、层次安排的方式。
二、过渡与照应:1、过渡的含义与方式;2、照应的含义与方式。
三、开头与结尾:1、开头的作用与方式;2、结尾的作用与方式。
9、思维与语言的一般关系:1、思维与语言的相互联系;2、思维与语言的相互区别。
10、实现思维与语言自我调控的基本原则:1、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2、正确运用语言规律。
11 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一、准确:1、要注意辨析词义;2、要注意区分词的褒贬色彩;3、要注意掌握词的搭配关系。
二、畅达:1、造句要合乎语法和逻辑;2、正确地选用适当的句式。
三、简洁:1、要能够抓住事物本质的东西来写;2、尽量用最简洁的形式表达意思。
12 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一、声韵美与辞藻美:1、声韵美;2、辞藻美。
二、感性美与理性美:1、感性美;2、理性美。
三、朴素美与华丽美:1、朴素美;2、华丽美。
13 写作的表达方式一、叙述:1、什么是叙述;2、叙述的类型;3、叙述的人称。
二、描写:1、什么是描写;2、描写的类型。
三、说明:1、什么是说明;2、说明的类型;3、说明的要求。
四、议论:1、什么是议论;2、议论的要素。
五、抒情:1、什么是抒情;2、抒情的类型。
写作规律
朱伯石先生的《现代写作学》中归纳的某些规律, 其中“渐递律”是写作方法,“适宜律”是写作 的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基本 功不扎实,急于追“新”求“巧”,是不值得提 倡的,所以应教给他“规矩方圆”,待他写得多 了,写得熟了,就会“熟能生巧”,就会写出好 的文章来。但对于基本功较好的,你还教给他 “规矩方圆”就会为“规矩”所囿,写出的东西 很难成为优秀之作。这也是对“先规矩而后巧” 作为规律的一种否定。
(一)物我交融转化律; (二)博而能一综合律; (三)法而无法通变律。
林可夫先生主编的《基础写作概论》中提出:写作运动 的规律是“生活——思维——文章”,即“客观——主 观——客观”。只是在“出版者的话”和“前言”中提 出了这样一个图式,而没有把写作行为活动自身运动规 律的内涵阐述出来。 裴显生先生主编的《写作学新稿》中提出:写作的基本 规律是“意化”、“雏形化”、“物化”。 金长民先生《现代写作学基本原理》: 写作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三重转化,即内化、意化、外 化。”写作过程的发展运动“正是沿‘物——感—— 思——文’的路线,‘内化——意化——外化”’的轨 迹进行的。
规律是人们认识的产物,只有认识了规律,才能有效的指
导实践。所以,从事任何时践活动之前都应努力寻找其内 在规律。写作是运用书面文字符号创制文章的一种特殊的 精神生产劳动,是用书面语言进行思想交流、传达情感的 社会实践活动。
写作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都有其内部规
律,都是受其内部规律支配的。写作行为活动的规律的研 究在写作学界还没有定论,在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分歧, 一些有代表性的论著都对写作规律做了归纳总结。
“物——感——思——文”三重转化律。在写作活动中的 采集、构思、表述三个阶段都是必须遵守的规律。 “物” 指客观事物,即写作客体包括自然、人生、社会等; “感”是写作主体对“物”的感知,转化为意念、意象、 概念和思想与情感;“思”是经过“运思”活动,把同 化的意象、情感、概念、认识、思想等孕育成内在的艺 术形象或思想观点,以及文章雏形的建筑;“文”是指 将孕育在头脑里的文章内在形态以语言文字符号的形式 向外在形态转化,将写作活动凝聚、物化为精神产品— —文章。它揭示了写作活动这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的 本质属性,是人类写作实践活动范围内的各种具体运作 规律,具有全局的指导性意义,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 不能违背这一规律的。
写作的涵义本质和规律
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材料和思想 结构 语言 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文体
1、文有大法,而无定法; 2、字字古有,言言古无。
202X
扁平竞聘述职模版
写作课大纲
丰富的词语利于各种文体的写作。不难想象,少得可怜的几个词就能描绘丰满的形象、叙述曲折的情节、表达缜密的思想。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名词;要表示它的行为,只有一个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获得这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止。不能老是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类似的语句去敷衍了事。”
综合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思维的规律是写作的必要条件。写作者必须掌握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识并加以运用。人的思维至少有三种: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
综合性
实践性
文章是写作者实践的产物。多读多写,注重实践,是学会写作、善于写作的唯一诀窍,越写笔墨会越顺畅,越写思维会越敏锐,越写眼光会越开阔,越写心胸会越博大。
积累情感
情感是艺术作品中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写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显的生命特征。但由于它的“抽象性”特点,给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用语言去描写“笑”这种快乐的情感,就要看到什么类别、性质的笑。据说常出现的笑有三十多种。要写得真实形象,就要靠不断观察去加以区别。另外,笑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掌握其共性和个性特征,就更要通过积累加以细致比较和区分了。
需要注意的是,文体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的会消亡,有的会新生,如“杂文”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文体,“博客”、“微博”就是当今产生的、影响广泛的日常应用文。
写作的名词解释
写作的名词解释写作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情感和观点的艺术形式。
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学术性的。
无论是小说、诗歌、散文还是学术论文,写作都需要通过准确的语言和精确的逻辑展示作者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
首先,写作需要思考和策划。
在动笔之前,作者需要对要表达的主题有深入的思考和了解。
这个过程通常涉及分析、研究和收集资料。
思考是写作的基础,它可以帮助作者理清思路,确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其次,写作需要良好的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
通过逻辑清晰的叙述,作者能够将读者引导到他们想要表达的观点和结论。
通过有序的段落和章节,作者可以有效地组织思想,并确保读者可以清晰地理解他们想要传达的信息。
写作还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观察力可以帮助作者捕捉到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而想象力则能够让作者更好地创造和描绘他们所写的人物、场景和情节。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结合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真实,并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除了语言表达的技巧,写作还需要有耐心和恒心。
对于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而言,完美的第一稿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者需要反复修改和润饰自己的文字,以确保其更加流畅和精确。
写作需要坚持不懈,作者需要不断地重复尝试,并从反馈中学习和成长。
写作不仅仅局限于纸面上的文字,今天的数字时代也为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载体。
博客、社交媒体和在线论坛成为了作者们展示自己的创作的新途径。
写作不仅仅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还能与其他写作者互相交流和共同进步。
最后,写作也是一种自我表达和释放的方式。
通过文字,作者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和体验展现出来,与读者分享。
写作是一种探索内心世界和思维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认识自己、理清思路,并发现新的视角和观点。
总而言之,写作是一种高度创造性的交流方式,它不仅能为读者提供知识和娱乐,同时也为作者提供了表达自我的机会。
通过深思熟虑的思考、精确的逻辑和生动的语言,作者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世界分享,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大学专业基础写作知识点
一、写作的意义和作用1、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总结经验,传播知识。
2、制造舆论,谋求发展。
4、表达感情,增强技能。
二、写作的规律1.三分法2.四分法意化、内孕、外化、再创造1)意化过程即对客观事物的感知过程。
写作意识就是内心对写作行为的一种有意识的、主动性的观照。
※怎样培养和增强写作意识?①有意识从写作角度看待事物②善于捕捉可写作的东西③要有一种探索的精神2)内孕:即文章的构思过程。
3)外化:即行文的过程。
4)再创造:读者的再创造:读者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积累和审美经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蕴含于形象之中的深层内容。
三、写作主体的素质:是指写作主体在写作方面的先天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特点。
(气质、性格等)四、写作主体的能力1.观察含义:是借助人的感官,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知觉过程。
2.感受能力,就是指写作者主体的感官受到各种外界事物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相应的心理活动。
3.记忆能力:是指人对所经历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能够识记、保持、再现的能力。
4.思维能力抽象思维:又叫逻辑思维,是指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方式进行的思维。
形象思维:是凭借表象或形象进行的思维。
※灵感是创造活动中的顿悟现象(妙舞、颖悟、沈启)灵感思维又叫顿悟思维,使人类的一种特殊思维现象。
它表现为一种新思想、新意象在头脑中的突然涌现。
灵感的特征(1)偶然性(2)突发性(3)易逝性(4)独创性5.想象能力: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五、1.主题:文章内容所表现或说明的最主要的思想。
叙事性作品中常称作“中心思想”,议论性文体中常称作“中心论点”。
2.议论文:直接、明确散文:间接、含蓄小说:多元、有争议3.立意:正确鲜明集中深刻新颖六、1.结构与思路:结构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内部构造。
2.结构的文体特点:记叙类——开端(前序幕)——发展——高潮——结局(后尾声)戏剧——场、幕为结构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
• 1.写作的对象包括整个大千世界。 • 2.写作活动又是作者的各种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是世界观、 人生观、生活阅历、知识才能、个性修养甚至思维方法、 语言文字等表达技巧和方法的综合。古人把这些素质和能 力归结为德、才、胆、器等七个方面。德——一个人的道 德修养,伦理观念;才——才能、才华;胆——胆量; 学——学问和阅历;识——独到的见解,有所发现,有所 创新;力——一种持久不倦的毅力;器——心胸、襟怀、 度量。 • 3.综合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思维的规律是写作的必要条件。 写作者必须掌握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本知 识并加以运用。人的思维至少有三种:逻辑思维、形象思 维、灵感思维。
《基础写作》
• 开设本门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 比较系统地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 础知识,熟悉写作的基本规律,培养 学生写作一般文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 能力。 材料和思想 结构 语言 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文体
• 1、文有大法,而无定法; • 2、字字古有,言言古无。
写作课大纲
• 写作本质和写作规律 • 材料和思想 • 结构 • 语言 • 表达方式和表现技法 • 文体
实践性 • 文章是写作者实践的产物。多 读多写,注重实践,是学会写 作、善于写作的唯一诀窍,越 写笔墨会越顺畅,越写思维会 越敏锐,越写眼光会越开阔, 越写心胸会越博大。
创造性
• 写作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所有的写 作都包括一种新的表达起源、发展、形成 的过程。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和《记念刘和珍君》这两篇杂文,虽说都 是纪念为革命而牺牲的青年,都是对反动 统治阶级屠杀革命青年的暴行进行无情的 揭露,都是对革命青年敢于斗争、不怕牺 牲的精神进行热情的歌颂,但在立意、情 感表达和对未来的预言等方面又存在很多 差异。
多读、多思、多写
• 1.多读。是指从提高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一些经典著作,不只是去了 解作品的内容,还要去了解作者具体用到的表现方法。读的方法有两 种。一种是浏览,一种是精读。浏览就是了解大致的内容和表现手段, 不做细致地分析。增强“类”的感觉和认识。精读就是对作品浏览之 后,回过头来根据记忆再对作品某些章节片段进行鉴赏。好的比喻、 好的词语、好的段落可以记下来,好的表现技巧可以找出来,供自己 以后学习模仿。 • 多读对提高写作能力效果十分明显。就像谚语所说:“熟读唐诗三百 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 2. 多思。对身边发生的事或社会上的一些重大事件、焦点事件进行思 考,对身边人的行为、状态进行思考。不仅仅探讨事件的过程、原因、 背景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还要考虑布局谋篇、材料选择、语言风格等 等。 • 3. 多写。练习写作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片段练习。写一个人物肖像、 写一个踢足球场面、写一段多人对话,是单一技巧的训练。一是文体 训练,也是系统训练。主要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文体或几种文体, 不断地反复实践,从中掌握文体特征和适应文体的写作技巧。
表现技巧和方法
• 技巧和方法,带有工具的性质,人人可以 掌握,人人可以使用。每一种文体都有常 用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并使用它,不仅可 以使作者少走弯路,而且使作者在描述事 物、传达感情上更生动准确,更富有感染 力。每一位作者,也有自己习惯的方法和 技巧。如欧亨利结构小说的方法,契诃夫 构思小说的方法,杨朔、秦牧写作散文的 方法,徐志摩、顾城写作诗歌的方法等。
积累词语
• 丰富的词语利于各种文体的写作。不难想象,少得可 怜的几个词就能描绘丰满的形象、叙述曲折的情节、 表达缜密的思想。法国作家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 “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名词; 要表示它的行为,只有一个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 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获得这 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止。不能老是满足于差不多, 不能逃避困难,用类似的语句去敷衍了事。” • 词语的来源,主要是古代的经典作品和现当代的经典 作品。如诵读诗经、阅读论语,就会感到许多词语不 仅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具有现代词语无法替 代的作用。其次是现代生活不断产生的新的语汇,包 括一些方言、网络用语。只是在使用中,要注意语言 规范化的特点。
写作的涵义
• 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符 号,反映生活实际,表达思 想情感,实现人类思想交流 的一种精神劳动,它的最终 劳动成果是创制出来的文章。
写作的特性
• 个体性 • 综合性 • 实践性 • 创造性
体性
• 1作者内在的主观人格力量; • 2.作者所选取的题材内容; • 3.作者用来表现这题材的技巧 和形式。这是任何作者,包括 名作家和一切习作者都不能违 背的准则。
寻找写作的突破点
• 写作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在学习 写作中,我们没必要非当一个作家不 可,但当一个“写作高手”是必须的。 因为我们未来从事的职业,如政企文 秘、新闻采写、企划宣传、艺术设计 等,都离不开具有创新意识的高质量 的写作。
•谢谢大家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怎样学习写作 • • • • 注意储备,常年积累 创新思维。 多读、多思、多写 寻找写作的突破点
注意储备,常年积累
• 1.积累生活。 • 2.积累情感。 • 3.积累词语。 • 4.积累技巧。
积累生活
•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生活积累,文章 就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积累的方法就 是在生活中细致观察。通过观察,将自己 发现的各种各样的人、新鲜有趣的事、百 变新奇的物、过程和经历、全貌或片段, 曲折的情节、丰富的细节等记录储备起来, 以备写作之需。如给熟悉的人父母等等立 传,将春天的脚步、秋天的进程记下来, 将喜欢的草木昆虫记下来,将聚会、欢乐 的场面记下来,等等。
积累情感
• 情感是艺术作品中主要的表现对象,是写作的 核心内容。也是现实生活中无时不在、无处不 显的生命特征。但由于它的“抽象性”特点, 给写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用语言去描写 “笑”这种快乐的情感,就要看到什么类别、 性质的笑。据说常出现的笑有三十多种。要写 得真实形象,就要靠不断观察去加以区别。另 外,笑是一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掌握其共性和 个性特征,就更要通过积累加以细致比较和区 分了。
写作的要求
• 能写文通字顺的文章 • 具有文体意识 • 掌握一定的表现技巧和方法
文通字顺
• 文通字顺是指能够运用规范 的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和感 情,没有语法和逻辑上的错 误。还要在规范化的前提下, 能艺术地、恰当地传达信息、 抒发情感。
文体意识
• 现代文体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实用写作类和艺术创作类。 • 实用写作类主要分为三种:新闻文体、公文文体、日常应用文 体。 • 艺术创作类主要分为四种: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剧本。 • 在每一种类别下,可以具体分为多种文体。新闻文体可分为消息、 通讯、评论等。消息可分为动态消息、简讯、评述性消息、综合 消息等。古诗和现代自由诗。古诗可分为诗、词、曲。诗又可分 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格律诗)等。 • 具有文体意识,就是指写什么就像什么。不能把通讯写成小说, 也不能把小说写成通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总结出了各种 文体的特点,使每一种文体都有与其它文体区别的明显标志,都 有与它相适应的表达技巧和传播空间。 • 需要注意的是,文体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的会消亡,有 的会新生,如“杂文”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文体,“博客”、 “微博”就是当今产生的、影响广泛的日常应用文。
积累技巧
• 在写作的过程中,从搜集素材开始到完成文稿, 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技巧。如积累材料阶段观察 的方法、调查的方法、鉴别的方法;写作阶段的 语言组合技巧、结构布局技巧,表现方法中的叙 述、描写、抒情等技巧。每一种文体又有一些独 立的技巧。如戏剧剧本中的话剧和歌剧就截然不 同;小说中的纯小说和通俗小说就有雅俗之别; 古诗词和当代新诗大相径庭。具体到同类作品, 也会有所区别。
创新思维
• 思维是一种科学。我们习惯的有单向思维、辩证 思维、发散思维等,还可以引进“全新思维”。 • 全新思维包括我们所说的灵感思维。灵感思维不 是天生的,同样可以从训练中获得。如经常分析、 发现自己的潜意识,做想象和联想练习、经常写 写诗歌等。 • 思维也是一种方法。不同的思维模式有不同的思 维方法。适时、适地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可以 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