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矛盾观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a3a5e9ce2f0066f53322d7.png)
相互联结 相互转化
结论2
玉树地震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 • • •
地震发生的地点靠近城镇 灾区设防薄弱,土木结构房屋破坏严重 地形效应和地震构造效应明显 灾区环境恶劣,救灾难度较大。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结论2
玉树地震主要有四方面特点
• • • •
地震发生的地点靠近城镇 灾区设防薄弱,土木结构房屋破坏严重 地形效应和地震构造效应明显 灾区环境恶劣,救灾难度较大。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高中政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dc48135901020207409c55.png)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 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工作重心动摇的条件
2)要统筹兼顾, 恰当的处理好次要 矛盾。
小结
有复 不杂 平事 衡物 性各 。个 矛 盾 的 地 位 和 作 用 具
本框题的线索体系 为了能够坚持“善于抓主 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 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 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的正确观点,一是要反对 不分主次,平均力量解决 各种矛盾的错误观点;二 是要反对只抓中心不顾其 他,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 盾的错误观点;三是要反 对颠倒主次,把次要矛盾 当主要矛盾来解决的错误 观点。
一、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
支配地位 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
从属地位
决定作用 主要矛盾 不起决定作用 次要矛盾
1、主次矛盾的含义
灾前 经济建设 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条件 灾中 抗洪抢险 主要矛盾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原次要 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灾后
经济建设(生产自救)
2、主次矛盾的关系
1)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全党和全国工作重心是 什么?试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正反两方面 的经验教训说明其正确性和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全党全国工作重心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 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发展社会生产力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 生产力 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除非大规模的外敌 入侵
B.复杂事物的矛盾有
C.事物的矛盾有多个
D.事物的矛盾有多个
论述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四个五 年计划的建议》指出:我们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 上,今后五年的工作至关重要。就国内形势来说, “十五”期间,结构调整将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处 于攻坚阶段,加入世贸组织是我们面临许多新的问 题,各方面的任务相当繁重,种种深层次的矛盾需 要解决。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把我们的事业进一 步推向前进,归根到底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
高中政治矛盾ppt课件
![高中政治矛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971c34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4.png)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 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把握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的关系,以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
总结词
有效沟通,解决冲突
详细描述
在工作团队中,成员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意见和利益。通 过找到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可以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 ,共同推动工作进展。
学习中如何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总结词
理解知识,掌握要点
详细描述
在学习中,要理解知识的要点和难点,需要从不同的角 度思考问题。通过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以更 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内涵。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构 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 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贯穿于事 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无论是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思 维领域,都存在着矛盾。
矛盾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的基本属性
同一性
对立性
普遍性
特殊性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相互斗争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 中,贯穿于事物发展 过程的始终。
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 不同的特点,同一事 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 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构成事物的诸多矛 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 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 质、地位和作用。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课件PPT模板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课件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ea56cf2919e8b8f67d1cb996.png)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种种的境遇:学习,生活,教育,住房、医疗、成家、 立业、养老、死亡等等,有人头疼这有人头疼那
(1)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
矛盾具有普遍性
(2)你如何看待人生中的不同经历? (3)你如何应对人生中的头疼?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试用矛盾的观点来分析,解决事物
承认、分析、揭露矛盾,寻找方法解决矛盾。学会用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观点分析解决 问题,抓住时机促成转化
尝体 遍验 酸不 甜同 苦人 辣生
人生因而 不同 精彩
矛盾的对立 性(斗争)
酸甜苦辣、悲欢离合
多样性 丰富性
不同 差
自暴自弃、自轻自贱
相互依存
异
自身变化
知耻而后勇,转败 为胜、因祸得福
贯通且在 一定条件 下会相互 转化
自身发展
矛盾的统一 性(同一)
百味 人生 精彩 人生
哲学上
对立斗争
生活上
不同、差异(大小、动静、美丑、长短、红黄蓝 绿、天地水—、数字的变化、原子,质子……
精彩 世界
世 界 呢
表 现
矛盾与联系、发展的关系
矛盾
联系的根本内容 发展的根本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与动力
什么是矛盾
对立 矛盾
统一
不同、差别 双方相互依 存互为前提
相互贯通在 一定条件下 会相互转化
斗争性 同一性
基
本关 属系
性
对立性与统一性的关系Βιβλιοθήκη 三部分合作探究所谓大小
• 没有对比会不会有大小圆? • 两个无差别的圆对比会不会产生大小? • 大小圆是绝对的吗?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共66张)PPT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复习(共66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aa53d0b52acfc788ebc93b.png)
• (12海南卷)23.(10分)辨析题
• 有人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发挥优点, 而不是克服缺点。”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 知识对此加以辨析。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
本属性。(2分)
②优点与缺点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
化。(2分)
③发挥优点有利于扬长避短,取得成功,从这个角度看,
.
12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原理
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原理: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1)同一性以差别和斗争为前提:没有斗争,就没有矛盾 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 就没有矛盾的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2、方法论: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
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但不能说都分优点 和缺点。(注意:不能将两点理解为优缺点)
考点二、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1)矛盾同一性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
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
化险为夷, 乐极生悲
②矛盾双方
相互贯通(相互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
1
考纲要求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2
【优课】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共19张PPT) - 最新
![【优课】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复习课件: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共19张PPT) -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7fde690b804d2b160a4ec04e.png)
• (4)方法论:既要……又要……用全面的观点看 待二者的关系,(或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 把握对立)把二者相结合。
• 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 。
•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 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是 对立统一的;
• (2)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 间存在对立性,片面追求经济开发,会严重影响环 境的质量,反之,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又不能保证 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 三 典型的解题思路
• 1.用对立统一知识分析甲与乙的关系(甲与乙是对 立统一关系)解题思路:
•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 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甲与乙就是对立统 一的关系。
• (2)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甲与乙是对立的,结 合材料分析如何对立。
• (3)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甲与乙是统一 的,结合材料分析如何统一。
2 如果是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处理甲和 乙的关系或是分析别人是如何处理的,或 者是这样处理的合理性。分为以下几步:
①首先套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二者关系关 系的解题思路。简明而要。
然后再回答矛盾的其他观点(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 一、两点论重点论等等)
•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 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 (3)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经济开发与环 境保护之间存在统一性,经济的开发为环境的保护 提供物质基础,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 (4)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要做到在对立中 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把两者结合起来。 我们要在经济开发中注意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 促进经济开发,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 运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分析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 。
•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 个方面,矛盾即对立统一。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是 对立统一的;
• (2)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之 间存在对立性,片面追求经济开发,会严重影响环 境的质量,反之,片面强调环境保护,又不能保证 经济的开发与发展;
• 三 典型的解题思路
• 1.用对立统一知识分析甲与乙的关系(甲与乙是对 立统一关系)解题思路:
•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 两个方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甲与乙就是对立统 一的关系。
• (2)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甲与乙是对立的,结 合材料分析如何对立。
• (3)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甲与乙是统一 的,结合材料分析如何统一。
2 如果是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处理甲和 乙的关系或是分析别人是如何处理的,或 者是这样处理的合理性。分为以下几步:
①首先套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二者关系关 系的解题思路。简明而要。
然后再回答矛盾的其他观点(如: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 一、两点论重点论等等)
• 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 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 (3)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即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经济开发与环 境保护之间存在统一性,经济的开发为环境的保护 提供物质基础,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
• (4)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要求我们要做到在对立中 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把两者结合起来。 我们要在经济开发中注意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 促进经济开发,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高中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pt精品课件
![【高中政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2afdae084254b35eefd34d7.png)
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承认矛盾 , 分析矛盾,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解决矛盾
2 矛盾特殊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 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 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 有其特点。 方法论
2、“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A
3、下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D
B、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
(3)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践 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 据
1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 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 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 为特殊性。”这表明( )
C A、矛盾是 客观的,是固定不变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事 物 范 围 极 其 扩 大
黑马
黄马 马(普遍性)
(特殊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决矛盾
2 矛盾特殊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内容】: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 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 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 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 有其特点。 方法论
2、“白马非马”论的错误在于(
)
A、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联系
B、否认了事物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 C、否认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D、否认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A
3、下列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D
B、没有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
C、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分是相对的
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
(3)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具体实践 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依 据
1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1、矛盾普遍性原理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即事事 有矛盾,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的 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2、矛盾普遍性原理方法论
D、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凝固不变的
“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发展的无限性,所以, 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而在另一场合则变 为特殊性。”这表明( )
C A、矛盾是 客观的,是固定不变的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随着时间、地点、条件 的变化而变化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事 物 范 围 极 其 扩 大
黑马
黄马 马(普遍性)
(特殊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高中政治矛盾ppt课件
![高中政治矛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491d57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4.png)
矛盾转化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转化的一种变化形式,是矛盾同一性的重要表现。
详细描述
矛盾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指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同一性,即对立面之间的相互 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外部条件是指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其他事物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 相互转化。
矛盾的解决方式
对的。
02
矛盾的分类与作用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主要的矛盾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矛盾的共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个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 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 。
在一定条件下,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矛盾的普遍性。例如,在某一具体的商品交换中,看 似特殊的矛盾实际上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矛盾的普遍性的表现。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条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在不同的历 史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0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 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01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
出来。
02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它离不开矛盾的共性,受普遍性的制约。
0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例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矛盾普遍存在于各种具体形式的
详细描述
矛盾转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内部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是指事物内部对立面的同一性,即对立面之间的相互 依存、相互贯通的关系;外部条件是指事物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其他事物的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可以 相互转化。
矛盾的解决方式
对的。
02
矛盾的分类与作用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主要的矛盾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 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的矛盾方面
在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共性与个性
矛盾的共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个性
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 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矛盾 。
在一定条件下,特殊性也可以转化为矛盾的普遍性。例如,在某一具体的商品交换中,看 似特殊的矛盾实际上也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矛盾的普遍性的表现。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条件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转化的条件是事物发展的阶段性和具体的历史条件。在不同的历 史条件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05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 关系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01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的共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
出来。
02
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它离不开矛盾的共性,受普遍性的制约。
03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的例子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和交换的矛盾普遍存在于各种具体形式的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课件 (共75张PPT)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课件 (共7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29402d16137ee06eff918b7.png)
矛盾观 (实质、核心)
根本 内容
对立 统一
的源泉 和动力
联系观
(基础)
唯物辩证法 条件(引起)
发展观
总特征 矛盾观点-----根本观点
矛盾分析方法 ——根本方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生与死的距离而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站在你面前 你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爱到痴迷 却不能说 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爱你 而是 想你痛彻心脾 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我不能说我想你 而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彼此相爱 却不能够在一起 而是 明明无法抵挡这一股气 息 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与树的距离 而是 同根生长的树枝 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树枝无法相依 而是 相互了望的星星 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星星之间的轨迹 而是 纵然轨迹交汇 却在转瞬间无处寻 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 瞬间便无处寻觅 而是 尚未相遇 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是鱼与飞鸟的距离 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 立为前提。
联 系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制约。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讨论:学生使用手机与学习是完全对立的吗?
观点一:完全对立的。所以要禁止学生带手机来 学校。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 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②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高中政治PPT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高中政治PPT](https://img.taocdn.com/s3/m/6f7f83567f1922791688e8f1.png)
【探究】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谁家都有矛盾,而且矛盾还都不尽相同,有它的独特之处。
2.矛盾具有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 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做笔记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 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②二者相互联结,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③二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①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 到特殊的认识方法。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矛盾的普遍 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 其特殊性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 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 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林黛玉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 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关羽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 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是家家都有矛盾,但 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 面对不同的矛盾。就一个家庭来说,有父母之间的矛盾, 有子女之间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在家 庭的诸多矛盾中,每一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 的,在同一个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 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时,注 意区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
谁家都有矛盾,而且矛盾还都不尽相同,有它的独特之处。
2.矛盾具有特殊性
(1)含义: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矛盾构成一事物区 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做笔记
【原理内容】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 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②二者相互联结, 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③二者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①要求我们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 到特殊的认识方法。②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 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矛盾的普遍 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 其特殊性
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 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 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林黛玉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骑坐赤兔 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关羽
个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头,头发根根竖立, 胡须像隶体“一”字,穿着长衫 ,常咬着烟嘴。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说的是家家都有矛盾,但 每一家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个家庭在不同的时期也会 面对不同的矛盾。就一个家庭来说,有父母之间的矛盾, 有子女之间的矛盾,有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在家 庭的诸多矛盾中,每一种矛盾的地位和作用是各不相同 的,在同一个矛盾中,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也会有很 大的差别。这就需要我们在面对和处理家庭矛盾时,注 意区分各种不同的矛盾和同一矛盾中的不同方面。
2019-2020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九课 矛盾观 (共49张PPT)
![2019-2020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课件:第九课 矛盾观 (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ffd7b8dd88d0d233d46a44.png)
2、人们为什么要把狼打死? 为了保护鹿群,狼要扑食鹿 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对立) 3、为什么狼被捕杀了,鹿的数量还会减少? 狼和鹿又是相互依赖的(统一)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 运动、变化、发展。因此,矛盾是推动事物 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运用——改 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区 别
联 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无处不在——空间上)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时有矛盾、无时不有——时间上) 在这一过程中只存在矛盾的差别问题,不 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 所以,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
注意区别
联系 发展
矛盾 客观世界 本身的
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方法 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方法
矛盾的观点 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的世界观 的方法论
客观的 (物质范畴)
主观的 (意识范畴)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 发展的动力是矛盾。 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 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就是事物,矛盾就是问题,矛盾就是世界, 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推动事物发展,就是要解决 矛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
本属性。
固有的——客观的 基本属性——不可缺少
(2)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 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 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 运动、变化、发展。因此,矛盾是推动事物 发展的动力。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运用——改 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根本动力。
区 别
联 系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普遍性 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无处不在——空间上) ②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时时有矛盾、无时不有——时间上) 在这一过程中只存在矛盾的差别问题,不 存在矛盾的有无问题。 所以,整个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矛盾普遍性的方法论: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与核心
注意区别
联系 发展
矛盾 客观世界 本身的
联系的观点 联系的方法 发展的观点 发展的方法
矛盾的观点 矛盾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 的世界观 的方法论
客观的 (物质范畴)
主观的 (意识范畴)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双方的联系, 发展的动力是矛盾。 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 就是解决矛盾。
矛盾就是事物,矛盾就是问题,矛盾就是世界, 认识事物,处理问题,推动事物发展,就是要解决 矛盾。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
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
本属性。
固有的——客观的 基本属性——不可缺少
(2)矛盾同一性(是有条件的)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 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 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 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矛盾的概念
1、含义: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 矛盾的 对立属性 统一属性
-
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 趋势。
两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方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 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
面 个统一体中
含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义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2014天津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
与人的关系。
-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 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 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 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 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 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 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 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黑白两个鱼形纹相比较而存 在,体现了相互依存,正确项
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体现了矛 盾双方的相互贯通,正确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答案:B
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
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
下列成语体现了什么哲理?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尺有年短,寸有所长; 4讳疾忌医
-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 盾即时时有矛盾。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全面看问题, 防止片面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 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解决矛盾。
《
生
活
结 构
与 哲 学
》
知
识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辩证唯物论 4.5.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马 (第二、三单元) ——人如何认识世界
克
唯物辩证法 7.8.9.10.
思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主
社会历史观 11.
义
哲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学
(第四单元)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 C.落后的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 D.正确的意识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A
-
【应用】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 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A和B的关系。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3)---既要---又要---(或把---有机结合或 兼顾-----)
价值观(人生价值观12
—人的存在及价值
-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
唯物辩证法
唯
物
辩
证
法
矛盾
的
实
质
和
核
心
联系 是矛盾的表现形式
两大基本观点或总特征
发展 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 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有其特点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 矛盾,同一矛盾的 两个方面各有其特 点
-
1、(2013全国卷)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 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2、(2013·浙江卷)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 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1分)
3、(2013江苏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 认识城镇话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4、(2014重庆卷)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 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
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
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
• 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 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 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 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 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 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含的哲理 是
化和发展。
-
[典例]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
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
鱼”(见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
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太极图”由黑白两个 鱼形纹组成,正确项
②绝对同—的观点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错误项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
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 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城市文明和乡 村文明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 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 完善。 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 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
重难点: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区别:a.含义不同
b.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 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以斗争性为前提
A.依存离不开斗争 B.转化离不开斗争性
②斗争性 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
Hale Waihona Puke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 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
-
(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包含一切差异和对 立。
矛盾的概念
1、含义: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矛盾的 矛盾的 对立属性 统一属性
-
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 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 趋势。
两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方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 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
面 个统一体中
含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义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5、(2014天津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机器人
与人的关系。
-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 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 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 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 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 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 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 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③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的观点 ④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
黑白两个鱼形纹相比较而存 在,体现了相互依存,正确项
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体现了矛 盾双方的相互贯通,正确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答案:B
事物的矛盾包括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与
同一性,下列强调同一性的是
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垃圾,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
下列成语体现了什么哲理?
1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尺有年短,寸有所长; 4讳疾忌医
-
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 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 盾即时时有矛盾。
(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全面看问题, 防止片面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 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 解决矛盾。
《
生
活
结 构
与 哲 学
》
知
识
哲学的概况(第一单元)
辩证唯物论 4.5.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6.
马 (第二、三单元) ——人如何认识世界
克
唯物辩证法 7.8.9.10.
思
—世界存在的状态(怎么样?)
主
社会历史观 11.
义
哲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学
(第四单元)
• A.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发生了相互转化 • C.落后的意识对社会发展不起作用 • D.正确的意识可消除价值判断的差异和冲突
A
-
【应用】 用对立统一原理分析A和B的关系。 用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A和B的关系。
答题模式: (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A与B是对立统一关系 (2)一方面, A与B存在一定的对立性,-----另一方面, A与B也具有统一性----(3)---既要---又要---(或把---有机结合或 兼顾-----)
价值观(人生价值观12
—人的存在及价值
-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 第十课 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
-
唯物辩证法
唯
物
辩
证
法
矛盾
的
实
质
和
核
心
联系 是矛盾的表现形式
两大基本观点或总特征
发展 是矛盾运动的结果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 具有不同的特点
②同一事物的矛盾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各有其特点
③同一事物的不同 矛盾,同一矛盾的 两个方面各有其特 点
-
1、(2013全国卷)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 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2、(2013·浙江卷) 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阐明经济建设与 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1分)
3、(2013江苏卷)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 认识城镇话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4、(2014重庆卷)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说明如何看 待中俄关系的发展。
③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
的墓志铭
④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就不会
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
• 当前职业教育处于“进口”“出口”冰火两重天 的境地:一方面,部分学生受“高职院校不是大 学”的观念等因素影响而不愿报考,导致职校生 源萎缩;另一方面,职校生在就业市场成为“香 饽饽”,企业高薪难觅技师,这就为扭转职业教 育的尴尬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蕴含的哲理 是
化和发展。
-
[典例] “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由
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俗称“阴阳
鱼”(见右图)。该图看似简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
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①一分为二的观点
“太极图”由黑白两个 鱼形纹组成,正确项
②绝对同—的观点
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有条件的,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错误项
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
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
-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 有的相反相成的两个基本属性。城市文明和乡 村文明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 ③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 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 完善。 ④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 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
-
重难点: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区别:a.含义不同
b.特点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 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以斗争性为前提
A.依存离不开斗争 B.转化离不开斗争性
②斗争性 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
Hale Waihona Puke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 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一定条件下)
-
(2)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体现 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包含一切差异和对 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