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数学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數學教案設計教案名称: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即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

2. 学生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在没有明确给出运算顺序的情况下,能自主确定运算顺序。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四则运算,引导学生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法则。

2. 新课讲解:(1)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什么是四则混合运算。

(2)通过具体的例题,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强调“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原则。

(3)让学生尝试自己做几道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然后集体讨论答案和运算顺序。

3. 练习巩固:(1)设计一些不同难度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核对答案。

(2)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利用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4. 小结与作业:(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2)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包括一些基础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和一些需要思考的应用题。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反馈,评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主动提问,以此了解他们在理解和应用四则混合运算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是否有效,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章:加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加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将两个数写成加法算式,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满十进一,不满十则直接写下来。

3. 加法运算的例子:23 + 45 = 68三、教学活动:1. 引入加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加法运算的意义。

2. 通过示例,讲解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加法运算。

3. 布置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完成的加法运算题目,检查学生对加法运算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减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 减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和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将被减数和减数写成减法算式,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减,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向高位借位,借一当十加上原来的数再减。

3. 减法运算的例子:68 23 = 45三、教学活动:1. 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运算的意义。

2. 通过示例,讲解减法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完成减法运算。

3. 布置一些简单的减法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解答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减法运算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完成的减法运算题目,检查学生对减法运算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乘法运算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乘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乘法运算。

二、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的概念和意义:将两个数相乘得到一个积的运算。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3. 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1. 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1. 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制作食物等,引发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这些实例中的数学问题。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介绍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含义和规则。

2. 通过示例,教师展示如何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运算的顺序和规则。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给予指导和解答疑问。

三、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四、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强调运算的顺序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复习题,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如购物、制作食物等问题。

2. 教师展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并引导学生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 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题,学生独立进行计算和解答。

三、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提供帮助。

四、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强调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表现,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小数混合运算1小数混合运算第2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二)教案西师大版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四小数混合运算1小数混合运算第2课时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二)教案西师大版
花坛的面积为51.96平方米。
(4)拓展题:
⑦ 一个正方体木块,棱长为2.4米,求木块的体积(立方米)。
答案:
2.4 × 2.4 × 2.4 = 13.824
木块的体积为13.824立方米。
(5)探究题:
⑧ 根据课堂所学规律,验证以下两个小数相乘的结果是否符合规律:
a = 0.15,b = 0.8
a × b = 0.15 × 0.8 = 0.12(整数位数为1)
(4)一个长方体水箱,长2.5米,宽1.8米,高1.2米。求水箱的体积(立方米)。
答案:
2.5 × 1.8 × 1.2 = 5.4 × 1.2 = 6.48
水箱的体积为6.48立方米。
5. 探究题:
(5)小华发现一个数学规律:对于任何两个小数a和b(a≠0,b≠0),如果a × b的结果是整数,那么a和b的小数位数之和等于a × b的整数位数。请举例验证这个规律。
答案:
例如:a = 0.25,b = 0.4
a × b = 0.25 × 0.4 = 0.1(整数位数为1)
a和b的小数位数之和 = 2 + 1 = 3(整数位数为1)
符合规律。
九.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1. 课堂小结: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
- 在进行小数运算时,要注意小数点的对齐,尤其是加减运算。
- 乘除运算中小数点的移动规律要掌握,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如购物找零、折扣计算等。
- 解题过程中,要培养检查的习惯,确保每一步的计算都正确无误。
2. 当堂检测:
(1)计算题:
① 5.2 + 3.8 × 1.4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3.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通过趣味数学故事,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四则运算的顺序和法则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
二、自主探究
1.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1.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2.针对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整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技能。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可能在运算过程中出现混淆和错误。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方面: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改进。
-一道拓展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家长辅助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完成一道家庭生活中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并记录解题过程,以增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
作业要求:
1.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注意书写规范,保持卷面整洁。
2.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强化学生对四则运算顺序的理解,通过实例分析、总结规律,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注重培养学生的运算技巧,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针对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多样化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运用画线段图、列表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最新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优秀教学设计含反思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括号的使用方法、会进行整数两步和简单三步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内容包括:相遇问题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小括号内“有两级运算和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24点游戏“等。

本单元教材有以下特点:1.选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解决的现实问题,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混合运算试题,理解运算顺序,学会计算。

2.淡化知识的训练体系,重视运算顺序的理解和简单运用。

3.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两、三步的四则混合运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对问题中的数学信息作出合理解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3.能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能表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的结果。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混合运算及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建议教材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两辆汽车相对行驶”“去公园乘船游玩”等具体事例,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懂题意和问题中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在交流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列综合算式,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在教学“24点”游戏时,利用学生喜欢的扑克牌做游戏,给学生提供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进行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做数学。

课时安排本单元用4课时完成教学课题课时混合运算1 相遇问题1课时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课时混合运算3 带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1课时24点游戏1课时第一课时混合运算1 相遇问题教学内容教材45、46页相遇问题教学提示教材通过图文的形式呈现了一辆卡车和一辆小轿车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对行驶的有关数据和“经过几小时相遇”的问题,以及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和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验算的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及运算顺序。

2. 含有同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3. 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4. 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含有同级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2.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四则混合运算。

2.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讲解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让学生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3. 实例演示:展示含有同级运算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运算顺序。

4.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计算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和解决问题的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

2. 运用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区分不同类型的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

3. 创设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4.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精选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四则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以及运算定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谈话:元旦节快要到了,我们班的同学打算做一些小饰品来装饰教室,请看老师带来的数学信息。

出示信息:同学们做了24朵红花,做的黄花比红花朵数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1)结合情景理解算理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题。

师:我们首先解决做黄花多少朵?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请你根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独立列式解答。

生汇报:241/3+2师:你是怎么想的?说说你的解题思路?该如何计算呢?师板书过程。

为什么先算241/3?师:观察这个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深化运算顺序3/8(3/4-1/6) 5/6-4/92/3 7/123/14+7/8师:运算顺序都能掌握,选择其中的两个快速得算出结果来。

做完后集体订正。

师:做这类计算题时,我们注意什么呢?教师总结看想算查(3)抽象运算顺序师:观察这几个算式,他们都是有关分数的计算,里面包含了加减乘除还有小括号,想一想,它们的运算顺序是这样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师生小结:由此得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第2课时)教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第2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着运算顺序混乱、计算方法不明确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明确运算顺序,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能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课件、练习题、黑板、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操练(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对于错误的地方,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原因,并进行纠正。

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互相提问,互相解答。

《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二--------相遇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45.46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简单的相遇问题,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讨论、自主解答“相遇”问题以及交流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与他人交流各种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在明确运算顺序的基础上,正确的进行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随机访问:请问这位同学,你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在我们数学中我们把它叫速度;你从家到学校走几分钟?在我们数学中我们把它叫时间;从家到学校走了多少米?在我们数学中我们把它叫路程。

速度、时间和路程三个好朋友之间还存在着什么关系呢?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二、出示例1情境图,讨论、理解感受相遇问题的几大要素同时:同一时间、一起开始。

相对:面对面行走。

相遇:就是两位好朋友走到一起碰到了。

相距:两地之间的距离有多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关于相遇问题的知识。

板书:相遇问题三、课上尝试小研究(一)根据例题一,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经过4小时相遇”是什么意思?2、我估计,这两辆车会在离()较近的地方相遇,理由是:3、相遇时两人所行的路程不同,但()是一样的,都是()。

(二)小组合作探究。

组内交流尝试小研究。

小组合作交流: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如有不同意见,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3、组长带领大家重点讨论有不同意见的题目,并达成一致的意见。

4、再次确认发言顺序,准备全班交流。

5、汇报6、师评价(三)班级展示提升。

1、全班交流尝试小研究,汇报讨论结果,师生评价。

教师点拨:1、经过4小时相遇的意思是:客车与货车经过4小时,共同走完了全程;2、客车和货车所走的“路程和”其实就是北京到郑州的路程,明确“路程和”概念。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教案 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 教案 第二课时  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第二课时混合运算2 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47---50页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提示教材选择了“丫丫看书”“木工做书架”两个生活中事例,在教学中以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呈现学生分布计算和列综合算式计算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学习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的方法,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在教学例5时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理解题意后自主解答,进行交流时,明白为什么把660-75×3括起来的基础上,理解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能综合运用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灵活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初步的比较能力和认真检验的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答题纸,小白板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课件出示练习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指名课堂板演。

生:3.15×7-9.6÷4=21.05-2.4……在没有括号的算式中,先算乘除。

=18.65生:9.1÷(8.05-7.4)=9.1÷0.65……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括号里的=14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旧知为下面学习四则运算顺序做铺垫。

二、探索新知1.教学例3师:课件出示例3,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学生汇报。

生:我知道丫丫计划每天看的页数是20页,2周看完,也就是14天看完。

生:我知道“照这样计算”就是按照每天看28页的速度看书。

生:提前几天看完,就是早看完几天。

师:同学对题意的理解很准确,那么要想知道丫丫提前几天看完,我们应该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最后计算什么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独立思考,交流意见。

师:巡视,个别指导。

师:引导提问,先算什么?怎么算?生:应该先算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定义和规则。

2.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教学步骤:1. 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

2. 通过示例,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3. 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基本运算方法。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2. 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2. 复杂四则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

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2. 通过示例,讲解复杂四则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

3. 进行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让学生掌握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规则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能够应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内容:1. 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

2. 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实际问题中的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了解其应用。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应用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 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练习,让学生掌握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实际问题中四则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第七课时1. 学会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估算。

2. 能够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估算方法。

2. 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步骤:1. 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了解其概念。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四则混合运算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只要掌握了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应该问题不大。

学法指导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出示课件1)1、课前准备教师: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出示课件3)教师: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该怎么想呢?教师: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求呢?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式吗?教师: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根据这幅情景图的意思,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看来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算式是写对了。

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2、新授课出示课件4(例3原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把这个题改一改,看看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教师:现在我们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应该怎么想呢?教师:那我们怎么写算式呢?教师:按我们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说明了什么?教师: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应该想办法先算12+18。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进行混合运算。

3. 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教学准备:1. 教学黑板或白板2. 粉笔或白板笔3. 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目4. 计算器(可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烹饪等,引发学生对四则运算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了解四则混合运算。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 通过示例,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规则。

3.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律,如结合律、交换律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展示答案。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 布置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完成。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学生是否完成家庭作业,以及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复习导入。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一些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2. 教师通过示例,讲解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综合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并展示答案。

2.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四则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布置一些综合性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要求学生回家完成。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小测验,评估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教案设计“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课题四则混合运算课时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只要掌握了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应该问题不大。

学法指导自学互帮导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出示课件1)1、课前准备教师: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出示课件3)教师: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该怎么想呢?教师: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求呢?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式吗?教师: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根据这幅情景图的意思,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看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算式是写对了。

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2、新授课出示课件4(例3原图)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把这个题改一改,看看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教师:现在我们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应该怎么想呢?教师:那我们怎么写算式呢?教师:按我们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教师: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说明了什么?教师: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应该想办法先算12+18。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2课时 括号内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冀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五单元 四则混合运算(二) 第2课时   括号内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二)第2课时括号内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材第49--50页.。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

2、掌握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能解答三步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解题的思考过程.。

教学重难点:重点:小括号里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应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12.5÷(0.21+1.79) 3.15×17-9.6÷0.4二、探究新知请学生读题和观察情境图,请学生说说发现的数学信息及所要解决的问题, 生:要加工660套西服的订单;生:约定8天完成;生:已经加工了3天,平均每天加工75套;生: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套?师:同学们,本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学生交流,同桌之间合作完成,教师巡视.。

生:先算前3天加工的服装的套数,再算剩余的服装的套数,最后算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多少套.。

75×3=225(套)660-225=435(套)435÷5=87(套)答: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87套.。

师:能不能用综合算式表示上面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运算顺序,及每一步所求的是什么?(660-75×3)÷5=(660-225)÷5=435÷5=87(套)答:剩下的每天至少要加工87套.。

讨论为什么要给660-75×3加上括号,不加括号可不可以?给每个学生讨论的机会,学生们自由发言,并进行检验.。

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计算.。

40.2÷(0.6×11+5.4)(48-64.6÷3.4)×0.6三、课堂总结小括号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也要先算乘除法.。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

四则混合运算教案(两课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规则。

2. 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3. 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1. 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解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含义。

2. 通过示例演示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和规则。

3. 练习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规则。

2. 通过示例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和规则,例如:先进行乘除法,再进行加减法。

3.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概念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运算准确性和速度。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

2. 能够解决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

2. 通过示例讲解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3. 练习解决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教学活动: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进行巩固。

2. 通过示例讲解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例如:含有括号的运算、混合运算顺序等。

3.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解决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规则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解决复杂运算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和解决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2. 掌握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带有括号的表达式。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解释括号的作用和运算顺序。

2. 通过示例演示如何解决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

3. 练习解决复杂的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目。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2. 通过示例讲解如何解决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例如:(2 + 3)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则混合运算第二课时
“自学互帮导学法”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四则混合运算
课时
第二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景探索并理解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感受混合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混合运算的价值。

2.知道中括号的作用,掌握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3.在探索运算顺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含两个小括号或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题。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此基础上,只要掌握了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应该问题不大。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

……
(出示课件1)
1、课前准备
教师: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出示课件2)
(出示课件3)
教师: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该怎么想呢?
教师:剩下的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怎么求呢?
教师:你能根据这种想法写出算式吗?
教师:在这个算式中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根据这幅情景图的意思,我们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看来所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是一致的,说明我们的算式是写对了。

现在你能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
2、新授课
出示课件4(例3原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很牢固,老师把这个题改一改,看看和刚才的题有什么不同?
教师:现在我们要求师徒合作还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应该怎么想呢?
教师:那我们怎么写算式呢?
教师:按我们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要求,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说明了什
么?
教师:错在哪里呢引导学生分析出:我们应该想办法先算12+18。

教师:要改变运算顺序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教师:比较这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教师:你认为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47-27)①÷②(12+18)①]
教师: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吗?
出示课件5
多媒体课件6出示练习:
3.教学例4
出示课件7
教师:下面我们继续讨论工人师傅做零件的问题。

教师:师傅要加工1800个零件需要多长时间我们可以怎么想呢?
教师: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我们可以怎样求呢?
教师:你能根据这个想法写出算式吗?
教师:根据我们前面掌握的运算顺序,你认为这个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师:为什么要像这样算呢?
教师:这和我们解决问题的顺序一样吗?
教师:按照解决问题的要求,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教师:我们现在列出的算式能满足题目的要求吗?
教师:我们就要请一个新朋友来帮忙。

板书:1800÷[(15+10)×3]。

教师:(指板书上的中括号)它的名字叫“中括号”,它也能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你能按照这个运算顺序说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吗教师随学生回答板书1800÷③[(15+10)①×3]②。

教师:这个运算顺序与题目要求的解决问题的顺序相同吗?
教师:这样我们列出的算式就正确了。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这个运算顺序算出结果。

出示课件8
学生汇报后集体订正,再一次强调有中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引导学生说出:有小括号的就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小括号里面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学生:用剩下的零件数除以师徒二人每时做的零件个数。

学生:用总的个数减去师傅做了的个数,即用147-27来表示。

学生:(147-27)÷30。

学生: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用147-27的差除以30。

学生:根据情景图的要求,我们应该先算剩下的个数,再用
剩下的个数除以师徒二人每时能做的个数。

学生:根据运算顺序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引导说出运算顺序。

学生:刚才题里是直接告诉我们师徒二人每时做多少个零件,现在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而是告诉徒弟每时做12个零件,师傅每时做18个零件。

学生:讨论后汇报:要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的个数,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

学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算式:(147-27)÷12+18。

学生:应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用小括号的差除以12,然后再用这个商加18。

学生:这幅情景图中的意思要求我们先算师傅做27个后,还剩下多少个;还要算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然后再用剩下的个数除以师徒两人每时共做的个数。

学生:算式的运算顺序和解决问题的顺序不一样,说明我们的算式写错了。

学生:讨论出:加小括号能改变运算顺序。

写出算式:(147-27)÷(12+18)
学生:以前我们学过的算式里只有一个小括号,现在有两个小括号。

学生说出:两个小括号都要先算,也就是说两个小括号要一起算。

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要一起先算出两个小括号的结果,再进行括号外面的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并全班交流。

学生:用总零件个数除以师傅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

学生:用大徒弟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加小徒弟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和再来乘3。

学生:能。

学生写好算式后展示,由于没有学习中括号,估计大多数学生会写出下面的算式:1800÷(15+10)×3
学生:先算小括号里面的15+10,再算1800除以小括号里的结果,最后再乘3。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1800÷②(15+10)①×3③
学生:因为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其余的是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学生:不一样。

学生:应该先算15+10,再算15加10的和的3倍,也就是再算乘,最后算除法。

学生:不能。

学生:计算有中括号的算式,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学生:先算加再算乘最后算除。

学生:相同。

学生:算出结果后汇报,重点汇报运算顺序。

如果有学生能一下子就想到写有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则应加以表扬;
如果学生不能想到同时用两个小括号的算式来计算,就可以按以下设计的方式进行引导:例如学生有可能写出这样的算式:(147-27)÷12+18。

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中括号。

引导学生正确的去分析问题。

板书设计
见课件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教学反思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