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精神病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心境障碍概述 • 心境障碍的症状与诊断 • 心境障碍的治疗 • 心境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 心境障碍的科研进展
01 心境障碍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障碍,是一类以 情感异常(如情感高涨或情感低落) 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
分类
双相情感障碍(包括双相Ⅰ型、双相 Ⅱ型、环性心境障碍等)、抑郁症、 持续性心境障碍(如恶劣心境障碍) 等。
流行病学概况
患病率
心境障碍在人群中的患病率较高,其中抑郁 症的患病率最高,约为5%左右,而双相情 感障碍的患病率约为1%。
性别差异
女性在抑郁症的患病率上高于男性,而在双相情感 障碍的患病率上则男性略高于女性。
年龄分布
心境障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抑郁症在 成年早期和老年期的发病率较高,而双相情 感障碍则多在成年早期发病。
04 心境障碍的预防与康复
预防策略
早期识别与干预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心境障碍的认知,以便早 期发现和干预。
心理治疗
针对高危人群,提供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和心 理疏导,以降低发病风险。
生活方式调整
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规律 作息等,有助于预防心境障碍的发生。来自康复措施药物治疗
症状表现
情绪高涨
患者长时间感到异常兴奋、充 满活力,对日常活动充满热情。
易怒
患者容易发脾气,对小事也感 到愤怒。
情绪低落
患者长时间感到沮丧、无望, 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焦虑
患者经常感到紧张不安,担心 未来可能发生的不利情况。
睡眠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失眠、早醒、嗜 睡等症状。
心境障碍
其他:曲唑铜,米氮平,万拉法新 电休克治疗 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
预防复发 : 维持治疗 三级预防
应激相关障碍
临床类型与表现:
1、急性心因性反应(急性应激障碍):创伤事 件后数分钟至数小时起病, 病程持续数小时至 一周(最长不超过一个月)。起病急, 病程短, 脱 离创伤性环境后症状迅速消失, 事后对发作情 况可有部分或完全性遗忘。
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是发病的重要原因。
临床表现:恍惚或朦胧状态,感知觉迟钝,麻木, 抑郁, 焦虑或惊恐,呆滞, 社会性退缩, 或坐立 不安、无目的徘徊,可有假性痴呆或木僵症状。
创伤事件异常严重,症状由创伤事件直接导致。
2、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延迟性应激障碍):
由严重的创伤事件直接导致,事件后数周至6个月 内起病, 病程持续个月以上, 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4、躯体症状:睡眠减少,食欲下降,体重 减轻,乏力,性欲减退,可主诉躯体各 系统或器官症状。
5、其他症状:自我评价过低,自责,自罪, 疑病,强迫症状;
抑郁情绪可有昼重夜轻的变化。 严重者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发作形式: 单相抑郁/躁狂:单次发作,反复发作; 双相: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 混合发作:躁狂-抑郁混合; 持续性心境障碍:环性心境,恶劣心境。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整日忙碌,做事 常有始无终,无拘无束,不拘小节,行 为轻浮,挥霍。
4、躯体症状:睡眠减少,食欲增加,性欲 增加,精力充沛,因过度消耗可致体重 减轻。
5、其他症状:夸大观念,自我评价过高, 自感能力非凡,严重者可办有精神病性 症状。
严重者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
二、抑郁发作(depressive phase)
1、情感低落:情绪抑郁、沮丧、痛苦,度日如 年,丧失信心、悲观绝望,严重者有自杀观念 和行为;可伴有焦虑情绪。
第五章 心境障碍
三、人本-存在主义观点
• 1. 人本主义:抑郁病人常常有内疚或负罪 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不能做出选择 ,没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生命不负 责任。
• 2. 存在主义:如果一个人不能完满和真实 的生活,他便可能产生空虚感和不真实感, 对这种感受的反应,便是抑郁。
• 3.总之,抑郁是对不真实的存在的可以理解 的反应。
实用文档
二、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
• 症状标准:以情绪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3 项(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要4项):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 移;②语量增多;③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④ 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 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⑥鲁莽行为;⑦睡眠需要减少; ⑧性欲亢进。
实用文档
恶劣心境
• 诊断标准:以持久而轻度至中度的抑郁为主要临床相 ,有下列7项中至少3项:⑴兴趣减退,但未丧失;⑵ 对前途悲观失望,但不绝望;⑶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 不振;⑷自我评价下降,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⑸不 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愿接受支持和同 情;⑹有想死的念头,但又顾虑重重;⑺自觉病情严 重难治,但主动求医,希望能治好。
• 主要表现有:1. 抑郁心境; 2. 兴趣丧失 ; 3. 精力下降; 4. 自我评价低; 5. 精 神运动迟滞或激越; 6. 自杀观念和行为 ; 7. 昼夜节律性变化; 8. 躯体症状。
实用文档
特殊类型
• 1. 隐匿性抑郁症(masked depression):是一组 不典型的抑郁症候群,其抑郁情绪不十分明显,突 出表现是持续的出现多种躯体不适感和自主神经功 能紊乱症状。
实用文档
二、病程和预后
• 1. 起病:急性起,躁狂多发于春末夏出,抑郁 以秋冬较多,有些女病人与月经周期有关。躁 狂的发生年龄比抑郁的早,且女性多于男性。
心境障碍习题及答案
心境障碍习题及答案01.男,45岁,每年有情绪低落1-2个月,情绪低落严重时有厌世及自杀行为。
近来又出现明显的情绪低落,对该病人主要防止( )A.攻击行为B.毁物C.自杀D.伤人E.出走02.女,42岁,近3个月来头痛、乏力、早醒、坐立不安,常担心家人会出事,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给家庭带来麻烦,悲观失望。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神经衰弱B.焦虑症C.抑郁症D.疑病症E.癔症03.女性,27岁,2个月来工作较累,近2周出现兴趣缺乏,易疲劳,言语少,动作迟缓,自觉脑子笨,没有以前聪明,早醒,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全身酸痛,有时感心慌气急,对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悲观绝望。
你认为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焦虑症B.神经衰弱C.疑病症D.抑郁症E.心身疾病04.可出现幻觉、妄想症状的是( )A.瘾症B.脑外伤C.疑病症D.神经衰弱E.抑郁症05.诊断抑郁发作的必要条件是( )A.早醒B.自杀观念C.思维迟缓D.动作减少E.心境低落06.男,36岁。
近2月来常感头晕目眩,记忆力明显减退,情绪低落,对事情不感兴趣,最需要进行检查( )A.头颅MRIB.抑郁自评量表C.焦虑自评量表D.CT检查E.骨髓穿刺07.男,24岁。
吸食可卡因1天后停用,伴有无价值感,无望感,早醒,最可能是( )A.抑郁症B.戒断综合征C.神经衰弱D.精神分裂症E.神经官能症08.关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正确的是( )A.无望、无助、无价值感是情感体验B.愉快感缺乏是必要症状之一C.自责、自罪、自杀观念是核心症状D.很少伴有消化系统症状E.不会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09.男,20岁,大学生。
不食、不语伴行为异常6个月。
曾在当地医院就诊。
此次入院检查:神志清,仰卧,头颈悬空不动,无自发言语,面无表情,拒绝服从医生的简单指令,眼球活动自如。
有时突然拍门或抢病友的东西。
体格检查未见异常。
最快缓解其症状的治疗措施是( )A.改良电抽搐治疗B.口服利培酮C.肌注氟哌啶醇D.肌注地西泮E.静脉滴注氯丙嗪10.男,36岁。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 诊断与治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徐四清心境障碍的概念情感:是对人或事物的内心体验。
情绪:是一种常伴有躯体反应的情感体验。
心境:是一种持久的情绪状态。
所谓心境障碍则是指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包括情绪高涨与低落,为主要临床相,并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的一种精神疾病。
该病有反复发作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正常;发作症状较轻者并未达到精神病性程度。
疾病名称的演变古希腊时代:希波克拉底提出躁狂症与抑郁症二个术语;1898 年,德国精神科医生Kraepelin 正式命名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
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西方国家:随年代不同及诊断标准不同其患病率有所差异我国1982 年流调为5.5 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因素:家系调查:具有家族聚集现象。
先证者亲属中的患病几率为5.7% ,是一般人群的10―30 倍。
其中一级亲属62.% ,二级亲属28.8% ,三级亲属9.2% 。
双生子研究:单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33―86% ,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16―38% 。
寄养子研究:患情感性障碍的子女,从小就寄养在正常的、没有血亲关系的家庭里,其发病率仍然高于一般人群。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儿茶酚胺假说:躁狂症是中枢受体部位的NE 相对或绝对增多;抑郁症是中枢受体部位的NE 相对或绝对减少。
5- 羟色胺假说:躁狂症是中枢受体部位的5-HT 含量增多;抑郁症则是中枢受体部位的5-HT 含量减少。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5-HT 缺乏是躁狂抑郁症共同的生化基础,构成了遗传的易感素质;当NE 功能亢进时,就表现为躁狂发作;当NE 功能不足时就表现为抑郁发作。
几种有关调节情绪的神经递质心境障碍的病因学/病理生理学中枢神经系统5- HT 和NE 的神经通路5- HT 和NE 的神经通路调节不同的功能1,2 递减脊髓传导的调节疼痛的反应1,2 这些通路的异常可引起抑郁的情绪和躯体症状 2 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甲状腺轴功能异常。
心境障碍
2)单胺氧化酶镇静剂
与三环类抗抑郁剂差不多或更好一点,副作 用稍微少一点 但应用非常少,因为有潜在的严重后果 奶酪、酒、感冒药等会导致严重高血压或 引起死亡
3)选择性5-羟色胺回收镇静剂
常用药物:氟西汀(百忧解) 作用:提升5-羟色胺水平 副作用:情绪激越、性功能不良或下降 (50%-70%)、失眠和胃肠道不适
3、心理社会的治疗
1)、认知治疗 a、 要求来访者仔细检查自己的思维过程, 并识别思维中的“抑郁性”歪曲 b、 纠正认知歪曲,尽可能用现实思维或 抑郁性更小的思维代替 假设检验
2)人际关系心理治疗(IPT)
解决人际关系中的问题,学会形成重要 的新的人际关系 a、识别出发抑郁的人际关系的应激源 b、处理4个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或多个 处理人际角色冲突 适应人际关系的丧失 获得新的人际关系 纠正社会技能不足
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三)
焦虑和抑郁的重叠 几乎所有的抑郁者都有焦虑,但却不是每一 个焦虑的人都抑郁 抑郁几乎都跟在焦虑之后,可能是焦虑的一 个结果
焦虑特有症状:忧虑不安、紧张、急躁、发抖、过度担心、 恶梦 抑郁特有症状:无助感、抑郁心境、兴趣丧失、缺乏快乐、 自杀观念、性欲减低 二者共有症状:做最差的预料、担忧、注意力不集中、高警 觉性、睡眠不满意、内疚、疲乏、记忆力差、无价值感、无 望感
2)自杀的危险因素
A、家族史 B、神经生物学 低水平的5-羟色胺与自杀或自杀未遂有关 C、心理障碍 90%的自杀者有心理障碍 60%的自杀者存在心境障碍 D、应激性生活事件 导致自杀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令人感 到羞愧或耻辱的应激性生活事件
3)自杀的预防和治疗
A、自杀教育 B、自杀危险性的评估 C、如存在危险,解决潜在的生活应激源和存 在的心理障碍的治疗应立即开始
心境障碍(五制版)PPT课件
另外,在抑郁症患者中,人们会发现类似于“习得 性无助”的状态。
.
17
心理学发病机制
1911年Abraham认为,抑郁病人的丧失感、自 责和适应不良是由于对逝去之人的潜意识敌意所致。 他假设抑郁易感素质产生于口欲期的情绪痼疾,这些 痼疾表现为母爱的退缩,使得情绪发展固定在口欲期, 病人表现出明显依赖于能给予口欲满足的客体和能给 予同情关心的人。
1966年,Angst与Perris更改其意,把凡有躁狂表现者,不管 有无抑郁,均称为“双相”,其理由为抑郁相或许较轻,或许 较短,但必然存在,而把单纯抑郁称为“单相”。
Dunner等主张把双相病例进一步分成Ⅰ、Ⅱ两型;前者躁狂较 为明显,而后者为轻躁狂。
今年近年有许多学者对“单相”抑郁提出质疑,通过随访不少
.
7
5突H触前T膜1A
再利用
MAOA降解
释 5-
突触后膜
放
HT1A
cAMP Ca2+↓
腺苷酸环化酶系统
5-
HT
磷脂酶C系统
PI Ca2+↑
再
摄 取
5-
HT2A
5-HT假
.
8
α2
突触前膜
再利用
MAOA降解
释 β1
放
心境障碍名词解释
心境障碍名词解释
心境障碍是一种精神障碍,也被称为情感障碍或情感障碍性障碍。
心境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异常波动,包括抑郁、焦虑、躁狂等。
这些异常情绪可能会严重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
心境障碍分为抑郁障碍和躁狂障碍两类。
抑郁障碍是一种情绪低落的心境障碍,患者常常感到沮丧、无助、自责,并且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
他们可能会出现睡眠问题、食欲改变、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自杀念头。
抑郁症可以是单次发作,也可以是反复发作的。
躁狂障碍是一种情绪高涨的心境障碍,患者常常感到异常兴奋、多动、不寻常的乐观,并且对自己的能力和能量感到异常自信。
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冲动行为、快速的思维和语言、失眠以及夸张的行为。
躁狂症也可以是单次发作,也可以是反复出现。
心境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但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如脑化学物质的不平衡)、个体经历(如创伤、损失等)、人格特征和环境因素都可能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心境障碍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评估和心理测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家族史来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治疗心境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
是使用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抗焦虑药等来缓解症状。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他们的情绪,提高他们应对困难和压力的能力,并且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心境障碍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及时的治疗和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也对患者的康复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心境障碍的症状,应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心境障碍的名词解释
心境障碍的名词解释心境障碍(MoodDisorders)是一种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异常。
心境障碍可以分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和情感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等不同类型。
本文将从定义、症状、原因、治疗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一、定义心境障碍是指一组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异常状态,包括情感低落、兴趣缺乏、自我价值感下降、睡眠和食欲改变、精神运动迟缓或烦躁不安等症状。
心境障碍常常会影响到患者的社交、学习、工作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严重时还可能导致自杀。
二、症状1. 抑郁症抑郁症的主要症状是情感低落、兴趣缺乏和自我价值感下降等。
患者常常感到无助、无望、无趣,失去了以往的兴趣和乐趣,甚至对生命感到无聊和厌倦。
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睡眠和食欲改变、疲乏、精神运动迟缓等症状。
2.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情绪波动较大的疾病,患者常常经历情绪高涨和情绪低落两种极端状态。
情绪高涨时,患者可能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冲动、乐观和自信,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妄想等症状;情绪低落时,患者则会出现抑郁、无助和自我贬低等症状。
3. 情感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情感不稳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情绪不稳定、易怒和冲动的疾病,患者常常会经历情绪波动、情绪爆发和自我伤害等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愤怒、焦虑、恐惧、失落等,常常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原因心境障碍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研究表明,遗传、生物化学和心理因素等均可能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到作用。
1.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导致心境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心境障碍的发生与家族史密切相关,患者的亲属中也可能出现类似的症状。
2. 生物化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也是导致心境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内分泌的紊乱以及免疫系统的异常等都可能导致心境障碍的发生。
3. 心理因素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心境障碍的发生。
例如,童年时期的创伤经历、人际关系的问题、工作和学习的压力等都可能对心境障碍的发生起到作用。
心境障碍
心 境 障 碍 定义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障碍为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情绪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思 维和行为改变 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 为间隙性病程,间隙期精神活动基本正常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一、病因 1、遗传学研究
2、心理社会因素
二、发病机制
1、神经递质传递功能 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预防 避免生育。适当药物心理治疗预防复发。 预防高危人群中自杀的发生。
(二)鉴别诊断—躁狂发作
1、正常人的情绪高涨或低落 2、精神分裂症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4、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鉴别诊断—抑郁发作
1、恶劣心境 2、精神分裂症 3、躯体疾病和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4、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治疗】
一、躁狂发作
(一)药物治疗
1、抗燥狂药:碳酸锂 2、抗癫痫类药物:丙戊酸盐、卡马西平 3、抗精神病药物 4、其他:苯二氮卓类 、甲状腺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临床分型 鉴别诊断
一、诊 断
躁狂发作
“三高症状”: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 增多 上述症状至少已持续 1 周
抑郁发作
“三低症状”: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活动 减少 上述症状至少已持续 2 周 “三无”:无望、无助、无价值感 “三自”:自责、自罪、自杀
(一)诊断标准
《中国精神障碍的诊断和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三版)》(CCMD-3) 症状标准 严重标准 病程标准 排除标准 说明
(二)电抽搐治疗
二、抑郁发作
(一)药物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2、四环类抗抑郁药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4、选择性5- 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二)电抽搐治疗 (三)心理治疗:认知治疗、心理动力学治 疗
心境障碍有些表现
心境障碍有些表现心境障碍有哪些表现躁狂发作的典型临床病症是情感高涨、思维奔逸和活动增多。
心境障碍有哪些表现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整天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笑逐颜开,洋溢着欢乐的幽默和神态,甚至感到天空格外晴朗,周围事物的色彩格外绚丽,自己亦感到无比快乐和幸福。
患者这种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引起阵阵欢笑。
有的患者尽管情感高涨,但情绪不稳、变幻莫测,时而欢乐预约,时而冲动暴怒。
局部患者临床上是以愤怒、易激惹、敌意为特征,并不表现为情感高涨,故动辄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但常常很快转怒为喜或赔礼抱歉。
表现为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想内容丰富多变,头脑中的概念接踵而至,有时感到自己的舌头和思想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常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手舞足蹈、眉飞色舞,即使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仍要讲个不停。
但讲话的内容较浅薄,且凌乱不切实际,常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
由于患者注意力随境转移,思维活动常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致使话题突然改变,讲话的内容常从一个主题很快转到另一个主题,即表现为意念飘忽化,有的患者可出现音联和意联。
表现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且忍耐不住,整天忙忙碌碌,但做任何事常常是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一事无成。
爱管闲事,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判断,常常是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如任意挥霍钱财,十分慷慨,随意将礼物赠送给同事或路人。
注重打扮装饰,但并不得体,招引周围人注意,甚至当众表演,乱开玩笑。
在工作上,自认为有过人的才智,可解决所有的问题,乱指挥别人,训斥同事,专横跋扈,狂妄自大,但毫无收获。
社交活动,随便请客,经常去娱乐场所,行为轻浮,且好接近异性。
自觉精力充分,有使不完的劲,不知疲倦,睡眠亦明显减少。
病情严重时,自我控制能力下降,举止粗鲁,甚至有冲动毁物行为。
由于患者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分,故很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体格检查可发现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病症如便秘。
第05章_心境障碍与自杀
(1)哀伤(grief) 哀伤( 失去所爱的人,以及其他形式的丧失,如地位的丧失、分 居或离婚、经济的损失、失恋、退休、第一次离家、失去 友谊,甚至宠物的走失也会使人产生类似哀伤的情绪。 哀伤期,当事人会对外界事情失去兴趣,沉浸于对美好过 去的回忆中。但回忆不断重复后,会渐渐失去引发痛苦的 能力——一种反应消除的历程。 弗洛伊德对哀伤和抑郁的区分——他认为前者是对丧失的 正常的和有意识的反应;后者则被假定是由于把对所失去 的人的无意识的矛盾和敌对情感转向自己的结果。经过几 周或几个月不定的时期后,个体对外界的反应能力逐渐恢 复,哀伤减退,重新恢复对生活的乐趣。 一般认为居丧反应在半年到一年内可以完成。如果哀伤的 症状持续超过一年,则应寻求专业治疗。
Company Logo
抑郁症在我国的特点: 抑郁症在我国的特点: 知晓率低:多数抑郁症状并未引起重视,约30%的患 者从未诊治。 识别率低:漏诊者高达60%。 治疗率低:综合医院就诊中,接受合理治疗者仅10%。
Company Logo
5.双相(心境)障碍( 5.双相(心境)障碍(P147) 双相 )
Company Logo
躁狂症主要表现为“三高”症状: “三高” 第一是情绪高 情绪高。患者会持续地兴奋、高兴,心情洋溢 情绪高 着节日般的色彩,世界在他(她的眼中是那么美好,好像没 有任何事情可以令他(她)烦心。 第二是言语“高”。患者往往夸夸其谈,口若悬河, 言语“ 言语 即使见到陌生人,也大肆吹嘘炫耀自己,例如说自己多么 有钱、事业飞黄腾达、有多少人追求、办任何事都难不倒 自己等,轻的时候好像是一个说单口相声的天才,重的时 候则可能前言不搭后语。 第三是动作“高”。患者往往精力充沛,不知疲乏,每 动作“ 动作 天只睡两三个小时,白天都毫无倦意,性需要和行为增多, 或者突然不停地逛街,乱花钱,买一大堆没用的东西送给 别人。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没有长久性,给人以浮躁、不踏 实的感觉。
心境障碍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
认知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 退、思维迟缓等认知障碍 是心境障碍的常见表现。
生理症状
睡眠障碍、食欲和体重改 变、疲劳和精力减退等生 理症状在心境障碍患者中 较为常见。
02
CHAPTER
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
总结词
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精力减 退是抑郁发作的主要表现。
详细描述
患者感到情绪低落、沮丧或绝望,失 去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和乐趣,身体容 易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睡眠障碍 也比较常见。
药物管理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提供药物管理指导,包括药物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不 良反应等,以确保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THANKS
谢谢
用于了解患者的情绪状况CHAPTER
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心境障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抗抑郁药、抗躁狂药等药物 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
抗抑郁药是常用的心境障碍治疗药物,如氟西汀、帕罗西汀等,能够改善患者的 抑郁症状。抗躁狂药如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主要用于治疗躁狂发作。药物治 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患者需按时服药,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更换药物。
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外,心境障碍的治疗还包括光疗、 电抽搐疗法等方法。
光疗是通过调节光照时间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 。电抽搐疗法则通过电流刺激引发全身抽搐,从而缓解患者 的抑郁症状。这些治疗方法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患者需 了解其适用范围和副作用。
05
CHAPTER
预防与康复
焦虑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
心境障碍可能与应激事件有关,需与 应激相关障碍进行鉴别。
心境障碍患者可能同时伴有焦虑症状 ,需与单纯的焦虑障碍进行鉴别。
精神病学心境障碍课件
心理治疗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心理 动力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 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 增强应对能力。
生活方式调整
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 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 有助于心境障碍的康复。
社会支持与自助组织
社会支持
家庭、朋友和社区的支持对于心 境障碍患者非常重要,可以提供
情感支持和日常生活的帮助。
自助组织
抗焦虑药
用于缓解焦虑症状,包括苯二氮䓬类药物和 抗抑郁药中的某些成分。
心理治 疗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纠正患者的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改善心境障碍症状。
心理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传授有关心境障碍的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家庭治疗
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沟通方式,降低心境障碍的复发风险。
人际关系疗法
通过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缓解心境障碍症状。
预防策略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压力。
提高心理素质
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增强个体的心理素质 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有遗传或心理社会风险因素的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及时发现并干 预潜在的心境障碍。
康复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 抑郁药、抗焦虑药等药物 治疗心境障碍。
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脑电图等, 以辅助诊断。
鉴别诊 断
抑郁症
心境障碍中的抑郁发作与抑 郁症相似,但抑郁症的病程 更为持久,且可能出现精神 病性症状。
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患者会出现躁狂和 抑郁发作的交替或混合出现, 需要与单相抑郁症进行鉴别。
应激相关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是由强烈或持 续的心理社会应激引起的情 绪障碍,可能与心境障碍有 重叠之处。
心境障碍
心境障碍的概述(2)
心境障碍的含义: 广义的心境障碍: 泛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躁狂状态和抑郁 状态及其各种类型,包括由躯体因素、 心理因素和其他精神疾病所继发的心境 障碍。 狭义的心境障碍: 是疾病的名称,包括躁狂症和抑郁症及 其各种亚型,即过去的躁狂抑郁症。
心境障碍的概述(3)
简史: 公元前8世纪,就有心境障碍的记载; 公元前4世纪,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使用了抑郁这个词,认为 抑郁(melancholy)是由于黑胆汁和痰(phlegm)作用于脑引起的。 公元前2世纪,Galen用体液学说说明心境障碍的发病机制。 19世纪,法国的Farlet使用 “循环性精神病”(folie circulaire)这一 名 称。 1882年,Kahlbaum指出躁狂和抑郁不是两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同一 疾病的两个阶段。 1896年,Kraepelin 将本病和早发性痴呆分开,作为一个独立的疾病 单元,叫它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manic-depressive insanity, MDI)。 1957年,Leonhard 提出既有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称为双向情感 障碍。
临床表现---抑郁发作(1)
抑郁发作: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躯体 症状。 1)情感低落,有时伴有焦虑、急越症状。 内源性抑郁症的情感低落具有早重晚轻 现象,神经性抑郁则没有。 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甚至厌世。 可继发罪恶、疑病、关系、贫穷、被害等妄想。 偶尔有幻听。 2)思维缓慢:表现主动言语减少、语速减慢、声音低沉、 思考问题困难、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出现抑郁 性价性痴呆。 抑郁发作的思维再缓慢也能进行,和精神分裂症的思 维阻塞、思维被夺不同。
心境障碍的患病率(1)
心境障碍的患病率: 中国心境障碍终身患病率的早期报道 报道者(地区) 年份 样本数 患病率(%) 湖南医学院 1958 469178 0.05 湖南医学院 1958 463811 0.06 北京医学院 1958 30000 0.03 南京市县 1973 2103338 0.002 北京郊区 1974 187136 0.07 浙江肖山 1975 1009967 0.17 山东崂山 1977 624090 0.03 上海某区 1978 503544 0.06
心境障碍
01 病因
03 检查 05 治疗
目录
02 临床表现 04 诊断 06 预防
心境障碍也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 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和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 反复发作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2.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的治疗
躁狂发作与混合发作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改良电抽搐治疗。
预防
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因此心境障碍患者主张预防性治疗 (维持治疗),多次发作者建议终生服药。长期按时服药、定期门诊随访是该病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此外,心理 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病因
心境障碍目前病因未明,现有的研究发现可能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内分泌、神经电生理、 神经影像、神经发育及社会心理因素各个方面。而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主要是针对心境障碍的神经生化异常进行 的,包括了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系统。
临床表现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可有情感高涨、低落以及与此相关其他精神症状的反复发作、交替发作,或混合发作。 因而其临床症状特征可按不同的发作方式分别叙述。
抑郁发作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中度以上抑郁发作的主要治疗措施。目前临床上一线的抗抑郁药主要包括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 色胺能抗抑郁药(NaSSA)等,对于难治性患者可以考虑转换不同机制的药物、合并增效药物或者多种药物联合 治疗。
心境障碍病人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社会支持
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与家人、朋友保持联 系,寻求支持和帮助。
心理干预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学习应对压力的技 巧,如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早期识别与干预
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提高警惕,及 早发现并采取措施。
为鲁莽。
思维奔逸
患者表现为思维跳跃快 速,话题转换频繁,言 语内容夸张,难以打断。
睡眠减少
躁狂发作时,患者睡眠 需求减少,常常通宵不 眠或仅需很少的睡眠。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01
02
03
04
情绪低落
患者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 自我感觉沮丧、无助、无价值
。
兴趣丧失
抑郁发作时,患者对日常活动 和爱好失去兴趣,回避社交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波动 时可能出现思考困难、注意力 不集中等症状。
行为异常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情感波动 时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冲动、
自我伤害等行为。
混合性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躁狂与抑郁症状混合
混合性心境障碍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 同时表现出躁狂和抑郁的症状。
情感波动加剧
混合性心境障碍患者的情感波动更加 剧烈,难以预测和控制。
流行病学概况
01
02
03
全球患病率
心境障碍在全球范围内的 患病率较高,其中抑郁症 的患病率最高。
性别差异
女性在抑郁症中的患病率 高于男性,而男性在双相 情感障碍中的患病率较高。
年龄分布
心境障碍可发生于任何年 龄段,但青少年和老年人 是高发年龄段。
病因与发病机制
遗传因素
心境障碍具有明显的家族 聚集性,遗传因素是其发 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心境障碍常识掌握
第二节抑郁发作与抑郁症
那英 拿什么来拯救你的抑郁 “看见小高兴在边上躺着、哭着、笑着,我会莫名其
妙地抓狂,我就想,这是什么呀?” “唯一的念头就是想死。” “我当时觉得自己就是汪洋中的一条孤船,这个时候 我觉得必须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孩子。” “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了你这个,就拿走你 那个。你吃太多金子,该吃苦了,要不你就吃拧巴了。”
第五章 心境障碍与自杀
他们宅在家里;饮食不规律,或暴食,或绝粒;昼夜颠倒,晚上睡不着,白天睡不醒;情 绪低落,自我贬抑,对很多事失去兴趣;喜欢泡在网上;很少和朋友联络;习惯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 对生活看不到意义,也看不清未来。 他们为什么宁肯睡在垃圾上,也不愿意起身打扫房间?他们说需要帮助,但为什么不论别人的劝 慰多么苦口婆心,辞情恳切,似乎都不能撼动他们分毫?他们安静的听着,却显然根本没打算听从任 何建议。 对于那些关切或指责,他们常常保持沉默。如果能够推心置腹,他们会说,他已经感觉不 堪重负了,对这种状态,他真的无能为力,也许只有某种强大的外力才能指引他逃离困境。这些说 辞,可能让人很恼怒。为什么他们自己不能振作一点,而要放任情绪控制他们的生活 ,或者把期待完全寄托在别人身上? 他们是想振作起来。你不知道他们的愿望有多强烈,强烈到有时候,他们觉得自己几乎要 ‘五内俱焚’。可是他们真的做不到。他们好像被卡住了,无法拿出足够的力量做任何事。就 像中国神话里的捆仙索,一旦缚住,手脚俱在,意识清醒,但却不能动弹,也无法挣脱。 如果对他们说:出去散散心吧,一切会好的。多做运动,晒晒太阳,坚持住,加油!.. 他 们的回应常常是沉默以对,或者笑笑不再说什么。他们明白你说的都对,只是,越是向他们的 意愿呼吁,他们就越是感到,单纯有意愿还是做不成什么。 因为,他们病了。
病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
2.1. 发病率(incidence)和患病率(prevalence)
• 终生患病率: 国内: 0.76~0.83‰
• 时点患病率: 国内:0.37~0.52 ‰
• 西方国家的终生患病率(2~25%)远远高于我国
影响此类数据的因素 1、诊断标准 3、人口迁移 5、地域、种族、文化?
混合发作:躁狂和抑郁在 同一个发作周期中均有表 现,躁狂相与抑郁相之间 没有间歇期,甚至快速交 替出现(B、C)。
5
1. 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分型 2. 掌握抑郁障碍的诊断与临床分型 3. 掌握双相障碍的诊断与临床分型 4. 掌握环性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5. 掌握恶劣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6. 掌握原发性与继发性心境障碍的鉴别要点 7. 掌握心境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
从DSM-III-R (1987)和ICD-10 (1992)以后,称为“心 境障碍”(mood disorder)
更名原因: “心境”能够比“情感”更为确切地描述该类疾病的临床 表现合病程特点。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
• 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
(4)意志活动减退:意志活动受到抑制,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 生活被动,回避社交,愿独处。走路和其他动作也很缓慢。病情严 重者生活也懒于料理,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可达木僵程度 (“抑郁性木僵”)。
(5)精神运动性症状: 焦虑: 焦虑常常伴发抑郁 表现为莫名其妙的紧张、担忧、坐立不安,甚至恐惧 可伴发一些自主神经系统的症状,如心悸、尿频、出汗等
当抑郁障碍患者存在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的时 候,称为“精神病性郁郁(psychotic depressive disorder)”
1.3. 抑郁发作的生理症状群
(1)睡眠障碍: 见于80%以上的抑郁障碍患者,主要是中后期失眠; 典型的睡眠障碍是早醒性睡眠,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即 陷入忧郁甚至绝望(区别于焦虑性失眠) 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
精神运动性迟缓或激越:
迟缓:表现为活动减少,动作缓慢,工作效率下降,严重 者可出现木僵或亚木僵状态。
激越:表现为持续的精神紧张状态,可见思维混乱,注意 力无法集中,紧张,烦躁,难以自控,甚至出现攻击性行 为
3
(6)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障碍患者可在抑郁存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幻觉和妄想 内容可以与抑郁的心境相协调 如: 罪恶妄想、嘲弄性或谴责性的幻听等 也可与抑郁心境不协调 如:关系妄想、贫穷妄想、被害妄想,没有情感色彩的 幻听等。
病人情绪可不稳定,有易激惹 性,但易激惹情绪通常持续短 暂,病人又转怒为喜。
临床上也可见部分患者以易激惹 为主。
(2)思维奔逸:
联想过程明显加速,自觉变的聪明无比、大脑反应格外 敏捷,思维内容丰富,概念接踵而来,常引经据典,高 谈阔论、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说话声大、语量增多、 语速增快。思维速度之快令病人常有舌头在跟思维赛跑 的体验。
自主神经症状 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瞳孔扩大、心率加快等
3.混合发作的临床表现
混合发作:在同一次发作中,暨出现了躁狂的表现,也出现了抑 郁的表现(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在同一次发作中同时出现)。
单相发作:每次发作均只 表现单相,有时表现为躁 狂,有时表现为抑郁,躁 狂相和抑郁相之间有明显 的间歇期(A)。
一.心境障碍概述; 二.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三.心境障碍的诊断与临床分型; 四.心境障碍的病因学研究; 五.心境障碍的治疗; 六.心境障碍的预后。
1. 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 2. 熟悉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概况
1.关于心境障碍的概念
在DSM-III-R和ICD-10以前,称为“情感障碍(affect disorder”
(2)食欲下降: 见于70%以上的抑郁障碍患者 表现为失去进食欲望,食物失去诱惑力、终日茶饭不思、无饥饿 感、味同嚼蜡,常伴有体重明显下降(诊断要求:过去一个月中 失去的体重≥ 5% ) 少数患者食欲增加,伴有体重明显增加。
(3)性欲减退: 抑郁障碍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退(主观上没有性欲望) 男性可出现阳萎,女性可出现快感消失和甚至闭经 即使能够勉强维持性行为,但也无法从中获得乐趣
但由于联想过程加快以致来不及深思熟虑,患者谈话内 容流于肤浅和表面化,也给人以信口开河之感。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思维和话题常随境转移,可出现意 念飘忽。
因新概念不断涌现和想象力极为丰富,有的患者出现音 联(音韵联想),和意联(词意联想)。
常因讲话过多出现口干舌质甚至声音嘶哑
(3)活动增多:
2.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三主症
思维 奔逸
情感 高涨
意志 行为 增强
心理症状群 情感高涨 思维奔逸与言语增多 精力充沛,意志活动增强 夸大观念与夸大妄想 自信膨胀、冲动与行为鲁莽 注意力障碍:随境转移
生理症状群 睡眠需求减少 食欲增加 性欲亢进 自主神经症状
•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高涨或低 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如幻觉、妄想
• 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多可缓解), 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1
心境障碍的核心症状是心境低落或心境高涨 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The mood disorders are so called because one of their main features is abnormality of mood, nowadays the term is usually restricted to disorders in which this mood is depression or elation. The syndromes are characterized by pathologically elevated or depressed mood. A diagnosis is appropriate when the mood disturbance is primary and central to the illness and not secondary to some other physical or psychological state. Most of these disorders tend to be recurrent, and the onset of individual episodes is often related to stressful events or situations.
(4)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 在心境高涨的背景上,病人经常出现夸大观念(涉及能 力,容貌、地位、财富等),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 盛气凌人。严重时可发展为夸大妄想。 有时在夸大观念或妄想基础上可出现关系和被害妄想
(5)自信膨胀、冲动与行为鲁莽: 在心境高涨和夸大观念与妄想的背景上出现自信膨胀 过分地参与某些有乐趣的活动,而这种活动有潜在或能会 乐极生悲地造成痛苦的后果(例如,无节制地狂欢狂饮, 轻率的性行为,或愚蠢的商业投资)
(4)精力丧失(感) 患者感觉精力不足,十分疲劳,体力耗竭,能力下降 常诉:太累了,不想干,干不了,完成不了,没有动力….
(5)非特异性躯体症状:
疼痛: 固定性或游走性疼痛,程度有轻有重 相当一部分患者因疼痛而就诊于综合医院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表现为口干、恶心、呕吐、消化不良、便秘、心慌、心悸、 胸闷、出汗等,严重者可达到疑病程度; 某些病人,尤其是更年期和老年患者,躯体不适主诉繁多, 可涉及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某些病人,抑郁情绪完全被主观躯体不适症状所掩盖。这类 病人一般长期在综合医院各科就诊,虽大多无阳性发现,但 也易造成误诊——心理检查、抗抑郁治疗有效有助于诊断。
(2)兴趣缺失: 凡事缺乏兴趣,任何事都提不起劲。患者对病前喜爱的各种活动 兴趣显著减退甚至丧失。
(3)快感缺失: 患者丧失了体验快感的能力,不能从平日从事的活动中获得快乐
1.2. 抑郁发作的心理症状群
(1)抑郁性认知: 特点:抑郁认知“三联症” ① 第一联:对自己的消极评价——认为自己是失败者、低 劣、有缺陷等; ② 第二联:对以往经验的消极解释——认为过去的经历充满 了失败,成功只是侥幸; ③ 第三联:对未来的消极预测——认为未来没有希望,情况 再也不可能好转,痛苦将一直延续。 在此基础上,表现为“三无”症状 ① 无望感(hopelessness) ② 无助感(helplessness) ③ 无用感(worthlessness)
(6)注意力障碍——随境转移: 注意力容易为内外的刺激所转移,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 表现在思维和语言方面:如音联、意联、观念飘忽等 表现在行动方面,做任何事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
2.2. 躁狂发作的生理表现
睡眠需求减少 食欲增加 性欲亢进
性需求增高,偶可出现兴之所至的性行为,活在不适当 的场合表现出对异性的亲近、亲密行为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
核心症状 ① 心境低落 ② 兴趣缺失 ③ 快感缺乏
心理症状群
生理症状群
① 认知症状
① 睡眠障碍
② 思维迟缓
② 食欲下降力丧失
⑤ 意志活动减退 ⑥ 精神运动性症状
⑤ 非特异性躯 体症状
⑦ 精神病性症状
思维 迟缓
心境 低落
意志 减退
2、登记方法 4、调查员的职业素养
2.2.发病年龄和性别 特点:各年龄组都可发病,多见于成年 • 多发年龄: 大多在21~50岁,但各年龄组都可发病 • 发病年龄与类型: 双相障碍比单相抑郁发病早 • 双相障碍:平均30岁 • 单相抑郁:平均40岁 • 发病类型与性别: • 女性抑郁症患病率几乎为男性的2倍 • 双相障碍患病率则男女几乎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