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
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fa3367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c.png)
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是指村级组织对村级公共设施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的制度。
在农村社区中,公共设施是指能够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公益性的设施,如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
建立和完善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农村公共设施的利用率和维护水平,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保障。
一、制定制度的目的和依据二、村公共设施规划与建设(一)规划:村公共设施规划应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包括设施类型、位置、规模等内容,并跟进村级发展规划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建设:村级组织应根据规划安排,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确保建设质量和进度,并依照相关规定保障设施的安全使用。
三、村公共设施维护和管理(一)设施维护:村级组织应建立公共设施日常检查制度,定期对公共设施进行巡查和检修,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二)使用管理:村级组织应制定公共设施使用管理办法,明确使用权限和使用规定,保证设施的合理利用和公平分配。
(三)公共设施保护:村里应加强对公共设施的保护工作,禁止乱拆、破坏公共设施,及时采取修复和补救措施,追究破坏者法律责任。
四、村民参与和监督(一)信息公开:村级组织应向村民公开公共设施建设、维护、管理情况,接受村民监督,并及时回应村民关于公共设施的问题和建议。
(二)村民参与:村级组织应积极引导和组织村民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活动,发挥村民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共建共管的良好氛围。
五、奖惩机制(一)奖励措施:对在公共设施建设和管理中表现出色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惩罚措施:对故意破坏公共设施或对公共设施管理不力的个人和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和追责。
通过建立和完善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村级组织对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促进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保障。
同时,村民的参与和监督也能够促进公共设施的规范使用和维护,实现共建共享的目标。
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686c6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2.png)
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管理机构1. 建立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承担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并参与制定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政策和措施。
2. 设立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中心,负责农村公共设施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对农村公共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3. 在各乡镇设立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本乡镇内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协助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中心进行日常监管。
三、安全管理责任1.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单位要向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申报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规划和设计方案,并承担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责任。
2. 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单位要对农村公共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 农村公共设施使用单位要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
四、安全管理措施1. 在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杜绝违章建设和违规操作。
2. 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单位要制定维护计划,定期对农村公共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3. 农村公共设施使用单位要制定并实施农村公共设施的日常管理方案,加强对设施的日常巡视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五、安全管理监督1. 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2. 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中心负责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建议。
3. 农村公共设施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本乡镇内农村公共设施的安全管理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安全检查和整改工作。
六、安全管理培训1. 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单位、维护单位和使用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
乡镇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乡镇公共设施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07feef26fff705cc170a66.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乡镇公共设施管理制度篇一: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村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为了保护村公共设施,使村民养成爱护公物的习惯,提高村民主人翁意识,特制定本制度。
1、村民要爱护居住区内的供水、供电、通信、路灯、卫生、宣传牌、花草树木和村民健身娱乐设施。
主动制止和揭发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和事。
凡破坏公共设施的人员,要负责恢复原状,并处以破坏设施价值两倍的罚款,同时向村民通告。
2、村民不得将公共设施占为已有,要互谅互让、资源共享。
3、村民要教育年幼子女不要在公共设施上乱涂乱画。
违者要负责清理干净,每次处以10元罚款。
4、要保持道路畅通,不得在道路上打晒谷物,违者每次罚款100元。
5、建设户不得占道堆放沙石、水泥,建筑材料堆放以及施工都必须在下水道线以内进行,建成后,及时将场地进行清理平整,违者每次罚款50元。
6、家庭垃圾应放在指定的垃圾池内,不得乱丢乱放。
如发现乱丢乱放,责令其清理或处以罚款。
7、患有疾病人员或儿童参加健身锻炼,应在监护人监护下进行,保证人身安全。
篇二:公共设施管理制度公共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为规范公司公共设施管理工作,保持公共设施的良好状态和发挥正常的使用功能,特制定此制度。
二范围凡在本公司内所有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均受本制度的保护和管理。
1本制度所称的公共场所指:办公室、车间、会议室、宿舍、休息室、卫生间等公共场所;2公共设施指:(1)公司道路、排水管路、出水口、雨水井、检查井盖等排水设施;(2)供水管路、检查井、水井、水表、消防栓等供水设施;(3)甬道、草坪、花坛等设施;(4)厕所及厕所内部设施、垃圾车等卫生设施;(5)乒乓球桌、台球桌等休闲娱乐场所;(6)其他公共设施;三职责1公共设施是公司财产,每位员工都有权使用,人人都有责任爱护;2要大力宣传发动员工,开展爱护公共设施活动,张贴标语、设立公益广告,提高员工自身素质,养成文明、守法、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管理工作人员更要以身作则,以礼服人。
农村公共设施
![农村公共设施](https://img.taocdn.com/s3/m/2be731f5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0.png)
农村公共设施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为规范农村公共设施管理,保障公共设施长期正常使用,保障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秩序,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以下办法。
一、管理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按照“权属清晰、受益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水、电、路、桥、通讯、网络、公共场所、绿化、环境等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各设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能够正常使用,确保农村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二、管理范围农村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水源、水井、水窖、水塔、污水处理设施)、电(高低压设施、路灯)、路(主干道、村道、联络道、工业道路)、桥(普通桥、便民桥)、网络通信(光纤网络、手机发射塔、有线电视设备、电信设备)、公共三、管理要求1、清算登记,建立台账。
村庄要明晰公共设施的产权,明确管理权限,建立完整的台账,对每一项公共设施的投资者、所有者、建设资金、建设规模、建设位置等都要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2.建立制度,明确责任。
建立严格、全面、完整的公共设施管理体系。
明确每个公共设施由谁管理,如何管理,损坏如何处理等。
,以确保每个公共设施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达到最大的使用寿命。
四、管理方式1、集体管理。
把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纳入《材规民约》,使其变为村民自觉行动。
2、市场化管理。
对一些特殊公共设施,如光纤网络、电力的维修维护等,本村村民无法完成,则需要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具备专业技术的单位和人员参与管理;对垃圾清运,实行市场化运营,合理收费、市场管理。
3、义务管理。
农户房前屋后公共设施和产业路进行农户义务管理,谁损坏,谁赔偿。
落实农户房前屋后的“四包”责任制,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加强对环境卫生、垃圾桶、树木花卉花坛、排污管道的管理维护;产业路由经营主体和受益的农户进行管理。
五、管理措施1.明确工作职责。
实行镇村两级负责制,镇政府负责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的日常监督和指导,村级负责具体管理,各司其职,依法行政。
农村公益设施管理规章制度
![农村公益设施管理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261bca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7.png)
农村公益设施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公益设施的管理,维护农村公益设施的正常使用,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农村公益设施是指供农民群众共同使用,具有公益性质的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乡村道路、公共厕所、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等。
第三条农村公益设施的管理主体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任部门为农村公共事业管理机构。
第四条农村公益设施管理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便民原则,提高公益设施的使用率和服务水平,推动农村公益事业发展。
第五条农村公益设施管理应当与扶贫开发、农村建设规划、环境保护等工作相结合,形成多部门协同、全民参与的管理模式。
第六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农村公益设施管理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政策法规,强化监督检查,推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第二章农村公益设施建设第七条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应当结合实际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第八条农村公益设施建设项目应当依法获取土地使用权,遵守土地管理和规划控制法律法规,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用地性质和区域规划。
第九条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乡镇村规划、发展规划、环保规划等相关要求,结合农村实际,科学设计,合理布局。
第十条农村公益设施建设项目的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等程序应当依法进行,确保项目合法合规,资金合理使用。
第十一条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应当注意合理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和化解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
第十二条农村公益设施建设中应当注重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修复,保护农田和水源地,严禁污染环境。
第三章农村公益设施管理第十三条农村公益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切实加强管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
第十四条农村公益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公益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五条农村公益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制定详细的管理规程,明确管理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XX镇2023年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XX镇2023年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工作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f8980a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14.png)
XX镇2023年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管护机制,确保农村公共设施持续、有效、稳定地发挥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项目持续效益,根据需要,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本办法的考核对象为XX镇各行政村。
二、考核范围各级政府通过财政投资、补助,村集体投入,社会捐资,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方式建设的农村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供水设施、光伏电站、村级便民服务中心、乡道村道、小型水利设施、公厕、垃圾收集设施、治安监控设备、绿化苗木花坛、文体设施、休闲场所、路灯、乡村标识牌、美丽乡村点位建设经营性扶贫资产等)管护运维工作。
三、考核方式(一)每月考核:乡公管站、效能办对农村公共设施管护情况,每月进行一次专项督查、打分,依照各管护办法,月督查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
评分结果由各村领导签字确(二)乡主管部门考核:每季度由各分管领导牵头,乡公管站、振兴办、项目力、、水管站、农经站、文广站等主管部门分别进行综合考核,依照XX镇《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工作季度考核细则》对各村农村公共设施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评分。
(三)加重处罚情节:在各类考核中发现相关问题经指出未及时整改到位的,在下次考核中加倍扣分。
四、考核内容及要求(一)档案管理各村通过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村内公共设施情况,明确村内公共设施管护范围,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管护制度和管护办法,及时统计、分类存档、定时更新公共设施数量,统一报乡公管站部门,按分类标准逐一建立资料档案,签订公共设施管护协议。
(二)日常巡查维护规范农村公共设施损坏发现、维修、验收流程。
落实常态化巡查制度,建立巡查日志;合理安排农村公共设施常规维护保养工作,建立管护养护日志。
(三)资金使用和督查管理强化资金保障,确保专款专用,公共设施管护维护所需经费,可适当从光伏收益、村集体经济收益、乡奖励补贴等渠道列支。
通过每月督查,月查评分低于90分,扣除当月该村所有村干部绩效10分。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方案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bffa6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3.png)
新农村建设的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也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新农村建设旨在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而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二、公共设施建设重点1. 农村道路建设农村道路的建设对于农民居住的地方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新型农村建设应注重道路的规划与管理,提供畅通的交通线路,方便农民的出行。
2. 农村供水供电供水供电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应加强农村供水供电设施的建设,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用水和用电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需加强供水供电设施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3. 农村通讯设施建设通讯设施在今天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全面的通讯设施是必要的。
此举有助于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促进农民融入现代化社会。
4. 农村教育设施建设优质的教育资源能推动社会的进步。
新农村建设应注重农村教育设施的建设,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引导农民子女接受高质量的教育。
5. 农村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健康是人们追求幸福的基石,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尤为关键。
应提供便民的医疗服务,建设医院、卫生院等医疗机构,提高农民的医疗水平和医疗保障。
三、公共设施建设策略1. 加强规划与设计公共设施建设应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方案。
注重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原则,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2. 加强资金保障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形成多方共同投入的机制。
3. 强化施工管理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需要加强施工管理。
严把工程质量关,保证建设项目的安全和可靠性。
4. 加强运营与维护公共设施建设后,需要加强运营与维护工作,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明确责任和权利,推动设施的可持续发展。
四、公共设施管理措施1.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责任和权利,落实管理职责,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实施方案
![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1c9814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32.png)
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实施方案
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实施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施种类和范围:明确需要管护的农村公共设施种类和范围,如道路、桥梁、水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
2. 责任主体和分工:明确各类设施的管理主体和责任分工,建立完善的责任体系。
3. 管护标准和要求:制定各类设施的管护标准和要求,包括设施的完好率、维修周期、安全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4. 管护经费和保障措施:落实各类设施的管护经费和保障措施,确保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5. 监管和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监管和考核机制,对各类设施的管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6. 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参与,提高村民对公共设施管护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在实施方案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合理规划,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注重创新和改革,不断探索适合当地情况的管护模式和方法,推动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工作的持续发展。
2024年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
![2024年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2d7c07e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bb.png)
2024年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公用设施管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维护水平,提供便利和安全的生活环境,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各个农村地区,旨在推动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的建立和规范化运行。
第三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是指专门负责农村公用设施的维修、管理、巡查和安全保障工作的组织。
第四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的建立和运行应当符合政府的统一规划,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建立和组织第五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由村委会或村民代表大会组织,并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
第六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应当成立相关的工作机构,包括设备维护部门、设施管理部门、巡查部门、安全防护部门等。
第七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专门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并依法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第八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公共财产的使用和维护。
第三章职责和权利第九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有以下职责:(一)维修和保养农村公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二)制定并执行工作计划,及时处理设施故障和投诉;(三)开展设施巡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加强设施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发生;(五)开展设施维护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六)协调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共同推进农村公用设施管理工作。
第十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有以下权利:(一)对农村公用设施进行维修、保养、更新等工作;(二)向村民集体或个人收取相应的费用,用于设施的维护和运行;(三)要求村民配合设施的巡查、维修和保养工作;(四)依法处理设施损坏、破坏行为,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五)利用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加强农村公用设施的保护和管理。
第四章监督和评估第十一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应当接受上级政府的监督和检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第十二条: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应当按照规定,定期进行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农村公共设施的管理方法
![农村公共设施的管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b03b0dbed5b9f3f90f1cb2.png)
农村公共设施的管理方法
1、队伍管理:村庄管护人员实行“村聘村管”,各村与管护人员签订聘用协议,一年一聘。
聘用协议应包括出勤、村庄保洁、河流管护、公路养护、绿化修剪及安全、车辆维护等内容。
村庄管护队在业务上受镇公共设施管理办公室的指导。
2、责任管理:对四项管理内容实行划块包干管理,按块明确负责人,设立责任标志牌。
3、车辆管理:保洁员的专用三轮车的维修由所在村负责;环卫驾驶员的专用拖拉机维修由镇公共设施管理办公室负责。
4、考核管理:对管护人员考核分为两种,一是各村对管护人员的考核,采取双百分制的办法(主要针对公路兼管人员,公路养护占30%,村庄保洁占70%)。
二是镇对各村的考核,实行每月考核,年终汇总。
(1)对管护人员的考核:由分管的村委会副主任负责,每月考核专簿记载,每月汇总,得出每个保洁员的分数。
管护人员的考核采用百分制记分,按镇政府统一印制的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得100分拿全额工资,每少1分扣6元,直至扣完100元考核工资为止。
镇里年终按保洁人员人均1000元、参与公路养护的保洁人员按三级路800.00元/每公里和四级路150.00元/公里的标准发至各村,由村按考核实绩发放奖金。
农村公共设施管理泛指村庄保洁(含村组道路)、公路养护、河
道管护(含公共桥梁)、林业绿化。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977b7a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61.png)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是一个重要的机构,负责管理和维护农村公用设施,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和服务。
为了提高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的管理水平,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组织架构1. 管理站的组织架构主要包括站长、副站长和工作人员。
站长负责全面管理和指导工作,副站长协助站长工作。
工作人员包括设施维护员、安全监管员和服务员等。
2. 管理站应建立健全的职责和权限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定期进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设施维护1. 管理站应定期对农村公用设施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维护人员要及时处理设施故障和损坏,确保故障及时修复。
2. 为了加强设施维护工作,管理站应建立设施维护记录,记录设施的维护情况、故障修复情况和维护费用等信息,以便进行管理和决策。
三、安全监管1. 管理站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农村公用设施的安全使用。
安全监管员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落实安全责任制。
2. 管理站应建立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四、服务管理1. 管理站应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农村居民提供便利和支持。
服务员要礼貌待人、热情服务,解答居民的疑问,并及时处理居民的投诉和建议。
2. 为提高服务质量,管理站应建立满意度调查制度,定期对居民的满意度进行调查,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五、资金管理1. 管理站应建立健全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规范。
财务人员要认真核算和记录资金收支,确保费用的合理使用。
2. 管理站应加强资金监管,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资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六、考核评估1. 管理站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激励他们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2. 绩效评估要全面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业绩成果等方面,重点关注设施维护、安全管理和服务质量等关键工作。
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制度
![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371aa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4.png)
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制度农村公共设施是农村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
为了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长期使用,本文将探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原则1.公共利益原则: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应以保障农村居民公共利益为首要目标。
2.政府主导原则:政府部门应承担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主导责任。
3.社会参与原则: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共同参与的格局。
4.分类管理原则:根据农村公共设施的类别和特点,采取不同的维护管理措施。
二、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职责分工1.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划和标准,提供财政支持,监督和管理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工作。
2.乡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共设施的具体维护管理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确保农村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
3.村委会:负责本村范围内农村公共设施的日常巡查、报修和养护工作,及时了解农民需求,反馈设施运行情况。
4.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公共设施的维护管理,爱护公共设施,合理使用,发现损坏及时报修。
三、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措施1.制定维护计划:根据农村公共设施的类别和运行状况,制定合理的维护计划,确保设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2.加强巡查检查:加大农村公共设施的巡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防止设施损坏扩大。
3.提高养护水平: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养护队伍建设,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养护质量。
4.完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农村公共设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得到迅速修复。
5.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农民对农村公共设施的爱护意识,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公共设施,减少人为损坏。
四、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保障机制1.财政保障:政府应将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经费充足。
2.政策支持:完善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的相关政策,为农村公共设施维护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方案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a63237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a0.png)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方案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方案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制定一份全面的管理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份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方案。
一、加强规划与建设1. 制定全面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包括道路、供水、电力、通信等各项设施,以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
2. 做好建设资金的筹措和管理工作,采用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3. 强化项目建设的监管和验收工作,确保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二、提升设施运维能力1. 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运维机制,建立健全设施维护、保养和修缮的长效机制。
2. 培养一支专业化的设施运维队伍,提高运维人员的技能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定期组织设施设备的巡查与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确保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
三、完善管理制度和服务机制1.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包括设施维护、设备更新等各项规章制度。
2. 加强对设施使用的监督和管理,开展定期的设施使用情况调研,改善服务质量。
3. 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方式,如设置服务热线、开通网络平台等,方便农民及时了解设施使用情况并提供问题反馈。
四、加强宣传和培训1. 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提高农民对设施的认识和使用意识。
2. 组织培训班和技能比赛,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3. 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意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1. 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农村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2. 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3. 积极申请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项目资金支持,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用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以上方案,我们相信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工作将得到有效改善。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整改方案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整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821052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82.png)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整改方案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农村居民提供基本生活、生产和社会服务所必需的设施,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通信等。
然而,由于长期忽视和不足的投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老化、损坏、维护不及时等,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
因此,为了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状况,提高其服务水平,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整改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一、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巡查和维护力度为了确保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我们应当加强巡查和维护力度。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巡查制度,定期对各项设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修复问题。
其次,要加强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确保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维护工作的投入,确保资金的充足和合理使用。
二、更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老化设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存在大量老化设备,这些设备不仅影响了设施的正常运行,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此,我们应当及时更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老化设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设施的功能和效益。
同时,还应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的可能性。
三、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为了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我们应当加大对设施的改造和扩建力度。
首先,要根据农村居民的实际需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确保设施的覆盖面和服务范围。
其次,要注重提升设施的品质和功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同时,还应加强对设施的管理和运营,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果。
四、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是保障农村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加强安全检查和监督。
同时,还应加强对设施的维护和保护,加强设施的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指导意见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633a0bb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9.png)
农村公共基础设施长效管护指导意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为农民生活和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设施的使用,一些基础设施出现了老化和破损的现象,给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保障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长效使用和管护,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有必要制定相关指导意见。
一、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1.注重地域特点:农村的地域特点多样化,对基础设施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在规划和设计基础设施时,需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气候、土壤等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2.注重使用需求:基础设施的设计应以服务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充分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和交通需求,并在设计时考虑到这些需求,保证基础设施的实用性和便利性。
二、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1.科学选材: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选择耐用、抗腐蚀、抗老化的材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
2.严格施工标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安全。
3.定期维护:建成后的基础设施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加强基础设施的管理和监督1.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和责任人,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到位,确保基础设施长效管护。
2.加强监督检查: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情况,需要建立定期的监督检查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防止由于疏于管理而导致设施损坏。
四、加强农民意识和参与1.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基础设施使用和维护的宣传教育,让农民了解基础设施的重要性,培养其爱护公物的意识。
2.鼓励参与:在基础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过程中,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做好基础设施的日常保养和维护工作,增强农民对基础设施的责任感。
五、加强政府支持1.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乡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内容
![乡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1d760d1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97.png)
乡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制度内容乡村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是一个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硬核”话题,谁家路坑坑洼洼,谁家水管老是漏水,谁家公厕没法用,大家心里都清楚,生活质量一下子就跟着水涨船高。
所以啊,这事儿得抓紧办,而且得有人管,有人维护。
我们说的这个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制度,说白了,就是为了保证这些设施能长久地为大家服务,不掉链子,不能让大家的生活跟不上时代的脚步。
乡亲们都说,“路不平,水不清,心里不舒服”,这话有道理。
基础设施好了,大家的生活自然就更有保障,乡村的面貌也能跟得上现代化步伐。
先说说这“管”字,听起来简单,可做起来可没那么轻松。
你想啊,谁要是做了个路面修补,没个定期检查,谁能保证一年半载不出现问题?所以得定期的,检查得清清楚楚,不然就成了“积水成渊”,麻烦可大了。
不单单是路面,连着水、电、气、网络啥的,都得好好管起来。
你想,水管一堵,家家户户都停水了,或者电线一挂,个个都“黑屋子”,这可不是小事。
乡村里老年人多,能不能保持通水通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
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谁家不急?谁不着急?有些地方的管护制度其实是挺简单的,具体的工作有时候都是乡村自治组织来负责的,大家伙儿一起商量,平时谁家有空就帮忙修修,谁家有点技术就出来弄弄。
你别看这个方式有点“土”,其实挺有效果的,毕竟都是邻里关系。
你家路烂了,我家水管漏了,咱们都得想办法。
大家有了这种共同责任感,才能确保公共设施不掉链子。
不过这也需要一点“智慧”,就像个“好媳妇”,既得会做饭,还得会照顾全家大小,不能掉以轻心。
为了让这些公共设施持续运转下去,不光是修修补补,还得有个长远的规划。
要是没有定期的巡查,谁知道哪儿会冒出个“坑”?而且你想,很多乡村地区,地形复杂,路不好走,天气变化大,像是大雨过后,土路变得更难走,甚至出个滑坡啥的。
所以,这种地方的设施管护就得特别重视。
管理上得有个明确的责任分工,不能“谁都不是负责人”。
而且这也得说到头了,乡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谁想管就能管的事。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3篇)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06144f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b.png)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是指在农村地区设立管理站,负责管理和维护农村公用设施的工作制度。
该制度旨在提高农村公用设施的管理水平,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设立管理站1.管理站的设置:按照农村地区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管理站的数量和位置,保证管理站对农村公用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
2.管理站的人员:配备专业化、技术熟练的管理人员,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进行设施管理和维护工作。
二、职责和权责划分1.设施管理:负责对农村公用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巡检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2.设施维护:负责对农村公用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设施使用寿命,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3.设施更新:根据农村发展需要和技术进步,及时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新和改造,提升设施的功能和性能。
4.服务管理:提供相关服务,如水电费收费、设施使用指导等,解决农村居民在使用设施中的问题和需求。
三、工作流程和制度1.工作流程:制定设施管理的工作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任务,确保工作的协调和高效。
2.工作制度:建立相关的工作制度,包括值班制度、巡检制度、维修保养制度等,规范管理工作的进行。
3.信息管理:建立设施管理的信息系统,实现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和维护,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四、监督和评估1.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管理站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评估机制:定期对管理站的工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设施的运行状况、维护情况、服务水平等,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提供依据。
以上是关于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的基本内容,通过制定和落实这一制度,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制度(2),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村农村公用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高公用设施的使用效率和服务质量,保障农村居民基本生活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村农村公用设施管理站是负责管理农村公用设施的组织,其任务是统筹协调村农村公用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
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
![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bf14c7bcd126fff6050b10.png)
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办法
为加大对我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管护力度,更有效地发挥其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经村两委联席会议、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办法,作为本村村规民约的一部分,请广大村民主动遵守。
1、本办法所指的公共基础设施是指本村范围内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生活性基础设施,如农田水利设施、教育设施、体育设施、道路、桥涵、林木、房屋、土地、广播、电线等。
2、成立以村党组织书记为组长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领导我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工作。
3、成立以村委会主任为队长、村组干部为队员的公共基础设施管护小分队。
4、小分队在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对本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看管与养护,对破坏上述设施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上报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领导小组和村两委。
5、故意破坏上述设施者,要以原造价3倍以上进行赔偿;在耕作中无意损坏上述设施,并能主动维修的,按原价进行赔偿。
6、对破坏上述设施的程度比较严重、性质比较恶劣、触犯法律法规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7、保护公共基础设施,本村村民人人有责,不但要管好自己,而且要监督他人,发现有破坏行为,立即报告小分队。
8、管护小分队每半年要对本村的公共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检查养护,费用由村委会负责。
9、村委会每年进行一次评比,对自觉遵守管护办法、并有突出贡献的村民,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荣誉奖励,并把此项内容作为“双文明户”、“五好家庭户”评比的重要依据。
10、本办法自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
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
目录
一、管理目标 (3)
二、管理范围 (3)
三、管理要求 (3)
四、管理方式 (4)
五、管理措施 (4)
农村公共设施管理办法
为规范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确保公共设施长期正常使用,保障农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秩序,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一、管理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化人居环境为核心,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为目标,按照“权属清晰、受益管理”的原则,通过建立水、电、路、桥、通讯、网络、公共场所、绿化、环境等农村公共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各设施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能够正常使用,确保农村环境优美、整洁有序,全面促进乡村振兴。
二、管理范围
农村公共设施主要包括:水(水源、水井、水窖、水塔、污水处理设施)、电(高低压设施、路灯)、路(主干道、村道、连户路、产业路)、桥(普通桥梁、便民桥)、网络通讯(光纤网络、手机信号塔、有线电视设备、电信设备)、公共活动场所(广场、健身场地器材)、绿化(花卉树木、花坛)、环境(垃圾桶、垃圾池、垃圾处理点)、建筑物及附属设施(村办公室、医疗卫生室、图书室)、消防设备等。
三、管理要求
1、清产登记,建立台账。
各村要理清公共设施的产权,明
确管理权限,建立完整的台账,清楚了解每一公共设施的投资者、所有者、建设资金、建设规模、建设地点等情况。
2、建立制度,明确责任。
建立严格、全面、完整的公共设施管理制度。
明确每一公共设施由谁管理、如何管理,出现毁损如何处理等,保障每一公共设施发挥最大作用,达到最大使用期限。
四、管理方式
1、集体管理。
把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纳入《材规民约》,使其变为村民自觉行动。
2、市场化管理。
对一些特殊公共设施,如光纤网络、电力的维修维护等,本村村民无法完成,则需要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让具备专业技术的单位和人员参与管理;对垃圾清运,实行市场化运营,合理收费、市场管理。
3、义务管理。
农户房前屋后公共设施和产业路进行农户义务管理,谁损坏,谁赔偿。
落实农户房前屋后的“四包”责任制,发挥村民主人翁精神,加强对环境卫生、垃圾桶、树木花卉花坛、排污管道的管理维护;产业路由经营主体和受益的农户进行管理。
五、管理措施
1、明确工作责任。
落实镇村两级负责制,镇政府负责农村公共设施管理的日常督查指导,村级负责具体管理,各自依法履
行职能。
镇级由一名副镇长负责全镇公共设施管理工作督查指导,各村由支部书记负责本村公共设施管理,同时,镇村分区域、分类、分项落实管理责任到人。
2、加强资金保障。
农村公共设施管理需要的资金实行镇村分级负担。
镇级负担主干路及其所属的公共设施的维修维护资金费用,其他公共设施的维修维护费用由村级负担,年度终了,镇级可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适当予以资金补助。
3、建立监督体系。
公共设施是国家所有,理应受到各级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要建立镇、村和群众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镇村要分别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对破坏、损坏公共设施的人和事及时进行举报监督。
4、加强督查考核。
对农村公共设施的管理工作要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内容,加强平时督查检查,年度总评。
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工作成绩差的要予以批评教育或处罚。
5、责任处罚。
镇村两级各负其责,在职责权限内履行各自职能。
对蓄意、肆意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要严厉教育处罚,情节严重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对管理人员玩忽职守、不负其责的,要予以批评教育或处分,情节严重的交由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