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竖直弹簧振子连接体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Vol.33 No.4 (2012)
竖直方向弹簧振子连接体问题分析
郭奇花
(北 京 市 延 庆 一 中 ,北 京 102100)
物体在弹力或弹力和恒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称为弹 簧振子模型.解决该类问题的 关 键 在 于 利 用 简 谐 运 动 对 称 性的特点.弹簧发生形变后,具 有 一 定 的 弹 性 势 能,弹 簧 形 变量相等时,具 有 相 等 的 弹 性 势 能.竖 直 方 向 的 弹 簧 振 子 连接体问题,由于其运动比较 复 杂,使 学 生 感 到 困 难.本 文 通过例题来解析常见的几种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连接体 问题. 1 连 接 体 竖 直 方 向 受 到 向 下 的 压 力 作 用
守 恒得 mgh0= 12mv21.设C 与A 相碰后的速度为v2,由动
量守恒得 mv1=2 mv2.刚 开 始 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 ,形 变 量 为x0,满足 mg=kx0.B 刚好离开地面,以 B 为研究对象可 知,弹簧处于 拉 伸 状 态 ,形 变 量 为 x1,满 足 mg=kx1,x1 = x0.设C 与A 碰撞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由于两次形变 量相同,故 B 刚好离 开 地 面 时,弹 簧 的 弹 性 势 能 也 为 Ep1, 且此时三 个 物 体 的 速 度 均 为 零 .设 碰 撞 的 位 置 为 零 势 能
时速度同上,为v0.A 物体仍满足机械能守恒,所以 A 上升
至恢复原长时,速度v1=v0= 槡2gH ,方向向上.
当 B 刚离地时,形 变 量 同 上,所 以 弹 性 势 能 也 为 Ep , 设刚落地时,A 所在的位置为零势能面有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面
,由
机
械
能
守
恒
得
1 2
×2 mv22
+Ep1
=2 mg×2x0
+Ep1
.
联立上述方程,解得 h0=8x0. (2)设 C 自由下落到与A 碰撞前的速度为v3,由机械
能守恒得
mg×3x0
=
1 2
mv23.设
C
与A
相碰后的速度为
v4,由动量守恒得 mv3=2 mv4.刚 开 始 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 , 形变量为 x0,满足 mg=kx0.
解析:将 B 点 坐 标 (槡3l,
械能损失),B 物块着地后速度立即变为0,在
随后的过程中 B 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
续上 升.第 二 次 用 手 拿 着 A、B 两 物 块,使 得
弹簧竖直并处 于 原 长 状 态,此 时 物 块 B 离 地
面的距离 也 为 H ,然 后 由 静 止 同 时 释 放 A、
B,B 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0,求
弹簧自由伸长的位置.求 C 与A 相碰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小以及C 与A 相碰后组成的弹簧振子的振幅A.
分 析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 图 6 所 示 ,
— 67 —
Vol.33 No.4 (2012)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图6
设 C 自由下落 到 与 A 碰 撞 前 的 速 度 为v1,由 机 械 能
究对象有3 mg=kx1.b点为 运 动 的 最 低 点,物 体 B 恰 好 不
离地 时,弹 簧 处 于 拉 伸 状 态,以 B 为 研 究 对 象 有 2 mg=
kx2 .可 得 振 幅 为
A=x1
+x2 2
.
弹簧的平衡位 置 如 图 O 点 所 示,处 于 压 缩 状 态,以 A
物体为研究对象,在 平 衡 位 置 受 力 如 图 4 所 示,受 到 向 下
的重力3 mg,弹 簧 的 拉 力 F1 =k(x1 -A),以 及 外 力 F,三
者满足 F+F1=3 mg.解得
F= 52mg.
图4 方法2.可用最高点和最低点加速度大小相 等 来 计 算. 最 低 点 :F=3 ma.最 高 点 :3 mg+kx2 -F=3 ma.解 得 F= 52mg. 总结:在竖直 方 向 做 简 谐 运 动 的 物 体 ,先 画 出 弹 簧 原 长,再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弹簧 的 不 同 状 态,关 键 是 找 到 平 衡 位 置 ,以 及 最 高 点 和 最 低 点 . 3 第 三 个 物 体 与 连 接 体 在 正 上 方 发 生 碰 撞 例3.如 图 5 所 示,质 量 均 为 m 的 三 个 完 全 相同的物块A、B、C,其 中 物 块 A、B 用 轻 弹 簧 相 连 ,平 衡 时 ,弹 簧 的 压 缩 量 为 x0 .已 知 重 力 加 速 度 为 g,不计 物 块 的 厚 度 及 空 气 阻 力 ,且 下 述 的 各 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如果 C 从 距 离 A 某 高 度 处 静 止 释 放,C 与A 相 碰 后,立 即 与 A 粘 在 一 起 并 立 刻 向 下 运 动,此后 A、C 不 再 分 开,当 它 们 运 动 到 最 低 点 后 又向上弹起,最终 能 使 B 刚 好 离 开 地 面,求 C 距 图5 离A 的高度h0. (2)如果 C 从距离A 高3x0 处自由下落,C 与 A 相 碰 后,立即与 A 粘在一起并立刻 向 下 运 动,此 后 A、C 不 再 分 开,它们运动到 最 低 点 后 又 向 上 运 动,且 它 们 恰 好 能 回 到
x=C1(θ-sinθ),y=C1(1-cosθ).
(3)
C1 就是旋轮半径 R.
可见不管起点 A 和终点B 的位
置倾角φ 怎 样,在 初 速 度 为 0 的 前 提 下,A 点 总 是 和 旋 轮 线 的 起 点 重 合,
即 x=0,y=0 时 ,θ=0.并 非 象 文1 中
图5的 乙 (本 文 图 2)所 示,A、B 两 点 对应旋轮线的[θ0>0,π]部 分.文 1 中
122 mv24+Ep2=2 mg×x0. 联 立 上 述 方 程 ,解 得 Ep2= 12mgx0. 4 连 接 体 从 某 高 度 处 自 由 下 落 后 ,与 地 面 碰 撞
例4.如图8所示,将 质 量 均 为 m 厚 度 不 计 的 两 物 块 A、B 用轻质弹簧 相 连 接,第 一 次 只 用 手 托 着 B 物 块 于 H 高度,A 在重力 和 弹 簧 弹 力 的 作 用 下 处 于 静 止 .现 将 弹 簧 锁定,此 时 弹 簧 的 弹 性 势 能 为 Ep ,现 由 静 止 释 放 A、B,B 物块刚要着地前瞬间将弹簧 瞬 间 解 除 锁 定(解 除 锁 定 无 机
(1)第二次 释 放 A、B 后,A 上 升 至 弹 簧
恢 复 原 长 时 的 速 度v1 .
(2)第二次释 放 A、B 后,B 刚 要 离 地 时
图8
A 的速度v2.
分析:如图9所示,第一次,A 在 重 力 和 弹 簧 弹 力 的 作
用下处于静 止,此 时 弹 簧 有 一 定 的 压 缩 量 ,设 为 x0,故 有
也谈最速下滑问题
Vol.33 No.4 (2012)
程旭健
(浙江省武义县第二中学,浙江 武义 321203)
本刊2002年第11期《最 速 下 滑 问 题 的 数 理 解 析》(简
称文1)探讨了怎样根据空间两点的位置倾角,具 体 确 定 这
两点之间的最速 下 滑 线.本 人 读 后 深 受 启 发,但 发 现 文 中
图2 方 法 2.以 整 体 为 研 究 对 象,在 最 高 点 时,a 向 下, Mg+mg=ma.在 最 低 点,松 手 后,合 外 力 为 F,根 据 简 谐 运动的对称 性,加 速 度 也 为 a,方 向 向 上.F=ma= (M + m)g. 2 连 接 体 竖 直 方 向 受 到 向 上 的 恒 力 作 用 例2.如图3所示,一 轻 质 弹 簧 上、下 两 端 各连接一小木块 A 和B,它们质量分别为3 m、 2 m,开始系统静止在水 平 面 上,现 在 用 一 竖 直 向上的恒力 F 拉木块A,为了 B 在运动中始 终 不离开地面,则 F 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析:方法 1.B 始 终 不 离 开 地 面,所 以 A 物体的运动可视为简 谐 运 动.运 动 示 意 图 如 图 4所示.刚 开 始,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以 A 为 研 图3
图9
图7
以 A、C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们构成的弹簧振子平衡位 置 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形变量为x2,满足 2 mg=kx2,x2 =2x0.由于自由伸长处为最高点,所以振幅 A=2x0.
设 C 与A 碰撞前弹簧的 弹 性 势 能 为Ep2,设 碰 撞 的 位 置为零势能面,系 统 从 碰 撞 后 到 弹 簧 自 由 伸 长 的 过 程 中 , 满足机械能守恒有
对于倾角较小(φ<32.50)的 情 况,分 析 是 不 正 确 的 .现 讨 论 如 下 ,请 同 行 指 正 .
首 先,文 1 和 本 文 讨 论
的前 提 条 件 都 是 滑 块 在 A
点 的 初 速 度 为 0,沿 某 光 滑
曲面轨道最快地滑到 B 点.
以 A 点 为 坐 标 原 点,建 立 如
分析:方法1.如图2所示,松手后,在底座 图1 未离开地面 前,人 头 做 简 谐 运 动.人 头 静 止 在 弹簧上时,弹簧 压 缩 量 为 x1,O 点 为 平 衡 位 置 ,mg=kx1. 施以向下的力,弹簧继续向下压缩 x2,到 达 最 低 点 B,所 以 振幅 为 A=x2,此 时 以 人 头 为 研 究 对 象 ,满 足F+mg=k (x1+x2).松手 后 向 上 运 动 到 最 高 点 ,几 何 关 系 为 A=x2 =x1+x3,以底座为研究对象,Mg=kx3.联立解得 F=Mg +mg.
mg=kx0,释放后,A、B 均做 自 由 落 体 运 动.设 落 地 时 的 速
度 为v0,则 有 mgH= 12mv20.
落地 解 锁 后,到 B 恰 能 离 开 地 面 过 程,此 时 弹 簧 处 于
拉伸状态,设 形 变 量 为 x1,以 B 为 研 究 对 象,满 足 mg= kx1,x1=x0.
图2
图5乙(图2)的错误也可以直观 看 出:假 如 A、B 两 点 的 距
离一定,而空间倾角很小的情 况 下,如 文 1 中 的 图 5 乙 (图
2)的一段旋轮线坡度很平缓,滑 块 沿 这 样 的 轨 道 滑 得 并 不
快.可见,初速度为 0 的 最 速 下 滑 线 轨 道 特 点 和 运 动 特 点
— 68 —
图 10
解锁后,A 从落 地 到 B 恰 能 离 开 地 面 过 程 中,满 足 机
械能守恒,设 B 恰离开地面时的弹性势能为Ep1,由于压 缩
量和伸长量相同,所 以 Ep1 =Ep,设 落 地 瞬 间 A 所 在 位 置
为重力势
能
零
点 ,以
A
为
研
究
对
象 ,满
足
:
1 2
mv20
+Ep
=
mg×2x0+Ep. 第二次释放后,A、B 也 均 做 自 由 落 体 运 动,所 以 落 地
应是:初始位置 A 点的切线总 是 竖 直,初 始 加 速 度 为 g,而 末端位置 B 点 切 线 不 一 定 水 平,末 速 度 方 向 也 不 一 定 水
平 .下 面 举 两 个 例 子 .
例1.空 间 A、B 两 点 的 位 置 倾 角 为 φ =30°,距 离 为 2l (如 图 3),求 滑 块 以 初 速 度 为 0 从 A 滑到B 的最速下滑线.
例1.如图1 所 示,一 个 圣 诞 玩 偶 由 质 量 为 m 的人头和 质 量 为 M 的 底 座 组 成,并 由 轻 弹簧连接在 一 起,置 于 水 平 面 上,如 果 对 人 头 施以竖直向 下 的 压 力,然 后 松 手;人 头 开 始 振 动,且到达最 高 点 时,底 座 对 地 面 的 压 力 恰 好 为 零 ,则 向 下 施 加 的 压 力 最 小 有 多 大 ?
图1所 示 的 坐 标 系.根 据 变
图1
分学公式
∫x0
δ
槡1+y′2dx =0.
0 槡2gy
(1)
求得此轨道的参数方程为
x=C1(θ-sinθ)+C2,y=C1(1-cosθ).
(2)
这是一条 旋 轮 线,也 称 摆 线.将 初 始 条 件 (y=0 时,x
=0)代入,得θ=0,从而 C2=0.即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Vol.33 No.4 (2012)
竖直方向弹簧振子连接体问题分析
郭奇花
(北 京 市 延 庆 一 中 ,北 京 102100)
物体在弹力或弹力和恒力作用下做简谐运动称为弹 簧振子模型.解决该类问题的 关 键 在 于 利 用 简 谐 运 动 对 称 性的特点.弹簧发生形变后,具 有 一 定 的 弹 性 势 能,弹 簧 形 变量相等时,具 有 相 等 的 弹 性 势 能.竖 直 方 向 的 弹 簧 振 子 连接体问题,由于其运动比较 复 杂,使 学 生 感 到 困 难.本 文 通过例题来解析常见的几种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连接体 问题. 1 连 接 体 竖 直 方 向 受 到 向 下 的 压 力 作 用
守 恒得 mgh0= 12mv21.设C 与A 相碰后的速度为v2,由动
量守恒得 mv1=2 mv2.刚 开 始 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 ,形 变 量 为x0,满足 mg=kx0.B 刚好离开地面,以 B 为研究对象可 知,弹簧处于 拉 伸 状 态 ,形 变 量 为 x1,满 足 mg=kx1,x1 = x0.设C 与A 碰撞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1,由于两次形变 量相同,故 B 刚好离 开 地 面 时,弹 簧 的 弹 性 势 能 也 为 Ep1, 且此时三 个 物 体 的 速 度 均 为 零 .设 碰 撞 的 位 置 为 零 势 能
时速度同上,为v0.A 物体仍满足机械能守恒,所以 A 上升
至恢复原长时,速度v1=v0= 槡2gH ,方向向上.
当 B 刚离地时,形 变 量 同 上,所 以 弹 性 势 能 也 为 Ep , 设刚落地时,A 所在的位置为零势能面有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面
,由
机
械
能
守
恒
得
1 2
×2 mv22
+Ep1
=2 mg×2x0
+Ep1
.
联立上述方程,解得 h0=8x0. (2)设 C 自由下落到与A 碰撞前的速度为v3,由机械
能守恒得
mg×3x0
=
1 2
mv23.设
C
与A
相碰后的速度为
v4,由动量守恒得 mv3=2 mv4.刚 开 始 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 , 形变量为 x0,满足 mg=kx0.
解析:将 B 点 坐 标 (槡3l,
械能损失),B 物块着地后速度立即变为0,在
随后的过程中 B 物块恰能离开地面但不继
续上 升.第 二 次 用 手 拿 着 A、B 两 物 块,使 得
弹簧竖直并处 于 原 长 状 态,此 时 物 块 B 离 地
面的距离 也 为 H ,然 后 由 静 止 同 时 释 放 A、
B,B 物块着地后速度同样立即变为0,求
弹簧自由伸长的位置.求 C 与A 相碰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大 小以及C 与A 相碰后组成的弹簧振子的振幅A.
分 析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如 图 6 所 示 ,
— 67 —
Vol.33 No.4 (2012)
物 理 教 师 PHYSICS TEACHER
第 33 卷 第 4 期 2012 年
图6
设 C 自由下落 到 与 A 碰 撞 前 的 速 度 为v1,由 机 械 能
究对象有3 mg=kx1.b点为 运 动 的 最 低 点,物 体 B 恰 好 不
离地 时,弹 簧 处 于 拉 伸 状 态,以 B 为 研 究 对 象 有 2 mg=
kx2 .可 得 振 幅 为
A=x1
+x2 2
.
弹簧的平衡位 置 如 图 O 点 所 示,处 于 压 缩 状 态,以 A
物体为研究对象,在 平 衡 位 置 受 力 如 图 4 所 示,受 到 向 下
的重力3 mg,弹 簧 的 拉 力 F1 =k(x1 -A),以 及 外 力 F,三
者满足 F+F1=3 mg.解得
F= 52mg.
图4 方法2.可用最高点和最低点加速度大小相 等 来 计 算. 最 低 点 :F=3 ma.最 高 点 :3 mg+kx2 -F=3 ma.解 得 F= 52mg. 总结:在竖直 方 向 做 简 谐 运 动 的 物 体 ,先 画 出 弹 簧 原 长,再根据题目要求,画出弹簧 的 不 同 状 态,关 键 是 找 到 平 衡 位 置 ,以 及 最 高 点 和 最 低 点 . 3 第 三 个 物 体 与 连 接 体 在 正 上 方 发 生 碰 撞 例3.如 图 5 所 示,质 量 均 为 m 的 三 个 完 全 相同的物块A、B、C,其 中 物 块 A、B 用 轻 弹 簧 相 连 ,平 衡 时 ,弹 簧 的 压 缩 量 为 x0 .已 知 重 力 加 速 度 为 g,不计 物 块 的 厚 度 及 空 气 阻 力 ,且 下 述 的 各 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如果 C 从 距 离 A 某 高 度 处 静 止 释 放,C 与A 相 碰 后,立 即 与 A 粘 在 一 起 并 立 刻 向 下 运 动,此后 A、C 不 再 分 开,当 它 们 运 动 到 最 低 点 后 又向上弹起,最终 能 使 B 刚 好 离 开 地 面,求 C 距 图5 离A 的高度h0. (2)如果 C 从距离A 高3x0 处自由下落,C 与 A 相 碰 后,立即与 A 粘在一起并立刻 向 下 运 动,此 后 A、C 不 再 分 开,它们运动到 最 低 点 后 又 向 上 运 动,且 它 们 恰 好 能 回 到
x=C1(θ-sinθ),y=C1(1-cosθ).
(3)
C1 就是旋轮半径 R.
可见不管起点 A 和终点B 的位
置倾角φ 怎 样,在 初 速 度 为 0 的 前 提 下,A 点 总 是 和 旋 轮 线 的 起 点 重 合,
即 x=0,y=0 时 ,θ=0.并 非 象 文1 中
图5的 乙 (本 文 图 2)所 示,A、B 两 点 对应旋轮线的[θ0>0,π]部 分.文 1 中
122 mv24+Ep2=2 mg×x0. 联 立 上 述 方 程 ,解 得 Ep2= 12mgx0. 4 连 接 体 从 某 高 度 处 自 由 下 落 后 ,与 地 面 碰 撞
例4.如图8所示,将 质 量 均 为 m 厚 度 不 计 的 两 物 块 A、B 用轻质弹簧 相 连 接,第 一 次 只 用 手 托 着 B 物 块 于 H 高度,A 在重力 和 弹 簧 弹 力 的 作 用 下 处 于 静 止 .现 将 弹 簧 锁定,此 时 弹 簧 的 弹 性 势 能 为 Ep ,现 由 静 止 释 放 A、B,B 物块刚要着地前瞬间将弹簧 瞬 间 解 除 锁 定(解 除 锁 定 无 机
(1)第二次 释 放 A、B 后,A 上 升 至 弹 簧
恢 复 原 长 时 的 速 度v1 .
(2)第二次释 放 A、B 后,B 刚 要 离 地 时
图8
A 的速度v2.
分析:如图9所示,第一次,A 在 重 力 和 弹 簧 弹 力 的 作
用下处于静 止,此 时 弹 簧 有 一 定 的 压 缩 量 ,设 为 x0,故 有
也谈最速下滑问题
Vol.33 No.4 (2012)
程旭健
(浙江省武义县第二中学,浙江 武义 321203)
本刊2002年第11期《最 速 下 滑 问 题 的 数 理 解 析》(简
称文1)探讨了怎样根据空间两点的位置倾角,具 体 确 定 这
两点之间的最速 下 滑 线.本 人 读 后 深 受 启 发,但 发 现 文 中
图2 方 法 2.以 整 体 为 研 究 对 象,在 最 高 点 时,a 向 下, Mg+mg=ma.在 最 低 点,松 手 后,合 外 力 为 F,根 据 简 谐 运动的对称 性,加 速 度 也 为 a,方 向 向 上.F=ma= (M + m)g. 2 连 接 体 竖 直 方 向 受 到 向 上 的 恒 力 作 用 例2.如图3所示,一 轻 质 弹 簧 上、下 两 端 各连接一小木块 A 和B,它们质量分别为3 m、 2 m,开始系统静止在水 平 面 上,现 在 用 一 竖 直 向上的恒力 F 拉木块A,为了 B 在运动中始 终 不离开地面,则 F 的最大值是多少? 解析:方法 1.B 始 终 不 离 开 地 面,所 以 A 物体的运动可视为简 谐 运 动.运 动 示 意 图 如 图 4所示.刚 开 始,弹 簧 处 于 压 缩 状 态,以 A 为 研 图3
图9
图7
以 A、C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们构成的弹簧振子平衡位 置 处,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形变量为x2,满足 2 mg=kx2,x2 =2x0.由于自由伸长处为最高点,所以振幅 A=2x0.
设 C 与A 碰撞前弹簧的 弹 性 势 能 为Ep2,设 碰 撞 的 位 置为零势能面,系 统 从 碰 撞 后 到 弹 簧 自 由 伸 长 的 过 程 中 , 满足机械能守恒有
对于倾角较小(φ<32.50)的 情 况,分 析 是 不 正 确 的 .现 讨 论 如 下 ,请 同 行 指 正 .
首 先,文 1 和 本 文 讨 论
的前 提 条 件 都 是 滑 块 在 A
点 的 初 速 度 为 0,沿 某 光 滑
曲面轨道最快地滑到 B 点.
以 A 点 为 坐 标 原 点,建 立 如
分析:方法1.如图2所示,松手后,在底座 图1 未离开地面 前,人 头 做 简 谐 运 动.人 头 静 止 在 弹簧上时,弹簧 压 缩 量 为 x1,O 点 为 平 衡 位 置 ,mg=kx1. 施以向下的力,弹簧继续向下压缩 x2,到 达 最 低 点 B,所 以 振幅 为 A=x2,此 时 以 人 头 为 研 究 对 象 ,满 足F+mg=k (x1+x2).松手 后 向 上 运 动 到 最 高 点 ,几 何 关 系 为 A=x2 =x1+x3,以底座为研究对象,Mg=kx3.联立解得 F=Mg +mg.
mg=kx0,释放后,A、B 均做 自 由 落 体 运 动.设 落 地 时 的 速
度 为v0,则 有 mgH= 12mv20.
落地 解 锁 后,到 B 恰 能 离 开 地 面 过 程,此 时 弹 簧 处 于
拉伸状态,设 形 变 量 为 x1,以 B 为 研 究 对 象,满 足 mg= kx1,x1=x0.
图2
图5乙(图2)的错误也可以直观 看 出:假 如 A、B 两 点 的 距
离一定,而空间倾角很小的情 况 下,如 文 1 中 的 图 5 乙 (图
2)的一段旋轮线坡度很平缓,滑 块 沿 这 样 的 轨 道 滑 得 并 不
快.可见,初速度为 0 的 最 速 下 滑 线 轨 道 特 点 和 运 动 特 点
— 68 —
图 10
解锁后,A 从落 地 到 B 恰 能 离 开 地 面 过 程 中,满 足 机
械能守恒,设 B 恰离开地面时的弹性势能为Ep1,由于压 缩
量和伸长量相同,所 以 Ep1 =Ep,设 落 地 瞬 间 A 所 在 位 置
为重力势
能
零
点 ,以
A
为
研
究
对
象 ,满
足
:
1 2
mv20
+Ep
=
mg×2x0+Ep. 第二次释放后,A、B 也 均 做 自 由 落 体 运 动,所 以 落 地
应是:初始位置 A 点的切线总 是 竖 直,初 始 加 速 度 为 g,而 末端位置 B 点 切 线 不 一 定 水 平,末 速 度 方 向 也 不 一 定 水
平 .下 面 举 两 个 例 子 .
例1.空 间 A、B 两 点 的 位 置 倾 角 为 φ =30°,距 离 为 2l (如 图 3),求 滑 块 以 初 速 度 为 0 从 A 滑到B 的最速下滑线.
例1.如图1 所 示,一 个 圣 诞 玩 偶 由 质 量 为 m 的人头和 质 量 为 M 的 底 座 组 成,并 由 轻 弹簧连接在 一 起,置 于 水 平 面 上,如 果 对 人 头 施以竖直向 下 的 压 力,然 后 松 手;人 头 开 始 振 动,且到达最 高 点 时,底 座 对 地 面 的 压 力 恰 好 为 零 ,则 向 下 施 加 的 压 力 最 小 有 多 大 ?
图1所 示 的 坐 标 系.根 据 变
图1
分学公式
∫x0
δ
槡1+y′2dx =0.
0 槡2gy
(1)
求得此轨道的参数方程为
x=C1(θ-sinθ)+C2,y=C1(1-cosθ).
(2)
这是一条 旋 轮 线,也 称 摆 线.将 初 始 条 件 (y=0 时,x
=0)代入,得θ=0,从而 C2=0.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