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物理初中总复习优化设计课后习题word版第3课时 物态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物态变化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19·四川广安中考)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B.有风的天气,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结冰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会低于0 ℃
答案D
解析衣服里的冰升华成了水蒸气,所以冰冻的衣服干了,故A不合题意;有风的天气,空气流动快,加快了人身上水的蒸发速度,液体蒸发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使刚从水中出来的人感觉冷,故B不合题意;潮湿的夏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从冰箱里取出的可乐瓶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故C不合题意;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 ℃,故D符合题意。
2.(2019·天津中考)把酒精擦在手背上后,擦酒精的部位会感觉凉。这主要是因为酒精()
A.凝固放热
B.升华吸热
C.液化放热
D.蒸发吸热
答案D
解析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凉的感觉,是因为擦在手背上的酒精蒸发时,从手背上吸热,使手背的
温度降低。
3.(2019·四川乐山中考)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答案D
解析壶口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
露珠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铁块熔化成铁水,熔化过程放热,故D符合题意。
4.(2019·四川德阳中考)对下列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答案C
解析冰是由水凝固形成的,故A错误;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C正确;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5.(2019·海南中考)用三维打印(也叫三D打印)技术可以打印钛合金眼镜架。在高能激光的作用下,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再定型成为镜架。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汽化和液化
D.液化和凝固
答案A
解析钛合金粉末吸收热量变成液态,是由固体变成液体,属于熔化过程;液态钛合金再定型成为镜架,是由液体变成固体,属于凝固过程。故应选A。
6.(2019·四川自贡中考)右图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答案C
解析甲物质温度一直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故A错误。分析图像可知,乙的熔点为
210 ℃,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因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故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C正确。乙物质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7.(2019·四川成都中考)小明在实验室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他每隔30 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据此作成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选填“会”或“不会”)汽化。
答案不变会
解析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停止加热一段时间后,水不再沸腾,但蒸发不会停止,蒸发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进行,故水还会汽化。
模拟预测
1.关于如图所示的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答案D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选项说法错误;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B选项说法错误;由题图可知,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0 ℃,C选项说法错误;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故正确的选项是D。
2.下图所表示的物理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答案D
解析冰冻的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樟脑丸消失是升华现象;冬天玻璃上的冰花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凝华形成的;冰棒冒“白气”,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3.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给湿头发吹热风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D.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答案B
解析给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
4.冬天,小明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他的眼镜片上出现了一层薄雾,一会儿薄雾又消失了。上述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A.先凝固,后升华
B.先液化,后汽化
C.先凝固,后蒸发
D.先凝华,后升华
答案B
解析刚进教室时,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发生液化现象变成小水珠,使眼镜变得模糊;然后随着眼镜温度的升高,小水珠又蒸发变成水蒸气,眼镜重新变得清晰;即整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先液化后汽化,故正确的选项是B。
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如图所示,该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凝固
答案C
解析污水中的水首先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塑料外罩液化为小水珠,水珠越聚越多,最后落下来,被收集到洁净水收集杯里。
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0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0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