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
教育心理学12个经典实验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变化的学科,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很多经典实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
下面介绍12个经典实验,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教育心理学。
1.阅读实验阅读实验比较关注的是阅读理解,其中最著名的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提爱纳的“断言-预测-确认”(SQ3R)。
SQ3R是一种阅读技巧,被用于改善人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具体过程为:读者首先需要断言自己对于文章要获得哪些信息,然后预测文章的要点和结论,最后确认预测是否正确。
2.逆序作息实验逆序作息实验是在同等可供睡眠的情况下,研究人员通过改变睡眠时间来观察个体的记忆能力变化。
一项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发现,逆序作息(即白天睡觉、晚上工作)可以显著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
3.需求成长实验需要发展实验(Need for Achievement)是由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研发的检测个体成就需求的方法。
研究人员向被试者提供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观察被试者在任务中的表现来检测其对成就的需求程度。
4.工作记忆容量实验工作记忆容量是存储每个人正在处理的信息所需的容量。
在这项经典实验中(我们称之为“唐氏智商测试”),研究人员通过记忆图像来测试人们的工作记忆容量,根据结果中的数字和空间位置提示。
这项实验成为了衡量工作记忆能力的标准化测试。
5.条件化学习实验条件化学习实验是一种学习新的行为和责任的方式。
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训练小白鼠按压杆以获得水的奖励。
这个良好的行为在之后的训练中被刻意被打破,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去获得水,观察它们是否能够学会新的行为模式。
6.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给小动物提供一个声音或画面的刺激,同时给予大量的饮食奖励,以建立内部明显的连锁反应。
这项实验是Pavlov的狗实验,被用来研究自我学习和条件化的进程。
7.教育场景下的同侪互助实验在同侪互助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学生配对,其中一个学生是“教练”,另一个是“学生”,教练有义务帮助学生学习并提供反馈。
影响幸福的经典实验
影响幸福的经典实验影响幸福感的经典实验有很多,下面列举了10个不同的实验,每个实验都对幸福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
请注意,实验的描述中不包含具体的链接或公式,以保持文章的整洁和易读性。
1. 心理学家艾伦·韦伯斯特进行了一项名为“幸福感的日志研究”的实验。
参与者被要求每天记录下自己的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寻找和享受积极体验是提高幸福感的关键。
2.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进行了一项名为“心理流”的实验。
参与者在完成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时,完全投入其中,忘记了时间和周围环境,这种心理状态被称为“心流”。
实验结果表明,经历心流状态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满足。
3. 经济学家理查德·艾斯纳进行了一项名为“金钱购买幸福”的实验。
研究结果显示,购买体验性的商品和服务(如旅行、娱乐活动)可以提高幸福感,而购买物质性的商品(如奢侈品)则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较小。
4. 心理学家伊丽莎白·菲利普斯进行了一项名为“社交关系和幸福感”的研究。
实验发现,与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对提高幸福感至关重要。
这个实验提醒我们,人际关系对幸福感有着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5.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行为慷慨度的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进行慷慨行为,如捐款或帮助他人。
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慷慨行为的人更容易感到幸福满足,这与传统的“自私导致幸福”观点相反。
6. 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进行了一项名为“感恩的实验”。
参与者被要求每天写下他们所感激的事情。
实验结果显示,表达感恩的行为可以提高幸福感,并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7.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名为“运动对幸福感的影响”的实验。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
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可以释放身体内的内啡肽,提高幸福感,并减少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8. 心理学家卡罗尔·杜维克进行了一项名为“社交媒体使用和幸福感”的研究。
实验发现,过度使用社交媒体会对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而适度和有意义地使用社交媒体则能增加幸福感。
10个经典儿童心理学实验
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
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
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这篇及以后几篇将介绍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
每个实验都是我们自己这个拼图中的一块,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1、婴儿从很早就有记忆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
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
“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
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一踢脚就有声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Collier〔现任职于Rutgers大学〕教授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了解婴儿记忆的机制。
这种方式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
在他们的实验中,Rovee &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
在他们的脚上系一条绳子,另一端连到旋转风铃上。
所以当孩子踢脚的时候,风铃就会动。
如果他踢得用力,那些木头装饰就会相互撞击发出悦耳的敲击声。
小孩踢得越多,他们就可以听到更多的敲击声。
如果你知道巴普洛夫和他那只流哈喇子的狗,那理解这个实验应该没什么问题。
这个实验就是看看婴儿可不可以对踢脚让小车移动产生条件反射。
10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十)共生效应
•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 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 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 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 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 生效应”。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 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共 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 ,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在日常生活中,“晕轮效应”往往在悄悄地影响 着我们对别人的认知和评价。比如有的老年人对 青年人的个别缺点,或衣着打扮、生活习惯看不 顺眼,就认为他们一定没出息;有的青年人由于 倾慕朋友的某一可爱之处,就会把他看得处处可 爱,真所谓“一俊遮百丑”。
古希腊传说中塞 浦路斯岛一位年轻 的王子皮格马力翁 ,酷爱艺术,通过 锲而不舍的努力终 于雕塑了一尊女神 像。面对自己的作 品他爱不释手,整 日深情注视。天长 日久,女神竟然奇 迹般复活,并成为 了他的妻子。这个 故事说明,期待是 一种力量。
(四)罗森塔尔效应
(九)多看效应
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 看效应.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那 些人缘很好的人,往往将多看效应发挥的淋漓尽致:他 们善于制造双方接触的机会,已提高彼此间的熟悉度, 然后互相产生更强的吸引力。
越看越顺眼。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
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
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
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
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
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
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招教常考的心理学经典实验
招教常考的心理学经典实验1.吉布森:视觉悬崖实验——证明人很小便具备的深度知觉/立体知觉/距离知觉。
2.库珀和谢帕德: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表象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
3.皮亚杰:点红实验——证明感知运动阶段的儿童主体与客体分化的特征。
三山实验——证明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有自我中心性。
守恒实验——证明前运算阶段儿童是单维思维,不能形成守恒观念。
钟摆实验——证明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具有假设演绎的抽象推理。
对偶故事法实验——说明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过程是从以结果为他人行为判断的他律阶段到以动机为他人行为判断的自律阶段的,10岁左右是他律到自律的关键转折期。
4.巴普洛夫:狗听铃声分泌唾液实验——证明了经典性条件作用中获得、消退、泛化、分化等规律。
5.格赛尔:双生子爬楼实验——证明身心发展受成熟机制的制约。
6.卢钦斯:量杯实验——证明了思维定势(定势具有双重作用)。
7.邓克尔:蜡烛实验——证明了功能固着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作用。
8.斯金纳:小白鼠按杠杆实验——证明了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强化理论。
9.班杜拉:波波玩偶实验——证明班杜拉的替代性学习/观察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是指人们仅仅通过观察他人(榜样)的行为及其结果就能学会某种复杂行为,又称替代学习、无尝试学习。
10.桑代克:饿猫出笼实验——证明尝试-错误说的“三条学习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形状知觉实验——论证了迁移的相同要素说/共同要素说,迁移是有条件的、具体的,需要学习情境与迁移情境有共同成分。
11.柯勒:大猩猩叠箱/接杆实验——证明学习不是桑代克所说的盲目渐进的尝试错误,而是重新形成情境关系的“顿悟”过程。
小鸡觅食实验——证明迁移的关系转化说,迁移是学习者能够发现学习经验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
12.托尔曼:小白鼠位置学习实验(小白鼠走迷宫实验)和潜伏学习实验——证明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认知目的学习理论,学习不是简单的S-R联结而是S-O-R的过程,“O”是包括能力与倾向内部过程,证明情境的“认知地图”的存在以及期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⒈杯子的颜色对食物味道的影响●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品尝两杯相同的奶昔,但一个杯子是红色的,另一个是蓝色的。
结果显示,参与者认为红杯中的奶昔更甜。
●效应:颜色对人们的感觉和体验产生影响,红色被认为会增加食物的甜味。
⒉被动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认知●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被动吸烟的人和没有吸烟的人被告知他们可能会得肺部疾病。
结果显示,被动吸烟的人比没有吸烟的人更容易意识到吸烟的危害。
●效应:经过与吸烟者相比较,被动吸烟者对吸烟的危害性有更高的认知。
⒊群体效应对行为的影响●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一群人在街上观看和忽视一个人试图越过栅栏。
结果显示,当有更多的人观看时,其他人也更倾向于观看。
●效应:人们的行为受到周围群体的影响,观察到其他人行为后,更容易采取相似的行为。
⒋心理暗示对疼痛感知的影响●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被告知他们会通过电流引起疼痛。
结果显示,当参与者被告知电流会引起强烈疼痛时,他们觉得疼痛更剧烈。
●效应:人们对疼痛的感知受心理暗示的影响,预期疼痛会使他们感觉更痛苦。
⒌联想对判断的影响●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观看两段视频,一个是温情的,另一个是暴力的。
结果显示,观看暴力视频后,参与者对他人的行为更加怀疑和敌对。
●效应:观看某种类型的内容后,人们更倾向于将类似的判断应用于其他相关情境。
⒍社交媒体对自尊心的影响●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参与者将自己与社交媒体上的朋友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与社交媒体上朋友的比较会降低参与者的自尊心。
●效应: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导致人们对自己的评价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他们与别人的比较。
⒎群体思维对创造力的影响●实验故事:一个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集体决策中发表意见,或者在个体决策中发表意见。
结果显示,参与集体决策的人比个体决策的人更不创造性。
●效应:群体思维可能抑制创造力,因为参与者会受到其他人的意见和决策的影响。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
心理学中的十个有趣实验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通过实验来探索人类心理世界的奥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心理学领域中的十个有趣实验,这些实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认知过程和行为模式。
1. 杜尚兰实验杜尚兰实验是由法国心理学家Alfred Binet在19世纪末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重复一个被研究者说出的数字序列。
通过观察被试的错误模式,研究者可以了解到人类在记忆任务中的注意力、思维以及决策过程。
2. 皮亚杰实验皮亚杰实验是瑞士心理学家Jean Piaget在20世纪初设计的。
实验中,研究者观察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认知发展过程。
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思维过程,研究者揭示了儿童认知能力的不同阶段和发展规律。
3.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在模拟监狱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
实验揭示了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引发了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
4. 韦伯冷却实验韦伯冷却实验是由德国心理学家Ernst Heinrich Weber在19世纪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将手指分别放在冷热水中,然后判断温度的相对差异。
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对温度的感知并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差异的感知。
这个实验启发了我们对感知和知觉的理解。
5. 米尔格拉姆实验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被要求给予一名“学习者”电刑作为惩罚,观察他们是否会在实验者的压力下继续执行。
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会在实验者的指令下不顾道德约束执行电刑命令,这揭示了人们在权威压力下的服从行为。
6. 被示威者效应实验被示威者效应实验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Bibb Latané和John M. Darley在1969年设计的。
实验中,被试旁观一段被指定的暴力事件,观察他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中是否会寻求帮助。
10个最有用的行为心理学现象
10个最有用的行为心理学现象1、行为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着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鼠随机地分成两组:A组和B组,并且告诉A组的饲养员说,这一组的老鼠非常聪明;同时又告诉B组的饲养员说他这一组的老鼠智力一般。
几个月后,教授对这两组的老鼠进行穿越迷宫的测试,发现A组的老鼠竟然真的比B组的老鼠聪明,它们能够先走出迷宫并找到食物。
于是罗森塔尔教授得到了启发,他想这种效应能不能也发生在人的身上呢?他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又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出的学生现在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正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这些暗示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
妈妈是孩子最爱、最信任和最依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会使孩子的情绪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相反,如果妈妈对孩子寄予厚望、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使孩子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那么,你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来的成果就会有多大2、行为心理规律二:超限效应美国着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
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
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分钱也不捐。
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之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
如,当孩子犯错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乃至反感讨厌。
心理学10个经典实验
5、Peterson和Peterson有关遗忘进程的实验
每次给被试听觉呈现3个辅音字母,如KBR;为了阻止复述,在呈现字母之后,立即听觉呈现一个三位数,如684,要求被试从这个数中迅速地作连续减3的运算并说出每次运算的结果,即要报告681、678、675等,直到主试发出信号再回忆刚才识记的3个字母。字母呈现与回忆的时间间隔,也即被试进行连续减3的作业的时间分为6种:3s、6s、9s、12s、15s和18s。但每次被试事先并不知道要进行多长时间的运算。这是一个不同时距的延缓回忆测验,在延缓期间进行额外的干扰作业。试验进行多次,每次应用的字母和数字都不同,试验的被试是大学生。结果:当延缓时间仅为3s时,被试的平均正确回忆率高达80%,几乎都能记住3个字母,但随着间隔的时间延长,正确回忆率急剧下降,当延长到6s时,正确回忆率降到约55%;而当延长到18s时,被试的正确回忆率就只约为10%了。该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保持信息短暂,如未得到复述,将迅速遗忘。(详细内容见《认知心理学》王甦 汪安圣 北京大学出版社)
10、四卡片问题--证真和证伪
给成年被试看4张卡片,其中两种的正面各有一个字母,的正面各有一个数字,一张卡片为偶数(4),另一张卡片为奇数(7)。同时告诉被试,每张卡片都有一个字母在一面,有一个数字在另一面,并提出一个规则:“若卡片的一面为元音字母,则另一面为偶数”。要求被试说出为了证实这个规则的真伪而必须翻看哪些卡片。(详细内容见《认知心理学》王甦 汪安圣 北京大学出版社)
2、Clark和Chase 句子-图画匹配实验--减法反应时实验的范例
给被试看一个句子和紧接着的一幅图画,如“星形在十字之上, ”,要求被试尽快地判定,该句子是否真实地说明了图画,作出是或否的反应,记录反应时。实验应用的介词有“之上”和“之下”,主语有“星形”和“十字”,句子的陈述有肯定的(在)和否定的(不在),共有8个不同的句子。Clark和Chase设想,当句子出现在图画之间时,这种句子和图画匹配作业的完成要经过几个加工阶段,并提出了度量一些加工持续时间的参数。(详细内容见《认知心理学》王甦 汪安圣 北京大学出版社)
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学
三、责任分散效应
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 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 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 帮助,他会清醒的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而如果很多人在场,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分担,造 成每个人的责任很少,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 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九、罗森塔尔效应
酒店案例:酒店里有几位台湾来的常住客,每次看见 客房大姐都会热情的打招呼,客房大姐给这几位客人 打扫续住卫生时,跟这几位客人也特别谈的来,客人 总是夸大姐们打扫的卫生特别干净,铺的床也特别整 齐。有时候在巡查的过程中,发现大姐在这群客人没 有主动提及更换床单被套的情况下大姐们也主动的帮 客人换好床单被套,而且打扫的房间时也格外的干净 整洁,还会写上很温馨的留言条。
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学
一、鸟笼逻辑
酒店案例:例如房间内的小商品和一次性毛巾,只有 你放在那里,客人才会想到我是不是饿了该吃点东西 了或者这个东西是进口零食我还没吃过,好不好吃, 要不要尝一下。在酒店里,必须得让客人去看到“鸟 笼”,之后看到了鸟笼之后,效应才会发生,才会出 现。试想,如果我们在房间的衣柜里,如果加入了丽 享家的睡眠T恤(标注清楚价格和收费,不要让客人误 以为是免费的,避免投诉和客人负面情绪)。这样的 笼子100个人也绝对会出现一个人会钻进去。
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这群客人经常常给客房大姐 一些积极的暗示,给予这些大姐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大姐们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觉得自己可以把房间打 扫的更加干净整洁。
十、虚假同感偏差
酒店案例:把虚假同感效应结合至酒店行业之中后,客人 产生不满时会有种抵触心理。他们会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 强加至其余客人的身上。例如他的房间出现墙纸破裂,他 们会强行的将想法灌输至其他住客。产生一连串的连锁效 应,这个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先隔离,再处理。此为上策。 同样的在管理中也会出现这种效应产生的问题:在分配 任务或者落实方案的时候,你可以以一个方案制订者与监 督者的身份去近距离的观察下属的实施。途中出现员工消 极的情况,他在抱怨方案的不完整性与可供改进的方面时。 监督者会第一感官的去反感与排斥,你觉得方案并无问题, 所有执行者都不会觉得有问题。此效应其实是个双刃剑, 能够直视并改进即是效应的另一面。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实验,以下是其中的10个著名的实验:
1. 斯坦福监狱实验:这个实验模拟监狱环境,研究人员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结果表明,监狱环境容易引发暴力和虐待行为。
2. 米尔格拉姆实验:研究人员让参与者相信他们正在给另一个人电击,结果显示,大多数人愿意服从权威者的命令,即使这种命令可能会造成伤害。
3. 亨茨实验:研究人员将狗养在不同的环境中,结果发现狗在受到不公平待遇时会产生愤怒和攻击性。
4. 帕文定向实验:参与者被盲目旋转后,需要根据自身感觉的定向找到方向,结果表明,人类在没有定向线索的情况下很难判断方向。
5. 阿斯套利实验:参与者被告知需要做出判断,是否抛出两个硬币中的一个,结果表明,人类在判断概率时常常会犯错,不符合理性经济学预期。
6. 白鼠实验:实验者给白鼠注射不同剂量的药物,观察其行为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药物对动物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7. 诺维加实验:参与者需要在一个虚拟环境中完成任务,结果表明,虚拟环境对人类行为和情绪产生了影响。
8. 蓝眼睛/棕眼睛实验:实验者将一群学生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被告知具有优越感,结果表明,被赋予优越感的学生表现更好。
9. 莫西实验:研究人员在婴儿的前额贴上标签,结果表明,即使这些标签没有科学根据,也会影响人们对婴儿的看法和行为。
1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验: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和观察,建立了需要层次的理论,认为人类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满足不同的需求。
10个有趣的心理学效应
(八)投射效应
• 最著名的投射测验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于1921 年编制的(罗夏墨迹测验):让人们看那些用墨迹 偶然形成的图形,然后说出自己想到的东西。这个 测验是基于知觉与人格之间有某种关系的基本假说 。例如:有一名被试多次将图片看成死动物活解剖 体,不久这个人就自杀啦==
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 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 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 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 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 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 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 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 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古希腊传说中塞 浦路斯岛一位年轻 的王子皮格马力翁 ,酷爱艺术,通过 锲而不舍的努力终 于雕塑了一尊女神 像。面对自己的作 品他爱不释手,整 日深情注视。天长 日久,女神竟然奇 迹般复活,并成为 了他的妻子。这个 故事说明,期待是 一种力量。
(四)罗森塔尔效应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来到一所小 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煞有介事的“ 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 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 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 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对名单上的学生 的某种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 ,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厂有完备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 制度。但是工人们情绪仍旧很低落,生产状况很 不理想。为了找出其中的原因,哈佛大学教授梅 奥进行了一次谈话实验:他们逐一找工人进行个 别谈话达两万余次。他们态度和善,耐心地倾听 工人对工厂的各种意见和不满,而且从不反驳。 这些工人通过谈话实验把自己心中的不满全都发 泄出来,并意识到自己被关注,归属感顿生。最 终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人人都该学习的10个心理学效应
人人都该学习的10个心理学效应1,蘑菇效应(蘑菇是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蘑菇效应,指蘑菇长在阴暗的角落,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自生自灭,只有长到足够高的时候才会开始被人关注,可此时它自己已经能够接受阳光了。
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蘑菇效应”。
蘑菇管理是大多数组织或公司对待初入门者、初学者的一种管理方法。
从传统的观念上讲,“蘑菇经历”是一件好事,它是人才蜕壳羽化前的一种磨炼,对人的意志和耐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但如果不注意,不给予及时和应有关怀引导,也会产生弊病,比如蘑菇可能由于得不到阳光和肥料,一直长不大。
2,旁观者效应(不报警真的只是因为人性冷漠?)旁观者效应也称为责任分散效应,由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于1970年发现,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作出积极的反应。
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
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儿责任。
“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
旁观者效应的6个原因:1)社会抑制作用。
2)社会影响结果,即人的从众心理。
3)多数人忽略。
4)责任扩散、分摊。
5)情境的不明确性。
6)评价恐惧(害怕别人说自己)。
3,搭便车效应(占尽便宜却一毛不拔,对他人自私,对自己慷慨)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利益群体内,某个成员为了本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作的努力,集团内所有的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承担。
搭便车效应使群体内的责任扩散,鼓励了个体的懒散。
当群体结果无法归因于任何单独个体时,个人的投入与整体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将不明确。
搭便车效应的危害非常大,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如果更多地强调“合作规则”而忽视小组成员的个人需求,所以在合作学习中建议4-6人为一小组,不要把有些大班简单地分成几个小组。
当然还有许多事情可以做,比如要营造一种愉快的合作学习环境;要明确任务与责任合理分工;随时观察学情,监控活动过程,指导合作的技巧,调控学习任务,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奖励机制分配上破除“平均主义”。
十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
十三个著名心理学实验实验心理学是让很多学习心理学的同学头疼的一科,但也让人又爱又恨。
实验心理学难度较大,考试不好得分这是很多同学“恨”的根源,但是只要掌握实验心理学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想要真正学好实验心理学也并非不可能。
心理学实验的魅力却又让人不能不爱,想要更深的了解它。
心理学家长久以来试图揭示关于人们感知世界和自我的答案,一些著名的心理实验也的确揭露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人性规律。
比如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让我们知道人人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博仁教育老师特别整理出十三个心理学著名实验,帮助备考心理学考研的同学更进一步了解心理学实验这门学科,也能给大家的人生提出一些建议。
心理学实验01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
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
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
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心理学实验02定位速效法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组,前去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知道村庄有多远,只让他们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了一半路学生开始抱怨,情绪低落而且开始散乱,以致溃不成军。
乙组学生仅知道距离目的地有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他们只跟着向导走,走了多少,还剩多少一概不知。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我们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在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具有争议性的实验,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
它从微观上展现出社会环境会怎样影响人的行为。
由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者们,在斯坦福的心理大楼的地下室设立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挑选了24名大学生(没有犯罪记录以及被视为心理健康)去扮演囚犯和监狱的警卫。
然后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隐蔽摄像头观察囚犯(必须每天24小时留在监狱里)还有狱警(每8小时轮班).实验原本打算持续两周,但因为狱警的虐待行为,实验在实验的第六天就被迫中止-—有时候他们甚至让囚犯遭受心理折磨——从囚犯展现出极度的情绪紧张和焦虑可以看出。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让他们脱得赤裸裸的,把袋子套在他们头上,最后强迫他们做一些让人羞辱的关于性的行为,"Zimbardo这样对《美国科学家》说.“6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实在是失控了——除了担心警卫会怎么对待囚犯之外,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们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前方正在发生什么。
试想一下,你知道你周围将会发生什么事吗?你可能没有像你认为的那样保持清醒。
在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针对大学里的路人展开关于人们对即时环境的警觉程度。
在实验中,一个演员向路人迎面走来,然后向他问路。
当路人向演员指示方向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路人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
在那段时间内,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不仅他们的身高、体格不同,连衣着、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
超过一半的被试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改变.这个实验是最先阐明“变化视盲”的现象的实验之一,它仅仅向我们展示了对于现有提供的视觉场景,我们是非常选择性地接受——那似乎显示出我们比想象中还要依赖我们的记忆和模式识别。
延迟满足很困难——但如果延迟满足,我们会更成功。
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的诱惑的能力。
登堂入室!10则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
登堂⼊室!10则社会⼼理学经典案例每个⼈都渴望⾃⼰有读⼼术,希望藉此看透他⼈的内⼼。
可每个⼈也都知道并⽆此神奇的⽅法,了解他⼈的想法,必须从⼀个⼈的⾏为开始,以洞察其思想为⽬的,简单的⼗则经典案例让你登堂⼊室。
1、鸟笼逻辑挂⼀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最显眼的地⽅,过不了⼏天,主⼈⼀定会做出下⾯两个选择之⼀:把鸟笼扔掉,或者买⼀只鸟回来放在鸟笼⾥。
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只要有⼈⾛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
”⼈们会问:“那么,你要⼀个鸟笼⼲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选⼀,因为这⽐⽆休⽌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们绝⼤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
所以可见在⽣活和⼯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个房⼦如果窗户破了,没有⼈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打破; ⼀⾯墙,如果出现⼀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糟,不堪⼊⽬的东西。
⼀个很⼲净的地⽅,⼈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点⽆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们才会⾃暴⾃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个⼩缺⼝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处不抢,⽆⽇不杀,⼤⽩天⾛在马路上也会害怕。
地铁更不⽤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危。
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在光天化⽇之下,敲了⼀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不敢只⾝去纽约开会。
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复⽣,向上提升。
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
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篇一:心理学经典实验案例】一、母亲与自我:文化对自我参照的影响对美国人与中国人的fmri研究发现,当要求这两组被试对一系列人格形容词判断是否适合用来形容个人、母亲还是他人时,发现在判断为自我时减去判断为他人时,中国被试与美国被试在腹侧前额叶与扣带回都有显著的激活,也就是说中美被试关于自我的认知可能都定位在相同的脑区。
但是对中国被试来说,自我与母亲条件的激活程度没有差异;而对美国被试来说,自我与母亲的激活程度有显著差异。
可以做一个不是那么严谨的推测:在神经机制上,中国人的自我与母亲是在一起的并且与他人区别开来的,而美国人则将自我独立出来。
还有其他研究发现,中国人将包括母亲、父亲、好朋友在内的关系亲近的人都纳入自我参照的系统,属于互倚型的自我结构(interdependet construal of self)而西方人则不会把这些人纳入到自我中,属于独立性的自我结构(independent construal of self)。
二、整体思维(holistic)与分析思维(analytic)这个实验所用的被试是美国人和日本人,要求被试看一段20秒的动画片段,如上图,然后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是什么。
被试的描述中所说的第一句话作为被试是先注意到突出的目标(salient objects)还是背景的指标。
结果发现美国人最先提到目标的频率远比日本人多,而日本人更多地首先注意到背景。
并且日本人也比美国人更容易注意背景与主体的关系。
这也意味着两种不同的特征捆绑策略,将特征单独识别并进行序列加工,还是把不同的特征捆绑在一起识别。
以日本人为代表的东亚人显然更倾向于后者,这是一种整体思维的表现,而以美国人为代表的西方人则倾向于独立加工,是一种分析思维的表现。
东亚人的这种整体思维还体现在一些东方特有的学问上,比如周易,比如风水。
参考文献:han, s., northoff, g. (2008). culture-sensitive neural substratesof humancognition: a transcultural neuroimaging approach.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9(8), 646-654.masuda, t., nisbett, r. e. (2001). attending holistically versus analytically:comparing the context sensitivity of japanese and american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psychology, 81(5), 922.nisbett, r.e., masuda, t. (2003). culture and point of view.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00(19),11163-11170.出版社. 324-328.——————————————————03.28 更新一下——————————————————三、本族效应(own-race effect)与异族效应(other-race effect)本族效应是指个体对本族面孔总是比不熟悉的异族面孔有更好的再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我们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在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具有争议性的实验,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
它从微观上展现出社会环境会怎样影响人的行为。
由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者们,在斯坦福的心理大楼的地下室设立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挑选了24名大学生(没有犯罪记录以及被视为心理健康)去扮演囚犯和监狱的警卫。
然后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隐蔽摄像头观察囚犯(必须每天24小时留在监狱里)还有狱警(每8小时轮班)。
实验原本打算持续两周,但因为狱警的虐待行为,实验在实验的第六天就被迫中止——有时候他们甚至让囚犯遭受心理折磨——从囚犯展现出极度的情绪紧张和焦虑可以看出。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让他们脱得赤裸裸的,把袋子套在他们头上,最后强迫他们做一些让人羞辱的关于性的行为,”Zimbardo这样对《美国科学家》说。
“6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实在是失控了——除了担心警卫会怎么对待囚犯之外,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们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前方正在发生什么。
试想一下,你知道你周围将会发生什么事吗?你可能没有像你认为的那样保持清醒。
在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针对大学里的路人展开关于人们对即时环境的警觉程度。
在实验中,一个演员向路人迎面走来,然后向他问路。
当路人向演员指示方向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路人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
在那段时间内,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不仅他们的身高、体格不同,连衣着、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
超过一半的被试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改变。
这个实验是最先阐明“变化视盲”的现象的实验之一,它仅仅向我们展示了对于现有提供的视觉场景,我们是非常选择性地接受——那似乎显示出我们比想象中还要依赖我们的记忆和模式识别。
延迟满足很困难——但如果延迟满足,我们会更成功。
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的诱惑的能力。
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
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在他们面前的事放在碟子上的一块棉花糖。
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要不就把棉花糖吃掉,要不就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
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后屈服了——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这里有《时代》的跟踪报道。
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
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更成功。
我们可能有非常矛盾的道德冲动体验。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 在1961年进行了一个相当令人惊恐的著名实验,是关于人们当被要求伤害他人的时候,内心关于个人道德和服从权威的想法,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Milgram希望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可以在二战这个灾难后深刻理解纳粹战犯可能保有的永不可饶恕的行为。
为了达到研究目的,他共同测试一对被试,一个担当“老师”,另一个担当“学生”。
如果学生答错问题,老师被要求对学生进行电击(学生大概是坐在对面的房间,但实际上他不会受电击)。
取而代之,Milgram会播放一些喊叫声,听起来就像是那个学生处于痛苦之中。
假若那个“老师”在研究的压迫中表达出希望停止电击的意愿,实验人员会促使他继续下去。
在第一次的实验中,百分之65的被试执行了最痛苦的、最后的450伏电击(标记为“XXX”)——即使许多被试明显处于有压力的状态,对于继续进行电击也感到不自在。
尽管这个研究被普遍认定为对权威盲目服从的警告,《科学美国人》最近再次提起这个研究,并主张这个实验结果更倾向于暗示深刻的道德矛盾。
“人类的道德自然包括移情的倾向,仁慈、友善地对待我们的同胞亲属和群组成员,再加上一种排外的倾向,残暴、恶毒第对待其他部落的人,”记者Michael Shermer如此写道,“电击实验所反映的并不是人们的盲目服从,更多的是植根于人们心中的矛盾的道德倾向。
”近日,一些评论者也对Milgram的研究方法提出质疑,其中一位评论家就特别提到,在耶鲁大学进行的实验记录表明百分之60的被试实际上违抗执行最高电压的命令。
我们很容易会因权力而贪污腐败事实上,那些有权力的人有时候会对他人呈现出权力感和无礼感,这背后也蕴含着心理学原理。
2003年,一个发表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的研究里,学生三人一组并且共同写作一篇短论文。
两个学生被指示去写论文,而第三个是负责评估这篇论文,然后决定那两个学生分别会获得多少钱。
在合作的中段,研究人员拿来了一碟饼干,一共五个。
虽然通常最后的那一块都没人吃,但是“老大”几乎总是把第四块饼干吃掉——还要吃得拖泥带水,嘴巴大张。
“当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中向被试给予力量,他们更有可能用可能不恰当的方式,和他人有身体上的接触,或者用更直接的方式和别人调情,做出有风险的抉择和赌博,在谈判中首先提出报价,说出心中所想,还有像甜怪饼[1]那样吃饼干,在下巴和胸前都是饼干的碎屑,”心理学家Dacher Keltner,研究的领导人之一,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更大善意科学中心的杂志上这样写道。
我们在社交群体里寻找忠诚,而这样很容易被群体间的矛盾吸引这个在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在心理学基础上有希望、有可能解释为何社交群体和国家会卷入与其他国家的矛盾中——以及他们可以学习怎样再次合作。
研究的领导者Muzafer Sherif 要求每组为11个小男孩的两个小组(他们都是11岁)去俄克拉何马州的穴州立公园进行“夏令营”。
这两个小组的人(分别命名为“鹰”和“响尾蛇”)分别花了一个星期从分散的,变为一起游戏和建立友谊,同时对另外一组的存在一无所知。
当这两个小组整合在一起,男孩们开始互相以名字称呼对方,而当他们开始在各种游戏中相互较量,更多矛盾随之出现,最终这两个组都拒绝和对方一起吃饭。
在研究的下一个阶段,Sherif 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让他们一起享受悠闲的活动(结果不成功)然后让他们一起解决难题,去尝试让他们和解。
最后他们开始缓和了冲突。
我们只需要一样东西让我们快乐持续了75年的哈佛授权研究——是历史上进行过的最具广度和深度的实验之一——伴随着268位来自1938~1940届的哈佛男大学生(现在他们正好迈入他们的90岁)大约75年,定期收集他们生活的各种层面的数据。
普适的结论?爱真的就是一切,至少当我们要决定长时的幸福和生活的满足感的时候,它是如此。
研究的长期负责人,精神病学家George Vaillant,和赫芬顿邮报说到有两种幸福:“一种是爱。
另外一种是寻找一个适合生活的方法,不会把爱拒之门外。
”举个例子,一个被试开始研究的时候他在未来所有方面的稳定性都是最低分的,然后他之前也尝试过自杀。
但是在他生命最后的日子,他是最幸福的人之一。
为什么?就像Vaillant所解释的那样,“他用他的一生去寻找爱。
”拥有强烈的自尊心和社会地位的时候,我们会有更好发展。
获得名声和成功不仅仅是提高自我——这也可以是长寿的关键,这是根据著名的奥斯卡得奖的研究得出的结论。
多伦多新宁医院、妇女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奥斯卡获奖演员和导演比那些被提名却没被选上的人更趋于长寿,获奖的男女演员比落选的同行要多活近4年。
“我们不是说你获得奥斯卡奖就可以长寿,”Donald Redelmeier,研究的领导作者,对ABC新闻这样说,“不然人们就该去上表演课程。
我们主要的结论仅仅是社会因素是很重要的……它表明个体内部自尊对于健康,以及保健都是很重要的方面。
”我们一直尝试为我们的经历辩护,让这些经历对我们有意义。
每个以大一新生的身份参加心理101编号课程[2]的人,都对认知失调很熟悉——一个主张人类有避免心理矛盾、不和谐现象或者互斥理念的理论。
在一个被广泛引用的1959年进行的实验,心理学家Leon Festinger要求被试去完成一系列很枯燥无聊的实验任务,就像是在木门把手上转动钉子,持续一个钟头。
他们最后获得1美元或者20美元,然后他们要去告诉那些“等待中的被试者”这项任务很有趣。
那些只收获1美元的被试者会说谎,把实验评价得很有趣,比那些收获20美元的被试者的评价还要高。
结论?那些获得更多钱的被试者,感到自己有充分理由去用1个小时执行这个死板的任务,但是那些只获得1美金的被试者则感到自己需要为自己浪费了的时间做解释(还有减少自己的信念和行为之间的失调程度),于是他们骗说这个活动很有趣。
换而言之,我们经常让自己撒谎去让这个世界看起来更符合逻辑、更和谐。
我们十分认同刻板印象。
在社交群组的基础上,对不同种群的人抱有刻板印象,进行种族划分或等级分类是我们几乎都会做的事,即使我们尽力不这样做——刻板印象可以使我们对整个群体得出不平等和有潜在危害的结论。
纽约大学NYU心理学家John Bargh的对于“社会行为的自动化”揭示,我们经常依据无意识的刻板印象判断一个人——而我们禁不住这样想,但行为还是可以改变的。
我们也倾向于接受在社交群体里我们是其中一人的刻板印象。
在一个研究中, Bargh 发现,还原不清晰的关于年老的单词——"Florida,"(佛罗里达州)[3] "helpless" (无助的)和"wrinkled" (有皱纹的)的这个任务的被试,实验之后相对于其他对照组——还原不清晰的单词但不是关于年老的意思而言,在走廊里会走得极度的慢。
Bargh在另外两个比较研究重复了这个发现,这有力证明了刻板印象基于种族和礼貌。
“刻板印象是一些太过火的分类方式,” Bargh对今日心理学这样说,“当我们采用刻板印象,我们会以我们面前的人的性别、年龄、肤色分类,我们的意识会根据这些信息反应过来,认为他们不友善,愚蠢,动作缓慢,弱小。
这些品质不是单看外表就能断定的,这样并不反映出真实情况。
”[1]甜饼怪(cookie monster):美国教育电视节目《芝麻街》的主要人物。
[2]101课程大多是基础课程,心理学的101课程应该指心理学介绍或基础心理学。
[3]佛罗里达州被调侃为“老人州”。
(详见:被调侃为“老人州”的佛罗里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