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xxx
简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下,生物种群和环境之间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反映了生物种群的数量、物种组成和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稳定状态。
它是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重要特征,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平衡的原理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物种间的竞争、捕食与被捕食、共生关系等。
这些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维持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以下是生态平衡的几个重要原理。
1. 相互制约与相互依存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通常会形成一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种关系使得一个物种的数量和分布受到其他物种的影响,从而通过控制彼此的种群数量来维持平衡。
例如,食物链中上层捕食者的数量直接受到猎物数量的限制,同时猎物也依赖于掠食者的存在来限制自身种群的增长。
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生态平衡还与自然选择的原理密切相关。
在物种的繁衍和生存过程中,只有那些适应环境、能够更好地生存和繁殖的个体才能够生存下来并传递其有利的基因给后代。
这种适者生存的原则能够调整物种间的数量和比例,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3. 共生关系的平衡共生关系是指两种或多种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可以分为互惠共生和寄生共生两种类型。
互惠共生(mutualism)是指两个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从中获益的关系;而寄生共生(parasitism)是指一方从另一方身上获益而对其造成伤害的关系。
共生关系的平衡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保持物种间的相对数量和相对比例。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和环境学意义。
1.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内物种间的相对数量和相对比例,以保持生物多样性。
当一个物种数量过多或过少时,都会对其他物种产生负面影响,破坏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地球上各种生物体、非生物体及其相互作用的组合体,它维持着地球上的生命活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过度开发,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日益受到威胁,生态系统也面临着破坏和扰乱。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促进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发展成为当今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
一、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管理手段,避免和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促使受损的生态系统得到修复和自然再生。
为了实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 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在世界各地设立生态系统保护区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重要举措。
这些保护区可以包括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区等。
通过设立生态系统保护区,可以限制人类活动的干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持生态平衡。
2. 促进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关键。
我们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开发。
例如,在森林采伐方面,可以推行定向采伐、合理轮伐和树木再生等措施,以保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恢复。
3. 生态修复与生态重建对于已经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我们需要进行生态修复和生态重建。
通过引入适宜的植被和动物种群,改善环境条件,修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功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土地退化、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的治理,以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的核心目标。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丰富程度。
而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互相制约的状态。
1. 保护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保护物种多样性,需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和研究,采取措施避免物种灭绝。
建立和完善保护区网络,限制非法狩猎和采集行为,减少非法贸易等,都是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有效途径。
生物学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物学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科学,而生态系统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生态系统指的是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包括生物群落、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而生态平衡则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状态。
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组分,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而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中,生物组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类生物体,它们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等相互联系在一起。
非生物组分则包括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要素,它们提供了生物体所需的各种资源和环境条件。
生物与非生物组分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和谐状态。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体通过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形成一种稳定的生态平衡状态。
生态平衡是动态变化的,它可以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但系统内部的相互制约和调节机制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这种相对稳定状态是生态系统内各组分之间、物种与环境之间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果。
生态平衡的维持和破坏对于生物学生态系统而言至关重要。
维持生态平衡有助于生物群落的稳定和物种的繁衍。
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食物链和食物网能够正常运转,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保证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然而,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灾害等因素都可以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崩溃。
过度的砍伐和开垦森林,过度捕捞和污染水体,都会对生态平衡产生负面影响,威胁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们应该关注环境问题,倡导可持续发展,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压力。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总结起来,生物学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是生物学中的重要概念。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而生态平衡是一个相对稳定和谐的状态。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及其影响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稳定状态。
它是维持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探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一、生态平衡的重要性1.1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形式的存在和相互作用。
保持生态平衡可以防止物种过度繁荣或灭绝,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1.2 维持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平衡保持了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性。
食物链是生物体通过摄取其他生物体转化能量的序列,而食物网则是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网络。
如果生态平衡被破坏,某个物种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可能会导致整个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崩溃。
1.3 调节气候变化生态平衡对于调节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起到调节温室效应和气候变化的作用。
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导致气候变暖、干旱等极端气候现象的增加。
1.4 保持土壤肥力生态平衡有助于保持土壤肥力。
植物生长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相互合作,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养分循环系统。
保持生态平衡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等问题,保护土壤的肥力和可持续农业发展。
二、生态平衡的影响2.1 对人类的影响生态平衡的破坏对人类有诸多负面影响。
首先,生态平衡破坏会导致物种灭绝,减少食物来源,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造成威胁。
其次,生态平衡破坏会引发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土地退化等,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此外,生态平衡破坏还会加剧气候变化,导致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健康和居住环境。
2.2 对地球的影响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对地球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物种灭绝会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的改变,影响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性。
生态平衡破坏还会导致水资源的减少、土壤的贫瘠化以及空气质量的下降,影响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维护生态平衡的措施3.1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是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
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而生态系统则是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
在生态学中,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平衡的状态。
本文将探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生态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促进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的构成及作用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构成的整体。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而环境因素则包括水、气候、土壤和地形等。
生态系统在维持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源,如清洁的水源、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
二、生态平衡的定义及重要性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内,生物群落与环境因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达到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
这种状态可以使生物群落稳定并且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得到保证。
生态平衡的维持能够确保地球上的生命存在和繁荣,并且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福利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生态平衡的破坏原因及其后果生态平衡很容易被破坏。
一些人为因素,如过度开发和污染,往往会破坏生态系统中的平衡状态。
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中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的降解、洪涝和干旱等问题的产生。
这些问题将对人类、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产生长远的影响。
四、如何促进生态平衡在生态平衡面临被破坏的时候,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系统。
这些措施包括:1. 减少污染:人类之所以会干扰生态系统的平衡,主要是因为产生了大量的废料和污染物。
因此,我们需要减少污染,包括空气、水和土壤污染等。
2. 保护物种:随着人类的扩张和开发,许多物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如动物保护计划、森林保护计划和湿地保护计划等,确保物种得到保护。
3. 改善管理:为了保护生态系统,我们需要采取更好的方式来管理和使用资源。
这包括改善农业实践,降低排放量,以及更好地管理水源和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4. 推动公众参与:最后,我们需要推动公众参与,促使每个人都理解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意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是生物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概念。
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生物群体、环境条件和其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生命体系。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指的是生态系统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而生态平衡则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体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稳定的生态系统通常具备以下特征: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存在)、稳定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以及抵御干扰的能力。
首先,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的数量和种类;遗传多样性是指物种内部基因的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则是指整个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多样性有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适应力,减少生物之间的竞争,稳定生态系统的结构。
其次,稳定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也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以食物链的形式从一个物种传递到另一个物种。
物质循环则是指生物体内和生物体间物质的流动和循环,例如水循环、碳循环、氮循环等。
这种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稳定性保证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相对平衡。
最后,抵御干扰的能力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系统面临着各种自然和人为干扰,例如气候变化、灾害和人类活动等。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能够快速恢复和调整,在干扰后重新达到相对平衡。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群体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群体之间存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互相制约、调节和平衡。
例如,食物链中的捕食关系可以维持物种种群数量的相对平衡。
某种物种数量的增加或减少都会对其他相关物种产生影响,从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得以维持稳定。
生态平衡的破坏可能会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引发连锁反应,并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很多生态系统正在遭受破坏,如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开采、陆地退化以及气候变化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平衡一直以来都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议题。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以及恢复能力,而生态平衡则是指物种之间相对稳定的数量和相互作用关系。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如何保护生态平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对维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了生物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生存和繁衍能力,能够克服外界的干扰,保持相对稳定的物种组成和功能。
生态平衡则是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保持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相对稳定状态。
二、生态平衡的破坏生态平衡的破坏是导致生态系统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类的活动对生态平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过度的资源开发、森林砍伐、水体污染等行为破坏了生物栖息地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导致许多物种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甚至灭绝。
植被的破坏也使得土壤脱失,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的程度,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生态功能:生态平衡能够保持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状态,维护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2. 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只有保持物种丰富度和相对稳定的数量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才能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
四、保护生态平衡的方法1.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 保护自然栖息地: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 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推动农业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源。
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
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自然界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生态系统,其中存在着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元素的相互作用和依赖关系。
这种相互关系和平衡被称为生态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探讨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个生物种群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平衡是通过各种相互作用和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例如,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的重要方式。
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其特定的角色和功能,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过程,能量和物质在不同生物之间传递和循环。
这种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同时,生态平衡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候、水资源和土壤质量等因素对生物种群的分布和数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种群会通过适应和调节来维持平衡。
这种适应和调节的能力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保证。
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紊乱和不稳定。
人类活动是当前生态平衡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污染、土地过度利用等行为都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这些行为破坏了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的风险增加。
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维持生态平衡上,还体现在提供人类生活所需的各种生态服务上。
例如,森林提供氧气和木材资源,湖泊和河流提供水资源和渔业资源,土壤提供农业生产的基础等等。
这些生态服务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对于维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生态平衡和保护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和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其次,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系统面临的问题。
此外,制定和执行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加强对非法破坏行为的打击和惩罚。
最重要的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落实,通过合理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生态学中的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生态学中的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生态学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复合生态系统则指的是由多个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个更加复杂的整体。
而生态平衡则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稳定状态。
在自然界中,复合生态系统常常出现。
例如,一个湿地系统中,有着不同种类的水生动植物和微生物,它们相互之间的生态位不同,有着互相竞争、互利共生的关系。
此外,还有其他的生态系统,例如森林环境、城市环境、河流环境等等。
这些生态系统之间也是有联系的,它们之间的生态位不同、生态功能不同,但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和互相影响。
因此,生态学研究的不仅是一个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也包括了这些生态系统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探究生态系统在人类干预下的复合性变化。
人类的许多活动,例如城市化、农业、工业生产等等,都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而这些人为的干预也就导致了生态系统和复合生态系统的复杂变化。
例如,城市中的绿地系统,与周围的城市环境形成了某种程度上的联系,形成了一个复合生态系统。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剧,这种复合生态系统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等。
而这些问题又影响了城市环境的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
在生态学领域中,生态平衡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生态平衡指的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稳定状态,包括物质循环、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自然风险防控等等。
生态平衡具有动态性和稳定性,即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之间会不断发生相互作用,但整个系统仍然保持着一定的稳定状态。
对于生态平衡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态系统,为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总的来说,生态学中的复合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复合生态系统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具有更高级别的复杂性和互相联系和影响。
而生态平衡则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稳定状态,具有动态性和稳定性,并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生态单元。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与环境因素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
在这个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素。
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一组生物种群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共同存在的集合体。
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且与环境因素相互关联。
生物群落包括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物种类。
2. 非生物环境因素非生物环境因素包括了土壤、水、气候和地形等因素。
这些因素对于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土壤提供了植物的生长所需的养分和水分,气候条件则决定了生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
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它确保了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性,并促进了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
1. 物种多样性的保护生态平衡有助于保护物种多样性。
通过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可以防止某些物种的过度繁殖或过度捕食,从而维持不同物种的相对平衡。
这有助于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并且提供了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2. 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平衡有助于实现能源和资源的循环利用。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
通过这种食物链的存在,能量和营养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从而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环境的稳定性生态平衡对于维持环境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可以促进环境中的各种物质的平衡和分布。
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有助于调节大气中的气体成分。
4. 自然灾害的减轻生态平衡可以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通过生物群落的存在,生态平衡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洪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风险。
各种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土壤,减少土壤的流失,同时也有助于吸收水分,从而减少洪水的概率。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生态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生态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成分组成,彼此相互作用和影响。
生态系统的层次很多,可以是一个小型的水塘,也可以是一个大型的森林。
在这些生态系统中,动植物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直接参与着生态系统的保持和平衡。
生态系统的动物生态动物是任何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们相互之间形成了许多动态平衡。
例如,掠食者和食草动物之间的平衡。
掠食者可以保持繁殖率合理,避免食草者过度繁殖,导致资源短缺。
食草动物也能够将一些植物消耗,帮助生态系统保持平衡,防止某些植物物种过度蔓延。
但是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也会导致生态系统中其他部分的混乱。
例如如果掠食者过度狩猎,会导致食养C草动物过度减少,而这会进一步降低土壤肥力,影响植物的长期繁殖。
另一方面,如果食草动物开始大量繁殖,植物资源会因为被过度消耗而减少,导致其他生物因为缺少食物而在坍塌,这最终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很和稳定性。
生态平衡的植物生态植物在生态平衡中也扮演者重要角色。
植物通过生产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减少土壤侵蚀等方式,为生态系统做出了贡献。
植物的生长相互影响,互相支撑、自我调节,形成了自然保育机制。
而这些机制通过日复日的时间积累,从而使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时,也能够保障植物种群的持续生存。
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地球上的许多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破坏,许多植物物种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土地的开采、乱砍滥伐将影响地上和地下生态平衡,迫使动植物甚至人类逃离灾难区域。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和植物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对生态系统本身,还包括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和环境。
生态平衡的维护生态平衡是非常复杂和敏感的,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类活动,因此需要维护该平衡。
这可以通过重新推行计划的重新看待环境和生态系统,限制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等方式来实现。
政府和各个社区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并对不守环保法律的行为进行严惩。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维持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的维持生态系统是由生态学家定义的一系列相互作用的生物体和环境元素组成的复杂系统。
它包含了各种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非生物因素,如土壤、水和气候等。
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成分都彼此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着生态平衡。
本文将探讨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的方法。
第一部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其中物种的数量和相互作用保持在一种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生态平衡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至关重要。
以下是其重要性的几个方面:1. 维持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确保了各个生物物种之间的相对稳定,避免了某个物种的过度增长和其他物种的过度减少。
这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各个物种的繁衍和生存条件。
2. 能源和物质循环:生态平衡确保了能源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
通过适当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和营养物质得以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转移和再利用,从而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3. 控制害虫和疾病:生态平衡有助于控制害虫和疾病的传播和爆发。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一种天敌物种与害虫保持动态平衡的关系,从而控制了害虫的数量。
此外,生态平衡也为疾病的传播提供了一定的限制,保护了生物群落的健康。
第二部分:维持生态平衡的方法为了维持生态平衡,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法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方法:1. 保护和恢复自然栖息地:生物的栖息地是其生存和繁殖的必要条件。
保护和恢复自然栖息地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
这可以通过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禁止违法的开发和破坏行为来实现。
2. 生态系统管理:科学的生态系统管理是维持生态平衡的有效手段。
通过采取控制物种数量、保护关键物种、控制疾病和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等方式,可以保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
3.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长期策略。
它要求人类的活动能够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破坏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通过推动环保意识和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知识: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总体,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宝库,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生态系统功能强大,能够提供许多重要的服务,例如土壤保持、水与空气净化、自然控制害虫、水文调控和维持气候稳定等。
其中,生态系统生产力与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两个重要特性,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阐述生态系统的知识。
生态系统生产力是指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和面积内所生产的有机物量,是衡量生态系统自我维持和提供生态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
生态系统生产力主要受环境、生境、物种组成、能量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生态系统生产力越高,就说明其所提供的生态服务越丰富。
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取决于光合作用的强度。
当太阳光照在植物上时,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在这个过程中,能量从光子中转移到了有机分子中,使得物质得以转化和合成。
最初的有机物通常是葡萄糖,它支持植物和其他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因此,光合作用对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至关重要的,生产力高的生态系统通常拥有更多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更好的生态服务。
然而,许多干扰因素会削弱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包括能量供应、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污染和生境破坏等。
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捕捞等人类活动都会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降低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对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产生巨大影响。
气候变暖会使许多物种的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从而减少他们的生产力。
因此,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是我们的必修课。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其中每个生物种群的数量和性质都能够得到维持。
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互依存和自然界提供的调节机制实现的,形成一种相对稳定、永恒的格局。
在生态平衡中,存在着一种繁衍与死亡的统计规律,也就是每个物种的数量和质量总是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一方面,如同我们所知,食物链取决于食草者、食肉者和食腐动物之间的生物循环。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与环境组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是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基础。
它包括了各种生物体、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生态平衡则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和可持续的关系。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要素: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或称生境)、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中不同种类生物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包括了树木、灌木、草本植物、昆虫、鸟类等。
2. 生物栖息地:生物栖息地是生物群落生活和繁衍的地方,包括陆地、水域、湿地等。
不同生物栖息地的特点和条件对生物种群的分布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 能量流动: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传递,形成粮食链和能量金字塔。
太阳能是驱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来源,通过光合作用被转化成化学能,并通过食物链逐级传递给其他生物。
4. 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指的是能量外的物质元素(如碳、氮、磷等)在生物体内和环境间的循环。
例如,碳在光合作用中被捕获形成有机物,然后通过呼吸和分解过程释放到环境中,再通过下一轮的光合作用重新被利用。
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它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保证了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生态平衡的几个重要作用:1. 控制生物数量:生态平衡通过调控食物网中各个环节的生物数量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多样性。
例如,食物链中食肉动物数量的上升会导致食草动物减少,从而控制了食草动物的数量;相反地,食草动物的过度增加可能导致植物过度捕食和破坏。
2. 维护生物种群稳定:生态平衡对于维持各种生物种群的相对稳定非常重要。
只有当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才能保证种群的健康发展和繁衍。
例如,栖息地的恶化或者外来物种的入侵都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威胁到特定物种的生存。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 生态平衡 :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
物之间通过相互作用达到协调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 到成熟而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生态系统的平衡表现在三方 面: (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按一定的比例关系结合。保持相对 稳定,具有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2)从功能上看,其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3)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畅通。
• 生态因素: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各种因素,称为生
态因素。它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于生物, 其中有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所需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组 成的一个整体。它与群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包括非生物因素。 (2)生态系统的范围可大可小,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定,所以不 能直接比较生态系统和群落的范围大小。 (3)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 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物成分是指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的各种生物。 (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食物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 物链和食物网的起点是绿色植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 和食物网流动。
另一 方面,人类活动改变环境因子,污染了环境,从而导致生 态系统平衡的破坏。
结论
生态系统中任何物质都是循环流动的。 生态系统发展规律是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工厂废液(含氮、磷) 排入池塘 养分剧增 藻类过度生长 浮游生物过 度繁殖 有机质大量积累 微生物分解作用增强 浮游生物隔离了大气 与水的直接接触使溶解氧降低 生物呼吸、微生物分解等过程需氧量 增加 水中缺氧 导致 鱼类缺氧 死亡 恢复平衡 办法 控制排放废液 取走浮游植物 清淤塘泥 溶解氧恢复 在新基础 建立新的池塘生态平 衡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
一、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体与非生物体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系统。
它不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基础。
首先,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物和物种的栖息地。
例如,森林为茂密的树木和多样性的动植物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此外,湖泊、河流和海洋为各种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空间。
生态系统还提供了人类日常所需的食物、水资源和气候调节等自然资源,因此,人类是依赖于生态系统才得以生存和繁衍。
二、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指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保护生态平衡对人类和整个地球都至关重要。
首先,环境保护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破坏生态平衡将导致物种灭绝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这对于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都是巨大的威胁。
此外,环境保护还有助于保护自然资源,确保它们能够持续地为人类所用。
例如,保护森林可以防止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从而减少干旱和洪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三、实施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的解决方案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环境,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提高环境意识:教育和宣传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人们具有正确的环境意识,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
政府和学校可以开展环境保护的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治理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政府需加强环境监管,制定和执行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
同时,我们每个人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的需求。
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节约能源和资源等,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环境的治理都是至关重要的。
简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简述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状态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使得各种生物种群能够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态系统自身的一种调节和维持机制。
在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
不同种群之间通过捕食、竞争、共生等方式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食物网和生态链条。
其中,食物链的存在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控制着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当某个环节数量增多或减少时,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其他生物种群的数量和分布。
生态平衡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质等因素都会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产生影响。
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生物种群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
这种动态的平衡状态使得生态系统能够在外界环境的变化中保持相对稳定。
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人类的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如森林砍伐、水土流失、污染等,都会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维护生物多样性。
总的来说,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生态系统自身的一种调节和维持机制。
只有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生态系统才能够稳定地运转,各种生物种群才能够健康地生存和繁衍。
保持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美丽的地球家园。
自然科学知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自然科学知识: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随着人类的发展和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概念。
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和相互作用?这篇文章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1.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包括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和地球的岩石圈。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生态链、食物网和物质循环网络。
任何一个生物体都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物体和环境因素互相依存,构成了一个稳定的自然系统。
2.什么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状态。
在生态平衡状态下,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和物质循环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分布相对平衡。
3.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关系及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密不可分的,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前提,生态平衡的破坏将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破坏。
生态平衡的形成和维持要依靠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种生物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
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食物关系,食物链和生物圈内各个层次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复杂的物质循环网络。
同时,环境因素的有机结构和相互作用也是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水、土地、空气、光、温度等环境因素都在生态系统中有着特定的生态位。
当生态平衡被打破时,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层次之间的相互作用将被改变,食物网会受到影响,以致于生物群落的数量和分布失去平衡。
同时,物质的循环途径也将被改变,导致生态系统内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物灭绝等问题将会愈加严重,最终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与生存。
4.如何维护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维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生态系统的控制和平衡
生态系统的控制和平衡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的一系列生物物种、环境因素和物质能量之间相互调节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
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
然而,人类的活动常常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破坏了其平衡。
本文将从生态系统的概念、重要性入手,探讨如何控制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重要性生态系统是自然界中所有非生产性的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系统。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多样性、气候系统、土壤、水资源等等一系列自然元素。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生态平衡,而生态平衡的主要目标是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平衡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内部的平衡,也包括了与生态系统外部、自然界的平衡。
对于我们来说,生态平衡的最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它对于维持人类生存环境的作用。
生态平衡不仅能保护环境,也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水源、空气等基础资源。
2.生态系统的控制生态系统的控制主要分为两种: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
- 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指的是多种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调节和自我调节。
当环境出现变化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环境因素会相互作用,调节气候、水源、土壤等的有机相互作用,达到平衡。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某些植物物种被过度繁殖,那么它们的竞争就会变得更加激烈,生态系统内的繁殖速度就会减缓,相田的某些生物因素的数量也会下降。
对于生态系统内部的调控,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通过食物链来进行。
比如,食物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对其他体系的控制。
从而形成一种有机、自动的调整机制,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 外部控制外部控制指的是来自外部的对于生态系统的控制。
外部控制因素主要包括人类活动、资源开发、气候变化等。
这些过程中,人类活动的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大。
人类的活动无论是在生产方式中,还是生活方式上,都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了影响。
比如,大面积开发、砍伐森林、释放污染物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从而威胁着生态平衡问题。
因此,维持生态平衡就要在生态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表现
(1)生态系统内部动植物种类 和数量相对稳定
(2)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 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2.特点
----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不平衡----平衡----不平衡
【阅读】
生态系统的自身调节 生态系统具有一种内部的自动调节能力,以保持其 稳定性。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任何变化, 都是对系统发出的停号。例如,森林生态系统中食叶昆虫 数量增多导致林木受害,这种信号传递给食虫鸟类,促使 其大量繁殖,捕食昆虫,从而使昆虫数量得到控制。于是, 森林生态系统平衡逐步得到恢复。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有赖 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多样性,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就可以通 过多途径进行。一旦某个途径受阻,其他途径有可能替代 其功能,起到自动调节作用。当然,这种调节作用是有限 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失衡,乃至生态系统的 破坏。
森林中的落叶也是被大量的细菌和真菌分解的。其中 的有机物被分解成简单的物质,归还土壤,供植物重 新利用。细菌和真菌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思考活动】
1.在下图括号内标出生物个体、生物种群、生物 群落、生态系统等术语。
( 生物个体 )
( 生物种群
)
统
)
【思考活动】
2.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的所有草原犬鼠是 不是一个生物种群?说一说你的判断理由。
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里的所有草原犬鼠是一 个生物种群。因为这是一定区域相同物种的集 合。
3.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
陆生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水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河流生态系统 湖泊生态系统 池塘生态系统
【案例分析】
草原生态系统实例:各种禾草、灌木以水、土壤、 二氧化碳为养料,在一定温度下,叶绿体利用太 阳能把这些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供草原上牛、 马、羊、野兔等食用;一些肉食动物,如狼、鹰 又吃食草动物;微生物又把动植物尸体分解为无 机物,重新供草原植物利用。 如果人类大量捕杀狼、鹰,你认为草原生态系统 会发生什么变化?
【思考问题】
(1)平衡的生态系统与不平衡的生态系统比较, 哪一个的生物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 (2)平衡的生态系统与不平衡的生态系统比较, 两者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有何特点? (3)结构复杂的食物网与结构简单的食物网比较, 谁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结论】
一个处于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 能量和物质的输人与输出保持平衡; 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 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 养关系。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成分 生产者 消费者
组成
非生物成分
分解者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太阳光的能量。植物制造的有机 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在生态系统中,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 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随着动物摄 食的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流入动物体内。所 以,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7.河北廊坊市被评为优秀旅游城市,廊坊人着眼于长 远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科学制定城市规划, 建设服从规划、规划服从环保,现已有境外大型跨国公 司落户廊坊。这表明( A ) A.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是对立统一的 B.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后保护环境 C.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地区,出现了经济快速增长、 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局面 D.经济高速发展必然带来环境问题
2005年我们迎来了第三十四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把世 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据 此回答5-7题。 5.由于暴雨而形成的城市地面径流,汇人河湖,可能引 发的生态问题是( A ) A.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鱼类缺氧而亡 B.泥沙淤积,导致河湖面积减小 C.水质变坏,危及人类健康 D.水量剧增,淹没农田,冲毁交通 6.作为城市的燃料,天然气比煤炭 C A.开发利用难度小 B.燃烧效率低 C.输送、使用方便 D.对大气污染严重
【阅读】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乞虾米,虾米啃 泥底”,就形象地比喻了生物之间相依为命的食 物链关系。例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野兔吃青 草,狐狸吃野兔,狼又吃狐狸;在湖泊生态系统 中,虾蟹吃水中的藻类,鱼吃虾蟹,鱼又可被水 鸟捕食。小鸟不仅吃昆虫,也吃野果,野兔不仅 被狐狸捕食,也被其他食肉兽取食。因此,许多 食物链互相交叉,形成食物网。
3.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主导作用的生态系统,生物 种类十分少,营养结构简单,相比其他生态系统数 量最少的是 ( D ) A.人类 B.生产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高 B.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往往比 较低 C.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 是高低不同的 D.人类活动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
读右图漫画,回答8、9题。
8.本漫画反映的主题问题是 ( ) A.世界经济发展差距的“南北问题”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粮食问题” C.世界性水资源紧张问题 D.以石油为主的能源紧张问题
9.造成漫画所反映的主题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资源的总量不足和时间分配上的不均匀 B.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有过长期遭受殖民侵略的历史 C.发达国家利用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对资源 进行垄断 D.人口的急剧增长以及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
【交流讨论】
说说发生在你身边的受损生态系统的例 子,分析受损原因。思考人类应如何保 护生态系统?
三、当堂检测 能力提升
1.某地鼠害严重,从长远利益考虑,应该采取的办法 是 ( C) A.提高投放毒饵的数量和密度 B.经常发动群众进行围捕 C.禁止捕杀蛇类和猫头鹰等鼠类的天敌 D.保护好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 2.“蛇岛在l平方千米范围内生长着13000余条蝮蛇, 同时有大量的青蛙和鸟类,该岛四季长绿”。下列对 前面叙述的评论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B( ) A.蛇岛的生态系统已失去平衡 B.蛇岛的生态系统处于暂时的相对的动态平衡 C.赶走飞鸟,捕捉青蛙,可使蛇的数量增加 D大量的毒蛇和青蛙不可能同时存在
【思考】
形成“受损生态系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形成“受损生态系统”的原因既有自然 原因,也有人为干扰,主要是人为干扰。 健康的生态系统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当受到自然和人为干扰后,原有生态系统的动 态平衡则会被打破,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 障碍,形成波动性破坏或恶性循环,这就是受 损生态系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 –选修6
3.1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 【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一部分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生物种群?什么是生物群落?什么是 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1)基本概念
生物种群是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内集合 在一起,是一定区域相同物种的集合; 生物群落是一定区域内所有不同的生物 种群生活在一起,是一定区域内不同物种的 集合; 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的统一整 体,是一定区域内生物群落(包括生命系统) 和其生存环境(包括非生命系统)的集合。
如果人类大量捕杀狼、鹰等肉食动物, 那么牛、马、羊、野兔等植食动物就会因 失去天敌而大量繁殖,这样草原上的植物 (树、草)也会因植食动物饲料增加而大 量减少,时间长了,会造成草原退化,能 够提供的绿色植物会减少,大量的植食动 物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食物而死亡。这样, 就促使草原生态系统达到新的平衡。
二、重难探究 学以致用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生态系 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 个限度就会引起生态失衡,乃至生态系统 的破坏。
三、受损的生态系统
【案例阅读】
我国西双版纳热带森林破坏后的连锁反应 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以每年约1.6万公顷的速度减少。当时55%的原始森林 覆盖率现已减了一半。天然林面积减少导致了一系列严重 后果。 生态退化 水源涵养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农业和森林病虫害剧增,恶性杂草大量繁殖。 物种消失 天然林平均减少666公顷,就会使一个动 物物种消失,并对另一个动物物种的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每消失一种植物可危及20种动物的生存。 气候变化 西双版纳从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冬季 平均气温下降了0.3℃,而夏季平均气温升高了0.4℃。 温度的升高使该区年降雨量平均减少50~60毫米,相对 湿度下降1.8%,年雾日减少20--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