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研究报告记录

合集下载

幼儿园实验活动记录及反思 幼儿园教学实验

幼儿园实验活动记录及反思 幼儿园教学实验

幼儿园实验活动记录及反思一、实验活动背景1.1 教学实验的背景幼儿园教学实验是指在幼儿园教学实践过程中,利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行实践性探究和实验性课程设计的活动。

教学实验是教学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能够推动幼儿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效。

1.2 实验课程设计的背景针对实验课程设计的特点,教师需要对幼儿园实验活动进行充分的背景调研,了解幼儿的特点和学习需求,寻找适合幼儿的实验性课程内容,设计合理的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二、实验活动过程2.1 实验活动的设计在进行幼儿园实验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和形式,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和探究机会。

教师要结合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实验活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意识。

2.2 实验活动的实施在实验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幼儿进行实验活动,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

教师要及时给予幼儿指导和帮助,引导幼儿合作探究,促进幼儿在实验活动中的全面发展。

2.3 实验活动的总结在实验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梳理和总结实验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评价幼儿的表现和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和改进策略。

三、实验活动的效果幼儿园实验活动的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教师通过开展实验活动,能够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为幼儿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

四、实验活动的反思在进行幼儿园实验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实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过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幼儿的成长健康和幸福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园实验活动,我在此次实验活动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以供今后教学实践的参考和借鉴。

一、实验活动设计在实验活动的设计过程中,我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适合幼儿的实验内容。

化学振荡实验报告

化学振荡实验报告
长 20cm,3 匝,d=2.31cm
实验现象
铁丝表面附着较少气泡,不成周期性
在本次探究中,铁丝的较好形状为 7 匝,d=1cm
问题与讨论: (1)本实验中观察到的振荡现象并非单个气泡周期性的冒出,而是细小的气泡群周期性的冒出。
(2)每次实验前应注意出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并用餐巾纸等将铁丝擦干。 (3)实验中,可以在同一探究中平行实验,以节省实验时间和便于对比实验现象。 (4)实验中的探究较为粗糙,尤其是对于铁丝形状的探究,故本实验结果仅可作为同类实验的一种粗略的参考。
实验记录
开始有大量气 泡冒出,中间
4 20+40(水) 12 结论 5
有极少细小气
长 20cm,7 匝,d=1cm
泡冒出,周期 约为 61 秒 气泡一阵一阵 的冒出,周期 约为 4-5s
在本次探究中,H2O2 的最佳体积是 12ml
结论
在本次探究中,H3P4 与水的最佳配比为 1:2
(3)探究铁丝的形状对实验现象的影响 1.5mol/lH3P4(ml) 20+40(水) 结论 30%H2O2(ml) 12 时间(min) 5 铁丝形状
长 20cm, 7 匝 , d=20cm
(2)探究 H2O2 的最佳浓度 实验记录
浑浊一片白,大 量气泡连续冒出 气泡呈周期性冒 出,周期约为 17s, 往后周期缩 短 开始铁丝表面附 着较多小气泡, 然后每约 20s 则 有无数细小气泡 往上冒
1.5mol/lH3P4(ml) 30%H2O( 2 ml) 时间(min) 铁丝形状
参考文献: 《化学教育》2008 年 10 期
《化学教育》2008 年 12 期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
响。

课题实验课题研究报告(优秀模板3篇)

课题实验课题研究报告(优秀模板3篇)

课题实验课题研究报告(优秀模板3篇)课题实验课题研究报告第1篇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二、课题界定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七、课题的研究内容八、课题研究成果九、遗憾和思考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某]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某]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

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某]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课题研究课题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題》课题研究课题报告山东荷泽牡丹区北城中学周全徳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为此次课程改革中颇有特色与创意的一部分而倍受关注,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实施,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此,我在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并确定下列研究性子课題,以《初中物理实验课教学模式研究》进行有效的探索。

一、课題提出的背景我国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教师和学生在思想上、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重实验结论、轻实验过程的倾向。

针对目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独搅,学生没有动手操作机会:用"做实验題”代替"做实验"等现象。

初中物理新课程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并将其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注意将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引入物理课程。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课题呢?第一、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是物理新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而实验教学活动是物理课程中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是与科学内容并列并处于上位的内容,因而,科学探究贯穿于新课程始终。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基础课的实验课堂应当也必然是开展探究活动重要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实验过程的体验来激发兴趣、感受方法,学生也需要实验的结果来获得愉悦,満足成就感。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不是忽视物理知识的学习,而是注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实验教学与知识的建构是在同一过程中发生的。

所以学生课堂上的实验活动是需要设计的,这种设计并不是将学生带入一个固有的套路中,而是教师要提供给学生适当的器材,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熾有所思考和估计,在活动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报告科学实验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研究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并探讨实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一、引言科学实验在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进行观察、实践和验证,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本报告将对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未来的教学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科学实验对小学生学习的影响,评估实验在知识掌握、实践操作和思维能力培养方面的效果。

2. 实验对象和样本选择在保证样本的均匀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选择两个小学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相同,年级相近,学习条件基本相同。

3. 实验方案实验组的学生接受科学实验教学,教学内容与对照组的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实验课程安排在正常的科学课上进行,其中实验项目包括观察、记录、操作和讨论。

4.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评估学生的测试成绩、实验操作表现和讨论能力,收集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1.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果:(1) 实验组在科学知识掌握方面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2) 实验组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

(3) 实验组在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时的思维能力明显提升。

2. 结果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科学实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是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3) 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有明显的积极影响。

科学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掌握程度,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应充分认识到科学实验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课程中。

同时,教师应注重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创新,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进一步提高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验探究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本人在实施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上实验时异常兴奋,出现很多问题:比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需要完成的实验,有个别学生不愿参与动手进行实验,只是在那看其他同学操作,等结果出来一抄就结束了,还有原有的实验报告单太过于简单,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分组实验教学任务是我要解决的问题。

1.物理教学的现状在指导思想上,将科学教育等同于学科教育,忽略了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强调对概念、规律抽象的记忆,大量、反复的进行习题训练等,淡化了科学方法教育以及科学思想形成的过程。

在教学方法上,传承性的讲授法仍占主导地位,重结果教学轻过程教学,学生难以体验物理科学的魅力,因而也就不利于科学素养的形成。

2.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现状物理新课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探究式教学逐渐被广大物理教师接受,但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的研究还不多,如何有计划的上好实验课。

彻底摆脱讲实验、背实验的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教师感觉还很棘手,不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思想。

二.研究依据1.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本研究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物理新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物理、学习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它的基本理念是: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并形成持续的物理学习兴趣以及学好物理的自信心;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评价方式等。

氨催化氧化实验研究报告

氨催化氧化实验研究报告
(3)实验一般会得到氨水的最佳浓度为3:2或1:1,这与实验时的具体操作有关,如鼓气管插入的深浅、鼓气的速率等。
参考文献:刘桂林.氨的催化催化氧化实验探讨.枣庄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4期(总第8期):第81—83页
舒元梯程桢臣.化学实验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本实验最佳的氨水浓度和催化剂种类。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装置
(2)不同催化剂对实验效果影响的探讨(说明,先用Gr2O3作
催化剂在氨水浓度分别为3:2和1:1条件先反应,得出1:1
效果较好,故下面均以氨水浓度为1:1进行探究)
(1)氨水浓度对实验效果的影响的探讨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项目氨催化氧化实验研究实验时间星期二上午√下午晚上
姓名方胜敏学号222009316011185同组人李媛(142)
实验目的:1.学习改进(或设计)化学实验装置的方法;
2.探究本实验成功的条件。
实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条件的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方法、态度及环保意识。
催化剂
NO2
Gr2O3
1:1
5min
出现红热火星
出现红棕色
Fe2O3
5min
颜色变黑
出先微红
MnO2
5min
无变化
无明显现象
结论
经过试验,在相同条件下,Gr2O3催化效果较好
问题讨论:
(1)实验中偶尔会出现白烟,可能是过量的氨气与生成的硝酸反应生成了硝酸铵;
(2)实验中有时为了弥补氧气的不足可以将集气瓶塞适当提起使氧气进入;

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报告(3篇)

物理实验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报告以“电磁感应实验”为例,介绍我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过程和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规律;2. 掌握电磁感应实验的原理和步骤;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4. 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验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是指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本实验采用螺线管产生磁场,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和导体运动速度,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四、实验器材1. 螺线管2. 铁芯3. 直流电源4. 导线5. 开关6. 电流表7. 钳形电流表8. 电压表9. 秒表10. 导体(如金属棒)11. 支架12. 磁场计五、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电路:将螺线管、铁芯、直流电源、开关、电流表、导线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

2. 设置实验参数:调整螺线管与铁芯的距离,使磁场均匀分布;调整直流电源电压,使电流稳定。

3. 改变导体运动速度:将金属棒固定在支架上,通过改变支架的高度,使金属棒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4. 测量数据:打开开关,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记录电流和电压数据;使用秒表测量金属棒运动的时间。

5. 分析数据: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分析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强度、导体运动速度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随金属棒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且与金属棒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成正比。

2. 数据分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强度、导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发现感应电动势与磁场强度成正比,与导体运动速度成正比。

七、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电磁感应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电磁感应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报告

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报告
实验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木炭还原性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加深对还原反应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理解。
实验原理:2CuO+C 2Cu+CO2↑+Q
实验设计(或改进)思路:分析教材中的本实验,可以发现有以下问题:①没有说明炭与氧化铜的比例;②实验结果是有红色粉末出现,现象不明显;③炭的种类是否会对是实验结果产生影响,试验中未加说明;④实验中未考虑混合粉末被CO2气流冲散的问题。所以本次实验从以上几个方面去考虑和改进。
王莉.木炭还原氧化铜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昌吉师专学报.1 9 9 9年9月第3期:77—78
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
实验研究的主要内容:运用正交实验法探究出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主要是木炭与氧化铜的比例、木炭的种类及是否要加铜丝)。
实验研究方案及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结果图
表一:
A(CuO:C)
B(炭的种类)
C(是否加铜丝)
1
10:1
木炭

2
8:1
回收炭

表二:正交实验表
因素
实验号
A
B
C
实验指示
1
1
11Biblioteka 4.7黑色粉末(≤2.5)
问题讨论:(1)实验前要充分碾磨炭和氧化铜,试管要干燥,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点;
(2)实验中,酒精灯的温度要尽量高,这也是实验成功的一个关键点;
(3)实验结束后,要先夹上止水夹,再撤去酒精灯,等试管慢慢冷却。
参考文献:黄介金.初中化学“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探究.中学教学参考(中旬)2 0 0 9.1 0总第29期:140—140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项目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研究实验时间星期二上午√下午晚上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科学实验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活动背景在现代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我们在幼儿园进行了一次科学实验教学活动。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我们在此次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活动内容1.实验主题:探究水的状态变化2.实验道具:盐、水杯、锅、火源、温度计3.实验步骤:–第一步:将一杯水倒入锅中,并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第二步:将火源放在锅下,观察水的变化–第三步:加入适量的盐,再次观察水的变化–第四步:将火源移开,并测量水的温度–第五步:总结观察结果并与幼儿讨论活动目标通过这个实验活动,我们的目标是: -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让他们能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 - 提高幼儿的实验技能,让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实验道具和进行实验操作; - 引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实验。

活动过程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首先给幼儿做了简要的讲解,介绍了水的状态变化和盐的作用。

然后,我们根据实验步骤逐一进行实验,并引导幼儿观察变化。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幼儿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我们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和猜想。

同时,我们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道具,并帮助他们进行实验操作。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让幼儿总结观察结果,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通过这次讨论,幼儿不仅巩固了实验内容,还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效果通过这次科学实验活动,我们取得了以下效果: 1. 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幼儿学会了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发现了水的状态变化和盐的作用。

2. 提高了幼儿的实验技能:幼儿学会了正确使用实验道具和进行实验操作,增强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激发了幼儿对科学的兴趣: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幼儿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能够继续进行更多的实验。

4. 培养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幼儿学会了总结观察结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科学解释。

初中物理实验教研报告(3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研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物理实验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初中物理实验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如何优化实验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验效果。

二、实验目的1. 分析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改进措施。

2.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三、实验内容1. 分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实验内容与教材脱节,部分实验过于简单或复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操作不规范,部分学生实验技能较差,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3)实验评价方式单一,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4)教师对实验的指导不足,学生实验过程中缺乏指导。

2. 优化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效果(1)结合教材和学情,合理设计实验内容,注重实验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2)规范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验能力。

(4)加强教师对实验的指导,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1)分组实验: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完成一个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探究式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原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演示实验: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4)实验竞赛:举办实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技能。

四、实验实施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物理实验培训,提高教师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指导能力。

2. 教材分析:对教材中的实验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适合我校学生的实验设计。

3. 实验教学:根据实验设计,开展实验教学活动,确保实验操作规范、结果准确。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研究报告一、引言在当代教育领域中,科学实验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科学实验,学生能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提出假设,并进行实验验证,从而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改进教学实践。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的方法,选取了两个小学三年级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的学生接受了科学实验教学,而对照组的学生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实验的时间周期为一学期,通过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进行考察,以评估科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三、结果通过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分析,实验组的平均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

同时,实验组学生在科学实验方面的知识掌握和实验操作能力上也表现出更好的水平。

此外,实验组学生对科学实验教学表现出了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讨论科学实验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科学实验教学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培养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可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奥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学实验教学鼓励学生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然而,科学实验教学也存在一些挑战:1. 实验设备和条件的限制:在一些学校中,实验设备和条件可能有限,导致无法进行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验操作。

2. 学生安全问题:科学实验中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教师和学校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

五、结论综上所述,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入科学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大对实验设备和条件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以促进科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六、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研究[J]. 教育研究, 2010, 28(2): 45-56.[2] 王五, 赵六. 科学实验教学在小学中的应用与研究[J]. 小学教育, 2015, 35(4): 67-78.[3] Smith, J., & Johnson, A. The impact of hands-on science education on students' attitudes and achievements[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Education, 2012, 12-20.(以上为虚构的参考文献,仅作示范)。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研究报告

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研究报告科学实验作为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和实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研究采用实验方法,通过设计科学实验并对参与实验的小学生进行观察和测评,以收集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

一、实验设计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教学,帮助小学生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观察和实验能力,并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实验内容实验内容选择与小学科学课程相关的主题,如水的沸点、磁铁的吸附力等,以保证实验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 实验步骤根据实验内容的不同,确定实验的具体步骤。

在实验指导中,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的描述和解释,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按照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二、实施过程1. 实验环境为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提供适合实验的环境和设备。

实验环境应保持整洁、安全,设备应齐全,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布置。

2. 实验指导实验指导是实验教学的重要环节。

老师在实施实验前要对实验内容进行深入解释,并对实验步骤进行详细指导。

在指导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培养其科学研究的兴趣。

3. 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操作。

4. 观察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认真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

观察记录可以通过绘制实验现象的图表、拍摄照片等方式进行。

5.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将观察记录中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可以利用表格、图表等形式,将数据直观地展现出来,以便于后续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三、实验结果1. 实验数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展示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的展示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呈现。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分析和讨论的重点可以放在实验现象的规律性、原理的解释以及与学生的先前知识的联系等方面。

3.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本课题从2014年12月份开始申报,经过市教研室的审查鉴定,于2015年1月正式立项。

按照微型课题的要求,我刻苦努力,结合实际教学,本着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的精神,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目的意义1、课题提出的背景实验课教学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基本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的今天,生物实验教学虽然有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的要求,但是在思维模式、操作方式上还主要采用的是“明确目的—实验操作—验证结论”的教学模式。

虽然课本中也有了不少探究性实验,可是基于初中生的知识和能力及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在进行探究活动时大多数是根据书上的提示和教师的指导采用“依葫芦画瓢”的方式来进行操作。

本人在这几年的中考实验考试监考中发现,生物实验教学实际状况是: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缺乏,对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更耐人寻味的是,一些重点中学的学生对实验结果对答如流,实验操作却不尽如人意,而后者的培养正是实验课应完成的主要任务。

那么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为一线教师,我已深刻感受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严重问题,传统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的想象能力、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思维能力等都受到约束,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被束缚着,这不应是我们教育的目的。

应当说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实验仪器设备,实验材料等硬件设施的不足,当然更重要的是受常规教学中对实验的重视程度及教学模式的影响,实验教学的普遍实施受时间因素、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因素的影响,学校在设置生物教学课时时通常较少,七、八年级每周2课时,但探究性实验往往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这就远远不能保证实验课的有效实施。

同时学生没有良好地学习习惯,也不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同时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及对教材的不适应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和合理的使用教材方面;在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技术与社会等创设学习情景方面;在短时间内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方面都存在着困难。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开题会议《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后,在县教研室、学校聂校长及各领导的悉心指导下,由李xx老师负责召开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开题会。

通过开题会议使课题小组成员明确了课题提出的意义,确立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基础,明确了通过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从教师教的角度以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所确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为基准,通过边研究边实践的方式研究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优化,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活动的原则和切入点,物理实验课堂的组织与实施具体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感受物理学之美,体验实验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敢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不折不绕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合理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交流合作,共同提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体验物理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体会用物理学为人类社会服务的意识;从课程的角度来说,通过课题研究丰富校本教材。

通过开题会议,确定了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1.进一步促使教师观念的变化,提高对物理实验重要性的认识;2.改变目前实验教学的开展方式,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验活动中来;3.形成初中物理实验有效开展的策略。

明确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措施,并进行人员的分工,明确责职:1.课题研究负责人:李xx2.理论研究负责人:苏xx、孟xx3.实践研究负责人:李xx4.课题实验管理负责人:陈xx二、研究过程(一)时间规划:本课题总体时间约为1(9月~7月)(二)研究步骤和措施1.课题研究的准备(9月~10月)(1)全体课题组成员广泛搜集中外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及实践资料,每个成员都花较长时间系统学习这些理论及资料,摘录重要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升理论水平,清除认识误区。

教学方法及实践研究报告(3篇)

教学方法及实践研究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对某校某学科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旨在为教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 研究对象:某校某学科教师及学生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研究等方面的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观察法:通过观察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教学方法的应用情况。

(3)访谈法:对教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教学方法的看法和建议。

(4)实验法:针对不同教学环节,设计实验方案,对比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

三、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1. 互动式教学方法(1)理论依据:互动式教学方法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实践应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效果分析:通过实验对比,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1)理论依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以任务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实践应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3)效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项目式教学方法(1)理论依据:项目式教学方法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实践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项目研究,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效果分析:项目式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 情境教学方法(1)理论依据:情境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题实验课研究报告

课题实验课研究报告

课题实验课研究报告篇一:课题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研究报告《Topic 1 Can you dance? Section A》课题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研究报告老街基学校孙基瀚《Topic 1 Can you dance? Section A》课题实验课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研究报告尚志市老街基学校孙基瀚一、自然情况摘要 1、课题总名称《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尚志市“十二五”规划课题)2、课题简介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

而当前我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的受累,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

提高课堂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老街基学校在课改的浪潮中从没停止前行的脚步,瞄准名校教学经验,依靠教师求发展,力争从应试教育的弊端中破茧而出。

教育实践表明,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效率高低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XX年我校立项了《新课改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建构研究》,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高效课堂特点研究”、第二阶段“高效课堂策略研究”、第三阶段“新课改下学习小组建设与作用发挥研究”、第四阶段“四研”互助式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第五阶段以打造各学科典型课例为重点探究常态课和网络环境下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目前试验资料已整理完成结题报告已经上交到市课题规划领导小组,进入课题验收阶段。

3、研究者在本课题中的角色孙基瀚是英语学科教研成员,参与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承担七年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

负责制定英语学科科研组子课题研究方案,并带领英语学科教师进行课题研究,参与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不断的探索摸索制定适合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并完成英语学科科研组阶段报告和英语学科高效课堂教学建构研究结题报告。

二、本次试验研究目标通过研究,促使教师深入分析反思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借鉴已有的经验,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主要特点、基本模块和基本环节,努力构建英语学科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率的质的提高,努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以解决当前课堂效益较低的实际问题,并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教学实验报告书(3篇)

教学实验报告书(3篇)

第1篇实验名称:初中物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教学实验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使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实验原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物理学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

力的合成是指将两个或多个力合并为一个力的过程,而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主要研究力的合成,即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将两个力合并为一个力。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纸张3. 铅笔4. 三角板5. 直尺6. 细绳7. 小木块四、实验步骤1. 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实验桌上,调整零点。

2. 用细绳将小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记录下小木块所受的重力F1。

3. 用细绳将小木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再在小木块上方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2,记录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

4. 在纸上画出两个力的作用线,分别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这两个力的大小。

5. 以其中一个力为邻边,以另一个力的作用线为对角线,画出平行四边形。

6. 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为邻边,画出新的平行四边形,新的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即为所求的合力。

7.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合力的大小,记录下示数F。

五、实验数据实验次数 | 重力F1 (N) | 水平拉力F2 (N) | 合力F (N)------- | -------- | -------- | --------1 | 2.0 | 1.5 | 2.72 | 2.5 | 2.0 | 3.53 | 3.0 | 2.5 | 4.5六、实验结果分析1.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观察到随着水平拉力的增大,合力的大小也随之增大,符合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 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说明实验方法可行,实验结果可靠。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学生掌握了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理解了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新手教学实验报告总结(3篇)

新手教学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实验在科研、教学等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素养,本实验课程旨在通过一系列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本次实验报告将总结本次实验课程的收获与体会。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程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实验一:基本操作技能训练(1)实验目的:熟悉实验室基本操作规程,掌握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天平称量、滴定管使用、移液器操作、玻璃仪器洗涤等。

2. 实验二:化学试剂的配制与标定(1)实验目的:掌握化学试剂的配制方法,学会使用滴定分析法测定溶液浓度。

(2)实验内容: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3. 实验三:化学反应速率研究(1)实验目的: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掌握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2)实验内容:不同温度、浓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 实验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实验目的:掌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2)实验内容:重结晶法、萃取法、蒸馏法等。

三、实验过程1. 实验一: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操作,熟悉了实验室的安全规则,掌握了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技能。

2. 实验二:化学试剂的配制与标定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学会了化学试剂的配制方法,并使用滴定分析法测定了溶液浓度。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滴定分析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实验三:化学反应速率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温度、浓度、催化剂等条件,研究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掌握了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4. 实验四: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重结晶法、萃取法、蒸馏法等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提高了我们的实验操作技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基本操作技能训练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熟悉了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3月22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吴俊明主题: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内容:实验室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一个主要场所,也是学生科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资源。

它有着比普通教室更多、更深、更广的内涵,对学生来说具有一种神秘和新奇的吸引力。

一、加强实验室建设,优化教学环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

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

”自然实验室的建设、教学仪器的配备,是优化教学环境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标准完全配套,现在实验室各项建设标准化,教学仪器配备齐全,为优化教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充分利用资源,努力提高质量。

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强实验教学环节。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实验教学任务量增大,在实验设备、实验仪器齐全的情况下,科学老师结合新课程要求,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开足开齐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

并且强化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使一些抽象的实验形象化,模糊的现象清晰化,微观实验得到宏观演示,解决了许多以前无法克服的难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为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做出了很大努力。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科学水平。

实验室工作要紧跟当前素质教学的新形势,必须要有一支良好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

为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现代教学技能,鼓励教师加强学习,学校还为教师订购了《实验教学和仪器》等杂志,专职老师要积极参加学习研讨活动,实验员能坚持学习有关实验专业知识的文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验教学中,不断改进实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也培养了学生的身体素质。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有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内容,进行综合科学教育、生理卫生常识教育,如通过《人体内部的秘密》、《人的一身》这两单元,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卫生保健。

从营养分析看偏食的坏处,改掉偏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劳动技能素质。

实验教学能贴近生活、接触实际,培养学生生存的能力,如学习《生活中的机械》一单元时,能提高劳动技能。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6月6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马良主题:充分发挥实验室作用内容:在这种特定的场所中,标准化的建设、齐全的设施、良好的环境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重视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充分开发和利用自然实验室这一潜在的课程资源呢?一、加强仪器管理,充分发挥效益。

为了充分发挥这些条件的投资效益,教育效益,学校要坚持做好四个管理:(1)计划管理:每年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教学仪器添置管理计划、实验教学计划,凭计划去组织、实施、检查、总结各项工作。

(2)技术管理:对教学仪器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仪器分类造册,每个陈列橱上贴上目录,使帐物相符,一目了然。

抓好管理,提高效率,保证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制度管理:根据工作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出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维修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职责、借还赔偿制度,标本室维护保养制度等。

学校通过看记录、听课、看现场、了解制度,落实情况,使实验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4)教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实验教学工作序,按新课程要求和教材规定的要求完成教师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并做好记录。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综合素质。

一切科学都来源于实践。

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挖掘教材内容,多方面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热祖国、爱大自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

自然实验室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实验的场所,更应该成为科学课程的一种有效的资源,我们应该积极开发、有效利用,让自然实验室成为学生学习的沃土和科学理想的家园。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9月26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马良主题:关于实验室的管理内容:关于实验室的管理情况主要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所有仪器设备、模型、标本根据使用需要存放,常使用的放在下面几层,很少使用的放在上面一层。

2、标本、模型、仪器、量具、工具分门别类,科学有序,定橱定位。

物卡一致,帐卡相符。

3、做好防潮、防霉、防腐蚀工作,定期给所有剥制标本放置樟脑丸、干燥剂,经常给浸制标本添加或更换药水;经常检查仪器设备,做好防变形、防碎裂等工作,并做好每一次记录,确保每节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4、实验室设有《仪器设备借还登记簿》、《仪器设备损坏赔偿登记簿》、《仪器设备维修保养登记簿》、《实验教学情况记录簿》。

5、每节课下课都将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冲洗干净并放回原位,最后整理、清扫室场,课桌椅排放整齐,使实验室始终保持整洁、文明的环境,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6、强化安全、科学管理。

(1)实验安全在实验过程中非常重视学生的安全,特别是明火或化学反映产生气体、发热、膨胀等实验,每次实验前都给学生讲清楚正确的使用方法、有序的实验步骤,防止事故发生。

(2)药品安全按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对有毒药品、危险品重新分类存放,并严格保管制度以保证安全。

(3)三防安全防火、盗、电工作步步到位。

门窗安装了防盗设备,消防设备定期检查,电器线路天天检查,确保人身、财产安全。

通过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

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

”学生如果只念书,没有爱好,没有实践活动,没有动手能力,就会缺少创造力。

动手能引发动脑,激发创造欲,催化创新意识。

所以,校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实验室要密切配合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小教具、学具、动植物标本、拼装航模、建模、风筝等。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分析、思考,获得了真正的文化科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2年12月19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马良主题: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内容:众所周知实验室工作建设是基础,管理是关键。

实验室建设,一次性投资就能见效,而管理则需做大量经常性的工作才能见效。

如果管理不善,建设越多,浪费越大,损失也更大。

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了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反应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小学科学实验室的管理有着其特殊的情况,不得不有别于中学实验室管理。

下面围绕小学科学实验计划、实验记录工作来谈一谈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在评估检查中,领导总是要求我们在每学期的实验计划标注出实验进度,以加强实验的管理。

我按照要求一做才发现,这其实就是加强督促,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忽视实验教学。

这一规定确实有合理的地方,也是规范实验室管理的一个有效措施。

问题是当时在我们学校的实验室里,一共只有我一个科学专职教师,这些东西贴出来给谁看呢?真的需要通过做这样的一些工作来督促我自己吗?还有一次,在接受检查过程中,领导也总是要求我们从严规范实验室记录,平时既要完成额外的分组记录表,又要完成科学书后面都有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这样一来,时间上有些局促。

而且小学科学实验室大多都是科学教师兼任实验员,实际上就是“管用一体”的情况。

两头兼备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应该说,小学自然实验教学要做的事很多,涉及的面很广,我们科学组上述的几点只不过是教学之中的教学经验。

总之,开展探究实验教学,要合符农村小学的特点,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学生由最初单纯操作者,发展到参与设计和操作,最后变成独立设计者和操作者。

探究的过程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结果由一开始的幼稚,不严密,向成熟和科学方向发展。

在探究中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了解科学认识一般模式,掌握科学的基本技能,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创新和实践能力十分必要。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3年4月19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吴俊明主题:实验室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与思考内容:1、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实验教学。

如《蜗牛》一课,要学生了解蜗牛是如何进食,很难进行实验教学,因为蜗牛的牙齿肉眼根本看不见,而作业本上要求写出蜗牛是如何靠牙齿进食的。

只凭教师借助几幅挂图作口头介绍,显得呆板乏味。

而应用现代化的电视录像手段,以动画片的形式讲述,如此把原本不可言传的科学道理化为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符合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识水平,使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发展了儿童的形象思维与想象能力,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2、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实验教学的知识性。

一堂科学课,实验教学毕竟有限,一两个实验只能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而大部分内容是要在课前或课后去实践、去掌握,这就使知识的掌握具备了不确定性。

而通过运用教学幻灯片、教学碟片、远程教学资源等一些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和观看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在短短课堂40分钟内更多、更全面地去学习,去掌握知识,实验教学也更加轻松,更加全面。

3、转变教师角色,引导验证。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身份应从一个实验者向辅助实验者转变,教师不能告诉同学“应这样做”、“实验结果是这样的”,而是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让他们自己去验证自己的猜想或假设。

在实验中,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放,就要放到底,同时要注重实验时的正确、耐心的引导,尤其是学生一些创新的的想法,更要鼓励他们去试一试,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成功的经验。

4、巧妙安排,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探究式实验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

学生在实验初期往往遇到许多困难,教师可以设计一个不完整的方案,以填空的形式,要求学生补充完整后,再进行实验研究,让学生参与方案的设计。

操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如实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数据,引起学生对探究过程的重视。

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在直接经验和感悟中,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养成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实验教学教研活动记录学校:安乐小学时间:2013年6月25日地点: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全体科学教师、联校教研室主持人:蔡军主讲人:吴俊明主题:如何实现高效地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是辅助学生探究科学世界的一种手段,为此,老师应该做到的是:(一)准备充足的材料材料是学生在科学实验中进行探究活动的载体,会直接对实验现象和学生的探究方向造成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