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
黄良文《统计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9章 相关与回归分析 【圣才出品】
把判定系数的平方根定义为相关系数,就是要使得当变量间正相关时,相关系数就取正 号,等于判定系数的算术平方根;当变量间负相关时,相关系数就取负号。
(2)相关关系的显著性检验 两个变量 X 和 Y 成对数据的所有可能取值构成了一个总体,称为二元总体,一般情况
3 / 40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这种相关关系不是线性形式。 若变量 Y 随着 X 的增加而增加,则相关关系称为正相关;若 Y 随着 X 的增加而减少,
则相关关系称为负相关。 (1)相关关系的度量 ①总变差的平方和分解
2
设数据点为(X1,Y1),(X2,Y2),…,(XN ,YN)变量 Y 的总变差定义为 Y Y
③指数曲线:Y=abx 或 logY=loga+(logb)X ④几何曲线:Y=aXb 或 logY=loga+blogX 以上这些方程只要进行适当的变量替换,都可以转化为变量的线性形式。 (2)最小二乘法 在一组给定数据的所有拟合曲线中,若某曲线使得其偏差平方和 D12 D22 DN2 达 到最小,则称该曲线为最佳拟合曲线。 使残差平方和 D12 D22 DN2 达到最小的这一要求称为最小二乘法,因此最佳拟合 曲线也称为最小二乘曲线。特别地,最佳拟合直线称为最小二乘直线,最佳拟合二次曲线(抛 物线)称为最小二乘抛物线。 ①最小二乘直线 设接近一系列点(X1,Y1,),(X2,Y2),…,(XN,YN)的最小二乘直线方程为:
它服从自由度为 N-2 的 t 分布。 (3)分类变量间的相关系数 用这个 2 统计量可以定义两个分类变量的相关系数:
黄良文《统计学》课后习题-第一章至第八章【圣才出品】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其存在的意义。所以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统计数据。
1.7 统计学的对象有什么特点,其中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对象包括那些内容,又有什么 特点?
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具有的特点包括: (1)统计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数量性。统计研究是运用各种数据来反映客观事 物量的类型、量的顺序、量的大小、量的关系等等。统计研究就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具体 化,而“数字是统计的语言”。 (2)统计研究对象具有总体性的特点。统计研究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 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统计研究对象具有单位的变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 则是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是随机的。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也要研究自然技术 因素对社会生产生活变化的影响,研究社会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除了具有上述的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外还具有社会性的 特点。
1.2 统计学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答:统计学是统计实践的经验总结,又是指导统计实践活动的科学。在历史上漫长的时 间各国虽然有统计活动但未曾出现统计学,只有当统计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积累了一定的 材料、经验和方法才可能产生统计学。
1 / 98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小、量的关系等等。
(2)总体性。统计研究要对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3)单位的变异性。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它的前提则是总体各单位的
黄良文《统计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章 导 论【圣才出品】
第1章导论1.1复习笔记一、统计学的对象和方法1.统计和统计学(1)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统计工作就是通过社会调查或科学实验,搜集客观现象的现实数据,用来描述和分析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象的变化情况。
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包括: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对外扩张的需要,大大拓展了统计的活动范围。
②设立统计专业机构,促成统计活动专业化、独立化。
③统计方法的完善,大大提高了统计的认识能力。
④电子计算技术为统计活动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手段。
(2)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最初的统计学是作为国家重大事项的记述。
这一学派称为国势学派或记述学派,其创始人是17、18世纪德国的海尔曼·康令(H.Conring,1606—1681)和高特弗洛里特·阿亨瓦尔(G.Achenwall,1719—1772)。
经历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使统计方法发生了重大的飞跃。
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拉普拉斯(place,1749—1827)和比利时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A.Quetelet,1796—1874)。
政治算术派是以总体数量比较的方法对社会经济问题进行分析,代表人物有威廉·配第(W.Petty,1623—1687)和约翰·格朗特(J.Graunt,1620—1674)。
此后,应用概率论研究随机现象数量规律的数理统计方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迅速得到发展。
描述统计学以卡尔·皮尔逊(K.Pearson,1857—1936)为代表,到了20世纪20年代的推断统计学以费歇尔(R.A.Fisher,1880一1962)为创始人。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认识的事物客体。
统计对象的特点包括数量性、总体性、单位的变异性的特点。
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除了具有上述的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外还具有社会性。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1)统计的组织系统①统计的社会系统统计活动系统包括统计主体、统计客体和统计宿体三个组成部分。
《统计学原理》(第4版)黄良文 陈仁恩主编
三、单位标志和标志表现(P14-P15) (一)单位标志 简称标志:是总体中各单位所共同具有的属性和 特征,或是说明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总体单位:标志的直接承担者,标志依附于单位。 标志的分类:品质标志:表明总体单位属性方面 : 的特征。 数量标志:表明总体单位数量方面的特征。 (二)标志表现: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品质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描述的标志表现。 数量标志表现:具体的数值,又称为标志值、变 量值。
第四节 统计的组织和法制
一、统计的职能: 信息职能 咨询职能 监督职能 二、统计的组织: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的原则,我 国的统计系统由综合统计系统,专业统计系统,基 层单位的统计组织组成。
三、统计的管理:我国实行的是集中统一体系, 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 要处理好以下关系: (1)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2)国家统计与地方统计的关系; (3)综合统计与专业统计的关系; 四、统计的法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1984年1月1日 颁布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于1987 年2月1日实施,1996年5月修改。
四、不变标志和可变标志(P15-P16) 不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不论是品质标志还 是数量标志,它们的具体表现都是相同的。 可变标志:在一个总体中,一个标志在各个单 位的具体表现不尽相同时,又称为变异标志。 连续变量: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既可变量的 分类用整数又可用小数表示。 离散变量:变量按一定顺序取值,但必须为整 数。
第4章 综合指标 第一节 总量指标 第二节 相对指标 第三节 平均指标 第四节 变异指标 第5章 抽样估计 第一节 抽样推断的一般问题 第二节 抽样误差 第三节 抽样估计的方法 第四节 抽样组织设计 第6章 假设检验 第一节 假设检验的意义和假设命题 第二节 假设检验的方法 第三节 符号检验与秩和检验
黄良文《统计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4章 统计综合评价 【圣才出品】
以上各式中的 xij 是对第 i 个参评单位、第 j 项逆指标的实际值进行转化后生成的正指标 数值, xij 是第 i 个参评单位、第 j 项评价指标的实际值。i =1,2,…,m;j=1,2,…,n。
②适指标转化为正指标
设某一适度指标的理想值为 a,则 xij 与 a 的距离越小越好,因此 xij j 与 a 的距离 a xij 相当于一个逆指标,将 a xij 转化为正指标,则有:
第五步,以各评价项目的分值为变量,根据既定各评价项目的权数,利用加权平均法综
合评价总分值。
(3)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①相对化处理方法
进行相对化处理,必须先对每个评价指标确定一个对比的基准值,而后计算实际值与基
5 / 3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系统聚类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 第一步,度量指标(类)间的相似程度。 常用的方法是相关系数或判别系数法。根据 N 个指标的历史资料,分别计算两两指标 的相关系数(或判别系数)并形成相关系数矩阵 R(或判别系数矩阵 R2),以相关系数矩阵 R(或判别系数矩阵 R2)表示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第二步,度量指标(类)间的距离。 利用相关系数矩阵 R(或判别系数矩阵 R2)表示指标(类)间相似程度时,必须将其 变换为距离 d,d 值若越小,则表明两个指标之间的关系越密切。d= 第三步,根据聚类图确定指标(类)的个数,从每类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 3.数据预处理方法 (1)评价指标的类型一致化
2 / 3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家意见趋于集中,然后由最后一次咨询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 (2)定量方法 ①试算法 它是通过历史资料的试算来判断指标的有效性。 ②系统聚类法 它是通过判断指标之间的相似程度来筛选指标的一种方法。假设有 N 个指标,将每个
黄良文统计学原理第4版 256页PPT文档
• 等距抽样: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大小顺序 排列,然后依一定间隔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 整群抽样:先将总体各单位划分许多群,然后 以群为单位从其中随机抽取部分群,对中选群 的所有单位进行全面调查。
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 搜集资料的全过程。 2、统计调查区别于一般社会调查的主要特征是: (搜集大量的以数字资料为主体的信息) 3、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准确性、及时性、全 面性 (“准中求快,准中求全”)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被研究总体的范围不同分全面调查、非全 面调查
• 全面调查指对研究现象总体的所有单位进行调 查。
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 是(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2、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 “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指标 E、某人职业是“教师”,这里的“教师”是标志表
《统计学原理》课程结构介绍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统计总论
统计调查 统计整理 综合指标 抽样估计 相关分析 指数分析 动态数列分析
基本概念 统计工作中 两个环节
统计分析 的方法
第一章 统计总论
学习要求:掌握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特点及学科性质、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国家 统计的职能,重点掌握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5、普查的组织形式:
• 自上而下组织专门普查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 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直接进行登记。
《统计学原理》补学复习提纲
(三)平均指标
了解:平均指标的含义及特点,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含义。
理解和掌握∶平均指标的作用;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的因素,权数的意义及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
众数、中位数的应用条件,根据众数、中位数的含义确定众数和中位数(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不作要求)。
综合应用:筒单算术平均数、加权算术平均数、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
(四)变异指标
理解:变异指标的一般概念和种类。
理解: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变异系数的应用意义。
综合应用:据实际资科计算各种变异指标(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的方法。
第五章抽样推断
(一)抽样推断的一般概念
了解:抽样推断的含义、特点和作用。
三、考核形式与考试时间
本课程补学分考试的形式为闭卷笔试,答题时限为120分钟。
四、其他说明
本课程补学分考试可以携带不具记忆功能的函数计算工具,计算分析题要求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统计的研究对象
掌握统计的涵义
(二)统计的研究方法
了解:统计的研究方法。
(三)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
根据标志和指标的概念及特点,正确区分统计指标与标志,并能在一个
具体的统计研究中,指出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及结合实际举出一定范围内、相互间有一定联系的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第二章统源自调查(一)统计调查的一般概念
理解:统计调查的含义、基本要求和统计调查按不同标志的分类。
注意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连续调查和不连续调查的划分依据及具体分类。
(二)统计调查方案
精选第八章统计指数黄良文资料
例题:某工业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95年工业总产 出为4000万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2004年工业总产出为 1.5亿元,2000年按1990年和2000年两种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 产出分别为1亿元和1.2亿元,求该企业2004年对1995年工业产品 产量指数。
同度量因素的固定时期,可以是基期, 也可以是报告期。由此产生了两大类 指数: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
拉 斯 贝 尔 ( Etienne Las913 , 德 国著名经济统计学 家 , 于 1864 年 提 出 “基期加权综合指 数”的编制方法, 人们把这种方法称 为“拉氏指数”。
510 120 910
2 600 95 000 15 000 23 000
612 136 212
120.00 111.11 80.00 130.00 95.56 536.67
108.33 113.10 150.00 95.83 120.00 587.26
资料栏
计算栏
如果考察个别商品价格和销量的变动情况,问题非常简单。
首先,计算交替年2000年的价格换算系数:
q2000 p2000 1.2 120% q2000 p1990 1.0
其次,将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1995年工业总产出调 整为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出:
q p
q p
q p
2000 2000
1995 2000
kqi wi
式中, 为数量指标个体指数
。
为基期第i种产品的销售额占全部产品销售额的比重。
(五)按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统计学原理大纲
《统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202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学时:48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讲授统计学的基本概念、范畴;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方法;综合指标法、动态分析法、指数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和相关分析法等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的统计知识;明确统计的特点和作用;掌握统计学基本的概念;掌握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的方法;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各种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统计学基本的概念: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变量、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等;2.掌握统计调查的种类和方法;3.掌握统计整理的方法;4.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方法。
三、课程与课时分配四、课程主要内容1.总论●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作用和任务●统计工作过程和方法●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统计调查和统计整理●统计调查的意义,任务和种类●统计调查方案●统计报表和各种专门调查的含义、特点和适用情况●统计整理的内容,统计分组的作用、方法;变量数列的编制●统计表的构成及分类;统计表的设计及编制方法3.综合指标●总量指标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相对指标的概念、分类、特点、计算方法、适用情况和应用原则●平均指标的意义,平均指标的种类、计算方法和具体应用●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作用和测定方法4.时间数列●时间数列的概念,特点,种类●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特点,区分方法,时间数列的编制原则●时间数列的几种动态对比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时间数列的动态平均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时间数列变动趋势的分析方法5.统计指数●统计指数广义和狭义概念、作用和分类●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法●指数数列的含义6.抽样推断●抽样调查的相关概念●抽样误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抽样推断的方法7.相关分析●相关分析的概念和种类●相关图表●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判定方法●回归分析的概念,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五、主要参考书1.《统计学原理》,李洁明祁新娥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统计学原理》,谢启南韩兆洲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3.《统计学原理》,黄良文陈仁恩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4《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0203授课对象:会计电算化专业总学时:64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统计学原理》课程实施方案
《统计学原理》课程实施方案(来源:河南学历考试网 )一、课程的性质统计学原理是研究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数据,并通过统计所特有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表明所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速度、比例和效益,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规律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作用,描述社会经济现象数量之间的联系关系和变动规律,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考虑到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把本课做为基础课开设,本课的内容既包括统计方法,也包括必要的社会经济指标核算的基本知识。
使学生能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统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并能运用统计方法分析、研究有关经济问题,为国民经济的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字资料,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因此,在教学上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基本统计指标的核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学生对社会经济问题的数量分析能力。
在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教学中,对统计知识的需求不一样,因此有的内容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将在各章的教学内容中加以说明。
三、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和学分1、学时:课内学时90课时(电视学时29课时、教学辅导学时45课时、自学及作业16课时)2、学分:5学分(二)教材本课程教材是由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其他教材等多种媒体组成的一体化教材,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包括主教材和学习指导书。
本课程的文字教材为黄良文、陈仁恩主编的《统计学原理》(修订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2、音像教材音像教材有录象教材、录音教材和VCD光盘录象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之一。
电视课以模块式讲授为主,以精讲和部分内容系统讲授相结合,在讲述课程内容的同时,对如何理解课程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思路、方法进行了指导。
大学_统计学原理(黄良文 陈仁恩著)课后答案下载
统计学原理(黄良文陈仁恩著)课后答案下载统计学原理(黄良文陈仁恩著)课后答案下载《统计学原理》是新世纪全国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全书共9章:统计概论,统计调查技术,统计整理技术,统计静态分析指标,动态数列分析技术,统计指数分析技术,相关关系分析技术,统计分析报告撰写技术。
《统计学原理》突出了简明性、应用性、模块性的特点。
为了便于教学,各章均设置了知识技能要点、小结、思考题与技能实训题。
《统计学原理》虽以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学生为主要对象,但也可作为普通本科院校的独立学院、成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和经济管理工作者培训使用的教材。
统计学原理(黄良文陈仁恩著):内容简介第1章统计概论1.1 统计的研究对象1.1.1 统计的含义1.1.2 统计的研究对象和特点1.1.3 统计的职能1.2 统计的工作过程与统计的研究方法1.2.1 统计的工作过程1.2.2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1.3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1.3.1 总体与总体单位1.3.2 标志与变量1.3.3 统计指标与指标体系__小结思考题技能实训题第2章统计调查技术2.1 统计调查的意义2.1.1 统计调查的概念及地位2.1.2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2.1.3 统计调查的种类2.2 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2.2.1 确定调查目的2.2.2 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2.2.3 确定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2.2.4 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和方法2.2.5 制定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2.3 统计调查的组织方式2.3.1 统计报表2.3.2 普查2.3.3 重点调查2.3.4 典型调查2.3.5 抽样调查2.4 统计调查的方法与技术 2.4.1 统计调查的方法2.4.2 问卷调查技术__小结思考题技能实训题第3章统计整理技术3.1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步骤 3.1.1 统计整理的意义3.1.2 统计整理的步骤3.2 统计分组3.2.1 统计分组的意义3.2.2 统计分组的原则和方法 3.3 分配数列3.3.1 分配数列的概念和种类3.3.2 变量数列的种类3.3.3 变量数列的`编制3.3.4 分配数列次数分布的主要类型3.4 统计资料的汇总技术3.4.1 统计汇总的组织形式3.4.2 统计汇总技术3.5 统计表和统计图3.5.1 统计表3.5.2 统计图__小结思考题技能实训题第4章统计静态分析指标4.1 总量指标4.1.1 总量指标的意义4.1.2 总量指标的种类4.1.3 计算和运用总量指标应注意的问题 4.2 相对指标4.2.1 相对指标的意义4.2.2 相对指标的种类4.2.3 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4.3 平均指标4.3.1 平均指标的意义4.3.2 平均指标的计算4.3.3 平均指标的应用原则4.4 标志变异指标4.4.1 标志变异指标的意义4.4.2 标志变异指标的计算__小结思考题技能实训题……统计学原理(黄良文陈仁恩著):图书目录点击此处下载统计学原理(黄良文陈仁恩著)课后答案。
黄良文《统计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6章 参数估计 【圣才出品】
(2)顺序统计量法
1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顺序统计量法:即用样本中位数 Me,或样本极差 R 来估计总体的数学期望μ或总体的
均方差σ的方法。
若 为θ的无偏估计量,其均方误差等于其方差 MSE D 。
设1 、 2 为 的两个无偏估计量,若1 的方差小于 2 的方差,即 D 1 D 2 ,
则称1 是较 2 有效的估计量。
(3)一致性
设 (x1,x2,…, xn )是未知参数θ的估计量,当 n→∞时,要求 按概率收敛于θ。
即 lim P 1(ε为任意小正数)。则称 为θ的满足一致性标准要求的估计量。 n
二、参数的区间估计
区间估计:就是估计总体参数的区间范围,并要求给出区间估计成立的概率值。
设1 和 2 都是两个统计量 1 2 ,分别作为总体参数θ区间估计的下限和上限,则
要求有
。式中, (0< <1)是区间估计的显著性水平,1- 称
s12
和
s22
来代替,这样两个总
体均值之差 1 2 在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②小样本的估计方法
两个总体都服从正态分布,两个随机样本分别独立地抽自两个总体。当两个总体方差
2 1
和
2 2
已知时,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置信区间为
。
当总体方差
2 1
和
2 2
未知但相等时,需要用两个样本的方差
s12
1 n
n i 1
Xi X
2
不是总
体方差的无偏估计量。但是
s2 n1
第八章统计指数黄良文
综合变动程度,它是衡量经济增长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1.在我国,采用综合指数法编制。其计算公式为:
q p
Iq =
tc
q p
0c
式中: I q 代表工业生产指数, q t 代表报告期产量,
q0
代表基期产量,
p c
代表不变价格。
(一)工业生产指数
2.编制过程: 首先,对各种工业产品分别制定相应的不变价
第八章 统计指数
第一节 统计指数及其种类 第二节 综合指数及其应用 第三节 平均指数及其应用 第四节 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 第五节 指数数列
第一节 统计指数及其种类
一、统计指数概述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三、统计指数的主要种类
指数起源于人们对 价格动态的关注。
今天的面包价格 个体价格指数
昨天的面包价格 今天的面包、鸡蛋、香肠、牛奶等等价格 昨天的面包、鸡蛋、香肠、牛奶等等价格
由于复杂现象总体的指数化指标是不能直接相加的, 因此,编制综合指数需要解决两个问题:同度量因 素问题和同度量因素的固定问题。
指数化指标:指在指数分析中被研究的指标。 同度量因素:指把不同度量的现象过渡成可以同度
量的媒介因素,同时起到同度量和权数的作用
2.综合指数的基本编制原理
(1)根据客观现象间的内在联系,引入同度量因 素;
个体价格指数
ip
p 1i p 0i
个体销售量指数
iq
q 1i q 0i
如果考察全部商品价格和销量的变动情况,问题就没那么简单 了。——总指数
二、统计指数的作用
(一)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在数量上的变动 方向和变动程度。
(二)指数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总变动中各个 因素变动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因素分析
黄良文《统计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8章 方差分析 【圣才出品】
验这 k 个总体(水平)的均值是否相等,即通过简单随机样本检验以下假设:
不全相等
这里的原假设 H 0 表示:对所讨论的数值变量(因变量)而言,分类变量(自变量)的
不同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即分类变量对该数值变量没有显著影响。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
1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总变差 SST 进行平方和分解可以得到: SST=SSA+SSE
其中,组内变差 SSE 为:
组间变差为:
2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2.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把表 8-1 的每一行看作是取自某一水平所对应正态分布总体的容量为 N 的简单随机样
(2)双因素试验的总变差 SST:
4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对总变差 SST 进行平方和分解,可以得到 SST=SSE+SSA+SSB。 其中,随机变差 SSE 为
因素 A 的变差 SSA 为
因素 B 的变差 SSB 为
2.双因素方差分析 (1)双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在原假设成立的情况下,
,
和
。 3.等均值原假设的 F 检验
(1)对于等均值原假设 H 0 ,可以构造 F 统计量为:
在显著性水平α的条件下,只要 F≥ F 2 [M-1,M(N-1)]就可以拒绝原假设 H 0 ,认
3 / 26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 8 章 方差分析
8.1 复习笔记
一、方差分析方法引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4
11
2.研究对象的特点
(1)数量性
(2)总体性
(3)具体性(客观性)(4)变异性
四、统计工作的过程
1.统计设计阶段:通盘考虑和安排。内容:
(1)统计指标及体系的设计;
(2)统计分组设计;
(3)统计调查方法设计;
(4)统计工作的组织与协调设计
2020/3/4
12
2.统计调查阶段:资料搜集阶段 3.统计整理阶段:对搜集到的资料加工和综
2020/3/4
17
(二)指标(或统计指标)
1.定义
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数值。
可以转化。 例1:研究某地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
例2:研究某地工业企业设备利用情况
2020/3/4
16
二、标志与指标
(一)标志
1.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2.标志表现:指标志特征在各单位的具体表现。
3.标志的种类:
(1)按是否能用数量表示分:品质标志和数 量标志;
(2)按标志表现是否相同分:不变标志和可 变标志;
合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4.统计分析阶段: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分析,
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 5.统计资料提供与开发阶段:信息社会化。
五、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
1.大量观察法; 2.统计分组法;
2020/3/4
13
3.统计指标法 4.统计模型法 5.统计推断法 六、统计的职能
1.信息职能 2.咨询职能 3.监督职能
封建社会:国家管理制度强化,统计范围有 所扩大,统计方法也得到改进。秦始皇最早建立 全国性的编户制度;东汉光武帝在建武15年下令 度田,据以课税
202交、航、通信都迅 速得到发展,国内外激烈竞争,矛盾复杂尖锐, 各部门都要求提供更多的社会经济统计信息,经 济统计形成了工、农、商、交、邮、银、保等专 业分支。19世纪30年代出现所谓“统计狂热时 代”,促使社会、科技、环境统计又从经济统计 中分离出来,而且统计指标体系、核算方法体系 不断获得改进完善。
2020/3/4
2
统计研究的过程 实际问题
收集数据 (取得数据)
解释数据 (结果说明)
2020/3/4
整理数据
(处理数据 )
分析数据
(研究数据 )
3
2020/3/4
4
第一章 统计总论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对统计产生与发展的了
解,掌握统计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职能, 尤其要掌握几个常用的基本概念以及概念间 的区别和运用。
2.统计资料——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 数字及文字资料。如:“据统计”
3.统计学——系统论述统计工作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如:“我正在学统计”
2020/3/4
6
二、统计学的主要学派
统计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的“结 绳记事”,如《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 而治”。
奴隶社会:为了赋税、征兵、徭役的需要, 就开始人口、土地以及重要财产的调查统计。 《尚书·禹贡》记述了九州的基本国情和土地状 况,被西方经济学家推崇为“统计学最早的萌 芽”。
5.现代统计学――在社会统计学、社会经济 统计学、数理统计基础发展形成的。
2020/3/4
10
三、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1.研究对象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指统计研究所要 认识的客体。它决定着统计科学的研究领 域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现象总 体的数量方面。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特征和 数量关系。
由于资本主义统计实践的发展和检验的积累, 各种统计理论和学说随之产生发展起来。
2020/3/4
8
1.“记述”学派:——国势学派。17、18世 纪产生于德国,创始人:康令和阿亨瓦尔。
特点:文字记述为主,始终没有把数量对比 分析作为这门科学的基本特征。故又叫“有名无 实”学派。
2.“政治算术”学派:——创始人(英)威 廉·配弟。他在研究英、法、荷三国的国情国力 时,不只是用文字表述,而且是通过大量的数字 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使英国富强的道路,并 得出英国能够超过荷兰和法国,并写了《政治算 术》一书。
2020/3/4
1
5.邹顺华、李金华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 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6.黄良文主编:《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 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7.姚景周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国商业 出版社,1997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
9.《中国统计》《统计研究》等杂志 10.三峡大学主页—求索学堂—统计学
马克思说:“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 上,也可以说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2020/3/4
9
3.“数理统计学”学派——创始人阿道 夫·凯特勒,19世纪中叶,用古典概率论手段研 究社会问题,如犯罪,自杀,婚姻等。
“现代统计学之父”――凯特勒
4.社会统计学派――代表人物:恩格尔和梅 尔,认为统计学是一门实质的社会科学,研究的 对象是国家、社会动静态的集团现象,研究目的 在于通过数量关系探索国家、社会动静态集团观 察中的规律。
2020/3/4
14
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范畴
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
1.统计总体: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 多个体构成的集合体。
2.统计总体的特征 (1)大量性 (2)同质性 (3)变异性 3.统计总体的种类: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2020/3/4
15
4.总体单位:构成总体的各个基本单位。 5.二者的关系 (1)二者互为存在条件; (2)二者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
教 材: 孙静娟主编:《统计学》清华大学出版
社(第二版),2010(21世纪经济学教材) 参考资料:
1.黄良文主编:《统计学原理》,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0
2.魏建国主编:《统计学》(第二版),武汉理工 大学出版社,2003
3.谢启南、韩兆洲主编:《统计学原理》,暨南大 学出版社,2000
4.主编:袁卫等:《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面 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0
本章教学重点:统计的含义、研究对象、研
究方法、职能、几个基本概念
本章教学难点:统计的几个基本范畴
本章教学学时:4学时
2020/3/4
5
第一节 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可以有三种含义:
1.统计工作——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进行搜 集、整理、分析研究所做的工作。如:“你是不 是搞统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