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新生心理冲突的主要表现及应对策略

1.现实落差

主要表现和原因分析:

在进入大学前,许多学生想像的大学都是校园风景如画,教室宽敞明亮,师生团结友爱,处处欢歌笑语,充满诗情画意。然而,进入大学,经过短暂的兴奋期之后,这些学生却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并非自己想像的那么完美。有的学生感到自己所考上的大学与自己梦想的大学相去甚远;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高考失利,或是填报志愿时受到老师、家长的左右,所上大学并非自己所愿;有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甚了解,或者根本就不是自己选择的,因而没兴趣,也学不进去。这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致使一些学生常常怅然若失,忧心忡忡,情绪低落,感到前途渺茫,困惑失望,从而形成失落心理。

应对策略和自我调试方法:

大学新生入学一两个月后,有的学生对大学生活有所谓的“幻灭”之感。他们抱怨说,真没想到堂堂高等学府,教学设备如此陈旧,师资水平如此低下,图书资料如此贫乏,他们甚至怀疑自己当初拼命努力是否值得。

其实,在他们在入学之前,心里都有一幅“大学”的美丽图画,但这幅图画多少有些失真。虽然这些年高等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远远赶不上发展的需要。比如这两年“扩招”,使得许多大学校舍和师资都非常紧张。在某些大学,8个人一个宿舍并不少见。除了硬件外,确实也有部分大学老师水平低、不敬业,令学生十分失望。这一方面需要大学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同学们能够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期待。大学与中学的一个很大不同,就是更需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同样的条件下,人可以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可见环境并不能决定一切。

2.目标重建

主要表现和原因分析:

有些大学新生形容中学阶段的生活“就像在黎明前漆黑一片的隧道中赛跑”,高考就是前方那一盏最明亮的灯,同学们你追我赶地向着这一目标奔跑,虽身心疲惫但目标十分明确,因而生活紧张但却充实。顺利地进入大学之后,天虽已大亮,但高考这盏明灯却也熄灭了,生活中也就失却了目标和动力,周围全然一片陌生的景观,大学生活反倒显得失落和茫然。

高中时由于升学同学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同学们你追我赶向着这一目标奔跑,虽身心俱疲但目标十分明确,因而就有强大的动力做支撑,生活紧张但充实。经过高考的激烈竞争,很多学生感到筋疲力尽,在饱尝了成功喜悦的同时,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以补偿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可到了大学,仍然要面临繁重的功课,这让他们不知所措。十几年苦读中,不少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大学,且是在家长和老师的双重推动下向这一目标冲刺的,学习上带有很大的被动性。进入大学后,这个目标已经实现,许多学生失去了奋斗目标和外界推力,他们以往学习上的被动心理明显表现出来,如目标模糊,动力减弱,对为什么学、学什么、将来做什么等现实问题没有深入的思考和明确的定位。在高层次目标尚未建立之前常出现情绪低落、彷徨迷失的现象在大一新生中并不鲜见。

应对策略和自我调试方法:

不少新生谈到入学后的心理感受,用的最多的词就是是“茫然”。很多人在上高中时,曾把考上大学作为生活的目标,现在这个目标实现了,新的目标却不知在哪里。不过,一时的茫然并不要紧。进了大学,思想更成熟,眼界更开阔,经过一段时间探索,完全可以重新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

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有了一个明确而现实的目标,可克服新生所面临的迷茫感。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自身的实际影响力,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

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表明人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并非易事,也即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往往容易出现偏差。大学生必须首先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我这里所说的“目标”,并不仅仅是一个“大”理想,而是一套目标体系。在你思考和回答了“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还要结合现状,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制订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具体目标,同时要考虑到它的可实现性,并将它分解为可以一步步实现的小目标,要多订一些近期目标,少订长远目标。一个有目标的人,会更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而失去目标的“茫然感”长期延续,就会损耗生命。

3.环境适应

主要表现和原因分析:

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由于中学时是在老师和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度过的,特别是高考前,作为家里的重点照顾对象,形成了以自己为圆心的生活模式,习惯接受别人的关怀和照顾,生活的主动性和自理能力较差,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大学校园比中学校园面积大,楼群林立,是个小社会。我国高校采取的是住宿制,步入大学即意味着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过集体生活。在中学,为迎高考,除了学习,一切事情家长代劳,加上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上大学后,一切亲力亲为,适应能力不强的就会经常被孤独不安、焦虑所困扰,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化等。大学新生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常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致使有的学生出现烦躁、痛苦、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和疲倦、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症状。

南方、北方学生的倒位就学,饮食方面的显著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常会造成部分学生的环境应激。如果他们不能在短期内顺利适应,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睡眠等活动,从而形成心理问题。另外,习惯了农村生活环境的大学生到喧闹的城市后,易产生压抑和自卑感。随着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改善,大学女生攀比衣着打扮,大学男生抽烟饮酒,同学之间过生日以及郊游等消费逐渐上涨,已经成为当前高等学校值得重视的问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还会引发违法行为。

应对策略和自我调试方法:

尽快熟悉生活环境,努力发现新的生活环境带给你的愉快。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不同的新的生活环境,大学所生活的新环境是人生中适应新环境的第一步。新的生活环境中有许多新的特点,会给你带来新的体验,新的愉快。只要你用心去发现,你就会有所收获。在努力发现新的生活环境给你带来愉快的同时,你要尽快地处理新的生活环境中给你带来的不便之处。这样,你才会更好地享受大学生活,安心地学习。

首先呢,要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有的新生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马上就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例如,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食堂什么时候开饭,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