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的人种
2 人种和民族有优劣之分,种族歧视可以理解.
学习目标
1、掌握世界主要人种的特征及分布
2、阅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分析人种分布规律 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3、树立各个种族一律平等的正确观念
导读试题 (阅读P45~P46)
1、人种是根据 人类体质 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2、 肤色
是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
3、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 黄色人种、 白色 人种和 黑色 人种。 4、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 东 部,美洲的 印第安 人 和北冰洋沿岸的 印纽特 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 5、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 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 6、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 中部和南部 。
我们都是平等的!!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因纽特人属于(
B)
C 黑种人 D混血种人
A 白种人
2
B 黄种人
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 A 美洲 B 亚洲
A
) C非洲 D欧洲
3
划分人种的依据是(
C)
A、生活习惯 仰 二 、判断题
B、 语言文字 C、人类体质 D、 宗教信
1 同一个人种一定居住在一个国家.
错 错
一.世界三大人种
黄种人
白种人
黑种人
人种的划分依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
人种的划分链接视频
三大人种体质特征的比较:
肤色
黄色 黄棕色 白色 浅棕色
眼睛
头发
面部
脸型宽平 鼻梁中等
身材
黄色人种
棕色
黑、直
中等
白色人种
浅色
波浪状
鼻梁细高 比较高 嘴唇较薄 嘴唇厚 向外翻
黑色人种
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色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世界的人种
强调体质特征的先天性以及总体性,排除染发、烫发、整容、外部修饰或者个体异常现象
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对人种的影响
进行思想教育
指导学生读图分析,从“世界人种分布图中”找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及时纠正、归纳总结
三、板书设计
一、世界的人种划分: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二、三大人种的特征:肤色、毛发、脸型、眼色、体型(表格对比)
三、世界人种的地理分布:黄色人种的地理分布;白色人种的地理分布;黑色人种的地理分布(列举法)
四、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五、各人种应当平等相待
作业布置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习提问:
1.世界人口的总数?
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3.世界的人口问题有哪些方面?
创设情境:世界上那么多人可不可能全都是一副模样?以河北为例,由于河北的飞速发展,来河北旅游或投资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以此为例分析外貌上的不同。搜集有关人种的材料进行展示
学生回答、过渡引入新课
出示不同的图片
二、探究过程
一.世界三大人种
1.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
2.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3.人种与地理环境的联系
4.人种没有优劣之分
二.世界三大人种的地理分布
1.黄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2.白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1.黑色人种的地理分布
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三大人种的特征以及分布,知道三大人种无贵贱之分。
教学课题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源自 世界的人种教学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3.2 世界的人种
体毛 多
身材 高大
黄色或黄
棕色
黑直
扁平
中等
中等
黑棕色 卷曲 嘴唇厚
少 四肢较长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在热带地区,黑皮肤有助于保护人体免受紫外线伤害; 非洲黑种人头发卷曲,在头上形成一个隔热层,在炙热的阳光
下能够有效地保护头部; 北欧人的鼻子高而窄,鼻孔通道狭长,这样有利于御寒。
三、三大人种的分布
混血人种 :是不同人种之间通婚的结果.
根据推断,你们认为混血人种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现在从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地区,混血种人的比重已 经占美洲的58%。
作业:
《知训》P36-38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亚洲北部、美洲部分地区
黑色人种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
世界人种分清,要靠肤发眼睛。 白居欧洋北美,黄人住在亚东。 黑人非洋美洲,种族歧视受轻。
许多白人认为他们的皮肤是白色的,天生就是高贵的,黑 人天生就是低贱的,应该给他们当奴隶,对此,你怎么看?
人种的形成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 他们的智力水平并无差别,他们都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
白色人种的分布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黄色人种的分布 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
黑色人种的分布
大洋洲和美洲为什 么有黑种人的分布?
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的中西部、南美洲的东部
黑种的故乡
黑奴贸易
总结
人种
分布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
世界的人种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一、三大人种
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人种划分的 依据是什么?
世界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
世界三大人种分别为: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
其分别分布: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亚;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热带赤道地区以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中部和北部。
三大人种的特点分别是:黄种人皮肤为棕黄色,体貌较少,头发直而黑,眼睛棕色。
黑种人的肤色为黑色或深棕色,头发黑色,短而卷曲。
白种人的肤色浅淡发白,头发柔软呈金黄色或棕色,头发形状呈波浪状,眼球碧绿色或灰褐色。
人类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
种族也叫人种。
在生物学上,所有人类种族都属于一个物种,即智人。
不同人种相当于一个物种的几个变种,都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
虽然不同种族在肤色、眼神表情、发色、发型、头型、身高等特征上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是由于人类长期适应某一地区的当地自然环境,长期与世隔绝的结果。
人种分类,尤其是以单一性状进行的人种分类,因为其不合理性和科学上的无效性,已经被绝大部分科学家所抛弃。
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差异性基因从0.1%升至10%。
《人种与人口》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中图版地理 (4)
第三章居民和聚落第一节人种和人口一、三大人种——不均匀1.人口密度=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2.世界人口稠密区:自然条件优越〔中低纬度,气候适宜,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区。
〕社会历史开展条件好〔开展历史悠久,经济兴旺。
〕3.世界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和山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NBA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生:人种不同。
师:对。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
【板书】第三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种与人口一、三大人种师:同学们,我们在电视节目上可以看到体质特征各异的人,主要有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
我们从哪些方面来区别他们呢?生:观察图A、B、C、D。
〔让个别学生来描述〕师:不错,他们的区别在于肤色、头发、脸型等三大方面,其中主要是肤色。
生:阅读课文,区别三种人种的体貌特征。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交替〕【板书小结】白种人体貌特征: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黄色人种体貌特征:皮肤呈淡、黄色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黑种人体貌特征:肤色黝、黑头发卷曲体毛很少。
师:那么,我们属于哪一种人种呢?生:黄色人种。
承转:不同人种之间有交往吗?〔引导学生阅读“文化交流的见证〞〕生:有。
师:其他人种又分布在什么地方?生:阅读课文P50第1、2、3、4段,看世界主要人种分布图E,让学生指图说出不同人种的分布。
【板书小结】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及南部、美洲。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澳大利亚西北部。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世界的气候类型,不同地区气候不同。
那么,人种的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二战其间,希特勒屠杀尢太人;美国的种族歧视。
他们有没有优劣之分?〔指导学生阅读“人种特征的形成〞资料〕生:人种的差异,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由于长期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
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
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复习资料(一)1、正确的人口观: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2、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人种: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分布: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州、及非洲北部、亚洲西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世界的居民,分布最广泛的是白色人种,分布范围最小的是黑色人种。
从地理分布来看,人种由赤道向极地逐渐变浅,这与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度密切相关。
3、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汉英俄阿西法);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流传最广的语言是英语;了解:比利时、瑞士为法语国家;巴西为葡萄牙语国家:俄语在东欧具有广泛影响;伊拉克、埃及主要为阿拉伯语。
4、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宗教的建筑物特征:尖顶、圆顶、塔顶)__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州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中国的西北地区(新疆、宁夏等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在我国被称为回教。
佛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道教。
5、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人口越来越集中、房屋越来越高大密集、交通越来越拥挤、环境越来越嘈杂与污染。
6、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寒冷、湿热、干旱地区的民居特色;寒冷地区的民居:厚墙、小窗、屋顶高耸湿热地区的民居:薄墙、大窗、有完备的排水系统干旱地区的民居:屋顶大多平顶城市利用交通条件: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处7、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划分国家。
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可以从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上进行比较。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以及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核心技术的优势。
2024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 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世界的人口设计说明本节课主要通过解析统计图表,来感受人口数量的变化。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原因,主要运用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后面学,解读气候特征)、世界人种分布图等地图分析归纳。
三大人种的特征,采用表格对比的方法学习。
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运用漫画,对比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增长慢产生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培养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综合思维)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并简要归纳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成因。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运用资料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
(综合思维)4.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重点难点重点:1.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
2.世界人口空间分布的特点。
3.世界的人口问题。
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人口问题对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读图法、绘图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完成《七彩作业》知识梳理部分的内容。
二、学习任务教学模块亡率决定的。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补充: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长,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图中ab、bc段);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人口零增长,人口数量不变;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新增的人口少于死亡的人口,即人口负增长,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图中cd、de段)。
(3)认识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教师:出示教材第64页图4-2“2021年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读图获取信息,总结不同收入国家人口增长率的差异。
学生: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世界的人种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 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大洋洲。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 和 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黑色人种
世界人种分布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洲、 大洋洲西北部
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有大量的非洲黑人被 殖民主义者当做奴隶贩卖到美洲,在美洲以加勒
本课小节
三大人种
世 界 的 人 种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划分的依据:体质特征的差异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 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 以及大洋洲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
各种族一律平等; 杜绝种族歧视!
黄色人种:亚洲的东部、北冰 洋沿岸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 人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美洲一些地区
人种的体质特征与生活环境的关系
人种 黑种人 环境 太阳辐射强 气候炎热 过度 体质特征 皮肤黑 头发卷曲
黄种人
皮肤呈黄色
鼻子中等 皮肤白
白种人
太阳辐射弱
气候寒冷
鼻子高而窄
赤道穿过太阳热,人的皮肤受折磨,非洲中部和南部, 黑色人种广分布。
北美大洋和欧洲,北非西亚和南亚,人长蓝眼和金发。
黄人主要在东亚,印第安人因纽特,模样长的真不错。 人种不分贵和贱,地理环境有关联;种族歧视咱不做, 人人平等好样的。
多 高 (蓝 \ (波 直 绿) 状)
欧洲,南北美洲,大 洋洲,亚洲西\南部, 北非
黄 种 人 黑 种 人
黄 黑 黑 (棕 ) 直 黑 黑 黑 卷
短 平 鼻 翼 阔
中 等 厚
扁 亚洲东部,北冰洋 平、 沿岸,南北美部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教案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三大人种的特点和主要分布地区的分析和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和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观和人种观。
【重点与难点】1.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
2.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3.人口问题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对比、讨论、计算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人类从出现到现在,已有二三百万年了,那么,你知道目前,世界人口总数是多少吗?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各有什么特点?人类按体质特征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走进《人口与人种》去寻找答案吧!二、新课学习(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数你知道现在世界上有多少人吗?(70亿)2.人口增长特点读图分析:从18世纪以前到现在,人口的增长速度是什么样的?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增长的,但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数量增长的特点不同。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
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每年新增加的人口数高达8000万,相当于一个德国的人口。
算一算: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2011年的70亿,人口每次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把结果填入表中。
人口/亿每增加10亿所需的时间/年10~2020~3030~4040~5050~6060~70分析归纳:根据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长短,分析人口增长的速度。
(1)世界人口从10亿到5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逐渐缩短)(2)世界人口从50亿到70亿,人口每增加10亿所经历的时间有何变化特点?(都是12年)(3)利用这些数据,说说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由慢变快)3.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人口的增长速度越快。
河南省虞城县第一初级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4.1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4.1 人口与人种(第2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①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②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确立“世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平等的”观念;③能运用地图,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通过读图讨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分析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讨论,收集资料,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①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②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教学难点:人口密度、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比较、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人新课】人总要居住在一定的空间,人口在空间上的表现,即人口分布。
世界各地人口是怎样分布的呢?为什么要这样分布?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探讨的问题。
板书二、世界人口的分布承转我们要准确的了解世界各不同国家、地区人口分布特征,就需要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密度。
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61活动1,根据人口密度的概念和举例,写出人口密度的计算公式。
该地区的总人口数(人)活动2、指导学生根据活动1所提供的资料,计算人口密度,并把计算所得数据填入表中。
活动3、投影展示下表,反馈对“人口密度”的理解及计算结果。
承转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A地的人口稠密,B地的人口较稀疏。
世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均匀呢?活动4、投影展示课本P66图“世界人口的分布”(不要文字说明),读图思考下列问题:(1)对照图例,指出图中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区和人口稀疏区及其分布规律。
(2)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活动5、教师先说明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
然后引导学生在图中找出人口稠密地区及其分布规律。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分布规律: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并让1~2名学生上讲台指图说明。
活动6、教师再说明图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区,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区。
世界的人种
Βιβλιοθήκη 19世纪时,有多位自然科学家在种族的问题上发表了自 己的观点,如Georges Cuvier、James Cowles Pritchard、Louis Agassiz、Charles Pickering、 Johann Friedrich Blumenbach。其中Cuvier将人类 三分,Pritchard七分,Agassiz八分,Pickering十一 分。Blumenbach的五分法则是19世纪时比较常见的: 高加索人种,即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西亚等 地 蒙古人种,即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中亚、东亚等地 埃塞俄比亚人种,即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 洲等地 美洲人种,即红色人种,主要分布在美洲 马来人种,即棕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注意:和 20世纪时所说的棕色人种不同)
制作人:李晓敏
教学目标:
一、掌握世界的主要人种 二、了解三大人种的外貌特点和 分布 三、粗略了解其他人种分类
所谓人种,是指根据体质上某些能遗传的性 状而划分的人群。其性状包括皮肤的颜色, 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鼻、唇的形状等等。 影响人种形成的因素: 1、主要是受所在地区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 2、偶然的变异性和隔离性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形成时期: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
三大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二、三大人种的外貌特点和分布
皮肤 眼睛 毛发 鼻子 嘴唇 面庞 主要分布地区 白 种 人 黄 种 人 黑 种 人 浅 (蓝\ 绿) 多 (波 状) 欧洲,南北美洲,大洋 颧骨 洲,亚洲西\南部,北 非 高
白
高直 薄
黄
黑 (棕)
亚洲东部,北冰洋沿 岸,南北美部分地区 黑直 短平 中等 扁平、
人种的体质特征
人种的体质特征人种的体质特征主要是指不同人种群体在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的典型特征。
全球主要分为四大人种:蒙古人种(黄色人种)、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以及其他混血人种。
以下是一些主要人种的体质特征概述:1. 蒙古人种(黄色人种):- 肤色:皮肤颜色介于淡黄至深褐色之间。
- 发型与眼睛:头发黑而直,眼裂较小,多为黑或棕色眼睛,有些人群有内眦赘皮(双眼皮不明显)。
- 面部特征:面部扁平,鼻梁不高,面部轮廓相对较圆,颌部不太突出。
- 身体特征:体毛相对较少,身材普遍中等偏矮。
2. 高加索人种(白色人种):- 肤色:皮肤颜色范围较广,从极浅的粉白至橄榄色,甚至暗褐色。
- 发型与眼睛:头发颜色多样,从金色到黑色,发质多为波状或卷曲,眼色有蓝色、绿色、棕色等多种,眼皮褶皱明显(双眼皮)。
- 面部特征:面部立体,鼻梁高挺,颧骨不太突出,颏部较尖或适度突出。
- 身体特征:体毛较多,特别是在躯干、脸部和手臂上,身材高低差异较大。
3. 尼格罗人种(黑色人种):- 肤色:皮肤颜色呈现深黑至黑褐色,色素沉积较重,有助于抵挡热带强烈紫外线照射。
- 发型与眼睛:头发卷曲至呈羊毛状,颜色通常是黑色,眼睛多为黑色或深棕色,有时虹膜周边会有较浅的眼白。
- 面部特征:面部轮廓鲜明,鼻梁较宽扁,嘴唇厚度中等到较大,颌部较为突出。
- 身体特征:体毛相对较少,身体适应热带气候,肌肉发达,体型多样,但运动员体型较普遍。
4. 澳大利亚人种(棕色人种):- 肤色:皮肤呈棕色,比黑色人种的肤色略浅,适应炎热干燥的环境。
- 发型与眼睛:头发往往是黑色且卷曲,眼睛颜色较深。
- 面部特征:面部结构中等,鼻梁较低,面部相对较宽,颌部稍微突出。
- 身体特征:体毛少,适应热带环境的身体特征,如耐热性强,皮肤适应阳光照射。
以上特征是各人种的总体趋势,实际上同一人种内部仍有大量变异和多样性,且随着全球化和人口迁移,混血现象越来越普遍,使得个体特征更加多元化。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居民与文化5.1人口与人种 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五章居民与文化5.1人口与人种导学案一、课前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1.世界人口数量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1]________亿。
2.世界人口的增长(1)总趋势:世界人口的数量自有记录以来,总趋势是不断[2]_______的。
(2)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的增长特点18世界以前人口增长十分[3]_______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3.人口增长的数量现在,全球人口基数庞大,2011—2020年平均每年新增加的人口超过[4]_______万,相当于每年大约新增一个[5]_______的人口。
4.人口增长速度(1)人口增长速度的表示方法:通常用[6]_______来表示。
(2)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人口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7]_______与年平均人数之比。
人口出生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人口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8]_______与年平均人数之比。
人口死亡率=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之[9]_______。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年死亡人数年平均人数×1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长率越大,人口的增长速度[10]_______;反之,则[11]_______。
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数量增加自然增长率等于0表示人口数量不变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数量减少(4)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原因①医疗水平和[12]_______的提高②人类寿命的延长③出生的婴儿数[13]_______死亡的人口数量(5)各大洲平均人口增长率的大小①[14]_______人口增长最快,[15]_______人口增长最慢②从地区分布看,欧洲、北美等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小,个别国家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讲练(湘教版)专题08 世界的人种(解析版)
专题08 世界的人种知识概括1、根据人类的体质特征,分为三个主要人种:①黄色人种分布:主要在亚洲的东部,还有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分布: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③黑色人种分布: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2、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肤色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以白色人种为主C.汉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2.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下题。
有关图示区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B.②地区居民多信奉伊斯兰教C.③地区是黑种人的故乡,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D.④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3.下列关于图中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的居民多使用英语B.②地的居民多信仰佛教C.③地的国家为发达国家D.④地的居民主要为黄种人4.与美洲印第安人属于同一人种的是()A.欧洲人B.阿拉伯人C.中国人D.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人5.下列区域,被称为黑色人种故乡的是()A.欧洲B.大洋洲C.撒哈拉以南非洲D.拉丁美洲6.世界黑种人的故乡()A.西亚和北非B.大洋洲C.南美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7.“白皮肤,头发黄而弯曲,眼珠蓝灰,鼻梁高,嘴唇薄,体毛多”描述的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种8.世界人种分布和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下列搭配正确的是()A.北欧白种人鼻子高而长﹣﹣﹣﹣﹣﹣夏季高温B.非洲黑种人头发卷曲﹣﹣﹣﹣﹣﹣降水丰富C.印度白种人肤色较深﹣﹣﹣﹣﹣﹣气候凉爽多阴天D.非洲黑种人肤色黝黑﹣﹣﹣﹣﹣﹣紫外线强9.北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属于的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人种10.下列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欧洲西部人口稀疏B.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地区C.白种人分布在欧洲、中亚、南亚D.聚落主要分为农村和城市1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被称为“黑非洲”的主要原因是()A.90%以上是黑种人B.盛产黑芝麻等黑色食品C.土地肥沃,呈黑色D.人们喜爱黑色12.著名学者邦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了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
世界的人种
杨振宁,出生于安 徽省合肥市,著名 美籍华裔科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
美国田径 名将卡尔 ·刘易斯
联合国第七任秘书长 科菲·安南 (kofi a.annan)
三大人种
世 界 的 人 种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划分的依据:体质特征的差异 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 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 以及大洋洲
艾丽莎·安德 瑞格 Alissa Anderegg
莱昂纳多· 迪卡普里奥 ﹝Leonardo DiCaprio﹞
张国荣
世界的三大人种
根据肤色、头发、面部特征等体质特征可将人 类划分成三个主要人种:黑种人、白种人、黄 种人 。
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
肤色
白种人
头发 波状
卷曲 黑直
面部
鼻子高 嘴唇薄 嘴唇厚 扁平
体毛
多 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等
色浅
黑色 浅黄色 黄色
黑种人
黄种人
脑筋转起来
请同学们想一想世界上还 有没有不具备以上三种人 种的各自特征的其他人种? 是什么人种?他们是怎么产 生的?
资
料
混血种人的产生,是不同人 种之间通婚的结果.现在从 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拉丁 美洲地区,混血种人的比重 已经占美洲的58%
• 人种在外部特征方面的不同是什么原 因造成的?
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
黄色人种:亚洲的东部、北冰 洋沿岸因纽特人、美洲印第安 人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美洲一些地区
练习与反馈 .
一、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将人种 与其主要分布地 区用直线连接起来。
黑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欧洲
非洲南部
亚洲东部
练习与反馈
一选择题 1 因纽特人属于 ( B) A 白种人 B 黄种人 C 黑种 人 D混血种人 2 印第安人主要分布在 (A) A 美洲 B 亚洲 C非洲 D欧洲 3 划分人种的依据是 (C) A生活习惯 B 语言文字 C外表体质 D 宗教信仰 二 判断题 1 同一个人种一定居住在一个国家. (错) 2 人种和民族有优劣之分,种族歧视可以理解.(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色人种
黄色人种 黑色人种
分布
分布 分布
争议人种
分布
1、白色人种也称欧罗巴人种,是世界上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 数的54%。白种人多生活在较为寒冷的地区。这里太阳斜射,光线和紫 外线都较弱,所以白种人皮肤黑色素含量低,为白红色到深棕色;毛发 多而软,表现为波状金发或棕发;体毛稠密可防寒;眼睛发蓝,鼻子高 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使冷空气较缓慢地进入肺部。 2、白种人的分布以欧洲为中心,还包括美洲、澳大利亚、印度以及西 亚的许多国家。白种人又可分为三部分,即雅利安语族(日耳曼、拉丁, 斯拉夫各族以及印度族)、含族(分布于非洲北部以及东北部)和闪族 (分布于西亚以及非洲东北部)。 3、白色人种:皮肤白色、浅棕色,眼睛灰色、浅蓝色,头发金黄色呈 波浪状,鼻梁细高,嘴唇薄,身材较高,地处大洋洲南部、欧洲; 4、欧罗巴人种(白种人、高加索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非、 西亚和南亚。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居民多为欧罗巴移民的 后裔。
1、黄色人种也称蒙古利亚人种,是世界上第二大人种,约占 世界人口总数的37%,其中一半是中国人。黄色人种的皮肤是 淡黄到棕色;体毛少,毛发直而黑;眼睛棕色,脸宽平,宽额; 鼻子为中等高度。
2、黄种人的分布以东亚为中心,扩散到周围各岛,并远至北 美的印第安人、因纽特人。黄种人又可分为蒙古人种(北蒙古 人种以蒙古人为代表,中蒙古人种以中国人、朝鲜人为代表, 南蒙古人种以缅甸人、泰国人为代表)、印度尼西亚人种、印 第安人种等等。欧洲的马札尔人、芬兰人也属黄色人种。
印第安人,黄种人,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据传在15000— 25000年前由亚洲经白令海峡陆续迁入,分布南北美洲。 在极北部有埃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在北美有阿塔巴斯干 人、阿尔贡金人、易洛魁人、苏人和马斯科基人等;在中 美有阿兹特克人、玛雅人、加勒比人、奇布查人等;南美 有印加人、瓜拉尼人和阿拉乌干人等。语言属印第安语族。 最先种植玉米、马铃薯、向日葵、棉花、金鸡纳树等作物, 对人类作出贡献。16世纪前,多半尚处于母系氏族阶段, 也有少数象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等已形成早期奴 隶制国家和有相当高的文化。16世纪起遭欧洲殖民者的摧 残和杀戮,发展中断,人口下降。现有3200余万人。主 要从事农业。北美约剩80余万人,大都被赶入保留地,生 活艰苦。在中美和南美一般都受所在国统治者的歧视和同 化。
白色人種:皮膚白、眼珠藍灰、頭髮黃而稍彎曲。主要 分佈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北非和西亞的阿拉伯人以 及南亞的印度人等,也屬白色人種。
黃色人種:皮膚黃、眼珠黑、頭發黑而直。主要 分佈在亞洲的東部和東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 北冰洋沿岸的因紐特人(愛斯基摩人)也屬黃色 人種。
黑色人種:皮膚黑、眼珠黑、頭發黑而捲曲。主要 分佈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3、黄色人种:皮肤黄(棕)色,眼睛棕色,头发黑而直,鼻 梁中等高度,嘴唇中等,身材中等,地处非洲中部、亚洲南部; 4、世界三大人种是蒙古利亚人种、尼格罗人种和欧罗巴人种。 蒙古利亚人种(黄种人、亚美人种)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 西伯利亚和中亚。北美印第安人和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也属蒙 古利亚人种。
1、黑色人种也称尼格罗种人,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8.5%。黑种人多生活在赤道地区。这里太阳直射时间长,气温高,紫外线 强,所以黑种人皮肤内黑色素含量高,以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保护皮肤, 为黑色到黑棕色;毛发细而短,表现为卷曲形或波形黑发,头发空隙中充 满空气,形成一个隔热层,起着保护头部的作用;体毛特少;眼睛棕色, 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便于散热;头型长,唇厚。 2、黑种人的分布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陆为中心,在美洲、印度和斯 里兰卡等地区也有分布。黑种人又可分为非洲黑人、印度黑人及美洲黑人 等。 3、黑色人种:皮肤黑棕色,眼睛黑(棕)色,头发短、卷曲,鼻梁低 而宽(扁平),嘴唇厚,身材四肢较长,地处北冰洋南岸。 4、黑色人种:皮肤黑棕色,眼睛黑(棕)色,头发短、卷曲,鼻梁低 而宽(扁平),嘴唇厚,身材四肢较长,地处北冰洋南岸。 5、黑色人种(又称做尼格罗人种,尼格罗 澳大利亚人种、赤道人种), 世界三大 人种 之一,主要分布在 非洲 撒哈拉 以南地区以及南北 美洲 。 也有人将 棕色人种 划归到黑色人种里。 黑色人种肤色叠黑,头发黑而且 卷曲,黑眼睛,鼻子宠扁,嘴唇厚而且外翻,胡子和体毛较尠。
一是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二是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区。 自然优越经济兴,人口稠密要记清; 恶劣自然人稀少,世人分布不均匀。 三色都浅白种人,高高鼻梁薄嘴唇;
肤黄发黑黄种人,体毛中等面庞平;
皮黑发卷黑种人,体毛较少厚嘴唇。 欧北大洋多白人,非大美国有黑人; 东亚分布黄人种,世界各地多华人。 人种没有优劣分,各个人种应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