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及多肽类抗生素
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AS:氨基糖 NS:中性糖
14原子环大环内酯 16原子环大环内酯
大环内酯环示意图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红霉素
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大环内பைடு நூலகம்类抗生素分类
第一代:天然大环内酯类
14元环 红霉素 竹桃霉素 16元环 螺旋/乙酰螺旋霉素;麦迪/乙酰麦迪霉素
1.各种厌氧菌或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 2. 用于对β-内酰胺类耐药或对青霉素过敏的 金葡菌感染,特别是由金葡菌所致的急、慢 性骨髓炎及关节感染
【不良反应】
胃肠反应,伪膜性肠炎*,偶见皮疹、骨髓 抑制、肝毒性等
血栓性静脉炎。 ●肝损害 红霉素酯化物可致:转氨酶↑、肝
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过敏反应 药热、皮疹等(少见) ●伪膜性肠炎 长期口服时偶见 ●耳鸣及暂时性耳聋 血药浓度过高,尤其是
肝硬化伴肾功能不全者静滴时可致
➢※其它天然大环内酯类(16元): ➢(螺旋/乙酰螺旋霉素;麦迪/乙酰麦迪霉 素 吉他/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等)
➢特点:活性稍弱或相似,

不易诱导耐药,

对部分耐红霉素金葡菌有效,

耐酸,胃肠道反应轻
二、新大环内酯类
◆特点
①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 度高;组织渗透性好; t1/2延长,用药次数少
②抗菌作用增强,对G-菌和支原体、衣原 体活性↑, 具有良好的PAE ③不良反应少而轻 ④对细胞色素P450系统影响小
◆常用药物
※克拉霉素 (clarithromycin) ——14元环
①抗菌活性强于红霉素,对需氧G+菌、嗜肺 军团菌、肺炎衣原体作用强 ②首过消除明显,代谢产物仍具抗菌活性 ③与红霉素交叉耐药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14元环
①抗菌谱和抗菌作用与红霉素相近 ②血及组织浓度高(目前本类血浓最高者), 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中浓度高; ③ t1/2长(12~14小时)
▪ 第二代 扩大抗菌谱,增高了对G- 的抗菌活性 ▪ 第三代* 提高抗菌活性,对前两代耐药者仍敏感
❖抗菌机制
与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抑制转肽作用(16元环) 抑制肽酰基-tRNA 移位(14元环) 促使肽酰基-tRNA解离(某些)
大环内酯类抗菌机制
二、耐药性
❖本类抗生素间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亦可同时对大环 内酯类-林可霉素类-链阳菌素类耐药(macrolides-
2. G-杆菌:部分(军团菌、嗜血杆菌、百日咳鲍 特菌、弯曲菌、) --高度敏感
3.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临床应用】
1.耐青霉素菌;青霉素过敏患者 2.军团菌病、百日咳、空肠弯曲菌肠炎和衣原体
、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现多由阿奇霉素等取代) 。 3. 其他敏感菌所致疾病
【不良反应】
●局部反应 口服致胃肠道反应,静滴可致
林可霉素类的化学结构
HO—
Cl—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
【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量: 克林霉素为90%, 不受食物影响; 林可霉素为20-35%, 受食物影响
◆分布广泛,大多数组织可达有效浓度(骨组织、 胆汁高),可透胎盘,但不透正常BBB(脑膜炎时, 克林霉素达40%血浓)
◆均在肝代谢,经胆汁和粪便排泄,小部分经肾排
lincomycins-streptogramins resistance,MLSR)
链阳茵素--奎奴普丁/达福普汀是从大量链霉菌中提取的普那霉素半合成衍生 物,对治疗G+菌多重耐药引起的感染起了很大作用。
耐药机制:
•靶位的结构改变 诱导型或组构型甲基化酶
•产生灭活酶 酯酶、磷酸化酶、葡萄糖酶、 乙酰转移酶和核苷化酶等
【抗菌作用】 速效抑菌
◆抗菌谱 与红霉素相似而较窄。 对各种厌氧菌有良效,对G+需氧菌作用强,对 多数G-菌作用弱或无效。 ◆抗菌机制 能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的活性 ◆注意 不宜与红霉素合用--拮抗作用
【耐药性】
两药完全交叉耐药,与大环内酯类不完全交叉 耐药
【临床应用】
•摄入减少及外排机制
三、药代动力学
1.吸收 红霉素不耐酸, 肠溶片或酯化物;新 大环内酯类生物利用度高,血药浓度和组织 细胞内药物浓度高。
2.分布 广,各种组织和体液,可进入前列腺 并聚集在巨噬细胞。但难透过BBB。
3.代谢 红霉素主要经肝代谢,克拉霉素氧化 成14-羟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体内不代谢
4.排泄 红霉素和阿奇霉素主要经胆汁、克 拉霉素主要经肾排出
常用药物
一、天然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药动学】
•不耐酸 •分布广泛(难透过BBB),组织浓度较高 •肝脏代谢、胆汁排泄 •干扰细胞色素P450系统
【抗菌作用】
1. G+菌(含耐药菌)、G-球菌、厌氧球菌 抗菌谱似青霉素G,活性<青霉素G
吉他/乙酰吉他霉素;交沙霉素
第二代:半合成(新)大环内酯类
14元环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地红霉素 氟红霉素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罗他霉素、米欧卡霉素
第三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
酮内酯(Ketolide):Telithromycin(泰利霉素)
一、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作用 速效抑菌药
▪ 第一代 G+菌(需氧)、G-球菌、厌氧球菌—强大 G-杆菌:部分(军团菌、嗜血/百日咳/弯曲杆菌)—良好 多数G-杆菌——无效 支原体/衣原体/非典型分枝杆菌/弓形虫—抑制
➢①优良的药动学特性 ②与红霉素相比, 抗菌谱扩大、抗 菌活性强,具有良好的PAE ➢③不易诱导耐药,对第一、二代大 环内酯类耐药菌(如MLSR)有效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 和 克林霉素
(lincomycin) (clindamycin)
林可霉素--链丝菌 林可胺类抗生素 克林霉素--Cl取代的半合成抗生素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15元环
●组织、细胞内药物浓度高于血药浓度 ● t1/2最长(35 ~ 48小时) ●抗菌谱广;对G-菌(尤其是流感杆菌 、淋球菌)强大以致有快速杀菌作用。 对肺炎支原体作用最强 ●不良反应小 ●与红霉素交叉耐药
*第三代大环内酯类
酮内酯类抗生素:
➢※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HMR-36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