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需求和供给曲线
Qd
0
Qd
68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13
第一节 供求理论
一、需求量、需求和需求曲线
(三)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
需求量的变动:其他因素不变,由于价格因素变动 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 由于非价格因素变动所引起的需求 数量的变动
68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14
第一节 供求理论
A
P S1 S2
AB
0
Q1 Q2
QS
0
Q1 Q2
QS
68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26
第一节 供求理论
三、市场均衡
(一)均衡的形成过程
P
超额供给
S
P2 C
D
E PE
P1
B
A
超额需求
D
0 QC QB QE QAQD
Q
68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27
第一节
三、市场均衡
(二)均衡的决定 P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35
第一节
三、市场均衡
(四)应用 1、最低限价 P
P1 P*
供求理论
S
产品过剩
A
B
E
D
0
Q1 Q* Q2
Q
68
河南财经学院经济系西方经济学教研室
36
第一节 供求理论
三、市场均衡
(四)应用
2、最高限价
P
S
E P*
P1
B
A
产品短缺
D
0
Q2 Q* Q1
Q
68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2.变量
经济模型的基本要素 内生变量:指该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P、Q 外生变量:模型以外的其它因素决定的已知的变量。
α、 β、 δ、 γ
外生变量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外生变量 决定内生变量
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 析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 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 数值。
D
4
E
5
F
6
G
7 100
700 600 500 向变动
Qd =α-β•P
O
Q
需求定理(需求量和价格的一般依存关系)
在影响需求量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的条件 下,商品的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 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量与价格 成反向变动。
5.需求定理的特例 (1)吉芬物品 是一种价格与需求量同方向变动的特殊 的低档物品 (2)炫耀性物品:为了追求虚荣心而进行 的消费 (3)投机物品:黄金、股票
―愿意——购买欲望”
二者缺一不可
―能够——支付能力”
鸦片战争以后,英国商人为了打开中国这 个广阔的市场而欣喜若狂。当时英国棉纺 织业中心曼彻斯特的商人估计,中国有4亿 人,假如有1亿人晚上戴睡帽,每人每年用 两顶,整个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日夜加班也 不够,何况还要做衣服呢!于是他们把大 量洋布运到中国。结果与他们的梦想相反, 中国人没有戴睡帽的习惯,衣服也用自产 的丝绸或土布,洋布根本卖不出去。
沿需求曲线的移动 VS. 需求曲线的移动
商品自身价格 变动引起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 其 他 因 素 变动引起的需 求数量的变动
P
P1 P2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需求、供应和平衡价钱知识点总结第一节需求剖析一、需求概括1、需求的含义:指花费者在一准期间内在各样可能的价钱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目。
2、影响需求的要素: 1)商品自己的价钱; 2)花费者的收入水平; 3)有关商品的价钱; 4)花费者的偏好; 5)花费者对商品价钱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d1、含义:Q=f(P) 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钱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d2、公式: Q=α - β· 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与 P 成反方向改动。
4、需求定理:其余条件不变的状况下,商品的价钱和需求量成反方向改动。
三、需求改动1)需求量的改动:商品自己的价钱惹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钱—需求数目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改动:商品自己价钱之外的要素惹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地点发生挪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 因变量的改动比率自变量的改动比率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Y?X3)点弹性:Xe= dY?YXdX Y2、需求的价钱弹性1)含义:在一准期间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改动关于该商品的价钱改动的反响程度。
或许,在一准期间内当一种商品的价钱变化百分之一时所惹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量的改动比率需求的价钱弹性 = —2)计算:A 弧弹性: e d = —Q? P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P Q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钱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P 1P 2 Q 2。
P?Q 1 Q 22B 点弹性: e = — dQP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ddPQ此外,点弹性也能够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 都能够经过由该点出发向价钱轴或数目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种类: e d > 1;e d < 1; e d =1;e d =0; e d =∞。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知识点1: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一、需求曲线 1. 需求定义一种商品的消费需求是指一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它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 需求表商品的需求表是一张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表2—1是一张某商品的需求表。
元时,商品的需求量为700单位;当价格上升为2元时,需求量下降为600单位;当价格进一步上升为3元时,需求量下降为更少的500单位;如此等等。
需求表实际上是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3、需求曲线和需求定理(1)含义与图形需求曲线是以几何图形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
商品的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商品不同的价格—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在右图中,横轴OQ 表示商品的数量,纵轴OP 表示商品的价格。
应该指出的是,与数学上的习惯相反,在微观经济学分析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时,通常以纵轴表示自变量P ,以横轴表示因变量Q 。
右图中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实际上,需求曲线可以是直线型的,也可以是曲线型的。
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直线,直线上各点的斜率是相等的。
当需求函数为非线性函数时,相应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曲线,曲线上各点的斜率是不相等的。
(2)需求曲线的特例情况在某些市场上,需求曲线呈现多种不同情况:*呈自左下发方向右上方倾斜。
在存在炫耀性消费、价格预期、“价——质”观念等条件下。
例1988年抢购风、奢侈品消费等*不规则曲线。
证券、黄金市场的需求曲线往往在价格上升到一定点后,随着价格继续上升,向右弯回。
有的向左弯回。
(3)需求定理建立在需求函数基础上的需求表和需求曲线都反映了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二者之间的关系。
从表2—1中可见,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
相应地,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它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它的斜率为负值。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4) 必需品与奢侈品
5) 恩格尔定律与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总收入)恩 格尔系数的大小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 国家的富裕程度。一般认为,恩格尔系数在0.6以 上的为绝对贫困,0.5—0.6为勉强度日,0.4—0.5 为温饱,0.3—0.4为富裕,0.3以下为最富裕。一 般来说:
• 弊:
– 排队抢购、黑市交易、搭配销售 – 票证、配给 – 商品质量低劣、服务差 – 变相涨价 – 钱权交易、滋生腐败、败坏社会风气 – 政府财政支出增加
第七节 运用供求曲线的事例
2. 最低限价(支持价格、保护价格、政府收 购价格等)
• 政府定价 • 一般高于均衡价格 • 利:
– 有利于保护某些生产者,如农民,以及一些劳动者 的利益
需求量 100万 150万 200万
三 需求曲线
1 定义 2 坐标图 3 线性需求曲线与非线性需求曲线 4 线性需求函数 5 特点:①价格与需求反方向变动;②斜率为负或一 阶导数小于零;③凸向原点。
第三节 供给曲线
一、供给函数 1. 供给的定义: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 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2. 有效供给的两个条件:供给的愿望与供给的能力 3. 影响供给量的各种因素(自身价格、生产的成本、生 产的技术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的预 期) 4. 供给函数的定义: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和影响该 供给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弹性系数无度量单位 • 弹性系数可以大于零、小于零、等于零和绝对值等于1。 • 取绝对值之后,弹性系数越大,表示反应程度越大;弹性系数
越小,表示反应程度越小;或者说前者表示富有弹性,后者表 示缺乏弹性。 • 弹性理论在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西方经济学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供给量(单位数)
0
200
400
600
800
微观经济学·第2章 13
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 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定理:供给量与 价格呈同方向变动
价格 P元
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S
。b
。a
0
量 Q斤
微观经济学·第2章 14
3.影响供给的因素
厂商的目标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商品本身的价格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
供给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Qs=f(a,b,c,d… … n)
其中a,b,c,d… … n为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 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 P
微观经济学·第2章 16
5.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第2章 5
4.需求函数
Demand Function
需求函数:反映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各种影响因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的数学表达式
Qd=f(a,b,c,d,„„,n) a,b,c,d,…,n为影响需求的因素
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不变,仅分析价格对需求量的影响
Qd = f(P)
需求的增加和供 给的减少而增加; 随着需求的减少 和供给的增加而 减少
D↑:P↑Q↑ D↓:P↓Q↓ S ↑: P↓ Q↑ S ↓: P↑ Q↓
P2 P1 P4 P3 E1
E2 S3 E4 E3
O
Q1
Q3 Q2 Q4
Q
需求和供给的同时变动
微观经济学·第2章 24
四、经济模型
第2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
§2-4 经济模型与分析方法
经济理论: 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 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 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 实的经济事物所进行的系统的描述. 实的经济事物所进行的系统的描述. 经济理论的建立, 经济理论的建立,是对一些非基本因素进 行舍弃, 行舍弃,就经济事物的基本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进行研究, 进行研究,使得经济理论能够说明经济事物的 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主要特征和相关的基本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 1 ) 内生变量 : 在经济模型中 , 模型所要决 内生变量: 在经济模型中, 定的变量. 定的变量.(Endogenous Variables ) ( 2 ) 外生变量 : 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 外生变量: 定的已知变量. Variables) 定的已知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 3 ) ( 模型 ) 参数 : 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 模型) 参数: 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 也可以理解成可变的常数. 问题: 如果把模型参数看作是变量的话, 问题 : 如果把模型参数看作是变量的话 , 它 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是外生变量还是内生变量?
2
影响需求的因素
(1)商品自身的价格 ** (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 ** (3)相关商品的价格 ** (4)消费者的偏(嗜)好 ** 消费者的偏(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 (6)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 (7)政府的消费政策
3
需求的表达之一: 需求的表达之一:需求表
价格—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P D
S′ S E′ E
S〃
讨论:均衡价格, 讨论:均衡价格, 数量变化与供给变 动的关系? 动的关系? 同样的方法, 同样的方法 , 可分析需求 曲线) ( 曲线 ) 变动 的结果. 的结果.
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经济学中的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总结
供求曲线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市场上商品的
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关于供求曲线及相关知识点的总结:
1. 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商品的供给数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
上升,供给数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高价格能够鼓励生产者增加生产,从而提供更多的商品。
2. 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商品的需求数量与商品价格
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随着价格的
上升,需求数量会减少。
这是因为高价格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从而降低商品的需求。
3. 市场平衡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点被称为市场平衡点,也被称为市
场均衡价格和市场均衡数量。
在市场平衡点上,供给数量和需求数
量是相等的,从而实现供求的平衡。
如果价格低于市场平衡价格,需求将超过供给,市场将出现短缺;如果价格高于市场平衡价格,供给将超过需求,市场将出现过剩。
4. 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
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人口变化、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变动、技术进步等。
这些因素的改变会导致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整体上的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影响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均衡价格。
总结:供求曲线是描述市场供给和需求关系的重要工具。
了解供求曲线及其相关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市场的运作机制,预测市场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第一节 需求分析一、需求概述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3、图形: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1)公式:弹性=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因变量的变动比例2)弧弹性:e=YX X Y ∙∆∆3)点弹性:e=YX dX dY ∙2、需求的价格弹性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需求量的变动比例2)计算:A 弧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Q P P Q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
222121Q Q P P P Q ++∙∆∆B 点弹性:e d =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Q P dP dQ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及有关概念
三、均衡点的移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变化 、供给不变, (1)需求增加,均衡点上移 需求增加, P E’ E D
Q
S
D’
(2)需求减少,均衡点下移 )需求减少, P S
E E’
D D’
Q
需求不变, 2、需求不变,供给变化
(1)供给增加,均衡点下移 供给增加, P E S S’
E’
D Q
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
2、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商品自身价格 消费者收入 相关商品的价格 替代品的价格 互补品的价格
消费者偏好 消费者预期 其他因素
3、需求函数 、
• Qd =f ( P, I, E,.…)
简化为:Qd
=f ( P )
其中, 为商品价格 为商品价格, 为商品需求量。 其中,P为商品价格, Qd 为商品需求量。
1、定义
——又称需求弹性,表示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 又称需求弹性, 又称需求弹性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具体地说, 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具体地说, 指价格变动率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率。 指价格变动率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率。 公式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
需求量变动率 价格变动率
2、 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一般公式 、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弹性系数 = 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 Y /Y e = ∆ X /X
=
∆Y . ∆X
X Y
(弧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弧弹性公式
∆ Y /Y e = lim ∆x 0 ∆ X /X
= =
dY/Y dX/X dY dX
.
X Y
(点弹性公式) 点弹性公式)
西方经济学02 第二章 需求和供给曲线
S
.b
.a
量 Q斤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2章 18
4.影响供给的因素 4.影响供给的因素
厂商的目标 厂商对未来的预期 商品本身的价格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的变动 政府的政策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2章 19
商品自身价格不变,生产 成本上升会减少利润,使供 给量减少. 在一般情况下,生产技术 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 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 生产者的利润,生产者会提 供更多的产量.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2章 20
6.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6.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 供给量的变动 其他因素不变, 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引起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 P2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鸡蛋的价格上升而引起的增加 价格 P元
5.供给函数 5.供给函数
Supply Function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 用函数关系来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即 供给函数. 供给函数. 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即供给的数学表达式: S=f( S=f(a,b,c,d,n) a,b,c,d,…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n代表上述影响供给的因素. 假定其他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 的影响,供给函数就可以表示为线性函数: Q s = --δ + γ(P)
西方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2章 25
需求的数学表达式 D=f(a,b,c,d,n) a,b,c,d,…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将问题简化,假定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仅仅分析价格对该 商品需求量的影响,需求函数就可以用下式表示: Qd = f(P) P为商品的价格;Qd为商品的需求量.
微观经济学第2章总结
需求(demand):在各种可能的产品价格下, 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产品的数量 需求量=min(需要量,购买力)
需求量=需要量∩购买力
2019/2/1
4
需求量是需要量与购买力的交集
需 要 量
需 求 量
购 买 力
2019/2/1
5
(二)需求的影响因素
影响商品需求数量的主要因素: 商品本身的价格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图2-2中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不管 是线性的供给函数还是非线性的供给函数,都 是如此。 对于一般商品而言,供给量随着商品价格的变 化而同方向变化,即其它条件不变,随着价格 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
2019/2/1
26
(四)单个厂商的供给与市场供给
单个厂商的供给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单个 生产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 的某种商品的相应数量。
2019/2/1
19
(二)影响供给的因素
影响一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 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的技术水平 相关商品的价格 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政府税收、补贴和管制等。
2019/2/1
20
(三)供给函数
一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所有影响这种商 品供给量的因素的函数。如果假定其 它因素均不发生变化,仅考虑一种商 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供给量的影响,则 供给函数就可表示为: Qs = f( P) 其中, P 表示商品的价格, Q s 表示商 品的供给量。
表2-1 某商品的需求表
价格(元) 1 需求量(单位数) 1400
2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
P •A
供给价格弹性
Q
(2)供给价格弹性公式
通常情况下,商品供
给量和商品价格成同 向变动 供给的变动量和价格 的变动量的符号是相 同的。
(3)供给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求法
规律: 若线性供给曲线的延长线 点弹性 与坐标横轴的交点位于坐标 原点的左边,则所有点的弹 性都>1。 C 若交点位于坐标原点的右 边,点弹性都<1。 若交点恰好是原点,则点 弹性都=1。 P A dP O dQ B
D.E
< 1
缺乏弹性(inelastic〕
P
需求量变动比率<价格变动比率。 比如生活必需品。 在图形上的需求曲线陡直。 病人对药品(不包括滋补品)的需
D4 Q
求的价格弹性<1。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0%,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
需求价格弹性为? 缺乏弹性。
E. E > 1
富有弹性(elastic)
三、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 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假定供给不变)
供给不变
需求增加则使需
P
D3
D1
D2 S
P2 E1 E3
E2
求曲线向右上方移 P1 动,均衡价格上升, 均衡数量增加; P3
需求减少则使需 求曲线向左下方移 动,均衡价格下降, O 均衡数量减少。
Q3
Q1
Q2
Q
需求的变动和均衡价格的变动
需求点弹性的几何测定: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
P 线性需求曲线的点弹性 A F C
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该点 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 线的方法来求得。
令C点为需求曲线上的任
(完整版)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DOC)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学习重点1、供求均衡分析;2、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关系;3、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4、弹性概念的扩大;5、政府干预;6、蛛网模型的三种情况二、知识脉络图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三、理论精要知识点一微观经济学概述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体经济单位。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是“合乎理性的人”,简称为“理性人”或“经济人”。
“理性人”或者“经济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即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消费者和厂商等两类个体经济单位,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等两个市场,消费者和厂商的经济活动通过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的相互作用而联系起来。
消费者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为在生产要素市场上提供生产要素,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购买所需的商品,进而在消费中得到最大的效用满足。
企业的经济行为首先表现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所需的生产要素,然后进入生产过程进行生产,进而通过商品的出售获得最大的利润。
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和厂商对产品的供给相遇于产品市场,由此决定了每一种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消费者对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厂商对生产要素的引致需求相遇于生产要素市场,由此决定了每一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无论是在产品市场,还是在生产要素市场,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厂商的经济活动都表现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各自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产品市场和每个生产要素市场,进而所有的市场,都实现了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的均衡状态中,每一种产品都以最低的成本被生产出来,每一种产品也都以最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消费者获得最大的满足,厂商获得最大的利润,生产要素的提供者根据各自对生产的贡献都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微观经济政策。
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在某些方面与完全竞争经济的最优状态是有偏离的,需要执行一定的微观经济政策加以矫正,克服市场失灵。
第二章01 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
46
2.市场上某商品存在超额需求是由于 D. ( ) A.该商品产品设计新颖 B. 该商品是优质品 C.该商品价格超过均衡价格 D. 该商品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47
3.均衡价格随( C. ) A. 需求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B. 需求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C. 需求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下降 D. 需求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下降
44
选择题:如果汽油价格上升和汽车生产成本 下降会使汽车的 (
B
)。
A.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提高 B.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C.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不确定 D.均衡产量提高、均衡价格不确定
45
复习题
1.在某一时期内彩电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其 原因可以是( ) BD. A. 彩电的价格上升 B. 消费者预期未来彩电的价格下降 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 D. 各电视频道收视费用上升
讨论: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是实施了最高限 价或限制价格的?
51
2.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持某 些行业的发展,而规定的该行业商品最低必须 达到的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均衡价格。
1.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政府为了抑制 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 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
P P* P0 PC 超额需求 O
D
S
政府实行配给制
QS Q 0 Q D
Q 50
限制价格的利与弊
利: 有利于社会平等的实现; 有利于社会的安定。
弊: 不利于刺激生产,产品短缺; 不利于抑制需求,资源浪费; 易造成供不应求,排队抢购和定量供应, 引起社会风尚败坏,黑市交易。
67 9
12 15 18 19 21 Q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高三政治复习解疑答惑之曲线图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一、供给曲线
1.供给曲线:表达了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
P(价格)ຫໍສະໝຸດ 即供给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正向变化。
供给 增加
Q₃ Q₁ Q₂
Q(数量)
影响供给变动的其它因素主要有:
生产的成本的变动
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 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 生产者对未来生产的预期的变动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
二、需求曲线
1.需求曲线:表达了价格和需求量的关系 即需求量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反向变化。
P(价格)
p₁
p₂
启示:
(1)降低该商品的价格,可以
S(供给曲线)
P₂
P1
启示:
Q₁ Q₂
Q(数量)
(1)用保护价格敞开收购粮食,有利于促进粮食生产。
(2)对企业购买生产资料进行价格补贴,有利于扩大该企 业的生产规模。
2.供给变动曲线
供给变动曲线,是指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影响供给,使整条供 给曲线平行移动
P(价格) P₁
供给 减少
S₃ S₁(供给曲线) S₂
B的需求弹性大
Q(数量)
QB₁ QA₁ QA₂ QB₂
启示:
薄利多销策略不适合生活必需品,高档耐用品效果明显
3.需求变动曲线
需求变动曲线,是指价格以外的其它因素影响供给,使整条需 求曲线平行移动
P(价格) D₂ D₁ D₃
P₁ 需求 减少
Q₂ Q₁ Q₃
需求 增加
第二章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总结
供给增加
供给量减少
Q
第四节 供求曲线的共同作用
一、均衡的含义
1.均衡
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 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2.市场均衡
当市场供给量恰好等于市场需求量时,市场价 格便达到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便实现了市场均 衡(市场出清)。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P
D
均衡点
均衡价格 P0
E
商品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 商品价格越低,其供给量越小
2.商品供给量与价格成正比的原因
价格上升后
现有的企业愿意提供更多的产量 吸引新企业进入该行业进行生产
七、供给量的变动和供关
P
2.供给变动
与非价格因素有关
S2
供给量增加
S0
S1
供给减少
(2)如果上题中的供给曲线变为QS = -70+P 求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需求函数和反需求函数的区别与联系 反需求函数:P=100–0.5 Qd
第五节
一、经济模型
经济模型与分析方法
经济理论的数学表述 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 论结构。 • Qd i = α –βP • Qsj = -δ + γP • Qd = QS • Qd ≡ ∑ Qd i • Qs ≡ ∑ Qsj
P
5 P 4
A B
Q
ed
o
400 800
Q
8 0 0- 4 0 0 4 0 0 8 0 0 2 3 4-5 45 2
弹性与曲线形状 P P Q P Q P Q
要考虑刻度的问题
ed 1
Q
P
ed
ed 1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_重点_(考试必备)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得基本概念第一节微观经济学得特点1微观经济学得研究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就是研究单个消费者与单个生产者得最优决策问题;第二个层次就就是研究单个市场得价格得决定问题;第三个层次就就是研究一个经济社会中所有单个市场得价格得同时决定问题前两个层次得问题可以借助经济循环流动图来加以说明2微观经济学得基本假设条件:“经济人”假设;完全信息假设第二节需求曲线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得该商品得数量。
它包括购买欲望与购买能力两层含义。
少其中一项就不能算做需求2需求函数:就就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得需求数量与影响该需求数量得各种因素之间得相互关系公式Qd=f(P)(P:商品得价格;Qd:商品得需求量)当需求函数为线性函数时Qd=α-β•P(α、β为常数),该函数所对应得需求曲线为一直线需求曲线特征:向右下方倾斜,即斜率为负值,她们都表示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得关系(吉芬物品除外)3需求定理:指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得互为反方向得变化关系。
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得形状就就是向右下方倾斜得第三节供给曲线1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得该种商品得数量。
它包括供给意愿与供给能力两层含义,少其中一项就不能算做供给。
2供给函数:就就是用来表示一种商品得供给数量与影响该供给数量得各种因素之间得相互关系公式Qs=f(P)(P:商品得价格;Qs:商品得供给量)当供给函数为线性函数时Qs=-δ+γ•P(δ、γ常数),该函数所对应得供给曲线为一直线供给曲线特征:向右上方倾斜,即供给曲线得斜率为正值。
她们都表示商品得供给量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得规律。
3供给定理:指商品得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得互为同方向得变化关系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曲线得形状就就是向右上方倾斜得,供给与价格为正向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 需求分析
一、需求概述
1、需求的含义: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相关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的偏好;5)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
二、需求函数
1、含义:Q d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d =α-β·P 3、图形: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Q 与P 成反方向变动。
4、需求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需求变动
1)需求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2)需求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需求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1)公式:弹性=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因变量的变动比例
当自变量变化1%时,因变量变化?%。
2)弧弹性:e=
Y X
X Y •∆∆ 3)点弹性:e=Y
X
dX dY •
2、需求的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需求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2)计算: A 弧弹性:
e d = —
Q
P
P Q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如要计算需求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需求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e d = —
222
12
1Q Q P P P Q ++•∆∆ 。
B 点弹性:e d = —
Q
P
dP dQ • 表示需求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
线性需求曲线上的任何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出发向价格轴或数量轴引垂线的方法来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①弧弹性的大小表现为需求曲线的陡峭与平坦程度; ②点弹性的大小表现为需求曲线上点的位置的高低。
4)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的可替代性;②商品用途的广泛性;③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④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⑤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5)理论应用: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
①e d >1:商品富有弹性。
降价→增加收入;涨价→减少收入;“薄利多销” ②e d <1:商品缺乏弹性。
降价→减少收入;涨价→增加收入;“谷贱伤农” ③e d =1:商品单位弹性。
降价或涨价对收入没有影响;
3、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商品价格的变动比例
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Y X
2)计算方法:
弧弹性:e XY = X Y Y X Q P P Q •∆∆ ; 点弹性:e XY = X
Y
Y X Q P dP dQ • 3) 判断两种商品的关系:
①e XY >0 替代品; ②e XY <0 互补品; ③e XY =0 独立关系。
4、 需求的收入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在一定时期内当消费者的收入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需求的收入弹性= 收入的变动比例
需求量的变动比例
2)计算方法: 弧弹性:e M =
Q
M M Q •∆∆ ; 点弹性:e M = Q M
dM dQ • 3) 判断商品的类型: ①e M <0 劣等品;②e M >0 正常品;③0<e M <1 必需品;④e M >1 奢侈品。
4)恩格尔定律:对于一个国家或者家庭而言,富裕程度越高,则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第二节 供给分析
一、供给概述
1、供给的含义: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自身的价格;2)生产的成本;3)生产的技术水平;4)相关商品的价格;5)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
二、供给函数
1、含义:Q s =f(P)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2、公式:Q s =—δ+γ·P
3、图形: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Q 与P 成同方向变动。
4、供给定理: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动。
三、供给变动
1)供给量的变动:商品自身的价格引起的。
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数量组合点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2)供给的变动:商品自身价格以外的因素引起的。
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四、供给弹性
1、供给的价格弹性
1)含义: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公式:供给的价格弹性= 价格的变动比例
供给的变动比例
2)计算方法: A
弧弹性:e d =
Q
P
P Q •∆∆ 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
如要计算供给曲线某两点之间的弹性一般用供给价格弹性的中点公式来求得:
e d =222
12
1Q Q P P P Q ++•∆∆ 。
B 点弹性:e d =
Q
P
dP dQ • 表示供给曲线上某点的弹性。
另外,点弹性也可以用几何方法求得:
线性供给曲线上任一点的弹性,都可以通过由该点向数量轴引垂线求得。
3)弹性的五种类型:e d >1;e d <1;e d =1;e d =0;e d =∞。
①点弹性大于1,则供给曲线的延长线相交于横坐标的负轴; ②点弹性小于1,则供给曲线的延长线相交于横坐标的正轴; ③点弹性等于1,则供给曲线的延长线相交于坐标的原点;
第三节 均衡价格
一、均衡价格的形成
1.含义
1)均衡价格: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给数量。
2.计算
Q d =α-β·P ;Q s =—δ+γ·P ;Q d = Q s → P e 和 Q e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1、供给不变,需求变动:均衡价格和数量与需求同方向变动;
2、需求不变,供给变动:均衡数量与供给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反方向变动;
三、供求曲线的运用
1、最高限价:出售某种商品的法定最高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2、最低限价:出售某种商品的法定最低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四、蛛网模型
1.考察对象: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 2.研究方法:动态分析 3.基本假定:
1)商品本期产量决定于前一期的价格; 2)商品本期的需求量决定于本期的价格。
3)公式:
11)(--•+-==t t s t P P f Q γδ;
P P f Q d t •-==βα)(t ;
=s t Q d t Q
4.类型:
①收敛型:需求曲线斜率>供给曲线斜率 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②扩散型:需求曲线斜率<供给曲线斜率 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③封闭型:需求曲线斜率=供给曲线斜率 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