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一篇: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设计与反思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的:1.了解气团的概念;掌握冷暖气团的性质差异;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天气特点,并综合出在冷暖锋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锋面系统的活动特点。

4、学会识读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教学重点:冷暖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教学难点:冷锋与暖锋的判断;冷锋、暖锋的降水区位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么一句诗吗?——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锋与天气。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气旋、反气旋和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气旋和反气旋,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锋与天气。

讲授新课: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41页的第2段,找出气团的定义和类型。

2、从温度、湿度、密度、气压四个方面来比较冷暖气团性质差异。

3、过渡:咱们在三圈环流中讲过,从高纬度过来的冷气团和从低纬度过来的暖气团会在南北纬60°这个地方相遇,这两个冷暖不同的气团相遇后会形成什么?(极锋)好!咱们接着一起来看一下这个锋是怎么形成的。

4、演示锋的形成,提出锋面的概念,让学生注意观察冷暖气团的相对位置。

(为什么暖气团在锋面之上,冷气团在锋面之下?一上一下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会稳定存在吗?这时锋面附近的天气有何特点?)5、总结锋面的特点,并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6、演示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注意观察动画,根据两个动画中冷暖气团所占的主次地位不同,大胆地判断哪个是冷锋,哪个是暖锋,及简单地说明理由。

7、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动画及课本里的示意图动手画一下冷、暖锋的示意图,请两位同学上来画(在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冷暖气团的运动方向、降水的位置及雨线倾斜的方向)8、教师讲解及总结。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
高一地理组田东东《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一节课知识点较多,包括气团、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等重要知识点。

其中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与反气旋为本节课重难点内容,该部分内容具有空间形态,占据三维空间,较为抽象,同时又具有动态的变化特点,难度较大,整体上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本节课在高效课堂模式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通过自主预习,找出气团、锋面系统、冷锋、暖锋、气旋与反气旋的概念和特点,随后要求各小组按照自己的学习任务进行展示,学习小组之间互评。

我对重难点进行精讲,特别是对冷锋、暖锋的空间形态,过境时的天气变化状况,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天气状况进行重点剖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逻辑性也较强,所以我在讲述的时候注意按照逻辑顺序来讲,考虑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我在最后的精讲阶段,基本上是按照知识点的顺序来讲,但是因知识点较多,有时候会出现某些知识点的遗漏,比如:只讲解了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没有对南半球的进行说明与指导。

本节课基本能达到教学目标,但还存在一些却不足之处。

本节课要注意对学生的启发诱导,通过适当的互动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避免一味的让学生自主展示,因为部分知识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不到位,就会造成课堂时间的大量浪费,我在今后教学中应该及时根据学生的反映情况,及时调整策略,是课堂高效的运行起来,需要在这方面再加强努力。

《第三章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19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第三节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19选择性必修1

《天气系统》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天气图中的主要天气系统,并能根据天气系统的特点分析特定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天气变化趋势。

此外,还着重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不同天气系统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如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等基本气象系统。

难点在于识别并解读天气图,正确判断各类天气系统的移动路径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气候现象。

三、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准备《天气系统》的PPT课件,包括各类天气系统的图文资料及案例分析材料。

同时,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气象系统形成过程的动画演示等。

教学工具方面,需准备多媒体教室设备以及互动白板等辅助教学工具。

学生需提前预习教材内容,并准备笔记本和笔等学习工具。

通过通过这些辅助教学工具,教师能够更生动、直观地展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互动白板等工具的引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与教师进行实时交流和反馈。

在课程开始前,学生需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

同时,准备笔记本和笔等学习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学生记录课堂上的重点内容,方便日后复习和巩固。

除了教师的讲解和互动白板的演示,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通过这些辅助教学工具和学习方式的结合,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知,激发学生兴趣课堂开始时,教师可通过短视频或实时天气播报等形式,引出“天气系统”的主题,引起学生注意。

通过问询学生家中近期的天气情况,引导其关注天气系统对于日常生活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气旋和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气旋和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2.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意识。
3.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台风来临、沙尘暴等与气旋和反气旋相关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原因吗?”引导学生思考气旋和反气旋与天气现象的关系。
《气旋和反气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高中地理学科中的《气旋和反气旋》一课为例,该课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天气系统的基本概念、气候系统的组成等相关知识,对天气系统的认识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学习气旋和反气旋这两个重要的天气系统,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天气变化的原理和过程。
2.培养学生运用气象学原理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机制,提高学生的气象学素养。
3.使学生能够运用气旋和反气旋的知识解释实际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分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2.强调气旋和反气旋在气象学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气象学的兴趣。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最新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最新版)

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教学反思篇一: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常见的天气系统”,本节课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说教材(1)说课标要求首先我要说的是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分析就是要透过现象,探究本质,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

(2)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我要说的是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继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之后,从微观角度介绍影响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同时,也为后面自然灾害如洪涝等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际生活中,天气系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预报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

(3)说教学目标,然后说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和单一气团控制下的天气特征。

(2)了解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3)理解锋面系统形成的天气特征。

通过阅读冷锋、暖锋等各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4)理解低压、高压系统与天气特征。

通过学生绘制气旋、反气旋的气流图,提高学生的绘图能力。

(5)了解锋面气旋系统与天气特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团的概念、分类与天气特征,锋面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2)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列表比较冷锋与暖锋的天气特征。

(3)通过观看动画演示,绘制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的气流流动,列表比较气旋与反气旋及天气特征。

(4)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锋面气旋及天气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反思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常见的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的动态演变及其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在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过程中我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探究等,多数结论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观察讨论、对比总结、教师引导、补充得出。

通过学习,学生除全面正确地理解掌握了常见天气系统,在协作探究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的意识得到加强,还结合生活实际,学以致用,明确地理知识的实用性。

这节课我主要根据课程内容,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精心编制能统领大部分知识的主干问题,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一系列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教师创设出逼真的学习情境以及创设的富有启发意义的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们能对学习保持长久的兴趣与探索的欲望;而精心设计的情境和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为学生们的学习与参与提供一个交流互动与反思的平台。

在“锋面系统形成与天气;高、低气压系统的形成与天气”等难点的突破上,我始终将课件的动画演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

这一节课构思较为新颖,始终抓住“目标”,围绕天气做文章。

通过尝试我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我们认真理解新课程理念,亲手制作多媒体课件,适当应用地理课件,就能找到二者切合点,实现多媒体与教学过程的最优整合,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教学实验,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教学目标,向学生明确大纲要求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可有效地克服了学习的盲目性,形成学习动机。

利用多媒体可将新旧知识有机联系起来比较,启发思维。

借助展示的图片呈现的信息,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过程中学会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师生互动,体现新课改的要求。

通过利用多媒体有针对性地对知识点,特别是重难点处,设疑引思,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使之突破难点。

利用多媒体教学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能为学生感知、理解、记忆所学知识创造条件。

例如: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脚本设计。

气旋、反气旋是大气常见的运动形式,但看不见、摸不着,课本给出了其形成及天气的示意图,但学生很难较好地理解其“发生…发展…形成…天气变化”这一动态全过程,为此,在设计这一课件时将平面图与立体图相结合,充分展示了气旋、反气旋气流流动的动态全过程,通过其立体的动态的连续的图形、图像展示,学生形象生动直观地认识了气旋、反气旋,从而把握了其知识要点,突破了这一难点。

气旋和反气旋 教案(参赛)

气旋和反气旋  教案(参赛)

2.3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 区分气旋、反气旋与低压、高压之间的不同。

b. 理解气旋、反气旋形成的条件、过程,以及对天气的影响。

c. 阅读并能判读简易天气图,强化对等值线图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a.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旋、反气旋的形成过程及各要素的变化。

b. 通过对简易天气图的阅读和分析,判读气旋和反气旋。

同时运用对比分析法,分析气旋和反气旋的不同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气旋、反气旋的形成的原理,以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解释和我们生活和生产相关的天气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养成关注身边生活,关注自然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天气特点。

三.教学难点:1.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

2.天气图的判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比较分析法、读图分析法。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用具:教材.教参.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前不久上映的一部电影《一出好戏》,里面有一个桥段是黄渤和小兴两个人,在无人岛上饿得实在是不行的时候,天空中竟然掉下了鱼,之后鱼越来越多,这才明白下起了鱼雨。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小片段。

播放视频《一出好戏》“鱼雨”片段。

从来只是听说过天上掉馅饼,天上下鱼雨?还是真的存在,还是人的幻想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密这一神秘的自然现象。

因此,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2.新授课:(板书):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师:大家先阅读教材第一段第二段,完成自主学习部分。

(老师总结学生的预习情况)师: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什么是低气压、高气压?(板书):低压、高压(投影)教材图2.21师:请大家看教材图2.21。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低气压。

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就是高气压。

请你指出图中有几处高气压、低气压?说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的气压值。

生:(观察指认回答)师:很好。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气象学与天气学》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常见的天气系统,包括气旋、反气旋、锋面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 培养学生通过气象图分析天气系统,预测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提高他们关心天气、保护环境的思想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旋、反气旋、锋面系统的形成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教学重点:掌握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基本概念,学会分析气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气象图、黑板、粉笔。

2. 学具:气象图分析工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天气现象,引发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导入新课。

细节:播放台风、沙尘暴、寒潮等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些天气现象背后的天气系统。

2. 知识讲解:(1)气旋:讲解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2)反气旋:讲解反气旋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锋面:讲解锋面的定义、形成原因、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通过分析气象图,讲解如何判断气旋、反气旋、锋面,并预测天气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分析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气旋、反气旋、锋面的概念及其特点。

2. 板书右侧: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给定的气象图,判断天气系统,并预测天气变化。

2. 答案:详细解答步骤和天气变化预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关注气象预报,了解更多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提高学生的气象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2. 气象图分析方法和天气预测步骤。

3. 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一、气旋、反气旋、锋面的形成原因及特点1. 气旋的形成原因:气旋是由于地球自转、地表非均匀加热和大气层结不稳定等因素作用下,形成的旋转性低气压系统。

高中地理_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过程绘制示意图(强调风向的变化)b. 进一步分析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补充降雨方面的知识)(2)反气旋a.反气旋的形成过程,逐步讲解,并逐步绘制示意图(强调注意风向的变化)b. 进一步分析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现象(3)放映关于气旋和反气旋形成过程的动画展示思考不同气旋和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天气状况观看动画展示进一步加深对气旋和反气旋的理解4、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的变化a.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北半球,来分析南半球的气旋和反气旋的变化b. 进行南北半球的对比分析学生在图上绘制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变化特征,独立完成表格内容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有助于对不同半球的气四、课堂总结(结合板书)对于本节知识点进行一个简单地回顾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以及形成的天气主要知识总结依据板书积极配合老师回顾并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帮助学生对于本节课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五、课堂检测见附页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五、课堂检测1.下列各组排序与图中排序相符的是( C )A.①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北半球的气旋③南半球的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B.①北半球的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C.①北半球的反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旋④南半球的反气旋D.①南半球的反气旋②南半球的气旋③北半球的气球④北半球的反气旋2. 能正确表示我国长江流域伏旱天气成因的是(B)A.副极地低压B.反气旋C.气旋D.赤道低压3. 下图示意海平面两条闭合等压线若M点吹东南风,则该天气系统所处的位置和性质分别为( A )A.北半球、气旋 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气旋 D.南半球、反气旋4. 当广州东部洋面上形成一比较稳定的气旋时,广州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是( C )A.盛行下沉气流,寒冷干燥 B.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多雨C.吹西北风,湿热多雨 D.吹东南风,湿热多雨附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对比表气压状况低气压高气压水平气流北半球逆时针向中心辐合顺时针向四周辐散南半球顺时针向中心辐合逆时针向四周辐散垂直气流上升下沉天气状况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示意图空间示意图平面示意图(北半球)我国典型的天气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长江流域七、八月份的伏旱,冬季寒潮,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一、气旋与反气旋(一)气旋(二)反气旋1、中心气压 1、中心气压2、四周气流 2、四周气流3、中心气流 3、中心气流4、天气特点:阴雨 4、天气特点:晴朗5、举例 5、举例:台风学情分析1、学生学习本节之前已具备一定的天气系统的知识。

最新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与反思

最新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与反思最新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与反思最新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本节前面主要介绍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大气运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教材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学习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

在上一节课学习锋面天气系统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气旋与反气旋等天气系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识读天气预报节目中常出现的简易天气图,听懂播放的天气形势预报,解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天气现钟象。

这节课紧紧抓住人和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在拓宽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观察、动手等地理技能素质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逻辑思维能力及地理创新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略)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和概念辨析。

2、过程与方法绘制简易天气图,分析气旋(低压)与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的特点。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从感知、理解、巩固到应用的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献身科学的情感,培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教案《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教学重点:绘制简易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天气系统图,并分析其特点。

五、教学难点学会解析日常生活中一些天气变化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板图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八、学法指导:利用原有的基础知识分析、推理获得新知识;注重读图、画图、析图,培养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九、程序设计: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课件呈现激趣性的思考题,老师作一定的引导。

学生回答问题后引入低气压与高气压的概念。

回答相关的设问回顾和巩固原有的基础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上升气流、下沉气流与天气的关系。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的天气系统之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的天气系统之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 选拔功能。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实施学习评价,不仅能够 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的发展。
极性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这节课基本由学生完
成,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2.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课程教学要怎么转变才能
更好实现育人目标?
课例研究综
a.注重教学设计:一切教与学的活动设计要以学生

为中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地理学科知识结构的
问题链,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将知识点由
高中地理必修 1 为自然地理,内容主要有地球运 动、常见的天气系统、气候、洋流、地质构造、地理环 学生学习能 境的地域分异等,这些知识都是高度抽象的内容,学习 力分析 这些知识要求学生理解能力强,有足够的学习兴趣。否 则,在听老师讲这些知识就如同天方夜谭。再者,教材 的结构,先难后易,也使学生开始学习地理就遇“拦路 虎”,打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事实上,必修二 的人文地理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必修一难度大,学生 已经失去了学习地理的热情;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的天气系统之气旋(低压)与反气 旋(高压)》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地理
教学课例名
《常见的天气系统之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

“气旋与反气旋”是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也
是影响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这部分内容是本节,
以至全单元的重点和难点。本课只是给学生一些“入
Hale Waihona Puke 门”的基础知识,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教材分析
长期以来,地理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尤其是在初中。 所以,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这门学科,学习时间投入不 足,甚至课堂上都不能专心听讲,这样的态度使地理学

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

(完整版)高三复习课教案: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高三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让学生观察动画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和对天气的影响。

2、提高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能够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图。

3、通过对点演练和针对训练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冷暖锋、高低压以及锋面气旋的判读2、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的锋面天气。

3、高压系统、低压系统的天气特征。

【教学难点】1、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2、南北半球气旋与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锋面气旋的判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实战演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引导学生回忆近几日天气的变化特点,说出天气变化带给自己的感受,引出本节课)情境问题:今天出门在外同学们有什么感受?那昨天呢?前天呢?学生回答:冷、热。

引出新课: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忽冷忽热的感觉,它和常见的天气系统有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来重温天气系统。

【知能构建】天气的影判读对天气的影- 1 -转折:首先我们来重温锋面系统一、锋面系统问题探究1:冷、暖锋过境前、时、后,天气状况怎样?1、教师动画演示,学生观察动画思考归纳【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播放锋面动画,通过教师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学生回答探究问题【学生明确】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温高、气压低刮风、阴天、雨雪、降温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暖锋气温低、气压高连续性的降雨天气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2、以我国具体的天气实例为主,简单介绍准静止锋,使学生明确准静止锋控制下的天气特点即可。

影响我国的准静止锋:①江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6~7月):江淮准静止锋②云贵高原东北(城市:贵阳)的冬雨连绵(天无三日晴):昆明准静止锋③华南准静止锋(南岭一带);④天山准静止锋。

3、通过讲解中国东南沿海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说明锋面是影响我国的重要天气系统,并使学生牢记中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南岭五,江淮六,两北七八九回头。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天气系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天气系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在教学中应利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授课,启发学生主动思
考。
基于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和此年龄段学
生的性格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内容,现拟定以下教学方
法:
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比较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讲授法和演示法。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诱导学生一步步推敲思考,
教学策略选 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及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节课有
1.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了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规

律,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自我探究能力,但地理空间的抽
学生学习能 象思维能力依然不够成熟,需要创设情境进行引导。
力分析
2.心理特点:高一的学生学习任务较繁重,注意力
易分散,但对新奇的变化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因此,
独立创作的能力]
1.通过课堂巩固练习评价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
达成情况
课例研究综
2.课后作业是两道中等难度的延伸性开放性题目,

主要考察学生过程与方法的掌握状况
3.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4.教学环节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达成度,评价
主体是学生,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法
择与设计 多对对比性概念出现,如冷锋与暖锋、高压与低压,适
宜用比较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对于比较抽象的冷暖
锋、气旋的气流状况等,用动态幻灯片展示,形象生动;
由于本节课内容较难,教师讲授仍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
一。
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以动画演
示变化,以图像增强效果,增加可视性和吸引力,将抽
象形象化。 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
念 结合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冷暖锋及对天气影响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教学设计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了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b. 掌握气旋和反气旋形成的原理和特征;c. 理解气旋和反气旋在天气系统中的作用;d. 能够分析和判断气旋和反气旋对天气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b. 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c. 多媒体展示,使学生能够利用多种资源获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于天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兴趣;b.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2. 教学难点:气旋和反气旋的相互作用及与天气系统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播放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天气系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对气旋和反气旋有什么了解?对于气旋和反气旋你们都见过吗?步骤二:概念讲解(20分钟)1. 教师以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介绍气旋和反气旋的基本概念。

a. 气旋:大气的旋转运动。

b. 反气旋:与气旋运动相对的,大气的反向旋转运动。

2.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动画等形式讲解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a. 气旋形成: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形成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运动的结果。

b. 气旋特征:风向逆时针转,气压中心低,最低气压在旋转中心。

3. 教师讲解反气旋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a. 反气旋形成:冷空气上升、热空气下沉,形成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运动的结果。

b. 反气旋特征:风向顺时针转,气压中心高,最高气压在旋转中心。

步骤三:案例分析(3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以下气象现象的原因和特征:a. 龙卷风的形成原理和特征;b. 台风的形成原理和特征。

2. 学生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将分析结果呈现给全班。

步骤四:探究活动(6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观察天气状况,并记录下来。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2.3常见的天气系统》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图) 学
那么卫星云图上能看出什么名堂呢?(……)云系变化→降水 过
→地理上称为天气系统 程
常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有两大类:锋和气旋,这节课我们先从锋
开始学习
▲新课学习
(自主学习)
现在大家将课本翻到 P41,阅读第 1-3 段文字,完成【自主学习】
“1.锋的相关概念”。(2-3 分钟)
1.锋的相关概念 概念 解释 图示
2.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个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 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 况。
3.能运用简易天气图,说明天气系统的活动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2.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3.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和动机。 2.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认识观,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学 (分析学生在本课中所需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课堂学 生习行为与习惯、合作学习氛围、学生认知障碍等) 学 1.高一学生通过学习之前的力学内容已经初步具备分析和归 习纳、具体和抽象的思维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和对问题进 能行反省的能力,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思维能力的准备。 力 2.高一学生具备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 分科学探究的意识,为本课题的学习做好了探究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准 析备。 教 (根据您的教学思路,以及您对高效课堂的理解,说明您采用 学何种教学实施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样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实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2.3 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及总结 反思
学 高中地理
科 教 《2.3 常见的天气系统》 学 课 例 名 教 1.冷锋的形成及其天气过程。 材 2.气旋和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征及其天气特点。 分 二、教学难点 析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理解冷锋天气与暖锋天气。 2.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 3.天气系统图的分析,特别是理解锋面气旋。 教 (按最新版《课程标准》中的目标维度) 学 一、知识与技能 目 1.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理解锋的概念与分类; 标理解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气旋和反气旋教案

常见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内坑中学曾清清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气旋与反气旋。

2、掌握气旋与反气旋的形成、特点和天气状况。

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教学以识图、辨图、启发诱导、精讲多练为主, 学会阅读和绘制气旋和反气旋示意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学生懂得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性、用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解释自然天气现象, 树立献身科学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天气状况。

三、教学方法图示法、对比法(课内探究式整合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观看天气预报, 从生活中的地理理解其中所说的天气现象, 联系所学的知识。

过渡:(天气预报中提到的降温、下雪、阴雨、雾主要是由冷锋造成的)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冷锋和暖锋, 除了这两种天气系统还有哪些天气系统会造成天气变化的呢?气旋与反气旋,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

[讲述新课](阅读并思考)什么是低压(气旋)与高压(反气旋)系统?低压或气旋, 高压或反气旋, 都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

A低压、高压指气压分布状况低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增加高压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减少B.气旋、反气旋指气流状况气旋总是伴随低压出现, 形成低压(气旋)系统反气旋总是伴随高压出现, 形成高压(反气旋)系统因为他们指的是同一个天气系统, 所以气旋就是指低压系统, 反气旋就是高压系统。

过渡:由于气旋与反气旋的气压和气流状况的不相同, 其天气状况也不相同, 现在我们先来学习气旋。

一、气旋(低气压)与天气【学生活动】: 用图示回答以下问题:近地面气旋的气压是如何分布的?水平方向的气流如何运动?垂直方向上呢?【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画图的技巧A: 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 再画出风向(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北半球气旋:逆时针方向辐合, 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辐合B: 接着再画出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情况。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高中地理教学课例《常见的天气系统──气旋与反气旋》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因为这样能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所选内容是与我们日
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生感兴趣、便于接受,这样不仅
使学生感到亲切,而且把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
来,避免纸上谈兵,赋予课本以鲜活感,有利于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习有用的
地理、生活中的地理”的学科价值。
择与设计
2、先搞清锋面气旋的成因
3、认知锋面气旋的性质与运动方向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锋面气旋的理解
活动:合作探究学习气旋与反气旋及天气 过程: 第一,给出一组水平等压线示意图,让学生画出三 种情况的风向(理想状态;高空中;近地面),并让学生明 白水平等压线只是理想状态,实际海平面等压线是弯曲 的,有的甚至是闭合的。 第二步给出一组位于北半球等压线闭合的图让学 生画出周围四点的风向(应强调是属于近地面的情况), 学生通过图不难发现大气的流动状况。 第三步我借用多媒体技术把这组等压线做成立体, 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空间感,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心气流 教学过程 的运动状况及对应的天气情况。 第四步,利用左右手法则来进行巧妙的记忆:伸开 双手,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向下表示反 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向手心握,表示气流水平运动 方向,右手适用于北半球,而左手则适用于南半球。 培养学生素养: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营造动态立体的运动效 果,显示气旋与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的大气 流动状况,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画,自己分析、思考、 归纳。同时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和学生
交流,让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思考解答问题,从而让他
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乐趣,挖掘潜力,发现自我,从
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各知识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这节内容是天气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对于这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最后都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

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

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

在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首先,用台风天气云图、台风天气的图片导入,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由此引入气压中心。

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时,从分析成因入手,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画出风向,进而总结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转辐合、反气旋顺时针旋转辐散,南半球气旋顺时针旋转辐合、反气旋逆时针旋转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讲解锋面气旋天气的形成时,用多媒体演示:气旋中心辐合上升的气流,而在气旋所在的低压槽部容易产生不同性质气流的相遇,形成锋面,反气旋中心下沉辐散的气流,多晴朗天气。

在本节知识的讲解中,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画图的能力上,通过对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效果。

通过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和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过多的强调画出气旋反气旋的示意图,对于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只是简单带过,导致有的学生能画出示意图,确说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2、在用表格对比气旋反气旋时,速度过快,没有留够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很多学生没有跟上节奏。

3、台风这个知识讲解过细,台风是热带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但是台风中心有一个台风眼是下沉气流,很多学生看到示意图马上就认为中心下沉气流台风是反气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重要的天气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教学反思
这节内容是天气系统的一个重要内容,教材对于这部分的内容都是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然后再说明受这些天气系统的影响,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最后都安排一些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又突出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

我国全年都受温带气旋影响。

夏季东南沿海主要受热带气旋影响。

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与天气知识的学习是分析、理解和预测我国天气和气候形成原因和过程的原理性知识。

在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引导学生探究,首先,用台风天气云图、台风天气的图片导入,提问学生这是什么天气系统所带来的天气,由此引入气压中心。

在教学气旋与反气旋在南北半球不同的旋转方向时,从分析成因入手,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再根据地转偏向力的偏转方向画出风向,进而总结在水平方向上北半球气旋逆时针转辐合、反气旋顺时针旋转辐散,南半球气旋顺时针旋转辐合、反气旋逆时针旋转辐散,垂直方向上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反气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讲解锋面气旋天气的形成时,用多媒体演示:气旋中心辐合上升的气流,而在气旋所在的低压槽部容易产生不同性质气流的相遇,形成锋面,反气旋中心下沉辐散的气流,多晴朗天气。

在本节知识的讲解中,我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画图的能力上,通过对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气旋反气旋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效果。

通过本节课重难点知识的讲授和课后学生的反馈情况,我发现了以下几点问题:1、过多的强调画出气旋反气旋的示意图,对于气旋反气旋的概念只是简单带过,导致有的学生能画出示意图,确说不清楚这是什么东西。

2、在用表格对比气旋反气旋时,速度过快,没有留够时间给学生做笔记,很多学生没有跟上节奏。

3、台风这个知识讲解过细,台风是热带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但是台风中心有一个台风眼是下沉气流,很多学生看到示意图马上就认为中心下沉气流台风是反气旋。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在导入后讲解气旋反气旋概念时,在旁边配上气旋和反气旋的图片,图文并茂,加深学生的印象。

2、在对比气旋反气旋时,先给出空白表格,给学生思考时间,先尝试自己完成表格,教师再进行总结,通过对比、自主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这个知识点。

3、讲解台风的时候,先讲台风的概念,带来的天气、出现的时间以及我过受台风影响的地区,最后在学生对台风有一定认识后,再简单提一下台风的结构,把握好重点。

4、因为锋面气旋涉及低压槽,在讲解锋面气旋时,要先讲解主要的几个气压场,高气压、低气压、高压脊、低压槽,多找一些等压线分布图,让学生辨认,再对锋面气旋进行讲解。

在今后还是要多去听指导老师和老教师的课,多请教多学习。

课前备课充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节奏和教学的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