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2)马歇尔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
他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 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 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提出了“组 织”这一第四生产要素。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 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他不仅提出了产业组织 的概念,而且第一次触及到了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三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 产业组织的定义和理论渊源 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框架 1.3 芝加哥学派 1.4 可竞争市场理论 1.5 新制度学派等其他学派(自学)
1.1、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组织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
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等。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
(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 构的产业中,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 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 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产生超额利润,破坏 资源配置效率。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 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SCP范式的两个非常重 要的特征。
方法标准评价:
不再将不现实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 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注意从不同方面提供判断有效竞争状况标准, 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基础。
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 全面的分析。
梅森的弟子贝恩1959年出版了《产业组 织》一书,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 由于这些研究主要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 因此又被成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至此就 建立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思考:产业的定义?
2、理论渊源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迄今只有40多年 的历史。然而,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 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密关于竞争机制的论述,但 最早把产业组织引入经济学的是马歇尔,也有 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理论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 要素理论”。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 理论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这一矛盾至今仍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
(3)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同时出 版了专著《垄断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 理论》,不谋而合的提出了纠正传统自由 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
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范式 1、理论体系的建立
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所 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 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 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手 段。
(1)“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 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 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 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SCP范式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 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 业数的增加和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经济基 本上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 于哈佛大学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 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也被 称为 “结构主义者”。
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标准从二分法 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 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市场结构标准: (1)集中度不太高;(2)市场进入容易; (3)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
市场行为标准: (1)对于价格没有共谋;(2)对于产品没有共 谋;(3)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荣。
市场绩效标准: (1)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 (2)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 (3)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 (4)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 (5)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
贝恩最大贡献提出了SCP分析范式
市场结构S
企业行为C
市场绩效P
• 买者与卖者的数量 和规模
• 产品差异 • 进入(退出)障碍 • 垂直一体化 • 多样化经营
• 定价行为 • R&D • 投资 • 广告 • 竞争行为 • 购并 • 串谋
• 产品质量 • 技术进步 • 利润率 • 效率 • 增长 • 股东价值
首先,触及了垄断问题,论述了所谓完 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第二,触及了产品 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用等造成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第三,提 出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
“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企业追 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 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 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 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和国家政权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定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 通常是指上述组织概念中的第三种含义,即同 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 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 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按照三分法标准,把产业分 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 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 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 “市场结 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分析框架。
(1)亚当斯密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能解决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使有限的资 源得到最优的合理的配置。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 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 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至19世纪60年代,西欧自由竞争的资本 主义发展到顶点,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 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马歇尔研究分工 与机器、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 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形态等问题 时,触及了“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现象,而规模经济又是与组织形态 直接相关的。
(2)马歇尔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
他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 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 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提出了“组 织”这一第四生产要素。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 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他不仅提出了产业组织 的概念,而且第一次触及到了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
第三章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1 产业组织的定义和理论渊源 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框架 1.3 芝加哥学派 1.4 可竞争市场理论 1.5 新制度学派等其他学派(自学)
1.1、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
组织这一概念通常包括三种含义: 第一,指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予以
编制,如作为企业管理职能之一的组织等。 第二,指形成的形式。如各种党派、团体、
(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 构的产业中,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 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 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产生超额利润,破坏 资源配置效率。
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 法上偏重实证研究是SCP范式的两个非常重 要的特征。
方法标准评价:
不再将不现实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 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
注意从不同方面提供判断有效竞争状况标准, 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基础。
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 全面的分析。
梅森的弟子贝恩1959年出版了《产业组 织》一书,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 由于这些研究主要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 因此又被成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至此就 建立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
思考:产业的定义?
2、理论渊源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迄今只有40多年 的历史。然而,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 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密关于竞争机制的论述,但 最早把产业组织引入经济学的是马歇尔,也有 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理论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 要素理论”。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 理论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这一矛盾至今仍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
(3)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1933年,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同时出 版了专著《垄断竞争理论》《不完全竞争 理论》,不谋而合的提出了纠正传统自由 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
1.2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范式 1、理论体系的建立
1940年克拉克提出有效竞争概念,所 谓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 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中,政 府的公共政策将成为协调两者关系的主要手 段。
(1)“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 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 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 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SCP范式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 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 业数的增加和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经济基 本上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 于哈佛大学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 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也被 称为 “结构主义者”。
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标准从二分法 扩展为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 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市场结构标准: (1)集中度不太高;(2)市场进入容易; (3)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
市场行为标准: (1)对于价格没有共谋;(2)对于产品没有共 谋;(3)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荣。
市场绩效标准: (1)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 (2)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 (3)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规模; (4)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 (5)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
贝恩最大贡献提出了SCP分析范式
市场结构S
企业行为C
市场绩效P
• 买者与卖者的数量 和规模
• 产品差异 • 进入(退出)障碍 • 垂直一体化 • 多样化经营
• 定价行为 • R&D • 投资 • 广告 • 竞争行为 • 购并 • 串谋
• 产品质量 • 技术进步 • 利润率 • 效率 • 增长 • 股东价值
首先,触及了垄断问题,论述了所谓完 全竞争市场是不存在的。第二,触及了产品 差别、生产条件差异以及广告费用等造成的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第三,提 出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
“马歇尔冲突”(Marshall’s dilemma):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企业追 求规模经济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 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 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 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企业、学校、医院、家庭和国家政权等。 第三,指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1、定义
所谓产业组织(Industrial organization), 通常是指上述组织概念中的第三种含义,即同 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 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 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按照三分法标准,把产业分 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 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 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 “市场结 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分析框架。
(1)亚当斯密的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被西方古典经济学认为能解决 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使有限的资 源得到最优的合理的配置。
竞争机制被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 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 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至19世纪60年代,西欧自由竞争的资本 主义发展到顶点,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 渡。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当马歇尔研究分工 与机器、某一地区特定产业的集中、大规模 生产及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的形态等问题 时,触及了“规模经济”(Economics of Scale)现象,而规模经济又是与组织形态 直接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