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献需要注意的问题
文献阅读的正确行为是讨论部分感兴趣
![文献阅读的正确行为是讨论部分感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37c74bc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c1.png)
文献阅读的正确行为是讨论部分感兴趣文献阅读的正确行为是讨论部分感兴趣的文章文献阅读的正确行为:1.先通读各个小标题,也就是results部分,弄清楚文章的思路和内在联系。
2. 看每个小标题对应的结果图和图注,了解文章通过什么手段来验证科学假设,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记。
3. 最后再把全文通读,根据做好的标记到文中找具体的解答,做好阅读摘要,注意作者在discussion部分的写作方式和经典句式。
通读文章前需要准备的问题:1.文献解决了什么问题?是否发现了新的机制、新的biomarker还是新的药物作用靶点等等。
2. 这个问题重要么?为何重要?这点在introduction里面作者会提出交代,即文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3. 作者提出了什么假设来解决上述问题?理论依据是什么?4.作者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他们的假设?你还知道其他什么方法?要注意你的实验室/你手头上可以实现其中哪些方法,以后遇到此类的问题就可以采用啦。
5. 这些方法是否符合论证假设的需要?是否不够全面还可以有其他的补充?还要考虑实验材料涉及到哪些?细胞、动物、临床是否都覆盖到了?6. 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有什么创新?实验证据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7. 所有的实验结果图都可以看懂吗?8. 文章是如何描述结果、如何解析图表趋势,论据如何组合,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9. 写作上的亮点有哪些?10. 文献的总思路图?(问题、设计、方法和讨论的逻辑关系是什么)看完思考文献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即文献的减分项,机制是不是做的不透,创新性是否不足。
要是自己接着此方向继续做,哪些是在我所在工作条件下可以做的,哪些必须要做,哪些别人肯定比我做得更好更快?有人说过一篇文献最重要的部分依次是:图表,讨论,文字结果,方法,这也是不无道理的。
对一个领域熟悉之后,能做到仅通过阅读图表及其说明文字即能把握文章的方法、结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最必要的信息的要求。
或者发展到定期查新得到的文章只须看摘要、图表即可,个别涉及新方法或突破性结果,再看讨论,文字结果和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faf1f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61.png)
简述文献阅读的方法
文献阅读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文献阅读方法:
1. 确定研究问题和目标:在开始阅读文献之前,需要明确自己研究的问题和目标,这有助于筛选和集中注意力。
2. 阅读文献目录和标题:文献目录和标题可以帮助快速了解文
献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可以先看目录和标题,确定要阅读的文献类型和主题。
3. 精读文献摘要和结论:文献摘要和结论是文献的核心内容,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
可以根据摘要和结论来了解文献的主题、方法、结果和结论。
4. 查阅文献细节: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些信息不够清楚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可以通过查阅文献细节来了解相关知识点。
5. 总结文献贡献:在阅读结束后,需要总结文献的贡献和局限性,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和局限性。
6. 文献评价和分类:文献评价和分类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
和应用文献,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需求,对文献进行分类和评价。
以上是常用的文献阅读方法,不同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阅读技巧。
在实际阅读中,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文献阅读效率和质量。
如何高效检索和阅读文献
![如何高效检索和阅读文献](https://img.taocdn.com/s3/m/a708e743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3.png)
如何高效检索和阅读文献高效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每位学者、研究人员以及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文献数据库的发展,我们可以使用一些策略和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加高效地检索和阅读文献。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提高文献检索和阅读的效率。
1.建立清晰的研究目标和问题:在开始检索文献之前,确保你明确了自己的研究目标和问题。
这有助于你更加专注地检索和阅读相关的文献。
2. 使用专业的文献数据库:专业的文献数据库如Google 学术、PubMed、SciHub等,可以提供大量的学术文献资源。
有些数据库还提供了高级的检索功能,如设置筛选条件、加入关键词等。
3.使用正确的关键词:在检索文献时,使用正确的关键词是非常关键的。
选择能够准确描述你研究问题的关键词,并使用逻辑运算符(例如AND、OR)来组合不同的关键词。
4.使用引文索引:引文索引可以帮助你找到与特定文献相关的其他相关文献。
使用引用索引(如SCI、SSCI、CSSCI等)来确定哪些文章引用了你感兴趣的文献。
7.速读和扫描文献:了解如何进行速读和扫描文献是高效阅读的关键。
通过快速浏览标题、摘要和引文,你可以迅速确定该文献是否与你的研究相关,并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8.笔记和摘录:阅读文献时,及时记录重要的信息是很有帮助的。
你可以使用笔记本、电子笔记软件或文献管理工具来记录和整理文献信息。
9.学习文献阅读技巧:阅读学术文献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学习和提高文献阅读技巧,如了解各种文献类型、学习如何理解图表和统计数据、学习如何分析和评估文献的可靠性等,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文献。
10.追踪最新研究动态:定期追踪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期刊,可以帮助你及时了解到前沿的研究成果。
你可以关注相关领域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以及研究机构的网站,以获取最新的研究动态。
总结起来,高效检索和阅读文献需要合理运用工具和策略、清晰的研究目标和问题、合理选择关键词和数据库、使用文献管理工具、扫描和筛选文献、采取速读和笔记等方法。
学会有效地解决历史文献阅读问题
![学会有效地解决历史文献阅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0213c4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fb.png)
学会有效地解决历史文献阅读问题历史文献是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们记录了人类的智慧与经验。
然而,由于历史文献的特殊性,很多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在阅读历史文献时更加高效地获取相关信息。
一、提前了解背景知识在阅读历史文献之前,提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历史时期、相关人物、事件背景等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把握作者的意图和写作背景。
可以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综述、或是请教专业的历史学者来获取这些信息。
二、了解文献的作者和写作背景了解文献的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作者的身份和背景可以对文献进行更准确的解读。
通过了解作者的专业背景、学术成就、研究方向等信息,可以对文献内容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进行初步评估。
此外,还可以了解文献的写作背景,包括出版时间、出版机构、受众对象等等,这些都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理解。
三、掌握最佳的阅读顺序历史文献通常会有很多章节,而每个章节都会包含丰富的信息。
为了有条理地读懂全文,掌握最佳的阅读顺序是必要的。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先阅读目录和摘要,了解全文的框架和主要内容。
然后,按照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有目的地选择性地阅读特定章节,逐渐深入了解。
四、学会梳理历史文献的思路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文献的意图和论证思路,梳理文献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实现:1. 阅读文献的开头和结尾,了解作者的中心观点和总结。
2. 查找关键词及其在文献中的出现频率,从而确定作者关注的重点。
3. 找出作者的主要论证方式,如事实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演绎等,以及论证所依据的证据和案例。
4. 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与其他学者的观点进行比较和对比。
5. 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五、善用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目在阅读历史文献时,善用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目是提高阅读效率的捷径。
通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目,可以进一步了解文献所涉及的相关概念、事件和人物,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献内容。
阅读文献三大问题
![阅读文献三大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655dd5d15abe23482f4df7.png)
阅读文献三大问题阅读文献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三个:坐不住,记不住,想不开。
一:坐不住坐不住,指的是不喜欢看文献。
为什么我们喜欢看小说,看电视剧,却不喜欢看文献呢?首先是因为看文献难,其次是因为看小说、电视剧更有趣,而看文献却枯燥乏味。
1.通过大量阅读使看文献成为自己擅长的事情。
人们总是对自己擅长的事情感兴趣,当大量阅读文献之后,积累了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领悟到了阅读文献的方法,再去看文献难度降低很多,就容易静下心来读了。
一开始看文献,好比跑马拉松,很痛苦;熟练了之后,好比散步,很轻松。
此外,在某一领域内阅读了一定量的文献之后,对该领域变得熟悉起来,而熟悉也可以增强兴趣。
2.带着问题看文献。
问题一旦提出,就有了回答的需求。
带着问题看文献,满足了自己回答问题的需求,而需求得到满足就会导致快乐,所以带着问题看文献会更有兴趣。
需要注意的是,提出问题之后,不要马上看文献,而要冥思苦想一段时间。
这就如同人在不是很饿时吃饭没胃口,如果饿了一天之后,随便吃什么都觉得很好吃。
冥思苦想的阶段,就好比忍饥挨饿的阶段,可以很好地“酝酿兴趣”。
3.树立明确的目标。
例如,一天看一篇文献,或者一周精读一篇文献。
树立目标之后,就有了看文献的动力。
如果能找到同学和自己树立同样的目标,相互监督、交流,则效果会更好。
二、记不住精简记忆内容,抓重点,舍次要。
把文献精简为一句话,几句话,或者很短的一段话。
对于重要文献,定期的复习很重要。
向别人介绍文献内容马臻老师曾经在《解答读者问题——读文献等》的博文中说过:“好的文献至少要读三遍。
做试验前读一遍,实验中读一遍,写文章时再读一遍。
”这个建议很好。
做试验前看过的文献,可能在做实验中就会忘记,也可能没有注意到对自己有用的细节,在做实验中再看,往往有新的发现。
读文献当然不可能啥都记住的,很多细节问题(如这个峰、那个峰)大多记不住,也不必都记住。
但是关键在于领会:(1)这篇文章研究了什么东西?(2)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3)得到了什么关键结果和论断?如果你要开展后续研究的话,还可以思考(4)这篇文章有什么不足?怎样开展后续研究?三、想不开1.本文有多重要,为什么?判断研究重要性的能力是科研鉴赏力的主要构成。
文献心得体会
![文献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9219c32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5e.png)
文献心得体会文献是指经过认真研究或调查后,写出来的专门讨论某一问题的学术性或科学性文章。
阅读文献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阅读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以下是我阅读文献后的一些体会。
首先,文献的阅读需要注意细节。
文献中的每一个名词、每一句话都可能包含着重要的信息,有时候甚至是整个论文的关键。
我在阅读文献时常常发现,一些重要的结果或结论往往藏在文章的末尾或次要的段落中。
因此,我学会了仔细阅读每一个字、每一段,并进行思考和分析,以确保我不会错过任何重要的内容。
其次,文献的阅读需要有批判性思维。
每一篇文献都是作者的观点和思考的结晶,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观点和结论都是正确的。
在阅读文献时,我会尽可能地思考文章中的每一个观点和结论是否合理,是否有根据,是否可以被验证。
我会关注文章的方法和数据是否可靠,是否存在偏差。
通过进行批判性思考,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价文献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为自己的研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第三,文献的阅读需要进行整合和概括。
文献中的内容常常是零散的,需要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思路和观点。
在阅读文献之后,我经常会进行总结和概括,将不同文献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整合和概括的过程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清思路,加强对问题的认识,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指导。
最后,文献的阅读需要持续的学习和积累。
学术界的研究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每时每刻都可能有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
因此,阅读文献并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和积累过程。
我会定期阅读相关的文献,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
同时,我也会通过整理和归纳,形成自己的文献库,方便以后查阅和引用。
通过阅读文献,我不仅加深了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还学会了细节的把控、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整合和概括的能力,并培养了持续学习和积累的意识。
这些体会不仅对我的学习和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而且也为我未来的学术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献研读遇到的问题
![文献研读遇到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6ff527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b.png)
文献研读遇到的问题
研读文献时,研究者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对应的建议:
1.文献获取问题:
问题:在获取需要的文献方面可能遇到访问限制、付费障碍或文献不存在的情况。
建议:尝试使用学校、图书馆或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库和资源。
此外,向同事请教或使用学术社交网络也可能有助于获取特定文献。
2.文献理解问题:
问题:有时文献可能难以理解,特别是对于某些专业术语或复杂的统计学和方法学。
建议:寻求同领域专家或老师的帮助,使用专业词汇的词典或解释性文章,以加深对难点的理解。
有时,反复阅读和笔记也是帮助理解的有效方法。
3.文献综述问题:
问题:如何将文献综述组织得清晰、连贯,确保不漏掉重要的研究成果?
建议:制定一个明确的文献综述计划,按照主题或时间线来组织文献。
在综述中强调不同研究的关键发现,并尝试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
4.文献质量问题:
问题:如何评估文献的质量,确保选取的文献是可靠和具有代表性的?
建议:注意文献的来源、作者资质、研究方法和实证结果。
选择来自著名期刊、有高引用率的文献,并确保作者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资质。
5.文献更新问题:
问题:领域知识不断更新,如何保持对最新文献的了解?
建议:定期订阅领域内的期刊、会议和学术社交媒体。
使用学术搜索引擎,设置文献推送通知,以确保获取最新的研究成果。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f8aea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6.png)
文献阅读应遵循的原则文献阅读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准确、全面、系统地阅读文献对于科学研究的进展至关重要。
文献阅读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
在进行文献阅读之前,需要明确阅读的目的和任务,根据研究领域和具体课题确定阅读文献的范围和要求。
明确目的和任务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指导后续的研究工作。
第三,有目的性地阅读文献。
在进行文献阅读时,需要有明确的目的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
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课题确定文献的相关性和重要性,在文献中找出与自己研究问题相关的部分进行深入阅读和分析。
第五,批判性地评价和分析文献内容。
在阅读文献时,需要保持批判性的思维,对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评价和分析。
可以提出问题和质疑,比较和对比不同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找出他们的共同点和差异性。
同时,也要注意文献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对文献的结论和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
第六,综合和总结文献研究成果。
在阅读和分析一定数量的文献之后,可以进行综合和总结,形成自己对于该领域的理解和认识。
可以将不同文献中的观点和结论进行整合和梳理,形成对于该领域的综合性理论或理念,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参考。
第七,及时更新和补充阅读内容。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领域内的文献也在不断增加和更新,因此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阅读内容。
可以通过关注学术期刊、会议和科研机构的网站,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也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活动,与同行专家和研究者交流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总之,文献阅读是科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有目的性和系统性地进行阅读,整理和归纳文献信息,批判性地评价和分析文献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应该不断更新和补充阅读内容,与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动态保持同步,为科学研究提供有效和有益的支持。
文献阅读与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文献阅读与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0875df2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d.png)
文献阅读与评价过程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阅读文献与评价过程,遇到问题与反思:
1、基本概念不清楚,如演化博弈论,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论。
解决办法:顺藤摸瓜,不放过有疑问的概念与名词等,获得权威解答的途径:文献与书籍
2、问自己的问题还未形成习惯,例如解决问题,途径与方法,仍然存在的问题,我可以学到哪些用到我的文章中,跟踪文献下载与整理阅读。
解决办法:每次阅读文献时,都要提示自己问问题,具体办法:关键词提示
3、文献头尾(摘要与讨论)首先阅读,根据其评估是否有阅读的必要,再对中间正文阅读。
4、英文参考文献阅读的不够多。
解决办法:先阅读经典文献,再文献跟踪阅读相关文献
5、有时阅读偏离了所要研究的主题
解决办法:锁定关键词,将你课题的关键词按照重要顺序一次排列,再在所要阅读文献中查看关键词是否与自己研究关键词还没重要性相关。
即,关键词匹配率,重要性顺序次序。
6、关注于文字的量,而忽略了质
解决办法:是否引用所阅读文献内容因素:与自己研究内容的相关性;发散思维下,未来可能使用它的机会
7、问完成精细化整理笔记,与撰写出一篇文章
解决办法:利用有道笔记,印象笔记等,对日常所阅读文献记录内容进行两次整理。
一次整理为,综合记录:二次整理为,
分类与逻辑撰写。
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14964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7d.png)
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文献阅读是获取知识、梳理研究脉络、形成研究思路的重要途径。
然而,文献阅读并非简单地浏览文章,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在文献阅读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问题,以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1. 明确阅读目的:在开始阅读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阅读目的。
是为了了解某个领域的基本情况,还是为了寻找某个具体问题的答案,或者是为了寻找研究的创新点。
明确阅读目的有助于筛选文献和把握重点。
2. 选择合适的文献:根据阅读目的,选择合适的文献类型和来源。
对于初步了解某个领域,可以阅读综述性文献或教科书;对于具体问题研究,则应选择学术期刊上的研究论文。
同时,要注意文献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3. 掌握文献基本结构:在开始阅读时,要了解和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结构,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等部分。
这样有助于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4. 深入理解文献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深入理解文献的内容和逻辑关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文字表面。
对于重要的概念、理论或方法,要仔细揣摩,必要时进行笔记或总结。
5. 批判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作者的论点和方法。
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漏洞,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
同时,也要学会借鉴他人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启示。
6. 利用引文系统:引文系统是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引文可以追溯相关研究的学术史和演变过程。
要充分利用引文系统,了解相关研究的来龙去脉和学术争议。
7. 注意文献的局限性:任何研究都存在局限性,包括样本大小、研究方法、数据来源等方面。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识别和评估这些局限性,以避免对文献的过度解读或误用。
8. 与他人交流与讨论:与他人交流和讨论是提高文献阅读效果的有效途径。
可以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与同行交流心得和观点;也可以利用学术社交平台,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线上交流。
9. 持续学习与反思:文献阅读是一个持续学习和反思的过程。
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一)
![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一)](https://img.taocdn.com/s3/m/0007041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9.png)
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一)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1. 文献获取问题•文献订阅费用高昂:许多学术期刊对于个人读者而言费用较高,限制了文献获取的广度和深度。
•文献版权限制:某些文献的版权限制了其在公开网络上的分享和传播,导致难以获得全文。
2. 文献质量问题•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部分文献可能包含错误的数据、理论或研究结果,或者已经过时而未及时更新。
•存在偏见或专业观点限制:不同文献作者可能有不同的研究偏向和观点,这可能影响到文献中的结果和解释。
3. 文献理解问题•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概念:某些文献可能过于专业化,使用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概念,使非专业读者难以理解。
•文献结构复杂:文献可能包含复杂的结构,如引言、方法、结果和讨论等部分,读者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去理解和整合这些信息。
4. 文献篇幅问题•过长的文献:某些文献篇幅冗长,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去阅读和理解,增加了读者的负担和时间成本。
•信息过载:大量文献可能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信息过载,难以筛选出关键信息,理解整体框架。
5. 文献引证问题•文章引证不全面:某些文献可能没有充分引用相关的研究和文献,导致读者在理解背景和上下文时存在缺失。
•参考文献不合规范:某些文献的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规范,缺乏必要的信息,使读者难以追溯原始资料。
6. 文献过度依赖问题•过度引用先前研究:某些文献可能过分依赖于已有的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和深度。
•与其他文献缺乏对话:某些文献可能缺乏与其他相关文献的对话,使得研究进展和观点的交流受限。
总结:在阅读文献过程中,存在文献获取问题、文献质量问题、文献理解问题、文献篇幅问题、文献引证问题以及文献过度依赖问题。
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分析和筛选策略,以获取准确、全面和有价值的信息。
如何看文献--看文献的技巧与重要性
![如何看文献--看文献的技巧与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31840f4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d.png)
如何看文献—看文献的技巧与重要性我们很多的时候,闷在实验室闭门造车,实在不如稍抽出一点时间看看文献,看看别人是否有同样的困惑.我们的大老板说,要想有成绩别无他法只有读,读,大量的读文献,尤其国外的。
1. 阅读文献的来源精研数据库,对于文献数据库和专业数据库应该深入研究.重要的如ISI , Medline,Ncbi 等了.因人而异添加数据库到你的收藏夹.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机构, 密切关注在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顶尖g roup 所发表的论文并认真研读.对于本研究领域的国际领袖人物和实验室,应该多花一点时间去研究他们的主页。
可以在google 上免费订购你所感兴趣的alert, 他24 小时更新,会不间断的向你信箱发送网上出现该话题的文章。
经常上网看看最新的资讯说不准会激发你一时的灵感。
定期读几篇cell ,nature,science 还是很重要的,不要认为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就不关心,其实目前生物医学界的许多方法和思路是相通的,nature,sci ence 上最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领域上完全可能豁然开朗。
对于你从事的领域的重点杂志(NO。
1 )(<< 国外医学〉> 各个分册每其都有许多可读的综述,注意自己专业的核心刊的专辑, 增刊, 很重要! ),应该是每一期的每一篇文章都阅读一下,然后是重点阅读。
如果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至少每篇的TITLE &ABSTRACT 应该阅读的.特别要注意中文综述文章后的英文参考文献,可以用回顾性的方法查找该问题的最初起源及奠基性文章。
查阅大量外文文献,然后从文献的文献再去查找,如此往复循环,你的ide a 不知不觉中就被启发开来.我们老板说过,看文献,最重要,最有权威,也最有深度的是什么,就是你查找的文献的文献。
读文献一定要注意文章后面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献, 而且被引次数越多的越重要!! 通过搜索参考文献的作者, 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该领域的文章 .2。
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a8d25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8d.png)
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阅读文献中存在的问题1. 文献质量问题•引用错误:文献中的引用格式错误或未按照正确的引用规范进行引用,影响了参考文献的可信度。
•数据操纵:文献中可能存在数据操纵或篡改,导致结果不准确或失真。
•重复发表:有些文献可能是已经发表过的重复内容,浪费了读者的时间和资源。
2. 内容与结构问题•信息不全:有些文献可能在提供论题的各个方面上信息不全,使得读者无法全面理解或使用。
•结构混乱:一些文献可能缺乏清晰的结构,逻辑关系不明确,使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3. 内容原创性问题•剽窃抄袭:文献中可能存在他人的观点、数据、图表等未经充分引用或注明出处的行为,侵犯了知识产权。
•内容错误:文献中可能存在错误的事实陈述、概念解释等,影响了读者对问题的正确理解和判断。
4. 语言表达问题•语法错误:文献中可能存在严重的语法错误、拼写错误等,使读者难以理解作者的意思。
•句子结构混乱:一些文献可能存在句子结构混乱、逻辑关系不明确的问题,阻碍了读者对作者观点的理解。
5. 出版偏倚问题•商业影响:一些文献可能受到商业利益的驱动,存在一定的出版偏倚,使得观点不客观。
•地域偏向:一些文献可能偏袒某一地区或文化,导致了局限性的观点和结论。
以上列举的问题是阅读文献中常见的问题,对于读者来说,应该保持批判的阅读态度,并尽可能多的参考不同的文献源,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6. 缺乏实证支持问题•未提供实验证据:一些文献可能未提供充分的实证支持,使得论点缺乏可信度和说服力。
•实证方法不当:有些文献可能采用了方法不科学或实验设计不合理的实证方法,导致结果的可靠性有所质疑。
7. 学术界交流问题•文献难以获取:一些文献可能因为版权问题或其他限制而难以获取,给研究者的工作带来困难。
•文献语言不通:有些文献可能使用非常专业化的语言,给非专业研究者带来理解困难。
8. 时间延迟问题•更新速度慢:一些文献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反映最新的研究进展和观点。
查阅文献时常见4问题
![查阅文献时常见4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a80b14fbe1e650e52ea9997.png)
问题二: 信息不足 研究主题比较前沿,还没有学者进行过 研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研究主题比较肤浅,不值得学术研究。 这种情况应该更换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是界定得过于狭窄了。这种情 况需要扩大你的研究范围或者更换搜索 关键词。
问题三:文献管理
下载电子版文献时,把文章题目粘贴为文件名。 不同主题存入不同文件夹。文件夹的题目要简短
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 的分开 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 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文献就排在最前 了 复印或打印的文献,分类装订和保存。
问题四: 阅读文献(外文文献)
阅读文献是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思想的源泉,需要无 数辛勤的汗水与努力。 为了减少学生在阅读文献时少走弯路,提高文献阅读的速度和 效率,特将前人的一些经验总结如下: (1)文献阅读速度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对原始资 料的熟悉,以及不断地识别出关键论文,阅读速度也会逐渐提 高起来。 (2)一般来说,一篇论文的摘要、介绍和结论部分就可以包含前 面所涉及问题的大部分信息,一开始就非常详细地阅读论文的 所有内容是很缺乏效率的。 (3)泛读和精读。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需要仔细的阅读,把握“重 要、权威、经典”六个字。
文献管理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最起码要把有用的和没用的分开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在文件名前加001002003编号然后按名称排列图标最重要文献就排在最前复印或打印的文献分类装订和保存
检索文献中常见问题
问题一: 信息过载
主题界定的过于宽泛,应缩小研究范围。 对文献进行筛选,应尽量保留权威文献,剔除档 次低的文献。 理解和对你业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类。这样你可 以确定你已经掌握了哪些文献以及需要哪些文献, 从而使初学者不至于陷于那些有趣、与你自己的 研究相关但又不是十分关键的文献之海。
讨论看文献以及如何看文献的问题
![讨论看文献以及如何看文献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f403d73186bceb19e8bb36.png)
讨论看文献以及如何看文献的问题1,最好不要看中文的文献。
中文的文献只能在你刚刚进入某个课题时候起个快速引入的作用,后面的参考文献倒是值得我们好好总结,毕竟别人也不是瞎copy的:-)但我个人觉得中文的文献有很多漏洞甚至错误的地方,大多是语焉不详。
博士都要发sci,主要看e文2,看英文的文献不要怕难,要坚持下去。
读研的时候是能不看就不看,结果是论文只摸到了些皮毛,感觉是模糊的。
现在是硬着头皮看,也看过来了。
上个月花了3个礼拜才彻底弄懂一篇pami的文章,坚信的“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感觉颇丰,现在在读相关课题的文献,感觉快多了。
我觉得《劝学》里面的一句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若须臾之所学也”是的正确了。
3,看文献要多多益善。
我现在搜了很多文章,按照日期编文件夹,先把文章按照日期+文章名字改名字,然后每天都看几篇,当然是浏览,看摘要,边看边记,日后整理,再从中挑可能有用的细看。
这样成了惯例,文献的积累就多了,别人做的脉络就摸清了。
4,要批判的看文献。
随着时间的增长,文献看得越来越多,我们会发现很多文献彼此是矛盾的。
很多人不知道怎么办?这个就要要求我们要批判的看文献--用审稿人的眼光看他。
他有那些可取之处,哪些不好。
我们也不能极其推崇一个观点,要思考一下为什么有人支持另外的观点。
忘记谁说的,比较牛的科研人员是能够同时容纳两种相左观点的人。
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以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总结谈了些,希望大家能互相启发,找到有效的学习科研方法。
/showtopic-23065.aspx如何文献归档前两天看到一个询问如何看文献的帖子,说是看过的文献不好找,不记得有些内容是在那些文献上看的,当时没办法回复,现在找不到了,所以发个帖,供大家参考。
关于纸质的文献,我我想一定是看过觉得有用,才打印出来仔细阅读的,这一类文献在阅读时,要在空白处注明你的文字,然后按照类别不同放置,比如说这几篇是关于方法的,这几篇是综述类的等等。
130728-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
![130728-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94ad2f5901020207409c60.png)
文献阅读应注意的问题阅读文献是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对相关科研信息的收集、阅读、分析与总结和自己亲自动手做试验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这一点常被大家忽视!文献阅读是我们把握研究方向、准确切入研究课题、高效与有效完成研究任务、取得创新性成果的前提。
应保障有足够的时间来查阅文献,如连续从事试验4-5天时,应停下来,可休整一下,也可读读文献,学会“劳逸结合、试验与学习结合”。
阅读应搜集哪些信息或注意什么问题?我想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与大家共享,欢迎提出意见。
1)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在国内外有哪些小组或谁在做?哪些小组或谁做得最好?2)大家都在用什么方法或仪器来做?最新或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我们应采用什么方法?3)研究取得的关键数据和结果是什么?4)研究的最新进展或前沿是什么?5)相关的研究论文都在国内外哪些刊物发表?最新、最好、引用次数最高、或最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有哪些?要读好论文!6)及时做好关键数据、关键论述、心得与想法的记录。
灵感通常都是转瞬即失!以下是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如何阅读文献的材料,供参阅:之一:1。
由点到面。
选工作实践中的疑点,热点,由一个小枝节,检索较全的文献,一般近期的20 篇左右已经相当多了。
之所以不必在意3年以前的,是因为知识更新非常快,且网上能查到的多为近几年的全文。
学习别人是怎么发现解决问题的。
知道目前对这个问题的共同看法,和分歧。
然后,扩展开,根据兴趣和研究的目的,知道,在研究的领域:谁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多,谁的文章最多最新最有启发性。
去图书馆找他的文章看全文。
逐步扩展自己的视野,构建个人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看法。
2。
由杂到精。
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以后,对于繁杂的文献,要有个人的判断。
追踪某个专题、某个专家的研究进展,比较对于同一专题的论点的发展,掌握其新的方法或新结论,或注意作者观点的改变,探究其原因。
培养个人的学术修养。
对于高质量高水平的期刊,定期浏览,从面上了解学术进展和热点,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工作进展,逐篇仔细阅读新作.3。
查找文献注意事项包括
![查找文献注意事项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8f97b50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8.png)
查找文献注意事项包括
以下是查找文献时应注意的事项:
1. 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目标:在查找文献之前,应明确自己的研究问题和目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搜索。
2. 使用多种资源:不仅仅局限于使用网络搜索引擎,应该使用多种资源,如学术数据库、图书馆目录、期刊索引等,以获取更全面的文献信息。
3. 使用适当的关键词和词组:选择合适的关键词和词组对文献进行搜索,可以使用通用的关键词,也可以使用特定领域的专业术语,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4. 使用高质量和可靠的资源: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学术期刊、学术会议和书籍等资源,以确保获取的文献具有可靠性和可信度。
5. 评估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在查找到相关文献后,应该评估文献的来源,包括作者的专业背景、出版社或会议的声誉等,以确定文献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6. 查找最新的研究成果:尽可能查找最新的研究成果,以确保文献的内容与当前的研究进展保持一致。
7. 阅读文献的摘要或目录:在决定是否继续阅读一篇文献之前,可以先阅读文
献的摘要或目录,以确定其是否与自己的研究问题相关。
8. 注意文献的权威引用:一篇文献被其他研究者频繁引用可以表明其对该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
9. 与他人讨论和交流:与同行、导师或其他专家交流,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文献查找的建议和推荐。
10. 及时记录文献信息:在找到有用的文献时,应及时记录文献的信息,如作者、标题、出版日期、引用格式等,以备后续的参考和引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文献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在进行会计学术研究,撰写论文时需要阅读大量的文献,那么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一起来看看!
1、文献阅读的一般要求
无主题地广泛浏览。
定期浏览一些重要期刊,及时了解到最新的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研究内容和科研成果。
围绕研究方向泛读: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大量阅读有关文献,使自己对该研究领域有深入细致的了解。
2、文献阅读的技巧
(1)学会从Abstract和Introduction中筛选和判断
必须要学会只看Abstract和Introduction便可以判断出这篇论文的重点和自己的研究有没有直接关联,从而决定要不要把它给读完。
假如有能力每50篇论文只根据摘要和简介便能筛选出其中最密切相关的10篇论文,那么效率将大大提高。
(2)仔细阅读需要把握一个“度”
硕士生面对的知识是浩瀚的,因此只需要把握一定的程度就够了。
硕士生必须学会选择性的阅读,而不是全部精读从而导致过多地纠结在某些细节知识中。
多吸收“点子”比较重要,而不是细节知识。
(3)整批逐层地阅读
对于相关性比较近的文献,不需要逐篇逐篇地整篇一次读懂,而是要把这一系列的文献一整批一起读懂到某个层次。
这样,第一轮读完后,可以根据第一轮所获得的知识判断出哪些论文与自己的议题不相关,不相关的就不需要再读下去了。
这样才可以从广泛的论文里逐层准确地筛选出真正非懂不可的部分。
(4)要敢于想象与猜测
看到文献的题目后,要发挥不太离谱的想象能力,去大胆地猜测文献的主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案、实验方法以及预期的实验结果。
3、带着哪些问题去精读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创意或者闪光点是什么?
这些创意在应用上有什么好处?
这些创意和应用上的好处是在哪些条件下才能成立?
还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讨吗?
这篇论文最主要的缺点或局限是什么?
这些缺点或局限在应用上有什么坏处?
这些缺点和应用上的坏处是因为哪些因素引入的?我们能克服吗?如何克服?
这篇论文的哪些部分(点子)值得参考?
对自己的研究,有哪些指导意义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