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中创中间件应用服务器V9技术白皮书 -OK
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网站(1)

PSS FTF
ConnectorRegistry 接口解决方法(Issue 6683 ) 增加用户定义State Member数据类型的方法(Issue 6698 )
CORBA-WSDL/SOAP Finalization Task Force
解决CORBA对象引用的正确映射(Issue 6638) 解决CORBA异常的正确映射(Issue 6694和Issue 6695) 解决CORBA接口中attributes的正确映射(Issue6696)
服务器端表现层
服务器端业务逻辑层
数据资源层
BUS
抽象构件模型
BUS
The CCM View
PhilosopherHome
name =cat thinking_secs = 10
ForkHome
Fork Fork
Philosopher
name = dog thinking_secs = 2
Philosopher
业 务 代 理 对 象
数 据 交 换 池
统 一 消 息 传 输 格 式
统 一 消 息 传 输 格 式
统 一 消 息 传 输 格 式
播 出 系 统
OA 系 统
售 饭 系 统
山东中创
BUS
北京中和威
电信…
证券系统
行业应用
电信OSS
保险系统
行业应用
电信网管
银行系统
行业应用
其他行业领域框架
电信领域框架InterPipe 金融领域框架InterBank
BUS
OMG提案(2)
/issues/ 以上提案引起了高度重视
CCM规范投票委员会主席Philippe Merle 和 成员Harald Boehme ,Pilhofer Frank, Bertram Neubauer 等。 CORBA-WSDL/SOAP Finalization Task Force 主席Tom Rutt等。
ORACLE的应用服务器与中间件

ORACLE 的应用服务器与中间件Oracle 技术白皮书2002 年 10 月1. 简介在过去四年中,Internet 和企业 Intranet 已经作为组织内的主导性网络基础架构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来。
为了扩展这些网络(在此文档的剩余部分中称为“Internet”)的影响范围,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使用互连网取代专用的 LAN、WAN 和 VAN,已经投入大量资本。
组织现在因而逐渐认识到,Internet 的无处不在使得它们成为运行商务最有效的网络基础架构。
因此,组织正在快速地将它们的企业商务流程移至 Internet,通过提供更好的服务使用互连网来吸引和保留他们的客户;更加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产品和服务;降低库存及以更低的成本从供应商那里采购产品;以及与雇员共享信息以更快更好地作出商务决策。
为了利用互连网的强大功能,组织已选择了采用一种计算模型“互连网计算”。
互连网计算是通过将应用程序和数据从瘦客户机访问它们所在的位置,合并到服务器中(将数据合并到数据库服务器中,将应用程序合并到应用服务器中)。
将数据合并到数据库服务器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质量更好的信息。
将应用程序合并到应用服务器能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加可靠的应用程序。
从瘦客户机访问应用程序使得信息和应用程序的获取更加容易、更加深入。
这些益处已推动组织将互连网从用于简单动态网站的基础架构,发展到用于关键任务的企业应用程序的平台。
互连网用途的这一发展推动了对于服务器软件(用于运行企业应用程序的应用服务器)的新的技术需求。
应用服务器上的这些新需求不仅受到组织希望使用互连网的全新方式所推动,而且受到与今天在互连网上部署企业应用程序相关联的复杂性所推动。
Oracle 将这些需求分为两个类别:(i) 从通信到分布式计算平台——首先,Oracle 认为互连网计算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Internet 将从通信和信息交换的媒体,发展成为用于企业应用程序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分布式计算环境。
中创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

I N FO R S U I TE 应 用 服 务来自器 技 术 白 皮 书目录
I
目录
第 1 章 需求背景 ................................................................................................................................................... 1 第 2 章 体系结构 ................................................................................................................................................... 2 第 3 章 产品组成 ................................................................................................................................................... 3 3.1. 运行平台 ..................................................................................................................................................... 3 3.1.1. Web 服务器........................................................................................................................................... 3 3.1.2. Web 容器............................................................................................................................................... 4 3.1.3. EJB 容器 ............................................................................................................................................... 5 3.1.4. 基础服务 .............................................................................................................................................. 7 3.2. 开发平台 ................................................................................................................................................... 18 3.2.1. 对主流 JEE 应用服务器的支持 ....................................................................................................... 19 3.2.2. 对主流 Web 框架的支持 ................................................................................................................... 19 3.2.3. 使用 MDA 快速开发 Web 应用 ....................................................................................................... 21 3.2.4. 统一认证与授权的应用开发 ............................................................................................................ 21 3.3. 管理平台 ................................................................................................................................................... 22 第 4 章 技术特点 ................................................................................................................................................. 24 4.1. 技术领先、架构卓越 ............................................................................................................................... 24 4.1.1. 全面遵循 JEE5.0 标准 ...................................................................................................................... 24 4.1.2. 先进的体系结构 ................................................................................................................................ 24 4.2. 高性能、高可用 ....................................................................................................................................... 25 4.2.1. 高稳定性与高性能 ............................................................................................................................ 25 4.2.2. 强大的集群功能 ................................................................................................................................ 26 4.2.3. 基于云计算的高可用支撑 ................................................................................................................ 26 4.3. 安全增值服务 ........................................................................................................................................... 26 4.3.1. 良好的安全特性 ................................................................................................................................ 26 4.3.2. 应用防火墙 ........................................................................................................................................ 27 第 5 章 综述 ......................................................................................................................................................... 28 附录 A. 附录 B. 运行环境 .......................................................................................................................................... 30 标准支持情况 .................................................................................................................................. 31
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白皮书

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技术白皮书东方通科技中间件技术白皮书(9)(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文号:国密办字〔2004〕12号)TongSEC技术白皮书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已纳入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国家密码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文号:国密办字〔2004〕12号。
《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技术白皮书》由北京东方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撰,仅赠送给TongSEC用户和其他合作伙伴使用。
和“TongSEC”是北京东方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中国境内的注册商标,北京东方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保留对本手册的所有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或转载本书中内容。
北京东方通科技公司保留对本手册进行重新修订的权利。
随着产品版本的更新,本公司将对手册中与新版本不符的部分做必要的修订。
这些改动恕不再另行通知,但会编入新版手册内。
本手册主要为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产品的技术和功能描述,适合以下读者:?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产品系统管理员;?安全认证平台TongSEC产品最终用户;?其他所有对信息安全和TongSEC平台产品感兴趣的读者。
目录目录 (i)前言 (1)第1章TongSEC的基本概念 (3)1.1信息安全 (3)1.2安全技术 (4)1.3数字证书 (5)1.4公钥基础设施(PKI-Public-key Infrastructure) (6)1.5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 (9)第2章TongSEC产品功能与特点 (11)2.1系统功能 (11)2.1.1证书和身份认证 (11)2.1.2密钥备份及恢复 (12)2.1.3支持防抵赖数据签名 (12)2.1.4密钥及证书的更新 (12)2.1.5密钥历史资料管理 (12)2.1.6证书储存库与证书分发 (13)2.1.7证书撤销 (13)2.1.8证书交叉认证 (13)2.1.9最终用户端安全套件(安全APIs) (13)2.2TongSEC的系统特点 (14)2.2.1自主开发,自主版权 (14)2.2.2开放性 (14)2.2.3可移植性 (15)2.2.4透明性 (15)2.2.5安全和可信性 (16)2.2.6高性能、高可靠性 (16)2.2.7支持LDAP协议 (16)2.2.8支持交叉CA (16)2.2.9提供二次开发工具 (16)2.2.10对智能卡、加密机的支持 (17)2.2.11提供智能卡开发平台 (17)2.2.12多级日志及报表 (17)2.2.13可整合性 (17)2.2.14良好的适用性 (17)第3章TongSEC产品组成 (18)3.1TongCA (18)3.2TongRA (19)3.3TongCARD (19)3.4TongToolkit (20)3.5TongTLS (21)3.6TongOCSP (21)3.7TongLog (22)第4章TongSEC体系结构 (23)4.1简单、易用的层次结构 (23)4.2灵活的模块构件 (24)4.2.1PKI-enabled应用 (25)第5章TongSEC应用范畴与示例 (26)5.1应用范畴 (26)5.2应用示例 (26)5.2.1江西省建设银行金融业务系统安全增强 (26)5.2.2对WEB浏览器的支持 (27)5.2.3电子商务 (28)5.2.4TongToolkit使用 (28)第6章怎样建立符合电子商务要求的安全体系 (30)6.1CA中心运行管理的策略 (30)6.2SSL协议与电子签名及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31)6.3SET和SSL协议的比较及其他协议 (31)6.4CA、RA的协议之间的内在关系 (31)6.5考虑所用安全平台的易扩展性及应用开发的快速性 (31)6.5.1认证中心的职责 (32)6.5.2义务 (32)6.5.3责任 (33)前言当前,数字证书和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安全系统正越来越快地被部署到新的互联网(e-business)应用、企业信息安全系统和分布式网络中,基于数字证书的安全系统被看作当前快速改变的市场环境的有力保障和核心技术。
IT数据中心运维服务白皮书

IT服务白皮书鹏博士电信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IT服务白皮书二零一三年十一月目 录第一章运维服务概述 ...........................................................................1、 ........................................................................................2、 ........................................................................................3、 ........................................................................................第二章监控巡检服务 ...........................................................................1、实时监控 ...............................................................................2、日常监控 ...............................................................................第三章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 ....................................................................1、服务器健康检查 ........................................................................2、服务器日常维护 ........................................................................3、服务器配置管理 ........................................................................4、服务器性能管理 ........................................................................第四章网络运维管理服务 .......................................................................1、网络拓扑规划和优化 .....................................................................2、网络设备安装、配置、调试 ................................................................3、网络设备“高可用”配置和维护 ..........................................................4、网络设备性能管理 ......................................................................第五章存储运维管理服务 .......................................................................1、存储设备安装、配置、调试 ................................................................2、存储容量空间管理 ......................................................................3、存储性能管理 ............................................................................第六章数据库管理服务 .........................................................................1、数据库安装、配置、调试 ..................................................................2、数据库性能管理 ........................................................................3、数据库容量空间管理 .....................................................................4、数据库备份和恢复管理 ...................................................................第七章安全管理 ..............................................................................1、服务器安全管理 ........................................................................2、网络安全管理 ............................................................................第八章管理制度、流程 .........................................................................1、服务支持 ...............................................................................2、服务交付 ...............................................................................第九章应急管理 ..............................................................................1、应急预案开发和维护 .....................................................................2、应急演练 ...............................................................................第一章运维服务概述1、2、3、第二章监控巡检服务1、实时监控2、日常监控第三章服务器运维管理服务1、服务器健康检查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将故障排除在发生之前至关重要。
TongEASY V5技术白皮书

T o ng T ech
®
TongEASY 技术白皮书
东方通科技中间件技术白皮书(2)
技术白皮书
目 录
1. 前言 ......................................................................................................................................................... 4 1.1 1.2 1.3 1.4 2. 3. 4. 5. 本书范围 ......................................................................................................................................... 4 本书读者 ......................................................................................................................................... 4 本书用法 ......................................................................................................................................... 4 进一步参考资料 ............................................................................................................................. 4
[产品及应用下载][F5][白皮书]V9White_Pape
![[产品及应用下载][F5][白皮书]V9White_Pape](https://img.taocdn.com/s3/m/001fc40c2f60ddccda38a07b.png)
BIG-IP系统允许网络管理员限制虚拟服务器上最大并发连接数。这样另一防御层即可抵御诸如拒绝服务(DoS)等攻击。
协议无害处理
此功能使企业用户得以保护他们的网络免受利用IP协议篡改发起的攻击,以防止服务器资源耗尽及网站瘫痪。BIG-IP系统作为安全防御的第一线,可阻止包括无序包泛滥、MSStinypacketfloods、TCP窗口尺寸干预等攻击,切断客户机与服务器间的TCP连接。BIG-IP设备可过滤客户机与服务器间的通讯,查找入侵攻击样式及异常,并对服务器与应用的流量进行过滤。
企业用户可利用BIG-IP系统来设置与执行普通的应用层安全策略。利用BIG-IP的新型及增强的通用检查引擎(UIE)与TCL规则(iRules)能力,企业用户可过滤及阻止应用层攻击与威胁。新型通用检查引擎使BIG-IP系统在连续应用流的基础上对全部应用有效载荷进行检查,为决策(如:交换、持续或拒绝)提供更多的灵活性。企业用户可以使用标准编程接口,如TCL语言,来建立iRules,创建与企业安全方针一致的安全策略,从中体验它的灵活性和强大的功能。设定安全策略后,就可以把它分配给某一个简档(一个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新功能,可以简化部署并且能够重复利用)。二者共同使用即可为企业的应用流量提供无可比拟的控制与保护。
缺省的拒绝访问
BIG-IP系统是一种缺省的拒绝访问设备,如非管理员指定类型的流量,BIG-IP系统将拒绝其通过。如此可极大的增加网络的安全性,而只有符合管理员指定类型的流量可通过BIG-IP系统。
自动防御
BIG-IP的软件拥有无数的内置程序,可保护企业网络免受普通攻击。它可忽视直接子网广播,且不响应常用于Smurf及Fraggle攻击的广播ICMP请求。BIG-IP设备的连接表与现有连接保持一致,如此,诸如LAN攻击等中的虚假连接就无法传递给服务器。BIG-IP系统可查验帧定位的正确性,以防止普通片段储存攻击(Teardrop,Boink,Bonk及Nestea)。此外,通过端口的缺省封锁即可阻止其它攻击(WinNuke,Sub7,与BackOrificeusage)。由于BIG-IP可重新组合TCP重叠片段及IP碎片,企业网络可阻止日趋普遍的新型未知攻击。
中创中间件[行业荟萃]
![中创中间件[行业荟萃]](https://img.taocdn.com/s3/m/7e95f069700abb68a882fb28.png)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行业借鉴
1
• 中创中间件简介 • 中创中间件安装指南 • 中创中间件服务器起停 • 中创中间件控制台说明 • 中创中间件应用部署 • 中创中间件集群搭建 • 中创中间件优化调整
简介
中创应用服务器 InforSuite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 InforSuite AS)是完全通过 Java EE 6认证的企业级JEE应用服务器,它全面实现了Java EE 6规范、OSGi规范、最新 的WebSocket、Web 服务标准及主流的互操作标准,为企业应用提供可靠的 Web 服 务、EJB 服务、消息服务、高可用性、集群和多平台支持,为企业及组织提供一个部 署关键应用的安全可靠环境。
控制台使用简介
节点管理:节点管理用于创建和管理装有应用服务器的
节点主机,包含应用服务器本地节点及远程节点的配置管 理。
控制台使用简介
应用管理:用于应用程序部署、卸载。对已部署的应用
程序可以对其进行访问、重部署、重加载和管理部署属性。
控制台使用简介
监控管理:用于查看服务器实例的监控信息。信息可以
起停方式-Windows下起停
Windows环境下产品启动或停止:
➢ 方式一
在Windows开始菜单点击“启动”或“停止”;
➢ 方式二
打开命令窗口,进入AppServer\as\bin目录,输入 startserv.bat为启动操作;输入stopserv.bat为停止操作;
➢ 方式三
进入AppServer\bin目录,输入asadmin.bat,按回车键, 出现信息 asadmin>
应用部署-应用支持类型
中创中间件业务流程整合解决方案

中创中间件业务流程整合解决方案背景中国软件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很多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都走过了关键业务应用和部门级应用的阶段,现在开始向企业级应用转变。
所谓企业级应用,最为人们所重视的就是各类信息资源之间如何整合、关联、协同、互动和按需服务。
国内各部门信息化建设初期,为了满足错综复杂的业务需求,快速响应特殊需求的变化,复杂的信息系统往往采用非标准化技术进行开发,要么没有采用中间件,要么仅仅使用简单的消息中间件或应用服务器产品,这使得复杂信息系统的集成时间长、质量低下、维护困难、成本高昂,并且由于采纳技术上的封闭性和差异性,往往在解决信息孤岛问题的同时,又形成新的、更复杂、更难以跨越的信息孤岛。
面对如此复杂的应用环境,各部门系统之间的流程整合是解决信息孤岛的根本办法,实现各部门系统之间的关联、协同和互动;但是,流程整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解决系统之间的关联、协同和互动,当前所要整合的业务越来越多的依赖人工参与,整个业务流程中存在广泛的各种各样的人工交互,所以迫切需要一个能够将系统服务、业务人员、业务流程、业务应用、业务规则、业务数据等各类资源贯穿起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资源之间协同工作模式以工作流中间件为核心,利用工作流中间件调度各业务服务构件、人工活动、业务流程,并且保证各业务构件从核心业务系统中隔离开来,使得原核心业务系统可以不依赖于此流程整合环境而独立运行,同时提高各业务构件的可复用性。
中创软件结合在SOA技术领域实践的多年积累与领悟,自主研发的核高基中间件InforSuite 流程集成套件,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统之间各类信息资源整合、关联、协同、互动和按需服务的难题,更好的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系统,并提供完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图 2 业务流程整合InforSuite流程集成套件基于Web服务、XML标准和业务流程编排思想,采用“软总线+软构件”的软件架构,为构建企业级应用搭建一套完整的中间件基础设施;业务流程整合过程可以分解为以下关键步骤:1.业务构件与业务系统隔离;基于SOA架构进行业务系统的服务整合,通过封装业务系统的基础服务,实现业务构件与业务系统的隔离,提高各业务构件的可复用性;InforSuite流程集成套件提供服务构件容器,统一的业务构件标准,规定业务构件的用户访问行为、数据组织方式、功能封装方式、业务处理逻辑的标准“语法”。
金蝶应用服务器中间件白皮书

1.1 金蝶 Apusic 应用服务器在企业级应用中的作用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Java 成为非常流行的解决方案“粘合剂”,它通过以 下方式将异构系统融合成为一个整体:(1)易于编写的接口;(2)跨平台支持。
Page 5
金蝶 Apusic 应用该服务器 V6 技术白皮书
金蝶 Apusic 应用服务器 与 SOA。
应用。这些应用可以访问各种服务,并允许实现可视化设计的动态 Web 内容, 以及异构系统的交互操作。金蝶 Apusic 应用服务器全面支持 Java EE 5 规范,
并以全球第四通过 Java EE 5 规范认证,领先国际主要竞争对手。
金蝶 Apusic 应用服务器完全满足并部分超越了 Java EE API 的要求,它提 供了数据持久性、Web 服务、高可用性、集群与双机热备、消息传输与路由和 跨平台支持。金蝶 Apusic 应用服务器与金蝶 Apusic 企业服务总线、金蝶 Apusic 消息中间件等系列产品一起,提供了健壮、可靠的基础服务支撑,可以满足大 规模 SOA 应用的需求,是符合国际标准的自主中间件的最佳实现,同时也是“国 际标准,中国智慧”典范。
第 3 章 新特性 .............................................................................................. 20 3.1 新特性概览...................................................................................................20 3.2 对RIA的全面支持 ........................................................................................ 20 3.3 增强的SOA基础设施能力 ........................................................................... 20 3.4 增强的可用性...............................................................................................20 3.5 丰富的性能优化手段 ................................................................................... 21 3.6 增强的安全性能...........................................................................................21 3.7 更全面的兼容性支持 ................................................................................... 21
解读中创中间件网络安全应用服务解决方案

解读中创中间件网络安全应用服务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信息的获取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应用和网站建设。
但是,随着网站建设的规模化,网站安全问题迅速严峻;黑客的入侵和攻击也越来越频繁,入侵的手段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SQL注入、跨站攻击、数据库入侵、上传漏洞攻击、COOKIE欺骗,都是严重威胁网站安全的攻击手段。
所以实时检测并阻止黑客行为、保证Web网站的安全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目前,网站安全建设主要是由防火墙、入侵检测构成的两层防护体系,且信息来源及防御范围主要是针对网络层。
当前日益严峻的网站安全问题充分说明了该体系对于网站攻击防范的局限性。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的最新调查显示:互联网信息安全攻击有75%都是发生在Web 应用而非网络层面上,即Web应用是黑客攻击的主要目标。
同时,数据也显示三分之二的Web 站点都相当脆弱,易受攻击。
然而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企业将大量的投资花费在网络和服务器硬件的安全上,没有对Web 应用安全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作为Web应用基础运行环境的应用服务器软件基本上都不具备抗攻击能力,从而给黑客以可乘之机。
方案价值1)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提供了高可用、高可靠、支持云计算的企业级Web应用的安全运行环境。
2)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默认内嵌WebWall应用防火墙内核,提升了应用服务器价值,有效降低了客户IT投资成本和运维成本。
3)解决了原有应用服务器自身无法有效检测阻断Web攻击的安全问题,达到事前加固,事中阻断的效果,使得运行其中的应用服务默认即拥有更强的健壮性和安全性。
4)过滤规则支持客户自定义、自动升级和扩展能力,为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方便、实时地加入最新的过滤规则、各种新攻击类型检测阻断插件等,满足今后的扩展需要。
解决方案互联网安全形势如此严峻,传统防护体系已不能满足当今网站安全的要求,如何应对网站安全威胁,构建一个完善的网站安全体系成为了近几年Web安全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Infor Suite技术白皮书

前言
3
1. 前 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应用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这样的 环境中,无论硬件还是软件平台都不可能做到统一。大规模的应用软件通 常要求在软、硬件各不相同的分布式网络上运行,由此出现了不同硬件平 台、不同网络环境、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操作。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应用能 够运行在这种异构平台上的软件,迫切需要一种基于标准的、 独立于计算 机硬件及操作系统的开发和运行环境,这就需要中间件技术 。 中间件是指基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之上,支持应用软件开发和运 行的系统软件,它为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平台,使得应 用软件开发和运行能够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实现企 业应用系统的集成。 消息传输中间件作为中间件领域中应用最广的一类中间件产品,为应 用系统提供了可靠的消息通信手段,能够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 和硬件系统平台的数据通信。
持续集成
集成是一个永远的话题。在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集成之后,我们 将 面 临 着 企 业 之 间 的 B2B 集 成 ; 解 决 了 地 市 级 数 据 交 换 的 应 用 需 求 , 省 部 级的电子政务项目又将启动。一个集成项目的实施完成也许意味着下一个 集成程度更高的项目的开始——“持续集成”的概念正在深入人心。 持 续 集 成 对 系 统 所 使 用 的 基 础 设 施 提 出 了 严 格 的 要 求 ,这 意 味 着 它 不
前言
2
压 缩 加 密 ................................................................................................. 14 断 点 续 传 ................................................................................................. 14 崩 溃 恢 复 ................................................................................................. 14 容 错 和 流 控 .............................................................................................. 15 集 群 功 能 ................................................................................................. 15 事 务 管 理 ................................................................................................. 16 日 志 管 理 ................................................................................................. 16 配 置 监 控 管 理 .......................................................................................... 17 支 持 JMS1.1 ............................................................................................. 17 6. InforSuite MQ 产 品 特 点 .......................................................................... 19 可 靠 性 ..................................................................................................... 19 可 扩 展 性 ................................................................................................. 19 开 放 性 ..................................................................................................... 20
中创软件集成化中间件套件InforSuite

中创软件集成化中间件套件InforSuite中创软件集成化中间件套件InforSuite中创软件集成化中间件套件InforSuite是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软件中间件公司)遵循“核高基”中间件标准,依托产学研创新体系,面向中国信息化需求,基于近二十年应用开发背景和大型项目经验,研发而成的国产中间件套件。
中创软件中间件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中间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是国内最早从事中间件技术研发的单位之一。
公司牵头承担了国家“核高基”科技重大专项“集成化中间件套件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课题,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间件产品与自主中间件品牌,推进产品产业化。
InforSuite在技术体系上采用先进的IoC微内核和插件体系结构思想,遵循SOA体系架构,融合J2EE、Web服务、MDA、UML和XML 等技术和标准;基于微内核的框架,集成中间件、构件、软件工具等系列产品;针对我国信息化建设领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数据集成套件和流程集成套件;可以提供网络软件开发、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支撑工具。
从功能划分上来说,中创软件集成化中间件套件InforSuite包括应用服务器、数据整合、流程管理、数据展示等基础服务。
InforSuite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健壮而又具有高度机动性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全面的企业应用开发、运行、管理的支撑平台,是各种先进开发方法、系统架构的最佳实践平台,是企业实施SOA的最佳实践平台。
面向政府、电信、金融、能源、教育等行业,InforSuite 提供高性能、高可用性的企业级应用服务支撑,提供服务集成总线、统一认证授权服务、工作流服务、报表服务,为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
在数据整合、业务协同、信息共享方面,InforSuite实现了信息系统的平台互连、数据集成、应用协同、流程整合和服务共享,连接“信息孤岛”,全面支持大型网络应用软件的开发、部署、运行和管理;提高企业应用的集成效率和质量,降低企业应用部署和管理的复杂性,保持企业应用的广泛适应性和成长性;实现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微服务平台技术白皮书

微服务平台技术白皮书微服务平台技术白皮书目录1.微服务架构2.基于 Event process 分布式事务处理3.监控与故障处理4.数据库设计5.Docker 部署微服务6.微服务与 DevOps7.微服务架构的不足微服务是当前最先进的架构设计思想之一,已经在许多国内外大型互联网公司得到成功应用。
其核心思想是将复杂的应用拆分为小的服务模块进行独立开发,从而实现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的目的。
这一特点使得微服务便于部署到中,对整个开发、测试、运维都产生了革命性影响,从而有力地支持了DevOps 开发方式,提高了效率,便于维护升级和故障处理,带来了一系列优势。
那么,微服务的奥秘是什么呢?下面从技术原理上进行剖析。
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分解为一组较小、较独立的服务的方法。
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并使用轻量级机制进行通信。
这些服务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升级,从而实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此外,微服务架构还支持多语言和多技术栈的混合使用,使得开发人员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技术栈来实现服务。
基于 Event process 分布式事务处理在微服务架构中,由于服务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因此需要考虑分布式事务处理的问题。
Event process 分布式事务处理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事务处理模式,它将事务处理分解为多个步骤,并使用消息队列来保证事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分布式事务处理的问题,并提高系统的可伸缩性和可靠性。
监控与故障处理在微服务架构中,由于系统由多个服务组成,因此需要对系统进行监控和故障处理。
监控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故障处理则可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
为了实现监控和故障处理,需要使用一些工具和技术,如日志管理、性能监控、异常处理等。
数据库设计在微服务架构中,每个服务都有自己的数据存储,因此需要进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需要考虑到数据的一致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问题。
中创中间件公司发布InforReport3 3网络服务器 电脑资料

中创中间件公司发布InforReport3 3网络效劳器电脑资料“产品假设未经三次或更多的改版,将得不到良好的质量,InforReport3.3主要增强了如下几个方面。
第三,继续关注产品易用性。
从入门学习到与应用集成部署,从样式设计到数据绑定,从多个方面提高产品易用性。
对一些对J2EE应用不熟悉的工程来说,使用难度大大减小,
第四,修改以前版本隐藏的问题,使产品更加稳定、可靠。
经过5年的持续开发,3年的内部使用,1年半的市场考验,几百个应用的实践,如今的InforReport已经走向成熟。
目前,使用InforReport能够很容易地设计出常见的中式报表,拖拖拽拽中就能将其轻松搞定。
比方简单扩展报表、网格分组报、带状分组报表、交叉报表、分栏报表、主从报表、主从细报表、主从同时分栏报表、套打报表等。
并且InforReport和其他报表工具的显著区别是:要比其他报表工具的设计更直观、更易用。
报表的展示、打印功能更加稳定、开放了越来越多的接口,用户既可以使用产品提供的功能、界面,也可以使用更贴近自己实际的功能、界面。
报表导出的Excel样式更加丰富。
运行在效劳方的报表效劳,一方面能够支持大数据量、高并发量、要求极为严格的企业级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工具、报表门户等功能,日益成为一个完整的报表管理平台。
配合报表设计器的功能,能够很流畅地实现从报表设计、部署到维护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
在进一步完善报表展示能力、提高产品易用性的同时,InforReport的数据填报功能也日益完善。
用户和报表系统交互的能力得到更大的提升。
(:城尘)
原文转自:.ltesting.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云原生中间件白皮书

云原⽣中间件⽩⽪书云原⽣中间件⽩⽪书(2020年)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所云计算部⼯程师2020年7⽉29⽇01概述何为云原⽣?何为中间件?云原⽣是⾯向云应⽤设计的⼀种思想理念,充分发挥云效能的最佳实践路径;帮助企业构建弹性可靠、松耦合、易管理可观测的应⽤系统,提升交付效率,降低运维复杂度。
代表技术包括不可变基础设施、服务⽹格、声明式API及Serverless等。
云原⽣中间件产业技术价值标准化功能特征中间件是⼀种独⽴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主要解决异构⽹络环境下分布式应⽤软件的互连与互操作问题,提供标准接⼝、协议,屏蔽实现细节,提⾼应⽤系统易移植性。
中间件位于客户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资源和⽹络通信。
参考CNCF云原⽣定义参考北京⼤学梅宏和IDC对中间件定义1946ENIAC的诞⽣1990s互联⽹时代来临现代中间件诞⽣2010开源技术兴起开放协作推动中间件技术发展1960s软件登上历史舞台2006云计算时代为中间件提供了平台2013云原⽣时代赋予中间件新的内涵中间件前世今⽣:⼀切为了⽀撑上层应⽤系统02云原⽣应⽤云原⽣应⽤优势云原⽣应⽤可以快速构建并部署到平台上,平台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扩展能⼒并与硬件解耦,提供了更好的灵活性、弹性和⾼可移植性云原⽣应⽤关注弹性和⾼可⽤的架构设计,帮助开发⼈员和架构师设计不受环境中故障影响的在线系统,快速弹性的重建和保持系统可⽤使⽤⽀持云原⽣技术的云平台,企业可以将构建在任何(公有或私有)云上的应⽤快速迁移,⽆需担⼼锁定云⽣云长,充分利⽤云平台优势敏捷弹性,致⼒⾼效⾼可⽤设计具备多云间扩展的灵活性云原⽣应⽤技术特征容器化及编排将应⽤整合到容器中并且运⾏起来的这个过程。
容器是为应⽤⽽⽣的,能够简化应⽤的构建、部署和运⾏过程。
微服务化微服务架构以开发⼀组⼩型服务的⽅式来组成⼀个独⽴的应⽤系统。
计算存储分离计算存储分离架构清晰,提⾼了系统灵活性,计算与存储资源独⽴扩展,提⾼了资源利⽤率。
云原生中间件技术白皮书

云原生中间件技术白皮书前言随着云原生技术在各个行业快速落地,基于云计算基础设施的应用开发架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中间件作为云平台业务上云的关键组件,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然而,目前云原生时代中间件范畴尚未明确定义,云原生中间件的生态现状并不清晰,普及推广云原生中间件对加速云原生技术落地有着积极作用。
本白皮书首先阐述了云原生和中间件的基本概念,回顾了中间件从电子信息时代到云原生时代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当前云原生时代应用的开发特点,同时开创性地提出了设计云原生中间件的十个关键要素,最后梳理了目前典型的云原生中间件服务,并预测了未来云原生中间件的发展趋势。
目录一、概述 (7)(一)云原生概述 (7)(二)中间件定义 (7)二、中间件发展历程 (8)(一)中间件的起源 (8)(二)互联网时代的中间件 (9)(三)云计算为中间件提供了平台 (10)(四)开源推动中间件技术发展 (11)(五)云原生赋予中间件新的内涵 (11)三、云原生应用开发特点 (12)(一)容器与编排 (13)(二)微服务化 (14)(三)计算存储分离 (15)(四)服务网关 (16)(五)分布式事务模式 (16)(六)业务服务无状态化 (17)四、云原生中间件十要素 (17)(一)容器原生 (18)(二)服务状态 (18)(三)组件模块化 (19)(四)事件驱动 (19)(五)可观测 (20)(六)韧性设计 (21)(七)弹性伸缩 (21)(八)动态部署 (22)(九)统一响应式与声明式的API (22)(十)平台化 (23)五、云原生中间件典型服务 (23)(一)分布式消息队列 (23)(二)分布式事务系统 (25)(三)分布式配置服务 (27)(四)API 网关 (28)(五)分布式缓存 (29)(六)链路跟踪服务 (30)六、云原生中间件发展趋势 (31)(一)技术架构上趋于统一 (31)(二)深度融合云原生热点技术 (31)(三)云原生中间件领域标准化进程持续深入 (32)一、概述(一)云原生概述云原生是一系列云计算技术体系和企业管理方法的集合,既包含了实现应用云原生化的方法论,也包含了落地实践的关键技术。
云服务中间件架构

合作背景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CVICSE MIDDLEWARE)是领先的中间件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是国际OMG组织平台会员单位和国际开源中间件联盟OW2协会发起单位。
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nfor系列中间件产品,提供对应用开发、运行、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支持,已广泛应用于政府、金融、交通、新闻出版、能源电力、科教、电信、军事等行业领域。
为了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减轻运行和维护成本的同时能够从容应对激增的用户访问量,英特尔携手中创工程师,共同打造了全新的云计算解决方案-InforSuite 云服务中间件平台。
InforSuite 介绍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InforSuite Application Server,简称IAS)是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的新一代企业级应用服务器产品。
InforSuite的服务基础架构,可以集成服务集成总线、统一认证授权服务、工作流服务、报表服务,为企业信息化总体架构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和机动的SOA设施。
基于云计算的全新解决方案在新一代的产品中为了提高InforSuite应用服务器开发、部署和运行管理的效率和可靠性,中创软件中间件与Intel一起构建起了基于云计算的全新平台,大大加强了产品的可移植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功能,构建起了一个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全新解决方案。
为客户产品带来了更多业务模式和商机。
云计算中间件云服务中间件全新的解决方案中创软件中间件携手Intel打造了InforSuite的云计算解决方案。
该方案充分利用了硬件服务器的最新技术,优化了资源配置管理,为客户降低了IT资源的维护管理成本,同时又增加了InforSuite 的易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创软件中间件、英特尔共同打造全新的InforSuite云服务中间件平台InforSuite 云服务中间件平台的优势拥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的云计算解决方案成熟的基于IA硬件构架的企业云平台可扩展的企业云计算应用模式为第三方客户提供全新的商业应用模式,加强了客户产品竞争力云计算方案的特点快速构建和部署基于同一个应用,管理员可以迅速安装部署出集群虚拟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创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技术白皮书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12月目录第1章市场概述 (3)1.1.核心价值 (3)1.2.市场需求 (4)第2章产品概述 (6)第3章产品组成架构 (8)3.1.体系结构 (8)3.2.容器 (9)3.2.1. Web容器 (9)3.2.2. EJB容器 (10)3.3.服务 (12)3.3.1. 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 (12)3.3.2. 连接器(Connector) (13)3.3.3. 名字服务(Naming Service) (14)3.3.4. 消息服务(Messaging Service) (16)3.3.5. JMX服务(JMX Service) (17)3.3.6. 邮件服务(JavaMail) (17)3.3.7. 事务服务(Transaction Service) (18)3.3.8. 安全服务(Security Service) (20)3.3.9. 数据源(DataSource) (21)3.3.10. 持久服务(Java Persistence) (22)3.3.11. RMI-IIOP (23)3.3.12.上下文依赖注入服务(Contexts and Dependency Injection) (23)3.3.13. Web服务(Web Services) (24)第4章产品特性 (26)4.1.灵活部署,快速构建 (26)4.2.统一管理,便捷运维 (26)4.3.全面监控,运筹帷幄 (26)4.4.高效集群,稳定可靠 (27)4.5.国产软硬件环境兼容,自主可控 (28)4.6.支持云计算,助力云迁移 (28)4.7.弹性架构,随需扩展 (29)4.8.W EB攻击防护,安全增值 (29)第5章综述 (31)5.1.产品优势 (31)5.2.市场应用 (31)第6章运行环境 (33)第7章支持的标准及规范 (35)第8章公司简介 (37)第9章成功案例 (38)第10章附录 A. 术语表 (40)第11章技术联系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市场概述1.1. 核心价值应用服务器位于操作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为分布式应用的开发、部署、运行与管理提供支持,为应用程序提供事务、安全、消息、数据访问等各项服务。
它为企业级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了一个标准的平台,使得应用软件开发和运行能够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平台之上,以实现企业应用系统的集成。
图 1.1. 应用服务器的核心价值使用了应用服务器,用户在构建自己业务应用的时候,不再需要关心系统资源的使用、用户访问、 交易管理、安全等一系列系统底层技术的实现,只需按照应用服务器支持的组件标准设计应用。
按照此 标准设计的应用,可以根据业务的需求,支持成千上万的用户,成为分布式企业应用系统。
应用服务器给用户业务开发带来以下好处:• 缩短投放市场所需的时间:时间因素绝对是所有项目的首要问题,使用应用服务器则可以缩短系统的开发时间,使得用户系统提早投入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
• 节省应用开发费用:Standish组织调查100个关键任务应用系统,对其编码中的业务/应用部分的代码量和基础结构部分的代码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只有少于30%的代码与应用/业务有关, 而其余部分归属于基础结构,如果使用应用服务器进行开发,费用可节省25%到60%。
• 减少系统运行开销:一个不采用应用服务器部署的系统,其初期采购及运行费用将加倍。
许多大企业因为使用应用服务器而在硬件及软件方面节省了大量的投资。
• 提高软件质量:在自行建立的应用系统中,每次将新的应用组件加入到系统时,新应用的中间件层次都会被相应地增加进来,使系统变得繁琐复杂。
应用服务器具有清晰的接口层次,可以大大降低新系统与原有系统的维护成本。
此外,由于应用服务器支持数百万的交易吞吐量,其质量远远高于自行开 发的中间层产品。
• 降低维护费用:自行开发的基础结构,其年维护费较高,而使用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是成熟度较高的软件,其维护费用微乎其微,这将降低整个系统的维护费用。
1.2. 市场需求全球化和网络化发展给应用服务器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据Gartner 2013年3月份出具的全球软件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应用服务器的市场份额为267.24亿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12.52%,比2010年增长25.73%。
2012年国内应用服务器市场为10.55亿人民币,比2011年增长15.02%,比2010年增长71.97%。
从市场增长趋势上看,过去两年,应用服务器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未来三年,应用服务器市场规模增长率将保持在10%以上,实现高速发展,并逐渐成为推进中间件行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虽然应用服务器的市场前景很好,但是国产应用服务器实现蓬勃发展仍然有很大的压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首先,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在给应用服务器的发展提供广阔市场前景的同时,也给应用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考验。
这是所有应用服务器产品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面对新的挑战,行业推出了JEE6规范来解决新的需求。
JEE6规范专注于对平台合理精简,给用户提供更简单的开发和部署环境,提高生产效率。
国内外各大应用服务器厂商也都纷纷研究,实现JEE6规范。
其次,我国软件行业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国外品牌占据了国内外绝大部分市场。
来自Gartener 2013年3月份的全球软件市场调查报告,2012年国产应用服务器在国内的市场份额仅为5.82%,在国外的市场份额更是微乎其微。
为了推进国产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国家推出核高基6-1,核高基6-2、核高基2013等重大专项促进中间件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制定了《基于J2EE的应用服务器技术规范》,规范国产应用服务器的发展,中创中间件作为新国标的起草单位,在2013年6月推出了既遵循JEE6规范又符合国家标准的Loong AS V9版本。
Loong AS V9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采用核高基课题成果--微内核架构,可以灵活精简和扩展服务,增强了集群功能,提供了对云计算的支持,提高了服务的可靠性。
Loong AS V9也参考了大量国外主流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产品,吸收了众多优秀成果;Loong AS V9功能完善,性能优越,且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是一款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优秀中间件产品。
第2章产品概述Loong AS基于国家核高基重大专项研究成果,是中创软件商用中间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创中间件)自主研发,具有独立产权的国产中间件产品。
产品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同时,也遵循JEE6规范。
产品通过微内核和插件体系结构构筑了强大稳定灵活的基础服务架构,提高了管理监控能力,增强了集群功能,提供了对云计算的支持,为应用系统提供灵活部署、可靠运行、高效管理的支撑平台,为企业信息化提供完备的SOA基础设施。
图 2.1. Loong AS在企业应用中的作用Loong AS实现了OSGi规范,便于服务器本身体系的服务精简和扩展,也为应用部署提供了更灵活的方式,缩短了应用服务器的启动时间,提高了应用的运行性能。
Loong AS实现了JSR311,提供了REST接口服务;实现了JSR299,提升了依赖注入能力,便捷开发;实现了JSR318规范,支持EJB 3.1 规范,为企业应用开发提供了更灵活、可靠的部署运行环境。
Loong AS提供强大的集群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搭建高可用的运行环境,灵活进行业务分配,及时有效地进行失败转移,保障应用和服务不间断运行,为最终用户提供7*24无间断服务。
Loong AS多年来持续关注应用安全,努力为应用系统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产品实现了符合国家安全要求的SSL加密构件,支持JEE的JAAS声明性安全模型,可以实现数据加密传输、严格的身份认证和授权。
在底层加密的实现上可以使用符合国家商密办要求的硬件加密设备,这使得Loong AS在应用于国家安全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时,能够提供切实的安全保障。
针对网站安全,Loong AS推出了应用防火墙功能,可防止SQL注入、跨站攻击、数据库入侵、上传漏洞攻击、COOKIE欺骗等 攻击手段,实时检测并阻止黑客行为、保证Web网站的安全。
Loong AS支持云计算,既可以帮助企业搭建内部云环境,将企业本身的软硬件环境纳入云资源池,通过弹性计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损耗,提高服务可用性;也可以将企业的服务作为云部件,灵活无缝地加入到已有云中。
第3章产品组成架构3.1. 体系结构JEE6规范定义了一个框架,其中包含服务和容器这二类构件。
服务负责提供诸如事务、安全等通用 独立的功能;容器负责为应用系统的构件提供运行的场所,并在必要时使用服务提供的功能。
Loong AS完全实现了JEE6规范定义的框架,其体系结构如图所示:图 3.1. Loong AS体系结构图Loong AS由运行平台、开发平台、管理平台组成。
运行平台的主体部分是服务和容器。
Loong AS提供了标准的Web容器和EJB容器,为Web应用、EJB 应用提供了运行的场所。
Loong AS不仅提供了JEE6规范中所要求的众多内容(如名字、事务、安全、消息、WebServices等),还提供了集群服务、日志服务、节点服务等多项服务。
这些服务为构建企业级应用提供了通用的功能模块。
开发平台基于Eclipse,具有良好的开放性,提供建模、开发、部署、调试、测试、发布功能。
开发平台对Web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支持,提供了主流的Web应用框架开发工具,包括Spring、Hibernate、Struts、JSF等。
管理平台是一体化集中监管环境,可对单机和集群提供统一监控和配置管理,对软硬件资源进行监控,对受管资源支持动态插拔。
开发人员基于Loong AS进行应用开发时,不需要了解底层细节,只需专注于业务实现,将应用逻辑封装成构件并部署到Loong AS的容器中,在运行时由Loong AS实现安全、事务、并发等具体细节,因此做到了“由特定领域的专家做特定的工作”,能够有效地提高开发效率,保证应用的稳定可靠。
3.2. 容器3.2.1. Web容器Loong AS的Web容器实现了Servlet3.0、JSP2.2、JSP Debugging1.0 规范,是Web应用的运行 和管理环境。
图 3.2. Web容器体系结构图Web容器是服务器端容器,运行和管理所有JEE应用程序中表现逻辑层的JSP页面和Servlet组件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