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s2 4s 5)C(s) (s 4)c(0) c '(0) 1 s
C(s)
s(s2
1 4s
5)
(s
4)c(0) s2 4s
c '(0) 5
零状态 响应
1 5
1 s
4(s 2) (s 2)2 1
(s
13 2)2
1
查表
c(t)
1 5
1(t)
4e2t
cos
t
13e2t
1 sa
数数拉拉拉学学f氏氏氏f(表表变t变(变)ft12达达换)(f换换t(f(式t)式为t为(为))t10s::):(:(:i10ettn)()t0ltia)mt0102t1t110st2(1(0tt((ttttttt06700tt))0000000或))t00tcsions
t
t
s2 2
s s2 2
b1sm1 a1sn1
bm1s bm an1s an
将分子与分母多项式分别用因式连乘的形式来表示,即
G(s) =
K0 (s –z1 ) (s –z2 ) ··· (s –zm ) (s –p1 ) (s –p2 ) ··· (s –pn )
nm
K0 — 放大系数
s = p1 , p2 ··· , pn — 传递函数的极点
机械系统三要素的微分方程
设系统输入量为外力,输出量为位移
d 2 x(t) m dt2
f
(t)
C dx(t) f (t) dt
Kx(t) f (t)
二、常见环节和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1. RC电路
(2) 建立初始微 分方程组
ur Ri uc i C duc
dt
(3)消除中间变量, 使式子标准化
+
+
i
u
Cu
r-
-c
微分方程: 信号量小写变大写,下标不变,t变s
LC
d
2uc (t) dt 2
RC
duc (t) dt
uc
(t)
ur
(t)
Uc (s) L[uc (t)]
Ur (s) L[ur (t)] 微分定理
零初始条件 LCs2Uc (s) RCsUc (s) Uc (s) Ur (s)
第二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所谓数学模型是指描述系统动态特性的数 学表达式。
常用的三种数学模型: 微分方程,传递函数,频率特性
线性系统
传递函数
拉氏
傅氏
微分方程
变换
变换
频率特性
建建立立控控制制系系统统数数学学模模型型的的方方法法
1、理论分析法 根据组成系统的各个元部件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或
者化学规律,列写各部件的输入输出关系,然后根据 系统的结构方块图或各信号的传递关系,消除中间变 量,最后找出输入输出关系式。
sin
t
零输入 响应
第三节 传递函数
输入
r(t)
c(t)
微微分分方方程程
输出
输入的拉氏变换
R(s)
C(s)
GG((ss))
输出的拉氏变换
一、传递函数的定义
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定义为零初始条件下, 系统输出量的拉氏变换与输入量的拉氏变换之比。
传递函数 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
C(s)
输入信号的拉氏变换 零初始条件 R(s)
查表法:将 F (s)部分分式展开,变换成能在表中直接查 到原函数的形式。
FF(s()s) BB((ss) AA((ss)
bc00ssmmbc1s1msm11 bmc1ms1sbm cm s(nsa1ps1n)(1 sp2 )an1s( sanpn )
(1) A(s) 0 不同极点
留数法
(2) A(s) 0 有重极点 (3) A(s) 0 有共轭极点
传递函数
G(s)
Uc (s) Ur (s)
LCs2
1 RCs
1
机机械械位位移移系系统统
微分方程:
m d 2 y(t) f dy(t) ky(t) F (t)
dt 2
dt
零初始条件
微分定理
ms2Y (s) fsY (s) kY (s) F (s)
传递函数
G(s)
Y (s) F (s)
ms2
电阻、电容、电感
+ i(t) R u(t)
– u(t)= i (t)·R
u(t)
i(t)= R
i(t) C
+

u(t)
i(t) +
u(t)
L

复阻抗
u(t)=
1 C
i(t)dt
i(t)=
C
du (t) dt
i(t)=
1 L
u (t)dt
u(t)=
Ld
i (t)
dt
RL
RRLLCC串串联联电电路路
s = z1 , z2 ··· , zm — 传递函数的零点
在复平面上表示传递函数的零点和极点的图形,
称为传递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图。
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就是相应微分方程的特征多项 式,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微分方程的特征根。
二、传递函数的性质
1. 传递函数是复变量s的有理真分式函数,具有复变函数的 所有性质。 2. 传函与微分方程具有相通性,零初始条件下可通过n阶导 数与n阶s的置换得到传递函数。 3.传递函数表征了系统本身的动态特性。(传递函数只取 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参数,而与输入和初始条件等外部因 素无关,可见传递函数有效地描述了系统的固有特性。) 4.只能描述线性定常系统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且内部许 多中间变量的变化情况无法反映,是系统一种外部描述。 5.如果存在零极点对消情况,传递函数就不能正确反映系 统的动态特性。
6. 传函G(s)的反拉氏变换为系统的脉冲响应g(t),即传函 可定义为
7. 传函是在零初始条件下定义的,只能反映零初始条件 下输入信号引起的输出,不能反映非零初始条件引起 的输出。
思考:设系统传递函数
C(s) R(s)
s2
3 2s
3
,试求初始
条件分别为 c(0) 1 和 c(0) 0 时系统在输入
1 fs
k
相似系统
——具有相同结构的数学模型
RL
+
+
i
ur
C uc
-
-
G(s) Uc(s)
1
U (s) LCs2 RCs 1
G(s) Y(s)
1
F (s) ms2 fs k
传递函数 结构一致
设线性定常系统由下述n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描述:
零初始条件——输入、输出及其各阶导数初值为零
传递函数的极点就是微分方程的特征根,它们决定了所 描述系统自由运动的模态。
传递函数的零点并不形成自由运动的模态,但它们影响 各模态在响应中所占的比重,因而影响响应曲线的形状。
传递函数 X (s) A sa
零极点分布图
j
-a
0
i
Q: 零点在哪?
时域脉冲响应 x(t) Aeat
0
29
传递函数
X
(s)
a0sn a1sn1 an1s an C(s)
b0sm b1sm1 bm1s am R(s)
系统传递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G(s)
C(s) R(s)
b0 s m a0 s n
b1sm1 a1sn1
bm1s bm an1s an
nm
G(s)
C(s) R(s)
b0 s m a0 s n
(s
A1s a)2
B1 b2
零极点分布图
j
b
-a 0
i
时域脉冲响应
x(t) Aeat sin(bt )
0
30
传递函数
X (s)
A1s B1 s2 b2
零极点分布图
j
b
0
i
时域脉冲响应
x(t) Asin(bt )
F (s) e e d t s 1a GF拉((ss氏F))(变sFFL)(34换[s(0(issn)(s为L)ti)n[]t:12ftLtL(2[ttlei)[0fm]1j0e0(l(titmt12)-sss01s)1t]32dj1]e0s1((t1ae12tj12t0tset;t20d289t0ctoeesesee)stsjstsstd0ttttdeledti0l2mtitaam0-ttjee0cs(oi0j11ns(-j1ts(et1sabttt2eusseetd)d0e'vstsjtt)(sdd't(tssd)ute(lvatis)am1))ba2se20atx1dss221xa23bs0v12deeux)s)t2dt
d2c(t dt 2
)
2
dc(t dt
)
2c(t
)
r(t
)
d2
解:在零初态下应用微分定理:
dt
2
s2
C(s)
s2
1 2s
2
(s
1 1)2
1
练习
例2:求解d 2c(t)
dt 2
4 dc(t)
dt
5c(t)
1
已知 c(0) c '(0) 1
解:s2C(s) sc(0) c '(0) 4sC(s) 4c(0) 5C(s) 1
dt 2
dt
微分方程结构一致 二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不同形式的物理环节和系统可以建立相同形式的数学模型。
系统微分方程由输出量各阶导数和输 入量各阶导数以及系统的一些参数构成。 n阶线性定常系统的微分方程可描述为:
nm
复习拉普拉斯变换
已知原函数为f(t),
其中:s j
((((312)546)))单单序指单正位号位数位弦加阶 斜函脉函原速f跃 坡函(数冲数t度)数函函函se数i数象数nF函a(s1tt数)(12(tt()ta2) 5 0) eat
标准形式: 左端:与输出量有关的项; 右端:与输入量有关的项;
各导数项均按降幂排列!
电气系统wenku.baidu.com要素的微分方程
电阻
设系统输入量为电流,输出量为电压
+ i(t) R

u(t)
u(t) i(t) R
电容 电感
i(t) C
+

u(t)
+ i(t)
u(t)
L

du(t) 1 i(t) dt C
u(t) L di(t) dt
比较系数法或特值法 配方法
例1:已知F (s) 10(s 4)
,求 f (t)
(s 1)(s 2)(s 3)
例2:已知 F (s) 10 ,求 f (t)
s(s 2)
例3:已知
F
(s)
10(s s2 (s
2) 1)
,求
f (t)
例4:已知
F (s)
s2
20 4s 13
,求
f (t)
uc (t)
输出在左,输入在右 按降幂排列
LC
d
2uc (t) dt 2
RC
duc (t) dt
uc
(t)
ur
(t)
3.机械位移系统
输入量为外力: F (t)
输出量为位移: y(t)
依据牛顿定律:
F
m
dy2 (t) dt 2
F (t) ky(t)
f
dy(t) dt
m
d
2 y(t) dt 2
R
+
+
i
ur
C uc
-
-
(1R)C d确dutc定输uc入量ur 和输出量
RC电输路入是量一:阶ur常系
数线输性出微量分:方u程c 。
2. RLC电路的微分方程
R
L
+
输入量:ur 输出量:uc
ur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
-
+ i
C uc
-
u
r
(
t
)
R i(t )
i
(t
)
C
duc (t) dt
L
d i(t ) dt
例5:已知
F (s)
20 (s 1)(s2
4s 13)
,求
f
(t)
例6:已知 F (s) s2 5s 7 ,求 f (t)
(s 1)(s 2)
练习
三、线性微分方程式的求解
拉氏变换法求解微分方程:
时间函数 f (t) 的拉氏变换记作
F (s) L[ f (t)] f (t)est dt 0
该方法适用于内部结构清楚的系统。
2、系统辨识法(实验法) 利用系统或元件的输入-输出信号来建立数学模
型。 该方法适用于对系统或元件一无所知的情况下。
第一节 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
一、 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系统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 。
(2) 建立初始微分方程组。
(3) 消除中间变量,将式子标准化。
复习拉普拉斯变换
常用的拉氏变换性质: 微分定理: 设f(t)的拉氏变换为F(s),则 初值定理:
终值定理: 若 存在,则
F位(s移)的已定所知理F有:(s极),点如均何知位道于fs(的) 左存在半与平否面?(?包? 括原点)。 复位移定理:
3、拉氏反变换 F (s) f (t) f (t) L1[F (s)]
r(t) 1(t) 作用下的输出。
传递函数零极点与系统输出运动模态的关系
在数学上,线性微分方程的解由特解和齐次微分方程 的通解组成。通解由微分方程的特征根所决定,它代表自 由运动。
若n阶微分方程的特征根是1, 2,, n且无重根,则把 函数 e1t , e2t ,, ent 称为该微分方程所描述运动的模态,也 叫振型。
拉氏变换
线性微分方程
代数方程
(时域t)
(复数域s)
微分方程的解
代数方程的解
(时域t) 拉氏反变换 (复数域s)
f (t) L1[F (s)]
拉氏变换的重要应用——解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求微分方程的拉氏变换,注意初值!!
求出 C(s) 的表达式
拉氏反变换,求得 c(t)
例1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式,求系统的输出响应。
输出在左,输入在右
按降幂排列
m
d
2 y(t) dt 2
f
dy(t) ky(t) F (t) dt
相似系统
——具有相同结构的数学模型
RL
+
+
i
ur
C uc
-
-
LC
d
2uc (t) dt 2
RC
duc (t) dt
uc
(t)
ur
(t)
m d 2 y(t) f dy(t) ky(t) F (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