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提高自我认知,塑造积极心态案例背景小明,初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中等偏下,性格内向,与同学交往较少。
在课堂上,小明总是低着头,不敢主动发言,课堂外,他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使得同学们对他的印象并不深刻。
心理分析1. 自我认知不足:小明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缺乏认识,导致自信心不足。
2. 社交恐惧:小明害怕在他人面前表现,担心受到嘲笑和否定。
教育策略1. 引导自我认知:教师通过与小明交谈,了解他的兴趣爱好、特长,帮助他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2. 鼓励主动发言: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小明关注,鼓励他主动发言,提高他的自信心。
3. 参加社团活动:教师建议小明参加学校的兴趣社团,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锻炼社交能力。
案例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小明的自我认知得到提高,他开始勇敢地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学会情绪管理,拥抱快乐生活案例背景小红,初中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性格敏感,容易因为一些小事而哭泣。
她的情绪波动较大,使得同学们觉得她难以相处。
心理分析1. 情绪管理能力差:小红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无法有效调整自己的情绪。
2. 缺乏安全感:小红对人际关系过于敏感,担心被他人伤害。
教育策略1. 情绪教育:教师对小红进行情绪教育,教授她情绪管理的方法,如深呼吸、心理暗示等。
2. 增强安全感:教师多给予小红关心和支持,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3. 开展心理辅导:教师建议小红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她调整心态。
案例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引导,小红学会了基本的情绪管理方法,情绪波动逐渐减小,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案例三:培养合作精神,共同成长案例背景小刚,初中三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孤僻,不善于与人合作。
在团队合作活动中,他总是独自完成任务,不考虑他人的意见。
心理分析1. 合作精神缺乏:小刚习惯于独自完成任务,不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沟通能力不足:小刚不知道如何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观点。
心理健康教育案例 增强自信心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心理问题与根源:1.逆反心理,容易偏激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而在徐茄程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被同学挖苦、讽刺。
2.意志薄弱,不愿学习徐茄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矫治对策: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对于徐茄程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去除徐茄程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徐茄程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徐茄程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
”“徐茄程同学……”渐渐的,徐茄程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徐茄程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徐茄程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结论: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自信心理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小李,男,16岁,某中学高一学生。
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学习成绩一般,在班级中缺乏存在感。
在与同学交往中,他总是显得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担心被别人嘲笑。
在课堂上,他总是低着头,不敢与老师进行眼神交流。
这使得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二、问题分析1. 缺乏自信:小李缺乏自信,导致他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
他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害怕被别人嘲笑,从而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
2. 家庭教育:小李的父母对他期望过高,过分关注他的学习成绩,忽视了他的心理健康。
这使得他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的评价过低,自信心不足。
3.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小李在课堂上不敢发言,与老师缺乏沟通,导致他在学习上难以提高。
三、教育策略1. 建立自信:通过以下方法帮助小李建立自信。
(1)发现优点:鼓励小李发现自己的优点,让他意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2)肯定进步:关注小李的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的自信心。
(3)培养兴趣:引导小李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
2. 家庭教育指导:向小李的父母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帮助他们调整教育方式,关注小李的心理需求。
3. 学校教育改革:学校应加强心理素质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实施过程1. 发现优点:通过与小李的交流,发现他在音乐方面有天赋。
于是,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的音乐社团,展示自己的才华。
2. 肯定进步:在课堂上,小李逐渐敢举手发言,虽然有时回答错误,但我会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3. 培养兴趣:我发现小李喜欢阅读,于是推荐他阅读一些心理自助书籍,帮助他调整心态,树立自信。
4. 家庭教育指导:与小李的父母沟通,让他们了解小李的心理需求,调整教育方式,关注他的心理健康。
5. 学校教育改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讲座、团体辅导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小李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自信心增强:小李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再担心被别人嘲笑。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自信走向成功
初中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自信走向成功第一篇:初中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自信走向成功初中心理健康教案增强自信走向成功增强自信走向成功辅导目的: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自信;2、让学生认识自信在学习中,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理。
辅导方式:1、欣赏歌曲“真心英雄”体验、重塑自我、传授与讨论、角色辅导准备:1、歌曲一首“真心英雄”2、故事3、讨论案例4、教学对象,初一年级学生5、请每位学生自己准备一句格言警句辅导时间:1学时辅导场地:教室辅导步骤:1、老师人生犹如一叶远航的小舟,自信则是小舟上一张加速的风帆。
在你的字典里不应有“我不行”应增加一个反问符号,“我不行吗?”露出你自信的微笑,在人生的道路上执着地追求,为青春奏响豪迈的乐章。
请欣赏歌曲“真心英雄”。
2、老师讲述与讨论,投影:一、什么是自信?故事自信是指人们相信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自信是人进取心理不可缺少的根基。
陈景润在谈到如何才能成才时,他说“首先应该有自信心,没有自信心,什么事也干不成”。
他为了证明“歌德巴赫猜想”,用完了八麻袋草稿纸。
爱迪生在实验中失败了两万五千次,但对发明蓄电池的信心始终如一,最后成功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英国人民对德作战,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可是他小的时候先天不足,体质非常瘦弱,头发稀稀疏疏,讲话也结结巴巴,经常受到班里同学的嘲笑。
同学们还给他起了个很不好听的绰号,叫做“结巴秃顶小老头”。
不过丘吉尔是个自信心很强的人,为了纠正自己讲话结巴的毛病,就下决心朗读文学名著,把一些名人演讲当做课文来读,还常常一个人关起房门对照镜子纠正讲话的口型。
有一次,学校举行演讲比赛,丘吉尔勇敢地报了名,同学们暗地里为他的结巴捏一把汗,可是出乎大家的意料,他在这次演讲比赛中口若悬河,没有半点结巴,而且讲的内容新颖丰富,语气充满感情,结果获得优秀奖,使大家极为惊奇。
从以上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能一帆风顺。
初中生自信心教育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中,自信心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信心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初中生来说,自信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文将以一个初中生的自信心教育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案例概述小王,男,13岁,初中一年级学生。
在班级中,小王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成绩中等偏下。
在课堂上,他很少主动发言,与同学交流也较为被动。
面对困难,他常常表现出消极情绪,缺乏自信心。
三、教育措施1. 了解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针对小王的情况,教师首先了解了他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以及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教师了解到小王在家表现较好,但缺乏自信心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学校的教育方式。
因此,教师制定了以下个性化教育方案:(1)提高课堂参与度:鼓励小王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2)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通过了解小王的兴趣爱好,为其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如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体育比赛等。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引导小王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帮助他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
2.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1)树立榜样:在班级中树立自信心的榜样,如学习成绩优秀、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的同学,让小王感受到班级的正能量。
(2)鼓励合作: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合作,让小王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
(3)关注学生心理: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提高心理素质。
3. 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成长(1)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法。
(2)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鼓励家长参加学校的亲子活动、家长会等,增进家校之间的了解。
(3)建立家校联系册:通过家校联系册,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四、教育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小王在自信心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学会自信心理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自信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案例通过一个学生的成长经历,展示了如何通过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二、案例描述小王,一个普通初中生,平时学习成绩一般,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
在班级中,他总是默默无闻,很少发言,缺乏自信。
他的父母也发现小王在家里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低落。
在一次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中,小王因为紧张而失误,导致比赛成绩不理想。
这次经历让小王更加缺乏自信,他在学校的表现也越来越差。
父母发现后,非常担心小王的心理健康,于是寻求心理教师的专业帮助。
三、心理教师介入1. 初步了解心理教师通过与小王及其父母的沟通,了解到小王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初步判断小王缺乏自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2)学习成绩一般,缺乏成就感;(3)父母对成绩过于关注,导致小王压力过大;(4)在演讲比赛中失利,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
2. 制定心理教育方案针对小王的情况,心理教师制定了以下心理教育方案:(1)开展自信心训练课程,帮助小王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信心;(2)开展人际交往技巧培训,提高小王与人沟通的能力;(3)调整家庭氛围,减轻小王的心理压力;(4)鼓励小王参加各类活动,锻炼自己的能力。
3. 心理教育实施(1)自信心训练课程心理教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自信心训练:①自我肯定法:鼓励小王每天对着镜子对自己说:“我能行!”;②目标设定法:帮助小王设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并为之努力;③成功体验法:引导小王回顾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增强自信心;④积极暗示法:鼓励小王用积极的语言激励自己,如“我可以做到!”。
(2)人际交往技巧培训心理教师采用以下方法进行人际交往技巧培训:①角色扮演法:让小王在模拟场景中练习与人沟通;②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小王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③小组讨论法:鼓励小王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观点,提高沟通能力。
初中心理提升自信教案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信心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形成与个人特质、经历和环境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和技巧。
4.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自信心的重要性。
2. 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将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小组讨论材料。
3. 自信心提升活动道具。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信心?自信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对自信心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自信心的定义和重要性,结合实例说明自信心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积极作用。
2. 学生讨论:自信心是如何形成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有自信心?- 你在哪些方面缺乏自信心?- 如何提升自己的自信心?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活动体验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信心提升活动,如:- 自我介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并鼓励他们用积极的语言描述自己。
- 成功体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取得的成就,增强自信心。
2. 学生参与活动,体验自信心提升的过程。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总结自信心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自信心提升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建立自信心的方法,如:- 设定合理的目标:帮助学生设定可实现的目标,逐步提升自信心。
- 积极心理暗示:鼓励学生用积极的话语激励自己,如“我能行”、“我可以做到”。
- 克服困难:引导学生面对困难时,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挑战自我。
三、小组讨论1. 各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自信心提升的方法?- 如何帮助他人建立自信心?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自信心的重要性。
初中心理健康《培养自信心》的团体辅导教案
初中心理健康《培育自信心》的集体指导教学设计活动目的:1、指引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经过训练逐渐除去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育自信心的方法。
准备工作:1、进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
2、对于气质的心理健康指导。
3、进行集体活动分组。
4、制作协助课件。
活动过程:一、认识自卑心理请同学们经过以下对话形象地认识自卑心理现象。
课件一:自卑的心理现象(录像片断)对话: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读竞赛?”乙:“我怎么能行呢 ?”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这表现出乙缺少自信,自卑。
教师: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判定自己不可以的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二、自卑的危害课件二:l、自卑心理令人感觉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追上去,悲观绝望、悲观办事,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自卑心理从自我思疑和自我压迫开始,以自我低沉和自我沉没而告终,过于自卑等于自我毁坏。
既然自卑的危害这样之大,我们一定打破自卑的约束,除去自卑心理,培育自信的心理质量。
三、除去自卑、培育自信教师:要除去自卑,一定认识自卑产生的原由,才能因材施教。
(-)认识自卑产生的原由课件三: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由此画面引出心理学家对于大象的成长实验:一只大象从小就被一根不太粗的链子锁住,经过无数次努力都不可以摆脱链子的约束站起来。
长大此后,它的力量足以摆脱链子了,但是它不再去努力。
即便链子放在身上不加任何固定,它也木会去努力。
这是为何?学生:由于小时候每一次想站起来都站不起来,他就形成了自己不可以的认识。
教师:过去的行为结果告诉它自己不可以。
其实它此刻行不可以?学生:行。
教师:这就形成了自我认识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这类差异必定产生“错误的必定”。
这类“错误必定”是产生自卑的主要原由。
产生“错误必定”的原由很复杂,对人来说,除了行为结果以外,还有他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不适合评论和反响。
课件四:产生自卑的原由:l、自我认识与真切自我之间存在差异。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战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战案例3篇案例一: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背景:某初中班级内,有一名学生小明自卑心较重,经常感到缺乏自信,影响了他的研究和人际关系。
策略:1.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同学之间的合作和支持,减少竞争压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通过个人心理测试或问卷调查,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
3. 建立目标与奖励机制:制定小明个人研究目标,并设立奖励机制,激励他积极努力。
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小明逐渐树立了自信心,他在班级活动中积极参与,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
他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
案例二:减轻学业压力背景:某初中班级内,学生们普遍面临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导致他们心理疲劳和焦虑。
策略:1. 制定合理的研究计划: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分配研究任务,避免过度压力。
2. 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引导学生研究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放松冥想等,以减轻焦虑和疲劳。
3. 鼓励积极的心理调适: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面对挑战时保持乐观。
效果:经过实施,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他们更加懂得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提高了应对学业压力的能力。
案例三:促进亲子沟通背景:某初中班级内,部分学生与父母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和家庭关系紧张。
策略:1. 举办亲子活动: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亲子活动,提供一个放松和交流的环境。
2. 提供沟通技巧培训: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沟通技巧的培训,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地表达和倾听。
3. 促进亲子互动:鼓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活动,增加彼此间的了解和信任。
效果:通过实施上述策略,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得到改善,学生的心理压力减轻,家庭关系也得到了缓解。
以上是三个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战案例,通过实施这些案例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减轻学业压力和促进亲子沟通,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案——树立自信,迎接成功
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案——树立自信,迎接成功引言:自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必备的一种心理素质,它是人们面对周围环境和自身困难时所拥有的一种勇气和信心,对于未来的努力和成功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而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阶段,如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通过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学,如何树立学生自信心,迎接成功。
一、心理健康课教学在初中生自信心建立中的作用1.心理健康课教学对于培养初中生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健康课教学是为初中生提供一种系统的、全面的、科学的、实用性很强的心理健康课程。
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会对初中生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和解决,同时通过科学的方式,传授自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不断地提升自己,获得更多成功。
2.心理健康课教学对于提高初中生认识自我、自我掌控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影响。
心理健康课教学中,会帮助初中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通过对自己进行分析和了解,在分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在探索中掌握自我控制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时,初中生可以更好地面对挑战,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并且有足够的信心去克服困难。
二、初中生心理健康课教学如何树立学生自信心1.建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他们的学习模式和方式正在发生变化,并且在知识面前感到很难接受新知识。
我们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的教学方式,建立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对新知识进行引导,让初中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以此来增加自己的自信。
2.对成功的激励,树立自信。
初中生成功的激励,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成功可以让他们有更大的信心去克服困难,迎接未来的挑战。
我们可以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让他们能够在短期内取得成功,以此来树立他们的自信。
3.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社交圈。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建立社交圈是非重要的。
在心理健康课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引导学生进入社交圈,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让他们更多地接触不同的人,了解各种文化,从而更好地树立自己的自信。
初中生心理素质训练教育案例3篇
初中生心理素质训练教育案例3篇案例一:提升自信目标学生群体:初中一年级学生,普遍存在缺乏自信、自我价值感低的问题。
训练目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提高自我认知和自尊心。
训练方法:1. 自我认知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优点,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
2. 成功体验分享:邀请校内外成功人士分享自己的成功故事,激发学生的成功欲望。
3. 正面肯定:每天给学生一句正面肯定的话,例如:“你是最棒的!”、“你可以做到!”等。
4. 挑战自我: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和活动,如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让学生在挑战中成长。
效果反馈: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自我价值感也有所提高。
案例二:情绪管理目标学生群体:初中二年级学生,普遍存在情绪波动大、无法有效管理情绪的问题。
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情绪。
训练方法:1. 情绪认知训练:通过讲座、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产生原因。
2. 情绪表达技巧: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绘画等活动,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
3. 情绪调节方法:教授学生一些情绪调节的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
4. 情绪日记:鼓励学生每天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效果反馈: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情绪波动也有所减小。
案例三:团队合作目标学生群体:初中三年级学生,普遍存在团队合作能力差、沟通能力弱的问题。
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沟通能力。
训练方法:1. 团队建设活动:组织各类团队建设活动,如拓展训练、团队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2.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团队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沟通技巧培训:邀请专业讲师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团队项目实践:让学生参与团队项目,实践中学习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效果反馈: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团队协作效果明显改善。
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
《重建自信,迎接挑战》
小明是一名初中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在班级里却常常感到自卑和孤独。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老师发现了他的问题,并及时与他进行了沟通。
通过和小明的交流,老师发现他在班级里缺乏自信,害怕挑战和失败,因此经常选择逃避和退缩。
老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小明重建自信。
首先,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希望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他的自信心。
同时,老师给予小明适当的表扬和肯定,让他在自我价值感上得到提升。
另外,老师还安排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小明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习惯,并引导他改变消极的心态。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和引导,小明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他开始逐渐敢于面对挑战,学会克服困难,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最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也变得积极向上,更加乐观和自信。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小明终于走出了自卑和消极的阴影,重新拥有了快乐和健康的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精)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学生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的问题。
一、问题表现:小宁性格比较内向孤僻, 学习成绩一般, 做事情比较拖拉,常常完不成计划,不善于和别人交往,也没有什么朋友,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小宁对所有的事缺乏自信,很自卑,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别人的看法很敏感。
二、原因分析1. 家庭影响:小宁的父母对她比较挑剔,总说她这也不行那也不好,喜欢拿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她比较;家务不让她做,怕影响她学习;哪儿也不让她去,说外面太危险。
久而久之,小宁不喜欢与人交往,学校被动拖拉,自卑感明显。
自卑感的形成首先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挑剔、否定和过多保护,对孩子没有客观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孩子对自己评价就会有偏差。
家长的包办代替使孩子没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践,孩子会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越少,自卑感就越强。
有的家长会反驳:我们是在爱她呀!这就是大多数家长心中存在的误区。
这种披着爱的外衣的“过度管制”会给孩子身上捆绑多少绳索啊!这样的孩子怎会健康快乐呢?2. 学校影响:她上课不认真,经常不完成作业,老师对他很头疼,批评时有些粗暴缺少耐心地与她沟通。
她特别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但方式方法不合适又常常得不到老师的赞美。
造成她有抵触情绪,听不进老师的批评,使老师对她的思想教育不能落到实处。
著名的“罗森塔效应”可以说明这个问题,教师所忽视的那些孩子往往惧怕老师或消极失望,从而造成交往困难,缺乏自信。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注意力就像阳光。
注意力所及之处, 就成长;忽略就枯萎。
三、矫治对策:1、 . 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小宁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1 开好家长会。
让家长及时了解小宁这一阶段的表现, 学习上、行为上及要求改进的意见,做到把家长请进来。
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帮助缺乏自信的学生
中学生心理健康辅导案例——帮助缺乏自信的学生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位中学生缺乏自信的心理健康辅导案例。
通过实施一系列有效的辅导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逐渐克服自卑情绪,提升其心理健康状况。
引言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缺乏自信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挑战。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遇到了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他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缺乏自信,影响了他的学业和生活。
本文将介绍我们是如何通过心理健康辅导来帮助这位学生克服自卑情绪,建立自信心的。
案例描述小明是一位中学生,他在研究和社交方面都表现出缺乏自信的特点。
他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害怕被他人嘲笑和排挤。
这种情绪状态使他在学校中感到孤独和无助。
经过与学生和家长的深入交流,我们了解到小明的自卑情绪与他在家庭和学校中的社交经历有关。
辅导措施1. 建立信任关系:我们首先与小明建立了信任关系,让他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理解。
我们通过倾听和尊重他的感受,帮助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纳和重视的。
2. 激发潜力:我们通过鼓励小明参与各种活动,如学校社团和课堂讨论,来激发他的潜力。
我们将他的成就和进步及时反馈给他,增强他的自信心。
3. 培养积极心态:我们帮助小明培养积极的心态,通过正面思考和自我肯定的方式来处理负面情绪。
我们引导他重视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是可以改善的。
4. 增强社交技巧:我们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社交场景等方式,帮助小明改善自己的社交技巧。
我们教导他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高他在人际交往中的自信心。
辅导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心理健康辅导,小明逐渐开始展现出自信的一面。
他在学校中更主动地参与活动,展示自己的能力。
他的研究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他开始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关系,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小明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结论通过本案例的实施,我们证明了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措施可以帮助缺乏自信的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逐渐提升心理健康状况。
最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之自信心的培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之自信心的培养(一)一、教学目的:通过此课内容教学,使学生明确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使学生有自信心、顽强毅力、发奋图强,从而乐观积极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并使学生了解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相信通过前几次的课程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发展自我了,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
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讲个故事) 小泽征尔的故事小泽征尔参加指挥家大赛的事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
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
正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
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
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
前面的选手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也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一)提出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自信心?(先让学生界定)[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根据学生讲述情况,结合例子加以界定说明。
)2.自信心的作用。
[迸发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学习目的、任务](学生发言,略)3.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呢?(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句话概括(略))学生回答:(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教育案例增加自信(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自信心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它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习动力和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习成绩不理想、家庭环境不佳、人际关系紧张等,导致自信心不足。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提升自信心,某中学开展了为期一年的自信心提升教育项目。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二、案例描述1. 学生情况小张,一名14岁的初中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尤其擅长数学。
然而,由于家庭原因,他的父母离异,他与父亲生活在一起。
小张在班级中缺乏朋友,很少与人交流,导致他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缺乏自信。
2. 教育目标通过自信心提升教育项目,帮助小张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成绩,改善人际关系。
3. 教育措施(1)心理辅导针对小张的心理问题,学校安排了一名专业的心理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
心理教师通过与小张的沟通,了解他的内心想法,帮助他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导他如何克服困难,树立自信。
(2)小组合作学习为了提高小张的人际交往能力,学校组织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在活动中,小张与其他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合作,逐渐融入集体。
(3)社会实践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小张开阔了眼界,了解了社会,学会了关爱他人,增强了自信心。
(4)学科竞赛针对小张擅长数学的特点,学校鼓励他参加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小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他的自信心。
(5)家校合作学校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了解小张在家庭中的表现,指导家长如何关爱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三、教育效果经过一年的自信心提升教育项目,小张取得了显著的成绩:1. 心理素质得到提高,自信心明显增强。
2. 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尤其在数学方面表现突出。
3. 人际关系得到改善,结识了新朋友,拥有了更多的社交圈子。
4. 家庭关系得到缓和,父亲与小张的关系更加融洽。
教育案例树立自信心(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在我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自信心培养。
自信心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品质。
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许多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学习成绩不佳、家庭环境、同伴关系等,导致自信心不足。
本案例将通过一个具体的教育案例,探讨如何通过教育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二、案例描述主人公:小王,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
小王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但在学习上却遇到了困难。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尤其是数学和英语。
这让他在同学面前感到自卑,渐渐地,他的自信心逐渐丧失。
在学校,小王总是低着头,不愿意和同学交流。
在课堂上,他不敢举手发言,即使回答问题也总是支支吾吾。
在家庭中,小王也不愿意和家长沟通,他觉得自己的成绩让家长失望,害怕面对家长的责备。
三、教育措施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通过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
针对小王,教师主动与他交流,关心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发现他在体育方面有一定的特长。
教师鼓励小王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让他感受到自己在某个领域的优势。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小王,教师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让小王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在数学课上,教师将小王分配到学习小组,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问题。
在英语课上,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小王在互动中提高英语水平。
3.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针对小王,教师定期与他交流,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帮助他树立自信心。
教师与小王进行心理辅导,让他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相信自己,勇敢面对困难。
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
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心理健康教案及反思引言: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能力和价值的肯定以及对未来成功的信念。
对于中学生而言,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初中生的自信心,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积极生活。
一、了解自信心的重要性:1. 自信心是初中生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基石。
2. 自信心能增强中学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3. 自信心对于学业成绩和人际关系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二、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步骤:1. 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纳能力:a. 鼓励学生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优点和潜力。
b. 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的不足,并设定改进目标。
c. 培养学生正面对待自己的态度,避免过分苛求自己。
2. 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方式:a. 强调积极心态的重要性,例如鼓励学生学会看到问题背后的机遇。
b.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明确学习的方向和意义。
c. 鼓励学生树立成长型思维,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不断进步。
3.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a. 提供适合不同学生兴趣和能力的课外活动。
b. 鼓励学生参与团队合作,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c. 组织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领导能力。
4. 注重肯定和奖励:a. 及时给予学生认可和鼓励,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b. 培养学生相互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意识,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c. 鼓励学生树立自己的标杆,向他人学习,并帮助他人进步。
三、教案反思:作为一个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者,我深知培养初中生自信心的重要性,并试图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1. 创设积极的学习和交流环境:在课堂上,我尽量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发言机会,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同时,我也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 关注学生成长的过程:在对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时,我注重强调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相互信任,增强自信心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相互信任,增强自信心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生理心理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及思维方式的扩展和变化,学生将面临着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心理困惑及社会压力的问题。
以下是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个案例,拿出来与大家做一下交流:高一刚入学,学生往往对新环境比较新鲜,但又因为彼此之间不认识,所以也是暴露性格的最好时机,最开始的几天,没有学习任务的压力,我没有刻意的强调纪律,目的就是让他们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天性,我只负责默默观察,尽可能的在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分析各自的性格,与此同时,我也跟孩子们说,如果想担任班干部,那么你就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多表现一下,时间合适的时候咱们会组织一次竞选。
经过观察,梁同学比较积极,并且比较自律,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明白,他可能想参与班级管理,于是我有意的给他分配了一些任务,想以此来考验他的工作能力。
但是“考察期”还没过,梁同学就主动找到了我,说想担任班长,我同意其临时代理班长。
但好景不长,该同学的问题开始暴露,有时会不遵守纪律,并且与班里的一名女孩谈起了恋爱,再加上长了一张“好脾气”的脸,他的威信渐渐丧失,这与之前我通过对他的观察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
问题逐渐积累,终于在某天的晚自习暴发,班里几个同学不认同他的管理,实名举报,“揭露”了他的种种不公正。
收到举报信后,我很惶恐,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带来很多问题,我对班级的管理也会很难进行。
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想打探一下其他同学的看法。
我悄悄的问了几个相对公正的同学,这几个孩子都表示梁同学属于正常管理,不存在什么不公正。
举报的几个同学都是多次违反纪律,被记名后恼羞成怒,而梁同学恰好也有违反纪律的行为,这才有了这次的“举报门”。
一通调查之后,我决定从梁同学入手,先找他谈谈。
可谈话还未开始,这名身高一米九多的大男孩竟然哭了,哭得像个孩子,我没有着急询问原因,待他哭完之后,心情逐渐平复,他说,老师,你另选班长吧,我可能确实不适合干班长!这让我一头雾水,明明是自己主动要求担任班长,平时的表现也很不错,从我的观察来看性格也比较外向,怎么会哭得如此伤心,如此轻易的否定自己。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之自信心的培养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之自信心的培养(一)一、教学目的:通过此课内容教学,使学生明确自信心是心理状态表现形式之一,使学生有自信心、顽强毅力、发奋图强,从而乐观积极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并使学生了解一些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相信通过前几次的课程同学们已经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进而发展自我了,但仅仅是这样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为自己建立信心、树立自尊,这样我们就能扬起头来,迎接挑战。
那么如何培养自信心呢?(讲个故事) 小泽征尔的故事小泽征尔参加指挥家大赛的事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
一次他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判委员会交给他一张乐谱。
小泽征尔以世界一流指挥家的风度,全神贯注地挥动着他的指挥棒,指挥一支世界一流的乐队,演奏具有国际水平的乐章。
正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
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仍觉得不自然。
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判委员会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问题,而是小泽征尔的错觉。
他被大家弄得十分难堪。
在这庄严的音乐厅内,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和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音,评判台上那些高傲的评委们立即站立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
前面的选手虽然也发现了问题,但也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提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或者说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一)提出问题:(现在请同学们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是自信心?(先让学生界定)[所谓自信心,就是充分相信自已,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相信一般人能做的事,自己也一定能做到] (根据学生讲述情况,结合例子加以界定说明。
)2.自信心的作用。
[迸发勇气和毅力、克服困难和障碍、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学习目的、任务](学生发言,略)3.怎样才能树立起学习自信心呢?(小组讨论,并以小组为单位用一句话概括(略))学生回答:(1)正确认识自己,提高自我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增强自信心
心理问题与根源:
1、逆反心理,容易偏激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对教师的简单说教,喜欢从反面思考,喜欢索隐猎奇,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因而产生逆反心理。
而在孙楠的生活经历中,不是受到家长的责备、打骂,就是被老师批评、训斥,被同学挖苦、讽刺。
2、意志薄弱,不愿学习
孙楠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动脑筋,学习成绩退步,在学习中遭多次失败,就产生了厌学心理,认为功夫花了,没有用,不如不出力;犯了错误受到老师教育后,有时有悔改之意,想振作精神奋发向上,但是由于他们自制能力差,一遇到小小的挫折就有可能知难而退,坚持不了几天时间便又故态复萌了,长期如此,就自己放弃自己,听之任之了。
矫治对策:
1、掌握技巧,寻找根源
对于孙楠同学,我为了清楚地了解他的的智力状况、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家庭情况等因素;除了主动找他谈天聆听外,还不放弃平时的细微观察,准确诊断出根源所在,然后通过谈心、讨论、家访等方式帮助他去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并
使他深信,只要通过教师和自己的努力,即使自己某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后也完全可以提高,增强他参与学习的自信心。
2、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去除孙楠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让他帮我送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经常对同学说:“看,孙楠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孙楠同学回答问题声音大了,能让我们听得清楚。
”“孙楠同学……”渐渐的,孙楠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3.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孙楠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
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详细地分析了孙楠在校的表现及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
结论
缺乏自信,会产生自卑,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好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我能行。
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
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人,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多关爱,让她们感到:“我能行。
”“我是最棒的。
人类的心理成长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中学生的心理,有时极易陷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斗争,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甚至发展成为精神障碍。
下面从我在班主任工作的一个典型案例中,如何做好学生心理转化工作进行分析,并谈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认识和体会。
案例:
一天下晚自习后,我走进办公室放书准备回家。
这时听到有轻轻的敲门声,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语文课代表王鹃同学。
我让她进来坐下。
她很紧张,低着头,欲言又止。
我知道她有话要对我说,但又害怕不敢说。
就轻轻地说:“你有什么想告诉老师的就说吧,老师经历多了,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在我的启发下,她终于断断续续说了起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些天来脑海里一直想着他,他是体育课代表,我喜欢看他在篮球场矫健的投球,足球场潇洒的赛跑.上课时也不由自主地往他那边看,夜里睡觉还梦着他。
我知道这样会影响学习,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可总是不由自主。
越想控制越难以控制,这样太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了,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负疚感。
老师,我是不是早恋了,我该怎么办呢?”
春水涨起来的时候,应当及时疏导,而不是围追堵截。
否则,一旦水位涨到他们小小的心灵承受不住时,山洪便一泻而下……最后,我针对其“病症”,开始“下药”:
1.实属正常,无庸置疑。
我告诉她:“你现在所处的阶段正
处于青春发育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
渴望得到爱,这些都是美好的,也是很正常的。
问题在于你对自己的情形不了解,就给自己扣上了早恋的帽子。
你自认为是不正常的,极力克制,但事与愿违,不仅无法淡化,反而更加铭刻于心,更生负疚感,在认识上形成了一个怪圈。
异性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大多属健康友谊型和害怕羞怯型,真正意义上的早恋实质上很少,你现在正属于这种情况,切不可陷入无谓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既影响学习,又不利于身心健康。
”
2.男女有别,亲疏有度。
“异性间正当的友谊当给以保护,不必遮遮掩掩,堂堂正正交往便是。
但须记得‘男女有别’,把握分寸,适度保持距离,注意场合,要拘小节,做到自尊自爱。
”
3.广交朋友,开阔心胸。
“不要把自己封闭在人际交往的框框内,一味地走进某一人或某一小范围,否则会导致交往过密,失去与学生群体接触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同学间的纯洁友谊,无益共同进步。
我们并不反对个别交往,但更应融入群体,广泛接触,广交朋友。
”
4.兴趣广泛,性格乐观。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健康,积极乐观,坚守青春期的‘心里防线’,树立远大的理想。
”
说完这些话,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让她再回去好好想想。
没料想,这方法还挺灵,他与她平静如水,又见到了她灿烂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