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无常,常与善人

合集下载

一切皆有安排(文案)

一切皆有安排(文案)

一切皆有安排
人的一生会遭遇许多困境与不解,当下来看,或许难以接受,但在过后的某一刻会突然发现,其实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正如诗人泰戈尔曾说:
“你所受的苦,扛的罪,忍的痛,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人生前进的路。


很久之前,有一位外出四处探索的游行者,一次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为读水而发愁。

虽然自己走过来已经筋疲力尽了,但他还是帮助老婆婆渡了河。

但老婆婆过了河之后,什么都没说,就离开了。

旅行者心想自己是不是不应该去帮忙,这一路走来,自己经常伸出援手,有时却连一句谢谢都未曾得到。

说罢,便懊恼的继续前行。

谁知,就在自己体力不支,即将晕倒时,一位小伙匆匆赶来,不仅递上干粮和水,还将自己的马送给他。

原来这个年轻人就是刚刚那位老婆婆派来得。

《道德经》中讲:“天道无常,常与善人。


很多时候,付出不一定及时有回报,但等一等,一切美好都会在你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但不是立刻,所以请相信如果事与愿违,那么一定另有安排。

我们今生所遇到的所有人和事,一切都早已注定,选择做好自己即可。

遇到的人,用心善待,历经的事情,选择尽心,其余的一切交给上天。

81.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81.第七十九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妙解】在恩恩怨怨的世界里调和大的怨恨冲突,虽有些效果,但无法完全化解,仍会留下余怨。

此种治标方式,怎可称为上上之策呢?所以有道的圣人,留住借据,而不强责对方偿还。

(化解冲突对立,从此刻、从我做起。

不是去制造冲突对立、积累怨恨,再设法调解。

)有德的人,给予而不索取;无德的人,强调索取而不给予。

天道没有偏私、没有偏爱(平等爱护所有人类、所有种族),但常常降福于心地善良的人。

(因心地善良的人,其心灵频率与道相近,易起共鸣共振而感受天地父母赐福。

)【精讲】天道无亲,也就是第五章提到过的天地不仁。

天地没有偏私、没有偏爱,平等地对待所有一切万物跟众生。

你行善会有善报,因为你跟众生结善缘,所呈现出来的就像天地、流水的德行—善利万物而不争,你的心灵品质与道相应,自然的就会得到更多的赐福。

如果你所作所为背道而驰,就自然的自讨苦吃。

这不是天地在惩罚你,不是别人在报复你,而是你自己播种了背天之道的那些因。

例如贪污、霸道、伤害别人,就会得到恶果。

七十九章要告诉我们的是:要多行善布施、奉献付出,多做利益众生的事情。

别人欠我们的,我们不去强责对方;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我们就把那些是非恩怨化解掉。

如果我们用自我的习性去运作的话,当别人对我们不好,往往会以牙还牙、报复。

社会上的恩恩怨怨都是这样在报复来报复去的。

中东地区常常会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战乱,就是因为每一个民族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所以,他们就想要报复,彼此在那里以牙还牙,活在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的纷争的世界里面。

这一次你被欺负,你就准备要报复。

你报复了之后,对方认为他被伤害了,他就要设法再报复回去。

如果对方被杀掉了,他的子女、亲戚朋友,又会要设法报复。

所以,用武力报复来报复去,没办法真正解决问题的。

那个恩恩怨怨都会一直的纠缠下去,你认为你是受害者,对方也认为他是受害者。

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意思是:上天不分亲疏,只是经常降福和保佑遵循天道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出自《老子》六五:“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在这里是想要告诉我们,“善”是符合大“道”的,善良的人因为其自身的思想和言行均是符合“道”的,并且能够坚守着自己心中的“道”,那么自然就会被大道所青睐。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感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表面意思就是说天道对于众生一视同仁,无偏无私,无厚亦无薄,但上天又常常无意识地暗中帮助善良的人们。

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

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弟子规多媒体学习软件》赏析之三我们要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孝顺、谦恭、自立、自强。

孩子是另外一个我,是我的血脉的延续,孩子要自立于社会,能自己养活自己,不要让我操心。

孩子还要自强,要能自己成就事业,自己把握人生的航向。

孝顺、谦恭,这是人生的起点。

有了这个基本的品德,就能够融入社会。

下一步是自立。

怎么自立?自立,要在残酷竞争的社会生态中,谋得一个生存位置,关键要靠付出。

这个付出关键不是钱的付出,而是心血的付出,爱心的付出。

所以,《弟子规》总论的第三句话,是“泛爱众,而亲仁”。

泛爱众,就是要爱周围的一切事物。

而亲仁,就是要亲近仁德之人。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的一切财富、机遇,都要靠自己的付出,去争取。

所谓“命自我做,福自我求”。

不要说我没有钱,我不能付出,没有钱,可以付出微笑,付出爱心。

只要你有善的付出,世界就会有感应,你就能够得到善的报答,事业的机遇就会垂青于你。

爱迪生,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通用电气公司的创立者。

他一生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被誉为“光明之父”、“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是如何诞生的?爱迪生8岁才开始上学念书,只上了3个月,就因为“迟钝”、“太笨”而被学校退学,此后一直由母亲教导。

12岁时,他开始在从底特律到休伦港的新铁路线上卖报纸。

爱迪生15岁那年,有一件事情使他的生活发生了永久性的变化。

1862年8月的一个早晨,爱迪生在大干线铁路上卖报时,突然发现一个3岁的孩子正站在铁道中央抛石头玩,此刻他后面有节货车在向他驶来,这孩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处于险境。

爱迪生见状,急忙把报纸连同帽子扔在月台上,奋不顾身冲上去救出了孩子,但两人都头朝下摔到了尖锐的碎石上。

他们摔得那样狠,以至于碎石末都嵌进了肉里。

这个孩子叫吉米,孩子的父亲名叫麦肯齐,是克利门斯山火车站站长。

道可道

道可道

道可道恩天地之所以长久,在于它不自生,故可以长生。

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唯一,一切都应顺应自然法则。

心存正念,修心养气,才可百毒不侵。

以不知为知,方可知。

知不知,为之知。

不知而以为知,为之病。

道法自然,在乎情理。

顺自然本性,发乎情,止乎礼。

无自然之浑浑,无君子之乾乾。

君子自悟其道,善其身。

万物相对,君子小人,总在一念思量。

万物并作,无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是谓复命。

复命曰长,知常曰明。

天地人生,因缘际会。

人道渺渺,仙道莽莽。

鬼道乐兮,当人生门。

仙代贵生,鬼道贵终。

高上清灵美,悲歌朗太空咫尺天涯,莫失莫忘。

人的生命,虽然经历无数无形的有形的厌倦和痛苦的折磨,最终走向同一个终点。

但是,他们会为了同一个天地,同一个梦想,尽自己所有的职责。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生有,混沌变。

善恶一念,生死一念。

一念三千,始于精微,而跨越天地。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一响贪欢,亦是虚幻。

天道无常,有始必有终。

保真者少,迷惑者多。

仙道难固,鬼道易邪。

人道者新,量不由他。

人生总避免不了选择,有时候,有选择比无选择更加艰难,更加沉重。

用其光,复归其明。

何为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此为道。

何为反者道之动?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知其雄,守其雌。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人生一世,遇事万千,何以处之?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天地人生,因缘际会,很多事情,只有亲临方可知。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以慈悲为怀,以善为本,仁慈正刚。

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万物负阴而抱阳。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成大业,非常人所为,必要懂得舍得。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神为真己,身是幻躯,幻身假物,若逆旅蜕居耳。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说的善人到底是什么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说的善人到底是什么人?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的善人到底是什么人?展开全文知常不病2019-10-19 13:54:3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的善人到底是什么人?是善良的人?还是做慈善的人呢?(1)老子说“上善若水”。

老子看清楚了,在万物当中,只有水最接近道。

道无名无形、无影无踪,好象啥也没干,但却一切万有都由其产生并主宰。

水在地球上的作用和道几乎一样,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

我们现在知道地球其实是个水球,有了水才有生命,才有植物、动物和人类。

地球的表面70%是水,人体的70%也是水。

我们现在也知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远,从有人类开始,人类的几大文明都与大江大河的滋养密不可分。

地球上的四季轮回、风霜雨雪都必然有水在参与。

从古到如今,水都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命脉。

被万物利用的水和道一样,是万物的主宰,却与万物不抗争,真是“大道泛兮、其可左右”啊。

道无名水有形,道无影水有踪。

水终究不是道,但可以算做是道的影子。

水的能力最接近道,所以老子希望人要接近道,最好学习水、具备水的能力,这就是上善若水。

这个善讲的更大的应该是能力。

(2)老子也说“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

”上面这些善,都是在各方面各领域本领大、能力也大的人。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所以有本领有能力的人,是没有本是没有能力或能力小的人的老师,没本是的人是有能力人的反面教材。

这里的善更直接讲出是本领能力。

(3)老子让统治者学会换位思考,从百姓的角度出发,学会用人。

能力大的人就要大用,能力差的就要小用,小的向大的看齐;信用大的多用,信用低的少用,少的向多的学习。

所以讲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这正是“圣人常善救人而无弃人”。

这善者和不善者讲的还是能力和作用。

(4)老子提到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就是美好,厌恶坏的;都知道正确的就是正确,厌恶不正确的。

《道德经》慈善思想探微

《道德经》慈善思想探微

TThe Charity Thoughts of “the Tao ”QI Dong-lian(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Abstract :Modern charity acts are based on the love of the society members.The rich are willing to help the weak by dedicating their fortune,time and effort to help the weak live better.“The Tao ”has a few words but rich in content,such as charity,love,help,etc.,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modern “charity ”.Key words :“the Tao ”;Charity Keats ;laozi《道德经》慈善思想探微齐冬莲湖南长沙湖南商学院410205摘要:现代慈善活动以爱心为道德基础,以有余扶不足为其实现方式,以社会和谐和人的最大幸福为其价值追求。

《道德经》强调圣人不积、为人、与人、损有余补不足,倡导慈爱众生,唯善是从,广积德行,济物救世。

这些思想对现代慈善活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道;慈善;老子中图分类号:B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107(2014)06-0117-03收稿日期:2014-08-29作者简介:齐冬莲,女,湖南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伦理思想慈善是人类善爱之心的表现与标志。

“慈”指长辈对晚辈的爱,“善”是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和互助。

慈善一词在中国出现较晚,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才使用的,但类似慈善的思想理念和行为在中国早就已经出现了。

譬如老子《道德经》第二章曰:“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天道无常翻译文言文

天道无常翻译文言文

夫天道无常,变幻莫测,自古及今,未有恒常之理。

天地之大德,生而无疆,育而无穷。

日月星辰,运行不息,四时更替,万物生长,皆受制于天道。

盖闻天者,高远难测,其变不可测,其化不可识。

人之所见,如管中窥豹,所见者小,未见者大。

故孔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此言天道之无常,不可得而名也。

夫天地之间,阴阳变化,五行相生相克,生杀由之。

故《易经》云:“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是以圣人能顺天而行,逆天而败。

是故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夫天道无常,故人心不可测。

人心如水,随境而变。

或喜或怒,或悲或忧,皆由心起。

是以古人云:“人心如水,难测如海。

”故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必先正己,而后正人。

夫天道无常,故世事如梦。

世间万物,瞬息万变,如梦幻泡影,不可久留。

故《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

”此言世事无常,人生如梦,当及时行乐,勿忧勿虑。

夫天道无常,故君子行事须谨慎。

行事若顺天而行,则如顺水行舟,一帆风顺;若逆天而行,则如逆水行舟,劳而无功。

是以君子行事,必先审时度势,而后行其事。

夫天道无常,故君子宜有恒心。

恒心者,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此言君子宜有恒心,坚守正道,以应对无常之天道。

总之,天道无常,如影随形,如梦如幻。

君子宜修身养性,顺应天道,以应无穷之变。

然世事无常,人心难测,君子宜谨慎行事,坚守正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昔者,孔子游于泰山之阳,见一老者,颜若童子,问之曰:“子何人?”老者答曰:“吾乃无为之士,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孔子问:“何谓无为?”老者曰:“无为者,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强为。

”孔子曰:“善哉斯言!”遂拜老者为师,学得无常之道。

夫天道无常,如斯而已。

君子宜以此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能不负天命,不负己心。

中国慈善文化

中国慈善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明中的慈善思想儒家的慈善思想儒家思想的内核为“仁”,认为“人性本善”,慈善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爱人之心是一种人性内在精神的体现。

孔子言:“仁者爱人”,倡导从“孝悌”、“忠恕”开始实践慈善。

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仁爱是一种强调自身修养的道德自律,是一种推己及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世代的儒生皆受此影响,推崇仁心慈爱,乐行善举,践行“仁者爱人”的行为准则。

孟子探究仁爱之心深层次的原因,进一步发展了儒家的慈善观。

他主张先天性善,认为人性固有四个善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这四种善端,是引导人们扬善抑恶,乐善好施的最初本源。

孟子的“仁”由恻隐之心的道德感情直接发展成道德行为,使之成为一种趋善的道德价值观。

孔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发源于儒家的仁爱观,进一步提升到安邦治国之道之中,主张一国之君要“爱民”“惠民”,施行仁政,成为历代王朝统治者实行种种惠民政策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渊源。

道家[教]的慈善思想道家是先秦时期以老庄为代表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在道家思想中蕴含了十分丰富发人文伦理思想,如“清净无欲,独善其身”的人生哲理以及“赏善惩恶,善恶报应”的观念,成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又一个思想源头。

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劝世人不要“损不足以奉有余”,而要“损有余而补不足”,正是慈善扶危救困的谨慎体现。

“天道无常,常与善人”,在老子看来,天道不可名状,不可知晓,但是赏善惩恶,使善人得福。

由此,世间应顺应天道,遵循规律,人人向善,善待芸芸众生。

所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便是老子对行善的最形象的表述。

墨家的慈善思想墨子的“兼爱”也蕴含了儒家“仁爱”思想之中宣扬关爱他人、和谐相助、同舟共济、乐善好施的理念。

墨子提倡以强扶弱、以富济贫,相互扶持、互相协助的兼爱思想,倡导大爱无私、不图名利的奉献精神。

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不同的是,墨家“兼爱”思想更加强调慈善的平等性和普遍性,主张“爱无差等”,关爱他人应一律平等,不应该受到礼俗或者社会等级的约束。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作者:安冬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安冬(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摘要:慈善之观念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数千年。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3教之中都有着自己的慈善观念和不同的行善方式。

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观念,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对“慈善”进行重新定义。

关键词:慈善;儒家;道教;佛教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94-03中国自古就有关于慈善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最初,“慈”与“善”二字是分开使用的。

“慈”,在书中多为爱心之意来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慈,爱也。

”孔颖达在对《左传》注疏时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曰“慈谓爱之深也”。

《辞海》释义为:“慈,本指父母的爱,引申为凡怜爱之称。

”“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说“善,吉也。

从言从羊,此与義、美同意”[1]。

孔子亦云:“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之后,善字被引申为善良,品行高尚。

可见,慈与善经过长期演变,两字的含义日趋相近,均有仁慈、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的含义。

到了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被合起来并列使用,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一称谓。

《北史·崔光传》中出现了慈、善二字合用的最早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

”现代汉语中“慈善”的含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善”概念。

《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良善”,在《汉语大词典》中,“慈善”指的是仁慈、慈爱、善良、有同情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则为对人关怀,富有爱心。

这几种解释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能当作关怀、同情、仁爱、怜悯来解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有关爱和同情的自发的利他行为,如行善积德、扶贫助残、乐善好施等。

儒、释、道3教在慈善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清末慈善家张謇曾用一段文字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读《史记·伯夷列传》

读《史记·伯夷列传》

反面,名字叫盗跖的天天滥杀无辜,如食用动物肝脏那样吃人肉,残暴异常,而又恣意妄为,啸聚死党数千人,横行天下,最后竟然终享天年而死。这又是遵循什么样的德行呢?
司马迁不光列举了以前的实例,还有“近世”的, 近世乃至当下,所谓:“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生逸乐富厚,累事不绝。”指的似乎就是田蚡。而“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虽然“不可胜数”,而这里必有他司马迁本人。
吾生当做何等人?
真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好坏之分?“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在现在看来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而今社会是“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悲夫!
..........................................................................
“君子疾末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生冯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趣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这和我们现在是多么的相像啊!干什么都要找门路,没有关系,哪怕你再优秀也是浮云!
就拿每年考研的来说,第一轮笔试大概都能过去,而真正的考验来自所谓的面试,这其实就是托关系,找门路。纵观以前,那些被刷下来的除了确实是没有什么货的,剩下的全是一些没有关系,没有送礼走路子的人,莫非这样的传统是历史遗传吗?
再后面他表达一种:尽管身处穷乡僻壤的士人,进退都如此的合乎时宜,但是,他们往往还是名声埋没,不为人知!司马迁真的很悲伤,最后一句“青云之士”当然指位高权重的士大夫;“恶能施”读(wù néng yí),意思是怎么能延续?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悟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悟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悟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悟道】常言道:“善意善报,恶有恶报”。

老子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来诠释了这句格言,他在《道德经》的第七十九章中这样说道:“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

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其意思就是说化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并不算是妥善的办法。

报答怨尤应当以"道"至诚不移之德,若以怨报怨,必成大怨。

尔时虽和之,其伤不复,必然还有残余之怨,就是以德报怨也不可以完全地消除怨,不如无树怨为好。

老子在这里明确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就是只有不结怨才是消除怨的妥善作法。

人人都知道,一旦结上怨仇,其在双方心理上的影响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经过调解,只是将显性的情感障碍变成隐性的罢了。

怎样才能彻底消除呢?这也许是与人生相伴始终的一个话题。

只要是人,心理上所遗留的恶劣感觉便不会轻易的消除,或者说补救的代价是无法预测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本着宽和的心态,在交往开始的时候,就控制导致结怨的因素。

人生在世,只要少抱怨,多担当,放平心态,就会发现,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下面的这个故事或许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韩国的镜虚禅师带着出家不久的弟子满空出外行脚布教,弟子一路上竟满腹牢骚,嘀咕不停,嫌背的行李太重,不断地要求师父找个地方休息。

镜虚禅师却说路途那么遥远,老是休息,什么时候才能到达目的地呢?镜虚禅师径自精神饱满地向前走去。

有一日,师徒俩经过一座村庄,迎面遇到一位姿态美丽的妇女,走在前面的师父不晓得跟那位妇女说了些什么,只见那女人突然大声尖叫。

司马迁和班固历史观差异比较

司马迁和班固历史观差异比较

浅析司马迁与班固史学观的差异内容摘要:《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和《汉书》的作者班固是我国历史上两位重要的史学家。

虽然同为纪传体史书,但是两部书中所体现出的两位史家的史学观确实不同的。

本文将就两部史书中所体现出的二人不同的史学观进行分析,同时对二人不同史学观的形成也有所探究。

关键词:司马迁/班固/《史记》/《汉书》/史学观中国历史上司马迁和班固可谓是史学上的双子星座,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分别开纪传体通史和断代史的先河。

固然,作为优秀的史学家两人有着很多相似点,但是二人在史学观方面却有着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就二人史学观的不同之处进行浅析。

首先就家学渊源的差异来说,对二人史学观的形成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生活于汉初,那个时期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黄老思想为指导的,而司马谈也是崇尚道教思想的。

所以司马迁的《史记》中表现出的更多是道家的批判精神和独立意识,而没有一味地崇尚儒家,他还指出:“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

”①这些都是和他受到其父的影响分不开的。

班固的父亲班彪也是一位史学家,他对班固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他曾撰有《王命论》,更多的是强调汉承尧运,天命有归,王者兴衰,“通篇贯穿着王权天授,汉再受命的儒家经学思想”②。

再者,班固本人也是《白虎通》的撰写者,书中主要宣扬谶纬思想感应学说。

故而《汉书》中表现出的更多的是一种儒家正统思想,宣扬一些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思想,而缺少了司马迁的批判精神。

为此,班固曾在《汉书》这样表达了他对司马迁的不满,“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叙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③“是非谬于圣人”正说明司马迁的批判精神,能够无所畏惧,信笔直书,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爱憎掩功过,更加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而班固作为一个正统史观的史家,并且还是奉旨修书,故而书中会有不同于司马迁犀利的批判的地方。

如对于吕后,司马迁为其立本纪,主要是出于历史事实考虑,惠帝在位,实权则由吕后掌握;而班固则给惠帝另立本纪,并置于《吕后纪》前面。

伯夷列传拼音版

伯夷列传拼音版

伯bó夷yí列liè传zhuàn司sī马mǎ迁qiān 〔两liǎnɡ汉hàn〕夫fū学xué者zhě载zǎi 籍jí极jí博bó。

尤yóu 考kǎo 信xìn 于yú六liù艺yì。

《诗shī》、《书shū》虽suī缺quē,然rán虞yú、夏xià之zhī文wén 可kě知zhī也yě。

尧yáo 将jiānɡ逊xùn 位wèi ,让rànɡ于yú虞yú舜shùn ,舜shùn 、禹yǔ之zhī间jiān ,岳yuè牧mù咸xián 荐jiàn ,乃nǎi 试shì之zhī于yú位wèi ,典diǎn 职zhí数shù十shí年nián ,功ɡōnɡ用yònɡ既jì兴xīnɡ,然rán 后hòu 授shòu 政zhènɡ。

示shì天tiān 下xià重zhònɡ器qì,王wánɡ者zhě大dà统tǒnɡ,传chuán 天tiān 下xià若ruò斯sī之zhī难nán 也yě。

而ér 说shuō者zhě曰yuē:“尧yáo 让rànɡ天tiān 下xià于yú许xǔ由yóu ,许xǔ由yóu 不bù受shòu ,耻chǐ之zhī逃táo 隐yǐn 。

及jí夏xià之zhī时shí,有yǒu 卞biàn 随suí、务wù光ɡuānɡ者zhě。

道德经解读:?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道德经解读:?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道德经解读: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老子说,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怨恨,这能算作和善呢?所以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存根,而不强迫别人偿还债务。

有德之人像持有借据一样宽容,无德之人就像掌管税收的那样苛刻狡诈。

宇宙自然的法则没有偏亲偏爱,常常对那些善人偏爱。

道德经原文老子在本章探讨了'天佑善人'的论题。

关于如何处理德与怨之间的关系,是以德报怨还是以怨报怨,是关乎道德层次的大问题。

它是道德层次的试金石,它也是善恶的评判准则。

1、和解恩怨的方式。

老子认为,和解恩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和解怨恨。

老子说:'和大怨,必有余怨',由于长期征战或利益的争夺,两国或两个家族间会结成无法调解的恩怨。

俗言,冰释前嫌,春秋战国时期有时为了共同的利益,以前是敌对的家国之间也会化干戈为玉帛,结成暂时的联盟,达成利益的共同体。

不管是合纵还是连横,都会根据自己家国的利益而在大国间做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俗言,朝秦暮楚,秦楚是战国时期两个相互对立的诸侯大国,他们之间经常作战,但小的诸侯为了自身利益与安全,就会时而倾向于秦,时而倾向于楚,在秦楚间做出选择。

这种暂时的利益结合有时虽然能暂时化解诸侯国间的恩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两国甚至是多国间的恩怨,有些积怨甚至是刻骨的仇恨,是根本无法解决。

和解恩怨只是从形式上解决恩怨的方式,而不能解决诸侯存在的深层次的核心问题。

和解恩怨只能消除那些小的没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恩怨,而不能化解那些存在有根本利益冲突的恩怨。

正如老子所说,和解深重的怨恨,也必然会留下残余的怨恨。

乡村校园风景新二是以德报怨。

老子说:'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是化解家国间恩怨的另外的方式,但它能否彻底化解家国间的恩怨,是否是化解家国间恩怨的最友善的方式,能否达成最友好的效果,是个值得思考与探讨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慈善思想作者:安冬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02期摘要:慈善之观念蕴含于我国传统文化中已有数千年。

在我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3教之中都有着自己的慈善观念和不同的行善方式。

对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慈善观念,我们应该推陈出新,对“慈善”进行重新定义。

关键词:慈善;儒家;道教;佛教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094-03中国自古就有关于慈善的概念,在古代典籍中,最初,“慈”与“善”二字是分开使用的。

“慈”,在书中多为爱心之意来解释。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慈,爱也。

”孔颖达在对《左传》注疏时有云“慈者,爱出于心,恩被于物也”,又曰“慈谓爱之深也”。

《辞海》释义为:“慈,本指父母的爱,引申为凡怜爱之称。

”“善”的本意是吉祥、美好,即《说文解字》中所说“善,吉也。

从言从羊,此与義、美同意”[1]。

孔子亦云:“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之后,善字被引申为善良,品行高尚。

可见,慈与善经过长期演变,两字的含义日趋相近,均有仁慈、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的含义。

到了南北朝时期,慈与善常常被合起来并列使用,于是便有了“慈善”这一称谓。

《北史·崔光传》中出现了慈、善二字合用的最早记载:“光宽和慈善,不忤于物,进退沈浮,自得而已。

”现代汉语中“慈善”的含义,直接承袭了我国古代的“慈善”概念。

《辞源》对慈善的解析是“仁慈良善”,在《汉语大词典》中,“慈善”指的是仁慈、慈爱、善良、有同情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则为对人关怀,富有爱心。

这几种解释的共同之处就在于都能当作关怀、同情、仁爱、怜悯来解释,它所表现的是一种有关爱和同情的自发的利他行为,如行善积德、扶贫助残、乐善好施等。

儒、释、道3教在慈善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著名的清末慈善家张謇曾用一段文字将三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孟子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历史传统

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历史传统

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历史传统*导读:摘要: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既有悠久、良好的理论传统,也有其主动、积极的客观实践。

江苏茅山道院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中心,探……摘要: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既有悠久、良好的理论传统,也有其主动、积极的客观实践。

江苏茅山道院以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为中心,探索道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实践空间,一方面深化道教现代转型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提升了道教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关键词:道教;公益慈善;茅山道院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605(2012)12-0022-04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近十多年来,宗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频繁和活跃起来,在所涉领域和数量上都有了长足发展,宗教公益慈善正日益成为我国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由宗教团体成立的相对独立的社会服务机构(如宗教类NGO)也应运而生,成为宗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新模式。

然而,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的宗教公益慈善事业还处于零星和起步阶段,学界关于该领域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尽管已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比较注重对我国中古时期和近代民国宗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思想和实践的总体研究。

这类研究成果既为宗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接续了传统,又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如王卫平、方立天、王志远、张国刚、刘元春、何建明、李向平诸先生的著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是比较多地关注佛教和基督教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研究,对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的参与也有相应的涉猎,唯独对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公益慈善事业关注不够。

经检索,这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宗教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是其契入社会的最好途径之一。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力研究和发展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对于组织调动社会资源,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公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营造团结友爱、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天道语录经典解读

天道语录经典解读

天道语录经典解读1.天道无情,饶人自欺。

意味着天道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人。

2.天道循环,因果不灭。

指的是天道遵循因果律,不会让任何恶行得逞。

3.天道无常,人事难料。

表示天道变幻无常,人的命运很难预知。

4.天道有道,人无德不成。

强调修德养性对于成功很重要。

5.天道无声,物自鸣。

暗示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发出宏亮的声音。

6.天道教人,心灵启迪。

认为通过观察自然界和天空,我们可以获得宇宙的智慧。

7.天道虽理,需人开明。

表示天道的真理需要人们有开明的思维才能理解。

8.天道无私,顺应自然。

强调跟随天道,顺应自然的道路是成功的关键。

9.天道公正,恶人难逃。

暗示恶人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10.天道为仁,人情和顺。

主张以仁爱的态度对待他人,才能顺应天意。

11.天道宽容,宽恕他人。

认为宽容与宽恕是天意中重要的品质。

12.天道一途,行者顺从。

强调坚持追寻自己的道路,顺应天命。

13.天道无障,人自限。

暗示人们往往是自己限制自己的发展。

14.天道无弃,苦境终归。

意味着天道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困难终将过去。

15.天道无恶,众善奔流。

表示善良与正义会汇集在一起,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16.天道难测,谋略为重。

强调在变幻莫测的天道中,谋略和策略是成功的关键。

17.天道有常,时代变迁。

指出天道是永恒存在的,只是时代在不断变化。

18.天道无负,善行回报。

暗示善行一定会得到报答。

19.天道升降,尊卑分明。

表示天道会根据人们的品德和行为而给予不同的待遇。

20.天道创造,物产丰盈。

认为天道的创造让世界丰富多样。

21.天道无私,利他无限。

强调将个人利益放在前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

22.天道经验,智者所长。

认为通过观察天道,智慧的人可以得到宝贵的经验。

23.天道平衡,秩序井然。

表示天道维持着宇宙的平衡和秩序。

24.天道无辜,凡人皆有罪。

暗示人人都有罪过,需要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

25.天道无敌,正义永存。

强调正义力量是不可抗拒的,终将战胜一切邪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道无常,常与善人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道贵李勇- 道德经道
贵李勇- 道德经
——老子道德经·第79篇
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

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

唐玄宗时,安禄山发动叛乱。

后来,随着形势的不利,安禄山的心情越来越坏,他开始随意惩罚身边的人,包括他最信任的谋士严庄和贴身侍卫李猪儿。

严庄是安禄山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

当初,安禄山发现严庄是个人才,对他礼贤下士,很快就把他安置在重要岗位上。

他曾对严庄推心置腹地说:“你是读书人,知道的道理比我多,你可以随时指出我的过失,我是决不会怪罪你的。


严庄受了安禄山的大恩,从此也一心报效,为他出谋划策,竭尽心力。

他对朋友说:“安禄山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就是为他搭上性命也报不完呀。

大恩不可言谢,我现在只有默默地做事报答他。


李猪儿原是一个归降的僮仆,安禄山喜欢他的聪明伶俐,破
例把他留在身边服侍自己。

他给李猪儿许多赏赐,又给了他许多特权,随时都让他陪伴自己。

安禄山起兵叛乱不久,他的眼睛便失明了,身上也长了毒疮,他的情绪开始烦躁不安了。

直到后来叛军进展不利,战败的消息接连不断,安禄山的情绪更坏,他杀身边的人泄气,平时总是大吼大叫。

严庄劝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应该过于认真。

现在形势虽然对我军不利,但是并不是不可以挽救的。


严庄话没说完,安禄山就指着他骂个不停,说:“我对你有恩,你就是这样报答我吗?早知道你是个不中用的家伙,我就把你一刀砍了,留你有什么用呢?”
他命人鞭打严庄,打得他皮开肉绽。

这样的凌辱发生过多次,严庄从心里恨他入骨,只是表面还保持恭顺。

李猪儿也经常无缘无故遭到安禄山的痛骂和鞭打,安禄山还恶狠狠地对李猪儿说:“我不收留你,你早死了,现在我就是要了你的命也是应该的。


严庄和李猪儿同病相怜,他们担心有一天安禄山会杀了他们,便勾结安庆绪,三人合谋,将安禄山杀死在床上。

安禄山自恃对严庄和李猪儿有恩,就无所顾忌地凌辱惩罚,而又不加丝毫防范,这是他对人缺乏了解的缘故。

他施恩的用心并不真诚,严庄和李猪儿既已明白,他们当然会怨恨他了,对他不利便是很正常的了。

施恩不图报答,恩情才显得可贵。

给人恩惠不论多少,重要
的是,不是为了索取。

一个人无私奉献之后,他的道德境界就会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他这个人便会高尚起来,面貌焕然一新。

付出其实不限于什么方式、什么人,付出也不需要书写,不需要描画,更不需要把它放在心中,只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的实际行动中,唯有这样我们才是快乐的。

有这样一则寓言正好验证了这层关系。

从前有一个男孩与一棵树一起度过了他的童年:他在树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荫下睡觉,树也很留恋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

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他与树在一起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少,因为要生活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树就对男孩说:“拿我的果子去卖吧。

”于是他把果子卖掉了,树感到很快乐,因为它为男孩做了事。

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已经长大成为年轻人的男孩很久没有来找树玩,树感到心里空荡荡的。

有一次,树看见男孩走过来,就向他微笑着说:“来啊,让我们一起玩吧!”但是男孩已经长大了,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他不愿固守在这里,他要离开眼前的一切。

树很理解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把我砍下来吧,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航行到达你的目的地了。

”于是,年轻人就把树砍了下来,做了一艘船到外面闯世界了。

夏去冬来,时光一年年过去了,无数个寒冷和寂寞的夜晚树都在默默等待,最后,那个男孩终于回来了。

但他已经满头白发了,年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玩耍了,也不能赚钱或出海航行了。

树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他果然坐下来了,树又是满心欢喜。

原来,付出不是把一切放在心里,而是要做出来呀!
俗话说,“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期望回报的付出,常常会失望大于满足。

沮丧大于惊喜;不期望回报的付出,则会惊喜大于失落,快乐大于悲伤。

既然付出是一种奉献,何必去寻找奉献后的回报,让自己的内心奢望太多呢!
老子认为“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在付出帮助别人的时候,不应总惦记着别人的回报。

期盼回报的付出不但狭隘,而且还会失去助人的本意,让原本高尚的行为蒙上了一层势利的阴影。

做好事的目的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

人的善心不该用来作为交易,否则就失去善良的本义了。

一旦计较了这些,人们的心里就失去了原本的安宁;为了得失寻找平衡,对受惠者颐指气使就不可避免了。

这样,人们只能怨恨施惠者的虚伪,也不会再有丝毫的感激之情了。

所以圣人行事都好像是负债的人一般,只有付出从不向别人索取。

有德之人只持有借据,却不索讨。

无德之人就像是征
税者一般,只拿不给。

天道对人是没有分别心的,但却常常跟良善之人亲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