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上)《新闻概述》1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学《新闻两则》的时候,我们都要学习一些关于新闻的知识点,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新闻两则》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新闻的定义:新闻(消息)是简明和迅速报道国内、国际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体裁。
“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来说,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等;从狭义来说,就是指消息。
(2)新闻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基本要求:让事实说话(4)新闻的三个特点:A 内容真实准确(真实性)B 报道迅速及时(及时性)C 语言简明扼要。
(准确性)(5)新闻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结语、背景。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A 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
新闻的标题可以是单行标题。
也可以用双行或多行标题。
单行标题也叫主标,通常是概括新闻中最主要的内容和含意,要求明确、简练、突出。
正题前可以加上引题(引标),正题后可以加上副题(副标),这样就形成了双行或多行标题。
B 导语,就是新闻开头的`第1段或第一两句话,它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也就是把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告诉读者。
C主体,就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要对导语所概括的事实作比较具体的叙述,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来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D 背景,就是指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E 结语,一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F 电头,用电讯发出的新闻通常还有个“电头”。
用来交代通讯社的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
(6)新闻的写法:以记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和描写。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课(新闻两则)教案 新人教版 教案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
★设计思路。
学生初次接触“消息”这种文体,应知道消息的最基本要求:一是内容要真实,要用事实说话,来不得半点虚假;二是报道要迅速及时;三是要简明扼要。消息报道主要是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插入简单的议论。文章主体部分的第二层写完战况后,插人了简要的议论,应引导学生反复思考、细细品味它的作用。本文语言极富特色:准确、简明、概括性强;鲜明、生动、富于感情色彩。
②中路军写得简略,是因为新华社在此前已经有关于中路军的详细报道。(教师简略交待《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西路大军写得稍详,是因为渡江正在进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发电时
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过的“正向南扩展中”,预示了战役的前景。
③评论中对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与敌人拒绝签订和平协议有很大关系。前者略议。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言而喻;后者详评,是为了把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同时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此处着重点明这一点,更有力地证明了我军发动渡江战役在政治上是
2、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鄂() 豫() 绥靖() 阻遏()
3、自主、合作探究这篇新闻的结构及语言的准确性、真实性、及时性。
划分层次:
第一层,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第二层,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第三层,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背景。
课前准备。
学生自读文章,解决生字词及疑难句子,初步把握内容。收集有关渡江战役的资料。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新闻结构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课《新闻结构》一、引言在八年级上册语文书中,第一课《新闻结构》是我们初次接触新闻类文章的重要一课。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新闻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将从多个方面来深入探讨这篇文章,向大家介绍新闻的结构和写作技巧,为大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二、新闻结构的解读1. 新闻标题在《新闻结构》这篇文章中,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新闻标题,标题简洁明了,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内容,起到了引导读者进入文章的作用。
在我们自己动手撰写新闻时,也要注意让标题简明扼要,能够直接吸引读者的眼球。
2. 新闻导语新闻导语是新闻开篇的重要部分,它扼要地介绍了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让读者能够迅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在这篇文章中,新闻导语也是由大到小、由重要到次要地向读者揭示了事件的重要性,为文章的后续内容作了铺垫。
在写作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要做到简短明了、不失新闻事件的关键信息。
3. 新闻正文新闻正文是新闻报道的重要部分,新闻的重要信息都被体现在这一部分中。
在这篇文章中,利用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四要素,使得整个事件的经过和情节都能够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正文部分语言简练,但不失新闻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既要确保新闻事件的准确报道,又要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新闻性的表达。
4. 作者署名和来源在新闻的最后面,放上了作者的署名以及新闻的来源。
这是新闻报道的重要一环,署名让读者知道了这篇新闻是谁写的,来源则让读者了解了新闻的信息来源。
这对于增加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度有着关键的作用。
三、对新闻结构的个人理解和观点通过学习《新闻结构》,我深刻地了解了一篇新闻报道的结构和写作技巧,也体会到了新闻的魅力和影响力。
在我看来,新闻结构的重点在于清晰、客观、准确地传递事件的信息,以及语言的简练和生动,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事件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两则》PPT课件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新闻知识
1、新闻,又称消息,通常分为动态新闻、综合新闻、 典型报道和新闻述评四类。其中,动态新闻是报纸、 广播最常用的一种。它报道的是国内外最新发生的 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成就。 2、新闻的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包括人物、时间、 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3、新闻的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 反映迅速,语言简明准确。 4、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作业分析
二、导语是开头两句“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均是人民 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从渡江作战兵力、战线(即渡 江 区域) 、战况三个方面总领全文
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第二层开头说时间“二十一日下 午五时起”,与第一层次“二十日夜起”开头相并列, 第二层末的议论说到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 说到督战原因:接着以嘲笑的口吻说“不料”,这一 句在二、三层之间起了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
豫 绥靖 逃窜 歼灭 溃退 泄气
阻遏 锐不可当 要塞 管辖
• 新闻内容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 新闻结构五部分: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内容,包括引题、正副题;
导语:较详细了解新闻内容,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 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消息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 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消息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 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2、释义 业已:已经 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新闻知识: 结构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记叙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
经过、结果 4、用简洁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5、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新闻概括及拟标题知识梳理

八年级新闻常考题型知识梳理第一部分:了解新闻一、新闻的含义新闻,也叫消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广义上:除了发表于报刊、广播、互联网、电视上的评论与专文外的常用文本都属于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有的将速写纳入特写之列)等等;狭义上: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以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附近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使一定人群了解。
二、新闻的分类:1、按发生状态:突发性新闻、持续性新闻、周期性新闻2、按发生地域:国际性新闻、国内性新闻、地方性新闻3、按新闻形式:文字新闻、图片新闻、音像新闻……三、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事情经过、事情结果示例:北京8月31日电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31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
王毅表示,中日关系在历经数年曲折后,以今年5月李克强总理成功访日为契机,重回正常发展轨道,这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共同期待。
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节点。
双方一要回到原点。
回顾当年两国领导人如何处理历史和台湾问题,实现中日关系的正常化,维护好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政治基础。
二要不忘初心。
三要重温诺言。
四要与时俱进。
希望二阶作为日本资深政治家,为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作出新贡献。
二阶俊博表示,日中关系重回正常轨道并取得改善发展来之不易,日方对此高度珍惜,愿与中方共同努力,维护当前积极势头,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四、新闻的特点1、内容具体真实2、报道迅速及时3、语言简明准确示例:中国男篮时隔8年再进决赛8月30日晚上七点半,雅加达亚运会男篮迎来最受关注的比赛,中国男篮对阵中国台北,经过四节的激战,最终中国男篮以86-63大胜中国台北队,时隔8年再进亚运会决赛。
五、新闻的结构1、标题2、导语:新闻导语即消息的开头,它以极其简洁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
初中语文 新闻概括练习题(含答案)

能力考查: 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 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
它主要考察学生三个方面的能力: 1.对材料的理解能力(读懂) 2.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能力(筛选) 3.语言的概括与表达能力(表达)
重庆考试情况分析:
考查形式:拟写新闻标题 概括新闻内容
考查年份:2015年B卷,2016年A卷, 2017年A卷
“太空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我们将逐步把科学 数据向全世界开放,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 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国家联合参 与到太空探索计划中来。”吴伟仁说。
嫦娥玉兔再度唤醒 开放数据共探太空
重庆考试题型:
二、概括新闻内容
例1(2017·重庆中考A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 要内容。(不超过30字)
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
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 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 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 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 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 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 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 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闻一、新闻基础知识。
1. 新闻的定义。
-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具有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等特点。
例如,报纸上报道的本地当天发生的重大事件,像新建的大桥通车,这就是新闻,它真实地反映了刚刚发生的事情,并且准确地传达了通车的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信息。
2. 新闻的结构。
- 标题。
-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它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标题有主标题、副标题等形式。
主标题简洁明了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副标题则对主标题进行补充说明。
例如,“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主标题,“我国航天事业迈向新征程”可以作为副标题。
- 导语。
-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新闻的主要事实或揭示新闻的主题。
如“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这一导语就概括了神舟十三号发射的时间、地点和主要人物等关键信息。
- 主体。
- 主体是新闻的主要部分,它承接导语,对导语中提到的新闻事实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展开。
它可以包括事件的经过、背景、相关人物的反应等内容。
对于神舟十三号的新闻,主体部分可能会详细介绍飞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发射过程中的技术细节、三位航天员的任务等。
- 背景。
- 背景是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等。
在神舟十三号的新闻中,背景部分可能会提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之前载人航天任务取得的成果等,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此次发射任务的意义。
- 结语。
-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部分,它可以总结新闻内容,或对事件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等。
比如“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未来的深空探测等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新闻的六要素。
- 新闻六要素包括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以一则校园运动会的新闻为例,人物是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和老师;时间是运动会举办的具体日期,如2023年9月15日;地点是学校操场;起因是学校为了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生活而举办运动会;经过是各项比赛项目的开展,如100米赛跑、跳远等项目的比赛过程;结果是各个项目的冠军产生,以及运动会圆满结束等。
八年级语文新闻两则1

湖
新闻的简介:
新闻是一种体载。
新闻的特色
及时 准确 新鲜
新闻的结构:
标题:概括新闻要点。 导语:概括新闻主体。 主体:新闻主要内容。 背景:概括新闻需要的其他资料。 结语:总结全文。
作者简介:
毛泽东 (1893.12.26—— 1976.9.9),湖南省湘潭韶 (sh4o)山冲人。一生致力 于革命工作,缔(dì)造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他的文 学书法论文诗词分别有:
策略,孤立了敌人,巩固了根据地。
4、(23—末尾)预言南阳逃敌王云凌前途黑暗。
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①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①:沽gū, 卖;(喻等候有了较高的待遇再贡献自己的才智。)
文 背景: (1)2—4,介绍南阳背景资料。
章
标题—(—2)中5原—我7,军蒋解军放全南溃阳败的背景。
结 构
主体:8—末尾,可分四层:
( 1、(8—12)恢复建立了稳固的根据地。
第 二
2导、语((10第—11句7))发:展概壮述大我我军党指的出武南装阳力守量敌。弃城南逃
篇 )
3的、(1的8—背2景2)、纠时正间了。“左”的策略,采取了正确
《沁(qìn)圆春·长沙》 《沁圆春·雪》《长征》 《论持久战》《反对自由
毛泽东
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横渡长江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标题
文章结构
(第一篇)
导语
主体
返回
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 江
(度江战役胜利成功)
第一、二句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新闻》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新闻》知识点归纳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新闻两则》知识点归纳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都背过不少知识点,肯定对知识点非常熟悉吧!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
为了帮助大家掌握重要知识点,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新闻两则》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新闻》知识点归纳 1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从中可以看出人民解放军的兵力,战况,战线。
)2、《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导语: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3、新闻常识: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②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了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实的事实表现了主题,是对导语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
4、①时间:1949年4月20日—1949年4月22日②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③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④原因:解放全中国⑤经过:三路大军渡江情况⑥结果:顺利渡过长江5、①时间:1948年11月4日下午②地点:南阳③人物:中原我军④原因:我军胜利的攻势下⑤经过:我军击败蒋军,建立了七个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⑥结果:敌人节节败退,我军几乎解放全河南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新闻》知识点归纳 21、《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课主体部分第二层写战况之后插入作者简要的议论(“此种情况……都很泄气”),突出我军英勇善战,揭露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和士气败落、不堪一击的军情。
对于敌军方面的情况详议,首先是把极少数战犯同广大官兵相区别,以利争取多数、孤立少数、瓦解敌军;其次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正是我军发起渡江战役的直接原因。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1《新闻两则》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毛泽东
整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
这则新闻的内容。
体
感
从文章里找出能概括以 上内容的两句话。
知
导语
谁能在此基础上扩充?
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 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
自去年7月,南线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
和 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
结果 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
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
除若干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运用所学有关新
作
闻知识,写一则 新闻,报道发生
业
在你自己身边的 新鲜事,100字左
右。(注意:要
味 也能带给你同样的感 语 受?请举例说明。
言
请你用一句话评价一 下我人民解放军。
文中有可以为你所用 的句子吗?
议论 议论的作用。
拓 展 延 伸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自
文体上 新闻的特点和知识
主
题材上 战争的主题和思想
学
习
语言上 用语的准确和精炼
请在文中划出 这则新闻的的六 个要素。
请找出本则新闻 的导语和主体。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人物
中原我军
时间
1948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
南阳
蒋军因全局溃败,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
原因 百个师的兵力集中在以徐州和汉口为中心的两 个地区。在我军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 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不得不弃城南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新闻知识点总结

稿子一:嘿,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新闻知识点哈。
先来说说新闻的定义,简单讲呢,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新鲜热乎的事儿,得赶紧告诉大家。
新闻有好几个特点哟!真实性那是必须的,可不能瞎编乱造,不然就没人信啦。
还有及时性,得赶早不赶晚,不然就成旧闻喽。
另外,新闻还得简洁明了,别啰嗦一大堆,让人抓不住重点。
再讲讲新闻的结构,这就像搭房子,有个框架。
就像大门,吸引人进去;是个引子,把最重要的先告诉你;主体呢,就是房子的主体部分,详细展开;背景能让你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收尾啦。
写新闻的时候,语言也有讲究。
得准确、客观、生动。
可不能带太多个人感情色彩,不然就不公正啦。
还有哦,新闻的种类也不少,像消息、通讯、特写等等。
每种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用处。
怎么样,小伙伴们,这些知识点是不是还挺有趣的?咱们可得好好记住,以后说不定咱也能当个小记者呢!稿子二:哈喽呀,同学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新闻知识点。
你们知道吗?新闻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小喇叭,到处传播着新鲜事儿。
说说新闻的要素,那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就像拼图的几块,少了哪一块都不完整。
新闻的分类也不少呢!消息是最常见的,短小精悍。
通讯就详细多啦,能让你了解更多细节。
还有特写,专门把精彩的部分放大给你看。
写新闻可有窍门,得简洁又吸引人,让人一看就想知道里面的内容。
也很重要,得把最关键的信息放在前面,勾住读者的好奇心。
新闻的语言可不能太花哨,要实实在在,把事情说清楚就行。
而且要尊重事实,不能夸大其词。
对啦,咱们还要学会分辨真新闻和假新闻,别被忽悠了。
好啦,今天就聊到这儿,希望大家都能成为新闻小达人!。
八年级一单元新闻知识点

八年级一单元新闻知识点新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人们掌握时事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八年级一单元中的语文教学中,新闻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以下是本文整理的八年级一单元新闻知识点。
一、新闻特点1.真实性新闻报道的事实性强,是真实存在的事件、事情。
2.及时性新闻报道必须是及时的,报道的内容要具有时效性。
3.客观性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不夸大。
4.多样性新闻可以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和体育等方面。
二、新闻的构成要素1.标题新闻标题要简短明了,能够准确传达新闻的主要内容。
2.导语导语的作用是引导读者,让读者快速了解新闻报道的核心内容。
3.正文新闻正文是主体,内容要简洁明了、条理清晰。
4.结尾结尾要简明扼要,总结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表达深层次的意义。
三、新闻稿件的撰写1.采集信息新闻报道是基于真实事件,首先要进行事实采集和收集相关资料。
2.校对修改新闻稿件的校对修改要注意造型、语法、标点等问题,力求稿件干净无误。
3.发布新闻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站和手机等多种方式发布。
四、新闻阅读的技巧1.快速浏览新闻报道通常是由标题、导语、正文和结尾组成,读者可以通过快速浏览获取新闻内容的大致概括。
2.仔细分辨仔细分辨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被误导。
3.理性分析读者应该理性判断新闻报道中的观点和意见,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
五、新闻拟人化处理新闻报道可以通过拟人化处理,运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等手法,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新闻事件。
例如:一位奋斗在疫情一线的护士,她/他代表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坚强;一则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宣传了人民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实际行动。
六、新闻阅读的养成1.关注时事关注身边和国家的时事动态,积极关注新闻报道,保持对社会现象和事件的敏感度。
2.培养阅读兴趣通过多读新闻,不断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积累知识新闻报道涉及的领域广泛,通过阅读新闻报道不断积累知识,拓宽自己的学识面。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知识点作为每个学生必修的科目,语文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和更新。
其中,新闻就是语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无论是在高考还是在实际生活中,新闻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聚焦于八年级上册语文新闻知识点,深入探讨其相关概念和技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这个知识点。
新闻概述新闻是指发布在新闻媒体上的、对社会生活中最新、最重要、最具价值的事件、事物、观点以及人物的报道。
新闻是一种真实的、客观的、全面的、及时的、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它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广大民众获取和理解现实社会的发展动态。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
新闻的特点1. 及时性: 新闻报道是在事件发生后尽快报道的,因此具有非常强的时效性。
2. 真实性: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可靠,不能夹杂任何虚假信息,以及感情色彩。
3. 客观性: 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不带有任何主观色彩,应该独立于记者的个人态度和观点之外。
4. 全面性: 新闻报道应该从多个维度、多个角度对事件进行报道,以尽可能全面地反映事件的全貌。
5. 价值性: 新闻报道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即应该符合社会的公共利益。
新闻报道的五大基本要素新闻是一种高效的信息传媒方式,新闻报道中有五大基本要素,也称为五个“W”和一个“H”:1. 什么 (what): 要报道的事件或事态是什么?2. 谁 (who): 与事件或事态有关的人为谁?3. 何时 (when): 事件或事态发生的时间是何时?4. 何地 (where): 事件或事态发生地点在何处?5. 如何 (how): 事件或事态发生的方式、经过是如何的?6. 为什么 (why): 发生事件的原因或者事件的意义是什么?新闻写作技巧除了理解新闻的概念和基本要素之外,新闻写作技巧同样重要,以下为我们提供一些常用技巧:1. 观察身边的一切:看一看周围发生的事件,将其转化为新闻事件;2. 收集信息: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事件的各种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可靠;3. 确定新闻重点:新闻报道要突出新闻事件的核心,突显其意义和价值;4. 简洁扼要:新闻报道要简洁扼要,准确无误地将所有事件重点讲述清晰;5. 强调人物角色:将主角的角色和感受描写清晰明了;6. 发表观点: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事件进行分析并提供自己看法。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随着一个课程的结束,即将进入新的课程教师们要如何准备呢?接下来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全解,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
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
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
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闻两则·课文(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新华社郑州1948年11月5日电在人民解放军伟大的胜利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
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人教版部编版 新闻的介绍 名师教学PPT课件

永丰县实验学校 王燕飞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
文体知识
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 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 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 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 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
新闻的特征 真实性 时效性 准确性
消息
消息是一种以最直接最简练的一种新闻文体.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4
消息的特征
真:重在用事实来说话. 短:是所有的新闻体裁中篇幅最短的一种. 快:是所有的新闻体裁中时效性最强的一种.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背景和结语常暗含在主体里,也不是每一篇新闻都有.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8
标语 导语
主体
倒金字塔式结构
最重要事实
按
重
次重要事实
要
再次重要事实
性 递
更次重要事实
减
原
最次要
则
事实
安
排
事
实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9
谢谢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0
谢谢观看!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11
5
消息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 因、经过、结果 消息六要素:五个W + 一个H
消息的结构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必不可少的
辅助
标题: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
结 主体:消息的主干部分. 构 背景:事件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宇华教育集团初二年级语文(上)《新闻概述》1
使用时间年月日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2.能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组成;
3.能简单运用所学知识给新闻拟标题。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新闻的相关知识;
难点:能简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新闻组成,能简单运用所学知识给新闻拟标题。
二、教学方法
PPT展示法、讲授法、引导分析法
三、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新闻联播音乐结束后再语言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2018年X月X 日,欢迎你们收看今天的语文课。
今天语文课的主要内容有新闻知识概述。
以下是报道的详细内容:众所周知,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新闻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来到我们的身边。
本学期第一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这个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文学体裁-----新闻。
学习新闻,我们需要了解掌握新闻的相关文学常识。
比如新闻的“三特点”、“五部分”及“六要素”等。
新闻在中考中所涉及题型主要为拟写新闻标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
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新闻的相关文学常识。
(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二)教师精讲(为了使学生知识系统化,老师要细致深入讲解,同时要求学生及时记笔记)一、新闻的含义
新闻是一种实用性文体,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从广义上来讲,新闻又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
二、新闻的特点
1.传播性
2.真实性
3.时效性
(此处补充消息的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三、新闻的结构:
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很简练准确地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又有主标、引标、副标之分;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
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指的是新闻结束的话。
(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
(ppt上有一张新闻结构五部分示意图,即本节课的板书部分。
需要老师先将新闻结构包含的五个部分板书出来,再强调各个部分的特点,最后点明哪些必不可少,哪些起辅助功能。
板书应该是边讲边写,注意避免出现讲完了再笼统板书的情况。
)
四、新闻的要素
五个W: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一个H:如何。
(即记叙文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如果缺少了这些要素,哪怕是只缺少一两个要素,就不可避免地使所报道的事实残缺不全,说不清楚,不能给人以确切的概念,不能提供充分的事实根据,至少也会使所报道的事实大为逊色。
五、新闻的表达方式
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六、消息固定的格式
“倒金字塔结构”:由主到次地组织内容,高潮在前,即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消息的最前面。
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握住最重要的信息。
(三)、课堂小结
新闻的文学常识可以简单用“3--5--6”速记
三特点:真实性、时效性、传播性
五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六要素:即记叙的六要素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
(四)、当堂演练,中考链接
1.找出下列新闻的导语部分;
2.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017宁夏回族自治区)
本报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23日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总第143潜次)。
本次下潜为工程下潜,调查区域为世界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北侧,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本潜次沿测线开展了近底观察和取样,完成了环境参数测量,并采集了近底海水、岩石和生物等样品,拍摄了大量海底高清视像资料。
此次“蛟龙”号下潜作业获取的玄武岩样品,对研究马里亚纳海沟的成因以及其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采集的生物样品对于促进深水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生物地理学等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教师讲解时注意点拨到以下文字标红的部分)
【解析】
1.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
2.标题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要素:人物和事件,没有人物的必须概括出对象与事件,其余内容应该舍弃。
另外,句式不要太长,句末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解答时,从导语和关键词入手,用简洁的语言把主要内容揭示出来即可。
【参考答案】
1.“蛟龙”号载人潜水器5月23日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的首次下潜
2.示例:“蛟龙”号完成在世界最深处下潜(仅供参考)
(五)、布置作业
在教室报栏找一篇新闻进行阅读,并圈画出这则新闻的六个要素,划分出结构的五个部分。
(五)板书设计
新闻概述
(七)、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