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蚂蚁》

合集下载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课件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蚂蚁的生态习性、身体结构、生活行为以及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蚂蚁的基本生态习性、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和生活行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挂图等;2.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蚂蚁模型、挂图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蚂蚁,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蚂蚁的身体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蚂蚁模型,认识蚂蚁的各个部位;(2)讲解蚂蚁的生态习性,结合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等;(3)分析蚂蚁的生活行为,如觅食、建巢、防御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分小组观察蚂蚁,填写观察记录表,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和生活行为。

5. 板书设计(5分钟)(1)板书《蚂蚁》(2)板书内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生活行为、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六、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描述其生活行为和生态习性。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蚂蚁的具体行为和特点。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其他特点,提高生物观察和探究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和生活行为,认识到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培养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 教学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态习性和生活行为;3.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激发学生兴趣;4. 作业设计:观察身边的蚂蚁,描述其生活行为和生态习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蚂蚁》,使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学习蚂蚁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践来了解蚂蚁。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图示展示。

2. 启发式提问。

教学准备:1. 《蚂蚁》教材2. 学生实验材料: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一块土壤、一些蚂蚁、一些食物(如糖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 (5分钟)1.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蚂蚁是什么动物吗?2. 学生回答。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对蚂蚁的兴趣。

二、探究与讲解 (15分钟)1. 教师使用图示和文字,向学生讲解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蚂蚁是如何移动的吗?蚂蚁有没有“天敌”?3. 学生回答。

4. 教师进一步解释。

三、实际操作 (2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将一些蚂蚁放进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

2. 教师提供一块土壤和一些食物(如糖水),让学生观察和实践。

3. 学生可以观察蚂蚁的活动、觅食等。

四、讨论与总结 (10分钟)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蚂蚁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学生分小组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体会。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结果,并强调蚂蚁的种类和基本特征。

五、小结与反思 (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 学生回答。

3. 教师提供反馈,强调蚂蚁的重要性和我们对蚂蚁的保护。

六、作业布置 (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观察蚂蚁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完成作业并交给教师。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进一步观察其他昆虫,比较它们的特点。

2. 学生可以制作一个小蚂蚁模型,展示给其他同学看。

教学资源:《蚂蚁》教材、玻璃容器、土壤、蚂蚁、食物。

评价与反馈:1. 观察结果的正确性。

2.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的讨论和总结能力。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蚂蚁教学设计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 蚂蚁教学设计

《蚂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蚂蚁》是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第五课教学内容。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特征,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特征。

是继《蜗牛》和《蚯蚓》两课后观察小动物的又一课。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学情分析喜受小动物之情可以说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当他们发现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往往会情不自禁地、兴致勃勃地观察起来。

但对于习以为常的小蚂蚁来说,学生也许观察的兴趣不浓;很多学生还真没有认真观察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清楚的观察蚂蚁的外表特征也有一定的难度。

蚂蚁的身体小,到处乱爬是学生难以观察的主要原因。

而且平常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好,但在学习了《蜗牛》和《蚯蚓》两课后,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

学习本课应该要容易些。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和活动规律.2、通过学生对蚂蚁的观察,尝试让学生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使学生享受到探究活动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观察研究小动物的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和对科学知识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大家猜猜看是什么?(个子不大,能量不小;团结互助,勇敢勤劳;能啃骨头,会挖地道;行军作战,井井有条。

)2.师生谈话,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课前我布置了一些作业,让大家观察蚂蚁的形态及生活习性,你们做了吗?(老师笑笑的看着大家,等待学生的回答.)3.老师:下面请大家每人画一只蚂蚁,然后给大家展示,好吗?4.比较: 展示画的比较好的蚂蚁,为什么有的学生会画错?二、活动11.播放有关蚂蚁的录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完录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蚂蚁. 教师:刚才大家在录像上看了蚂蚁的生活,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看到蚂蚁呢? 教师:到外面观察蚂蚁应该带什么材料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师引导学生拿上材料,并注意安全和教师去操场观察蚂蚁的活动.2.提出探究活动的目的及要求①观察蚂蚁的构成②了解蚂蚁的活动规律③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并做好笔录.④观察蚂蚁的过程中,不能伤害它,要懂得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记得让蚂蚁回到大自然.⑤观察蚂蚁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学⽬标: 1、科学情感⽬标:热爱⼤⾃然中的各种⼩动物。

2、科学探究⽬标:搜集资料和初步整理资料的能⼒。

3、科学知识⽬标:获取关于蚂蚁的各种知识。

教学重点: 获取关于蚂蚁的各种知识,搜集资料和初步整理资料的能⼒。

教学准备: 1.教具:《蚂蚁》课件 2.学具:搜集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激发兴趣 师:我知道同学们⾮常喜欢探索⼤⾃然的奥秘,尤其是喜欢研究⼤⾃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起来研究⼀种⼩动物──蚂蚁,好不好? 别看这⼩⼩的蚂蚁,它们的⽣存历史竟然⽐我们⼈类的历史还要漫长,⽽且它们的种类繁多。

到⽬前为⽌,就已经发现了15000多种。

关于它们的秘密那就更多了。

⼆、⽣⽣互动,交流展⽰ 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搜集资料⼀定对蚂蚁有了⼀些了解吧,愿意把你们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同学们吗?这样吧,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再向全班同学介绍好不好?(⼩组内交流⾃⼰搜集的资料。

) 师:哪些同学愿意把⾃⼰搜集的资料汇报给全班同学呢?(结合学⽣的汇报,穿插演⽰多媒体课件。

) ⽣:我从《⼉童知识宝典》这本书中了解到蚂蚁的家很⼤,⽽且分为很多⼩室。

师:⽼师也搜集了⼀段关于蚂蚁家的资料⽚,让我们⼀同去参观⼀下蚂蚁的家。

(演⽰多媒体课件──蚁巢的⽚段) 师:通过参观蚂蚁的家,你们对蚂蚁的家有哪些了解呢? ⽣:我知道了蚂蚁的家建在树上、⼟中、⽯头下。

⽣:我知道了蚂蚁是集体⽣活的。

师:成千上万只蚂蚁组成⼀个⼤家庭,在这个⼤家庭⾥,每只蚂蚁都有专门的任务,它们共同劳动来维系这个⼤家庭。

⽣:我观察过蚂蚁搬运⾷物,你们看蚂蚁就是这样搬运⾷物的。

(学⽣在实物投影前展⽰⾃⼰的画) 师:在有些⼈看来,⼩⼩的蚂蚁是那么的不起眼,可这位同学却认真仔细地观察了它们,并把他观察到的现象画成画展⽰给⼤家,这⼀点很值得表扬。

其他同学是不是也观察过蚂蚁呢?你在观察蚂蚁时发现了那些有趣的现象?能说⼀说吗? ⽣:我在观察蚂蚁时,看到两只蚂蚁见⾯后相互碰⼀碰触⾓,好像在说⽼兄我发现⾷物了,快告诉其它伙伴我们⼀起去搬运。

主题说明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主题说明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设计

主题说明三年级科学《蚂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蚂蚁怎样交流信息。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蚂蚁、画蚂蚁等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设计思路]科学课程以培养小学生素养为宗旨,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好奇心和探索欲,发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其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观察——探究——研讨——拓展---制作”的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PPT[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要点]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知道蚂蚁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蚂蚁怎样交流信息,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PPT出示蜗牛和蚯蚓的身体结构的图片,请同学们完成填空。

蜗牛:一对触角、一对短触角、口、眼和腹足。

蚯蚓:口、肛门、体节和环带。

蜗牛因为对农业造成危害,所以我们把蜗牛定位害虫,但是蜗牛不属于昆虫,蚯蚓不是昆虫,而是环节动物。

出示多种动物图片,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常识来猜一下那些些昆虫,那些不是。

二、学习新课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种常见的昆虫——蚂蚁。

PPT简单介绍昆虫并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回忆先来画一只蚂蚁展示一下,并请两位同学上黑板来画。

然后播放视频,让同学了解昆虫的特征,并找出视频中对蚂蚁描述的关键词。

①昆虫的特征②蚂蚁是一种社会型昆虫③蚂蚁靠信息素进行交流④改正自己没有画对的地方。

2、了解蚂蚁①寻找蚂蚁探寻哪有蚂蚁窝。

蚂蚁通常把巢筑在土层里、石块下、树洞内或一些植物的根部。

②诱捕蚂蚁在找到蚂蚁窝之后如何抓住一只蚂蚁呢?利用蚂蚁喜欢甜食的特性,在蚂蚁窝附近放置甜食,诱导蚂蚁出来。

③观察蚂蚁抓住蚂蚁之后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呢?蚂蚁那么小,如何能不伤害它,又能进行观察呢?(1)将蚂蚁放置昆虫和或空瓶子里进行观察。

小学科学蚂蚁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蚂蚁 教学设计

《蚂蚁》教学设计一、活动设计背景: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小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三年级各学科的教学目标,选择了行动有序、外形可爱、容易饲养、便于进入课堂的蚂蚁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蚂蚁的系列活动,把常识、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本课题虽然综合性不是很强,活动相对比较独立,分科痕迹仍较重,但能针对小学生的特点,以探究性活动为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并试图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作逐步的探索。

二、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心,关注周围其它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外形、用自己的语言及图画等进行描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相关信息(包括上网),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

4、使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获得一些亲身探究的体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

6、初步培养科学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成果形式:1、学生的日记、小论文等。

2、有关活动和蚂蚁的图片。

3、有关蚂蚁知识的小报或网页。

四、活动组织形式:根据活动内容,在课里,由语文、常识、计算机教师相互合作分别指导学生的活动,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采用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进行探究性学习。

五、活动设计:活动一:哪里有蚂蚁?活动目的:通过捉蚂蚁的活动,培养学生对蚂蚁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初步感知蚂蚁的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教师课前捉几只蚂蚁,准备一些饲养蚂蚁用的昆虫盒或一次性塑料杯。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蚂蚁,谈话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分组、落实任务。

4人一组,自由组合,每组选出一位责任心强,喜欢小动物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优质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优质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蚂蚁》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蚂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社会行为以及蚂蚁与人类关系。

通过学习,让学生解蚂蚁生态特点,认识到小小蚂蚁背后蕴藏着大大智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蚂蚁基本身体结构,解蚂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蚂蚁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蚂蚁社会行为特点及其与人类关系。

2. 教学重点:蚂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观察和分析蚂蚁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放大镜、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蚂蚁搬运食物视频,让学生初步解蚂蚁生活习性和合作精神。

2. 新课导入:a. 展示蚂蚁模型,让学生观察蚂蚁身体结构。

3. 例题讲解:a.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蚂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

b. 分析蚂蚁与人类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蚂蚁在生态系统中作用。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组观察蚂蚁,记录蚂蚁行为特点。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蚂蚁身体结构、生活习性、社会行为及与人类关系。

六、板书设计1. 蚂蚁身体结构a. 头部:触角、眼睛、口器b. 胸部:三对足、一对翅膀c. 腹部:生殖器官、消化器官2. 蚂蚁生活习性a. 社会行为:分工合作、信息传递b. 食物来源:杂食性,喜欢甜食3. 蚂蚁与人类关系a. 生态系统中分解者b. 人类生活中益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观察身边蚂蚁,记录它们行为特点。

b. 思考蚂蚁为什能搬运比它们身体还重食物?2. 答案:a. 学生观察到蚂蚁行为特点可能包括:觅食、建巢、保卫、繁殖等。

b. 蚂蚁能搬运比它们身体还重食物,得益于它们身体结构、合作精神和信息传递能力。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上《蚂蚁》教案一. 教材分析《蚂蚁》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通讯方式以及蚂蚁的社会结构等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蚂蚁的一些基本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他们在生活中对蚂蚁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了解,但对蚂蚁的内部结构和通讯方式等知识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蚂蚁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通讯方式和社会结构。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蚂蚁的特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蚂蚁的生活习性、通讯方式和社会结构。

2.难点:蚂蚁的内部结构和通讯方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蚂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蚂蚁的特性。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蚂蚁标本、显微镜、实验器材等。

2.课件:蚂蚁的图片、视频等。

3.作业: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蚂蚁,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对蚂蚁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蚂蚁吗?蚂蚁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呈现蚂蚁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蚂蚁的外部形态和生活环境。

同时,教师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觅食、搬运、建巢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蚂蚁标本,观察蚂蚁的内部结构。

同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蚂蚁的通讯方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蚂蚁的心得体会,总结蚂蚁的特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4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4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4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四章《动物的一生》,详细内容为“蚂蚁”一节。

通过对蚂蚁生活习性、身体结构、合作行为的探索,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相关知识,理解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描述蚂蚁的外部特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合作行为。

2. 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合作等方式,提高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学生培养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蚂蚁的外部特征、生活习性、合作行为。

2. 教学难点:蚂蚁的合作行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视频、教学PPT。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蚂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播放蚂蚁生活习性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生活环境和行为特点。

3. 新知探究:a. 学生分组观察蚂蚁模型,记录蚂蚁的外部特征。

c.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合作行为,通过PPT展示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合作行为。

4. 例题讲解:讲解蚂蚁如何通过合作搬运食物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蚂蚁合作行为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外部特征a. 身体结构b. 外观特点2. 蚂蚁的生活习性a. 生活环境b. 食物来源3. 蚂蚁的合作行为a. 搬运食物b. 营建巢穴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合作行为。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描述蚂蚁的合作行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合作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关爱动物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蚂蚁的合作行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动物》中的第三节《蚂蚁》。

本节课将围绕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和基本特征,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动物行为的能力。

3. 通过对蚂蚁的了解,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及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难点:蚂蚁身体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以及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放大镜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蚂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引导学生描述蚂蚁的身体特征,如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触角等。

(2)观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3)讨论: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等。

3. 实践活动:(1)观察蚂蚁:学生分组,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的身体结构和行为特点。

(2)制作蚂蚁观察记录表: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制作观察记录表,用彩笔进行描绘。

4. 例题讲解:讲解蚂蚁身体结构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与蚂蚁相关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蚂蚁》2. 板书内容:(1)蚂蚁的身体结构: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触角等。

(2)蚂蚁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食物来源、繁殖方式等。

(3)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行为特点和生活环境。

2.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内容,完成观察记录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了基本的了解,但部分学生对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认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

科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与目的1.1 教学背景本次教学主要是在三年级教育教学中进行的,科学教育是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知识,特别是蚂蚁这样的生物,是近距离观察生物、了解生物进化、生态环境等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珍爱生命的观念和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目的本单元教学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互动游戏,能够了解蚂蚁的习性、生态以及了解蚂蚁的进化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并通过对蚂蚁一系列实际观察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重点2.1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蚂蚁》一文,文章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蚂蚁的生活习性•蚂蚁的繁殖方式•蚂蚁的进化过程2.2 教学重点本次教学中的重点包括:•学生在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时,要注意蚂蚁的足数、颜色、大小等特征。

•学生在了解蚂蚁的繁殖方式的时候要通过实际观察来体验蚂蚁的交配过程和蚁后为了保护卵和幼虫所做的一系列措施。

•学生在了解蚂蚁的进化过程时要注意理解和体验生命之间的不同选择和适应能力。

三、教学步骤与课时安排3.1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课程,让学生理解学习此课程的背景和目的•第二步:引入蚂蚁,让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和实际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练习形容词的用法•第三步: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态环境,并进行有趣的模拟实验,体验蚂蚁集体行为的奇妙之处•第四步:通过观察蚂蚁的繁殖方式和后代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选择和适应能力•第五步:总结蚂蚁生态学知识,体验探究生命的过程3.2 课时安排本次教学安排共计2节课,每节课45分钟。

•第一节课:导入教学,引入蚂蚁知识,学生互动游戏和实际观察,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练习形容词的用法,时长:45分钟。

•第二节课:引导学生了解蚂蚁的生态环境,进行有趣的模拟实验,体验蚂蚁集体行为的奇妙之处,通过观察蚂蚁的繁殖方式和后代的生命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选择和适应能力,总结蚂蚁生态学知识,体验探究生命的过程,时长:45分钟。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单元《动物的一生》中的第5课《蚂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身体结构,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

2. 认识到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难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投影仪。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蚂蚁模型引导学生猜测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1)介绍蚂蚁的身体结构。

(2)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3)展示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实践:(1)观察蚂蚁: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记录蚂蚁的特征。

(2)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学生分组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4. 例题讲解:(1)蚂蚁的身体结构有哪些特点?(2)蚂蚁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5.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绘制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讨论蚂蚁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习性。

七、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胸、腹、触角、腿2. 蚂蚁的生活习性:社会性昆虫、喜欢群居、善于搬运食物3. 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清理食物残渣、传播种子、提高土壤肥力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记录下来。

(2)思考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写一篇短文。

2. 答案:(1)观察记录表。

(2)短文。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蚂蚁生活习性的调查活动。

(2)引导学生关注蚂蚁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三单元《动物世界》中的第5课《蚂蚁》。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以及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记录动物行为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小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难点: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蚂蚁模型、实物投影仪、教学PPT等。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展示蚂蚁搬运食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蚂蚁的生活习性。

提问:同学们,你们观察过蚂蚁吗?它们是怎么搬运食物的呢?2. 讲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

讲解蚂蚁的身体结构,如头、胸、腹、触角、足等。

学生绘制蚂蚁的身体结构图,加深对蚂蚁身体结构的认识。

3. 探讨蚂蚁的生活习性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如群居、分工合作、寻找食物等。

学生分小组讨论蚂蚁的生活习性,分享观察到的蚂蚁行为。

结合教材,了解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4.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讲解答题方法,引导学生用观察记录表进行记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胸、腹、触角、足等2. 蚂蚁的生活习性群居、分工合作、寻找食物等3. 蚂蚁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清理食物残渣、传播种子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绘制一幅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2. 答案:身体结构图(合理即可)生活习性描述(合理即可)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家园》中的第6课《蚂蚁》。

本节课将围绕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身体结构,掌握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生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通过学习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生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身体结构、生活习性和蚂蚁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蚂蚁的合作行为及蚂蚁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蚂蚁与人类关系的图片等。

2. 学具:放大镜、观察盒、记录本、画图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说出蚂蚁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公园寻找蚂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记录观察结果。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的实例,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合作行为。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蚂蚁对生态环境的有益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7. 课堂拓展:让学生探讨蚂蚁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关爱生物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身体结构头部:触角、眼睛、口器胸部:六只脚腹部:消化器官、生殖器官2. 蚂蚁的生活习性社会性昆虫合作搬运食物喜欢潮湿环境3. 蚂蚁与人类的关系有益作用: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等有害作用:侵入住宅、损害农作物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记录蚂蚁的行为特点。

答案:学生需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蚂蚁的行为特点,如蚂蚁如何搬运食物、蚂蚁的作息规律等。

2. 作业题目:列举蚂蚁对生态环境的有益作用。

答案:分解有机物、控制害虫、维护生态平衡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了解蚂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 《蚂蚁》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动物 《蚂蚁》教学设计 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动物第五课《蚂蚁》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蚂蚁是昆虫的代表,它有头、胸、腹三部分和六只脚。

在这个世界上,昆虫是一个最大的类别,也是动物多样性表现得最充分的一类。

观察蚂蚁的身体特点有两条途径,一是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另一种是在课堂中的观察。

教科书设计了这两种观察的方法,提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因为这样的观察更接近科学观察。

蚂蚁作为一种生命体的代表,我们应该了解它的哪些生命特征呢?教科书安排了在自然状态下蚂蚁的寻食、搬运、积极活动和信息传递,这些内容与生命体的环境适应、新陈代谢有关。

本课第一个活动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活动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二、教学背景:学生对蚂蚁的喜爱程度很高,小小的蚂蚁,常能吸引小学生,尤其是男同学驻足观察,观察它们如何寻找食物,如何搬运食物,因此,学生对蚂蚁的熟悉程度是很高的。

但是,蚂蚁的个体不大,难以细致观察,学生对它们的身体构造不是很清楚。

本课教学,既要发掘学生已有的对蚂蚁行为的认知基础,又要通过细致观察,进一步了解它的身体特征。

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蚂蚁有自己的生活习性,适应陆地上的生活。

2、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触角,胸部长有6只脚。

科学词汇:蚂蚁,昆虫,信息素,触角(二)过程与方法1、用图画的方法尽可能准确地画出蚂蚁的身体。

2、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科学方法:实地考察,画图记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以细心、小心的态度观察蚂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

核心价值观:爱护蚂蚁,了解蚂蚁的身体特征。

教学重难重点:经历用不同方法观察蚂蚁的过程,初步体会动物的多样性。

难点:观察蚂蚁过程中不干扰蚂蚁,室外观察蚂蚁的安全性。

课前在校园里找蚂蚁,要求不惊扰蚂蚁,不捉蚂蚁,只观察。

一、如何寻找蚂蚁。

1、谈话:课前,在校园里,你有发现蚂蚁了吗?你是在哪里发现蚂蚁的?2、学生交流。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蚂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具体内容为第三章《动物的一生》中的第2节《蚂蚁》。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探究蚂蚁的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认识蚂蚁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2.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蚂蚁生活习性和社会行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

难点:蚂蚁社会行为的观察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蚂蚁工坊、放大镜、白纸、糖果等。

学生准备:观察日记、画笔、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蚂蚁工坊,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

(2)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蚂蚁是怎样生活的吗?它们有哪些特点?”2. 例题讲解(1)讲解蚂蚁的基本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

(2)通过观察蚂蚁工坊,讲解蚂蚁的社会行为。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观察蚂蚁工坊,记录蚂蚁的行为。

(2)讨论蚂蚁的社会行为特点。

4. 讲解蚂蚁与人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

六、板书设计1. 蚂蚁的基本特征外形:有头、胸、腹三部分,六条腿生活习性:群居、杂食性2. 蚂蚁的社会行为组织结构:有工蚁、兵蚁、蚁后等合作行为:共同搬运食物、照顾幼虫等3. 蚂蚁与人类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蚂蚁,记录它们的行为。

2. 画一幅蚂蚁的画,标注出蚂蚁的基本特征。

作业答案:1. 观察记录:学生根据观察到的蚂蚁行为,完成观察记录。

2. 画作:学生完成蚂蚁画作,标注出蚂蚁的基本特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蚂蚁的兴趣较高,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对蚂蚁的社会行为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加强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蚂蚁的其他特点和有趣的行为,提高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蚂蚁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蚂蚁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蚂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具体章节为《动物世界》中的《蚂蚁》一课。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蚂蚁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以及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如外形、生活习性等;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通过学习蚂蚁的社会行为,引导学生树立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

难点: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放大镜、观察盒、图片、多媒体课件等;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蚂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蚂蚁,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介绍蚂蚁的基本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讲解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观察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外形特征,如身体分节、触角、脚等。

4. 例题讲解:讲解蚂蚁如何寻找食物、如何合作搬运食物等生活习性,让学生了解蚂蚁的智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观察蚂蚁模型,记录蚂蚁的特点和行为,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蚂蚁》2. 内容:生物学特征:身体分节、触角、脚等;生活习性:寻找食物、合作搬运食物等;社会行为:分工明确、互相协作、互助互爱;生态系统作用: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维持生态平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蚂蚁的生物学特征;举例说明蚂蚁的生活习性;解释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答案:蚂蚁的生物学特征:身体分节、触角、脚等;蚂蚁的生活习性:寻找食物、合作搬运食物等;蚂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解有机物、传播种子、维持生态平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社会行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观察蚂蚁模型时,部分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需要加强引导。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蚂蚁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蚂蚁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蚂蚁册科学上册《蚂蚁》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涉及第三章《生物的共同特征》中的第二节《昆虫的世界》,详细内容围绕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社群行为等方面进行讲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蚂蚁的基本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昆虫的能力,激发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3. 使学生理解蚂蚁社群行为的意义,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蚂蚁的生活习性、身体结构、社群行为。

难点:蚂蚁社群行为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蚂蚁模型、蚂蚁生活习性的视频、蚂蚁社群行为的图片。

2. 学具:放大镜、观察记录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蚂蚁模型、视频、图片等教具,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生活环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1)介绍蚂蚁的身体结构,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模型,描述其特点。

(2)讲解蚂蚁的生活习性,让学生举例说明蚂蚁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观察蚂蚁模型,填写观察记录表,描述蚂蚁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4.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蚂蚁的社群行为,分析其对蚂蚁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5. 互动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讨论蚂蚁社群行为的优点,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六、板书设计1. 《蚂蚁》2. 内容:身体结构:头、胸、腹;六条腿;触角。

生活习性:喜食甜食;喜欢潮湿环境;善于搬运食物。

社群行为:分工合作;信息传递;共同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昆虫,描述其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昆虫的社群行为,举例说明其优点。

2. 答案:(1)答案不唯一,要求描述准确、清晰。

(2)答案不唯一,要求分析合理、具有说服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蚂蚁的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有了深刻的了解,但对社群行为的理解还有待提高,今后教学中需加强引导。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通用13篇)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通用13篇)学校科学三班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篇1教学预备:小组或个人观看用的装在玻璃瓶里的蚂蚁,白纸、放大镜、小盆子、小瓶盖或小木块,搭"桥"用的小纸条,记录用的纸和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

观看过蚂蚁吗?蚂蚁是怎样的?能画一只大蚂蚁吗?让我们认真观看观看蚂蚁吧!二、观看哪一只蚂蚁。

1.选择观看瓶里的蚂蚁,还是放在白纸上的蚂蚁?2.选择瓶里的蚂蚁观看,有利与不利的地方;选择白纸上爬的蚂蚁观看,有利与不利的地方;三、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好一些?1.把蚂蚁放在什么地方观看,既能看清晰,又不会处处乱爬?2.用什么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晰?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蚂蚁不乱爬?3.在盆子里倒一点水,水中心放一个小瓶盖或小木块,让一只蚂蚁爬到瓶盖上。

蚂蚁只能停留在瓶盖上,不能处处乱爬了。

不过,用什么方法让蚂蚁爬到瓶盖上去呢?四、用放大镜观看蚂蚁。

1.小组内沟通一下,怎样观看蚂蚁的身体。

2.分发放大镜观看蚂蚁。

留意掌握观看时的呼吸,别吹走了蚂蚁。

五、争论蚂蚁身体的特点。

1.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2.和蜗牛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3.和蝗虫比较,蚂蚁的身体有什么特点?六、试一试。

1.看看瓶盖上的蚂蚁的行动,试着解释蚂蚁怎么不处处乱爬了。

2.假如再放一个瓶盖,在两个瓶盖上搭一座"桥",猜猜蚂蚁会怎样?3.试一试。

4.怎么解释蚂蚁的反应呢?蚂蚁想家了吧?假如把蚂蚁放在教室地面上,蚂蚁能找回自己的家吗?七、送蚂蚁回家。

这些蚂蚁原来住在什么地方,我们就把它们送回什么地方吧。

在观看讨论小动物的活动中,请别忘了送小动物们回家,让它们回到各自的生活环境中去。

在送小动物回家的过程中,我们还可能会有新的观看发觉呢!八、发布下一节课进行“我的观看讨论”报告会的信息。

学校科学三班级上册《蚂蚁》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让同学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让同学能够在观看过程中,发觉问题,不断改进观看的方法,解决观看过程中消失的问题,培育同学的探究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蚂 蚁
新邵县严塘镇高桥小学 何滔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蚂蚁的身体特点。

2、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观察习惯以及兴趣。

3、让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想法。

4、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5、培养学生关注、亲近、爱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发现并尝试解决观察蚂蚁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学会细致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教学难点:1、观察蚂蚁方法的探究。

2、能细致观察、准确描述蚂蚁的特征。

教师准备:放大镜、昆虫观察盒、水、培养皿、盘子、瓶盖、小棍、白纸、观察记录表等。

学生准备:装在瓶子或盒子里的蚂蚁、笔以及部分喂养蚂蚁的食物。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小朋友,上课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展示——
远看芝麻撒满地,近看黑驴在驮米,不怕山高道路陡,最怕掉进热锅里。

(打一动物
)
(蚂蚁)
为什么认为是蚂蚁,能说说理由吗?
生:……
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分析得头头是道。

这谜语呀,它说的正是蚂蚁。

(板书)
二、引导探究
▲说生活中的蚂蚁
1、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找蚂蚁,找到了吗?
(学生拿出蚂蚁)
2、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呀?
小河边,树根旁,山上……
3、是呀,小蚂蚁的家无处不在,那你们是用什么办法把蚂蚁捉
到的呢?(用烂苹果,用树叶,用树枝……)
4、你们在抓蚂蚁的时候,有什么发现吗?
我发现……
……
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在生活中对蚂蚁进行了不少的观察。

今天啊,我们就一起到课堂上来进一步观察蚂蚁,好吗?
▲提出观察中的困难
同学们,如果老师把蚂蚁放到这白纸上来观察,好吗?(不好,它会跑掉的)这样看来,观察蚂蚁并没有那么简单。

你们觉得会有哪些困难啊?
A、蚂蚁会到处乱爬,不好观察!
B、蚂蚁太小。

C、容易受伤,不好抓。

▲讨论观察方法
那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困难呢?你们快快在小组中讨论讨论吧!看谁的办法最好!
A、老师,我觉得蚂蚁这么小,可以用放大镜观察,放大后就能看清楚了。

(合理使用科学辅助器材,聪明)
B、我觉得……
C、我认为……
D、还可以……
让学生说说抓的办法(用树叶,棍子,勺子,纸等)。

三、观察蚂蚁
▲观察蚂蚁的身体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想到这么多的锦囊妙计。

下面我们就用上你们刚刚想出的好办法,先来观察蚂蚁的身体。

(板书:身体)
1、相机投影提示:
观察蚂蚁的身体
(1)蚂蚁的身体有几个部分,各部分是什么形状的?
(2)蚂蚁的各部分长着什么?
(3)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小组合作画一只蚂蚁。

2、介绍观察工具和材料。

3、学生交流意见后,由组长上台自由选取需要的材料。

4、学生观察。

5、小组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小组补充。

6、展示绘画作品。

(教师合理评价)
▲进一步观察蚂蚁
过渡:刚才,我们观察了蚂蚁的身体,接下来,我们继续观察,看看能不能有新的有趣的发现。

(板书:新发现)
1、学生自由观察。

2、交流新发现。

▲小结,引导学生对蚂蚁秘密的继续探索
孩子们,通过仔细的观察,大家获得了这么多关于蚂蚁的知识,真不错。

你们还想知道关于蚂蚁的什么秘密呢?
A、我想知道蚂蚁……
B、我想弄清楚……
……
四、结束新课
▲提醒学生送蚂蚁回家
孩子们,你们提的问题都很有意思,也很有研究价值。

这些疑问就由你们课后进一步去探索解决吧!别忘了哦,课后让我们一起把小蚂蚁送回到你当初找到它的地方,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园继续奋斗去吧!
▲小组整理器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