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及防灾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设施及防灾规划
1.目标
构建生态友好、兼顾景观、便于活动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及防灾体系,服务海湾居民和外来游客
#基础设施图、防灾图
2.战略
修复海岸的生态和景观功能
结合不同水体,兼顾生态景观,实现污水处理和防洪蓄洪功能
升级现有基础设施系统
3.供电工程
3.1现状
区域电源来自奉贤燃机电厂及奉贤880KV换流站。
区域内现有220KV星火变电站,110KV干校变电站,新海、白石、明城、燎原、农场等5座35KV变电站。同时,区域内已建成奉贤海湾风电场。
区域内供电输配网络初步形成,但供电设施连接基本以现状建设需求为主,建设形式以架空线方式居多,特别是配电网络设施需进一步梳理评估。
2017年奉贤年人均综合用电量达到6700kwh/人。
3.2上位规划
保留星火220KV变电站;规划新增碧海220KV变电站;保留现状风电场,规划新增海上风电场。
3.3城市用电负荷预测
总体规划阶段,采用人均用电指标法预测海湾镇用电负荷。2017年奉贤年人均综合用电量达到6700kwh/人,属于用电水平较高城市。综合考虑用电增长率、规划期内海湾镇产业脱实向虚导致用电能耗下降、为提高海湾镇的生态水平未来逐步引入节电措施等因素,规划2035年人均综合用电量8000kwh/人*a,至2035年海湾镇区常住人口及海湾大学城师生人数为18万,年用电量144000万kwh
#临港奉贤
#能源:总量充足、供电设施优化(生态、意外情况)、清洁能源比例、分布式能源站(用地1公顷,不要交叉口)、可再生能源专项、节能改造、工业区转型
#给排水&海绵城市:生活用水大学城与居民分开考虑工业用水(15~20立方米公顷)
小型农业污水排水指标5年
取年综合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6000小时,电力负荷最大预测值34万kw
3.4海上风电场专项论证
3.4.1必要性分析
《上海市奉贤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17-2035草案公示》第十八章第二节海湾镇总体规划指引第3节系统指引中提及:“保留现状海湾风电场,规划新增海上风电场。”
海湾镇总体规划提出发展旅游战略,海上风电场同样具有景观功能。例如连江北茭风电场。北茭风电场位于黄岐半岛突出部,地理位置十分独特。4台风机与半岛两边的海湾、海岛、渔村、渔排组合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给海景观赏增添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类似的风电场旅游项目还有阜新风电生态游、瓜洲风电旅游、惠安小岞风电场等。总体来看,目前中国的海上风电场旅游项目尚处于萌芽阶段,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人群对海上风电场景观的不同态度,以及海上风电场对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海洋生物的负面影响。
海湾镇旅游业不振的一个重要空间问题就是由于防波大堤的存在,游客无法直接接触海水。而海上风电场可以结合围堰布置,抵御正常状态下大部分的海浪,起到部分防灾效果。例如天津南港海上风电场,底座之间采用围堰方式连接。
3.4.2可行性分析
上海海上风能资源情况
根据《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2014 版),在70 米以上高度,我国东海沿海,
从粤东到浙江中部近海年平均风速达8 米/ 秒,台湾海峡最大8 ~10 米/ 秒,浙北到长江口7 ~8米/ 秒,粤中到粤西6.5 ~8 米/ 秒,南海西南部7 ~8 米/ 秒,北部湾5.8 ~7米/ 秒。黄海海域年平均风速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分布形式,其中江苏近海7.2 ~7.8 米/ 秒。渤海和黄海北部为6.3 ~7.6 米/ 秒。等效满负荷年利用小时数在2000 小时至3800 小时之间。我国东南沿海风能资源整体较好,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在全球范围内,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强,约占全球总数的36%。研究表明,热带气旋在我国的主要登陆区域是广东沿海地区,其次是台湾、海南和福建,总体来看频数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
机型功率选择及等效利用时间
结合我国近海各海域风区等级及主要机型的安全等级,可以得出各海域的推荐机型。通过发电量测算软件,测算出各海域等效利用小时数的大致范围。福建省海域发电量最优,山东省、广东省、江苏省、海南省海域发电量次之。长江口以北区域相对较为适合单机容量3 ~4 兆瓦的大风轮直径机组,以南的福建、广东、海南等台风区域较为适合大容量抗台风的机型。测算结果见下表。
总体来说,海湾镇宜布置3~4兆瓦的大风轮直径机组。
上海市等效利用小时数约为2300~2700小时。
海岸距离、基础型式及布局方式
由下表可知,上海典型海上风电场应距离海岸10~30千米、水深10~30米的海域。考虑到海上风电场的景观功能,海上风电场布置在距离海岸3千米的海域。
东海近岸水深多在60米以内,海上风电场多规划在平均水深5~15米的海域,上部多为全新世浅海相沉积的淤泥质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粘质粉土、粉质黏土等,下部多为晚更新世河口-滨海相沉积的砂质粉土、粉质黏土、粉细砂。该区域多为淤泥质软基海底,不适宜采用重力式基础,可采用桩基结构和筒型基础结构。
据《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风电机组采用成列方式布置(单列、多列),机组间距在600~1200m之间。例如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按照南北方向间距1000米,东西方向间距800米布置。
电压及并网输送
据《浅谈海上风电场电力系统》:风电场内的集电线路是从风机出口0.69kv升压到35kv (通常情况下)的场内汇流线路,由于海域环境的要求,通常选择海底电缆。
3.4.3总结
结合海湾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海上风电场布置在距离海岸3千米的海域,宜布置3~4兆瓦的大风轮直径机组,可采用桩基结构和筒型基础结构。排列形式为2*13,间隔为600*1000米。至2035年,海湾镇年使用绿电比例达到20%。
3.5供电系统规划
供电系统的总体战略是:区域电源主体来自奉贤燃机电厂及奉贤880KV换流站,同时发展海湾风电场和海上风电场,兼顾海湾镇多台风灾害的特性,鼓励居民建设分布式发电系统。
高压线路总体保持现状,增加风电场的并网高压线路。变电站总体保持现状,新增碧海变电站和随塘河变电站,总共9个变压站。碧海变电站服务临港奉贤工业区,随塘河变电站服务镇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