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
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公示
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公示近日,上海市教育局公布了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的获奖名单,共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中职等各个教育阶段的教学成果。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展现了上海教育的高质量,也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幼儿园教育方面,天马幼儿园的“启迪幻想——2-3岁幼儿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与实践”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多媒体故事、角色扮演、游戏制作和艺术创作等形式,引导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在小学教育方面,上海市浦东新区南码头小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改进与实践”项目荣获了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引入STEAM教育理念,结合实际生活和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数学思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了专家和评审的一致认可。
在初中教育方面,上海市杨浦区第一中学的“初中英语多媒体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为初中英语教学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在高中教育方面,上海市徐汇区南洋模范中学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构建实验室平台、引入新设备和实验项目,提升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中职教育方面,上海市静安区职业学校的“中职美容美发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该项目通过与实际美容美发行业的对接,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训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容美发专业人才,为中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这些获奖项目不仅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做出了创新和突破,也在学生思维、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推动上海市教育的升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通过这些先进的教学成果和经验,上海市教育事业将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多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
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日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名单,我校作为成果第一完成单位共16项成果获奖,其中《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本科教育)、《聚焦财经·交叉复合·跨界协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的上财实践》(研究生教育)2项成果获特等奖,另有7项成果获一等奖、7项成果获二等奖。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每4年评选一次,是目前上海市教育领域的最高奖励。
本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共评选特等奖150项,一等奖420项,二等奖510项,其中高等教育类(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共评选特等奖74项,一等奖215项,二等奖243项。
我校历来重视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申报工作,本次获奖项目是全体教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取得的创造性成果,是学校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进教育内涵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体现,集中反映了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特色与成效、创新与发展。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以卓越财经人才培养为目标,在学科专业建设、课程教材建设、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不断总结经验,凝练特色,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教育教学成果。
后续学校将加强获奖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发挥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潜心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内涵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获奖名单序号成果名称成果主要完成人获奖等级成果类别1融合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与实践徐飞、刘志阳、江晓东、刘兰娟、魏航、袁海萍、杨丹特等奖本科2聚焦财经·交叉复合·跨界协同——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的上财实践姚玲珍、李劲松、徐龙炳、李宏、魏航、朱小能、曾庆生、乔晓妹、宋晓燕、周文萍特等奖研究生3数智赋能、融合聚变、“四化”育人—新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陈信元、靳庆鲁、朱凯、曾庆生、唐松、刘浩、周波、何贤杰、阴慧芳、黄俊一等奖本科4数字经济时代复合型经济学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周亚虹、常进雄、冒佩华、张永超、冯兴东、王燕军一等奖本科5创建“融入式思政”智库育人平台,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的卓越财经人才许涛、张学良、徐龙炳、江晓东、章益国、靳玉英、刘江华、褚华、沈亦骏、倪志兴一等奖本科6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培养拔尖型学术人才葛冬冬、陆品燕、江波、杨超林、唐志皓、何斯迈、袁洪松、郭子超、一等奖本科Nikolai Gravin、Bundit Laekhanukit7打造“四化一型”机制,培养中国立场、国际视野、法经融合高素质法治人才宋晓燕、郑少华、徐键、吴文芳、李睿、罗山鸿、胡苑、叶榅平、朱晓喆、袁波一等奖本科8数学与财经交叉融合的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程晋、徐飞、徐定华、王燕军、杨世海、徐承龙、杨爱珍、王琪、刘可伋、李枫柏一等奖本科9创新产学融合育人模式—基于多元“移动课堂”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实践朱小能、刘莉亚、闵敏、曾旭东、罗丹、杨金强、康文津、徐浩宇、胡乃红、李科一等奖研究生10全学段贯通式财经素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应望江、吴建金、喻世红、高耀丽、王晓露、宗庆庆、曹黎娟、李聪、徐贞、刘伟二等奖本科11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构建商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魏航、薛丽萍、徐飞、董静、刘兵勇、余典范、丁浩员、刘松鸽、陈琛、胡琨丽二等奖本科12中国视角、全球视野、复合创新理念下的商务英语卓越乔晓妹、赵珂、郭鸿杰、艾斌、程倩、孙艳、杨国二等奖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静、谭琼琳、蔡金亭、兰巧珍13面向数智时代,构建财经类院校商科人才培养新体系魏航、薛丽萍、董静、王文斌、陈志俊、吴云珍、余典范、陶之杰、王青松、苏海红二等奖本科14“技教融合,双轮驱动”,数字化助推卓越财经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刘兰娟、傅川、韩婷、杨淑莲、曹晓霞、吴建生、李政辉、周丽洁、王珊珊、吴先斌二等奖本科15课程夯基、学术浸染、质量保障——财经类学术卓越人才培养探索实践徐龙炳、朱君萍、姚玲珍、周亚虹、李劲松、靳庆鲁、曹黎娟、陈旭东、谢永康、郑策二等奖研究生16以国际认证为抓手,形成“财经+国际化”特色的MPA人才培养模式丛树海、姚玲珍、王峰、李会平、何华武、唐敏、王茵、田柳、曾纪茂、蒋硕亮二等奖研究生(供稿:何丽、闫欢编审:任斌收稿日期:2022年10月27日)。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品课程
2001年版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申请书
成果名称超声诊断学教程
成果完成人周永昌等
成果完成单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申请等级
学校名称及盖章
申请时间2004 年 6 月30 日
成果科类
代码
序号
编号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
一、成果简介
二、成果内容
三、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人情况
四、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主 要 完 成
单 位 情 况
五、推荐、评审意见
六、附件目录
1、反映成果的科学总结或在省部级以上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报刊上发表的论文(一式三
份);教材样书三本(成果如为教材的提供)
2、反映成果的录象材料(推荐国家级特等和一等奖的提供)
3、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推荐国家级特等和一等奖的提供)。
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公示
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公示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成果奖已经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上海市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教育体系,为此,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并进行公示。
2021年度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已经结束,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获奖情况。
一、教学成果奖评选标准1. 教学成果教学成果是评选教学成果奖的首要标准。
教师是否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在教学科研、教学能力、课程建设等方面是否有突出的表现,都将成为评选的重要依据。
2. 教学实践创新教学实践创新是评选教学成果奖的重要方面。
评选对象的教学实践能否引领时代潮流,是否有独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将成为评选的重要依据。
3. 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评选教学成果奖的重要参考。
教师的教学成果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否能够真正做到德才兼备,培养出优秀的学生,都将成为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获奖名单公示2021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于X月X日正式结束,经过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最终评选出一等奖X名,二等奖X名,三等奖X名。
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和学校代表将受到上海市教育局颁发的奖金和荣誉证书。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今年的获奖名单吧。
三、获奖感言获奖感言是评选教学成果奖的重要环节。
获奖教师和学校代表将在颁奖典礼上发表获奖感言,表达他们对教育教学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能为其他教师和学校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四、总结与展望评选教学成果奖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它能够激励教师和学校继续努力,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上海市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的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能够更加公正公平,真正起到激励和表彰的作用。
结语评选教学成果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希望广大教师和学校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4.02.12•【字号】沪教委基[2014]10号•【施行日期】2014.02.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科技奖励正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的通知(沪教委基〔2014〕10号)各高等学校、区县教育局、直属单位、有关单位: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第151号令)和《教育部关于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2013〕14号),教育部决定开展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3个大类。
为做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选工作,同时全面总结近年来本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成果,实现优秀成果在基础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研究中的引领和激励作用,进一步提升本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我委决定开展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申报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主体全市从事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和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单位、团队和个人,均可申报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
个人申报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的,应当主持并直接参与成果的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和实践过程,并做出主要贡献,至今仍在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
申报个人为退休人员的,必须一直从事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至今未间断,其成果仍在本市基础教育教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单位申报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的,该成果应体现单位意志,由单位派人主持方案设计、论证、研究、实施与总结的过程,并以单位为主提供物质技术条件保障。
教学成果由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共同完成的,由共同完成单位或个人联合申请。
成果主要完成人一般不超过5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
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04.12.16
•【字号】
•【施行日期】2004.12.16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
果奖评审结果的通知
各高校: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沪府发[1998]17号)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工作的通知》(沪教委高[2004]42号)的精神,经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出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403项,其中市级特等奖3项;市级一等奖120项;市级二等奖129项;市级三等奖151项。
现予公布。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对公布的教学成果权属持有异议,可在评审结果公布之日起90天之内向2005年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简称市奖励办,设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地址:大沽路100号,邮编:200003)书面提出,并签署真实姓名或加盖公章,凡不符合此规定和要求的异议,一律不予受理。
所提异议由市奖励办负责调查,并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处理意见,报高等教育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励领导小组裁决。
特此通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〇〇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
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摘要:1.上海教学成果奖简介2.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条件3.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流程4.申报注意事项正文:一、上海教学成果奖简介上海教学成果奖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的一项教育奖项,旨在表彰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果的教育工作者和团队。
该奖项分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基础教育三个类别,涵盖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等多个方面。
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将继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优秀的教育教学成果。
二、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条件1.申报主体:上海市范围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
2.申报项目: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学生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3.申报要求:成果具有创新性、实用性、示范性和推广价值;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三、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流程1.申报阶段:符合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向所在学校或教育机构提交申报材料。
2.初评阶段:各级教育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初步评审,筛选出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
3.复评阶段: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初评入围的项目进行复评,确定获奖项目。
4.公示阶段:将获奖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5.颁奖仪式:对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和奖励。
四、申报注意事项1.申报材料需真实、完整、规范,涉及抄袭、造假等行为将取消申报资格。
2.申报人需确保联系方式畅通,以便于评审过程中的沟通。
3.申报截止时间为2021年xx月xx日,请务必按时提交申报材料。
总之,2021年上海教学成果奖申报涵盖了多个方面,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展示教育教学成果的平台。
2021年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
2021年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2021年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名单公布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优秀的教育成果吧。
一、基础教育类:1. 上海市某小学教师团队的《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获奖。
该团队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探究性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2. 上海市某初中的语文教师王老师凭借其在阅读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荣获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王老师通过深入挖掘文本背后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感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高等教育类:1. 上海某大学数学系教师团队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获奖。
该团队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案例分析,提升了学生对线性代数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2. 上海某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师李老师凭借其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研究成果,获得高等教育类二等奖。
李老师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项目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职业教育类:1. 上海市某职业学校的教师团队凭借其在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方面的实践与创新,荣获职业教育类三等奖。
该团队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电子商务行业输送了优秀人才。
2. 上海市某技工学校的机械专业教师杨老师凭借其在技能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获得职业教育类优秀个人奖。
杨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训项目和个性化辅导,培养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为机械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些教育教学成果的获奖,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也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回报。
这些优秀的教育成果必将推动上海市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我们向所有获奖者表示热烈祝贺,并期待他们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取得更加出色的成果!。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正文:----------------------------------------------------------------------------------------------------------------------------------------------------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1998年4月2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奖励取得教学成果的单位和个人,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根据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
第三条(奖励等级)市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4个等级。
第四条(适用范围)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人员,均可以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申请市级教学成果奖。
第五条(管理部门)市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由上海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第六条(申请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教学成果项目,其持有单位或者持有人可以申请市级教学成果奖:(一)在全国首创或者在本市属先进的;(二)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效果明显的;(三)在本市或者全国产生一定影响的。
第七条(申请程序)申请市级教学成果奖,应当遵循下列程序:(一)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成果项目,向市教育行政部门申请。
(二)中、小学校(含幼儿园)教学成果项目,向所在地的区、县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后,择优向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
(三)其他学校和学术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教学成果项目,向其主管的委、办、局或者所在地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申请;主管的委、办、局或者区、县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审查后,择优向市教育行政部门推荐。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文件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文件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是对在教育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教师和学校的一种表彰和奖励。
这项奖励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
在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的文件中,我们可以看到获奖者的名单以及他们所取得的成绩。
这些成绩涵盖了各个学科和教育领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等。
在这些领域中,获奖者们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他们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这些获奖者们的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上。
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的文件中还强调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教育教学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也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
获得奖励的教师和学校,不仅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的来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是对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学校的一种表彰和奖励。
获得这个奖项,意味着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和突出的贡献。
这些获奖者们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他们的教育教学成果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体现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上。
同时,他们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的文件是对这些获奖者们的肯定和鼓励,也是对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的支持和推动。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1. 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基石,教师的教学成果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上海市作为中国教育的先进地区,其教学成果奖励机制自然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进行深入探讨,以期能对这一政策有更深入的了解。
2. 教学成果奖励的重要性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可以激励教师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教学成果奖金的发放,也可以增强学校和教师之间的紧密联系,构建更加和谐的教育关系。
这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提高整体教育水平。
3. 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的内容根据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的相关内容可以发现,该文件主要分为奖金评定标准、奖金发放流程、申报材料及条件等内容。
其中,奖金评定标准明确了奖金的评定依据和标准,包括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的评价要求。
而奖金发放流程则规定了教师们申报教学成果奖的流程和具体操作步骤,确保了奖金的公平、公正发放。
申报材料及条件也明确了教师需要提交的相关材料和具体条件,为教师们提供了清晰的申报指导。
4. 对教学成果奖励机制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就个人观点而言,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地激励教师们更加努力地工作,提高教学水平。
通过奖金的发放,也可以有效地吸引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也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成果奖励机制的具体执行需要更加公平公正,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情况,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奖励。
5. 总结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奖金发放标准文件作为推动教学成果奖励机制的重要文件,其内容十分丰富和具体。
通过对该文件的分析和探讨,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学成果奖励机制的运行和实施细则。
也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成果奖励机制对于教师和学校的重要意义。
希望上海市的教学成果奖励机制能够不断完善,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
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每年公布的一项评选
和奖励制度,其旨在身体力行、表彰在上海市单位、学校开展的突出
教育教学成果,奖励在教育教学取得优秀成果的单位和出色的教师,
同时还鼓励学校市场招聘精英,以利于上海市建设一流大学城。
2022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全面主办,并在全市
举办全民竞赛,重点考察优秀教师、学校和优秀教育项目等,以考验
上海市教育教学水平,表彰教育、学校和优秀教师,实施优秀教育项目,为市场招聘精英。
提供有助的保障措施,大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
改革。
此外,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还将举办“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会,
对参赛项目进行认证,以考察申报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对学校
和教育绩效的考核,最终为大众推荐优秀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科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成果报告完成人:张新夷、乐永康、苏卫锋、俞熹、冀敏吕景林、童培雄、马世红、高渊、陈元杰成果完成单位:复旦大学科研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构建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摘要复旦大学的物理实验教学在长期凝练的良好基础上,发展了“一个‘宗旨’、两个‘结合’、三个‘要求’和四新‘发展’”的系统教学理念,并创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实验教学须首先夯实基础、模拟科研的实践训练和启发式实验指导。
科研引领,以国家级示范中心和精品实验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由14门课程组成,具有“两纵一横”结构的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
创新的教学点燃了学生参与各类科研训练项目的热情,催生出一批有重大影响的论文和实验设备。
教学研讨会、开放性网站、实验讨论课、新建实验、教师考核等一系列首创的改革措施受到同行们热切关注,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共鸣,为“人才质量工程”做出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凝练出先进的教学理念,而创建实验教学新体系的实践,又进一步推动了教学理念的推陈出新。
大胆改革,以科研引领构建实验教学新体系,在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人才培养规格、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整套解决方案,在高等学校“人才质量工程”中,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教学理念创新1. 科学研究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加强规范、科学的基本训练与鼓励创新相结合中心始终坚持实验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地紧贴科研,创新要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
多年来始终坚持“厚基础”的教育理念,从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三基”方面进行全面训练。
获得实验结果不应该是实验课的终极目标,要在实验的全过程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能力、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2. 动手实验与动脑思考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创新技术相结合我们采取的很多措施是为了让学生在做实验时多动脑。
如何以创新的教学方法去启发学生,离不开科学的环境与先进技术的支撑。
组建了多个高水平实验室;大胆创建了基于维基系统的新网站;中心高度重视实验教学环境的建设,精心建设走廊文化,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富于想象的实验环境。
二、构建科研引领、纵横并进的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中心提出一个“宗旨”(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两个“结合”(厚重基础与注重创新相结合,规范管理与创新教学相结合)、三个“要求”(手脑并用、正确对待“失败”、有所创新)、四新“发展”(与时俱进地建设物理学发展前沿相关的“新技术、新现象、新材料、新应用”类实验)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系列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构建了“两纵一横”结构特点的“物理实验教学新体系”,即物理相关专业实验课程与非物理相关专业实验课程两条纵线,以及“文科物理实验”、“医学物理实验”和“物理演示实验拓展”等课程组成的横线,内容更深、涵盖面更宽,更贴近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形成了具有复旦大学自身特色的完整的物理实验课程新体系(见下表)。
★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组成课程1. 教学内容设置上的整体性与层次性课程体系中既有系统的物理专业实验,又有医学物理实验、文科物理实验等满足全校理、工、医、文等各科学生需求的特色物理实验。
清华大学朱鹤年教授称赞中心的“实验课程的设置在经过多年的调整后,形成了具有复旦大学自身特色的完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而且实验教学的深度比较深,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培养,体现了我国一流大学的水平”。
1.1物理专业实验的分层次教学体系针对物理相关专业学生,中心从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出发,打造了“基础型—综合型—研究型”渐次推进、相互衔接的课程体系。
面向低年级的基础型实验,以物理学经典实验为基础,注重强化基本实验技能的训练;面向中间年级的综合型实验,注重实验全过程的训练;面向高年级的研究型实验,通过模拟科研的训练,强化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近代物理实验II”的建成,给物理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物理学前沿的模拟科研的实践训练机会。
1.2医学物理实验的“三模块”体系“医学物理实验”课摈弃将医学物理实验狭隘地定位为“医学生做的实验”的偏见,强调物理学与医学间的交叉,创新性地构建了三个模块(生理物理量及测量、医学成像物理原理及实验、医用材料物理参数及测量)的课程体系,为医学生掌握现代医学诊断、治疗技术的物理原理和实验技能搭建了学习平台。
2. 科研引领实验教学物理系强大的科研师资力量为构建科研引领的实验教学体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系列新举措不断萌生:新实验建设、教授执教实验课常态化、系学术年会专设教学类报告、实验教学的校庆专场报告会、合作组建高水平实验室,着力建设“四新”实验等。
2.1科研教师执教实验带来新风每学期都邀请2-3位“长江学者”、“杰青”等活跃在科研一线的教授执教实验课。
科研教师在将科研的思维和科学研究方法带入实验教学的同时,实现了科研教师与实验教师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尽早地接受了严格的科研式的实验训练。
2.2联合建设高水平实验室依托物理系强大的科研优势,同时加强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上海光源以及物理仪器厂家的联系,共同开发建设高水平的物理教学实验室。
目前,已与张新夷、周鲁卫、侯晓远、金晓峰、陆昉、周磊、刘晓晗、黄吉平、吴义政、肖艳红,以及美国TeachSpin公司、上海纽迈公司等合作建设了二十几个高水平实验室。
3. 教学方法上的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创新3.1率先增设集中式实验讨论课与自由讨论式组会为加强“学生用脑做实验,老师用心教实验”的理念,开设了集中式实验教学讨论课,在学期中的一周集中安排一次3学时的“讨论课”,使得学生在做过几个实验之后有机会思考。
从一开始不会讨论,30分钟就下课到3小时还不够,已坚持4学期,深受学生欢迎。
组会则对高年级学生开设,熏陶学生多思考、会讨论、善质疑的科学素养,已进行8学期,每周一次,每次约10-20人。
组会讨论注重对实验内容和仪器原理的理解,强调发散性思维,也分享写实验记录、实验报告的心得。
3.2教练式指导、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选题、设计方案、查阅资料,对“尖子学生”更是给予一对一的特别指导,帮助优秀学生更快脱颖而出,走近科研。
教师进行教练式指导,同时强化学生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训练。
在评分体系中,实行“失败不扣分”和“创新给高分”。
通过多次教学研讨会,讨论学生应该在每个阶段掌握到何种程度,设计出各年级物理实验课程的“绪论课”讲授内容,由骨干教师试讲,教授随堂听讲、点评,学生反馈,教师间互相批改实验报告等形式,提升教学效果。
3.3重视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每周教学研讨会已开展12个学期。
提倡教师时时处处学习,在建设新实验的实践中学,在带教实验中学,向老教师“一对一”地学,在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与教学研究课题中学习,走出国门访问国际一流大学。
三、教学成果:创新人才频出、教学成果丰硕1. 培养了一批物理基础好、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追踪诸多已功成名就的系友,他们都感恩于昔日在复旦大学所受的严格的实验训练,其中包括Lorentz大奖获得者,1979级系友沈志勋;长江学者,973首席科学家,胡刚复物理奖获得者,1979级系友金晓峰等。
1954级系友,胡思得院士在2012年6月2日复旦大学物理学系系庆报告会上曾说:“复旦的物理系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个就是非常重视基础课……第二个特点我觉得是非常重视实验”。
这样的传统一直保持到今天,且被不断发展和创新,催生出一批批创新型人才,近百篇论文与几十台仪器,很多在全国性大会或仪器评比中获奖。
作为例子,仅列举几项:2005级唐爽在本科期间先后发表3篇实验教学论文,2009年毕业后去MIT读博,他发现铋锑薄膜有像石墨烯一样的性质,因应用前景重大,被MIT 网站作为2012年4月23日的头条新闻报道。
2006级査扬于2009年自制设备、搭建装置,重复出本系周磊课题组当年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关于超结构材料特性的微波实验。
2006级沈元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成像的办法测定“液-固-液”界面接触角的方法,解决了光学方法无法测量的困难。
研究结果发表后,江雷院士迅速将此方法用到他的研究工作中。
2006级罗页完成的蔡氏非线性电路研究,提出了一种非线性参数测量的新方法,夺得2010年全国高校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
2007级李力自主完成的超高真空腔体设计已加工完成,并投入到本系金晓峰教授的实验室中使用。
由2006级到2009级多名学生参与设计、搭建设备并完成的“同步辐射光源用高频腔性能测试”实验,在全国是第一个,国际上也未见。
2010级本科生艾平、储冬玮、张辰等的研究项目“以苹果iOS系统为平台的听力健康测试软件”由美国苹果公司授权,下载次数超千次,在2013年全国挑战杯竞赛中获三等奖。
2013年全国高校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研讨会上,我们在17项一等奖中占有3席。
在这些获奖项目中多名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创新能力。
2.课程建设、实验建设、仪器研制、教学研究、网站建设等方面屡获殊荣一年一个台阶,以下5门实验课程获批国家级及上海市精品课程。
新建实验课5门:近代物理实验II、医学物理实验、实用医学物理实验、物理演示实验拓展、Fundamental Physics Laboratory。
建设新实验168个,研制教学仪器40几台,承担15项教学研究项目,发表教学论文近百篇。
实验中心网站拥有10000多名注册用户,3000多个页面,拥有10000多个文件,页面更新~5-10个/天,点击量~3万次/天。
在《物理》发表文章后,不少兄弟学校专程前来取经。
四、推广与应用1. 在国内外学术交流中传播先进理念2006年以来,每年接待10多个兄弟院校来参观交流,积极参加并承办全国性物理实验教学会议。
做邀请报告40余人次,反响强烈,一致好评。
2008年,承办第五届全国高校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2012年,发起并承办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并走出国门,参加美国的近代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和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夏季年会,作了口头报告和张贴海报;2013年,又应邀在AAPT冬季年会上做邀请报告。
2. 教材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复旦大学共出版实验教材15种,其中2006年以后出版的3种。
清华大学朱鹤年教授评价贾玉润等编写的《大学物理实验》(1987年)为:“在中国期刊网上的物理实验论文中,累计被引用次数列非统编教材的第二名(第一、三名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些间接说明该课程在国内高水平、前列地位和强辐射作用”。
沈元华主编的《设计性研究性物理实验》(2004年)在全国开启了设计性、研究性开放实验的实施;戴乐山、戴道宣主编的《近代物理实验》(第二版)(2006年)是模拟科研开展物理实验教学的典范;马世红等编写的《文科物理实验》(2008年)是复旦大学首创定性半定量物理实验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