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雷孝章王金锡彭沛好陈国先唐云锦雷孝章王金锡彭沛好(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81)陈国先唐云锦(四川工业学院管理系成都611174)提要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各国的森林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状况,运用软系统方法(SSM)、综合集成法(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SE) 的知识,针对森林系统及其效益评价系统均为软系统,形成了软系统综合集成法(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软件支撑,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建立了生态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软系统综合集成法(SSMII) 权重分类中图法F326.24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而环境十分脆弱的情况下,防护林体系对环境的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已广泛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且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均在探索以其指导林业生产活动。
对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应明确其目标,并提出衡量它的标准与指标,以及度量、测定各项指标的方法,然后才能对森林类型,森林类型组合后对一个森林集水区、一个林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作出恰当的评估,继而才能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手段,取得林业经济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评价森林,尤其是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在我国乃至世界均属一项探索工作,为此就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政府官员、林学、生态、环境等专家和公众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采取“共同建构”方法。
目前,世界上正处于森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的研制高潮,而对其实验性实施只处于试点阶段。
1 国内外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的研制进展[1~7]自从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对森林持续利用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已展开了国际性广泛的研讨和协调行动,一些国家制定了国家级标准与指标,少数国家开展了示范区的实验性研究。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森林经营指标与标准有:①蒙特利尔行动纲要(温带与北方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提出了63 个指标;②亚马逊行动(Amaironia Process),分3 个方面,即国家水平的41 个指标,经营单位水平的23 个指标,为全球服务水平的7 个指标;③赫尔辛基行动,提出了28 个指标;④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 指标,分两方面,即国际水平的指标27 个;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指标23 个。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分析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分析[摘要]林业生态工程的目的是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有效地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分配在森林与环境之间,通过人的调节作用,使其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字]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分析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面广、评价的内容多,并且不同类型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也具有不同特征。
但总体来看,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效益检测、效益评价指标和指标体系的建立、效益评价方法、手段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1.水文生态效益林业生态工程通过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层次对降水的截流、蒸散、吸渗作用,减弱了地表径流速度,增加了土壤拦蓄量,同时改善了土壤结构和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的抗冲、抗蚀性能,加之植物的根系作用,综合表现为涵养水源、保土减沙和改善水质等效益。
1.1植被冠层截留降水。
该方法分别在各种林分的内外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水和空地作为长期观测对象。
在所取得的标准木和林外空地放置雨量槽或雨量筒,测定每次降水量、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
林冠截留量I近似地表达为:I=P 林内-P林外。
式中I——林冠截留量;P林内——林内降水量;P林外——林外降水量。
1.2枯枝落叶层水文生态作用。
该方法包括枯枝落叶层蓄积动态(在林分内设置标准地沿对角线机械分布样方,收集其上枯落物,烘干后测得现存蓄积量,并随时间变化测定其分解率和分解量),枯落物抗冲试验研究(水槽法)以及枯枝落叶层阻延样流速度的相关方法。
1.3林地土壤入渗。
该方法包括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野外入渗过程的测定(如单环水头法、双环入渗法),室内入渗过程的测定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
1.4坡面径流与泥沙。
根据观测地区植被的典型性和实验的对比性,选择实验标准地,布设坡面径流小区,观测每次产流产沙量和过程,分析计算场暴雨坡面产流产沙量,并和对照小区进行比较。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近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出现了越来越差的情况,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问题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导致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问题非常严重,为了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非常必要。
生态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改善环境的重要措施,因此,人们对这方面非常重视,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能够对我国生态公益性国有林场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同时也能找到促进其更好发展的措施。
标签:国有林场;生态公益;可持续发展对生态公益型国有林场的可持续评价指标进行研究,要采用一定的研究方法,这样能够更好的对生态林业的发展情况进行掌握,同时也能更好的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好的保障。
1 生态公益林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我国林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依据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将森林资源分为了商品林和生态公益林。
生态公益林的主要作用是经营提供生态产品。
我国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的起步时间比较短,因此,对森林的重要性一直都没有给予重视。
国际上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是比较早的,而且,提出了很多评价森林生态效益的方法,为现在的研究提供了便利。
我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森林公益效能的计量研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对森林生态效益有了相关的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森林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以及效益货币化的方法。
在不断研究过程中,人们对我国森林资源价值进行了评定,对森林的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了说明,而且,森林的生态价值是远远大于树木的商品价值。
森林的生态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能够对环境进行改善,其在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以及生态旅游方面的价值也是比较大的。
对于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应用了不同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指标进行评价,同时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不同的森林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得出的結果是有一定的差异的,因此,不同类型的公益林评价体系,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研究方面给予了关注。
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2018年以来,中国加快了生态公益林建设步伐,并着力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试点工作,在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缺乏对公共林的评估指标及收益情况的确定,尚无法充分评价公共林的建设效益。
因此,研究和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现有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量化指标,指标主要体现各项实物资源的增减情况;二是定性指标,指标主要体现效益评估的综合考虑。
量化指标以实物资源的增减量为基础,可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实物资源评估,包括树种数量、园林植物、野生动物、气候、土壤质量等;定性指标可实现生态公益林建设综合效益评估,可以比较两个地区公共林建设的变化状况,也可以考虑其他因素,如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
基于上述两类指标,可以建立一套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实物资源增减量和综合效益结果两个方面得出评价结果,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效益情况。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实物资源增长率指标和生态服务价值指标。
指标可以采用实物量、价值量和百分比计量,可以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如计划执行情况,了解实际质量情况,给出可行的解决措施等。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可以对各种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效益情况进行定量化评价,选择合适的指标,确定其评价结果,从而为制定和实施更有效的公益林建设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在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尊重自然规律,注重参与者的利益,并充分考虑不同参与者利益表达是非对立的,在避免冲突的前提下实现利益平衡。
随着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完善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后,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定量评价结果,要求指标精细化,可完善指标体系,加强对公共林的评估,以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
总之,通过深入研究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和衡量公共林建设的效益情况,以便为实施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生态效益指标类(A1)
专家调查问卷尊敬的专家:您好!谢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约三十分钟的时间来根据您从事退耕还林工作的经验填写下面的表格蓝色部分。
请于明天上午前,通过电子邮件返回。
再次感谢!孔忠东1问卷说明部分略。
2举例说明部分我们将举例说明层次分析法原则及您所需作的评价工作:你所填的结果反映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
具体见下例:表1 ……功能权重矩阵其中,A表示评价指标,U表示评价元指标,Uij即表格中的数值表示Ui与Uj相比对上一层指标(A评价指标“森林的功能”)的重要程度。
Uij=1/Uji。
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判断矩阵,计算矩阵的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及其对应的特征向量,从而得到指标的权重。
表2 Uij取值含义表Uij的取值含义1Ui与Uj同等重要3Ui较Uj稍微重要实用文档5Ui较Uj明显重要7Ui较Uj相当重要9Ui较Uj极其重要2,4,6,8相邻判断1-3,3-5,5-7,7-9的中值Uji=1/Uij表示j比i的不重要程度另外,假设您认为某生态效益小到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您完全可以不对此项功能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空出表格中此项功能所对应的行和列即可(表中用“-”表示)。
例如表1,在古树名木的功能中,生态效益(Ui)相对于社会效益(Uj)的重要程度为稍微不重要,则计值(Uij)为1/3,对应的Uji为3(对称位置互为倒数关系)。
经济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比都为同等重要,则计值为1。
而古树名木的生态功能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所对应的行和列为空,用“-”表示。
(注:仅是举例,数值不具有任何意义)3 问卷部分3.1 ……指标体系实用文档实用文档3.2 具体评价部分三大效益重要性比较的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1)生态效益中各指标组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恢复生态系统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保持水土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涵养水源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改良土壤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2)经济效益指标类中各指标组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区域经济结构变化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农林产品产出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3) 社会效益指标类(A3)中各指标组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农耕地生产力状况指标组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贫困状况变化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实用文档农村劳动力转化指标组中各指标权重计算:专家评价问卷表最后,希望您能根据个人情况填写下表,谢谢您的合作!姓名职务(或职称)实用文档电话E-mail 工作单位研究领域或方向实用文档。
生态林评价指标体系
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张浩雷指导老师:朱美玲摘要:随着生态林工程的不断展开,为了保证其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并评价其各方面的效益,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日趋必要。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前人的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自己的看法建立了生态林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生态林指标体系效益评价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给本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在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兼顾到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生态林体系关系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越来越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并且积极努力的探索。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的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它是多目标、多功能、多成份、多层次,也是组合合理、结构有序、开放循环、内外交流、能协调发展、具有动态平衡功能的巨大森林生态经济系统。
生态林系统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投入的资金数目大,产生的收益亦是十分巨大且回收期较长。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一般民众都很关心效益问题,因此对生态林的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建立行之有效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1生态林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1.1国外方面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均在开展森林的效益观测和调查,并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
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末, 曾提出以森林的公益效能的作用程度与自然形成的公益效能最大作用程度之比对森林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
20世纪60年代,M.Claw -son提出了关于城郊森林游憩价值的评价方法。
日本林业厅20世纪70年代,通过森林的公益效能计量调查,对全国森林进行了公益效能的计量和评价,这次评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注意。
此外,德国、法国、印度、南非等国都在森林资源效益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工作。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而对生态效益的经济价值评估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兴起的。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与指标体系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与指标体系林业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评估林业生态效益是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介绍林业生态效益评价的背景与意义,并提出基于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
第一部分:林业生态效益评价的背景与意义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对林业发展所带来的效益进行全面评估。
其背景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保护:林业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保护者,评估其生态效益可以帮助发现生态系统中的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2. 经济发展:林业不仅提供木材等经济资源,还为旅游、生态修复等行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评估林业生态效益可以帮助优化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3. 决策支持:通过对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评估,能够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帮助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
第二部分:基于指标体系的林业生态效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是评价林业生态效益的重要工具,通过确定合适的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林业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指标:1. 生物多样性指标: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指标,用于评估林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2. 水源涵养指标:评估林木对水源涵养的贡献程度,包括降雨截留和渗透、土壤保持等指标。
3. 碳储存指标:评价林木对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包括碳密度和碳排放的比率等指标。
4. 经济效益指标:评估林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包括木材产量、林业产值等方面的指标。
在评价林业生态效益时,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和目标制定适合的指标体系。
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还需要考虑数据采集和处理的标准化。
第三部分:案例分析以某地区森林管理为例,考察其生态效益评价和指标体系的应用。
首先,根据当地的林业发展现状和环境特点,确定了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碳储存和经济效益等指标。
然后,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包括物种调查、水文监测和经济统计等。
最后,通过建立指标权重和评估模型,对这些指标进行定量评估,并得出评估结果。
林地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设计
林地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设计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资源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期末作业学院:专业:学号:学生姓名:作业名称:喀斯特林地生态效益检测指标体系设计植被(树种)适应性树种及耐旱适应性二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树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蒸腾耗水特性、光合和水分生理生态特性,以及生长状况,等都不相同。
运用相关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林地内各树种的耐旱性和野外条件下影响树种生长的主要因子。
本指标的设计主要是揭示喀斯特地区林地内植物树种对石漠化地区干旱的条件下的特殊的适应性能。
表1 耐旱适应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Table1 Drought Adaptability indicators and detailed measurement method耐旱适应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指标名称指标级数测定方法蒸腾速率三级SY-1023植物蒸腾速率测定仪枝条水势三级用670便携式植物水势压力室测定水分利用率三级光合率/蒸腾速率2 树种光适应性二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喀斯特地区岩石裸露较高,对光照反射较大,植物必须在这种特殊生境中形成完整的适应机制。
各种植物对这种环境的光适应能够改善光合,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所产生的生物量。
表2 光适应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Table2 Light Adaptability indicators and detailed measurement method耐旱适应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指标名称指标级数测定方法净光合速率三级Li 6400-02B测定光饱和点LSP三级利用光-光合速率曲线计算光补偿点LCP三级利用光-光合速率曲线计算3 树种钙适应性二级指标及详细测定方法喀斯特地区土壤由于受成土母质(碳酸盐岩)、气候、地形、生物、人为作用等因子综合作用,使喀斯特山区土壤发育较年轻,较多保持了母质钙含量高的性质。
在喀斯特地区,植被只有适应了高钙环境后才能进行正常生长。
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
第41卷第13期2021年7月生态学报ACTAECOLOGICASINICAVol.41,No.13Jul.,2021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YBB2020ZD002)收稿日期:2021⁃03⁃04;㊀㊀修订日期:2021⁃07⁃02∗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liusr@caf.ac.cnDOI:10.5846/stxb202103040591刘世荣,庞勇,张会儒,王兵,叶兵,江泽平,谢和生,牛晓栋,王登举,丁易,吴水荣,宋庆丰,王晓慧,张超.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生态学报,2021,41(13):5067⁃5079.LiuSR,PangY,ZhangHR,WangB,YeB,JiangZP,XieHS,NiuXD,WangDJ,DingY,WuSR,SongQF,WangXH,ZhangC.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andmethoddesignedfor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ofChina.ActaEcologicaSinica,2021,41(13):5067⁃5079.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刘世荣1,2,∗,庞㊀勇1,3,张会儒3,王㊀兵2,叶㊀兵4,江泽平2,谢和生4,牛晓栋3,王登举4,丁㊀易2,吴水荣4,宋庆丰2,王晓慧3,张㊀超4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㊀10009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㊀100091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北京㊀100091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㊀100091摘要:天然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与生态资源,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㊁应对气候变化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㊂作为覆盖范围最广㊁投资规模最大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简称天保工程)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对长江上游㊁黄河上中游地区以及东北㊁内蒙古㊁新疆㊁海南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保护修复㊁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都产生了巨大㊁深远影响㊂天保工程二期于2020年结束,全面定量评估天保工程的生态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和国内外的巨大影响,可为全面推进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修复提供科技支撑,为后续政策修订提供决策依据㊂本文基于空间信息技术㊁样地调查㊁生态站观测㊁比较分析等手段,构建了适用于天保工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涵盖森林资源㊁生态效益㊁社会经济效益㊁生态修复措施和政策设计5个方面,对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为开展全国性的重大生态工程评估提供借鉴和参考㊂关键词: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评估方法;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政策影响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andmethoddesignedfor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ofChinaLIUShirong1,2,∗,PANGYong1,3,ZHANGHuiru3,WANGBing2,YEBing4,JIANGZeping2,XIEHesheng4,NIUXiaodong3,WANGDengju4,DINGYi2,WUShuirong4,SONGQingfeng2,WANGXiaohui3,ZHANGChao41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2InstituteofForestEcology,EnvironmentandProtection,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3InstituteofForestResourcesInformationTechniques,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4ResearchInstituteofForestryPolicyandInformation,ChineseAcademyofForestry,Beijing100091,ChinaAbstract:NaturalforestresourcesareimportantstrategicandecologicalresourcesinChina,whichplayanirreplaceableroleinmaintainingtheeco⁃securityofthenationalterritory,mitigatingclimatechangeandprotectingbiodiversity.Sinceitsfulllaunchin2000,the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NFPP)hashadahugeimpactontheforestresourceconservationandrestoration,ecologicalenvironmentimprovement,regionaleconomicandsocialsustainabledevelopmentin8605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theupperreachesoftheYangtzeRiver,theupperandmiddlereachesoftheYellowRiver,aswellaskeystate⁃ownedforestregionsinNortheastChina,theInnerMongolia,Xinjiang,andHainan.ThesecondphaseofNFPPwassuccessfullycompletedin2020,andthus,itisthetimetocarryoutacomprehensiveassessmentofthemultiple⁃dimensioneffectsandimpactsofNFPP,whichcanprovidedecision⁃makingbasisforupdatingrelevantpoliciesandscientificsupportforcomprehensivelypromotingtheprotectionandrestorationofnaturalforests.ToevaluatetheimplementationeffectivenessofNFPP,thispaperelaboratedacomprehensivesystemofmethodologythatincludethefivedimensionsintermsofforestresource,ecologicalbenefit,socialandeconomicbenefit,ecologicalrestorationmeasuresandpolicydesign.Severalapproachesintermsofspatialinformationtechnology,sampleplotsurvey,ecologicalstationobservation,comparativeanalysisandothermethodswereemployedanddevelopedforthequantitativeassessmentofNFPP.ThisevaluationsystemwillbeofgreatsignificancetotheoverallimplementationoftheNationalEco⁃civilizationStrategyand‘NaturalForestProtectionandRestorationSystemPlan“,andprovidegoodguidanceandreferenceforthenationalmajorecologicalprojectevaluation.KeyWords: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evaluationmethods;forestresources;ecologicalbenefit;socioeconomicbenefits;policyimplications天然林是生物多样性最富集㊁结构最复杂㊁生态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资源乃至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精华,在维护区域生态环境㊁减缓温室效应㊁改善大气环境质量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诸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㊂基于2014 2018年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显示,全国森林覆盖率22.96%,森林面积2.2亿hm2,其中天然林面积约1.4亿hm2,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64%㊂全国森林蓄积175.6亿m3,而天然林的蓄积量约占全国森林蓄积的80.14%[2]㊂很多研究表明,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固碳能力[3⁃4],且天然林比人工林的固碳水分利用效率更高[5]㊂因此,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我国天然林资源㊁提高天然林质量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至关重要㊂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是1998年长江㊁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后,党中央㊁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工程内容主要包括全面停止长江上游㊁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调减东北㊁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并加快长江上游㊁黄河上中游工程区宜林荒山荒地的造林绿化㊂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已于2020年结束,天然林资源保护转入长期性工作阶段㊂2019年国务院颁布了‘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明确提出 要全面总结评估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研究编制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 [6]㊂对天保工程建设成效进行客观评价,量化天保工程对工程区的各方面影响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㊁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将为全面推进新时代我国天然林保护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和科技支撑㊂天保工程实施效果的评估首先需要构建全面㊁客观㊁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天保工程区的森林资源㊁生态效益㊁社会经济效益㊁政策执行与影响和生态修复措施体系都进行定量化评估㊂从某些方面或局部区域已经开展了一些研究㊂(1)天保工程森林资源评估遥感技术以其观测范围广㊁监测周期长㊁信息量大㊁精度高和速度快等特点为天保工程监测评价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7]㊂Chen等[8]用2000 2019年的MODIS时间序列叶面积指数产品,评价了全球植被变绿的趋势,显示中印领先全球的植被增绿趋势,其中中国天然林保护区域呈现出明显的植被增加趋势㊂赖家明等[9]基于1989年㊁2000年和2017年3个时期的Landsat系列遥感影像对近29年间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川西天然林区植被覆盖度在实施天保工程后呈缓慢回升趋势,森林覆盖率先速降后缓升,天保工程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川西天然林资源㊂森林生物量变化对于碳汇和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意义,生物量可以反映森林以及环境的健康状况,因此,准确的估测和分析生物量是定量分析碳储存和固定速率的关键组成部分㊂孔蕊等[10]基于1993 2012年遥感数据研究了长江流域森林地上碳储量(AbovegroundCarbon)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发现森林碳库增长率由1993 2000年的3.15%提高到2001 2012年的8.01%,表明重大生态工程实施有助于加快中国植被变绿的速度㊂然而,现有研究主要是针对天保工程局部区域的监测,缺乏覆盖全国天保工程区的系统监测评价,而后者存在区域范围广㊁数据量大㊁空间异质性强的特点,需要单期高精度和多期时空一致性的森林覆盖产品㊂(2)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估天然林生态价值定量评估主要利用森林生态站长期观测数据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生态服务功能模型,这方面国内外已开展了一些评价研究[11⁃13],评价结果充分彰显了我国天保工程所产生的巨大生态效益,例如:刘博杰等[14]以天保工程一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我国天保工程温室气体排放及净固碳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一期净固碳量为139.77TgC,年均净固碳量为12.71TgC/a;国政等[15⁃16]定量分析天保工程实施10年(2008年与1998年)生态效益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天保工程区域内生态效益增长了21106.2亿元;段绍光等[17]基于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森林总体的生态效益为201.46亿元,项目区为79.89亿元㊂但是,以上研究均存在研究指标单一或者评估方法不统一等问题,造成研究成果缺乏可比性㊁系统性和规范性,无法全面㊁客观展现我国天保工程实施的系统成效和综合效益,难以有效支撑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或者各地区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㊂为此,原国家林业局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联合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全国天保工程二十年评估工作,构建了适用全国尺度的㊁标准化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体系,其中,东北和内蒙古重点国有林区的研究成果已经以国家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布[18]㊂(3)天保工程经济社会效益评估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19]㊂2002年,巴西政府启动了亚马逊区域保护区项目,旨在保护热带雨林[20]㊂澳大利亚㊁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通过建立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来对天然林进行保护㊂新西兰的木材生产已从完全依靠天然林转变为只有1%的锯材来自天然林[21]㊂1993年,美国成立了森林生态系统管理评价组,对西北太平洋沿岸区域内的天然林及其他各类森林,制定新的经营管理规划,并对规划方案开展生态㊁经济㊁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评价㊂此后数年,正如FEMAT预测的那样,即使该地区木材生产直线下降,经济却持续增长[22]㊂目前国内关于天保工程的经济社会影响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为定性分析,如唐铭[23]为吉林省三岔子林业局建立了天保工程的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魏智海[24]开展了小陇山林业局天保工程社会经济效益分析,但社会效益仅停留在定性分析上,没有统一指标体系并量化;范琳[25]㊁李娜娜[26]㊁马永春[27]对山西省㊁陕西省天保工程综合效益进行评价,以生态效益为主,社会经济效益为辅㊂在绿色转型发展方面,围绕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国内外主要开展了绿色国民经济核算㊁绿色发展多指标测度体系和绿色发展综合指数方面的研究㊂闫函等[28]构建了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区域绿色转型现状进行评价[29⁃32]㊂还有学者对区域绿色转型发展的各种路径进行了研究[33⁃36],或者对某个产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进行探索[37]㊂虽然绿色转型发展评价方面的研究很多,但还没有形成标准的绿色核算指标体系,也少见对林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㊂(4)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及保护修复措施研究进展我国天保工程是人类森林经营管理史上开创性的庞大工程,称为 天字号 工程㊂对天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非常必要㊂目前,我国在天然林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的研究方面已经赶超世界发达国家㊂整合生态系统保护及功能主导修复思想已经成为当前生态恢复的统一认识[38⁃41]㊂一些发达国家已从概念和政策的宣传,进入了技术试验和推广示范阶段,特别是美国㊁加拿大和瑞典等国,已在不同的区域和森林类型中建立了一定规模的示范区或示范林分,如美国的太平洋西海岸针叶林的保护与生态系统经营技术,加拿大的Fundy森林保护模式示范林分(modelforest),瑞典具体到林班或小班水平上的生物9605㊀13期㊀㊀㊀刘世荣㊀等: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㊀0705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经营规划技术等已比较成熟㊂但是,这方面的技术模式和研究成果并不能直接简单套用我国的天然林保护修复实践㊂国内学者近年来在天然林生态恢复的原理与技术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研究,并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的的研究进展[42]㊂当前国际上的天然林修复还是主要以依靠生态系统自然演替为主,而我国正在积极探索以生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充分借助自然演替与天然更新的前提下,实施针对性人工辅助措施,例如抚育择伐㊁林窗和保留木调控等方式加速目的树种的更新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的快速修复[43⁃44]㊂然而多数的生态抚育修复以工程项目的形式开展,缺乏长期的定位监测和系统研究㊂同时,这些生态修复措施主要集中在森林群落层次,缺乏生态系统㊁景观和区域等多时空尺度上对不同生态修复措施进行系统评估㊂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评估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树木恢复潜力和生态系统韧性㊁抵抗力[45]㊂(5)天保工程政策研究进展天保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施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政策㊂天保工程不只是对天然林资源实施严格保护,还包括木材产量调减㊁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㊁以及地方政府财政减收等问题[46]㊂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工程区的生态㊁经济和社会产生了诸多影响,同时也与利益相关者(地方部门㊁林区社区㊁林业职工㊁林农等)产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㊂天保工程实施后,针对天保工程发展现状㊁存在问题和采取对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从不同角度充分肯定了天保工程取得的积极成效,但同时认为现有天保政策落实㊁天然林保护的合理尺度㊁天然林生态补偿机制㊁退化天然林修复及可持续经营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16,47]㊂总体来说,以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估主要是单一方面或个别省(区)㊁局部区域性范畴,尚未建立覆盖整个工程区的多个维度评估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评估方法,需要构建1套科学㊁合理㊁完整的工程评估体系㊂1㊀天保工程实施效果评估的内容和指标体系本文构建了1套系统的评估体系,包括森林资源监测评估㊁生态效益监测评估㊁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估㊁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及保护修复技术措施评估和新时期天然林保护政策框架体系5个方面,技术路线见图1㊂5个评估体系层层递进,只有诸如森林面积㊁生物量等指标恢复了才有可能实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提升,在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同时需要兼顾评估社会和经济效益㊂评估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变化及保护修复措施可以结合天然林长期演替规律,全面总结分析过去两期工程中不同生态修复措施的效果,进而优化和改进天然林保护修复措施㊂最后,政策建议则需要在总结前面4个的评估结果之后,并结合天保工程一期㊁二期的政策执行情况,以及利益相关者关于全面保护天然林政策的认知㊁态度和潜在行为,进一步梳理㊁归纳和总结,提出新时期推进天然林保护的政策建议㊂这5方面的评估虽然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但是在具体实施操作中也可以同时进行,籍以提高评估工作效率㊂1.1㊀森林资源评估为获得我国天保工程区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数据信息,选取了天保工程区森林的类型㊁面积㊁覆盖率㊁森林蓄积量㊁生物量㊁碳储量和植被覆盖度等作为评估指标,用来评价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成效㊂技术指标如表1㊂1.2㊀森林生态效益评估生态效益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构建全国天保工程生态系统服务连续观测与清查体系(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依托工程区内现有的森林生态站㊁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监测点㊁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等,采用长期定位观测技术和分布式测算方法,,并与工程区内森林资源数据相耦合,评估一定时期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图2)㊂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包括支持服务㊁调节服务㊁供给服务和文化服务4种服务类别,保育土壤㊁林木养分固持㊁涵养水源㊁固碳释氧㊁净化大气环境㊁森林防护㊁生物多样性㊁林木产品供给和森林康养9类功能20项指标,详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 2020)㊂图1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效果评估技术路线图Fig.1㊀Theframeworkfortheimplementationevaluationofthe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1705㊀13期㊀㊀㊀刘世荣㊀等: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㊀2705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表1㊀森林资源评估的技术指标图2㊀全国天保工程生态连清框架Fig.2㊀TheframeofForestEcosystemInventorySystemfor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1.3㊀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政策影响和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分析㊂技术指标:从天保工程的社会效益㊁经济效益及其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等方面分别提出评估指标与方法(表2)㊂1.4㊀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及保护修复技术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天然林生态系统演替动态评估;天然林修复措施评估和天然林修复后续利用潜力评估(表3)㊂天然林生态系统动态和保护修复措施评价采用基于典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特征参数分析㊂根据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域基础数据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现有生态站监测的时空差异性以及局域生态学研究的时效性和范围,主要选择四类生态系统结构指标(表4)开展评估,即:(1)林分结构;(2)生物多样性;(3)环境特征;(4)生态系统特征㊂运用这些指标来评估不同保护和修复方式下天然林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征㊂表2㊀天保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Table2㊀Indicatorsofintegratedevaluationonsocio⁃economicbenefitsofthe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目标层Objectivelayers准则层Rulelayers指标层Indexlayers社会效益人口与就业贫困人口比重Socialbenefits就业效益社会保障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优化产业结构林业系统产业结构㊁就业结构富余职工安置富余职工安置率改善生活质量农村恩格尔系数工程区年末实有道路里程农村人均居住面积社会稳定森林案件数量变动率工程接受认可度社区居民的认识观念生态保护意识经济效益森林资源自然资本林地资产㊁林木资产Economicbenefits绿色转型发展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变化森林环境影响资源利用薪材利用㊁沼气利用㊁电力利用㊁水资源利用经济竞争力就业收入㊁科技创新㊁劳动产出㊁资金投入㊁资源支撑㊁产业结构㊁区域经济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林地面积㊁商品材生产㊁经济林产品㊁人均水资源㊁锯材产量㊁木片与木粒加工产品产量㊁人造板产量㊁森林蓄积量㊁林业伤亡事故情况(人次)㊁农村用电量㊁劳动生产率㊁土地生产率㊁国家投资㊁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均工资㊁森林火灾灾害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㊁天保工程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㊁林业第一产业总产值㊁林业第二产业总产值㊁林业第三产业总产值㊁林业一二三产业结构㊁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末人数㊁林业投入产出㊁林业产值与农林牧渔业产值占比㊁林业旅游接待收入生态宜居生活污水净化沼池㊁太阳能热水器㊁森林公园总面积㊁平均每千农村人口村卫生室人员㊁四旁植树株数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乡村文明单位自然保护区面积㊁农村计算机拥有量㊁农村电视机拥有量㊁初中升学率㊁农村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比治理有效平均住院日㊁农村平均每一个就业者负担人数㊁乡村文化站数量㊁养老服务机构数量㊁人均最低生活保障支出㊁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生活富裕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㊁城乡居民收入比㊁自来水普及率表3㊀天保工程对生态文明建设贡献的评价指标体系Table3㊀Indicatorsofintegratedevaluationoneco⁃civilizationbenefitsoftheNaturalForestProtectionProgram准则层Rulelayers指标层Indexlayers资源能源利用Utilizationofresourcesandenergy森林覆盖率㊁森林蓄积量㊁林地面积㊁湿地面积㊁人均耕地面积㊁人均水资源量生态环境保护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的比重㊁人均公园绿地面积㊁建成区绿化覆盖率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㊁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㊁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㊁空气质量达标(优和良)天数比例㊁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生态经济发展Ecologicaleconomicdevelopment人均地区生产总值㊁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㊁城市化率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㊁万元GDP能耗㊁万元GDP水耗㊁林业产业总产值生态制度建设Ecologicalsystemconstruction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㊁教育经费占GDP比重㊁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生态民生改善Improvingtheecologicalenvironmentandpeopleᶄslivelihood人口密度㊁人口自然增长率㊁城镇登记失业率㊁每千人口医院床位数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㊁万人拥有公共车辆㊁林业系统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㊁城镇恩格尔系数㊁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在校生数3705㊀13期㊀㊀㊀刘世荣㊀等: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㊀4705㊀生㊀态㊀学㊀报㊀㊀㊀41卷㊀表4㊀生态系统动态评价指标体系1.5㊀天保工程政策评估在采用政策系统分析方法梳理天然林保护一系列政策的基础上,开展天然林保护政策执行评估与问题成因分析,政策效果及延续性评价分析,以及利益相关者对全面保护天然林的政策认知㊁态度与行为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合其他评估组的成果,研建新时期天然林保护政策框架体系㊂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天然林保护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价,根据各期的天保政策文件和两期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及其具体的天然林保护政策内容来进行归类,从停伐减产政策㊁森林管护政策㊁公益林与后备资源培育政策㊁中幼林抚育政策和社会民生与改革政策等5个方面设定39个指标(表5),通过层次分析,功效系数等系统方法来分项和综合评价天保政策的执行情况㊂2㊀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2.1㊀森林资源评估的技术途径和方法鉴于森林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异质性,只有采取合理的抽样和尺度转换方法才能够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㊂迄今,我国已经完成了9次全国范围内的森林资源清查,积累了大量系统布设㊁连续测量的固定样地数据;同时,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建设了106个长期连续运行的观测台站,这些地面样地测量数据可用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动态评估㊂相对于基于地面样地系统的抽样调查,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可以获得高空间㊁高时间分辨率的空间连续覆盖数据,尤其是形成了1999年以来的中高分辨率时间序列样数据,为全面刻画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分布及动态提供了必备的条件[48]㊂估计方法包括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总体的抽样估计和格网剖分的遥感建模估计㊂将天保工程区按100kmˑ100km的网格单元进行划分,综合利用样地数据㊁高分辨率遥感产品与全面覆盖的中分辨率遥感数据,对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进行建模和估计㊂对于满足森林资源清查总体的天保工程区,使用时点标准化处理后的样地数据进行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估计,同时对遥感估计产品进行统一化处理㊂对于不满足森林资源清查总体的天保工程区,利用遥感估计产品进行分析㊁评价㊂2.2㊀生态效益评价的技术途径和方法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是生态效益监测评估的核心技术和方法[49],因此需要构建全国天保工程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㊂首先,依据郑度院士的温湿度区划㊁吴中伦院士的中国森林分区和土壤侵蚀分区等,再结合重点生态功能区㊁两屏三带[50]㊁全国天保工程区等,基于GIS平台,采用逐级叠置分析方法进行天保工程生态功能监测分区;然后,根据生态功能监测分区和通过国家林草局的100多个管辖的森林生态站,确定生态连清数据的来源;再次,依据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标准体系和生态效益监测指标体系(其中包括2项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GB/T35377 2017和‘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GB/T33027 2016)开展各指标的标准化观测工作,包括获取指标的观测设备设施㊁观测方法㊁数据管理等方面;最后,依据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38582 2020中规定的评估公式及模型开展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工作㊂生态效益评估方法是基于分布式测算方法进行的,分布式测算体系是生态效益评估结果精度保证体系,可以解决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㊁森林类型多样㊁森林生态状况测算难度大㊁观测指标体系不统一和尺度转化困难等问题㊂表5㊀天然林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评价指标体系Table5㊀Indicatorsoftheimplementationofnaturalforestprotectionpolicy政策内容Policycontents具体指标Specificindictors停伐减产政策停伐补助到位率Policyofhaltingcuttingandreducingproduction停伐补助到位投资完成率实际停伐减产率森林管护政策森林管护补助到位率Forestmanagementandprotectionpolicy森林管护补助到位资金投资完成率森林管护责任落实率森林管护成效考核合格率森林病虫害有效防治率森林火灾受灾率公益林与后备资源培育政策公益林建设投资补助到位率Publicwelfareforestandreserve公益林建设投资补助到位资金投资完成率resourcecultivationpolicy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到位率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到位资金投资完成率人工造林计划完成率人工造林存活率人工造林保存率飞播造林计划完成率飞播造林成效率封山育林计划完成率封山育林成效率后备森林资源培育补助到位率后备森林资源培育补助到位投资完成率后备资源培育计划完成率中幼林抚育政策森林抚育补助到位率Youngandmiddleforestcarepolicy森林抚育补助到位投资完成率森林抚育计划完成率社会民生与改革政策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到位率Sociallivelihoodandreformpolicy一次性安置职工社会保险补贴到位投资完成率富余人员安置率富余人员安置计划完成率社会保险补助到位率社会保险补助到位投资完成率"四险"覆盖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到位率政策性社会性支出补助到位投资完成率改革奖励补助资金到位率改革奖励补助资金到位投资完成率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率5705㊀13期㊀㊀㊀刘世荣㊀等:中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㊀。
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初探生态公益林是指符合国家安排,且符合森林资源调查评估标准规定的树种,按照一定地形位置,对公益性、保护性、植被多样性等植物和动物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管理,进行生态保护、社会及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林分。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评价其建设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对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指标与其评价改进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后续生态公益林建设研究提供参考。
首先讨论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现状,包括指标类别、评价指标体系的划分方法及其应用。
首先,指标可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森林植被覆盖率、森林植物多样性及动物保护等;定量指标主要包括森林生产力、碳储量及硝酸盐排放量等。
其次,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按照层次结构划分,具体分为两个层次:生态公益林效益层次和森林资源利用层次;再次,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可以分为森林综合评价、专业评价及林业遥感监测等,这些评价即可以用于获取森林资源现状,又可以用于森林可持续发展诸多领域,进行统一的评价。
接下来,本文讨论了分析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根据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性质,提出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可以全面评价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效益,更好地把握生态公益林建设的成果;其次,提升生态公益林统计方法,当地就可以自行建立以生态公益林功能为分类的统计分析体系,从而更准确的评估生态公益林的效益;再次,建立数据库,将有关生态公益林建设数据存放在平台上,从而更有效的管理和分析相关数据;最后,提高建设实施的效率,可以通过加快建设审批流程,提高应急资金等方式,避免不必要的延误和资金浪费。
本文讨论了包括指标类别、评价指标体系的划分方法及其应用在内的生态公益林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改进措施,旨在更好地评估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贡献及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以上分析,为后续关于生态公益林建设及管理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公益林的功能,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建设。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国有林场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作者:吴新华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14期摘要:在现有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国有林场发展特点的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并结合专家咨询的意见,从生态环境改善、自然灾害发生风险减低和物种保护三个方面对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评价。
以福建闽侯白沙国有林场为例,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评价结果分析,以期为国有林场在森林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作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40295031引言自从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化开始,人类对木材、煤炭和石油等工业原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进行资源开展的同时,不仅直接造成森林资源的下降,同时也使得许多森林在蓄积量和栽植面积增长的同时,人工林针叶化、纯林化和集约化的现象造成了诸多生态问题[1,2]。
目前已有许多学者为缓解人工林的各类生态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陆续开展了研究工作,以期通过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进行量化研究,实现更为科学的森林资源管理[3~5]。
人工林经营应当针对不同林地资源的特性,因地制宜地运用林农结合的方式,开展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并建立健全的考核指标评价体系,实现优化林业经济产业结构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目标[6~8]。
我国作为是世界上拥有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因此森林生态系统发生结构较单一、生物多样性较差,且水土流失、病虫害频发及地力衰退等生态问题的现象尤为严重,这一方面不利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长期来看也大大地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作为国家林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林场,面临着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追求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应该在经营、管理林场森林资源时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和土壤改良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促进森林资源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概述
・ 2 2 1 ・ 龙江省清河林业局, 黑龙 江 通河 1 5 0 9 0 0 )
摘 要: 林 业生态工程的 目的是根 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 , 有效地将 生态、 经济和社 会三方面的效益分配在森林与环境之 间 , 通过人的 调节作用 , 使其 获得 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关键词 : 林 业 生 态 工程 ; 效益 评 价 ; 概述 1 效益评价的内涵 2 . 1 . 3 森林具有最大的生物量和生产优势 所有植物生物量约占地 进人 2 1 世纪 ,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的选定 、 可行 『 生 研究 、 规划、 审核、 球总生物量的 9 9 %, 而森林又占植物生物量的 9 0 %以上。 从 位面积来 实施 、 竣工 、 检查验收各环节工程都得到了加强和规范。特别是“ 九五” 、 看 ,森林每公 顷生物量 约在 l O 0 - 4 0 0 t 之间 ,相 当于农地 或草原的 “ 十五’ 期 间国家加大投资力度 , 建设了一大批林业生态工程。“ 十一五” 2 0 — 1 0 0 倍。就生产力来说, 每公顷阔叶林每年生产干物质 6 — 7 t , 针叶林 t 左右 , 高草草原 5 t 左右, 矮草草原 1 .6 t , 冻草原还不到 0 . 9 t 。因此 , 森 期间, 许多国家级、 省级 、 市级和县级的林业生态工程已经或即将建设期 6 满, 这些林业生态工程是否取得了预期效益 , 都需要通过评价加以确定。 林在固定太阳能, 生产有机物质 , 维持生物圈动态平衡 中具有极为重要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又称为林业生态效益后i 坪 价, 主要指对已实施或 的地位。 完成的林业生态工程的综合效益进行系统 、 客观的分析评价 , 以确定工 所以森林既是提供木材、 能源、 多种林副产品与生物资源的基地 , 又 对维持地区和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 程建设体现出的综合效益 、 综合效益发挥的程度以及后续发挥潜力 的大 能发挥多种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小等: 从微观角度看 , 它是对单个林 业生态系统的分析评价 ; 从宏观角度 重要的作用。 2 . 2 林业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森林的认识 看, 它是对整体社会经济活动 的评价和反思。林业生态工程综 合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内容 ; 我 通过环境效益评价 , 全面认识森林的功能与效益, 可以改变人们对 国开展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工作 的主要 目的是 : 发挥评价工作强大的 森林的认识 , 使人人都 自觉地爱护森林 、 保护森林 , 全社会形成一个爱 监督功能 、 并与林业生态工程前期评价 、 中期评价结合在一起, 形成开放 林 、 护林的风尚。 经过计量评价, 人们对森林的环境效益就有—个量化的 的循环抑制系统 , 建立工程决策、 投资、 建设 、 管理等各方面的评价监督 概念 , 如果生态环境效益超过木材价值许多倍, 人们当然就不会舍大取 机制 , } l 而提高过程管理效率, 实现林业生态工程效益最大化; 通过效益 小 、 一味追求森林的直接效益了。 评价工作 , 总结工程建设的经验教训 , 并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 2 . 3 林业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是一项基础工作 林业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是环境科学的一项基础工作 , 是环境科学的 完善已建林业生态工程, 指导在建工程 , 改进待建工程规划 , 提高科学决 策水平 , 实现生态系统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根据效益评价结果。 对其可持 项重要内容主要研究林业生态环境各组成要素的性质及变化规律, 以 并对完善经济社会系统的管理体系提出合理 及对人类生产 、 生活及生存 的影响, 目的是为了保护 、 控制、 利用和改造 化建议 , 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效益最大化。 森林环境质量 , 使之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相适应 。 林业生态效益评价仍然沿用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 主要是评价 林业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是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或者说是 内, 森林对 人 类社会带来的全部效益。它 环境管理工作的基础。通过生态环境效益计量评价, 可弄清森林各生态 包括在森林生态系统之中, 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系统 , 即生命系统 功能在区域环境保护 中的性质 、 作用和地位 , 以及环境质量发展变化对 为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方案 、 拟定地方有关环境保 提供的效益, 和与这些生命系统相适应的环境系统所提供 的效益 , 生命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系统和与其相适应的环境系统在进行种种生态生理作用过程中所形成 环境影响评价还为解决森林开发利用和环境 的高于或大于其组成部分之和的整体效益。 保护之间的矛盾提供了途径 , 是贯彻预防为主、 强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林业生态环境效益评价还是制定林业建设规划、 开展森林经营的重 研究森林生态效益的宗旨, 是在于探索森林生态效益的客观运动规 律, 以便得出在森林生态效益范围内的最高整体水平。人们进行森林生 要依据。林业生产的任务不仅是取得林产品, 更重要的是发挥其环境保 态效益计量研究 , 不是为了确定森林中凝结了多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护功能, 从某种意义上说 , 林业建设工程就是一项环境保护工程 , 是环境 因而林业生态环境评价结果对于确定林业发展方 即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量 , 而是为了反映森林所产生的综合作用 、 以及 建设的重要内存之一 , 为制定林业发展战略 目 标, 进行林业区划和林种布局等提供基础数据。 向、 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2效益评价的意义 3外部效 益评价概 况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 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 林业生态工程不是—个简单的自然生态系统 , 而是—个人工生态经 越高。为了治理、 改善被破坏和污染的环境 , 首先就得全面 、 正确的认识 济系统 , 在这一系统中生产 的所有物质 , 包括能够进 ^市场的直接林产 环境, 因此环境质量评价便提 匕 了议事 日程。 目前 , 世界上许多国家根据 品和不能进入市场的” 非市场产品“ 都包含了人们的劳动 , 都足以某种资 各 自国情制定了环境质量标准 , 建立 了环境评价制度。森林是环境建设 源投入和劳动投入咆 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而产生 的“ 产品” , 不管其形 的主体 , 在保护和改善环境方面发挥者巨大作用 , 当然有必要对其环境 态如何, 对社会的作用怎样实现 , 那是人们的劳动成果, 这就奠定了计量 效益进行正确地认识和评价。 林业生态工程生态效益的经济基础。 2 . 1 林业生态建设是环境建设的主体 然而 , 林业生态工程的这种生态效益不能由市场经济机构提供。我 2 . 1 . 1 森林具有时空优势。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 包括灌木、 草本植物以 们把具有这些效益的财产、 服务称为公共财产。就是说能满足公共需求 及其 他生物在内, 密集生长 , 占有一定的面积 , 并能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 的财产和服务便是公共财产。这里所说的公共需求必须 由公共部 门解 生物群落。全世界森林面积 4 1 . 3 ×1 0 6 k m , 占陆地总面积的 3 1 .7 %, 比 决。当市场经济机构缺乏有效发挥林业生态工程效能的条件时 , 就不能 草原、 农地面积还要大得多。森林具有发达的空间构造 , 地上部分可达 充分实现资源 的有效分配和确保生态效能的发挥, 因此需要公共部门解 2 0 — 3 0 m, 热带雨林可高达 6 0 — 7 0 m; 乔木根系深 1 - 3 m, 在干旱地区根系 决。 可达 5 - 3 0 m。 森林树种寿命长, E 匕 女 口 红松、 云杉—般存活 2 0 0 — 3 0 0年、 银 参考文献 杏可以存话 3 0 0 0 多年。 由于森林具有这些时空上的优势 , 在影响环境及 [ 1 澎 培好.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的软系统方法论及其应用 成都理工 大学, 2 0 0 3 . 产生各种效益方面 , 必然比其他生态系统大得多。
试析我国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019年第24期现代园艺种植对于降低大气酸含量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通过种植特定树种有效吸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净化大气环境。
2.3防止水土流失我国西北地区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加之人为破坏,导致森林植被稀疏、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通过林业种植优化配置树种,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地区抵御风沙的能力,强固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防止水土流失。
经过近10年的林业建设努力,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有了初步的成果,据统计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与2011年相比,减少了21.23×104km2,同比减少了7.2%,有效证明了林业种植在改善和防治水土流失方面所发挥出的积极作用。
2.4防治土地沙漠化我国北方有八大沙漠,西北地区一直受土地沙漠化的困扰,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环境水平的提升。
加强沙漠化防治工作不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我国捍卫国土面积,拓展国民生存空间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在防治土地沙漠化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各种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工程陆续展开,为我国北方绿色屏障的构建创建良好的条件。
通过林业种植,有效遏制我国沙漠化土地,实现了自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的可喜目标,如今荒漠化土地已经达到2424km2的年减少量,沙化土地达到1980km2的年减少量,这些数据都是林业种植在土地沙漠化防治方面的重要佐证。
3结语林业种植和生态环境改善息息相关,林业部门必须继续深化林业建设在环境改善和治理方面的作用,发挥出林业的更多效能,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1]包晗.林业种植在环境中的作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27)(责任编辑张芝)1生态效益的评价森林是用途广泛、功能显著的自然资源,其生态系统不但是蓄水库、能源库,还是基因库、碳贮库,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如何合理地评价森林生态效益,是从经济上评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林业生态工程提供给社会的重要产品就是生态效益,该产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由于其难以直接量化,是无形的产品[1]。
国有林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13年1月学术交流Jan.,2013总第226期第1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226No.1[收稿日期]2012-09-08[基金项目]2010年度黑龙江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研究”(合同编号GZ10D202)[作者简介]于翠芳(1962-),女,山东海阳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国有林场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于翠芳,张相坤(黑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27)[摘要]森林生态效益是指森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固碳释氧、防洪减灾和调节小气候等多种对人类有益的效用。
国有林场作为东北生态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阻挡内蒙古风沙、抵御西伯利亚寒流和调节地区小气候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东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但是,国有林场的生态效益未能实现合理评价而一直没有得到公平补偿,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有林场的进一步发展。
因此,按照系统性、独立性和可行性原则构建一套包含目标层、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的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兼具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科学合理评价国有林场的生态效益,为政府未来的决策提供信息,为国有林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国有林场;生态效益;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16.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3)01-0124-03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科学评价生态效益的基础,评价指标选择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的繁简程度和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的生态区位特点,本文将构建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效益为目标层、包含一级指标层和二级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效益的科学定量评价奠定基础。
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包括:(1)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要具有系统性,具有合理而清晰的层次结构,各个指标应严格以评价目标即科学衡量黑龙江省国有林场生态效益为中心逐层展开、相互补充,并在其涵义、口径范围和空间范围等方面相互衔接,以全面科学地反映国有林场所发挥的生态效益。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与指标体系
森林生态知识: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与指标体系森林是地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生态系统之一,不仅具有保持生态平衡、维护自然景观、减缓气候变化等重要生态功能,还是人类的重要资源库和休闲观光场所。
为保护好森林,需要对森林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与监测。
本文将就森林生态环境评价与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探讨。
一、森林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森林生态环境评价是指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对其植被、动物、土壤、水资源等要素的数量、结构、品质、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科学评价、预测和监测,全面反映森林生态系统存在的强弱项和瓶颈问题,为森林保护和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二、森林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是森林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的核心,它由评价指标构成,是评价工作中达到科学、合理的重要保证。
评价指标的选用应有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体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和预测性,同时又能反映人类的利用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
下面从生态学、环境学、经济学等方面阐发森林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1、植被指标植被是森林生态环境的基本构架,对森林生态环境的评价有决定性作用。
植被指标是评价森林生态环境的关键,包括覆盖度、植被类型、生长状况、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等指标。
2、动物指标动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指标主要包括种群数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生态位利用等。
3、土壤指标土壤是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制约因素之一,土壤指标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指标。
4、水资源指标水是植物生长、生态系统的繁衍和自然生态循环的基础,评价森林生态环境也离不开水资源指标。
主要包括总水量、水质、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指标。
5、景观指标景观是环境的体现,森林生态环境的景观结构和组成也需要衡量和评价。
景观指标包括林分密度、树种类型、树高、林幅等。
6、社会经济指标社会经济因素是评价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考量之一。
人类社会对森林的需求、开发、利用等经济活动,如林业、畜牧业等,也需要对其影响作出评价。
三、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建立和完善森林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研究进展摘要目前,随着世界各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展,其综合效益后评价的作用正逐步得到重视,综合效益后评价工作正逐渐得以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后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研究领域。
本文就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综合效益等进行分析。
关键词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Research on the benefit evalua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progressAbstract:At pres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function is gradually getting attention,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is gradually strengthened,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Benefit Post Evalua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has been a hot research field。
In this paper,forestr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comprehensive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 system,evaluation method,comprehensive benefit analysis.Key words:Forestry ecological;Engineering benefit evaluation;Index system; Progress of research 林业生态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1].林业生态工程目的是根据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有效地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分配在森林与环境之间,通过人的调节作用,使其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2]。
我国重大生态工程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索--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例
资源与环境ZiyuanyuHuanjing▲▲30多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以高位速度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这种凭借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的粗放式制造业扩张也越来越达到了经济增长的极限,另一方面这种粗放式经济增长也使得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相关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特别是自2012年入冬以来的全国性雾霾天气,揭露了我国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和生态的极端脆弱性,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环境高压期和环境补偿修复期。
巨大的环境压力迫使我国政府对国土实行生态功能分区管理政策,并相继推出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生态工程。
李克强总理在2013年12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1]。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工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技术:一是在不同结构的生态系统中能量与物质的多级利用与转化,二是资源再生技术,三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互生与抗生关系的利用技术[2]。
森林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任,林业生态工程是生态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载体,承担着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重大使命。
本文选取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以林业生态工程为研究范例,揭示整个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一些内在规律。
在国家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同时,如何保证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高质量高标准进行完成成为了核心性问题,这个问题实质上是对于重大生态工程的综合绩效评价问题。
对于工程绩效评价学术界,产业界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但是对于我国重大生态工程的综合绩效评价目前仍处于较为粗糙阶段,综合绩效评价指标过多过杂,指标体系缺乏逻辑性、结构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林业既是一项产业,又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具有生态和社会效益,它肩负着向人类提供丰富的林产品,以及维护与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当前,人们更加关注的问题是林业生态效益究竟有多大,如何用货币化形式正确评价?下面就aaa省省情与林情实际,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用币场价值法对aaa省林业生态效益进行计量评价,并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林业生态效益内函森林是生态建堤的主体,具有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制氧、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涵养水源效益:森林涵养水源功能主要表现为截留降水、涵蓄土壤水分、补充地下水、抑制蒸发、调节河川流量、缓和地表径流、改善水质和调节水温变化等。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最大涵养水源能力,洪水季节可以蓄水防涝、干旱季节可以供水抗旱,故波誉为“绿色水厍”。
据研究表明,森林土壤根系空间达Im深时,1hm2 森林可贮存水200-2000m3,平均比无林地能多蓄水300m3。
据日本相关研究,3333 hm2森林的蓄水能力相当于1 00万m3的水库,美国环保署统计资料显示,森林拦截了该国2/3的降水。
据有关调查,25年的天然林,每小时可吸收降雨量15 0mm,草地及裸露地每小时仅为10mm及5mm。
据不完全统计,林地涵养水源能力为裸露地的7倍。
固土保肥效益:森林保育土壤的效能主要表现为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肥力、防沙治沙、防灾减灾(如山崩、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
茂密的森林凭借庞大的树冠,深厚的枯枝落叶层不但截留天然降水,还可有效地减轻雨涌对土壤的直接冲击;同时,林地下强壮庞大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网络,与土壤牢固地盘结在一起,从而降低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及各种养分损失的固土保肥作用。
据张嘉宾的测定分析,即使是微小的细根,也有很强的固持土壤能力,平均直径只有0.8mm粗的细根,具有固持13kg土壤能力。
森林一般可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的70%-80%,同时也大大减少了矿物水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利工程淤积等。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量纲、 函数关系、 绝对值不同, 不具有可比性, 无法 按照多目标规划的基本思想综合成一个能从总体 上衡量系统优劣的单指标, 因而需要对同一指标在 “ ” 不同数值下的 价值 予以量化,也即无量纲化处 理。考虑到生态农业建设是动态的, 指标的 “ 优” 与 “ “ 劣” , 好” 与“ 差” 是相对的, 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 定的模糊性。 为此笔者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 进行量化, 具体步骤如下。 确定各指标的优劣上下 !指标优劣值的选定。 限, 即确定各指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构造隶属度 函数进行价值量化的基础和关键。 笔者是根据调查 表计算评价指标的各项实际值并参照生产现实和
・!"・
中 国 林 业 经 济 ! "#$%& ’()*+,)- *"(%(.- / !""# $ % &
李洪泽等: 生态农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理论探索
缓冲能力和应变能力等。 !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建立科学的、客观的、严格可行的评价指标体 系,是正确和顺利实施评价活动的关键。根据选择 评价指标的原则,在分析生态农业的特性及生态农 业综合效益评价特点的基础上,笔者在广泛征求相 关专家意见, 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 将生态农业的综 合效益分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 面( 也即三个准则) , 并将诸方面分解为若干具体指 标。在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过程中,先是通过定性分 析进行筛选, 在此基础上搜集各预选指标数据, 运用 鉴别分析、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进 行量化判断, 进一步剔除掉高度相关、 大部交叉及鉴 别力差的指标, 最终形成具有一个总目标、 三项准则 ( 子目标)和 "( 个具体指标的三层次生态农业综合 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 详见图 " ’ 。 ) )*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及无量化处理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地位不一样,即 对综合效益的影响程度不一致,因而需要事先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要 通过分析研究世界各国的森林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中国生态林业工程的发展状况,运用软系统方法 (ssm)、综合集成法(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 (se) 的知识,针对森林系统及其效益评价系统均为软系统,形成了软系统综合集成法 (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软件支撑,利用专家知识库和实测数据库,建立了生态林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评价指标体系 软系统 综合集成法(ssmii) 权重
分 类 中图法 f326.24
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而环境十分脆弱的情况下,防护林体系对环境的持续发展思想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已广泛成为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识,且世界林业组织和许多国家均在探索以其指导林业生产活动。
对于森林可持续发展应明确其目标,并提出衡量它的标准与指标,以及度量、测定各项指标的方法,然后才能对森林类型,森林类型组合后对一个森林集水区、一个林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作出恰当的评估,继而才能采取适当的技术和手段,取得林业经济政策、法规和社会经济、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持。
然而,评价森林,尤其是防护林体系的综合效益在我国乃至世界均属一项探索工作,为此就需要建立一套较为客观、简捷、实用,又能得到政府官员、林学、生态、环境等专家和公众认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本研究采取“共同建构”方法。
目前,世界上正处于森林可持续发展标准与指标的研制高潮,而对其实验性实施只处于试点阶段。
1 国内外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的研制进展 [1~7]
自从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后,对森林持续利用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已展开了国际性广泛的研讨和协调行动,一些国家制定了国家级标准与指标,少数国家开展了示范区的实验性研究。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森林经营指标与标准有:①蒙特利尔行动纲要(温带与北方森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提出了 63 个指标;②亚马逊行动(amaironia process),分 3 个方面,即国家水平的 41 个指标,经营单位水平的 23 个指标,为全球服务水平的 7 个指标;③赫尔辛基行动,提出了 28 个指标;④国际热带木材组织 (itto) 指标,分两方面,即国际水平的指标 27 个;森林经营单位水平的指标 23 个。
另外还有森林政府间工作组 (iwcf)、印度一英联邦活动、森林管理委员会(fsc)、森林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委员会 (wsfsd)、国际林业研究中心(cifor) 在 1994 年 12 月开展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国际对话,有世界各国 50 余名代表参加,发表了相应文件,还组织了在加拿大、印尼、巴西和非洲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的实施示范。
到目前为止,国内对森林效益的评价与指标体系研究才起步。
仅对
森林综合效益定量研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且尚不系统,如“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技术研究”、“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林体系综合效益研究”、“中国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规律研究”等分单项提出了部分评价指标。
2 评价指标的筛选
森林系统及其评价指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软系统,森林利用的目的是保障森林综合效益的永续和扩大,要使环境资源得到持续稳定发展,不仅要求林业产业自身持续稳定发展,而且还要为整个人类社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因此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时,既要能体现森林本身的发生、发展规律,还要体现其对生态、经济、社会环境的保护、增益和调节功能,同时为政府确定整个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与宏观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准确数据信息,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
2.1 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1) 系统性 评价指标和标准不仅要反映森林的发生发展规律,而且还要反映对区域功能的促进,即森林系统与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2) 独立性 各评价指标和相应标准应相互独立。
(3) 可比性 指评价指标和标准应有明确的内涵和可度量性。
(4) 真实性 指评价指标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物征。
(5) 实用性 指评价指标应操作简便,评价方法易于掌握。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方法 [7、8]
针对森林效益评价指标系统属于复杂软系统范畴,课题组认真分析了软系统方法 (ssm)、综合集成法 (sim)、定性中的广义归纳法和系统工程 (se) 的知识,结合森林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发现:①ssm 法是一个已感知的期待改善问题的开始,未包括问题的发现与形成这一前期阶段。
且 ssm 目标在于探索与改进问题,其变革现实部分比较笼统。
②sim 法也如此,但它难于掌握解决问题的“度”,其研究结论通常缺乏量的规定与可操作性;但它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对策或行动方案,使ssm 中失于笼统的变革部分具体而可操作,对剩下的难于结构化的问题也可用 ssm 法改进。
③se 工程偏于硬系统,解决良性结构问题。
因此,只有把 ssm、sim、se 和定性研究 4 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逻辑上才完善,也才能覆盖各种系统。
其次,这些方法本身的特点是互补的,因定性研究长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开发概念,ssm 法有可能使整个问题或其部分结构化后成为目标明确的良结构系统,从而用 se 求得问题的解决;再由定性研究→ssm→sim→se,定量研究色彩越来越浓,对专家经验体系的利用越来越弱,因此,本研究把 ssm、sim、定
性研究和 se 4种方法有机融合起来,形成软系统归纳集成法(ssmii),作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和软件支撑。
ssmii 的逻辑程序由 4 个相互关联部分组成。
(1) 任务目标分析阶段。
接受了解决目标不明确,结构模糊的复杂软系统问题后,要通过对系统的环境、功能、组成要素、结构与运行、输入与输出、历史与现状等进行调研与分析,来构想问题情境,挑选专家与样本 ( 或典型 )。
基本上采用广义归纳方法,以专家会议或咨询形式,形成对研究问题明白的、公认的表述形式系统 ( 以后可以再修正 )。
通过结构化分析分别转入第二或第四步。
(2) 用 ssm 处理不良结构问题使其科学化阶段。
在问题系统更新以后,或者再用 ssm 改进问题提法,或者再作结构化分析并分别转入第三或第四步。
(3) 用 sim 处理半结构化问题,尽管对这种问题的全部我们不一定能把握,但总可以找到供我们行动决策的 ( 当时当地 ) 相对满意方案。
(4) 用 se 处理良结构问题,一般可求得这部分问题的最优解。
要说明的是第二、三、四步都需要对解决问题的认识与行动方案,要通过数据模拟结果的效益评价与风险(或可靠性)分析,并通过专家组的审议,满意后才能付诸行动,否则要返回重新用 ssm 定义问题或者再进行更基础的抽象归纳,以修正原问题系统。
2.3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确定方法
评价指标筛选是根据 k.j 法、delphi 法、会内会外法。
用专家咨询表的定量信息和定性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果有 1/3 以上的专家认为某项指标一般或不重要,该指标即被淘汰,此外,对于权重很小的指标,并入相近指标中。
经过 4 轮专家咨询,直到 70% 以上的专家认同,才列入指标体系,形成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主要有 delphi 法、ahp 法、ahp-delphi 法、把握度—梯度法和最大熵—最大方差法。
首先请专家填写 3 种咨询表格。
第一种咨询表请专家对每一待定指标按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 4 个等级填写;第二种表请专家直接综合该指标的权重(对紧上指标);第三种由专家按递阶层次结构对每一个上级指标,按其所辖的下级指标两两比较其重要程度,用 5 等 9 级法得出判断矩阵。
课题组尽量利用已积累的各评价单元的各选定指标的观测数据,得出单元评价数据矩阵 xn×m。
同时课题组的专家们对各评价单元给出模糊评价判断矩阵 r。
在设计生态林业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咨询表时,实际上是要求专家们按四大防护林分别填写咨询表与分类整理单元评价数据矩阵 x。
对第一种与第二种咨询表以 delphi 法处理(进行 3 轮),必要时也可按会内会外法加快处理。
前者用以确定一条指标是否被淘汰。
后者可得出要保留的第 j 指标的权重为 dwj,dwj 可能与地区分类有关。
对第二种咨询表以 3 种群组 ahp 法处理,即①对数最小二乘意义下的群组 ahp 法;②ahp-delphi 组合法;③把握度、梯度特征向量法。
此 3 种方法求得的指标权重,往往仍有差异,故需由课题组使用会内会外法将三者综合为指标的 ahp 权。
对专家们给出的评价单元意见表,处理后得出单元模糊评价矩阵ri。
使用 fuzzy 单纯形调优远算以求各指标的模糊权重 fwj,(j=1,2,...,m)。
对观测统计得出的 n 个单元,m 个指标数据矩阵 x,我们仍首先使用主成分法来求出第一成分各分量,即从 x(或经过规范化)求得其相关系统矩阵 r,再求出其特征值与相应特征向量(应归一化)。
这第一主成分的分量表示为 pwj,(j=1,2,...,m)。
使用主成分法虽有上段指出的问题,但由它求得的各主成分,实际提供了森林评价体系中 b 级与 a 级指标(已有综合性)的设置是否与观测数据相协调的信息。
如果专家们(通过会内会外法)认为两者是协调的,还应把各主成分向量适当加权综合为 pwj(主成分权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