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教科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热》主要围绕热现象展开,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热的相关概念,如温度、热量、热传递等。
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热的现象,探索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热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需要通过学习进一步拓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热的相关概念,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探究热现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热量、热传递的概念及其关系。
2.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热现象,探究热的规律。
2.观察法: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发现热现象中的规律。
3.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4.生活实例法:将热现象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热源、冷源、实验用品等。
2.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等。
3.作业准备:相关练习题、拓展阅读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热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它们之间的关系。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热的规律。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实验现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第1课。
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对这个问题学生一般都能回答的出来,是因为地球在自转.但是不是只有地球的自转才能造成昼夜的交替实际上,引起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可能性有好几种,虽然结合生活的实际,一些昼夜交替的解释是不合理的,但只从地球自转这个角度来阐述昼夜的交替显然也是不客观,不科学的.但要清楚地解释地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还要运用到地球的自转,公转等方面的知识。
《昼夜交替的解释》中的"解释"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对各种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不同运动方式可能引起昼夜交替的不同假设,设计模拟实验对自己假设进行验证后,根据验证结果做出的解释.这样目的是想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地球运动的认识.让学生知道对地球上昼夜交替的解释有很多种,并不是只有地球自转才会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经历小学五年系统化的学习后,思维发展开始逐步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经过两年多的科学探究学习后,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可以进行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
对地球运动也有初步的认识,大多数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但如果让学生说出自转或公转的证据,那就很少,甚至会有错误的观点:如,认为月球的运动也会使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不清楚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等。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2、昼夜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1、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2、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收集证据;3、根据实验的情况修正自己的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积极参与讨论,并发表有根据的解释是重要的;2、认识到同一现象,可能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需要用更多的证据来加以判断;3、培养主动探究,积极合作的态度。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课《温与水的变化》教案
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课《温与水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温度可影响物体的状态变化,并掌握水的三种状态变化:液态、气态、固态。
2.能够简单描述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和相关概念。
3.通过实验和观察,探究温度变化对物体状态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掌握水的三种状态变化和相关概念。
2.了解温度的影响,探究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1. 水的三种状态变化通过绘制物质状态三角形,导入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让学生通过观察、描述及实验,感知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过程,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2. 温度与物质状态变化通过多组实验及观察,让学生直观感受、探究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规律,了解水的三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化的条件及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验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
1.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及观察,了解温度对物质状态变化的影响规律,增强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讲授教学法:通过导图、图片等方式,讲解物态变化规律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天气预报、切冰块和烧水等活动,导入水的三种状态及其温度与状态变化的关系。
2. 知识讲解通过图片、PPT等方式,讲解水的三种状态,相关概念及实验探究方法。
3. 实验操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过程。
实验一:制冰实验 1.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冰盘,放入冰箱制冰,观察记录制冰的温度变化; 2. 探究制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其与水的状态变化的关系。
实验二:蒸发实验 1. 将一定量的水倒入容器中; 2. 点燃酒精灯,将底部的容器烧热; 3. 将热的容器覆盖在盛水的容器上,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4. 探究蒸发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及其与水的状态变化关系。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掌握的知识点及实验结论,概括出生活中其他常见物质状态变化及其温度条件和过程。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制作一个保温杯,了解保温杯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详细的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也融入了相关的科学知识,如热传递、保温材料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热传递、保温材料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他们动手能力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在实践中,可能对一些细节处理不够到位,需要老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保温杯的制作方法。
2.使学生了解保温杯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提升学生对于科学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保温杯原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实践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然后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制作保温杯的材料:不锈钢杯、保温材料、胶带等。
2.准备相关的科学知识PPT。
3.准备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保温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保温杯能够保温?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保温杯的原理和制作步骤。
保温杯的原理:热传递、保温材料。
制作步骤:不锈钢杯、保温材料、胶带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如杯子口的处理、保温材料的填充等。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后,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师提问:你们制作的保温杯能保温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制作保温杯吗?让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温杯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温度与水的变化》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以及温度对水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水的变化也应该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温度对水变化的影响可能还没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自己去发现温度对水变化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2.让学生了解温度对水变化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水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
2.实验操作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自己发现温度对水变化的影响;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试管、热水、冷水、温度计等。
2.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温度对水变化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温度对水变化的影响。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水在其他条件下的变化。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与本节课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仅供参考,具体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优质课教案
教科版5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五年级下科学第四单元的第7课《做个保温杯》。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保温杯的原理,并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保温杯的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是,对于保温杯的原理和制作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保温杯的原理,并激发他们动手制作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保温杯的原理,知道如何制作一个保温杯。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提高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保温杯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制作保温杯的技巧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保温杯的原理。
2.演示法:通过直观的演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保温杯的原理。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保温杯,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保温杯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
2.保温杯的实物或图片。
3.制作保温杯的材料和工具。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保温杯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保温杯,激发他们的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保温杯是如何保温的吗?”让学生思考保温杯的原理。
2.呈现(10分钟)讲解保温杯的原理,让学生明白保温杯是如何保温的。
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保温杯的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发制作保温杯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分组合作,亲自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保温杯的制作技巧和方法。
4.巩固(5分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自己的制作过程和心得。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热》教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热》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热》是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温度、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了解热传递的规律,探索物质在热作用下的性质变化。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实验、探究、思考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周围的热现象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理解热量、温度变化等概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自己发现和总结热现象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认识温度、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了解热传递的规律,能用科学术语描述热传递过程。
3.让学生探索物质在热作用下的性质变化,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温度、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2.热传递的规律及热传递过程的描述。
3.物质在热作用下的性质变化。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发现和总结热现象的规律。
2.探究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讲授法:教师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提供理论支持。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火柴、热水、冷水等。
2.教学课件:热现象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3.教学素材:实验报告单、思考题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热现象实验,如热水变凉,引导学生关注热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视频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温度、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热水会变凉?热量是如何传递的?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观察和记录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温度、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温度、热量和温度变化之间关系的理解。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球的运动》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意义,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地球的运动的理解可能还比较肤浅,需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例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讲解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
2.自制地球运动演示仪。
3.PPT。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的内容,如“太阳是什么?”、“太阳对地球有什么影响?”等,以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太阳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和自制地球运动演示仪,向学生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和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一台地球仪,让学生亲自操作地球仪,观察和体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什么?”、“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久?”等,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例,如“日出日落的原因是什么?”、“四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以巩固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拓展问题,如“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讨。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热》教学设计(新版)16
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教学设计(新版)16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的教学内容。
本课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活动,让学生探究物体的冷热变化,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以及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热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所欠缺,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对热的认识。
同时,学生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本课中进行重点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知道物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2.学会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并能正确读数。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科学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观察和理解。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解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交流,提高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实验器材(如热水、冷水、温度计、气球等)。
2.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热现象的图片,如热水沸腾、冰块融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激发学生对热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温度变化时的变化情况。
如热水会使气球膨胀,冷水会使气球收缩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身体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引导学生理解温度对物体状态的影响。
5.拓展(5分钟)讲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观察温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化对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和温度计使用方法的认识。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规律,并探索地球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本单元内容丰富,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地球的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深入理解和运用地球运动的知识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影响因素和实际应用可能尚未形成清晰的认识,需要在教学中加以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及规律。
2.地球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球运动的相关问题。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
2.准备实验器材,如地球仪、陀螺等。
3.设计好教学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地球运动的动画,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确地球运动的规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地球仪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球运动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讨论,分享实验心得,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运动的概念和规律。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3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3证明地球在自转》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三课,主要内容是证明地球在自转。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地球自转的证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地球的运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证据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去发现地球自转的证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地球自转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与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证据。
2.观察和实验方法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地球自转的证据。
2.实验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自验证地球自转的证据。
3.合作交流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分享观察结果。
六. 教学准备1.地球仪:用于展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实验材料:如陀螺、乒乓球等,用于模拟地球自转。
3.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地球的运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如:“地球除了绕太阳公转,还有其他运动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同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地球自转与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利用陀螺、乒乓球等材料,模拟地球自转。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实验结果,让学生说明地球自转的证据。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地球自转的现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3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4.3证明地球在自转》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通过一系列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证明地球自转的存在。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丰富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他们对地球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证明地球自转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地球自转的证据。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证明地球自转的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球自转的概念及证据。
2.运用科学知识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实验法: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地球自转的证据。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地球仪、陀螺、计时器等。
2.教学课件:地球自转的相关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和陀螺,引导学生思考:地球和陀螺有什么相似之处?它们是否都在进行某种运动?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地球自转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地球自转的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地球仪的自转现象。
每组选一个代表进行汇报,描述地球仪自转的过程和特点。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我们如何证明地球在自转呢?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科学知识,思考证明地球自转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学生分组分享讨论成果。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地球自转的概念和证据。
7.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第1课《昼夜交替现象》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昼夜交替现象》是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整个单元的基础。
本课围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说——验证假说——提出可能的解释”这一主线开展,本课设计了三个有层次的活动:一是学生自由发表有关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说,让学生从熟悉的昼夜现象开始研究地球的运动,试着从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入手,来解释昼夜现象;二是做有关昼夜现象的模拟实验,让学生借助光照射到球体上,会在球体上形成亮面和暗面,来模拟昼夜交替现象,探究形成球体上亮暗交替现象的多种可能性——发光物体与球体的多种运动模式。
学生的解释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所有的解释都要求得到模拟实验的证据支持;三是根据模拟现象提出有根据的多种可能的解释,并对这些解释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运用示意图对昼夜现象的形成进行解释。
日地运动的示意图可以较直观地表现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运动关系,也有利于学生的分析。
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初步认识到日地之间的相对圆周运动形成了昼夜现象。
【学情分析】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少数学生虽然了解昼夜交替现象,知道“地球在自转并且围绕太阳公转”这一科学事实,但都是通过书籍、电视等渠道获取的,知识是以零碎的形式存在,没有完整、有序地建构,因此说学生对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真正原因是困惑不解的。
五年级的学生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对周围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
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习的起点,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1.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初步理解昼夜交替现象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3.能积极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且进行验证。
4.能做好模拟实验和运用实验搜集证据。
5.培养主动探究、敢于质疑、积极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运用模拟实验、直观演示、画示意图等方式解释极昼极夜现象。
20017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哪个传热快》教案教学设计(2021年出版)
2017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021年出版)第四单元第6课《哪个传热快》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包含两个活动。
木勺、塑料勺、金属勺的导热快慢,铜、铝、铁等金属材料的导热性能比较。
通过对不同材料导热性能的比较,建立学生对于“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这一初步认识。
学生们通过交流活动,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说前面几课的研究活动突出的是热传递方式的探究,那么本课中“哪个传热快”这一活动,注重的则是导热性能的比较。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了解不同物体的传热性能是不同的,从而为下一课《做个保温杯》积累知识和经验。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2.从热量的传递角度认识效率。
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基于所学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
2.熟练操作不同材料物体的导热性能试验。
3.运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从实验证据中发现物体导热性能的差异。
4.能够分析制造某种物品时选择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1.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3.关注科学调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乐于进行科学的调查。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发现材料因为导热性能的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
2.了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
教学重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难点:学生能明确对比实验的关键要素,能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对比实验的设计。
课前准备:PPT课件、塑料勺、木勺、钢勺、杯子、热水、蜡烛油、感温油墨、铁丝、铝丝、酒精灯、护目镜、记录表、科学活动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教师PPT出示图片。
提问:这些厨房里的用品,哪些传热快?哪些传热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汇报交流。
教师继续提问: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在传热方面有什么不同?通过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展示厨房中的工具和工作情形,让学生们思考生活中不同的材料在传热性能上是否有差异。
2017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2021年出版新教材)
【2021年出版新教材】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热》全单元教案目录4.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的第1课。
热的物体温度高,冷的物体温度低,要分析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热学问题,就要从物体的问题变化和测量开始。
本课教材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我们已经观察过水的沸腾和凝固成冰的现象,水的这些变化与什么有关。
”第二部分——探索,首先让学生回忆并整理水形态的变化与温度的关系;其次是学生设计和进行“在持续加热、停止加热和继续加热情况下,观察和记录水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停止加热后,水的状态和温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水的沸腾过程跟什么有关”等问题的看法,希望学生发现水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第四部分——拓展,引导学生继续探索水从常温持续下降到0℃以下,以及从0℃上升到常温后,水会发生什么变化。
作为《热》单元的起始课,本课以学生的前概念为起点,通过探究温度的变化和水的形态变化,了解到温度变化表示热量在传递,完善“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这一科学概念,并感受到科学探究的乐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等。
2.理解热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热量变化导致了物体温度变化。
3.分析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情况,知道水的凝固点和沸点。
科学探究目标:1.尝试从事物的变化以及相互关系的角度中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
2.基于所学的知识,对研究问题作出假设,说明假设的依据。
3.制定比较完整的探究计划,用酒精灯、三脚架等组成加热装置,开展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探究活动。
4.通过持续加热和停止加热,记录水沸腾后的温度变化和形态变化,用证据来检验自己的假设,与同学交流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5.对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发现谁的温度、形态变化跟热量有关。
科学态度目标:1.形成对热量与水的温度变化。
形态变化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科版(2017秋) 五年级下册4-5 热在水中的传递 教案
5.热在水中的传递【教材简析】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热是可以传递的,传递方式有三种。
而本节课是让学生具体认识其中的一种热传递方式:热对流。
热对流是流体各部分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匀而产生宏观上相对位移的一种物理现象,是热传递的基本方式之一。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由于水和空气都是能流动的物体,进一步推想出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最后了解热对流在生活中的应用。
聚焦板块,展示的是水沸腾的图片,这是利用每个学生烧开水的经历,让学生从生活经历开始,聚焦在“热在水中是如何传递的?与在金属中的传热方式相同吗?”问题上。
探索板块,共分两个部分,一是探究试管中发生的对流现象,二是探究烧杯中发生的对流现象。
在研究水的对流实验中,使用了感温粉末、红墨水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感知认识水的对流,整个探究活动也因此显得生动有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研讨板块,包括二个研讨问题。
研讨问题 1:试管中的水是如何传热的?这里需要学生以图形和符号形式展示试管中水的传热方式。
研讨问题 2: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都会变热吗?热是怎样传递到这杯水的各个部分的?需要学生经过讨论后得出:热对流是使热量由高温流体转移到低温流体的现象。
拓展板块,拓展了冬天在房间使用取暖器时,房间里空气是怎样变热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画出空气受热后的运动路线图。
【学情分析】许多学生都观察过水加热的过程。
他们已经知道水受热后温度会升高。
学生在三年级的学习中也已经知道了水结冰时的温度和水沸腾时的温度,但他们不清楚在加热试管和烧杯底部时,热量在水是怎样传递到各个部分的。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在感温粉末或红墨水的帮助下,观察、了解到热在水中传递的方式,进而分析热在空气中传递的情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热在水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发现热对流的应用。
2.理解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递热。
20017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案教学设计(2021年出版)
2017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2021年出版)第四单元第7课《做个保温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旨在探究保温杯和保温瓶内胆的原理,揭示其中关于热的物理规律。
保温杯一般是陶瓷或不锈钢的,设计有真空层,顶部带盖,密封严实,是从热传递的多个方面去研究设计的,做到尽量减少热量的损失,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
本课所设计的活动其实是观察常用材料的导热性能,说出它们的主要用途,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中保温、散热等技术的应用。
本课有三个活动:活动一是将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倒入不锈钢杯、陶瓷杯、塑料杯中,测量哪一杯水凉得慢,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吸热快,散热也快,是热的良导体;塑料吸热慢,散热也慢,是热的不良导体。
活动二是测量比较各种方法的保温效果,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各种材料的保温效果进行观察比较,明白制作保温杯该选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
第三个活动时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并通过存放冰块,检测保温杯的效果。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可以作为本单元的一个嵌入式的评价内容。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任何设计都不是完美的。
一个设计在某一方面是最好的,在其他方面可能就有缺陷。
在设计时,如成本、安全性、外观、环境影响以及方案失败等其他因素也是需要考虑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3.保温、散热技术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3.尝试自主设计产品,在研究后改进产品。
4.创作科学小论文等呈现保温杯探究的过程与结论。
科学态度目标:1.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2.关注他人的探究成果,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经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保温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2.讨论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
3.感受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1、昼夜交替现象 教学目的: 1、对昼夜交替现象能作出自己的解释。 2、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模拟实验,研究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 3、和小组同学分工协作,做好模拟实验。 4、在实验过程中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5、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 教学重点:设计模拟实验验证假设。 教学难点:解释地球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的原理。 教学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手电筒(蜡烛)、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每天早上,太阳从东边冉冉升起,每天晚上,太阳又从西边落下……就这样,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2、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昼夜为什么交替出现?关于昼夜,你知道哪些?还有什么问题? 二、提出问题: 1、交流:地球上为什么会有昼夜现象?昼夜现象为什么交替出现? 2、解释:哪些情况可能出现昼夜交替?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④地球自转。 3、讨论:哪一种解释是正确的?我们怎样知道哪种解释是正确的呢? 三、实验探究: 1、 演示实验: (1)如果让乒乓球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2)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 2、学生分组实验。 (1)对以上四种假设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看这四种假设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2)小组分工合作进行模拟实验。 3、交流汇报。 分小组汇报研究结果。 4、讨论: 这些解释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四、小结: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很多情况都会使地球上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昼夜交替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同学们也可以查阅一下相关的资料,看看科学家是怎样研究得出结论的?把你们的资料和全班同学交流。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①地球不动,太阳绕着地球转; ②太阳不动,地球围着太阳转; ③地球围着太阳转,同时自转; ④地球自转 教学后记: 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教学目的: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观点及其内容。 2、认识到对同一种现象可能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科学的观点是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 3、对收集到的资料能进行批判和借鉴。4、通过认识科学家对昼夜现象的解释,修正自己对昼夜现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教学难点:认识科学观点和证据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图片、课件及文本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我们通过实验已经知道,教科书上提出的四种假设有可能使地球上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对昼夜交替的现象,人类经历了怎样的认识过程呢? 2、阅读教科书,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 二、认识“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及其证据: 1、全班交流:托勒密的“地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2、全班交流:哥白尼“日心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怎样解释他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的观点及其解释?他的观点能解释昼夜现象的成因吗? 3、讨论交流:“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日心说”是怎样反驳“地心说”的?“日心说”的证据充分吗? 4、思考:如果按照这两种观点来做模拟实验,都能发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吗? 三、修正自己的观点: 1、小组交流:根据以上的资料,我们对昼夜现象的解释有什么变化?2、全班交流:要排除哪一种解释?保留哪一种解释?为什么? 板书设计: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地心说 日心说 教学后记: 3、证明地球在自转 教学目的: 1、知道摆具有摆动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 2、制作一个简易的“傅科”摆,知道“傅科”摆摆动后,与地面的刻度盘会发生“偏移”。 3、用收集到的证据来解释昼夜交替出现的原因。 4、认识到地球自转虽然不能直接观察到,但是能通过实验证实。 教学重点:摆的特点。 教学难点:傅科摆的原理。 教学准备:单摆一个,支架一个,圆盘一个,有关“傅科摆”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认识摆的特点: 1、谈话: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但是人们对他的观点表示怀疑,因为没有人能看见地球在自转。现在,我们能通过人造地球卫星看见地球的自转,但是古代人们是怎样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在自转的呢? 2、演示:(出示一个单摆)摆的方向能保持不变,我们今天也来做一个类似的实验。 (1)用铁架台做支架,挂上一个摆。 (2)将铁架台放到一个圆盘上,先让摆摆动起来,然后慢慢转动圆盘,看摆的方向改变了吗?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摆具有摆动的 方向保持不变的特点。6、思考:如果地球表面竖立一个巨大的摆,当地球这个圆盘转动后(自转),会出现什么现象?(摆的方向偏移) 反过来,如果真的有这样一个摆,而且摆动的方向发生了偏移,又说明了什么?(地球自转) 二、认识“傅科摆”: 1、阅读教科书,认识傅科摆。 2、讨论:傅科摆有什么特别之处?傅科摆摆动后发生可什么现象?它为什么能证明地球在自转? 三、交流: 1、全班交流关于地球自转的资料。 2、阅读课文P92页资料库中《地球自转会产生哪些突出现象?》 3、补充由于地球自转发生的河流偏移等现象。 四、解释:对前面关于昼夜交替现象的解释,我们保留哪些?排除哪些?为什么?板书设计 证明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地球自转 教学后记: 4、谁先迎来黎明 教学目的: 1、知道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2、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的,自转的方向和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3、知道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不同地区的时差是由于经度不同决定的。 4、体验领会相对运动,并能用相对运动的观点来解释天体的运动。 5、体会到物体的运动要从多个角度来认识。 教学重点:认识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西向东自转而形成的。教学难点:理解相对运动。 教学准备:两张小卡片,水彩笔,大地球仪;世界时区图,转椅。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1、谈话: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球是怎样自转的呢? 2、思考:我国的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二、模拟实验: 1、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的位置关系: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 2、请一组同学面向外拉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请两位同学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再请一位同学当“太阳”;先按照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转圈,看谁先看见太阳;然后再自东向西(顺时针)方向转动,看谁先看见太阳。3、小结:如果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北京先看见太阳;如果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乌鲁木齐先看见太阳。 三、认识相对运动: 1、思考:地球的自转方向到底是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 2、回忆:汽车向前运动时,车窗外的景物怎样运动?车窗内的景物呢?汽车后退时,车窗外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的车窗内呢? 3、体验:坐在转椅上,让转椅逆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怎样运动?转椅顺时针运动时,周围的景物又是怎样运动? 3、联想:如果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大转椅,我们会看见太阳等天体东升西落,那么转椅是怎样转的? 4、阅读教科书P80页。 5、解释:北京和乌鲁木齐谁最先迎来黎明?(北京) 四、认识时区及时差: 1、问题:北京比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北京比乌鲁木齐早几个小时看见太阳呢? 2、出示世界时区图,找出北京和乌鲁木齐所在的时区。 3、阅读P81页资料,小组讨论:北京、巴黎和纽约谁先迎来黎明?相差多少小时? 五、总结地球运动的特点: 自转证据:太阳、月亮东升西落;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24小时。 六、课外作业:观察北极星和北斗星的位置。 板书设计: 谁先迎来黎明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周期为24小时(一天)教学后记: 5、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教学目的: 1、知道天空中的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运动,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因为地球自转的结果。 2、能根据已知“北极星相对不动”等事实证据,推测地球绕地轴自转,而且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3、做模拟实验研究北极星。 4、主动和小组同学合作探究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5、体会到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有助于更好地解释现象。 教学重点: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难点:北极星看上去“不动”的原因。 教学准备:硬纸片两张,水彩笔,地球仪,转椅,四季星座运行图。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 谈话:人们在夜间观星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北极星不动,而其他的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 二、探究北极星为什么“相对不动”: 1、看图:(P82页两副图)这两副图有什么相同之处? (1)星星都在怎样运动?是否都有一个“圆心”? (2)“圆心”是否在天顶位置?是不是与天顶有一定的倾斜角度? 2、讨论:照片中为什么北极星保持“不动”? (1)小组交流 (2)模拟实验一:在一个纸板上画出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等星星,然后转动纸板,观察北极星是否不动,其他星星都围绕北极星运动。再用一个纸板当作地平线,然后旋转纸板,观察,哪些星星能被观察到,哪些不能被观察到,从这现象中能想到什么?(3)模拟实验二:地球在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所以我们在夜间能看见星星东升西落,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怎样能在自转的地球上看到北极星“不动”呢? 用一个转椅代表地球,在教室墙上贴一颗星星当作北极星,请一位同学坐在转椅上,当眼睛盯着北极星看时,北极星好像是不动的,如果视点落在哪一颗星星上,周围的星星就会围绕哪一颗星星运动。 (4)观察陀螺运动,想象:陀螺转动时,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能想象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吗?(5)模拟实验三:在一个球上贴几个小人,代表地球上的人,让球自转的同时,想办法让小人能看见教室一面墙上的“北极星”不动。 (6)阅读P83页的资料,研讨一年中北极星“不动”的原因。 三、拓展: 1、观察地球仪,思考:地球仪有什么特点?为什么铁轴要做成倾斜的 2、交流:地球自转还有什么特点?填写P83页的表格。 板书设计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 地轴始终是倾斜的 教学后记 6、地球在公转吗 教学目的: 1、知道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公转的周期是365天(一年)。 2、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在视觉位置差异。3、能和小组同学合作做地球公转的模拟实验,并认真观察,收集证据,进行记录。 4、体会到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