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三版精品讲义】第五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30页,本讲稿共77页
综上所述,可以写出下列一组概括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方程组:
▪
Cp=K(i,w,u)Yp
▪
Y=Yp+Yt
▪
C=Cp+Ct
其中Y代表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收入,而Yp代表持久性收入,Yt代表暂
时性收入,同理C便表示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消费开支,而Cp代表与持久性
收入相应的持久性消费开支,即具有经常性的消费开支,而Ct代表与暂时性收入
第33页,本讲稿共77页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最简单经济体系的基本假定
▪ ①两部门(居民户和企业)经济,不考虑政府 和对外贸易的作用;
▪ ②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考虑利率对国民收入 决定的影响;
▪ ③企业利润全部分配,没有折旧; ▪ ④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考虑总供给对国
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
第1页,本讲稿共77页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均衡产出概念
▪ 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 ——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
第2页,本讲稿共77页
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 总支出。
▪ Y=C+I (C+I=总支出[AE]) ▪ Y——收入 ▪ 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
第29页,本讲稿共77页
(四)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基本内容:
弗里德曼认为,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严格 区分两种收入:一种是暂时性收入,另一种是持久性收入。与之相适应,消费也应该 区分为暂时性消费和持久性消费。暂时性收入是指瞬间的、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 质的现期入,如工资、奖金、遗产、馈赠、意外所得等等;而持久性收入是与暂时的 或现期的收入相对应的、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性收入,它实际上是每个家庭或个 人长期收入的一个平均值,是消费者使其消费行为与之相一致的稳定性收入。至于这 个持久期限究竟长到何种程度,弗里德曼认为最少应是三年。
综上所述,可以写出下列一组概括持久性收入假说的方程组:
▪
Cp=K(i,w,u)Yp
▪
Y=Yp+Yt
▪
C=Cp+Ct
其中Y代表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收入,而Yp代表持久性收入,Yt代表暂
时性收入,同理C便表示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实际消费开支,而Cp代表与持久性
收入相应的持久性消费开支,即具有经常性的消费开支,而Ct代表与暂时性收入
第33页,本讲稿共77页
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 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
一、最简单经济体系的基本假定
▪ ①两部门(居民户和企业)经济,不考虑政府 和对外贸易的作用;
▪ ②企业投资是自发的,不考虑利率对国民收入 决定的影响;
▪ ③企业利润全部分配,没有折旧; ▪ ④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不考虑总供给对国
民收入决定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
第1页,本讲稿共77页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均衡产出概念
▪ 均衡产出[Equilibrium Output] ——与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 或与社会总支出相等的产出。
第2页,本讲稿共77页
二、两部门经济均衡产出的条件
▪ 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 总支出。
▪ Y=C+I (C+I=总支出[AE]) ▪ Y——收入 ▪ 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
第29页,本讲稿共77页
(四)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基本内容:
弗里德曼认为,要正确分析人们的消费行为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就必须严格 区分两种收入:一种是暂时性收入,另一种是持久性收入。与之相适应,消费也应该 区分为暂时性消费和持久性消费。暂时性收入是指瞬间的、非连续性的、带有偶然性 质的现期入,如工资、奖金、遗产、馈赠、意外所得等等;而持久性收入是与暂时的 或现期的收入相对应的、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性收入,它实际上是每个家庭或个 人长期收入的一个平均值,是消费者使其消费行为与之相一致的稳定性收入。至于这 个持久期限究竟长到何种程度,弗里德曼认为最少应是三年。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22
解法二:
a i0 (G0 b.TR b.T0 ) ( X 0 M 0 ) y * 1 b(1 t ) m
Y =(30+60+50-0.8×50+50)/(1-0.8+0.05)
=150/0.25 =600
23
第四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与乘数原理
乘数效应:在一个由总需求确定总产出的经济 里,如果某个需求部门有一个较小的变动,该 变动就会影响整个经济中的其他部门,从而使 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在各个部门都发生变动,这 个变动的总和,就是乘数效应。
5
第二节 简单经济关系假定与均衡产出 一、简单经济关系的假定 1、两部门经济 2、假设不论需求量有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 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6
二、均衡产出
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被称为均衡产出 或均衡收入。
7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1、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31
3、税收乘数
a i g bT bTR y 1 b
kT = y/ T= dy/dT= -b/(1-b)
即1元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变动量。
例如,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那么,税收乘数就 是: kT = = -0.6/(1-0.6) =-1.5 在这个例子中,减税1元可使均衡收入增加1.5元。 反之,增税1元可使收入减少1.5元。 税收乘数为负数,表明收入随税收增加而减少,随 税收减少而增加
得出Y=750,以下同,从略。
10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I=S 公式法:
i =s=y-c
s=-a+(1-b)y y=(a+ i)/(1-b)
宏观经济学精品课件 高鸿业 第五版 第三章 第一、二节
3、MPC+MPS=1 证: ∵ △y= △c+ △s ∴ △y/ △y= △c/ △y+ △s/△y =MPC+MPS=1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总,但基本形状相似。 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是影响社会消费函 数的主要因素。 国民收入分配越不均等,社会消费曲线 就越向下移动。反之亦然。
例2 求例1中A~F各点的APC和MPC。 解:A:APC=100/0=∞; B:APC=150/100=3/2 C:APC=200/200=1; D:APC=250/300=5/6 E:APC=300/400=3/4 F:APC=350/500=7/10 MPC全部等于1/2。
C($)
C=y
500
400
300 200
C=100+0.5y E
100
0 -100 100 200 300 400 500
S=s(y)
y($)
5、消费函数曲线特点
(1) 45度线表示c=y,E点为收支相抵点。 (2) 消费函数线到45度线的距离表示储 蓄额。 (3) c=c(y)一般为曲线关系 (4) 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 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增加的消费量。 MPC=△c/△y=dc/dy
二、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
1、储蓄函数表示储蓄水平与收入水平 之间的关系,函数式为 s=s(y) 且 s= y – c 当c=α+βy 时, s= y – c = y – (α+βy ) = – α+(1 – β)y
06559_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件讲义
2024/1/28
36
总需求曲线推导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需求曲线推导
总需求曲线描述了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经济 体中所有消费者和投资者愿意并能够购买的 总需求量。它基于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行 为和投资理论,结合宏观经济学中的货币市 场和外汇市场等因素推导而来。
影响因素分析
总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消费者支 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以及货币 供应量等。例如,消费者支出的增加会提高 总需求;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降低利率,进 而刺激投资支出和总需求。
紧缩性财政政策
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降低 总需求。
紧缩性货币政策
提高利率,减少货币供应,抑制 总需求。
20
通货膨胀定义、类型及治理措施
价格管制
通过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直接干预和 控制。
增加供给
通过鼓励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 等方式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供给。
2024/1/28
21
经济增长源泉、影响因素及政策选择
研究对象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 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任务
宏观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总体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国民经济收入决定 的基本规律,并对宏观经济现象的变化、发展和结果作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以及为政府制定 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内外均衡概念及关系
阐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定义、内涵及其相互关 系。
开放经济条件下内外均衡冲突
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可能 存在的冲突及其原因。
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
探讨如何通过政策搭配实现内外均衡,包括财政政 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的协调与配合。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课件
• 1.最简单经济关系:四点假设
(1)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 不存在政府、外贸。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
(2)投资是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 (3)社会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4)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0,
由以上假设可以得到,GDP=NDP=NI=PI。
同理, 有Δy = Δc + Δs;
两边同除Δy,则 Δy/Δy = Δc/Δy +Δs/Δy
即: MPC + MPS = 1 推断:若MPC递减,那么MPS必递 增。
c,s Poor A
c=c(y)
Rich
a
450
s=s(y)
-a
y0
y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
35
可整理ppt
储蓄与消费的互补——函数曲线
偏离均衡点的两种情形: y>AE,IU>0,非意愿 存货增加,减产 y<AE,IU<0,厂商库 存减少,增产
可整理ppt
3.投资=储蓄
均衡时: E=y E=c+i y=c+s
c + i = c + s ∴ i = s
意义: 经济要达均衡,则: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宏观经济 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10000 10000 890 11000 10850 850 12000 11600 750 13000 12240 640 14000 12830 590 15000 13360 530
△Y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0
MPC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1)22假设:只有居民和厂商。 不存在政府、外贸。 消费和储蓄在居民;生产和投资在厂商。
(2)投资是外生的,即不随利率和产量而变。 (3)社会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变动,使供求相等, 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4)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0,
由以上假设可以得到,GDP=NDP=NI=PI。
同理, 有Δy = Δc + Δs;
两边同除Δy,则 Δy/Δy = Δc/Δy +Δs/Δy
即: MPC + MPS = 1 推断:若MPC递减,那么MPS必递 增。
c,s Poor A
c=c(y)
Rich
a
450
s=s(y)
-a
y0
y
消费曲线与储蓄曲线
35
可整理ppt
储蓄与消费的互补——函数曲线
偏离均衡点的两种情形: y>AE,IU>0,非意愿 存货增加,减产 y<AE,IU<0,厂商库 存减少,增产
可整理ppt
3.投资=储蓄
均衡时: E=y E=c+i y=c+s
c + i = c + s ∴ i = s
意义: 经济要达均衡,则:
计划投资=计划储蓄, 是宏观经济 要考虑的前提条件。
10000 10000 890 11000 10850 850 12000 11600 750 13000 12240 640 14000 12830 590 15000 13360 530
△Y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20
MPC
0.89 0.85 0.75 0.64 0.59 0.53
宏观经济学讲义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可整理ppt
13
二、消费与储蓄
㈠消费函数
决定消费支出的因素包括诸如可支配收入、商品价 格、个人偏好和社会风尚以及利率的高低、未来预 期收入、收入分配状况等等,其中收入的高低是最 重要的因素。设在决定人们消费的众多因素中,除 收入以外的其他因素给定不变。
则消费函数可记为c=c(yd),意指人们的消费支出 是其可支配收入的函数,消费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可整理ppt
22
其他比较重要的收入假说(二)
——相对收入假说:由杜森贝利提出,认为:① 人们的消费会相互影响,有攀比倾向,即"示范 效应",人们的消费不决定于其绝对收入水平, 而决定于同别人相比的相对收入水平;②消费有 习惯性,某期消费不仅受当期收入影响,而且受 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和最高消费的影响。消费 具有不可逆性,即所谓"棘轮效应"。
▪ MPC=△c÷△yd (0<MPC<1)
可整理ppt
15
二、消费与储蓄
㈠消费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 人们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递减,收入越是增加,收入 增量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用于储 蓄的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c
450线
c =c(yd) E
0
yd
可整理ppt
的均衡就是实际国民收入的均衡。
模型的特点即所分析的支出 是意愿的或事前计划的支出, 这是人们在拥有既定收入的情况 下所愿进行的支出。
可整理ppt
9
3、凯恩斯就业理论体系
凯恩斯 的国民 收入决 定理论
消费C
收入水平y
消费函数 C=f(y)
平均消费倾向C/y 边际消费倾向ΔC/Δy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课件
解:Y=C+I+G= 100+0.8yd+50+200 =100+0.8(Y-0.25Y+62.5)+250
Y=1000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15
• 假如上例中将比例税更换成固定税,且税收T=250,请计算均衡的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16
(2)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I+G=S+T
y2a0i0g2bT 0bT0R 1b
y y2 y1 g 2 g1 g
•
1b 1b
•
kg =y/ g = 1/(1-b)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30
• 或者kg =y/ g =dy/dg= 1/(1-b)
• 例如,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那么,政府支出 乘数就是: y/ g = 1/(1-0.6)
26
1、投资乘数
定义: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 k i =y/ i
推导(b=0.8, △i=100, △y=? ) 支出:100(玻璃) 80(衣服) 64(食品) 51(花店)…
收入: 100(玻璃店)80(衣店) 64(食品店)51(花店)…500
△y=100+100×0.8+100×0.8×0.8+…+100×0.8n1
• 因为:总支出=c+i+g 总收入=c+s+t • 所以:i+g=s+t 其中t 为税收,有两种:定量税T0;比例所得税t=t(y)
s+t
s+t’
i+g
s+t
E’
E
Y=1000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15
• 假如上例中将比例税更换成固定税,且税收T=250,请计算均衡的 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16
(2)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I+G=S+T
y2a0i0g2bT 0bT0R 1b
y y2 y1 g 2 g1 g
•
1b 1b
•
kg =y/ g = 1/(1-b)
宏观经济学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及乘数原理
30
• 或者kg =y/ g =dy/dg= 1/(1-b)
• 例如,如果边际消费倾向是0.6,那么,政府支出 乘数就是: y/ g = 1/(1-0.6)
26
1、投资乘数
定义:收入的变动与引起这种变动的投资变动的比率。 k i =y/ i
推导(b=0.8, △i=100, △y=? ) 支出:100(玻璃) 80(衣服) 64(食品) 51(花店)…
收入: 100(玻璃店)80(衣店) 64(食品店)51(花店)…500
△y=100+100×0.8+100×0.8×0.8+…+100×0.8n1
• 因为:总支出=c+i+g 总收入=c+s+t • 所以:i+g=s+t 其中t 为税收,有两种:定量税T0;比例所得税t=t(y)
s+t
s+t’
i+g
s+t
E’
E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消费函数 —— 指家庭C=消a+费bY支d 出与决定消费
的各种因素间的依存关a:自系发。消一费,般不情由况收入下决,定只的
表明消费与收入之间支出的,依是存人关们生系活。必需的衣食住
• 即:C = f(Y) 行等基本需求部分。
bYd:引致消费,直接由收入
•
决定的消费。
• 储蓄函数 —— 表明S=储-a+蓄(1-与b)收Yd入之间的依存关
• 二部门经济模 型
• 三部门经济模 型
• 四部门经济模 型
两部门经济循环(储蓄与财富)
• 1.简单的经济情况:
(1)提供生产要素 要素市场
家庭部门
(2)支付报酬 (3)购买产品
企业部门
产品劳务市场
(4)商品提供
国民收入的货币流程:
厂商
支付报酬(总收入) 购买产品(总支出)
家庭
投入市场:总产出 总收入 (AS)
3.3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的决 定
• (一)有效需求 • —— 是指商品的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达
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 有效需求 < 充分就业时的总需求 • 即:“有效需求不足”
•
过去有一个蜜蜂王国,一度因繁荣昌盛而名震天下。
开始,王国的蜜蜂贪图享受,任意挥霍。为了满足一部分蜜
蜂无穷无尽的欲望,大批蜜蜂日夜劳作,制造了很多精巧的
• C=100+0.75Y (假定T=0,则Yd=Y)
• I=I0=50
结论:均衡国民收入会随着自
• 均衡时 总供给=总需求发支出的增大而提高,随着边
际储蓄倾向的提高而减少。
• 即Y=C+I=100+0.75Y+50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C+I C=a+bY I=I0
1 Y 1 b (a I0)
• 作图法: • c=a+by(消费方程)
c+i
E
a+i
45度
0
Y*
c+i c
y
9
例: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为50,求均衡收入、 消费和储蓄?
解法1: y=(a+ i)/(1-b) =(100+50)/(1-0.8) =750
图形表示
总支出
45o
o
C+I+G+(X-M) C+I+G C+I C
Y* 总收入 Y
例: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30+0.8Yd,净税收T0=50,投资I= 60,政府支出G=50,净出口函数NX=50-0.05Y,求均衡收入?
21
解法一:可支配收入 Yd=Y- Tn =Y-50 消费 C=30+0.8(Y-50)
Y a I0 G0 b.TR bT0 1 b(1 t)
13
总支出 (C+I+G)
45o
o
C+I+G C+I C
Y*
总收入 Y
例: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 =50,政府购买支出g =200,政府转移支付tr =62.5(单位均为10亿美元),比例税t =0.25。 求均衡收入?
解:Y=C+I+G= 100+0.8yd+50+200 =100+0.8(Y-0.25Y+62.5)+250 Y=1000
15
• 假如上例中将比例税更换成固定税,且税收T=250,请计算均衡的 国民收入?
16
(2)使用S函数决定收入 :I+G=S+T
• 因为:总支出=c+i+g 总收入=c+s+t • 所以:i+g=s+t • 其中t 为税收,有两种:定量税T0;比例所得税t=t(y)
4
(3)马歇尔认为,利率的决定取决于资本的供求, 而资本的供求是利率的函数。凯恩斯则认为,利率 是由货币的供求决定的,从而建立了新的利率理论。 (4)由于利率的高低是由货币供求决定的,因此货 币供应量的变化会通过利率的变化导致投资的变化, 进一步导致国民收入的变化。因此,货币供应量的 变化,通过利率这一中介,影响到经济中的价格水 平,也影响到实际国民收入的数量和结构的变化。 因此,货币不再呈“中性”。
进口: M=M0 +mY (自发性进口、诱发性进 口)
m:边际进口倾向
y 入 水出公a平口式 i0无:法 (明取:G0显决1b关于b.T(R1系一tb),国.T0m故的) * 市(XX=0场X竞M00争) 实YCTI力M====I=T,Ca0M+,0+Gb与I+0(+=tY+该GYG-mT+0国Y+(,XTX收-R=MX))0
5
第二节 简单经济关系假定与均衡产出
•
一、简单经济关系的假定
•
1、两部门经济
•
2、假设不论需求量有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
供相应的供给量。
•
3、假定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
6
二、均衡产出
• 和社会总需求相等的产出被称为均衡产出或均衡收入。
7
第三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1、两部门的收入决定 (1)利用消费函数 公式法:
s+t
s+t’
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
s+t
E’
E
i+g
y
Y2 Y1
三部门经济收入的决定(定量税)
17
采用比例所得税t(y)
• 税收越高,s+t(y)线的斜率越大
s+t(y) i+g
s+t1(y)
t1(y)>t2(y)
s+t2(y)
i+g
Y1
Y2
y
税收变动使 s+t(y) 线斜率改变
18
3、四部门的收入决定
进出口规律:
第五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与乘数原理
第一节 萨伊定律与凯恩斯革命
• 一、萨伊定律与古典经济理论 •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B.Say,1767-1832)于1803年出版
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论点:供 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 (1)萨伊定律的第一个前提条件是:投资恒等于储蓄 (I≡S)。 • (2)萨伊定律的第二个前提条件是:劳动市场的均衡可以 由工资率进行调整。 • (3)萨伊定律的第三个前提条件是:货币呈“中性”状。
C=100+0.8×750=700 S=y-c=750-700=50 解法2: y=C+ i=100+0.8y+50 得出Y=750,以下同,从略。
10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I=S 公式法: i =s=y-c
s=-a+(1-b)y y=(a+ i)/(1-b) 作图法:
i,s
s
E i
0
y
11
=0.8Y-10 均衡收入Y=C+I+G+NX
= 0.8Y-10+60+50+ 50-0.05Y =0.75Y+150
所以 Y=150/0.25=600
22
解法二:
y
a
i0
(G0 b.TR b.T0 ) 1 b(1 t) m*
(X0
M0)
Y =(30+60+50-0.8×50+50)/(1-0.8+0.05) =150/0.25 =600
2
二、凯恩斯革命
•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 • 凯恩斯认为,从短期看,工资和价格并不像古典经济理论所认为的
那样具有弹性,现实经济生活中工资和价格实际上是不易变动的。 凯恩斯将这种呆滞的工资和价格称为“工资刚性”和“价格粘性”。
3
三、理论的差异导致政策的差异
(1)古典经济理论假定,货币工资会根据劳动市场 的供求状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具有弹性的工资率 会导致充分就业。凯恩斯则认为,工资是呈刚性的, 并且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固定不变。 (2)古典经济理论认为,储蓄是利率的函数, 投资是利率的函数,因此利率成为人们计划储蓄与 计划投资相一致的最重要的变量。凯恩斯则引入了 消费函数,认为消费倾向主要取决于收入而非利率。
23
第四节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与乘数原理
• 乘数效应:在一个由总需求确定总产出的经济 里,如果某个需求部门有一个较小的变动,该 变动就会影响整个经济中的其他部门,从而使 整个经济的总产出在各个部门都发生变动,这 个变动的总和,就是乘数效应。
2、三部门的收入决定 (1)使用C函数决定收入 : Y=C+I+G
固定税 Y=C+I+G
C=a+b(Y-T0+TR) I=I0,G=G0
Y a I0 G0 b.TR bT0 1b
12
比比例例税税 YY==CC++I+I+GG
CC==aa++bb(Y(Y-t-YtY++TTRR) )
TT==tYtY I=I=I0I0,,GG==GG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