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坐标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曲线坐标计算
一、 圆曲线
圆曲线要素:α---------------曲线转向角
R---------------曲线半径
根据α及R 可以求出以下要素:
T----------------切线长
L----------------曲线长
E----------------外矢距
q----------------切曲差(两切线长与曲线全长之差) 各要素的计算公式为:
︒⋅=180π
αR L (弧长)
)12(sec -=αR E (sec α=cos α的倒数)
圆曲线主点里程:ZY=J D -T
QZ=ZY +L /2 或 QZ=JD -q /2
YZ=QZ +L /2 或 YZ=JD +T -q
JD=QZ +q /2(校核用)
1、基本知识
◆ 里程:由线路起点算起,沿线路中线到该中线桩的距离。 ◆ 表示方法:DK26+284.56。
“+”号前为公里数,即26km ,“+”后为米数,即284.56m 。
CK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
DK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
K——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
铁路和公路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2、曲线点坐标计算(偏角法或弦切角法)
已知条件:起点、终点及各交点的坐标。
1)计算ZY、YZ点坐标
通用公式:
2)计算曲线点坐标
①计算坐标方位角
i 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
li 为i 点与ZY点里程之差。
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弦切角
弦的方位角
当曲线左转时用“-”,右转时用“+”。
②计算弦长
③计算曲线点坐标
此时的已知数据为:
ZY(x ZY,y ZY)、 ZY- i、C。
根据坐标正算原理:
切线支距法这种方法是以曲线起点ZY或终点YZ为坐标原点,以切线为X轴,以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则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
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式中:α为ZY(Y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当起点为ZY 时,“±”取“+”,X0=X(ZY), Y0=Y(ZY),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 i=-y i代入;当起点为YZ时,“±”取“-”,X0=X(YZ), Y0=Y(Y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 i=-y i代入;
注:1、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2、切线性质圆的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相垂直
3、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上的圆周角
4、弧长公式
由L/πR=n°/180°得L=n°πR/ 180°=nπR/180 二、缓和曲线(回旋线)
缓和曲线主要有以下几类:
A: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基本形)------切线长、ls1与ls2都相等。B: 非对称完整缓和曲线---------------切线长、ls1与ls2都不相等
C: 非完整缓和曲线(卵形曲线)----连接两个同向、半径不等的圆的缓和段所组成的卵形曲线
D: 回头曲线------------回头曲线是一种半径小、转弯急、线型标准低的曲线形式,其转角接近、等于或大于180度。
1、基本形缓和曲线
基本公式:
ρ=A2/l A=√Rls
ρ为缓和曲线上任意点的曲率半径A为回旋线参数
l为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到起点(ZH)的距离(弧长)
ls为缓和曲线的全长
切线角公式:
缓和曲线直角坐标
任意一点P 处取一微分弧段ds ,其所对应的中心角为 d β x dx=dscos β x
dy=dssin β x
缓和曲线常数
主曲线的内移值p 及切线增长值q
内移值:p=Y s-R(1-cosβs)=l s2/24R
切线增长值:q=X s-Rsinβs=l s/2-ls3/240R2
缓和曲线的总偏角及总弦长
总偏角:βs=l s/2R • 180/Π
总弦长:C s=l s-l s3/90R2
缓和曲线要素计算
切线长
外距
曲线长
圆曲线长
切线差
平曲线五个基本桩号:
ZH ——HY ——QZ ——YH ——HZ
缓和曲线主点里程:
ZH=JD-T HY=ZH+Ls YH=HY+Ly HZ=YH+Ls
QZ=ZH+L总/2=HZ-L总/2 JD=QZ+q/2(校核)
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坐标计算
切线支距法:以缓和曲线起点ZH(HZ)点为坐标原点,起点的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垂直于切线的垂线为y轴建立坐标系,则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支距坐标可通过以下公式求得:
利用坐标平移和旋转,该点在大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可由以下公式求得:
式中:α为ZH(HZ)点沿线路前进方向的切线方位角。当起点为ZH 时,“±”取“+”,X0=X(ZH), Y0=Y(ZH),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 i=-y i代入;当起点为HZ时,“±”取“-”,X0=X(HZ), Y0=Y(HZ), 曲线为左偏时应以y i=-y i代入;
曲线上任意点的方位角
α(i)=α(ZH或HZ)±ββ为切线角±为右转“﹢”左转“﹣”当点位于圆曲线上,有:
其中,,为点到坐标原点的曲线长。
2、非对称完整缓和曲线
由于受特殊地形和地物条件限制采用对称缓和曲线型平曲线难以与地形条件相结合,于是引入非对称缓和曲线型平曲线。非对称缓和曲线在计算时较困难,不能简单套用对称缓和曲线的公式。以下阐述非对称缓和曲线几何要素和任意点坐标及方位角的计算原理。
(1)计算原理
如图1所示,平曲线由非对称缓和曲线Ls1、Ls2及半径R的圆曲线组成,JD为平曲线切线交点,转角α。由于平曲线两端的缓和曲线不等长,因此在计算平曲线各要素时就不能简单套用等长缓和曲线的计算公式。
平曲线各要素计算:
注:第一式最后一项应+q1
根据交点坐标和切线长计算缓和曲线起点(ZH或HZ)坐标:
X(ZH)=X(JD)+T1×COSα
Y(ZH)=Y(JD)+T1×Sinαα为JD~ZH方位角
X(HZ)=X(JD)+ T2×COSα
Y(ZH)=Y(JD)+T2×Sinαα为JD~HZ方位角
曲线上任意点坐标按基本型缓和曲线的切线支距法和坐标变换、旋转来计算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