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2课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第2课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第2课《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教法】基础知识学生自学,重点知识互动解决,疑难知识引领思路。

【学法】学生自学、探究、设置情景体验【重点】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难点】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导入新课】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引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为何而忧呢?从而引出积贫积弱的北宋,简单回顾上课所学,铺垫引出王安石,进入新课。

积贫积弱导致北宋中期的三大社会危机——财政危机、边疆危机、政治危机——必要性“庆历新政”的失败为王安石变法提供了经验教训——可能性请同学们看王安石简历,分析宋神宗为什么启用他呢?学生回答:(略)【教学思路】学生先自主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背景——内容——效果及结局;然后学生细致看书、填空了解每项措施的内容及作用;通过一个历史穿越的题目,让学生加深对措施的理解;再做几道小题练一练,看同学们的运用情况。

这样本课的重点就完成了。

对难点: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评价则通过探究的方式完成。

最后通过与商鞅变法的比较进行知识升华,在历史长河中定位这场改革。

【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填空,大致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理清本课的基本线索,找学生回,答后,再给学生2分钟时间,背一背,加深认识。

从而为下一步,细致分析攻克重点打下基础。

【基础落实】【填一填】一、背景1、宋神宗为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任用王安石为宰相,让他实施变法。

王安石认为最好的理财富国之路,是积极开源而不是消极节流。

二、内容及措施2、富国:王安石从 1069年开始,先后制定和推行了以下新法:均输法法、市易法、青苗法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和方天均税法。

3、强兵:为了革除军队中的弊端,使其内足以镇压农民暴动,外足以抗御强敌,便成为王安石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

王安石执政以后,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和军器监。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理一理】教学思路:本课的基本线索:变法背景——变法内容——价变法结局及评【想一想】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在诗坛上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对他的诗词也是耳熟能详的,例如《元日》《梅花》等,同时他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列宁曾这样评价他:"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北宋中期由王安石主持的一场变法运动,在学习王安石变法之前,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一首诗,之后,请同学们思考:节选的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北宋时期农民的苦难,展现了北宋中期社会中存在什么样的弊病?——“积贫积弱”:"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

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

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正课讲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及北宋中央集权的巩固,“陈桥兵变”这戏剧性的一幕,使得宋太祖赵匡胤顺利登基,建立北宋政权,并且通过“杯酒释兵权”等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新建立的北宋王朝,然而这些集权措施给北宋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它也存在很大的弊端《王安石变法》教案【理一理】教学思路:本课的基本线索:变法背景——变法内容——变法结局及评价【想一想】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王安石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在诗坛上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对他的诗词也是耳熟能详的,例如《元日》《梅花》等,同时他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列宁曾这样评价他:"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的加强,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北宋中期由王安石主持的一场变法运动,在学习王安石变法之前,我们学习王安石的一首诗,之后,请同学们思考:(一)节选的这首诗,用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北宋时期农民的苦难,展现了北宋中期社会中存在什么样的弊病?——“积贫积弱”:"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辛苦。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2.掌握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3.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掌握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2.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2.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Step 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或图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宋代的社会状况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Step 2 探究变法的目的和内容设计学生小组合作讨论,通过解读相关文献材料,探究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和内容。

Step 3 网上调查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调查,找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并整理出相关材料。

Step 4 分组展示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所整理的材料,并进行分组讨论。

Step 5 答疑解惑学生展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疑惑进行解答和指导。

Step 6 影响与评价设计学生小组合作,分析王安石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评价其得失。

Step 7 延伸拓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文章等拓宽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法:利用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示等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解读文献材料和调查研究,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3.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手段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片段或图片,帮助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2.互联网资源:用于学生的网络调查和拓宽知识面。

3.教学文本:用于学生的分析和评价。

七、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评价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通过学生的小结和评价,了解和评价教学效果。

(注:以上为参考教案,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

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王安石的变法教案设计引导语: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又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

下面就是小编收集的王安石变法设计教案材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王安石变法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一心三施”:王安石变法的设想与决心;为了改变积贫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王安石等人制定和推行的一系列措施;变法在人才方面的管理措施;(2)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能起用他的原因,理解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和作用,以及科举制的建立、发展、改革与积极作用;(3)探究王安石变法时期的武将、神弓、花枪等图片、资料,说明变法措施的成效。

(4)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的个人经历对他变法的影响,通过《清明上河图》进一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作用;(2)通过多媒体资料,再现王安石变法的内容;(3)利用图表及图片资料比较隋唐科举制与北宋科举制的异同,以及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王安石博学多才,关心社会,洞察民情,富有革新精神;(2)王安石十分重视对中下级官员的提拔和任用,给他们发挥才干的机会,对今天干部的任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3)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起用王安石、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取士之法,实际上可以看成是变法的前提(开始)和具体措施。

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王安石在担任宰相期间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当时黄河决口、钱币贬值以及民间借贷利率过高等问题,推动经济和政治的发展。

下面是一份关于王安石变法的教学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

教学目标: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目的;3. 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先让学生了解黄河决口、钱币贬值等问题的严重性,引入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知识点讲解(15分钟):2. 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提出变法的必要性;3. 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具体措施,如新法三章、均输法、青苗法等;4.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

小组讨论(20分钟):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方面的影响,如经济、政治或社会等,对该方面进行讨论;6.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见解,加深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理解。

案例分析(15分钟):7. 提供一些与王安石变法有关的具体案例,如新法的推行过程中遭到的反对、青苗法对农民的影响等,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8. 学生可以分析这些案例中的利弊,探讨王安石变法的成功和失败原因。

讨论总结(15分钟):9. 将小组进行整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10. 整合学生的观点和见解,总结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拓展延伸(15分钟):11.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继续了解王安石变法以外的历史背景,并对变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12. 鼓励学生思考,如果他们身处王安石变法的时代,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和行动。

总结(5分钟):13. 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性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此设计以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为主要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多个方面,提高他们的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5篇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5篇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5篇临川先生.改革家.《梅花》,让学生猜测人物,并提问:为什么王安石被称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顺势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北宋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政治效率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军事上与辽.西夏多次发生战争.教师补充:当时的北宋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积贫积弱的局面.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史料,并提问:面对积贫积弱的局面,以范仲淹为首的官员进行了改革,史称〝庆历新政〞,那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学生分析回答:庆历新政主要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但是最终在反动派的攻击下,以失败告终.教师总结:虽然庆历新政失败了,但是给王安石变法提供了可能性.(二)措施教师请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简单的介绍王安石.学生介绍: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又称临川先生._岁中进士,长期在地方任职,对百姓疾苦.社会弊端有诸多了解.学问.道德.政绩多获称赞.并且王安石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人刚正,意志坚强.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企图挽救北宋的危局,但最终失败,被罢职.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王安石变法主要涉及到哪几个方面?他的原则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学生回答: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领域,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目的是富国强兵.教师播放纪录片《中国通史》节选,提问: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又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在富国方面,采用青苗法,即政府向农民提供贷款,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除此之外,还有募役法,减轻农民差役负担;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在强兵方面,采用保甲法,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到达兵农合一的目的;将兵法,固定将领对士兵进行训练.(三)结果教师提问: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如何?学生回答:失败了.教师追问:这次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学生回答:变法虽然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大笔收入,消除了财政赤字,但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教师在多媒体展示史料,进行小组讨论:王安石变法为什么失败?教师根据小组代表回答进行总结: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用人不当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激烈争议,并且变法损害了保守派的利益,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引发党争,最终导致变法失败.环节三:小结作业1.小结:教师结合板书,带领学生系统归纳本节课所学知识.2.作业:课下思考从王安石变法失败中得到什么启示?下节课分享交流.四.板书设计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3北宋中期,土地兼并剧烈,阶级矛盾尖锐,国家出现财政危机.王安石为富国强兵,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他主张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因此在这次改革中,发展生产是当务之急.他提出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来发展生产.在王安石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定了诸如青苗.免役.均输.市场.农田.水利等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改革军事制度,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并改革教育制度,王安石亲自撰写了《周礼义》.《书义》.《诗义》,即《三经新义》,为学校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教材.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军事实力明显提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在与西夏的交战中,取得了熙河之役的胜利.这在宋夏交战的历史上是很少见的.然而由于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王安石被迫辞职.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4经济.农业上: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改善了积贫的局面.一.机构改革制置三司例司熙宁元年(1_8年)二月,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推动变法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市易法熙宁五年(1_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保甲法熙宁三年(1_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二.改革税赋方田均税熙宁四年(1_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均输法此法已久,早在西汉桑弘羊时试行,唐代以后各郡置均输官,达到〝敛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王安石变法青苗法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_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三.新修水利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四.军队改革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 一. 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 二. 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将兵法又叫〝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保马法神宗时,宋朝战马只有十五万余匹,政府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马匹,徒增民扰.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军器监法熙宁六年(1_3年)七月颁行免行法.八月广设军器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并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五.改革科举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_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_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惟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编辑本段变法结果成效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北宋熙宁六年(1_3年),在王安石指挥下,宋熙河路经略安抚使王韶率军进攻吐蕃,收复河(甘肃临夏).岷(今甘肃岷县)等五州的作战.宋军收复5州,拓地2000余里,受抚羌族30万帐,建立起进攻西夏地区的有利战线.结果熙宁六年(1_3年)大旱,安上门监郑侠画《流民图》,图中流民或身背锁械,或口食草根,告诉皇上说旱灾是王安石造成的,神宗大受刺激,对变法产生重大怀疑.王安石认为〝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司马光又上《应诏言朝廷阙失状》,随着改革深入,变法最大的支持者宋神宗发生动摇,熙宁七年(1_4年)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出知江宁府.变法运动由韩绛.吕惠卿等人继续执行,吕惠卿师心自用,引起朝中大臣的不满.熙宁八年二月,召王安石回京复职,继续执行新法.熙宁九年(1_6年)爱子王雱病逝,王安石求退金陵,潜心学问,不问世事.原因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曾经多次上书皇帝取消新法.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新法,连很有成效的募役法也被废除. 失败原因从各项经济上改革内容可以看出,王安石的新法规模甚大,其中理财方面最为重要,受到时人抨击.平情而论,王安石变法遭到失败,也不能完全推到守旧派反对上,他的政策和做法都值得检讨.下列可就四方面论之:(一)变法事先缺乏宣传,导致在变法的过程中无法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在变法的反对阵营中,有一大批的知名人物,而其中的精英部分,在经过足够的宣传说服后应该是可以被吸收进变法阵营中的.(二)政策执行不力─—如青苗法.免役法之实行,与理想相去悬绝.如果贫困民户自愿请贷官钱,尚有可说,但实际上是地方官强迫农民五家互保后在逐家派定数目,称为散青苗,地方官为了保障秋后本息全部收回,散派的对象是中上之家而非贫下之户,盖怕贫下户无力偿还,这还谈什么惠民呢?而青苗法中要收取利息二分,即是百分之二十,这数目是一般平民所不能负担的.政策执行不力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合适的人才推行新法.(三)刚愎自用─—王安石性刚,与神宗议论国事,有所抗辩,声色俱厉,神宗每为之改容听纳.创行变法之初,司马光曾致函叫他不要用心太过,自信太厚,安石覆书抗议,深不以为然,二人本是极要好又互相推重的朋友,从此画地绝交.例如,苏轼本来是拥护新法的最好人选,但苏轼的很多正确的意见也未能被王安石采纳.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未缓和,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失败的最根本原因:新法没有触及社会的根本问题,他只是一场地主阶级内部针对北宋统治危机的制度改良,没有根本触及核心,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社会的矛盾.治平四年(1_7年)正月,宋神宗赵顼即位.神宗立志革新,他向元老重臣富弼等人征询富国强兵和制胜辽与西夏之策,他们规劝神宗,在20年内不要提及用兵二字.宋神宗从此不再倚靠这班元老重臣.熙宁元年(1_8年)四月,召〝负天下大名三十余年〞的王安石入京,用为参知政事,要倚靠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当时王安石已成为众望所归的人物,士大夫们大都以为只要王安石登台执政,太平可立致,生民咸被其泽.为了推动变法,熙宁二年(1_9年)二月,王安石建立一个指导变法的新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后条例司废,变法事宜由户部司农寺主持),并与吕惠卿.曾布等人一道草拟新法,各路设提举常平官,督促州县推行新法.由此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王安石变法,便大张旗鼓地开展起来.从熙宁二年到熙宁九年(1_6年)的8年内,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陆续实行了均输.青苗.农田水利.募役.市易.免行.方田均税.将兵.保甲.保马等新法.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的推行过程当中,遂无例外地都遭受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到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废罢.史称元祐更化.变法失败后四十一年,北宋灭亡(_27).青苗法.宋仁宗时,陕西百姓缺少粮.钱,转运使李参让他们自己估计当年谷.麦产量,先向官府借钱,谷熟后还,官称〝青苗钱〞.王安石.吕惠卿等据此经验,制定青苗法.它规定把以往为备荒而设的常平仓.广惠仓的钱谷作为本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加息,随夏秋两税纳官.实行青苗法的目的,在于使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免受兼并势力的高利贷盘剥,并使官府获得一大笔〝青苗息钱〞的收入.募役法.又称免役法.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上三等户分八等交纳役钱,随夏秋两税交纳,称免役钱.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此法的用意是要使原来轮充职役的农村居民回乡务农,原来享有免役特权的人户不得不交纳役钱,官府也因此增加了一宗收入.方田均税法.熙宁五年八月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颁行.此法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就是每年九月由县令负责丈量土地,按肥瘠定为五等,登记在帐籍中.〝均税〞就是以〝方田〞的结果为依据均定税数.凡有诡名挟田,隐漏田税者,都要改正.这个法令是针对豪强隐漏田税.为增加政府的田赋收入而发布的.农田水利法.熙宁二年十一月颁布农田水利法,奖励各地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建立堤坊,修筑圩埠,由受益人户按户等高下出资兴修.如果工程浩大,受利农户财力不足,可向官府借贷〝青苗钱〞,按借青苗钱的办法分两次或三次纳官,同时对修水利有成绩的官吏,按功绩大小给予升官奖励.凡能提出有益于水利建设的人,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均按功利大小酬奖.此法是王安石主张〝治水土〞以发展农业,增加社会财富的重要措施.市易法.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均输法.主要内容有:要求发运使必须清楚东南六路的生产情况和北宋宫廷的需求情况,依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必须在路程较近的生产地采购,节省货款和转运费.另外,还赋予发运使一定的权力,使他们能够斟酌某时某地的具体情况适当地采取一些权宜措施.这就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626_964757a6869646_fe78988e69d833_33264663736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七月,立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九月,立青苗法;十一月,颁农田水利条约. 王安石一.机构改革制置三司条例司熙宁元年(1_8年)二月,设〝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王安石推动变法第一个设立之机构,原本宋朝的财政由三司掌握,王安石设立置制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市易法熙宁五年(1_2年)三月,颁行市易法.由政府出资金一百万贯,在开封设〝市易务〞(市易司),在平价时收购商贩滞销的货物,等到市场缺货的时候再卖出去.同时向商贩发放贷款,以财产作抵押,五人以上互保,每年纳息二分.用以达到〝通有无.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市易法增加了财政收入.保甲法熙宁三年(1_0年)司农寺制定《畿县保甲条例颁行》.乡村住户,每五家组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凡有两丁以上的农户,选一人来当保丁,保丁平时耕种,闲时要接受军事训练,战时便征召入伍.以住户中最富有者担任保长.大保长.都保长.用以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二.改革税赋方田均税熙宁四年(1_1年)八月由司农寺制定《方田均税条约》,分〝方田〞与〝均税〞两个部分.〝方田〞是每年九月由县长举办土地丈量,按土塙肥瘠定为五等,〝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方田均税法清出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均输法此法已久,早在西汉桑弘羊时试行,唐代以后各郡置均输官,达到〝敛不及民而用度足〞.熙宁二年七月,为了供应京城皇室.百官的消费,又要避免商人屯积,在淮.浙.江.湖六路设置发运使,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从便变易蓄买,以待上令〞的原则,负责督运各地〝上供〞物质.意在省劳费.去重敛,减少人民的负担.王安石变法青苗法熙宁二年九月,颁布青苗法.规定以各路常平.广惠仓所积存的钱谷为本,其存粮遇粮价贵,即较市价降低出售,遇价贱,即较市价增贵收购.其所积现钱,每年分两期,即在需要播种和夏.秋未熟的正月和五月,按自愿原则,由农民向政府借贷钱物.收成后,随夏.秋两税,加息十分之二或十分之三归还谷物或现钱.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募役法又称〝免役法〞,熙宁三年(1_0年)十二月,由司农寺拟定,开封府界试行,同年十月颁布全国实施.免役法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自行出钱雇人应役.雇员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分摊.原来不用负担差役的女户.寺观,也要缴纳半数的役钱,称为〝助役钱〞.使得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了生产发展,也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三.新修水利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四.军队改革裁兵法整顿厢军及禁军: 一. 规定士兵五十岁后必须退役. 二. 测试士兵,禁军不合格者改为厢军,厢军不合格者改为民籍.将兵法又叫〝置将法〞.废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渐推广的办法,把各路的驻军分为若干单位,每单位置将与副将一人,专门负责操练军队,以提高军队素质.保马法神宗时,宋朝战马只有十五万余匹,政府鼓励西北边疆人民代养官马.凡是愿意养马的,由政府供给马匹,或政府出钱让人民购买,每户一匹,富户两匹.马有生病死亡的,就得负责赔偿,但遭遇到瘟疫流行,死了不少马匹,徒增民扰.不久废止,改行民牧制度.军器监法熙宁六年(1_3年)七月颁行免行法.八月广设军器监,负责监督制造武器;并且招募工匠,致力改良武器.五.改革科举三舍法希望以学校的平日考核来取代科举考试,选拔真正的人才.〝三舍法〞,即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后来地方官学也推行此法,反映了班级教学的特色.贡举法王安石认为〝欲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改革贡举法,废明经.存进士,熙宁三年(1_0年)三月,进士殿试罢诗.赋.论三题而改试时务策.熙宁四年(1_1年),二月,颁新贡举制,废明经,专以进士一科取士.另设〝明法科〞,考察律令和断案.惟才用人,凡是有志于改革的人才都被委以重任,不少人成为改革的中坚力量.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5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复备人教学目标 1.归纳王安石在〝富国〞.〝强兵〞.〝育才〞等方面采取的主要变法措施.2.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3.养育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贡献的担当意识.重点难点 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及内容.2.认识变法各项举措对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3.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体会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教学方法提问法.阅读法.讨论法等.教学过程教法与学法。

初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

初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

初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3. 能够分析评价王安石变法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难点:能够分析评价王安石变法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
1. 王安石变法相关资料和教学素材;
2.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3. 课件和PPT。

四、教学过程:
1.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介绍(10分钟)
- 简要介绍宋朝政治经济状况;
- 说明王安石变法起因和目的。

2.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15分钟)
- 详细讲解王安石在财政、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 分析这些改革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3.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分析(15分钟)
- 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影响;
-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展示。

4. 案例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成败评价(15分钟)
- 让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 引导学生评价王安石变法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5分钟)
六、作业布置:
1. 撰写关于王安石变法的读后感;
2. 针对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写一篇文章进行分析评价。

七、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分析评价王安石变法对宋朝社会的影响。

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提高历史分析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人民版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2.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历史事件,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和效果。
3.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增强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感知和认识。
5.设计课后作业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其评价。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以及导致其失败的原因,如守旧势力的阻挠、政策执行中的问题等。
5.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王安石变法进行客观评价,提高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方法与策略:
1.通过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政策内容、影响等方面深入探讨王安石变法。
5.教学拓展: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影响。
-组织学生参观与王安石变法相关的历史遗址,增强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感知。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改革问题,学会运用历史智慧分析现实,提高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北宋时期社会风貌的图片,如繁荣的城市、农民劳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时期的历史场景吗?请大家谈谈对这个时期的了解。”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引出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为学习王安石变法做好铺垫。

教学设计历史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历史王安石变法

教学设计历史王安石变法历史教学设计:王安石变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及目标;2. 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3.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原因;4. 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a. 北宋政权的困境b. 王安石上台和变法的动机2. 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a. 均输法的实行b. 青苗法和免役法的推行c. 祯祥新法的推出d. 保甲法的实施e. 新法的效果和问题3. 王安石变法的影响a. 经济方面的影响b. 社会方面的影响c. 政治方面的影响4. 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原因a. 内因:各方势力的抵制b. 外因:北方民族压力的增加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发学生兴趣,激活背景知识)通过展示一幅北宋朝廷贪官污吏的画像,让学生思考北宋政权的困境,并提问:北宋政权为什么陷入困境?2. 学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标(历史背景的介绍,学生了解宋朝政权困境的原因)a. 介绍北宋政权的困境,包括内忧外患和贪官污吏的问题;b. 介绍王安石上台和变法的动机,包括他对宋朝政治的认识和改革的目标。

3. 学习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学生了解变法的具体内容)a. 讲解均输法的实行,包括对土地进行均分和对农民的征收政策;b. 讲解青苗法和免役法的推行,包括对农业生产的促进和农民赋税的减轻;c. 讲解祯祥新法的推出,包括对官员考功的改革和以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创新;d. 讲解保甲法的实施,包括对军事管理和社会秩序的调整;e. 讲解新法的效果和问题,包括推行过程中的善后和问题的积累。

4.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学生分析变法的具体影响)a. 分析王安石变法对经济的影响,包括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b. 分析王安石变法对社会的影响,包括社会秩序和民生改善;c. 分析王安石变法对政治的影响,包括官员选拔和政权稳定。

5.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成败原因(学生分析变法失败的原因)a. 分析内因,包括政治力量的抵制和利益团体的反对;b. 分析外因,包括北方民族压力的增加和军队的损耗。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第二节《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一专题四第二节《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2.介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并通过案例分析,讲解这些措施的具体实施过程和目的。
3.分析王安石变法对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变法的意义。
4.阐述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如保守势力的反对、变法措施的不完善等,使学生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北宋中期,国家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土地兼并、农民破产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王安石进行了变法。
3.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王安石变法。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学习:“王安石为什么会进行变法?他的变法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讲授新知,500字
1.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分析北宋中期社会矛盾的尖锐性,阐述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解决了哪些问题?
b.王安石变法在当时遇到了哪些阻力?这些阻力的原因是什么?
c.你认为王安石变法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分别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各组观点,引导学生全面、客观地评价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措施的具体实施及其效果分析。
2.理解王安石变法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必然性及其历史地位。
3.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想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北宋时期社会矛盾的图片、史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2.讲授与探究相结合:在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理解变法的必然性和影响。
3.突破难点,深入剖析:针对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影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深入剖析,帮助学生理解其积极意义和局限性。

【教学设计】北宋王安石变法_历史_高中

【教学设计】北宋王安石变法_历史_高中

第3讲北宋王安石变法【课程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及其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1、了解北宋初年的社会危机2、通过史料总结归纳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增强史料解读的能力3、学会用唯物史观来评价王安石变法4、通过变法深刻体会王安石的爱国情怀,认识到改革的曲折性。

【课堂设计】第一部分跨越时空析危机大事年表979年灭北汉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

993-996年李顺、王小波起义1004年宋辽签定“澶渊之盟”,每年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1040-1042年西夏皇帝元昊对宋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1043年范仲淹等人的主张整顿吏治,即所谓"庆历新政"1043年王安石中进士后,历任淮南推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府、江东刑狱提典等职,均能体恤民情,为地方除弊兴利。

1044年庆历和议,每年给西夏岁币绢15万匹、7万两银和3万斤茶1045年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1058年王安石向宋仁宗上万言书,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但并未引起朝廷的重视。

1067年神宗即位,王安石出任江宁知府,旋被诏为翰林学士1069年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即开始实施变法复习回顾: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宋政府运用大量人力物力供养和增置军队,本该兵强马壮,勇猛无敌,但……宋军步兵站不成列,骑兵上不了马,有的甚至“终日嬉游廛市间,以鬻伎巧、绣画为业。

衣服举措,不类军兵,习以成风,纵为骄惰”——岳麓版《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

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北宋社会出现了什么危机?第二部分透过史料看风云材料一王安石与司马光在理财问题上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以下就是两人的一场论辩司马光:眼下国用不足,灾害频频发生,应当减节冗费。

应该从贵族官员做起,希望中书省和枢密院的官员能够谢绝皇帝的赏赐。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2.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相关史料,加深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 分钟)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北宋中期面临的社会问题,从而引出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 讲授新课(30 分钟)
(1)介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

(2)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意义和影响,如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限制了地主阶级的特权等。

(3)组织学生讨论王安石变法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3. 课堂小结(5 分钟)
总结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强调其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4. 布置作业(5 分钟)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小论文,阐述自己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讨论和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北宋王安石变法讲课教案

北宋王安石变法讲课教案

一、王安石的历史形象
➢ 国际:王安石的美好形象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列宁
迪化18日电:“今日抵迪之美副总统 华莱士……接见王主任世杰,罗监察使 家伦。”据王氏语记者称:“华莱士副总统 于谈话中,曾询及我宋代政治家王安石之 有关各节,华氏誉王安石为中国历史上推行 新政之第一人,并请王主任可能搜集有关 王安石之事迹。”“华莱士先生似乎隐约 感觉着王安石之行新法与他和罗斯福总统 之行新政,有了精神的契合,他赞扬王安石, 不啻于异国、异代求知己、找同志。”
权贵贱,以平物价,所以抑兼并也”,事实 则是“商贾为之不行,通都会邑,至有寂寞 之叹,非独商贾之患也,而上下均受其弊”。 连最初倡议施行市易法的魏继宗也认为, “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摘编自叶坦《大变法》
思考:对于市易法的实施,为什么“人不胜 其怨”?
政府垄断了市场,影响了商业的正常 运行对滞销商品的购买变成对紧俏物资的 抢购。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
养兵千日用兵难
宋初至中期中央军队和地方军队的总额
所谓使财政富裕,不是求取钱财而 有所增加,而是除去有害于财的事而已, 有害于财的事有三项:一是冗官(多余 无事的官员);二是冗兵(多余无事的 士兵),三是冗费(不应支出的费用)。
——苏辙
2、边患危机——积弱
3、政治危机
(2)募役法 3.征收之际,官吏舞文弄法,鱼肉乡民, 时常打破法定的限额。 4.常有役钱已输而又增派他种名色的力役 的事情发生,以致募人多不肯就。
——范振兴《王安石政略》
思考:依据材料概括募役法的弊端 ➢役钱的征收标准混乱 ➢不按规定征收宽剩钱 ➢任意征收额度 ➢纳钱后仍要服役
(3)市易法 王安石声称市易法的动机是“通有无、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引言王安石变法是北宋时期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运动,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内容和影响,本教学设计将以互动性和探究性为主线,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目的;2. 掌握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3. 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幅与北宋时期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历史的思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通过PPT呈现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和目的,包括北宋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状况,以及王安石上台后面临的问题。

2. 介绍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如青苗法、免役法等。

三、小组合作探究(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项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展示。

可以提供书籍、资料等资源供学生参考。

2. 引导学生分析该措施的出发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争议。

四、整合总结(20分钟)1. 学生小组依次展示他们对于措施的研究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论和提问。

2. 老师对于各个措施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整体思路和影响。

五、拓展延伸(15分钟)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供一些扩展阅读材料,如相关学术论文或历史著作。

2. 针对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或研究任务。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1. 记录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思考问题,进行评估;2.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意义的文章,提供评分标准并进行评估。

第五部分: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在互动性和探究性的教学环境中,加深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理解,培养了历史思维、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本教学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对于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_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_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案_一、教学目标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

2.掌握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

3.分析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

2.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

三、教学难点1.王安石变法的实施措施的理解和分析。

2.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的总结和归纳。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北宋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状况,为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做铺垫。

2.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和目的,包括北宋时期的经济困境和政治腐败,以及王安石变法的目标是通过改革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来振兴国家。

3.内容讲解(20分钟)详细讲解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包括推行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经济和政治改革措施。

4.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如青苗法的实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方田均税法对地主阶级的影响等。

5.影响评价(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王安石变法的影响和评价,然后进行汇报和总结,包括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对历史评价的不同观点。

6.拓展延伸(5分钟)引导学生思量王安石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启示和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目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以及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和评价。

六、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总结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影响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七、板书设计王安石变法背景:北宋经济困境、政治腐败目的:振兴国家内容:青苗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影响:经济、政治、社会评价:正面评价、负面评价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了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措施,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预度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可以增加一些小组讨论和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学设计

王安石变法内容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2 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2.理解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复杂历史问题。

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北宋中期王安石针对时弊大胆改革,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及目的2、难点王安石变法的侧重点【三】教学方法情景再现、合作探究【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维护统治范仲淹主持了一场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改革,史称“庆历新政”,然而,这场改革一年多以后就失败了,之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面对如此困境,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由此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情景设置:鲁迅说的好:“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面对社会弊病,内忧外患,王朝危机,范仲淹站出来了,而后是王安石,这位政治强人为振兴大宋朝进行了一场改天换地的变法运动。

设问:为什么世人称王安石“拗相公”?王安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一位学生简要勾勒描述王安石的性格特征。

引导学生从“倔强孤傲、坚定刚毅、不屈不挠、志存高远、重经世致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百姓疾苦和朝廷命运、倡导变法”这几个方面去回答,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一些总结过渡:革新除弊需要内心和精神强大的改革者,正因为王安石的才能与“另类”,才引起了新任皇帝宋神宗的注意,得到了他的赏识和重用。

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推行新法。

王安石变法措施1.角色扮演,进入历史假设王安石在变法前召开一个变法措施论证会,请同学们分别站在农民、商人、军人、读书人的立场上谈谈,你会给王安石提出什么样的金点子。

2、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填写的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具体的成效:(1)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为什么?(2)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3)假如你正在当时军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哪些?为什么?(4)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下层士人,王安石变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具体措施:富国之法-————理财措施(1)青苗法: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2)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教案】第六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教案】第六课   《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第六课《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由浅入深、由微观到宏观地了解王安石其人、其事、其时、其功、其过。

即从改革者,改革的时代背景以及改革的功过三个方面去学习《王安石变法》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与分析王安石变法的过程和评价其到底是成功的还是失败,从而培养评价改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王安石其人,学习改革者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2)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具体措施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教学方法】情景设置、设疑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设计思想】在设计《王安石变法》这课时我主要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结合丰富多样的史料,通过情景设问,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以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主进行教学设计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剪辑视频《王安石变法片段》,渲染气氛,激发兴趣,进入正课。

新课学习(幻灯片展示图片《王安石》,并摘录后人对王安石的评价,建立起学生对王安石相对良好的第一印象)中国封建社会惟一不愿让人抬、不坐轿的宰相,拒奢华、拒纳妾的宰相,也是惟一死后无任何遗产的宰相,一个应该大写的儒者【设计思路】通过图片展示,建立学生对王安石的初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设问:这样的王安石在北宋进行了一场怎样的改革呢,这场改革失败了还是成功了呢?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了解王安石和其改革的兴趣。

一、王安石其时(变法背景)王安石(1021—1086)生活在北宋中期,此时的北宋社会问题日益严重,危机重重。

主要表现北宋中期面临着三冗两积即冗官、冗兵、冗费并形成了积弱、积贫的局面。

那么北宋是如何使自己陷入这样的危机局面之中的呢?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三冗与两积(通过幻灯片展示一组图片,要求学生回顾必修一宋初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结合图片概括造成北宋中期积弱、积贫危机局面的原因)原因:增设官僚机构——冗官(一官多职:科举考试;恩荫赏赐)扩充军队——冗兵(养兵之策等)积贫养兵养官战争赔款——冗费(官;兵;岁币;其他费用等)分散军权——军队战斗力弱,战辽西夏多败积弱(过渡:朝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为了摆脱危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封建统治,革新除弊成为朝野的共识。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

《王安石变法》教案《王安石变法》教案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了解王安石变法的背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北宋中期社会矛盾表现的几个方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2)理解三个原因:北宋中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的原因;北宋中期形成积贫积弱局面的原因;实施庆历新政的原因;(3)探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探究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及和王安石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阅读课文,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4)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实事求是地评价王安石变法,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当今中央重视三农问题,费改税对稳定政局的重要作用;(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澶渊之盟的历史评价;(3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对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准确理解,庆历新政失败的原因。

【教学建议】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庆历新政的夭折。

这些背景一方面表明宋朝中期社会危机四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王安石的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由于北宋中期危机四伏的文字与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社会危机的感性了解,为深入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意义奠定基础。

二、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师:在湖南岳阳,与滕王阁、黄鹤楼并称我国南方三大名楼。

岳阳楼始建于唐代,主楼三层,高19.72米。

因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传四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王安石变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和掌握北宋中期积贫积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分析其失败原因,培养学生解读材料、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分析、概括、归纳等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和整合课程教学资源、通过材料与历史视频和图片,营造情境,启发学生思考、发表看法;通过由易而难的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通过分组讨论、体验表演等方式,促进学生情感升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并能独立评判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学习王安石变法,理解和认识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会改革的曲折和艰辛,学习改革勇于改革、敢于斗争的精神,培养居安思危的历史责任感和勇于为国家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对王安石变法具体措施的理解和对变法的总体评价,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实质。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设置、设疑引思、探究互研、体验感受的模式。

教师创设情
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生分组讨论、参与互动、体验感受、师生
交流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利用《杨家将》的故事导入,提问为何杨家将经常和边疆民族的战争连绵不断,这些战争的结果如何?为何出现这样的结果?提示:宋太祖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时,采取“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原则布置兵力,造成边患迭起。

从而再引入“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局面的教学。

讲授新课:
一、变法的背景:(假设你生活在北宋宋仁宗时期,请分别站在农民、军人、政府官员的立场上分析你的幸福指数有多少)
1、——“三冗”问题与积贫积弱展示让人震惊的几个数字
投影1 北宋官员人数,士兵人数,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北宋官员人数增长示意图:宋真宗1万17万24万;北宋士兵人数增长示意图116万;北宋财政支出增长示意图宋仁宗宋英宗宋真宗91万126万宋英宗宋仁宗宋英宗所出无余剩2408万余贯欠缺1500万余贯
投影2:
北宋时期农民负担的加重项目宋真宗景德年间
(1004—1007)宋仁宗庆历年间
(1041—1044)
商税 450万贯 1975万贯
酒税 428万贯 1710万贯
盐税 355万贯 715万贯
总计 1233万贯 4400万贯
投影3:王小波、李顺起义
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饥民王小波、李顺聚众起义。

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增加至数万人。

十二月,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

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

投影4:辽、北宋、西夏并立形势图
问题探究:从以上一组材料中,你感觉当时北宋的统治出现了哪些问题?
总结过渡:由此可见,“三冗”问题、国家积贫积弱使北宋统治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改革势在必行。

情景设置:鲁迅说的好:“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面对社会弊病,内忧外患,王朝危机,范仲淹站出来了,而后是王安石,这位政治强人为振兴大宋朝进行了一场改天换地的变法运动。

2、庆历新政:结合教材让学生简单掌握。

3、“拗相公”与“三不足精神。

设问:为什么世人称王安石“拗相公”?王安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一位学生简要勾勒描述王安石的性格特征。

引导学生从“倔强孤傲、坚定刚毅、不屈不挠、志存高远、重经世致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心百姓疾苦和朝廷命运、倡导变法”这几个方面去回答,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一些总结过渡:革新除弊需要内心和精神强大的改革者,正因为王安石的才能与“另类”,才引起了新任皇帝宋神宗的注意,得到了他的赏识和重用。

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任用王安石为宰相,主持推行新法。

二、王安石变法措施
1.角色扮演,进入历史假设王安石在变法前召开一个变法措施论证会,请同学们分别站在农民、商人、军人、读书人的立场上谈谈,你会给王安石提出什么样的金点子。

2、阅读教材,指导学生填写的王安石变法的措施和具体的成效:
(1)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农民,王安石变法给你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变化有哪些?为什么?
(2)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富商,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
(3)假如你正在当时军队服役,王安石变法给你的军旅生涯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哪些?为什么?
(4)假如你是当时社会的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下层士人,王安石变法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为什么?三、变法结果。

1、合作探究: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对王安石也有一段评价:“我对王安石是抱着一种崇敬的念头的。

实际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中国历史上很难找到和他比配的人。

他有政见,有魄力,而最难得的是他比较以人民为本位。

他在历史上出现的太早了,孤独无辅,形成了一个屈原以来的历史上的大悲剧。

”为什么说他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王安变法失败了,时人抨击王安石变法“祸国殃民”,其各项新法是聚敛之术,是苛政,最终导致北宋亡国。

古代的戏剧中也都把王安石描绘成白脸奸臣的形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你们是怎么看待王安石变法的?
2、播放易中天老师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谈自己的看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为何会失败?(1)王安石举荐的人才大多都成为奸臣了。

如蔡确、章惇、吕惠卿、蔡京、蔡卞无不被视为北宋奸臣。

(2)、变法措施没有收到应有的结果,反而成为新兴官僚集团搜刮地皮,扰民害民的工具。

(3)、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4)、王安石性格偏执、树敌过多。

3、结合王安石的一些诗词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对王安石做一客观评价。


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

──变法前景象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变法后的农民生活
一民之生重天下,君子忍与争秋毫?”──王安石《收盐》
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兴王只在笑谈中。

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浪淘沙》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
符。

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作者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

小结:以比较的形式小结:【教师提问】试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有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