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
第一章
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水、海水的组成、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河口、海岸带,海面上的大气等)。
研究内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军事活动应用研究等。
2. 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1)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
3)
4)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5)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问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
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②海洋中水---汽---冰的转化时刻都在进行;
③海洋作为一个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
·分布特点:
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金刚石砂矿主要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
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
·主要类型:滨海砂矿、海底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
4. 海的主要特点
1)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m以内;
2)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3)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入,潮差显著;
4)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
5.洋的主要特点
1) 深度大,一般大于2000m;
2) 海洋要素不受大陆影响,年变化小;
3) 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4) 远离大陆,面积广阔,约占海洋总面积%。
第二章
,
1. 大地水准面:在海洋中不考虑波浪、潮汐和海流的存在、海水完全静止时的海面;在大陆是静止海面向大陆之下延伸的假象面。
2. 相对地质年代:根据生物的发展和岩层形成顺序,将地壳历史划分为与生物发展相对应的一些自然段,每一个自然段所代表的时间为地质时代单位。
3. 绝对地质年代:根据岩石中存在的微量放射性元素蜕变规律测定出岩石生成的绝对年龄;
4. 洋:辽阔连续巨大的咸水体;是海洋的主体,远离大陆;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的%;水深>2000m,平均3000m;底质为红粘土和软泥;有独立的潮汐与洋流系统;温、盐要素不受大陆影响;平均盐度35,年变化小。世界大洋分为4大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5. 海:海洋的边缘部分。陆地边缘的咸水小水体;全球共54个,靠近陆地;占海洋总面积的%;水深<2000m;底质:陆沉积;无独立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是大洋传入;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6.大洋中脊:指贯穿世界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系列。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环球山系。
7.大陆边缘:大陆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带。按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型大陆边缘和活动型大陆边缘两大类。
}
8.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是大陆向海洋底的自然延伸。其范围是从低潮线起以极其平缓的坡度延伸到坡度突然变大的地方为止。
9.大陆坡:大陆坡是一个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其上限是大陆架外缘(陆架坡折),下限水深变化较大。
10.大陆基(大陆隆):大陆隆是自大陆坡坡麓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位于水深(2000~5000m )处。
11. 中央裂谷: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延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底,是海底扩展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的场所,有广泛的火山活动。
12.大洋盆地:是指大洋中脊坡麓与大陆边缘(大西洋型的大陆隆、活动型的海沟)之间的广阔洋底,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1/2。
13.海岸线:陆地与海面的交线。近期大潮平均高潮面与陆岸的交线。
14. 海滩:指以波浪作用为主要动力,由粗粒(>63μm)硅质碎屑组成的疏松堆积体及其地形。在滨海环境中海滩分布最广,常见沙滩,砾石滩较少。
、
15. 大陆漂移: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是统一的联合古陆,或称泛大陆(Pangaea),其周围是围绕泛大陆的全球统一海洋——泛大洋。中生代以后,联合古陆解体、分裂,其碎块——即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今日所处的位置。由于各大陆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大西洋和印度洋,泛大洋(古太平洋)收缩而成为现今的太平洋。大陆漂移的主要依据有海岸线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古生物地理分布、冰川等。
16.海底扩张:大洋中脊轴部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同时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洋底逐渐向两侧扩展推移,这就是海底扩张。海底扩展移动的速度大约为每年几厘米。
17.板块构造:基本思想是:
1)固体地球表层在垂向上可分为物理性质显著不同的上覆刚性岩石圈和下垫塑性软流圈;
2)刚性的岩石圈在侧向上可划分为若干大小不一的板块,它们漂浮在塑性较强的软流圈上
作大规模的水平运动,其驱动力来自地幔物质对流;
3)板块内部是相对稳定的,板块的边缘则由于相邻板块的相互作用而成为构造活动强烈的
地带,是发生构造运动、地震、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的主要场所,同时也从根本上控制着各种地质作用的过程;
4)
5)板块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位移可达几千公里。运动过程中各板块间或分散裂开或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