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党员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正文:---------------------------------------------------------------------------------------------------------------------------------------------------- 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2013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切实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学风,按照《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及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实施细则》精神,结合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际,作出如下规定。

一、无论什么级别的干部参加学习培训都是普通学员,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员意识,严格遵守学习培训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上,认真完成培训任务。

干部管理部门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要对参训干部提出具体要求。

二、干部在校学习期间,要住在学员宿舍,吃在学员食堂。

学员之间、教员和学员之间不得用公款相互宴请。

班级、小组不得以集体活动为名聚餐吃请。

学员不得外出参加任何形式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娱乐活动。

对违反规定的学员予以退学处理。

三、组织学员外出进行现场教学、实地考察调研等活动时,不准警车带路,不接受宴请,一律吃自助餐或便餐,不收受纪念品和土特产,不安排与学习无关的旅游和娱乐活动。

对违反规定的,追究培训机构有关领导和带队负责人的责任。

四、学员不准接受和赠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及土特产等,不得接待以探望为名的各种礼节性来访。

学员之间不准以学习交流、对口走访、交叉考察、集体调研等名义互请旅游。

对违反规定的学员,视情节轻重予以约谈提醒、通报批评或责令退学。

对于接受和赠送贵重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的,将有关情况通报干部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按规定处理。

五、学员参加学习期间不再承担所在单位的工作、会议、出国(境)考察等任务。

铸牢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探究

铸牢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探究

铸牢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探究发布时间:2021-12-16T07:57:48.774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7月20期作者:佐合热·喀斯木[导读]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佐合热·喀斯木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300222摘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旗帜,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高校作为输送优秀民族干部的主阵地,担负着培养民族团结的桥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践者的重要使命,随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人数不断增多,怎么样做好共同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个挑战。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路径1少数民族学生特点1.1在思想上少数民族大学生均来自西南西北,从小就生活在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民族地区,多数受到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远离家乡来到内地高校求学,环境的差异也会给他们自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1.2在学习上少数民族学生所在的地区基础教育相对落后,加上大多数是享受少数民族政策降分录取来到内地求学,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在培养初期,我们发现少数民族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数学、外语、计算机等课程学习吃力,难以适应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内容等问题。

1.3在生活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水平等都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再加上家庭子女多,家庭经济来源以务农为主,家庭整体经济水平低。

少数民族学生上学期间面临着筹集学费和生活费的双重压力。

2实施助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方案构建特色品牌,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做好政治思想上的引导、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大学生活上的关爱,要助力少数民族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协助他们制定大学生涯规划。

校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师生工作方案

校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师生工作方案

校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师生工作方案一、背景与目的为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加强学校与少数民族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原则,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教育方针,为少数民族师生提供更多的关心与支持。

三、工作原则1. 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师生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维护其合法权益。

2. 促进交流与沟通:加强校领导与少数民族师生之间的交流,增进理解与互信,解决实际问题。

3. 强化服务意识:校领导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为少数民族师生排忧解难。

四、工作措施1. 建立联系机制:校领导要分别联系若干名少数民族师生,定期开展座谈、走访等活动,了解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

2. 倾听意见和建议:鼓励少数民族师生积极建言献策,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做好解释工作。

3. 促进民族文化交流:举办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展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各民族师生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4. 加强培训与指导:针对少数民族师生的特殊需求,开展业务培训、职业规划指导等活动,提升其综合素质。

5. 做好慰问帮扶工作:在重要节日期间,对生活困难的少数民族师生进行慰问,及时提供必要的帮扶。

五、工作要求1. 提高认识:校领导要充分认识联系少数民族师生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3. 注重实效: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确保联系工作取得实效。

4. 及时总结经验:对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推广,不断完善工作方案。

六、考核评估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对校领导联系少数民族师生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将评估结果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同时,对表现突出的少数民族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希望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少数民族师生之间的联系与互动,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共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问题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党组织在大学校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党员作为先进分子的代表,承担着培养和引领青年学生的重任。

然而,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党员的发展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发展问题,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一、党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党员数量普遍较少。

这主要是由于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相对较少,而且在一些地区,少数民族学生的家庭条件较为困难,很难满足党员入党的条件。

因此,如何增加党员数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党员的意义和使命。

其次,对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解决他们的物质困难,让他们更容易满足党员入党的条件。

最后,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履行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二、思想认同度不高的问题在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对党员身份的思想认同度不高,甚至存在一些身份认同上的矛盾。

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对于党的理论和党的工作不够了解,以及对党员身份的权责认识不足所致。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开展以下工作:首先,建立多样化的教育平台,通过组织党课、座谈会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党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

其次,开展理论学习活动,让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了解党的理论,并将其与少数民族文化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感。

最后,加强与少数民族团体的互动与交流,促进文化交流,缩小认同差距。

三、党组织关怀不够的问题在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存在党组织关怀不够的问题。

一方面,一些党组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困境了解不够,无法提供有效帮助。

另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身份的特殊性,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党组织未能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党组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注度,主动了解他们的困境和需求。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让学生能够及时向党组织反映问题和困难。

中组部、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

中组部、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

中组部、统战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日期】1993.12.30•【文号】中组发[1993]9号•【施行日期】1993.12.30•【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族区域自治正文中组部统战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意见(中组发<1993>9号)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大量培养和放手使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已经成长起来,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推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日益发展,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大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现就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明确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民族问题始终是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九十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贯彻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实现在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民族地区面临着更加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因此,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是一件事关全局的大事,对于正确贯彻民族政策,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加快民族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各地各部门务必从这一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统一思想,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做好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干部“四化”方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廉洁勤政,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结构合理,能够适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教育部等12部门《关于切实加强有关内地民族班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努力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的建设人才,增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学生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巩固各民族人民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坚定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坚定自觉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和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主要措施(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为核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梦宣传教育,通过讲座、报告、深度辅导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2.深入开展法治教育。

以法治精神教育为主要内容,通过法律讲座、形势政策教育课等形式,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引导少数民族学生遵纪守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

3.深化网络安全教育。

倡导文明上网,规范网络言行,引导少数民族学生自觉远离涉恐涉暴信息,避免接触或者传播宗教极端思想和民族分裂思想。

4.深入细致地做好少数民族学生思想动态摸排工作。

组织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中去,和少数民族学生聊天、谈心、交朋友,增进与少数民族学生的情感交流,准确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真实思想,尤其是对敏感问题的真实看法以及行为动态。

(二)加强学习学业辅导,促进全面成长成才。

1.做好学业普查。

每学期开学,各二级学院开展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普查工作,对学业后进学生进行登记备案。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7.02.28•【文号】教党[2017]8号•【施行日期】2017.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的通知教党[201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现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教育部党组2017年2月28日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推动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实现全面从严治党合格、贯彻落实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合格、共产党员行为和作风合格、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合格(以下简称“四个合格”)的目标要求,推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有关法规,结合高等学校实际,制定本标准。

一、组织领导1.领导体制学生党建工作体系健全,责任明晰。

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党建工作组织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学生工作(研究生工作)、宣传、共青团、党校、教务、人事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负责实施、学生党支部具体落实的学生党建工作格局。

学校党委对本校学生党建工作负主体责任,学校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学校党委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其他党委班子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部门和联系院(系)学生党建工作负主要领导责任。

院(系)党组织对院(系)学生党建工作负主体责任,院(系)党组织书记负主要领导责任,副书记负直接领导责任。

2.工作机制校、院(系)党组织将学生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整体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

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王冰蓝北京印刷学院 北京 102600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是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也是大学生发展和进步的需要。

高校学生整体素质和水平与我们党执政目标的实现、我们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有着密切联系。

面对新时期“90后”大学生的整体特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呈现出新课题和新挑战。

因此,扎实抓好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学生工作,涵盖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党校培训、党的重点培养对象的推荐和教育、学生党员发展、预备党员转正、学生党员的教育、学生党支部的建设、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学生党支部委员和学生党务中心干部的培训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出台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更注重加强党的建设。

对于“90后”大学生群体,大部分学生在入党动机、党员角色定位、党员志愿服务等方面能够有正确和深刻的认识,然而,随着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扩增和“90”后大学生整体特点,使得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出现新的课题。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第一,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明确,出现功利化倾向。

大部分学生入党意愿强烈,入党动机正确,并能够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他们认为入党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自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但是,少部分“90后”大学生的入党动机目的性很强,有人认为党员这一政治面貌对于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发展有很大帮助;有的存在个人不了解党性,对党的认识匮乏的问题,是按照家长的意愿入党,为了完成家长布置的任务,也递交入党申请书;有的认为入党能够彰显自己的优秀,能够增加自己评优评奖的机会和条件等。

 第二,缺乏对党员的再教育。

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过程中,重视学生入党前的培养和考察,严把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往往忽视了对预备党员和转正后正式党员的管理和再教育,导致部分学生成为预备党员或转正后暴露出很多问题,如出现违反校规校纪、缺失对党性的认识、政治立场不坚定等有损于党的形象的行为。

中共宁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机关工委关于加强机关基层服务型 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宁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机关工委关于加强机关基层服务型 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

中共宁德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直机关工委关于加强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15.03.09•【字号】宁委工组〔2015〕16号•【施行日期】2015.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直机关工委关于加强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宁委工组〔2015〕16号市直各党委、总支、支部: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

去年以来,中央办公厅、省委办公厅、市委办公室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方法措施。

为贯彻落实市委的工作部署,结合推进“三转一加强”活动,切实加强市直单位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六新大宁德”建设凝心聚力,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工作目标。

建设机关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要坚持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群众满意为根本标准,强化服务功能、改进服务作风、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保障,使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服务成效进一步提升,努力实现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六有”和“六个进一步”的目标要求。

二、优化组织设置。

适应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的变化和需求,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原则,优化组织设置。

对涉及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按党组织隶属关系与行政隶属关系一致的原则调整设置,强化主管部门(单位)党组(党委)的领导职责。

承担执法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工作窗口和与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办事场所、服务中心(站、所、队),党员3人以上的原则上应当单独设立党支部,党员不足3人的采取联合组建或选派党员干部进驻的方式建立党支部,把支部建在服务工作一线,使党的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引言1.1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是当前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少数民族学生是我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未来发展。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不仅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一项为国家长远发展着想的战略性工作。

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工作包括诸多方面,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提升、管理制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等。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有效的加强和落实,才能真正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这不仅是对少数民族学生个体发展的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教育公平和多样化的体现。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意味着要求管理者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和手段,及时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和问题,推动管理工作的卓越发展。

只有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已成为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少数民族学生作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对象,其管理工作不仅关乎着教育公平与多样化的实现,更涉及到国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远规划。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人格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有通过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综合素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推动融入主流社会等措施,才能真正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公平与多样化的目标。

2. 正文2.1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少数民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社会环境和文化影响,对于思想观念的塑造具有特殊的需求。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9.03.20•【文号】教党函〔2019〕34号•【施行日期】2019.03.2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的通知教党函〔2019〕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党委: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推动高校领导干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履行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维护稳定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现就加强和改进高校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工作通知如下。

一、建立健全制度。

各地各高校要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着眼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针对性,着眼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着眼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健全学校、部处、院(系)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学生制度,促进高校各级领导干部把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单位,工作重点放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上,体察校情、关爱学生、答疑解惑、解决问题,推动形成育人合力。

二、明确重点任务。

高校领导班子成员尤其是党委书记、校长,要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

高校领导班子每名成员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1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或形势政策课,每周至少“面对面”接触学生1次。

倡导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联系1个学生班级或1个学生宿舍或1个学生社团等。

学校机关部处、院(系)负责同志,要做到和学生常态化联系交流,具体要求由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规定。

高校党委工作部门特别是学生工作部门的负责同志,要把一半以上的时间精力放在直接到一线联系学生、做学生工作上,同普通同学交朋友,推动解决学生思想、心理、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

学生党员服务中心驻班党员联系制度

学生党员服务中心驻班党员联系制度

学生党员服务中心驻班党员联系制度一、目的:加强党员深入群众的意识,树立党员形象;带动班级的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向辅导员汇报班级情况有利于开展学生工作;通过党员指导班级的团建工作、班委工作。

二、驻班党员的职责:1.宣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介绍入党程序、入党申请书的写法2.和班级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保持紧密联系,通过谈话、侧面了解等形式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进步,并在支部会议上如实反映他们的情况3.向组织推荐优秀的学生加入党组织4.和班委保持紧密联系,指导班级的工作,如参加主题团日活动或班会5.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促进班级班风、学风建设6.协助班级“诚实守信”的学期鉴定,帮助学生树立“诚实守信”的观念,并通过“诚实守信”的教育活动促进班级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7.随时掌握班级情况,发生特殊事件及时向组织汇报8.关注特殊群体,包括贫困生、落后生、思想偏激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帮助他们顺利适应学生生活9.帮助班级有困难的学生,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向组织、辅导员汇报;10.定期汇报工作:每隔二周向组织及时汇报反馈班级情况三、驻班党员选拔条件:1.党性强,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有较好的理论修养,没有受过党内处分2.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学习成绩良好,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3.责任心强,对组织交代的工作能按质按量完成;4.担任过学生干部,做过一定的学生工作,有较好的工作经验5.大三、大二优秀的学生党员四、驻班党员派驻原则:1.跨年级,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并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效2.同专业,有利于解决学习问题和保持专业的优良传统3.长期性,驻班党员分配后既固定联系该班级,直至该班级结束大二的学习六、其他:对主观原因如不负责任、热情不够等而不能履行驻班党员职责的学生党员,学生党支部应在支部大会上提出批评教育;多次批评教育仍不改正者可试情况予以党内纪律处分。

浅析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探索

浅析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探索

浅析高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探索【摘要】在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特别是如何正确处理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的数量与质量问题,包括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选拔、发展、监管、考核等教育管理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研究意义。

该文章从加强党的建设,发展党的队伍出发,结合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现状,从实际与理论两个方面探索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增强青年党员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

党的十六大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十七大又强调:“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

”[1]少数民族大学生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重要对象,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无论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还是对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高校如何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和最基础的条件,就是要造就千千万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民族人才,其中为西部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传播党的先进性,更是重中之重[2]。

为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向西部输送更多建设性人才,越来越多的高校成立的新疆班、西藏班,将优秀的少数民族学生吸收大学生高等教育中来,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承一般意义上的党的组织发展任务,也同时还肩负促进民族融合,维护民族统一等历史重大任务。

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吸纳进党的队伍中来,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其头脑,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摆到重要议程议事中来。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路径探析

新时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路径探析发布时间:2022-04-26T03:40:51.515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第1期作者:次仁翁姆[导读] 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更是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柱次仁翁姆(四川民族学院四川康定626001)摘要:少数民族学生党员不仅是少数民族学生中的优秀代表,更是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支柱。

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意义重大,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要求。

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发展工作虽然整体呈现良好态势,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面对当前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究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发展策略,构建民族命运共同体来提升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和实效。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路径;意义;高校大学生党员是中国共产党的青年储备力量,是党员中最年轻、充满活力的群体。

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结合少数民族的特点,融合民族文化,将党的先进理论思想广泛传播,推动各民族团结统一,增强国家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少数民族学生党员是促进地方发展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要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党员发展工作,为党的建设和民族团结与发展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素养深厚、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少数民族学生党员。

这也是高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意义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各民族的优秀人才,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为家乡带去新知识、新思想、新政策。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机制研究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机制研究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和发展机制研究作者:地瓦那夏•肉孜买买提李鹏来源:《赢未来》2019年第07期摘要: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对于推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更是对国家统一、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和社会和谐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然而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入党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制定适合推荐和发展条件成熟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党的机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培养更多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入党组织,发挥其党员示范引领、自我管理作用,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民族政策方针。

关键词: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培养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信念过硬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应该从学生抓起,尤其是教育和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应当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

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多次提出新疆社会的稳定要大力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高校担负着为祖国培养优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重任,因此需要培养和挖掘优秀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并吸纳其入党,进一步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其成为未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发展的生命力和主力军。

1高校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党员的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的推进,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录取率逐年增高,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少数民族学生人数约占学生总数的14.3%,其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校内少数民族学生总人数的15.8%。

而在884名本科学生党员中,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却只有8人,约占0.9%,可见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入党比例相对比较低。

究其原因在于民族地区教学质量不均、语言障碍、信仰习惯问题等。

近年来考入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从民族地区层层选拔出来的佼佼者,是少数民族青年中的优秀分子。

这样一个高素质民族群体,如果不教育培养好,有可能成为分裂势力渗透和煽动的对象。

因此,将少数民族青年精英凝聚在党和国家的周围、培养和发展少数民族党员,是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和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更是加强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加强“三基”建设全面打牢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加强“三基”建设全面打牢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

理论LILUN加强“三基”建设是省委基于更好的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进一步提升党在民族地区执政水平的重大决策。

“三基”建设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根本,只有建强“三基”,补齐“短板”,消除“软肋”,才能有效加强基层薄弱部位、夯实党在民族地区执政的基础,才能有效维护民族团结、真正推进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和长治久安,才能有效推进改革进程、逐步实现国家在基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全力抓好民族地区的“三基”建设,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入手。

1.强化三级组织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

抓“三基”、强“三基”,关键要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打牢党的事业根基,贯通联系群众的血脉。

在“三基”建设中,要发挥好县(市、区)乡村三级组织的作用。

县(市、区)委是核心,肩负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集中精力抓大事,亲力亲为抓落实,指导督促支持乡镇开展好各项工作;乡镇(街道)党委是主角,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要深入实际,靠前指挥,落实好各项工作措施;村(社)组织是主体,要按章办事,做好执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巩固群众基础。

要解决好基层组织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借鉴省内外基层工作的好经验、好办法,结合村级组织换届,抓好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要对大量农牧民搬迁入城,农牧区组织“空心化”问题的实际,通过“转、并、联”等模式加以解决,努力做到党组织全覆盖。

要巩固好基层组织有效运行的机制。

把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形成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如三级常委蹲点调研、县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等,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下去,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真正帮助基层解决问题,助推“三基”建设。

2.抓好规章制度建设,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科学的保障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基层各项工作势必陷入混乱。

自觉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引路人

自觉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引路人

自觉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引路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高度使命,要自觉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引路人,求真,承担引导学生解答终极追问的责任;求善,承担培养学生铸就大爱的责任;求美,承担鼓励学生放飞梦想的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标签:民族团结;宗教和顺;思想政治教育;引路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直接承担着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生方向的崇高使命,要做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自觉做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引路人,要把宗教信仰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来研究,并以理论研究对照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求真、求善、求美。

具体分析起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中,要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宗教信仰;第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信仰观;第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接下来,笔者将具体阐述如何做好这三个方面。

一、求真: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解答终极追问的责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把握这样一种精神——探索真理的理性精神。

切忌一味罗列,堆砌案例,而是要从现象入手,最终追寻到事物的本质。

譬如,就“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等我们预设的结论和预期达到的知识目标而言,要很好地去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讲清楚这样一个观点,使学生信服并认同,我们就要注重从结论出发,去展开逆向思维。

我们常常将思维置身问题之中,来向结论本身发问:“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认同民族团结?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认同宗教和顺?”溯本求源,当我们透过种种现象中去探寻事物本质的时候,总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一切问题,走向深层,都会指向一个终极:死亡——活着——怎样地死亡——怎样地活着。

换而言之,每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都有义务去回答这样一个终极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带上求真求实的理论态度去讲授“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课程,要将理论讲透、讲清晰、讲明白,要承担起引导学生解答终极追问的责任。

少数民族结对联系制度

少数民族结对联系制度

少数民族结对联系制度一、结对对象确定结对对象应包括少数民族地区的居民、学生、教师、企事业单位等,涵盖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领域。

结对对象的选择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助、共赢的原则,通过充分协商和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

二、联系内容与方式1.了解情况:了解结对对象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发展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建立互信基础。

2.交流经验:分享各自在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经验,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3.提供帮助:结合各自优势和资源,提供物质、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4.协调关系:协助解决结对对象之间存在的矛盾和纠纷,维护团结稳定。

三、结对工作实施1.制定计划:根据结对对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2.组织实施: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各项结对工作,确保工作有序进行。

3.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内容,保证结对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档案记录:建立健全结对工作档案,如实记录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

四、结对效果评估1.定期评估: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结对效果评估,全面总结工作成效。

2.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发展指标。

3.反馈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结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推动工作不断优化。

4.激励表彰:对表现突出的结对对象进行表彰和奖励,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工作积极性。

五、监督与奖惩1.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定期检查、抽查等方式对结对工作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2.信息公开:及时公开结对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接受社会监督。

3.奖惩措施:根据结对效果评估结果和监督检查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结对对象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对象进行督促整改或取消结对资格等惩罚措施。

塔城师范五个一制度实施方案2013

塔城师范五个一制度实施方案2013

塔城地区师范学校在领导干部中建立密切联系群众“五个一”制度的实施方案为深入学习贯彻地区组织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学校管理的方法途径,不断把学校各项活动推向深入。

根据地委《关于在地区各级领导干部中建立密切联系群众“五个一”制度的通知》精神,校党委决定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五个一”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理论武装和能力建设为重点,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改进作风建设为切入点,围绕打造“六好领导班子”建设为目标,通过建立落实“五个一”制度,进一步拓宽联系群众的途径,增强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丰富服务群众的内容,畅通群众表达意愿的渠道,创新加强学校管理的方式,促推领导干部切实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稳定在一线加固、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为完成学校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活动内容“五个一”活动主要内容:(一)每一名领导联系一个重点区域。

根据校领导的工作安排和《学校2013年工作计划》要求,结合学校今年的重点工作,落实好领导干部联系的重点区域。

领导干部要深入联系点,要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二) 每1名领导联系一个党支部。

领导干部要积极参加联系支部活动,全面摸清联系支部情况,对支部工作进行跟踪指导,真正把党支部建成服务型的党支部。

(三)每名领导联系一个困难学生。

领导干部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困难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切实使困难学生和弱势群体感受到党的温暖关怀。

(四)每名领导联系一名重点学生。

领导干部要对联系的重点学生做到信息清楚,针对性地解决重点学生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困难,帮助其进行提高思想认识,将其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五)少数民族领导联系一名少数民族帮扶对象。

少数民族领导要积极主动联系帮扶对象,要着力解决帮扶对象在思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使帮扶对象能够主动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投身于工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员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北京市、学校关于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北京市、学校关于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少数民族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四有”人才。

二、主要任务
(一)认真学习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北京市有关少数民族工作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主动性。

(二)组织开展民族工作重要问题调查研究,向上级组织提供决策依据和重大事项处理意见参考。

(三)原则上党员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一至两名少数民族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生活状况等,并进行正面教育引导。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少数民族建设人才。

(五)注重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及时解决或向上级组织反映少数民族学生的合理诉求,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困难。

(六)结合所联系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开展针对性辅导,引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七)经常性地开展深入辅导,每月至少与联系的少数民族学生谈话一次。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