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名人简介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后有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李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多部小说作者李碧华原名李白。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虽然杜甫在当朝不为世人所知,但经过后世的研究,他的作品最终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

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中年名所居曰稼轩,因此自号“稼轩居士”。

汉族,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风闸村)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

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古代诗人简介

古代诗人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着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朴质自然,对促进五律的成熟作出了贡献。

有《王子安集》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性格豪放旷达,喜欢喝醉了酒以后挥笔写诗,被杜甫称为“酒中八仙”之一。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

唐代着名的边塞诗人,善于描写塞外风光和征战生活。

他的七绝《凉州词》与五绝《登鹳雀楼》都是唐诗和中国诗史上的绝唱。

王昌龄(约698—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年间进士。

因担任过江宁丞和龙标尉的职位,后人也称他为“王江宁”或“王龙标”。

善于写七言绝句,被人称作“七绝圣手”。

有《王昌龄集》。

张继,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

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人。

天宝年间进士,曾任检校祠部员外郎。

他的诗以写景居多,风格清丽,朴实自然。

流传下来的不到五十首,以这首《枫桥夜泊》最为有名。

有《张祠部诗集》。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

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官至吏部尚书。

卒谥文,世称韩文公。

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诗风奇崛雄伟,对宋代诗歌影响很大。

有《昌黎先生集》。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他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重要人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势力,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

后官至太子宾客。

他的诗歌在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晏殊(991—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著名诗人简介

著名诗人简介

著名诗人简介著名诗人简介一、唐代诗人骆宾王,约638—约684:今浙江义乌人。

唐初文学家。

从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曾经当过侍御史;这在当时算是很大的官了;可当了没多久就得罪了很多人;进了监狱。

获释后;被贬到浙江临海当县丞。

擅长写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笔调高昂;风格雄放。

与当时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合称“初唐四杰”。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

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

李峤,约645—约714:今河北赵州赞皇人;唐朝诗人。

唐高宗时考中进士;先后见过高宗、武后、中宗三朝皇帝;当过中书令。

他的诗多数以风、月、雨、露为题材;语言清新;讲究声律;当时很有名气。

杜审言(约646-708) 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王勃(649-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溺水死;年仅二十七岁。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宋之问(约656-712) 一名少连;字延清;汾州(今山西汾阳)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上元进士;武则天时官尚方监丞;中宗时入选为修文馆学士;因诌事武则天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为士林所不齿;玄宗先天年间赐死。

所作多粉饰现实;歌颂升平;价值不大;但律诗在初唐时有一定地位。

贺知章(659-约744) 今浙江萧山人;唐朝诗人。

他性格狂放;喜欢喝酒;自称“四明狂客”;是李白的好友。

武则天女皇期间考中进士;当过太子宾客、秘书监等官;晚年退休还乡后当了道士。

古诗人物谱

古诗人物谱

古诗人物谱
以下是一些古诗中常见的人物: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4.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5.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6.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

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7.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县西南)人。

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

8.廉颇:嬴姓,廉氏,名颇,战国末期赵国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9.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

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

这些人物在古诗中经常出现,并且通过他们的作品和故事,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历史诗词名人

历史诗词名人

历史诗词名人
以下是一些历史时期的著名诗词名人:
1.杜甫(712年-
770年):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表达了对社会不
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被誉为“诗圣”。

2.白居易(772年-
846年):唐代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的作品以豪放明快的
风格和世俗主题而著称。

3.苏轼(1037年-
1101年):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和书画家,他的诗词
充满情感和生活体验,深受后人喜爱。

4.辛弃疾(1140年-
1207年):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激昂豪放的词作闻名,作
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情思索。

5.李清照(1084年-
1155年):北宋时期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
的词作多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6.王之涣(688年-
742年):唐代诗人,他的作品以富有哲理的思考和写景的
描绘而著称,尤以《登鹳雀楼》最为著名。

以上只是历史诗词领域中的一些名人,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并对后世的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朝100位诗人

唐朝100位诗人

唐朝100位诗人1、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2、王绩(约589—664),字无功,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唐代诗人。

隐居东皋,号东皋子。

其诗多写饮酒及隐逸田园之乐,抒发怀才不遇的苦闷。

语言朴素自然。

也能文。

有《王无功文集》。

3、上官仪(约公元608~665年),唐代大臣,唐初著名诗人。

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

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

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

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成为宰相。

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

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

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

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4、卢照邻(约635年-约685年),字升之,自号幽忧子,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初唐诗人,与王勃、杨炯和骆宾王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作品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等存世。

5、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

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

与王勃等人以诗文齐名,为“初唐四杰”之一。

有《骆宾王文集》。

6、李峤(约645-约714),唐代诗人。

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

他写的多为咏物诗,十分讲究格律,唐玄宗曾称赞他是“真才子”。

著有文集五十卷,可惜大多散佚。

7、杜审言(约646-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

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唐宋诗词名家名单

唐宋诗词名家名单

唐宋诗词名家名单
唐宋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许多杰出的诗
人和词人。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下面按照类别,介绍一些唐宋诗词名家。

唐代诗人
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
的气息,被誉为“诗仙”。

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种种不公和人民的苦难,被誉为“诗史”。

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爱情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温情和感伤,被誉为“诗佛”。

王之涣:王之涣是唐代著名的山水诗人,他的诗歌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被誉为“诗圣”。

宋代词人
苏轼: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词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被誉为“词圣”。

辛弃疾:辛弃疾是宋代著名的爱国词人,他的词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不公和人民的苦难,被誉为“词史”。

李清照: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歌充满了温情和感伤,被誉为“词佛”。

陆游:陆游是宋代著名的爱情词人,他的词歌以描绘爱情为主,被誉为“词仙”。

唐宋诗词名家的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他们的作品不仅是文学的珍品,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

中国历代著名诗人一览表

中国历代着名诗人一览表巍巍中华五千年出现了数不清的风流人物和诗词名家,每个朝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人物和作品,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都有哪些着名的诗人吧。

还可以点击相应链接查看其代表作品,希望对您鉴赏古文化有所帮助!一、先秦至隋1、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

中国最早的大诗人。

战国时楚国贵族,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后遭放逐,自沉汨罗江而死。

2、荆轲(—前227),战国时卫国人。

卫人称为庆卿,燕人称为荆卿、荆叔。

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3、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灭秦后自立为西楚霸王。

后被刘邦击败。

4、刘邦(前256或前247—前195),即汉高祖。

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

西汉王朝建立者。

公元前202—前195年在位。

5、刘彻(前156—前87),即汉武帝。

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介绍及代表作】6、李延年(—约前90),中山(治今河北定州)人。

汉音乐家,善歌,又善创新声。

7、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官至丞相,封魏王。

8、刘桢(—217),字公干,东平宁阳(今属山东)人。

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其五言诗在当时负有重名。

9、徐干(171—218),字伟长,北海(治今山东潍坊西南)人。

东汉末哲学家、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

10、曹丕(187—226),即魏文帝。

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公元220—226年在位。

11、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人。

三国时期着名诗人。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诗品》称他为“建安之杰”。

12、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三国魏文学家、思想家。

曾为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古诗词名人简介

古诗词名人简介

古诗词名人简介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著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简介(按出生先后顺序整理)清晰明了,方便记忆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简介(按出生先后顺序整理)清晰明了,方便记忆

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作家简介按出生先后顺序整理,清晰明了,方便记忆。

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P取邑(今山东曲阜)人。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修订《春秋》。

他的学生将其言行记录在《论语》中。

《论语》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2.孟子(约前372 —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刍B (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孟子》一书由孟子及其弟子编成。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3.吕不韦(?一前235):战国末年秦国相国,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

4.屈原(约前340 —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为《离骚》《天问》《九歌》。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5.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 —?):字子长,别称太史公。

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主要作品为《史记》,全书130篇。

6.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死后被他的儿子追尊为魏武帝。

他的诗歌有《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等篇,诗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东汉末年人民的苦难生活。

7.曹植(192-232):字子建。

曹操子。

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三国魏诗人。

主要代表作为《七步诗》《洛神赋》等,原有集,己散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

8. 渊明(365或372或376-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洱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

有关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

有关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

有关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简介屈原屈原(约前340~约前275年),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楚人。

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联齐抗秦。

后被谗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

都城郢被秦兵攻破后,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汩罗江自尽。

《史记》有传,著有《离骚》、《九歌》、《天问》等不巧作品传世。

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

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

王勃王勃,生于永徽元年(650年),卒于上元三年(676年),生年27岁。

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位非常有才华的诗人,只活了27岁,确实令人痛惜。

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初唐四杰之一。

王勃为隋末大儒王通的孙子,王通生二子,长名福郊,次名福峙,福峙即王勃之父,曾出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交趾县令、六合县令、齐州长史等职。

可知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

王勃虽然只活了27个春秋,但著述仍很多,曾撰《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可惜皆佚失。

今所传者,唯《王子安集》16卷,也非全本。

何林天教授点校整理的《重订新校王子安集》,收录了辑自日本的一些佚文,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王维王维字摩诘,河东人,工书画,与弟缙俱有俊才。

开元九年,进士擢第,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

历右拾遗、监察御史、左补阙、库部郎中,拜吏部郎中。

(完整版)唐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完整版)唐代诗人简介及其代表作

1、王勃(650~675),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为四杰之首,被誉为诗杰。

积极开拓诗歌的表现领域,从题材内容到格律形式都有新的探索,显露了新的独特风貌.文名甚高,对近体诗有所建树,为唐诗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代表作: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蜀中九日。

2、杨炯(650~692),弘农华阴(陕西)人。

人称“杨盈川",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以边塞征战诗著名,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风格雄健豪放,气势轩昂,很有气魄。

张说谓“杨盈川文思如悬河注水,酌之不竭”。

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的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代表作:从军行、出塞。

3、卢照邻(632~695),幽州范阳(河北省涿州)人.自号幽忧子,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杨炯誉之人间才杰。

擅长诗歌骈文,尤擅七言歌行,意境清迥。

对推动七古的发展有贡献。

代表作:长安古意、咏史四首、紫骝马.4、骆宾王(638~?),婺州义乌(浙江义乌)人。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世称“王杨卢骆”.内容广泛,格调高远,多感叹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之作。

代表作:咏鹅、易水送别。

5、李峤(约645~约714),赵州赞皇(河北)人。

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

宫廷诗人,诗多咏物.代表作:风.6、沈佺期(约656~713),相州内黄(河南内黄)人。

与宋之问并称沈宋,律诗之祖。

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完成了五七言律诗的定型,确立了律诗的形式,在声律方面有重要贡献。

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代表作:邙山。

7、宋之问(约656~712),汾州(山西汾阳)人。

人称宋学士,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律诗鼻祖。

尤善五言诗。

重视平仄、声律的协调,对偶句式的工整。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

要求:1.用记号笔标注重点,熟知著名诗人的生平,归纳常见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点。

2.一周内容,每天积累六位诗人概述。

中国古代30位著名诗人概述(1)陶渊明——先做几年小官,后辞官隐居——田园风光,平常生活——朴素真挚,悠然冲淡人生经历:陶渊明(365—427),东晋末年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祖父做过太守,父亲早死。

曾几度出仕,担任过江州祭酒、彭泽令等小官职。

自觉深受羁缚,后坚决脱离官场,归隐田园,直到病故。

思想内容: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

作品主要表现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作为劳动者的喜悦,如《归园田居》组诗的第一首《少无适俗韵》和第三首《种豆南山下》。

还有的诗写他的社会理想,如《桃花源诗》。

艺术特点:语言朴素,善用白描手法,情感真挚自然,意境优美,情致悠然冲淡。

(2)骆宾王——仕途受挫,起而造反——建功立业,怀才不遇——擅长铺陈,圆熟流转人生经历:骆宾王(约638—?),唐代诗人。

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

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

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

父死后,早年生活贫困。

仕途上历经挫折和失败,后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与其中。

兵败,骆下落不明。

思想内容:曾久戍边城,写了不少边塞诗,抒写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或写边塞生活的亲切见闻。

而《咏蝉》,则借蝉自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艺术特点:五律工整精练,尤擅七言长歌,排比铺陈,圆熟流转,或被誉为“绝唱”。

(3)王勃——少时家贫,出仕废官——怀乡送友——意境开阔,清新质朴人生经历:王勃(约650—676),字子安,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青年时代就迫于家贫,道未成而受禄。

出仕以后,又两次因事废官,一生处于下位。

最后溺水,受惊而死。

思想内容:王勃的诗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古代诗人介绍

高考语文复习:常见古代诗人介绍

古代诗人介绍一、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出生于西域,长于蜀中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唐代大诗人。

1.读书漫游时期:少年时期刻苦攻读,兼习剑术,以诗文见赏于世。

25岁出蜀远游,留居安陆。

数年后各地漫游,广泛结交地方官吏及著名隐士道人。

这一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山水和漫游生活。

作品有《峨眉山月歌》《渡荆门送别》《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等。

2.长安入仕时期: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42岁,经道士吴筠推荐,被皇帝征召赴长安,任翰林院供奉。

后被疏远,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

这一时期,李白政治上失意,三年京城生活,使他对社会现实及藏在“开元盛世”背后的腐败黑暗现象予以揭露和批判,这一时期的创作比前一时期更有现实性和战斗性。

作品有《行路难》等。

3.再度漫游时期:离开长安后又开始漫游生活。

这一期间的作品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等。

4.安史之乱时期: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在唐皇室的内部斗争中,李白被牵连入狱,长流夜郎。

流放途中遇赦得还。

晚年流落于襄汉及江淮一带,61岁在金陵,闻李光弼统率大军出镇临淮,仍以多病之身请缨从军,半道病发而还,第二年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这一期间,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忧国忧民及思乡之情。

如《猛虎行》《赠张相镐二首》《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傲视权贵和敢于反抗的性格受历代读者喜爱。

李白深受庄子散文和楚辞影响,还善于从民间乐府汲取营养。

李白诗作感情奔放,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并惯用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表达感情,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

1.奔腾浩荡的情怀。

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悲喜异常强烈鲜明。

像《行路难》(其一)直抒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纵横变幻的想象。

这种想象常与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结合,创造出许多新奇而独特的审美意象。

唐代所有诗人简介

唐代所有诗人简介

唐代所有诗人简介摘要:一、引言二、初唐四杰1.王勃2.杨炯3.卢照邻4.骆宾王三、盛唐诗人1.李白2.杜甫3.白居易4.王之涣5.王之涣6.孟浩然7.柳宗元8.刘禹锡四、中唐诗人1.李贺2.杜牧3.李商隐4.温庭筠五、晚唐诗人1.贾岛2.许浑3.韦应物4.杜荀鹤六、结语正文:【引言】唐代,是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时期,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流传至今。

唐代诗人辈出,风格各异,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对唐代著名诗人的简要介绍。

【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

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

【王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著名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王勃聪敏好学,六岁能文,下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他的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杨炯】杨炯(约650年-约693年),字盈川,唐代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等人齐名。

他的诗风清新刚健,以五言见长。

代表作品有《从军行》等。

【卢照邻】卢照邻(约637年-约689年),字升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以五言为主,诗风清新自然,辞藻华丽。

代表作品有《长安古意》等。

【骆宾王】骆宾王(约619年-约687年),字观光,唐代著名文学家,初唐四杰之一。

他的诗以五言、七言见长,诗风雄浑豪放,辞藻丰富。

代表作品有《帝京篇》等。

【盛唐诗人】盛唐诗人是唐代诗歌创作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和著名的诗人。

【李白】李白(约701年-约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的诗以豪放、奔放、清新见长,代表作有《将进酒》、《庐山谣》等。

【杜甫】杜甫(约712年-约770年),字子美,号杜陵野客,唐代著名诗人,有“诗圣”之称。

杜甫的诗以写实、深沉、感人见长,代表作有《佳人》、《春望》等。

古代诗人作家具体介绍我爱古诗词

古代诗人作家具体介绍我爱古诗词

古代诗人作家具体介绍古代诗人作家介绍1.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2.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谥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

名词《渔家傲》,名文《岳阳楼记》《渔家傲秋思》。

3.晏殊:字同叔,北宋著名词人,代表作《踏莎行》、《浣溪沙》。

4.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代表作《秋声赋》、《醉翁亭记》。

5.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开豪放词风,著有《苏东坡全集》、《东坡乐府》《江城子密州出猎》、《记承天寺夜游》。

6.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谥文正,著有《司马文正公集》,主编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代表作《孙权劝学》7.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临川,谥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王文公集》《伤仲永》8.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著有《李清照集》、《漱玉词》。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9.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名诗《关山月》、《游山西村》、《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等,南宋词人、文学家。

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观潮》11.周敦颐:宋代思想家、理学家。

原名敦实。

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人称濂溪先生,元公是他的谥号《爱莲说》12.朱熹:南宋理学家、文学家,世称朱子。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朱子大全》。

1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爱国词人,豪放派,与苏轼并称苏辛。

词集《稼轩长短句》。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14.文天祥: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文山先生全集》。

古代诗人词人简介

古代诗人词人简介

古代诗人诗仙-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诗圣-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诗王-白居易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诗鬼-李贺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

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着名诗人。

着有《昌谷集》。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汇总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汇总
《静夜思》、《蜀道难》、《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
谪(zhé)诗人:被贬流放的诗人
hù)出: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姬妾,或者非正妻的嫔妃所生的孩子叫庶出。
2、杜甫
唐朝由盛转衰
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649-676
字子安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
十四岁应幽素科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望父亲,不幸溺水身亡,年仅二十七岁。
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文也有名,著名的《滕王阁序》就出自他之手。
《滕王阁序》
12、陈子昂
(661-702),
字伯。
年轻时使年任侠,睿宗文明元年进士,武则天执政时,任时麟台正字、右拾遗等小官。他对自六朝以来浮华绮丽的诗风深感不满,力求改革,提倡“汉魏风骨”,以复古为革新,在诗歌创作与理论上都作出过重要贡献,被誉为诗骨。
中国古代主要诗人、词人的背景、风格、代表作整理
诗词人
名号
出生
生平背景
作品风格
代表作
其它
1、李白
盛唐
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领土,今属吉尔吉斯斯坦)[1],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善于吸收民歌的精华,并多反映社会生活。政治讽刺诗,观点鲜明,风格刚健爽朗,讽刺辛辣有力。
《乌衣巷》、《望洞庭》、《浪淘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石头城》、《竹枝词》。

60名古代著名诗人的简介集锦,记住这些常识,考试不丢分

60名古代著名诗人的简介集锦,记住这些常识,考试不丢分

60名古代著名诗人的简介集锦,记住这些常识,考试不丢分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作品有《望庐山瀑布》等2、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等3、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饮湖上初晴后雨》人们耳熟能详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收入课本的有《绝句》等5、辛弃疾: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

代表作有《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6、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代表作有《夏日绝句》7、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

代表作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鹿柴》8、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代表作有《浪淘沙》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代表作有《乐游原》10、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南宋著名诗人。

代表作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11、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作品有《江南春》《山行》12、陶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作品有《归园田居》等13、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

作品有《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14、孟浩然:唐代诗人。

字浩然,世称“孟襄阳”。

作品有《春晓》15、元稹: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名人简介陶潜(365—427),字渊明,一名渊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东晋诗人。

代表作《归田园居》等。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的热爱。

在《归园田居》中,他将官场写成"尘网",将身处其中比喻"羁鸟"和"池鱼",将退隐田园更是比喻冲出"樊笼",返回"自然"。

因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他的诗中洋溢著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之处。

对现实的失望,迫使诗人回到诗歌中去构筑一个理想的社会,《桃花源诗并记》是他这一思想倾向的反映。

除田园诗之外,陶渊明还有歌咏勇士的诗,有充满爱国热情的诗,有消极避世的诗,由此可见其诗歌思想的复杂性。

陶渊明的诗多取材田园风光、平常生活,运用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地抒写而出,这就使人感到自然、亲切,情感真挚,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引导读者去体味其中悠然冲淡的情致,走进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中去。

王维(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县)人。

代表作《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送元二使安西》等。

他是一个早熟的作家,九岁就负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试,举解头(即第一名举子),二十一岁成进士。

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任职。

安史之乱,被执,拘禁于菩提寺中,他伪装病疾。

安史乱平,以谄贼官而论罪,因曾作诗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处分。

后官至尚书右丞。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王维又是一位著名的绘画大师。

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维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

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

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

早年在蜀中度过。

他的父亲是个富商。

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

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

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

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

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

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

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

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

著有《李太白全集》。

代表作有《长干行》、《横江词》、《乌栖曲》、《蜀道难》、《子夜吴歌》、《古风·大车扬飞尘》、《行路难》、《梁园吟》等。

杜甫(712-770):唐诗人。

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祖藉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

杜审言之孙。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

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

天宝三载(744年)在洛阳与李白相识。

后寓居长安(今属陕西)将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接近人民,对当时的黑暗政治有较深的认识。

靠献赋得始得官。

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

不久弃官往秦州、同谷。

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

一说饫死耒阳。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统治者的罪恶作了较深的批判,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

善于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题材,反映出当时政治的腐败,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许多优秀作品,显示出唐代由开元、天宝盛世转向分裂衰微的历史过程,故被称为“诗史”。

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

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起着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等诗,皆为人传诵。

但有些作品也存在着较浓厚的“忠君”思想。

有《杜工部集》。

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人;宰相肚佑之孙。

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考中进士,复举贤良方正,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黄州、池州、睦州、苏州刺史,唐武宗会昌年间迁中书舍人。

杜牧为人刚直,不肯逢迎权贵,敢于论列大事,指陈时病,生平留心当世之务,论政谈兵,卓有见地。

他在《上李中丞书》中说他自己对于“治乱兴亡之迹,财兵甲之事,地形之险易远近,古人之长短得失”颇有研究。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

他擅长诗歌与古文,在唐朝开国二百年后诗歌昌盛、名家如林之时,他能创造明朗俊秀的风格,独树一帜于晚唐诗坛。

人称为“小杜”,以别于盛唐时期的杜甫。

他的古文也笔势硝健,内容充实,其中多关系国计民生之作。

清洪亮结评说:“有唐一代诗文兼擅者,惟韩、柳、小杜三家。

”(《北江诗话》卷二)全诸望在《杜牧之论》里更把他比为西汉的贾谊,说:“杜牧之才气,其唐长庆以后第一人耶!望其诗、古文词,感时恨世,殆于汉长沙太傅相上下。

” 著有〈攀川集〉。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县),从祖父起,迁居郑州(今属河南郑州市)。

父亲李嗣曾任获嘉(今河南获嘉县)县令。

商隐三岁时,父亲受聘为浙东(后转浙西)观察使幕僚。

他随父由获嘉至江浙度过童年时代。

李家从商隐曾祖父起,父系中一连几代都过早病故。

商隐十岁,父亲卒于幕府。

孤儿寡母扶丧北回郑州,“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祭裴氏姊文》),虽在故乡,却情同外来的逃荒者。

或者正是由于家世的孤苦不幸,加之瘦赢文弱,形成他易于感伤的性格,但同时也促使他谋求通过科举,振兴家道。

在“悬头苦学”中获得高度的文化艺术修养,锻炼了他坚韧执着的追求精神。

李商隐是唐代咏物诗大家,他的咏物诗大多托物寓慨,表现诗人的境遇命运、人生体验和精神意绪。

如:“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流莺》)流莺漂荡流转,在长安无所依托,象征诗人飘零无依的身世。

它的巧啭,虽蕴含着内心的愿望,但未必有美好的期遇。

《流莺》慨叹不遇,还比较含蓄,《蝉》诗则出语愤激:“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 这类诗对于周围环境和自身的描写,可以说传达了中晚唐士人的普遍感受。

柳永(987?-1053?)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出身官宦之家,为人放荡不羁,留连于秦楼楚馆,终生潦倒。

曾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称柳屯田。

创作慢词独多,对宋代慢词的发展颇有影响。

擅长白描手法,铺叙刻划,情景交融,以俚语入词,多吸收生活中的语言。

其词当时广为流传,影响颇大,在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有《乐章集》。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

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祖籍太原,生于新郑。

十一二岁时因避战乱而迁居越中,后又往徐州,襄阳等地,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唐宪宗元和间为翰林学士,迁左拾遗,坐赞善大夫。

后来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

晚年自称“香山居士”。

白居易是中唐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创作应继承《诗经》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嘲风雪,弄花草”的作品。

他的不少诗篇,或讽刺当时政府的横征暴敛,或攻击豪门贵族的荒淫无耻,或反对侵略战争,有较强的思想性和战斗力。

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和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著有《白香山集》。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比陆游小十五岁,出生时北方久已沦陷于女真人之手。

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女真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李贺(790~816),字长吉,昌谷(今河南宜阳)人,以乐府诗著称。

他的诗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具有极度浪漫主义风格。

诗中反映出对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强烈不满,对劳动人民的疾苦亦寄予关切。

但也有一些作品流露出人生无常的阴郁情绪。

其诗作中《李凭箜篌引》、《秋来》、《马诗二十三首》、《昌谷北园新笋四首》、《蜀国弦》、《将进酒》、《雁门太守行》、《金铜仙人辞汉歌》等皆著名,尤以《金铜仙人辞汉歌》为最,其中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之句为千古丽言,感人肺腑。

他为人文思敏捷(这从他马诗居然能作二十三首足见一斑),诗作在语言上十分讲究,修辞手法极其多样,很有研究价值(例如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的《谈艺录》就辟有八章是专论昌谷诗的,可为佐证)。

李长吉和杜牧一起并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杜甫。

他以二十七岁英年离世,常与王勃等为后人引作“天妒英才”之力例,然已成绩斐然,假能天赐凡寿,使有圆熟之机会,则我华夏当又添一李白矣,此诚可喟也!长吉诗结有《昌谷集》。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波阳县)人。

一生没有做过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