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结构和其功能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它涉及人类口腔的解剖结构、生理特点以及与食物消化、嚼食和语言等相关的生理过程。
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对于维持口腔健康、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领域的应用。
一、口腔解剖结构口腔是以牙齿为基础的一个复杂结构,包括口腔腔、口腔腔壁、口腔腔底和口腔门等部位。
口腔腔是口腔的中心空腔,分为上下两腔,分别与鼻腔和咽腔相连。
口腔腔壁由上颔骨、下颌骨、颊粘膜、舌、唇等组成,是口腔的衬壁。
口腔腔底包括舌骨、舌肌、喉咽顶、颊垂等结构,起支持、固定和调节舌头和颊粘膜的作用。
口腔门指的是口腔进出的通道,包括唇、颌、舌、腭等组织。
在口腔内,牙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
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通过牙槽骨和牙周组织固定于颌骨上。
牙齿的解剖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腔等。
牙釉质是牙齿表面的最外层,具有很高的硬度,能够保护牙齿免受外界刺激。
牙本质是位于牙釉质下的组织,包括牙质和牙本质管道。
牙髓腔是牙齿中心的空腔,内部含有神经和血管,对于牙齿的感觉和营养供应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口腔生理过程1.食物消化口腔是食物消化的第一个环节。
在进食过程中,牙齿的咀嚼作用能够将食物细碎化,并与唾液混合。
唾液中含有酶类,如淀粉酶和蛋白酶,能够开始食物的化学消化。
同时,口腔内的牙齿和舌头的运动也能够增加食物与唾液的混合程度,促进消化酶的作用。
通过这一过程,食物得以更好地被消化和吸收。
2.咀嚼和吞咽咀嚼是口腔的重要功能之一。
通过牙齿的咀嚼运动,食物被细碎化,便于消化和吸收。
同时,咀嚼还能够刺激唾液分泌,提高食物的湿润度,增加进食的舒适感。
咀嚼过程在牙齿、颌骨和面颊肌等结构的协同作用下完成。
吞咽是将口腔内的食物经过咽喉进入食管的过程。
吞咽过程中,喉咙的运动可以关闭气道,防止食物误入气管而引发窒息。
同时,喉咙肌肉的收缩也能够推动食物进入食管,促进消化的进行。
口腔解剖生理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归纳一、名词解释1.三角崎(triangular ridge):为合面牙尖两斜面汇合而成的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每条三角崎由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2.横嵴(transverse ridge):为合面相对牙尖两三角崎相连,横过合面的细长形牙釉质隆起,为下颌第一前磨牙合面的重要解剖特征。
3.斜嵴(obligue ridge):合面斜形相对的两牙间三角崎相连,称为斜崎。
为上颌第一磨牙重要的解剖标志。
4.牙列《6成设历口):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
5.纵合曲线(sagital curve of occlusion):矢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
6.横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ulusion):冠状方向的合曲线称为~。
7. Spee curve:即司皮曲线。
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
该连线从前向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为下颌牙列的纵合曲线。
8.横合曲线(transverse curve of occulusion):又称Wilson曲线。
在上颌,为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上颌的横合曲线。
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凹向上的曲线,称为下颌的横合曲线。
9.牙尖交错合(intercuspal occlusion,ICO):是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
10.覆合(over bite):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
正常时为2~4mm。
11.覆盖(。
丫6「jet):是指牙尖交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
正常时为2〜4mm。
12.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牙尖交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
13.后退接触位(retruded contact position,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还可以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此时,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髁突位于其在下颌窝中的最后位置,从该位置开始,下颌还可以作侧向运动,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指对于口腔内部器官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
它包括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内的生理过程、口腔内器官的功能以及口腔内部的变化和调节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对口腔解剖生理学进行探讨。
一、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是指人体口腔内部的空腔,由口腔前部的口腔门、口腔上颌和下颌骨、颊部、唇、舌、牙齿以及口腔后部的咽部组成。
口腔内部还包括牙龈、牙齿、舌苔、舌头、颊粘膜、口腔黏膜等。
二、口腔内的生理过程口腔内的生理过程主要包括咀嚼、吞咽、唾液分泌、语音发声等。
咀嚼和吞咽是口腔内的基本生理过程,而唾液则是口腔内的一种重要分泌物,它能够帮助食物的消化,保持口腔湿润,防止口腔疾病的发生。
此外,口腔内的舌头和口腔黏膜也是语音发声的重要器官。
三、口腔内器官的功能口腔内的器官主要包括牙齿、舌头、唾液腺等。
牙齿是口腔内的重要器官,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咀嚼食物、保护口腔黏膜和维护面部外貌。
舌头是掌握语言的重要器官,它能够识别口腔内的味道、分泌口腔内的唾液、帮助咀嚼和吞咽等。
而唾液腺则是分泌口腔内的唾液,帮助消化和保护口腔黏膜。
四、口腔内部的变化和调节口腔内部的变化和调节包括口腔内的血液循环、神经调节等。
口腔内的血液循环主要是指口腔内的血液供应和回流,它能够维持口腔内的正常代谢。
神经调节则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对口腔内的器官进行调节,维持口腔内的正常功能。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对于口腔内部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它包括口腔的解剖结构、口腔内的生理过程、口腔内器官的功能以及口腔内部的变化和调节等方面。
对于口腔健康的维护和口腔疾病的治疗都有重要的意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_图文
*固有口腔
固有口腔:是口腔的主要部分,其范 围上为硬腭和软腭,下为舌和口底, 前界和 两侧界为上下牙弓,后界为咽 门。
解剖外形标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主要为牙冠、腭、舌 及口底的外形。
口腔的组织器官
唇 (lips)
分为皮肤、肌和黏膜三层。 唇部皮肤有丰富的汗腺、皮脂腺和 毛囊,为疖痈的好发部位。
颊 (cheeks)
淋巴组织
颌面部的淋巴组织分布极其丰富
常见淋巴结有:腮腺淋巴结、颌上 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 和位于颈部的颈浅和颈深淋巴结
淋巴结对于炎症、肿瘤的诊断、肿 瘤的治疗、转移及预后具有极其重 要的临床意义
神经
主要感觉神经:三叉神经
第五对脑神经,为脑神经中最大者。 主管颌面部的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 自颅内三叉神经半月节分三支出颅,即眼支、上
颌支、下颌支
主要运动神经:面神经
面神经( 第Ⅶ对脑神经神经):主要为运动神经 ,伴有味觉和分泌神经纤维,支配面部表情肌、 颈阔肌等
涎腺
口腔颌面部有三对大涎腺:腮腺、颌下腺、舌下 腺,及多个小黏液腺
腮腺: 最大,主要分泌浆液,有面神经分支穿
过,开口于正对上颌第二磨牙的颊侧黏膜上
颌下腺: 分泌浆液为主,少量粘液,开口于舌
等。 自然皮肤皮纹:向不同方向形成天然的皮肤皱纹
。 常因先天性或后天性疾患:导致颜面畸形和功能
障碍。 疾患容易波及毗邻部位:如颅内和咽喉部等
第二节 口腔
以牙列为界 口腔前庭(vestibule of
mouth) 固有口腔(proper cavity of
mouth)。
*口腔前庭
肌肉
因功能分咀嚼肌群与表情肌群
口腔解剖生理学pptppt课件
.
4
吞咽功能
• 吞咽的过程及相应的解剖基础 • 吞咽的神经支配 • 吞咽对颌面、 生长发育的影响
.
5
吞咽的过程及相应的解剖基础
• 第一期(食团由口腔至 咽)
• 第二期(食团由咽至食 管上段)
• 第三期(食团由食管下 行至胃)
.
6
吞咽的神经支配
• 感受器:软腭、咽后壁、会厌和食管等处 • 中枢神经:皮质高级中枢和脑干吞咽中枢 • 传入神经:支配软腭的三叉神经和舌咽神经,支配咽后壁
第四章 口腔其他功能
The End
.
33
• 釉质内无温度觉感受器,只有当牙本质小管液受 刺激而产生流动才能感受到刺激,牙髓对冷、热 的刺激常是以疼痛形式表现出来
.
29
口腔黏膜对温度的耐受力大于皮肤的原因
• 口腔黏膜经常与温度较高的食物接触,因而提高 了对温度的耐受力和适应性
• 唾液能缓冲过冷、过热食物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 口腔黏膜的痛觉阈值较高,因而具有一定的耐受
唇颊肌及咽上缩肌则从外侧向牙列及颌骨施加压力使牙列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吞咽时升颌肌群将下颌固定于牙尖交错位降颌肌群收缩牵引舌骨向上这种牵引力能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第二节第二节言语功能言语功能言语speech通称说话是人与人交往中表达意识活动的基本方式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发音的解剖基础和特征发音的解剖基础和特征舌是口腔中最灵活的发音器官它能与口腔内许多部位联合作用发音器官的神经支配发音器官的神经支配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大脑皮质与言语活动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13处听觉性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位于角回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支配发音器官的有关神经及管理部位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口腔的缺损或畸形对语音的影响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第三节第三节感觉功能感觉功能痛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咀嚼系统的本体感受器咀嚼系统的本体感受器咀嚼系统的本体感觉主要来源于颞下颌关节的韧带咀嚼肌肌梭腱梭以及牙周膜本体感受器所接受的本体感受刺激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本体感觉传导通路了解来自腱梭和关节感受器的本体感觉纤维起自半月神经节内的神经元止于三叉神经脑桥核投射至大脑皮质初级与次级躯体感觉区来自肌梭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感觉纤维穿经半月神经节上行终止于三叉神经中脑核并传导至丘脑和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了解本体感觉对行使口腔功能的影响了解正常的本体感觉对于正确地行使口腔功能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异常的本体感觉会扰乱正常的咀嚼肌活动和口腔功能的行使对咀嚼系统的功能甚至结构造成损害导致某些症状的产生如咬异物磨牙症情绪障碍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磨牙症患病率较高危害重味觉味觉影响味觉的因素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味觉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布于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和叶状乳头内
口腔解剖生理学基础
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是进化形态、功能相互影响和人体整体性。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
口腔解剖生理学包括牙体解剖及牙弓与牙合、口腔颌面颈部解剖、口腔生理三个部分。
是一门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尤其是牙的正常形态、咬合关系、发育规律以及口腔生理功能的一门科学。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
作为口腔医学基础学科的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正在发展中的学科,其学科内容仍在不断地充实和改进。
公元前3世纪的《黄帝内经》中曾对牙的萌发时间,以及有关的口腔生理知识有所记载。
口腔医学教育和口腔保健事业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全国许多医学院校相继开设了口腔医学专业,培养了大批高、中级口腔医学专业人员,为我国口腔保健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某种程度上讲,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口腔颅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器官结构的形态、功能及其临床应用的科学,是随着口腔医学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学科。
图谱是形态学科的直观显示形式,能帮助人们建立人体器官结构的三维空间立体构型和表达文字理论所无法描述清楚的一些内容。
因此,有必要根据口腔医学专业的需要,以标本和影像的形式将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内容整理成册,以便医学生和临床医师参阅。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精.选)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学科。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2、形态与功能互相影响的观点3、人体整体性观点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一)注意实践(二)善于总结(三)多加强化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鸟类:单锥体牙(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牙的演化特点:1、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2、牙数由多变少3、牙替换次数有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4、牙根从无到有5、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6、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二、牙体形态演化学说(一)三尖学说(二)联合学说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一、牙的分类1、乳牙、恒牙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3、前牙、后牙二、牙的功能(一)咀嚼(二)发音和言语(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三、临床牙位记录(一)部位记录法(二)Palmer记录系统(三)通用编号系统(四)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一、外部观察(一)牙冠: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二)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龈缘为界(三)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二、剖面观察(一)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二)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三)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内层(四)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内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一)应用术语1、中线(median line)2、牙体长轴(long axis)3、接触区(contact area)4、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5、线角(line angle)与点角(point angle)6、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二)牙冠各面的名称1、唇面(labial surface)或颊面(buccal surface)2、舌面(lingual surface)或腭面(palatal surface)3、近中面(mesial surface)与远中面(distal surface)4、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和切嵴(incisal ridge)二、牙冠表面解剖标志(一)牙冠的凸起部分1、牙尖(dental cusp)2、切缘结节(mamelon)3、舌面隆突(cingulum)4、嵴(ridge)(1)切嵴(incisor ridge)(2)轴嵴(axial ridge)(3)边缘嵴(marginal ridge)(4)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5)牙尖嵴(cusp ridge)(6)横嵴(transverse ridge)(7)斜嵴(oblique ridge)(8)颈嵴(cervical ridge)(二)牙冠的凹陷部分1、沟(groove)(1)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2)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3)裂(fissure)2、点隙(pit)3、窝(fossa)(三)斜面(inclined surface)(四)生长叶(lobe)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一、恒牙外形(一)切牙组1、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1)牙冠(dental crown):1)唇面(labial surface):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切缘于近中缘相交而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而成的远中切角略为圆钝。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结构和功能的科学领域。
它涵盖了口腔组织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与食物摄入、言语、呼吸等相关的生理过程。
以下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口腔结构: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口腔内部的结构,包括唇、颊、舌、硬腭、软腭、牙齿、牙龈、咽喉等。
了解这些结构对于理解口腔的功能和相关疾病至关重要。
2.消化过程: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点,其中包括唾液腺分泌唾液,其中包含消化酶。
这些酶的作用开始了食物的分解,为后续的消化提供基础。
3.咀嚼和吞咽: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咀嚼和吞咽过程,包括牙齿和舌头在食物处理和推送食物下咽的作用。
4.言语和发音:口腔结构对于言语和发音至关重要。
舌头、唇、颊等结构参与了发音和语音产生的过程。
5.呼吸:口腔也与呼吸过程有关。
鼻腔和喉部与口腔相连,喉部的声带在语音和呼吸中发挥作用。
6.咽喉结构:咽喉是连接口腔和食道/气管的重要结构。
它在吞咽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确保食物进入食道而不误入气管。
7.口腔疾病:口腔解剖生理学也研究口腔相关的疾病和疾病的发生机制,如龋齿、牙周疾病、口腔癌等。
8.唾液腺:唾液腺的解剖和生理功能也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一部分。
唾液的分泌对于食物的润湿、消化和保护口腔健康至关重要。
总之,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口腔结构和功能,包括与消化、言语、呼吸等相关的生理过程。
这一领域对于口腔健康、疾病的理解以及口腔医学和牙科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口腔系统的复杂性,并为口腔健康的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
口腔解剖生理学教案第一章:口腔解剖生理学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口腔健康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内容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医学和口腔医学中的应用领域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实际中的应用第二章:口腔基本结构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牙齿、口腔黏膜、唾液腺等组成部分的特点和作用2.2 教学内容口腔的组成和功能牙齿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口腔黏膜的组成和功能唾液腺的分类、结构和功能2.3 教学活动通过模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口腔的基本结构介绍牙齿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实物展示讲解口腔黏膜的组成和功能,并进行实物展示介绍唾液腺的分类、结构和功能,并进行实物展示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基本结构的名称和功能让学生举例说明牙齿、口腔黏膜和唾液腺的特点和作用第三章:牙齿的解剖结构与功能3.1 教学目标了解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牙齿的分类和特点3.2 教学内容牙齿的分类和特点牙齿的解剖结构牙齿的功能和重要性3.3 教学活动介绍牙齿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模型和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牙齿的解剖结构讲解牙齿的功能和重要性,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牙齿分类和特点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牙齿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第四章: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与功能4.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黏膜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口腔黏膜的特点和作用4.2 教学内容口腔黏膜的组成和结构口腔黏膜的功能和作用口腔黏膜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4.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黏膜的组成和结构,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口腔黏膜的功能和作用讨论口腔黏膜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黏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黏膜的功能和作用第五章:唾液腺的解剖结构与功能5.1 教学目标了解唾液腺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掌握唾液腺的特点和作用5.2 教学内容唾液腺的分类和结构唾液腺的功能和作用唾液腺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5.3 教学活动介绍唾液腺的分类和结构,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唾液腺的功能和作用讨论唾液腺的常见疾病和保健方法5.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唾液腺的分类和结构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唾液腺的功能和作用第六章:口腔常见疾病与解剖生理学关系6.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常见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基础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6.2 教学内容常见口腔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关系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6.3 教学活动介绍常见口腔疾病的分类和特点,并进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案例,让学生了解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关系讲解口腔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6.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常见口腔疾病的分类和特点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疾病的解剖生理学关系和发病机制第七章:口腔保健与解剖生理学7.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掌握口腔保健的方法和原则7.2 教学内容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口腔保健的方法和原则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7.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口腔健康介绍口腔保健的方法和原则,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7.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保健的重要性及其方法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保健的原则和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第八章: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8.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8.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临床实践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8.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应用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第九章: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9.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9.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研究技术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选择原则9.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第十章:口腔解剖生理学发展趋势10.1 教学目标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掌握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口腔解剖生理学对口腔医学发展的贡献10.3 教学活动讲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发展介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并进行实物展示讨论口腔解剖生理学对口腔医学发展的贡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10.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口腔医学发展的贡献的知识让学生举例说明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方向和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解析:理解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整理47341
一、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定义和任务定义: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口腔、颅、面、颈部诸部位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及其临床应用为主要容的学科。
二、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发展简史三、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1、进化发展的观点2、形态与功能互相影响的观点3、人体整体性观点四、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一)注意实践(二)善于总结(三)多加强化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一节牙的演化一、各类动物牙的演化特点(一)鱼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二)两栖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端生牙(三)爬行类:单锥体、同形牙、多牙列、侧生牙或槽生牙(四)鸟类:单锥体牙(五)哺乳类:异形牙、双牙列、槽生牙*牙的演化特点:1、牙形由单一同形牙向异形牙演化2、牙数由多变少3、牙替换次数有多牙列向双牙列演化4、牙根从无到有5、牙的分布由广泛至集中于上、下颌骨6、牙附着于颌骨的方式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二、牙体形态演化学说(一)三尖学说(二)联合学说第二节牙的分类、功能及临床牙位记录一、牙的分类1、乳牙、恒牙2、根据牙的形态和功能乳牙: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恒牙: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3、前牙、后牙二、牙的功能(一)咀嚼(二)发音和言语(三)保持面部的协调美观三、临床牙位记录(一)部位记录法(二)Palmer记录系统(三)通用编号系统(四)国际牙科联合会系统第三节牙的组成部分一、外部观察(一)牙冠:解剖牙冠系牙釉质覆盖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临床牙冠为牙体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二)牙根:解剖牙根系牙骨质覆盖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牙颈为界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不能见到的部分,牙根与牙冠以龈缘为界(三)牙颈:牙冠与牙根交界处二、剖面观察(一)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硬组织,也是牙体组织中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的组织(二)牙骨质:是构成牙根表面的硬组织(三)牙本质:是构成牙体的主质,位于牙釉质与牙骨质的层(四)牙髓:是充满在髓腔中的蜂窝组织,含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第四节牙体一般应用名词及表面解剖标志一、牙体一般应用名词(一)应用术语1、中线(median line)2、牙体长轴(long axis)3、接触区(contact area)4、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5、线角(line angle)与点角(point angle)6、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二)牙冠各面的名称1、唇面(labial surface)或颊面(buccal surface)2、舌面(lingual surface)或腭面(palatal surface)3、近中面(mesial surface)与远中面(distal surface)4、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和切嵴(incisal ridge)二、牙冠表面解剖标志(一)牙冠的凸起部分1、牙尖(dental cusp)2、切缘结节(mamelon)3、舌面隆突(cingulum)4、嵴(ridge)(1)切嵴(incisor ridge)(2)轴嵴(axial ridge)(3)边缘嵴(marginal ridge)(4)三角嵴(triangular ridge)(5)牙尖嵴(cusp ridge)(6)横嵴(transverse ridge)(7)斜嵴(oblique ridge)(8)颈嵴(cervical ridge)(二)牙冠的凹陷部分1、沟(groove)(1)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2)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3)裂(fissure)2、点隙(pit)3、窝(fossa)(三)斜面(inclined surface)(四)生长叶(lobe)第二章牙体解剖生理第五节牙体外部形态一、恒牙外形(一)切牙组1、上颌中切牙(maxillary central incisor)(1)牙冠(dental crown):1)唇面(labial surface):切颈径大于近远中径,切缘于近中缘相交而成的近中切角近似直角,与远中缘相交而成的远中切角略为圆钝。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定位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定位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口腔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涵盖了口腔组织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生理过程以及与整体健康的关系。
通过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口腔的构造和功能,从而更好地护理口腔健康。
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口腔解剖学:口腔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言语器官,它由牙齿、牙龈、舌头、颌骨等组织构成。
学习口腔解剖学可以了解这些组织的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
例如,牙齿是口腔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们由牙冠和牙根组成,与牙槽骨相连。
了解牙齿的解剖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牙齿的生理功能和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
2. 口腔生理学:口腔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言语器官,它具有咀嚼、吞咽、言语和味觉等功能。
学习口腔生理学可以了解口腔在这些功能中的作用和机制。
例如,咀嚼是口腔的重要功能之一,它通过牙齿的协同运动和唾液的分泌来实现。
了解咀嚼的生理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 口腔病理生理学:口腔是人体最容易受到病变和损伤的部位之一,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与口腔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学习口腔病理生理学可以了解口腔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例如,龋齿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它是由于口腔中的细菌酸蚀作用引起的。
了解龋齿的发生机制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4. 口腔解剖生理学与整体健康的关系:口腔是人体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疾病和全身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
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可以了解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
例如,口腔疾病如牙周病和牙齿缺失可能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和言语能力,进而影响全身健康。
了解口腔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口腔健康。
总的来说,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对于理解口腔结构和功能、预防口腔疾病和维护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口腔解剖生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口腔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从而提高口腔保健意识,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归纳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归纳
1. 口腔解剖学
口腔解剖学是研究口腔结构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形态学、口腔发育学、口腔内部结构及外形解剖学。
2. 口腔形态学
口腔形态学是分析口腔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器官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其变化、牙齿的形态意义等。
3. 口腔发育学
口腔发育学是研究口腔器官形态及发育特征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形态及发育的不同阶段、口腔器官的发育机制等。
4. 口腔内部结构及外形解剖学
口腔内部结构及外形解剖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及外形解剖特
征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各口腔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发育变化、牙齿的表面形态特征等。
5. 口腔生理学
口腔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器官功能及相关生理过程的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口腔器官的功能、口腔内环境的变化、口腔及其衍生物的呼吸过程、牙齿的代谢及代谢环境等。
- 1 -。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
《口腔解剖生理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Z2431207适用专业:口腔医学培养层次:专科课程类别:专业核心修课方式:必修教学时数:72总学分数:4一、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1.课程简介:《口腔解剖生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等各部位的形态结构,尤其是牙的正常形态、咬合关系、发育规律以及口腔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课程性质:《口腔解剖生理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主干课,必修课。
3.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口腔解剖生理学》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临床课奠定解剖和生理基础,属于桥梁学科的范畴。
4.课程作用:通过《口腔解剖生理学》的教学,阐明人体口腔颌面颈部的层次关系和各器官形态结构及其毗邻,紧密结合临床应用,为后续的口腔医学专业课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为口腔临床工作提供必要的口腔解剖及生理知识。
(二)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与国家规定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岗位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与学院发展的职业教育特色相匹配,体现职业教育、技能教育等办学理念。
(3)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在课程教学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普遍性、学生差异的个体性教育等育人思想和观念。
(4)在总结以往教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标准制订教学实践与评价模式。
2.课程设计思路(1)《口腔解剖生理学》在口腔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科涉及范围广,知识点多,它不仅是口腔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许多医学基础和临床学科有密切关系。
因此,课程标准不局限于课堂基本理论教学,而把实验教学、技能考核、技能比赛等内容纳入课程体系中,体现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2)课程标准要结合我校学生状况、教学资源等实际,力求达到可操作性、科学性、规范性。
(3)《口腔解剖生理学》系统学习72学时,其中理论课50学时,实践课22学时。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1.牙的演化特点:①牙形:同形牙→异形牙②牙数目:多→少③牙列:多牙列→双牙列④牙根:无→有⑤分布:广泛→集中⑥附着方式:端生→侧生→槽生2.牙冠:解剖牙冠:指被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临床牙冠:指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体组织..3.牙萌出特点:①按先后顺序萌出②左右对称同期萌出③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④女性萌出的平均年龄稍早于男性4.牙萌出顺序:乳牙依次为Ⅰ、Ⅱ、Ⅳ、Ⅲ、Ⅴ;恒牙:上颌6、1、2、4、3;5、7、8下颌1、62、3、4、5、7、85.中线: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6.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7.线角、轴面及点角:牙冠上面两相交于一条的角称线角..两轴面相交于一线的角称轴面角..三面相交于一点形成的角称点角..8.切牙类:①上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中提及最大者..②下颌中切牙为切牙类中乃至全口牙中体积最小者;牙冠宽度为上中切牙的2/3区分下颌中切牙方法远中根面上的凹陷笔近中面根的略深9.尖牙类:①上颌尖牙牙冠唇面的近、远中斜缘在牙尖顶处相交近似90° 冠根之比为1:2②下颌尖牙近中斜缘:远中斜缘=1:210.前磨牙类:①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颊面;牙冠外形为五边形;颊侧仅见一个颊尖略偏向远中..11.磨牙类:①下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的颌面发育沟形态依次为:“Y”型、“+”型、无固定性态..②上下颌磨牙的鉴别上颌磨牙下颌磨牙牙冠斜方形、直立牙冠长方形、右倾颊舌径>近远中径颊舌径<近远中径第一磨牙颊面=舌面第一磨牙颊面>舌面有一个颊沟第一磨牙有两个颊沟有3~4牙尖有4~5牙尖有卡氏尖无卡氏尖舌尖大小不一舌尖大小相近有斜嵴无斜嵴四个窝远中窝大三个窝中央窝大三根颊2、舌1 两根近中、远中12.乳前牙:上颌乳尖牙;唇面:牙尖明显向远中于恒牙尖牙区别的主要标志13.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不同于任何恒牙;有其独特的解剖特征;有三个面近似为三角形..14.根管分型:①单管型上颌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的舌根和第二磨牙的舌根及远中颊根②双管型上颌第一前磨牙、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中根③单双混合型上、下颌第一、二前磨牙和上颌第一、二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二磨牙的近、远中根④三管型罕见于上颌第一磨牙的近中颊根和下颌第一磨牙的近、远中根1. 管间侧枝多见于双管型2.根管侧枝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3.根尖分歧与根尖分叉根尖分歧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根尖孔50%不在根尖15.颌面部的骨性支架系由14块骨;单一的有:下颌骨、梨骨;成对的有:上颌骨、鼻骨、泪骨、颧骨、颚骨及下鼻甲..16.上颌骨:①眶下孔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眶下孔向后、上、外..②眶下管长约1.5cm③上颌窦与牙根关系密切;其下壁由前向后盖过8-5︱5-8④四突上颌骨的四突分别称为额突、颧突、腭突和牙槽突..⑤三大支柱:尖牙支柱、颧突支柱、翼突支柱..17.下颌骨:①从颏结节向后上延伸至下颌支前缘相连的骨嵴;称外斜线或外斜嵴..②颏孔的位置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移和后移..③下颌支髁突又称关节突关节面上有横嵴将其分为前斜面和后斜面..④下颌神经沟约相当于下颌磨牙颌平面上方1cm⑤下颌骨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和髁突颈部..⑥下颌骨髁突:侧面观前斜面为功能面;后斜面为负重区;中间为横嵴后面观内测斜面与侧方运动的非工作侧有关;外侧斜面与侧方运动的工作侧有关;也是关节压力的集中处⑦颞骨关节面:关节窝形式三角形、关节结节⑧关节盘从前到后可分为:前带、中间带、后带、双板区好发部位:双板区>中间带最薄有血管和神经:前带、双板区⑨颞下颌关节有三条韧带:包括颞下颌韧带、蝶下颌韧带和茎突下颌韧带..⑩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区包括:关节结节的后斜面与髁状突的前斜面..18.咀嚼肌: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广义的咀嚼肌还包括舌骨上肌群..起点止点翼内肌浅头:腭骨锥突和上颌结节下颌支及下颌角内侧面深头:翼外板的内面和腭骨锥突翼外肌上头:蝶骨大翼的颞下面和颞下嵴上头:关节盘前缘及部分关节囊下头:翼外板的外侧面下头:髁突颈19.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含有特殊压力感受器;反射性的调节心率和血压颈动脉体又称颈动脉小球;属化学感受器;可反射性的使呼吸运动加快加深20.颈外动脉:面动脉属支脑膜中动脉、下牙槽动脉、翼肌段、上牙槽后动脉、眶下动脉、腭降动脉、蝶腭动脉21.脑膜中动脉:穿棘孔进入颅中窝;行于硬脑膜内分为前后两支;供应硬脑膜..22.危险三角区:鼻根部和两侧口角连成的三角区..23.翼静脉丛:简称翼丛;位于颞下窝内颞肌与翼内肌;翼外肌之间上颌动脉的周围;并围绕部分翼外肌;小部分尚伸到翼内肌上方的深侧;为稠密的静脉丛..面后静脉---上颌静脉---翼丛---面深静脉----面前静脉24.三叉神经:系脑神经中之最大者;有粗大的感觉神经纤维束和较细小的运动神经纤维束所组成..眼神经为感觉神经;系三叉神经中之最细者..鼻腭神经 321|123腭侧黏骨膜及牙龈上颌神经腭前神经 876543|345678腭侧骨黏膜及牙龈上牙槽后神经 87|78及6|6 的腭根基远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中神经 54|45及6|6的近中颊根、牙周膜、牙槽骨、颊侧牙龈上牙槽前神经 321|123 及其牙周膜、牙槽骨、唇侧牙龈颊神经 8-5|5-8颊侧牙龈、颊部的皮肤和黏膜下颌神经舌神经 8-1|1-8舌侧牙龈、口底及舌前2/3的黏膜和下颌下腺、舌下腺下牙槽神经 8-1|1-8 及其牙周膜、牙槽骨颏神经 4-1|1-4 唇侧牙龈、下唇黏膜及颏部皮肤上颌神经经圆孔出颅;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25.面神经:①以茎乳孔为界;可将面神经分为面神经管段和颅外段..②面神经颅外段;从茎乳孔出颅底;位于茎突与乳突之间;一般是在乳突前缘相当于乳突尖端上方约1cm;距皮肤表面深约2~3cm处..分支颅外段起源损伤后表现颞支颞面支额纹消失颧支颞面支眼睑不能闭合颊支颞面支/颈面支鼻唇沟变浅或消失;颊部积存食物;不能鼓气下颌缘支颈面支口角下垂、流口水等颈支颈面支无明显症状26.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含四种纤维:①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②副交感纤维管理腮腺的分泌③味觉纤维管理舌后1/3味觉④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后1/3、咽、咽鼓管、鼓室等处的黏膜和颈动脉窦以及颈动脉体..腮腺导管开口于上颌第二磨牙所对的颊侧黏膜上27.舌下神经为舌的运动神经..28.颌面部局部解剖:①鼻唇沟:鼻面沟合称为鼻唇沟..②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0.5~1.0cm处..相当于鼻尖至外眼角连线的中点..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进针部位..③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为耳垂至鼻翼与口角间中点连线的中1/3段..29.腮腺鞘具有下列特点:①浅层特别致密;深层薄浅;在茎突和翼内肌之间有一裂隙;腮腺深叶经此与咽旁间隙和翼颌间隙想通..②腮腺鞘与其腺体紧密结合;并发出许多间隔;深入腺体..③腮腺鞘上部与外耳道紧密相连;并发出索状纤维束;伸入外耳道前下壁软骨部的裂隙中..有上述解剖特点;可知;化脓性感染可在腮腺与外耳道之间互通30.口腔前庭及其表面解剖标志:①口腔前庭沟:口腔阻滞麻醉穿刺及手术切口的床用部位..②翼下颌皱襞: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黏膜皱襞;该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口内切口的有关标志..31.腭切牙乳头:又称腭乳头;是鼻腭神经局部麻醉的重要标志为一黏膜隆起;位于腭中缝前端;左右上颌中切牙之间的腭侧32.舌黏膜;按形态可分下列四种:①丝状乳头:数目最多;无味蕾;管理一般感觉..②菌状乳头:数目较少;内有味蕾;管理味觉甜、咸味③轮廓乳头:7~9个;体积最大;内有味蕾;管理味觉苦味④叶状乳头:5~8条;含味蕾;管理味觉酸味33.切缘及颌面形态的生理意义:①行使咀嚼功能和引导下颌运动②在萌出的早期;尖、窝、沟、嵴都是由具有一定曲度的曲线或曲面构成..34.轴面凸度的生理意义:①唇颊舌面的凸度咀嚼时从颊沟、舌沟等处拍溢的食物顺着牙冠的正常凸度滑至口腔;对牙龈起到生理性按摩作用;促进牙龈组织的正常血液循环; 保证牙龈组织的健康;同时正常的凸度对牙颈部有自洁作用;防止龈炎及龋齿的发生;牙冠颈1/3的凸度;可起到扩展龈缘使其保持紧张有力的作用..②邻面的凸度接触区接触良好;可防止食物嵌塞;运动中有利于保持邻牙的紧密接触;保证邻牙能够互相支持;互相依靠;便于分散牙合力;有利于牙齿的稳固..35.楔状隙:①因邻牙间的接触区为圆突形;在两牙接触区的四周有向外展开的空隙;称为楔状隙..②在接触区龈方者称为龈楔状隙;又称邻间隙..36.牙列牙弓:天然牙的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其牙冠按照一定顺序、方向和位置彼此邻接;排列成弓形..37.牙列形态分型:方圆型、尖圆型、椭圆型..牙列指数=牙宽列/牙长列×100%38.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spee曲线: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39.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远近中颊尖的连线..由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此段曲线亦称为补偿曲线40.牙合平面: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解剖牙合平面: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41.牙尖交错牙合ICO: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42.覆牙合、覆盖牙间交错牙合接触的垂直及唇颊舌向关系43.上下颌第一磨牙的对位关系:①中性牙合l理想磨牙关系②远中牙合②近中牙合44.邻长间隙:在上颌乳尖牙的近中、下颌乳尖牙的远中出现的间隙..45.平齐末端:4岁以前;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呈一垂直平面..46.牙尖交错位ICP:指牙间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47.正中关系与后退接触位:铰链运动可以使切牙处降牙合18~25mm;此运动范围内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成正中关系..48.后退接触牙合:指后退接触位时上、下牙的解除关系..49.长正中:通常将这两个颌位后退接触位、牙尖交错位之间的这种无偏斜的以前后为主的位置关系;称为“长正中”..50. 牙合间隙息止牙合间隙: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自前向后有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51.捣碎和磨细及其生物力学杠杆作用:①后牙的牙合循环:下颌磨牙颊尖的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颌磨牙舌尖的颊斜面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再重复上述运动;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牙合运循环..②生物力学杠杆的构成:a.支点非工作侧髁突..翼外肌、颞肌、舌骨上下肌群b.力点工作侧的提下颌肌群以嚼肌与翼内肌收缩为力点c.重点研磨食物处构成第II类杠杆..52.磨耗: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缓慢地、渐进性消耗的现象..53.在血液与唾液之比为1:2时;凝血时间缩短最多..54.正常成人每天的唾液分泌量为1000~1500ml..55.尖牙优势:①尖牙位于牙列转弯处;在咀嚼运动中构成第Ⅲ类杠杆;重臂长;故尖牙处牙合力已明显减弱;同时能抵制较大的咀嚼力..②尖牙有粗壮而长大的牙根;因此支持牙合力的牙周膜面积大..③尖牙有比任何牙都占优势的冠根比例..56.鼻翼耳屏线:是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鼻中点的假想连线..57.眶耳平面:是连接双侧眶下缘最低点和外耳道的一假想平面..。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口腔解剖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口腔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口腔内部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是牙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基础。
本文将口腔解剖生理学的重点知识归纳为以下几个标题。
一、口腔的结构与组成1. 口腔的界限:口腔由上颌和下颌的牙槽骨、牙龈、颊粘膜、舌、口腔底等组成,上、下颌之间的咬合面称为咬合面,上、下颌之间的牙列称为牙弓。
2. 牙齿的结构:牙齿由牙冠和牙根组成,牙冠可分为牙釉质、牙本质和牙髓腔,而牙根包含牙根尖、牙根面和牙周膜。
3. 牙周组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和根膜等,它们维持牙齿的稳定性和功能。
二、口腔的生理功能1. 咀嚼和咽喉功能:口腔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进行咀嚼和咽喉,这一过程通过牙齿的咀嚼和舌部的活动来实现,可将食物细化和推送至咽喉。
2. 发音功能:口腔结构对于人的语音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舌、唇、颚和腭等结构的不同运动产生了不同的声音。
3. 味觉功能:舌面上有许多味蕾,它们负责感知味觉。
唾液中的化学物质与味蕾相互作用,传递味觉信息给大脑。
4. 唾液分泌:口腔的主要腺体是唾液腺,主要分泌唾液。
唾液的分泌具有保护口腔组织、润滑食物、维持口腔酸碱平衡等重要功能。
三、口腔疾病与常见问题1. 龋齿:龋齿是牙齿表面遭受酸性环境侵蚀,导致牙齿组织溶解的疾病。
龋齿常见于儿童和不良口腔卫生习惯的成年人。
2. 牙周疾病:牙周炎和牙周病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牙龈下降、牙齿松动等症状。
3. 口腔溃疡: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变,通常表现为黏膜溃疡、疼痛和不适等症状。
4. 口腔癌:口腔癌是一种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皮组织,常见于吸烟、喝酒、不良口腔卫生等高危因素的人群。
四、口腔解剖生理学的临床应用1. 牙齿修复与种植:口腔解剖生理学的知识为牙齿修复和种植提供了理论基础,临床上常用的牙冠、义齿和种植体等技术都依赖于对口腔结构和功能的深入了解。
2. 牙周治疗:牙周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口腔结构和牙周组织的生理特点来进行,包括洁牙、刮治、根面平整术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解剖生理学釉质(namal):为覆盖在牙冠部表面的一层硬组织。
其基本结构是釉柱。
釉柱(enamalrod):釉质的基本结构,是细长的柱状结构,起自釉牙本质界,贯穿釉质全层而到达牙的表面。
在窝沟处,釉柱由釉牙本质界向窝沟底部。
绞釉(gnarledenamel):釉柱在近釉牙本质界内2/3弯曲,在牙切缘及牙尖处弯曲更为明显,称为绞釉。
釉柱鞘(enamalrodsheath):在一个釉柱尾部与相邻的釉柱头部的两组晶体相交处呈现参差不齐的增宽了的间隙,这类间隙构成了釉柱头部清晰的弧线边界,即所谓的釉柱鞘。
釉质生长线(incremantallineofenamel):幼稚周期性生长速率改变所形成的间歇线。
新生线(neonatalline):在乳牙和恒磨牙的磨片上,常可见的一条加重的生长线。
釉板(enamellamella):是一薄层的板状结构,垂直于牙面,有的停止在釉质内,有的达釉牙本质界,有的甚至伸到牙本质内,在磨片中观察呈裂隙状的结构。
釉丛(enameltuft):是一部分矿化较差而相对蛋白含量较高的釉柱,起自釉牙本质界向表面方向散开,呈草丛状。
釉梭(enamelspindle):是位于釉牙本质界处的纺锤状结构,在牙尖部位较多见。
釉牙本质界(enamel-dentinaljunction):是由许多紧挨着的圆弧形的小凹所构成的釉质和牙本质的交界线。
釉小皮(enamelcuticle):是指覆盖在新萌出的牙表面的一层有机薄膜,一经咀嚼即易被磨去,但在牙颈部仍可见残留。
釉面横纹(perikymata):是指釉质表面呈平行排列并与牙长轴垂直的浅凹线纹,是釉质生长线到达牙表面的部位。
釉帽(enamelcaps):釉质表面的一些不规则的帽状突起。
牙本质(dentin):为构成牙主体的硬组织,色淡黄,其冠部表面覆有牙釉质而根部覆盖牙骨质。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pulpo-dentinalcomplex):牙本质和牙髓因为在其胚胎和功能上相互关系密切,故两者有此合称。
牙本质小管(dentinaltubule):为贯通于牙本质全层的管状空间,充满了组织液和一定量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
成牙本质细胞突起(odontoblasticprocess):是成牙本质细胞的原浆突,该细胞体位于髓腔近牙本质侧,呈整齐的单层排列。
牙本质细胞突周间隙(periodontoblastspace):为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和牙本质小管之间有一小的空隙。
限制板(laminalimitans):牙本质小管的内壁衬有的一层有机膜。
管周牙本质(peritubulardentin):围绕成牙本质细胞的呈环形透明带的的间质。
诺伊曼鞘(Neumannsheath):在管周牙本质和管间牙本质之间,磨片观察可见的一较清楚的交界面。
球间牙本质(interglobulardentin):牙本质钙化不良时,钙质小球之间遗留有些未被钙化的间质,此未钙化的区域称为球间牙本质。
欧文线(Owenline):牙本质发育期间受到障碍,形成的加重的生长线。
托姆斯颗粒层(Tomesgranularlaryer):在牙纵剖磨片中可见的根部牙本质透明层内侧的一层颗粒状的未矿化区。
前期牙本质(predentin):在成牙本质细胞和矿化牙本质之间总存在的一层未矿化的牙本质。
原发性牙本质(primarydentin):指牙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牙本质,它构成了牙本质的主体。
罩牙本质(mantledentin):在冠部的最先形成的紧靠釉质和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
透明层(hyalinelayer):在根部的最先形成的紧靠牙骨质的一层原发性牙本质。
髓周牙本质(circumpulpaldentin):在罩牙本质和透明层内侧的牙本质又称髓周牙本质。
继发性牙本质(secondarydentin):指牙发育至根尖孔形成之后,在一生中仍继续不断形成的牙本质。
修复性牙本质(reparativedentin):也称为第三期牙本质或反应性牙本质。
为当釉质表面磨损、酸蚀、龋等而遭破坏时,牙髓深层的未分化细胞可移向该处取代变性细胞而分化为牙本质细胞,并与尚有功能的成牙本质细胞一起共同分泌牙本质基质,继而矿化而形成的牙本质。
骨样牙本质(osteodentin):成牙本质细胞常可包埋在形成很快的间质中,以后这些细胞变性,在该处遗留一空隙,很像骨组织,故称为骨样牙本质。
死区(deadtract):牙因磨损、酸蚀或龋等较重的刺激,使小管内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逐渐变性、分解、小管内充满空气,在投射光显微镜下呈黑色,故称为死区。
牙骨质(cementum):是覆盖于牙根表面的一层硬结缔组织,色淡黄,是维系牙周组织和牙的重要结构。
原发性牙骨质(primarycementum):在牙建立咬合功能之前形成的牙骨质。
继发性牙骨质(secindarycementum):在牙建立咬合功能之后形成的牙骨质。
无细胞牙骨质(acellularcementum):紧贴于牙本质表面,主要由牙骨质层板构成而无细胞,分布于牙颈部到近根尖1/3处的牙骨质。
类牙骨质(cementoid):牙骨质表面有一层刚形成尚未钙化的牙骨质即类牙骨质。
釉牙本质界(enamelo-cementaljunction):釉质和牙骨质在牙颈部相接的结构。
牙本质牙骨质界(dentino-cementaljunction):牙本质和牙骨质紧密结合的界限。
牙龈(gingiva):是保卫和覆盖在牙颈部和牙槽嵴的口腔黏膜,呈浅粉红色,坚韧而不活动。
游离龈(freeaingiva):是指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龈沟(gingivalsulcus):存在于牙龈与牙面之间的环状狭小的空隙。
附着龈(attachedgingiva):在游离龈的根方,紧密附着在牙槽嵴表面的牙龈。
游离龈沟(freegingivalgroove):在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处的一个浅的凹沟。
点彩:附着龈上的点状凹陷。
牙间乳头(interdentalpapilla):也称龈乳头。
为牙龈呈锥体状充填于邻近两牙的牙间隙部分。
龈谷(gingivalcol):在后牙、颊侧和舌(腭)侧龈乳头顶端位置高,在牙邻面接触点下相互连接处低平凹下像山谷,故称龈谷。
结合上皮(junctionaljunctionalepithelium):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表面。
牙周膜(periodontalmembrane):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环绕牙根,位于牙根和牙槽嵴之间。
牙周韧带(periodontalligament):牙周膜由细胞、基质和纤维组成,其中大量的胶原纤维固定在牙槽窝内,并能抵抗和调节牙所承受的咀嚼压力,具有悬韧带的作用,故又称为牙周韧带。
牙槽骨(alveolarbone):是上下颌骨包围和支持牙根的部分。
硬骨板(laminadura):牙槽骨在X线上表现为围绕在牙周膜外侧的一条白色阻射线,称为硬骨板。
基板(basallamina):口腔黏膜基底膜上一结构,为透明板和密板的统称。
咀嚼黏膜(masticatorymucosa):包括牙龈和硬腭黏膜,在咀嚼时承受压力和摩擦。
被覆黏膜(liningmucosa):口腔黏膜中除咀嚼黏膜和舌背黏膜以外者。
特殊黏膜(specializemucosa):即舌背黏膜。
与口腔任何一个部位的黏膜都不同,在功能上属于咀嚼黏膜,但具有一定的延伸度,属于被覆黏膜的特点。
半月板(demilune):在混合性腺泡中,浆液性细胞呈新月形覆盖于腺泡的盲端表面,称为半月板。
闰管(intercalatedduct):是导管最细小的终末分支部分,连接腺泡与分泌管。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是颞骨的下颌关节窝和关节结节与下颌骨髁突间的动关节。
关节盘(disc):是位于关节窝和髁突之间,略呈椭圆形,由致密的纤维组成的结构,其形状与关节面一致。
关节囊(capsule):为包饶关节及关节结节的致密结缔组织。
滑膜(synovialmembrane):一般衬在关节囊的内表面,特别在穹隆部和后上面更明显,但关节面和关节盘(除双板区后面部分)无滑膜覆盖。
滑膜表面有绒毛和周折,向关节腔内突出。
外胚间叶(ectomesenchyme):位于神经管与表面外胚层之间的神经嵴细胞。
联合(merge):随着面部的进一步发育,突起之间的沟就会随着面突的生长而变浅、消失的过程。
融合(fuse):突起和突起之间在生长过程中发生表面的外胚层相互接触、破裂、退化、消失,形成一整体的过程。
牙胚:由成釉器、牙乳头、牙囊三部分组成。
颈环(cervicalloop):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相移行的部位。
其将来发育形成上皮根鞘及上皮隔,在牙根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外釉上皮(outerenamelepithelium):位于帽状期造釉器的帽子凸面的一层立方状细胞。
内釉上皮(innerenamelepithelium):位于帽状期造釉器的帽子凹面的一层柱状细胞。
星网状细胞(stellatereticulum):位于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之间的细胞。
终棒(termanalweb):含有肌动蛋白的细丝由连接复合体进入细胞的胞浆中,在近中和远中形成的结构。
成釉细胞(ameloblast):内釉细胞开始是矮柱状,到分化成熟时呈高柱状,这时称为成釉细胞。
釉结(enamelknot):是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往往与釉索相连续。
釉索(enamelcord):是由釉结向外釉上皮走行的一条细胞条索。
似乎将成釉器一分为二。
釉龛(enamelniche):是由于片状的牙板向内凹陷形成腔隙。
Serre`s上皮剩余:残留的牙板上皮,以上皮岛或上皮团的的形式存在与颌骨或牙龈中,由于这些上皮细胞团类似于腺体,又称为Serre`s上皮剩余。
牙萌出(tootheruption):指牙突破口腔黏膜的现象,是牙冠形成后向牙合平面移动,穿过骨隐窝和口腔黏膜,达到功能位置的一个复杂的过程。
味蕾:为味觉感受器,位于上皮内的卵圆形小体,长约80um,厚约40um。
结合上皮:是牙龈上皮附着在牙表面的一条带状上皮,从龈沟底开始,向根尖方向附着在釉质或牙骨质的表面。
上皮剩余:在牙周膜中,临近牙根表面的纤维间隙中可见到小的上皮条索或上皮团,与牙根表面平行排列,也称Malassez上皮剩余。
胎生牙:在出生时或出生后2-3个月即萌出的乳牙。
多见于下颌乳切牙。
额外牙:正常牙数之外多生的牙。
先天性缺额牙:指根本未曾发生的牙。
可个别或数个牙缺额或全部无牙。
巨牙:牙体积超过正常范围与牙列中其他牙明显不对称,叫做巨牙。
融合牙:多系牙发育期间两牙胚融合在一起发育而成,其融合部位的牙本质是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