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AMI不典型心电图的解读

AMI不典型心电图的解读
2.R波振幅变化
(2)胸前导联R波逆向递增:正常情况下,V1~V5导联R波应该逐导 递增,若出现逆向递增,如RV1>RV2、RV3>RV4或RV4>RV5,提
示心肌梗死的存在,若同时伴有ST-T改变,则可确诊。
(二)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现
2.R波振幅变化
(3)V1、V2导联R波振幅增大:正后壁心肌梗死时胸前导联可出现 心肌梗死的镜像改变,由于后壁产生的向量消失,向前的向量增
壁梗死。
4.Cabrera征和Chapman征
V2~V4导联的S波(呈rS或QS型)升支出 现切迹,持续时限0.05s,称为Cabrera 征。Ⅰ、aVL、V6导联的R波升支出现切 迹称为Chapman征。这两种征象均提示合
并前壁心肌梗死。
4.Cabrera征和Chapman征
新近Sgarbossa提出了以下的诊断指标:①
(二)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表现
1.小Q波(q波)
(2) V1 、V2 导联rS型波之前小Q波,提示室间隔梗死的 存在,但应排除右室肥厚和左前分支阻滞等。右室肥 厚在V3R、V4R导联出现qR型,且电轴右偏;左前分支
阻滞在第三肋间相当于V1、V2部位描记,q波更加明显,
而于第五肋间相应部位描记,q波消失。
ST段抬高的程度,导联数目和弓背向上型与梗 死面积大小,心功能状态和预后密切相关。
六、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病变
1.左主干病变:STaVR抬高>STV1和Ⅰ、 Ⅱ、V4至V6的ST段的下降,ST段改变 总量≥18mm。
六、ST段抬高与冠状动脉病变
2. 前壁、前间壁或前侧壁梗死(左前降 支病变):STV2、V3抬高≥1mm,ST抬高 程度依次为V4、V5、aVL、V1和V6导联, 提示近端阻塞。

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不典型心电图特点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不典型心电图特点的临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80例不典型心电图特点的临床研究作者:周莉莉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表现特点。

方法对80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25例患者前壁和下壁心肌梗死;13例患者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8例患者右室心肌梗死,5例患者正后壁心肌梗死,17例患者心脏传导阻滞,12例患者出现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变化无规律,临床应当结合症状表现及心肌酶学、血清标志物检查进行准确诊断。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是常见的心内科急重症之一,利用心电图诊断 AMI 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具有方便、快速、无创伤的等特点[1]。

但由于部分AMI缺乏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导致临床诊断AMI容易出现误诊或漏诊情况,造成患者错失治疗时机,引发其他重症。

为了避免不典型心电图变化带来的误诊或漏诊,现将我院 2011年10 月~2013年10月收治80 例不典型AMI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临床确诊的80 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3例,女27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58岁,病程 2~8 年,平均病程(4.0±1.2)年。

80例患者均确诊为AMI,其中头疼、脑供血不足患者10例,前区疼痛伴咽痛,运动、劳作过后症状加重患者15例,间断性胸闷、剑突下疼痛并伴呕吐症状患者22例,胸闷、憋气,夜间间断性胸闷患者12例,腹部疼痛,伴有呕吐症状患者10例,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患者7例,急性胃肠炎患者4例。

1.2心电图表现本组80例患者心电图具有无规律性或特殊性,表现形式多样。

不典型规律性一般常规12 导联未能描记,通常为右室或正后壁部位心肌梗死。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表现课件

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的特征
揭示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的独特特征,包括ST段抬高、Q波形成和ST段凹陷。
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 和鉴别诊断
深入了解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的诊断方法和鉴别诊断要点。探讨ST段压低、 动态变化和心肌缺血等指标。
常见的诊及处理
揭示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容易导致的误诊情况,包括冠心病、胸膜炎和胸 腔积液。分享正确的处理方法。
预防和治疗方案
探索预防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方法,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分享现代 技术在治疗中的应用。
结论及参考资料
总结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的重要性和诊断的挑战。提供进一步学习和 参考资料。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 表现ppt课件
充满惊喜和挑战的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探索临床背景、常见病因和 诊断方法。了解误诊处理、预防和治疗方案。
临床背景介绍
探索心肌梗死的背景,包括病因、发生率和影响因素。了解患者特征和病症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
心电图常见表现及病因
深入研究典型和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探索胸痛病因、ST段变化和T波倒置等特征。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 嘧回国赛凰
P 0 1差异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计学意义。 <. , 0 2 3 . 3 组治愈时间、 阴道排液及阴道 出血时间 比较, 见表 2 。
表 2 3组治愈时间 阴道排液及出血 时间比较( ;±s )
者痛苦少 , 且不影响宫颈生理功能 ; 不足 之处 是治疗后长 时间 的阴道流液 , 有的下腹疼痛 , 少数人阴道流血及月经发生改变日 。
I 丰有 吉 , 1 】 沈铿 . 妇产科学【 ] 2 北 京 : 民卫 生出版社 ,0 0 M . 版. 第 人 2 1:
量的照射具有不 同性选 择吸收 的特点 , 利用 光电效应 , 使病变 组织细胞蛋 白发生凝 固 、 变性 、 坏死 、 脱落等 一系列反应 , 继而
促进新生的鳞状上皮细胞修复创面以达 到治愈的 目的。 其优点 是光环大 , 光线均匀 , 留死 角 , 不 治疗时无异味 , 治疗时间短 , 患
保妇康栓 为纯 中药 制剂 , 主要成分为莪术油 和冰片 , 具有 行气破瘀 、 生肌 、 痛等功能 。药理作用 : 止 ①抗菌抗炎 , 对霉菌 、 细菌、 支原体 、 滴虫均有一定作用 ; ②去腐生 肌 , 能促进 组织更 新修复 , 使糜烂面柱状上皮脱落 , 由鳞状上皮覆盖 ; ③增强机体
分 析
急性心肌梗 死( MI主要 由冠状 动脉斑块破裂 , 而形成 A ) 继
血栓 , 致使冠状动脉形成急性 闭塞 , 血流中断而引发 【 l 】 中临 。其 床表现不典型 的患者约 占 2%一 0 0 3 %,由于缺乏典型的体征与
昏厥 , 6例患者急性脑梗死 , 4例患者牙痛 , 3例患者 咽痛 , 6例 患者下颌痛 , 5例患者左肩痛 ,2例患者上腹部疼痛 。 2
检查 , 并结合 临床表现 , 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 准。 患者均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急性心肌梗死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②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
单纯RBBB时,QR波很 少在V2及其以左的导 联出现,若右中部心 前导联乃至左心前导 联出现Q波,则支持合 并前间壁或前壁MI。 单纯RBBB虽可在有Ⅲ,aVF 导联出现Q波,但不应出现 在Ⅱ导联,故Ⅱ、Ⅲ、aVF 导联呈现QR波,则支持下 壁MI的诊断。 正后壁MI与RBBB共存时, 由于二者QRS向量向前,诊 断需密切结合临床。
⑤心房梗塞
均与心室MI一并出现,常伴房性 心律失常。
⑤心房梗塞心电图特点
导联中P 段抬高>0.5mm,对侧V >0.5mm a、V5、V6导联中P-R段抬高>0.5mm,对侧V1、V2 导联中压低; 导联中压低; b、Ⅰ导联中P-R段抬高>0.5mm,在Ⅱ或Ⅲ导联 b、Ⅰ导联中P 段抬高>0.5mm,在 >0.5mm, 中压低; 中压低; c、有房性心律失常时 胸导联中P 有房性心律失常时, c、有房性心律失常时,胸导联中P-R段压低 mm, 导联中压低>1.2mm; >1.2mm >1.5mm,Ⅰ、Ⅱ、Ⅲ导联中压低>1.2mm; d、P波可不正常,如呈“ 型 d、P波可不正常,如呈“M”型、“W”型、不规 型 则形或有切迹等; 则形或有切迹等; e、在小振幅的导联中 在小振幅的导联中P 段压低, e、在小振幅的导联中P-R段压低,而无其他导 联的抬高。 联的抬高。
③部分心肌梗死
多系小灶性或内膜下MI; 既无QRS波群变化,也无ST段移位变化; 仅出现冠状T波,T波变化符合心肌梗死演 变规律; 如T1<TⅡ、Ⅲ,Tavl<TavF,Tavl倒置,呈冠状T 波并有演变者,即可为急性小片状MI。将 V1~V5探查电极提高或降低一肋间描记, 可有助于诊断。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为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检出率,探讨性分析其心电图的表现。

方法在我院心电图室选取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本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有以昏厥、脑卒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心肌梗死,有以头痛、牙痛、咽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以低血压、头晕、皮肤湿冷等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心肌梗死,有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等;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期前收缩出现的异常Q波,心内膜下急性心肌梗死表现为非Q波型,心电图无特异改变的小灶性或微灶性心肌梗死,正后壁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图表现出的伪正常变化等。

结论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进行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结合心肌酶谱、心脏多普勒超声等多种检测手段,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临床表现【中图分类号】R54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102-01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局部心肌缺血性坏死[1],临床表现为胸痛、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通过心电图与心肌酶谱检测发现有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增高现象。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其特有的临床表现,通过心电图等手段不能诊断,而对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其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心电图变化不明显,而时常被误诊、漏诊[2]。

本文通过对所选病例资料的临床特征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变化规律。

1 资料与方法1.1 患者资料本组研究资料来自我院心电图室随机选取的8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在所有患者资料中,男性占62例,女性占 20例;年龄最大者80岁,最小者35岁。

1.2 方法本组患者均经心电图、心肌酶谱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特点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典型心电图特点临床分析
诊断 意义 。
3 R波改变 对于后壁 M , . 4 I由于后壁心电向量较弱 , 壁 后 导联 S T段不一定有 抬高表现 , 而右心前 区导联与后壁导联
或仅轻度斑块浸润 , 狭窄程度 < 0 2。 2 %[】 根据造影结 果将入
选患者的冠 心病危 险因素及其心功能进行 对比分析 。
31 P波改 变 A I . M 早期 突然 新 出现 Ⅱ导 联 P波 高尖 > . 0 2mV,产生原 因与 A 乳头肌功能不全 引起 的急性左心 5 MI 功能不全 , 导致继发性肺淤血有关 。 但要注意与急性肺动脉 栓塞相鉴别 , 后者 E G可见 S Q征。 C I 32 Q波改变 () . 1 在正 常时左外侧导联 5 V 、 6及标 准导联 IaE/ 、v)出现起 始性小 Q波 , 当发 生室间隔 A 时 , Q波 MI 此 消失 。( 正常时向着左室导联(4一v ) 录到 Q S波群中 2 ) V 6 记 R 的 Q波 , 通常是从导联 v 4一v 逐步加深 。 v 6 如 4的 Q波较 导联 V 6的为深 。由此可提示室间隔下 1 部有穿壁性 MI / 3 。 3 T波改 变 在发生 A I . 3 M l h~3h内, 常可出现异常高大 两肢不对称的 T波 , 持续 1 4h 之后可 出现典型 A 2 h~2 , MI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 者 不 典 型 心 电 图特 点 临床 分 析
李佑英
( 重庆江津 区中心 医院心 电图室 , 重庆 ,0 2 0 4 26 )
【 摘要 】 目的 :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M ) A I不典型心电图类型和特点。 方法 : 09 7 20 年 月至 21 年 1 月 , 00 O 选取我院收 治的 5 例心电图不典型 A T患者 , 6 M 对所有 患者心 电图特点进行 回顾性分析 。 结果 :6 5 例患者不典 型心 电图表现各异 , T 以 波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40例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40例分析

1 级和 2 级患者静滴 7 d 、 3 级患者静滴 1 0 d ,手足综 合征均得
到不 同程度 的缓 解。 l 1 例 患பைடு நூலகம்在再次 口服 希罗达后未再 出现
手足综合征 ,其余患者均再次 出现不同程度的手足综合征 , 副 反应较前有所减轻 ,当再 次给予静 滴核黄素磷酸钠后仍有效 ,
手足综合征缓解情况同前 。 应用核黄素磷酸钠治疗后总有效率
5 - lu f o r o u r a e i 1 f o r g a s t me s o p h a g e a l c a n c e r . : a c o s t - c o n s e q u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为2 3 %, 临床获益率为 7 0 %。
人 体重要 的营养素 , 是黄素单核苷酸 ( F M N ) 和黄素腺 嘌呤二核
甘酸( F A D) 的重要 组成部 分 , F M N和 F A D在能量 代谢 中起关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 J ] . A m J C l i n D e r m a t o l , 2 0 0 0 , 1 ( 4 ) : 2 2 5 — 2 3 4 . 【 4 ] 付小兵 , 程飚. 进一步拓宽创伤修复与组 织再生研究思 路叨. 中华烧
握 其变化特 点, 对其诊治及其改善预后 至关重要 。
服硝酸 甘油或休 息后 未缓解 。合 并症 1 3 例 合并 原发性 高血
压, 9例 高脂 血症 , 7例糖尿病 , 1 4例冠心病 。全部患者均经 临
床表现 、 血 清酶学动态变化 及心 电图动态变化 验证 , 最终确诊
( 收稿 日 期: 2 0 1 3 - 0 3 — 1 5 )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门诊心电图诊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分析

电 图 室 发 现 急 性 心 肌 梗 死 患者 1 2 , 7 例 , 2 0 例 男 5 女 7例 , 龄 年 3 5岁 8 2岁 , 年 龄 5 . 平均 2 3岁 。 8
1 方法 . 2
① 检查方法 : 受检者休息 5m n 1 n后 , i 0mi 准
确安放 常规探查 电极 , 描记静息平卧同步 1 2导联心电图。 采用 上海光 电医用电子仪器有 限公 司产 E G 92 P三道 自动分析 C 一60
诊 , 般 要 经 过 3d 7 , 为胸 痛 症 状 不 典 型 。 一 ~ 因 d
色多普 勒超 声结果进行 统计分析 。结果 12 心肌梗 死患者 0例 胸 痛症状 不典 型 ,门诊 心 电图发 现 :单 向曲线 下壁 心肌梗 死
1 7例 , 后 壁 合 并 右 室心 肌 梗 死 4 下 9例 , 壁 心 肌梗 死 1 前 2例 , 前
( 1 1 7m l ,T I 正 常值 < . n/ L) 2 — 0 moL)c n( / 01 g m 升高 3 8例 ( . 03~
25n/ ) . g mL 。
26 心 脏彩 色 多普 勒 超8 例 。 5
梗死。 了提高临床医师对不典 型心肌梗死患者的重视 以明确 为
症状不严重而未及 时就诊 , 门诊就诊 时心电图提示急性心肌 待
前 壁心 肌梗 死 1 , 2例 前间壁心肌梗死 1 6例 , Q波心肌梗死 非
8例 。
25 心 肌 酶 谱 .
C 正 常 值 2 2mm l ) 高 6 K( 4 oL 升 / 8例
( 8— 5 moL ,K MB ( 3 1 1 6m l )C — 2 / 正常 值 1 t l )升高 2 3ro / e oL 1例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非典型心肌梗死在心电图中的表现及临床意义。

方式随机抽取我院2006年1月—2020年1月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对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探讨。

结果 5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现非典型心电图形态20例,占%。

结论熟悉并把握非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态改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医治及预后相当重要。

【关键词】非典型心肌梗死;诊断;心电图本文对我院2006年1月—2020年1月门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7例心电图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样资料本组均符合WHO关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男33例,女24例;年龄46~78岁,平均岁;既往病史:高脂血症14例,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11例,冠心病17例,无上述病史者6例。

方式本组均行心电图检查。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表现入选条件:(1)安静状态下无明显诱因显现心前区、胸骨后或上腹部猛烈持久(大于30min)的疼痛,或伴胸闷,经休息和用硝酸甘油无效;(2)测血清CK-MB水平,在起病后4h内升高,16~24h达顶峰(溶栓可使峰值提早),后又慢慢下降,3~4天恢复正常;(3)发病24h内ECG无心肌梗死部位相关导联ST段举高和病理性Q波。

2 结果本组中不典型心电图改变者20例,占%。

对心肌梗死医治策略的选择和危险性分层,有赖于ECG的表现,故ECG及早识别心肌梗死,对医治预后极为关键。

3 讨论目前心肌梗死的最新概念为:(1)心脏标志物(最好为肌钙蛋白)升精湛过参考上限99百分位值并有动态转变,同时伴有下述一项心肌缺血的证据:包括病症、ECG转变和影像学;(2)突发心源性死亡,通常归并心肌缺血的病症,死亡常发生在能够获取血样或心脏标志物升高之前;(3)血管重建所致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脉介入医治(PCI)或冠脉搭桥术(CABG)后的心肌梗死;(4)病理检查时发觉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急性期事后,遗留的往往只有心电图改变,因此不管是急性、新近期、陈腐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点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点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点发表时间:2016-07-07T15:25:43.890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5月第9期作者:蒋小花王红楚罗湘邓靖李婷婷杨仕福蒋微[导读]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

冠状动脉闭塞的最常见原因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形成急性血栓。

蒋小花王红楚罗湘邓靖李婷婷杨仕福蒋微(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545005,)[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点,提高对不典型AMI的早期识别,改善预后。

方法选取60例不典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症状、心电图以及治疗和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60例患者中以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症状为主,8.3%的患者无特征性表现。

心电图检查结果中ST-T改变(无Q波型)占21.7%,小Q波占20%,进展性Q波占18.3%。

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的患者43例(71.7%);死亡患者17例(28.3%)。

结论不典型AMI的诊治应根据临床表现、心肌酶谱和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进行综合诊断,以实现早期鉴别诊断,避免发生误诊。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心电图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ECG characteristic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Jiang xiaohua,Chu luoxiang,Deng jing,Li tingting,Yang shifu,Jiang wei.(The Fourth affiliated hospital,Guang xi medical university,Liuzhou Workers'Hospital,Liuzhou,Guangxi,545005,China)【Abstract】Objective:This paper i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manifestations and ECG characteristic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early detection and prognosis of atypical 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AMI).Method: Select60 cases of atypicalAMI patients in this study,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ir clinical symptoms, ECG, treatments and prognosis.Results:Majority of the 60 patients have digestive and respiratory symptoms while 8.3% of these patients have no characteristic symptoms.Among their ECG results,21.7% of the patients have ST-T changes(non-Q waves),and 20% of them have small Q waves, and 18.3% of them have progressive Q waves. 43 (71.7%) of these patients were improved and discharged after treatment while 17(28.3 %) of them died. Conclusi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ypical AMI patinet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of dynamic evolution of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myocardial enzymes and ECG in order to achieve early diagnosis and avoid misdiagnosis.Myocardial enzymes and ECG in order to achieve early diagnosis and avoid misdiagnosis.【Key words】atypical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clinical manifestations;ECG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

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论文

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论文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摘要】目的分析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意义,以提高其诊断率。

方法搜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期间经确诊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9例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多种因素影响心电图改变不典型,不具特征性。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不具特征性,应提高认识以降低误诊、漏诊率。

【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重症之一,病死率较高,但是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者仅占70-80%,20-30%其表现不典型,易发生误诊和漏诊[1]。

现将我院搜集的49例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搜集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2年5月期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资料4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1例,年龄48-81岁,平均年龄71.5岁,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检验、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

既往有冠心病28例,糖尿病9例,高血压12例,肺气肿5例,消化系统病史4例,有吸烟史者31例。

1.2方法对4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及心电图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2结果49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显示,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电图改变不典型,无特征性。

①心电图无梗死性q波,仅表现st-t 改变;②急性心梗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而被掩盖;③预激综合征掩盖心梗的初始q波;④急性心梗合并持续性心动过速;⑤胸前导联r波从右向左逐渐降低的前壁心梗。

3讨论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所致。

临床诊断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以及实验室检查发现,诊断并不困难。

但是由于受梗死发生的部位、时间、范围及深度的影响,心电图上可无梗死性q波出现,仅表现为st-t 改变。

可见于:①急性心肌梗死的极早期[3];②心内膜下心肌梗死;③乳头肌梗死。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目的:观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疗经验。

方法: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嗜好史、性别、年龄、血压、血糖、心肌酶谱改变、症状等方面,统计首诊误诊率,观察常规抗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104例患者中男女比例1.89:1,有吸烟史者67例(占64.4%),合并血压、血糖、血脂异常者93例(占89.4%),首诊误诊34例(32.7%),出现典型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者41例(39.4%),经常规抗心肌梗死治疗总有效率为88.5%(显效42例,有效50例),死亡6例,死亡率5.8%。

结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有吸烟史,多合并长期基础疾病,部分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无心前区特征性的疼痛表现,易造成误诊、漏诊,病死率高,及时有效的抗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效果确切。

标签: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特征;诊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梗死的临床类型之一[2],为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疗经验,收集近年来在我院诊疗的10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其诊疗经过,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冠脉造影、特征性心电图作为确诊证据,均满足WHO规定的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3]。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上腹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低血压、牙痛、心前区压榨样疼痛、颈肩痛、咽喉部阻塞感、呼吸困难、肢体活动障碍、发热、呃逆等。

患者自感不适至入院时间1~48h不等,平均入院时间为(12.5±7.8)h;104例患者中男68例,女36例;体重44~114kg,平均体重为(73.2±11.4)kg;体质指数21.5~38.2kg/m2,平均体质指数为(28.2±6.3)kg/m2。

心梗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心梗不典型心电图表现

Emerg Med J 2012;29:15e18.
孤立正后壁心梗诊断线索及要点
• V1-3 ST段压低 • V1-3 R波为主 • V1-3 T波直立 • V2 R/S波>1.0 • V1-3 ST段水平型压低合并T波直立 • V7-9 ST段抬高>1 mm
胸痛3小时到达我院急诊12导联心电图
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 2010 Am Heart J. 2009
孤立胸前导联ST压低分析
13,608 病人 TRITON-TIMI 38
1,198 病人 孤立胸前导联ST压低
UA=243 (20.2%) TFG 2/3 - Tn
NSTEMI=641 (53.5%)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41 (2008) 679–682
下后壁的旁道 掩盖前壁心梗,类似下壁心梗
• 溶栓后,心率下降为75bpm • 正向 δ波出现在I, aVL, aVR, V1-V6 • 负向δ波出现在II, III, aVF,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41 (2008) 679–682
• 男性,55岁
急诊冠脉造影及PCI术
加做18导联心电图
等位性Q波
• 定义:心梗时由于种种原因可以不出现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而诊断上和病理性Q波具有同等价值,相当于该部位存在病 理性Q波 • 分类 小Q波(q波) 进展性Q波 病理性Q波区 QRS波群起始部的切迹、顿挫 心电图一过性伪正常化 R波振幅变化
N Engl J Med. 1996;334:481–7.
Sgarbossa诊断标准缺陷
• 第一条和第二条特异性高,但敏感性低 • 第三条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低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非典型”心电图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难点与原因心梗心电图诊断难点:1.右室心肌梗死;2.后壁心肌梗死;3.心梗合并束支阻;4.下壁心梗合并左前分支阻滞;5.心梗合并预激综合征;6.室间隔不同部位死;7.多支冠脉同时堵塞,多部位心梗;8.心内膜下心梗;9.急性心梗合并心室起搏心律;10.其他:心房梗死,再发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合并室性异位心律等。

心电图诊断心梗困难的原因:1.时间过早:心梗极早期,心电图还未出现典型的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和T波改变;2.部位特殊:梗死出现在心电图记录盲区,如左室后基底部、左室后壁以及右室等;3.类型不同:ST段不升反降,非Q波心梗等;4.多部位梗死:出现多部位心梗时,异常图形可相互抵消;5.被其它异常心电图掩盖:如心梗合并左束支阻滞、合并预激综合征、合并左前分支阻滞时,心梗图形会被掩盖。

De Winter综合征2008年荷兰鹿特丹心内科医生 De Winter等人通过回顾其心脏中心1532例前降支近段闭塞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心电图,发现其中有30例并未出现典型 STEMI超急性期心电图表现。

De Winter综合征心电图特点:1.胸前V1-6导联J点压低0.1-0.3mV,ST段呈上斜型压低,伴随高尖对称的T波;2.QRS波通常不增宽或轻度增宽;3.部分患者胸前导联R波递增不良;4.多数患者aVR导联ST段轻度抬高;De Winter综合征临床意义:1.De Winter综合征是 STEMIE的等危心电图;2.2%急性前壁STEMI患者心电图可出现此表现;3.应尽早行冠脉造影明确冠脉情况,尽早进行血运重建;(De Winter综合征患者心电图提示:AVR导联ST段略抬高,V1-6导联J电压低、ST段上斜型压低、T波高尖)(De Winter综合征患者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近段闭塞)Wellens综合征1982年荷兰心脏病学家 Wellens等发现,145名因不稳定性心绞痛入院患者中,26名(18%)电图表现为胸前导联T被双支对称性深倒置或正负双向,并逐渐恢复直立的心电图变化,此种心电图改变称为 Wellens综合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关键词】不典型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内科急重症之一,但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者仅占70%~ 80%,仍有20%~30%的不典型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1,2]。

典型者诊断比较容易,但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可受许多因素影响而表现为不典型,会给诊断带来一定干扰,从而影响早期诊断及治疗。

笔者收集35 例不典型AMI患者的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对象
2006年1月~2007年12月到我院急诊科就诊的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35例,其中男25例,平均年龄62.47±8.58岁,女10例,平均年龄60.26±6.45岁。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如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超声心动图及冠状动脉造影等确诊。

既往史:高血压13例,糖尿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脑血管病4例,风心病6例;有吸烟史20例。

2.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份查阅原始记录。

对主诉、现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其他辅助检查等诊断学项目作了详细的检查和对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1.临床表现
腹痛呕吐11例,难以描述的不适感5例,牙痛1例,休克、心衰2例,心悸胸闷 8 例、咳嗽气喘 5 例、晕厥3 例。

2.心电图表现
①心肌梗死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只表现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②部分患者除STavR、V1上移外,其余导联ST段均呈缺血型下移,T波呈双向或倒置。

③在AMI早期,心电图尚无异常或仅有T 波改变。

④非Q波心肌梗死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压低及或T波倒置,无Q波。

⑤胸导R波递增不良,V1~V6的R波振幅递增不良或逐渐降低。

讨论
老年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低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不
典型AMI (如缺乏胸痛等),而其中女性患者以上腹痛和右肩痛及各种非疼痛的症状多见[3]。

因此,心电图对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尤为重要。

本研究部分患者只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阻滞可影响QRS起始向量,从而掩盖或改变心肌梗死的病理性Q波,此外,在左束支阻滞的继发性ST
T改变,也能够抵销心肌梗死出现的原发性的ST T改变,诊断较困难。

左束支阻滞时,Ⅰ、aVL、V5、V6导联中有2个以上导联出现Q波,不论如何微小均提示合并心肌梗死。

R波振幅的高低代表心室肌电动除极力量大小。

如心肌电动除极力大,机械收缩力强,R波振幅高;反之则低。

当连续观察心电图时,在时间相差不大,心率相差无几的情况下,R波振幅降低比较明显,说明心肌电动除极力减弱。

这种心肌细胞除极力减弱是由于部分心肌细胞丧失除极能力,是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信号。

连续2个或以上导联出现ST段压低≥1 mm,确立为ST 段压低。

无Q波型心肌梗死中,胸导联ST段压低需考虑前壁无Q波型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正常心电图较为少见,其原因为[4]:①检查心电图时不存在心肌缺血;②特征性演变延迟;③一过性正常化;④初始小面积梗死只有在梗死延展时才表现诊断意义。

早期时ST段呈损伤性抬高,T波高大,向急性期过渡时,ST段降低,T波由直立变倒置。

在此过程中ST T可正常,即伪性改善的中间阶段。

心电图正常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死,但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患者的临床表现外,心电图检查是院前诊断AMI的决定性手段,而常规心电图能及时发现大部分AMI且简单易行便于为患者接受。

总之,为防止不典型心肌梗死的漏诊、误诊,凡临床表现为突发腹痛、肩痛、牙痛,伴恶心、呕吐、出大汗等症状或突然出现心衰、休克、昏迷、偏瘫者,应考虑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应作常规心电图检查,若心电图表现不典型,则应注意有无正后壁及右室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加做V7~V9及V3R~V5R,要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查心肌酶谱。

【参考文献】
1]何才通.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J].中原医刊,2007,34 (2):71-72.
[2]刘庆荣,罗来兴,徐玉其,等.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征分析[J].广东慢性病防治杂志.精神医学专册,1993,7:28-30.
[3]CuliC V,EteroviC D,MiriC D,et al.Symptom presenta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influence of sex,age,and risk factors[J].Am Heart J,2002,144(6):1012-1017.
[4]邹冠蓉.不典型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新概念[J].医师进修杂志,2003,26(7).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