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考试

合集下载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

大众传播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20分,每空1分)1、美国传播学‎者A.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媒介系统、()媒介系统和‎()媒介系统。

2、符号的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3、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4、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包括(下行传播)、(上行传播)和(横向传播)。

5、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业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6、在大众社会‎理论看来,现代社会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广泛的大众‎),另一方面则‎是(少数权力精‎英)。

7、霍夫兰采用‎的(拉斯韦而)与拉扎斯菲‎尔德的(卢因)一起,成为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方法。

8、一般认为,(阿尔及尔宣‎言)是“新世界信息‎秩序”之争明朗化‎的开端。

9、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主‎要学派,即(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10、 1950年‎,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在(伊利诺伊大‎学)大学诞生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1、拟态环境2、集合行为3、知晓权4、传播效果三、简答(20分)1、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6分)答: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人类社会传‎播有以下特‎点: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b.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c. 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d. 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什么是传播‎学发展的“12345‎”?(7分)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三大来源:传播学来源‎于信息科学‎、“三论”和新闻学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3、画出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图,并指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大众传播学考试复习内容

大众传播学考试复习内容

大众传播学考试复习内容1.什么叫传播?【名词解释】所谓"传播”即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2.什么叫信息?【名词解释】信息是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①事物(物质和能量)的存在方式(运动状态)以及对这种方式(状态)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②与物质与能量并列,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③能够用来消除或减少不确定性的东西。

3.什么是符号?【名词解释】所谓“符号”,就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一个符号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它必须具有某种物质形式、它必须指自身之外的某种东西、它必须被人们作为某种意义使用与承认。

4.什么是沉默的螺旋?【名词解释】所谓沉默的螺旋就是说,大众传媒所表达的优势意见和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逐渐减少,合并形成了沉默的螺旋,其中表达优势意见或不愿表达异常意见的人数日益增加.5.传播效果研究经历哪些阶段?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40年代初,被称为“强效果论”时期;第二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被称为“弱效果论”或“有限效果论”时期;第三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被称作“回归强效果论"或“多元效果论”时期.6.麦克卢汉提出的提论是什么?【简答题】①媒介即讯息。

他认为,每一种“媒介"发出的“讯息”,都代表着或是规模、或是速度、或是类型的变化,所有这些,无不介入人类的生活。

因此,这里的“讯息",也就是技术特征。

②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富有想象力的麦克卢汉认为,技术的任何进步,都使人类更有效地生活和劳动;媒介的任何发展,都能延伸人类五官的功能。

③冷媒介与热媒介。

所谓“热媒介”,就是具有“高清晰度”(指充满资料数据的状态)和“低参与度”(对受众而言)的媒介;“冷媒介”则相反。

发展中国家是“冷”的,发达国家是“热”的;农村是“冷”的,城市是“热”的。

④地球村. 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变成了一个小村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与世隔绝而有利于地球村之外。

2011年大众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十)

2011年大众传播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十)
2.下列不属于噪音的是()
A.报纸排印错误
B.读者逆反心理
C.读者理解偏差
D.读者思想不集中
答案:C
3.传播学的四种理论建构类型中最有影响的是()
A.归纳理论
B.演绎理论
C.机能理论
D.模型
答案:C
解析:(P65)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因而成为最
有影响的理论学说。
1.试述“使用与满足”研究。
答案:答:“使用与满足”研究是从受传者的角度出发来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问题。通过分析受传者的媒介接触动机或者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这种研究视角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归纳了一些“使用”或“满足”的基本类型,如赫尔卓格的研究认为人们是基于三种基本心理需求参与知识竞赛节目:竞争心理、获得新知和自我评价的需求。贝雷尔森也总结了人们利用报纸的六种目的:获得外界消息、日常生活的工具、休憩、树立社会威信、社交的手段和读报本身的目的化。到了60年代后期,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更加繁荣和更多新媒介的出现,使用与满足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有关研究认为:(1)人们接触传播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一些基本需求,这些需求有着特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2)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和媒介印象。(3)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加以接触,接触的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接触行为。
1.分层随机抽样
答案:分层随机抽样:随机抽样的形式之一,又称为“类型随机抽样”,是一种将总体单位按其属性特征先分为若干层(即类型),然后在各层中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
2.两级传播
答案:两级传播: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的假说。该假说认为,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的概念。

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4秋在线作业1答案

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4秋在线作业1答案

《大众传播学1541》14秋在线作业1
单选题多选题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 在任何社会中,传播媒介都会极大地影响社会组织的形态和人们交往方式。

这一观点提出者是()
A. 麦克卢汉
B. 英尼斯
C. 戈夫曼
D. 梅罗维茨
-----------------选择:B
2. 传播媒介作为正面典型报道的人物往往会成为受众学习的楷模,这是大众传播的()
A. 环境认知效果
B.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
C. 视野制约效果
D.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选择:D
3. “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的发展者是()
A. 拉扎斯菲尔德
B. 罗杰斯
C. 卡兹
D. 霍夫兰
-----------------选择:B
4. “小道消息”不胫而走,这主要体现了信息的()
A. 共享性
B. 扩散性
C. 传递性
D. 替代性
-----------------选择:B
5. 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这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 )。

A. 环境监测功能
B. 社会协调功能
C. 文化传递功能
D. 娱乐功能
-----------------选择:B
6. 在问卷设计中,间接法和虚拟法都属于( )。

A. 合理性原则
B. 标准化原则
C. 艺术性原则。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大众传播-复习题

《传播学教程》-第一章大众传播-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库利和皮尔士对传播的描述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个传统,一个是(社会学)的传统,一个是(符号学)的传统。

2.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两者之统一的信息。

3.所谓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4.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当我们将传播理解为(过程)时,我们着眼于传播的动态和运动机制;当我们把传播理解为(行为)时,我们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当我们把传播看作是(系统 )时,我们是在更加综合的层面上考虑问题,这就是把社会传播看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的集合体”。

5.从传播所运用的符号看传播可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6.从行为主体的角度分,传播可分为(个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7.以传播层次划分,传播可分为(自我传播)、两人传播、小群体传播、公众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

8.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传播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传播学以(人类一切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狭义的传播学则主要以(大众传播)为研究对象。

9.传播学的四大先驱指的是(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霍夫兰)。

10.一些学者认为,(施拉姆)“使传播科学从梦想变成了现实”,他应该是传播学的“第五位奠基人”,这主要是指施拉姆在传播学(学科建设)方面做出的贡献。

11.香农的贡献并不仅仅是为传播学提供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信息概念)。

在1949年发表的《传播的数学理论》中,他与韦弗还提出了一个(传播过程)基本模式.12.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认为,为了保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目标的实现,就需要对(系统)进行控制,而实现这种控制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信息反馈)。

13.传播学的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学者们的方法论和学术立场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流派,主要的两个流派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2013.12(11广电、播音) (1)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2013.12(11广电、播音) (1)

《大众传播学》复习提纲考试题型: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名词解释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四、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五、案例分析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1、什么是传播?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信息?3、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4、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2、如何理解媒介的进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3、什么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和意义1、简述符号的定义2、符号的基本功能是什么?3、信号与象征符有什么区别?4、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定义及作用5、什么是象征行为?6、什么是象征性社会互动?7、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的作用是什么?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2、直线模式的结构特征(拉斯韦尔5W、香农-韦弗)3、循环模式的结构特征(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德弗勒)4、系统模式的结构特征(赖利夫妇、马莱兹克)5、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七章大众传播1、简述大众传播的定义2、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3、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是什么?(包括其负功能)4、大众报纸的特点是什么?5、大众传播时代到来的标志是什么?6、电报、电影、广播在大众传播的发展中起到了什么作用?7、简述电视的媒介特性。

8、简述互联网传播的特点和革命性意义。

9、简述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10、简述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11、什么是信息环境?理解这个概念应注意哪些方面?12、什么是“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第八章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1、简述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2、如何定义技术和媒介技术?3、简述三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

传播学的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播学之父是哪位学者?A. 卡尔·马克思B. 弗洛伊德C. 威尔伯·施拉姆D. 马歇尔·麦克卢汉答案:C2. 传播学研究的起点是?A. 信息B. 媒介C. 受众D. 传播效果答案:A3. 下列哪一项不是传播学的主要研究领域?A. 媒介研究B. 受众研究C. 效果研究D. 心理学研究答案:D4. 传播学中的“两步传播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B. 库尔特·勒温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威尔伯·施拉姆答案:A5. 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媒体的主要功能是?A. 告知公众B. 引导公众讨论C. 塑造公众意识D. 娱乐大众答案:C6. 传播学中的“沉默的螺旋”理论是由哪位学者提出的?A. 卡尔·霍夫兰B. 诺尔·诺依曼C. 马歇尔·麦克卢汉D.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答案:B7.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主要研究的是?A. 媒介如何满足受众需求B. 受众如何使用媒介C. 媒介对受众的影响D. 受众对媒介的反馈答案:A8. 传播学中的“框架理论”主要关注媒介如何?A. 选择信息B. 呈现信息C. 解释信息D. 分析信息答案:C9. 传播学中的“螺旋理论”认为传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A. 信息的传递B. 信息的接收C. 信息的反馈D. 信息的存储答案:C10. 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果”理论认为人们通常会?A. 高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B. 低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C. 高估媒介对自己的影响D. 低估媒介对他人的影响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传播学的主要理论包括以下哪些?A. 传播效果理论B. 传播媒介理论C. 传播受众理论D. 传播控制理论E. 传播内容理论答案:ABCD12. 传播学中的“传播效果”可以分为哪些类型?A. 短期效果B. 长期效果C. 直接效果D. 间接效果E. 个人效果答案:ABCD13. 传播学中的“传播过程”包括哪些要素?A. 发送者B. 信息C. 媒介D. 接收者E. 反馈答案:ABCDE14. 传播学中的“传播模式”有哪些?A. 线性模式B. 循环模式C. 互动模式D. 系统模式E. 网络模式答案:ABCDE15. 传播学中的“传播媒介”包括哪些类型?A. 印刷媒介B. 电子媒介C. 数字媒介D. 社交媒介E. 传统媒介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6. 传播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没有交叉。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

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提纲大众传播学复习资料复习章节:1――12章主要题型:1、填空题4个共15分2、连线题5个共 10分3、名词解释4个共20分 4、简答共2个共30分 5、论述题1个共25分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传播:是信息的形式,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所处的群体、组织、社会,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反馈行为的总称。

即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的运行。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传播)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①口语传播时代②文字传播时代③印刷传播时代④电子传播时代知道信息与讯息的区别讯息:有一组相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的信息。

信息:信息是对环境中不确定性或不确定性的亮度、无规则的测定。

比较:信息包括讯息在内,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完整的表达某种意义;讯息指向具体的事物,信息时讯息的本质,讯息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第三章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符号的定义:是意义与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表达和传播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意义: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第四章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P501、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美 H.拉斯韦尔①“5W”模式或者“拉斯韦尔程式”:②香农―韦弗模式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①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②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③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传播过程的特点:(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3、掌握系统模式P55①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②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第五章人内与人际传播主要的传播类型包括: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分清属于哪类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第一章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传播的基本类型的是(D)A.人际传播B.人内传播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现代社会信息系统不存在隔阂B.社会信息系统传播的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C.社会信息系统不能进行自我创造D.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

3.符号学的创始人是(B)A.库利B.皮尔士C.阿耶尔D.施拉姆多选题:传播的特点有(D)①共享②影响③互动④过程⑤推广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填空题:1.信息是意义_、___符号___、___精神内容____和____物质载体__的统一体。

2.人类传播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关系。

传播至少有那三个要素:信源、讯息、信宿3.。

判断题: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只有意义和符号错简答题:大众传播的特殊特点(1)大众传播是专业传播机构从事的有组织的传播活动(2)传播对象是广泛而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一般社会成员(3)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4)传播内容是公开的,有别于私下的内部传播活动(5)大众传播也有反馈机制第二章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填空题1、__能动性_和_创造性__是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系统最根本的特征。

2、直到今天,(口语)依然是人类最根本、最常用和最灵活的传播手段。

3、象征性图形的使用标志着(图画文字)由具象到抽象的飞跃,它们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字越来越接近了。

4、电子传播是通过(电子信号)的传输实现的。

5、美国传播学家A. 哈特把有史以来的传播媒介分为三类:(示现)的媒介系统、(再现)的媒介系统和机器媒介系统。

6、从媒介普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信息化过程分为(初级)信息化阶段和(高度)信息化阶段这两个阶段。

判断题(对)1.根据已知的研究结果,动物社会传递信息的常见信号有气味、发光、超声波、动作及声音。

(错)2.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的发展顺序为口语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017年大众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大众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7年大众传播考试试题及答案多项选择题1.以下观点中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abde)A.地球村B.媒介即讯息C.情境决定论D.媒介有“冷”“热”之分E.媒介是人体的延伸2.拉扎斯菲尔德等对美国选民的调查发现,大众传播可能产生的效果主要是(abc )A.“改变”效果B.“强化”效果C.“结晶”效果D.“沉默”效果E.“从众”效果3.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大众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bde ) A.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 B.授予地位C.与社会整合成一体化 D.麻醉精神E.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4.上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传播效果研究,主要课题和领域是( ade )A.传播流程研究 B.潜移默化的效果研究C.信息社会阶层研究 D.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E.“使用与满足”研究5.传播效果研究提出的一些理论大多与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有关,例如(abcde )A.“沉默的螺旋”理论涉及舆论的形成B.“培养”理论涉及人们对现实社会的看法C.“知识沟”理论涉及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D.“两级传播”理论涉及社会效果的制约因素E.“议程设置”理论涉及人们对社会环境的认知6.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bc)A.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C.亲身实践了实地调查法D.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总结E.将他人的成果系统化7.按传播学自身的结构,其研究层次可分为(cde)。

A.纵向研究B.横向研究C.理论D.模式E.研究方法8.控制研究的内容,包括(ab)。

A.传播者的施控行为B.传播者的受控情状C.受众的受控情状D.传播的效果和影响E.各种控制形态9.在下列媒介理论观点中,不属于...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是(ae)。

A.媒介的偏倚性B.媒介是人体的延伸C.媒介即讯息D.媒介有“冷”“热”之分E.情境决定论10.在赖利夫妇提出的社会系统模式中,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是(acd)A.基本群体B.参照群体C.更大的社会结构D.社会总系统E.自然群体11.西方学者提出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除报刑的苏联共产主义理论外,还有(bde)A.封建集权理论B.社会责任理论C.启蒙主义理论D.集权主义理论E.自由主义理论12.霍夫兰在说服性传播的研究中指出,传播效果的形成会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是(abcd)A.传播主体B.信息内容C.说服技巧D.受众属性E.传者愿望13.下列各项中属于批判学派代表人物的有(abce)。

大众传播选择题.doc

大众传播选择题.doc

大众传播选择题大众传播学导论绪论习题1、在研究方法上,拉斯维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内容分析法)2、传播的五大构成要素分别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媒介、传播效果3、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研究的学者是(霍夫兰)4、下列属于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差异的是1)经验学派主张定量分析,而批判学派主张思辨式的价值判断2)经验学派依靠实证经验,而批判学派主张人本主义的批判3)经验学派只立不破,而批判学派只破不立4)经验学派着重探索传播规律,而批判学派着重探索的是传播意义。

5、按照传播的四分法,人类传播大致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6、著名的“耶鲁学派”创始人是(霍夫兰)7、请简述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差异。

8、请简述传播学在美国兴起的历史背景。

9、清简述传播学五大奠基人的主要贡献。

第一章1、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的三大类有:1)线性模式2)控制论模式3)社会系统模式2、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申农■韦弗模式)3、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德福勒模式)4、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反馈5、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收信、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传播单位)6、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影响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传递的因素2)强调信息流动过程的各方面影响因素3)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全面地看待传播7、人类传播的基本原则分别是(准确性)、(适时性)、(针对性)、(有效性)和(传播渠道与媒介的多样性)。

8、简述拉斯维尔的5“W”模式,并简单地分析该模式。

9、请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论述异质性心理策略在广告中的应用。

第一早1、过程研究的表现形式是模式,主要的三大类有(线性模式、控制论模式社会系统模式)。

2、最早分析传播过程中“噪音”问题的是(申农■韦弗模式)。

3、下列选项中,属于控制论模式的是(德弗勒模式)。

4、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了(反馈)5、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把具有发信、收信、编码和译码功能的个人和团体称为(传播单位)6、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主要有:1)强调影响传播者与受传者信息传递的因素2)强调信息流动过程的各方面影响因素2)从社会系统的角度全面地看待传播7、从中观和宏观的角度来研究传播过程的模式为(赖利夫妇模式)8、与线性传播模式相比,控制论传播模式的主要页献在于:1)突出了人类传播的双向性。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

大众传播学复习题

大众传播学名词解释:1、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物质、能量与信息)之一,旨在显示事物的存在状态与变化趋势;就人类传播而言,信息是消除事物中或事物间任何不确定性因素的东西;信息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2、社会传播----特指社会传播,简称传播。

既指社会信息的交流和精神交往活动,又指社会信息在一定系统内运行。

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3、信息社会----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之后而出现的第三个社会发展阶段,是指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简言之,就是大量生产、传播和消费信息的社会。

4、信息产业----是专门从事信息产品的加工、处理、传播和服务的产业。

信息产业的发育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际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尺。

5、符号----符号又称指号、记号、符码、代码等,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是特定指示对象的代表物,是信息的物质载体。

6、信号----信号就是反映指示对象的特征,与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自然因果关系的一类符号。

7、象征符----象征符是通过人为约定的方式用作指示对象的代表,与指示对象建立起非必然性联系的一类符号。

8、意义----意义是主客观相结合的产物:一方面,它是客观事物在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另一方面它又是认知主体赋予认知对象的精神内容。

9、人内传播----也称自身传播,自我传播,内向传播。

是发生在自身内部的信息传播过程,沉思默想及自言自语等都属于此类。

人内传播是其他人类传播得以展开的基础,没有人内传播能力,任何形式的传播活动都无从进行。

10、人际传播----又称人际沟通,它是人类传播的主体。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而彼此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协调行为的社会活动。

一般认为它有两种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和通过中介进行的信息沟通,如通过电话、电报、电传等手段进行的交流。

11、组织传播----是发生在社会组织中的传播活动,其功能在于通过信息传递而将组织的各个部分连为一个整体,以保障组织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有效实现。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

《大众传播学》期终考试复习重点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符号的基本功能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2.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拉斯韦尔、卢因、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施拉姆。

3.文化研究学派的主要理论第一,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统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第二,大众传播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二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

前者是媒介通过象征事物的选择和加工,将社会事物加以“符号化”和“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受众接触媒介讯息,进行符号解读,解释其意义的过程。

第三,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既有促进现存不平等关系的“支配性的”价值体系,又有推动人们接受不平等、安居较低社会地位的“从属性”价值体系,还有不满于阶级支配现状、号召社会变革的“激进的”价值体系。

大众传媒的符号化活动,在本质上来说是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

第四,尽管如此,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却不是完全被动的,由于符号的多义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以对文本讯息做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霍尔认为,受众对媒介讯息有三种解读形态:一是同向解读或“优先式解读”,即按照媒介赋予的意义来理解讯息;二是妥协式解读,即部分基于媒介提示的意义、部分基于自己的社会北京来理解讯息;三是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即对媒介提示的讯息意义做出完全相反的理解。

霍尔认为,大众传媒的符号化和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文化和各种从属性文化之间支配、妥协和反抗的关系,体现了“意义空间中的阶级斗争”。

4.传播学源流美国源流的代表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5.传播流三部曲《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6.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第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1.环境监视功能2.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3.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第二,赖特的“四功能说”。

传播学试题资料(考试重要)

传播学试题资料(考试重要)

一、填空题: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和批判学派。

2、传播学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和实验法以及个案研究法。

3、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

4、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

5、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6、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和沟通情感。

7、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

8、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

9、《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总结的人类四种传播制度是:集权主义传播制度、自由主义传播制度、社会责任论传播制度和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10、受众的特点包括多(人数众多)、杂(成分复杂)、散(居住分散)和匿(相对隐匿)。

11、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

12.传播学界五大先驱为: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卢因、__霍夫兰_、施拉姆。

13.个体对个体的传播,被称为____人际传播____。

14.拉斯韦尔“五W”公式忽略了传播过程的___反馈__要素和传播动机的分析。

15.“把关人理论”是____怀特___提出的。

16._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__被称为符号。

17.__媒介即信息__是麦克卢汉媒介“三论”的核心和出发点。

18.人内传播是指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亦称_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__。

19.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2.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思想基础是_天赋人权_。

23.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相互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方式、手段,通称为___渠道__。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1.(单选题)人类语言区别于动物界信号的最根本特征是()A.灵活性B.经济性C.具体性D.能动性和创造性答案:D.2.(单选题)下面哪个理论是由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提出来的()。

A.A“传播流”B.“信息流”C.“沉默的螺旋”D.“媒介即讯息”答案:C.3.(单选题)在香农一韦弗的传播过程模式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A.反馈B.噪音C.媒介D.讯息答案:B.4.(单选题)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A.非语言符号B.体态符号C.伴生符号D.形象符号答案:A.5.(单选题)下面哪一类传播活动是其它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A.人际传播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D.人内传播答案:D.6.(单选题)传播定义强调传播是()A.讯息的共享B.信息的共享C.消息的独享D.讯息的影响答案:B.7.(单选题)"一人大哭,全场大哭;一人大笑,全场大笑”这一现象属于下面哪一种情况()A.群体感染B.群体暗示C.群体压力D.群体模仿答案:A.8.(单选题)“媒介即讯息”这一著名论断是谁提出的()A.拉斯维尔B.麦克卢汉C.施拉姆D.香农答案:B.9.(单选题)在批判学派看来,大众文化实际上是( )A.流行文化B.民间文化C.精英文化D.媚俗文化答案:D.10.(单选题)最早提出”两级传播”这一观点的是()A.拉斯维尔B.拉扎斯菲尔德C.库尔特·卢因D.卡尔·霍夫兰答案:B.11.(单选题)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通常被称为()A.群体传播B.人际传播C.自我传播D.组织传播答案:C.12.(单选题)在《人民的选择》中,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是()。

A.拟态环境的环境化B.“意见领袖”C.主我与客我理论D.休眠效果答案:B.13.(单选题)拉斯韦尔模式的第1个环节是()A.谁B.对谁C.通过什么渠道D.说了什么答案:A.14.(单选题)1948年,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 )A.大众传播学的概念B.传播的5W模式C.政治传播的概念D.内容分析法答案:B.15.(单选题)小王对小李说:“明天周末,我们去郊游吧?”这句话中,小王是一个基本传播过程中的哪个环节()A.反馈B.媒介C.传者D.受传者答案:C.16.(单选题)在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中,被称作对社会起“嘹望哨”作用的是哪一个()A.环境监视功能B.娱乐功能C.社会协调功能D.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答案:A.17.(单选题)从参与者的角色来说,网络传播不同于大众传播的是()A.参与者即传播者B.信息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的角色可不断进行互换C.网络用户都以充当信息传播者为目标D.网络用户都是信息观察者答案:B.18.(判断题)"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是由美国学者拉斯维尔提出的。

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8春在线作业2

川大《大众传播学1541》18春在线作业2

(单选题) 1: 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这种理论建构方式是()A: 归纳理论B: 演绎理论C: 机能理论D: 模型正确答案:(单选题) 2: 投身股海的受众成员不肯错过媒介传递的股市行情,这是属于()A: 选择性接触B: 选择性理解C: 选择性解释D: 选择性记忆正确答案:(单选题) 3: “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提出是()A: 《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B: 《大众传播效果》C: 《人民的选择》D: 《个人的影响》正确答案:(单选题) 4: 西方传播学界成为大众传播开始的年代是()A: 雕版印刷发明的隋代B: 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的宋代C: 谷登堡印刷机械印刷的1456年D: 欧洲工业革命兴起的17世纪正确答案:(单选题) 5: 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这是这是大众传播的()A: 环境认知效果B: 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C: 社会行为示范效果D: 视野制约效果正确答案:(单选题) 6: 开展关于“说服与态度改变”的最早的实证研究是()A: 霍夫兰B: 拉扎斯菲尔德C: 罗杰斯D: 拉斯韦尔正确答案:(单选题) 7: 按照媒介赋予的“语义”加以理解,这是()A: 对抗式解读B: 妥协式解读C: 同向解读D: 逆向解读正确答案:(单选题) 8: 对媒介的经济控制的关键是()A: 通过立法B: 操纵新闻C: 拥有媒介的所有权D: 广告控制正确答案:(单选题) 9: 社会责任理论所涉及的传播观念及体制,符合下面哪种控制模式()A: 君主独裁式B: 自由放任式C: 自我约束式D: 国家统管式正确答案:(单选题) 10: 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属于()A: 线性传播过程模式B: 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C: 系统论传播过程模式D: 以受众为中心的模式正确答案:(单选题) 11: 在《启蒙的辩证法》中,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以“文化工业”术语取代()A: 通俗文化B: 精英文化C: 商业文化D: 大众文化正确答案:(单选题) 12: 《舆论学》的作者是()A: 拉斯韦尔B: 施拉姆C: 李普曼D: 戈夫曼正确答案:(单选题) 13: 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是()A: 语言符合B: 非语言符号C: 身体语言D: 类语言正确答案:(单选题) 14: 在战争环境中,敌对双方的宣传均以是否有利于己方利益为依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众传播学考试一:名词解释1、霍夫兰:美国心理学家,研究社会交往以及态度和信念改变的先驱。

二战期间和战后,霍夫兰和一批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实验,对态度与说服进行了细致研究,提出了众多影响颇大的理论。

他们形成了“耶鲁学派”。

霍夫兰是通过实验法测量态度改变的程度并以此验证传播效果的先驱者。

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它在彼得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试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

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与社会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对传播的效果仍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预测。

第二,他对军事教育电影的研究不仅从一个方面证明了坎特里尔的观点,而且为打破“魔弹论”的神话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证据。

第三,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者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2、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儿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有以下特点:其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其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其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其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其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活动;其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传播要素:(1)传播者。

又称信源,指的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2)受传者。

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受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

(3)讯息。

指的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媒介。

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媒介是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反馈。

指的是受传者队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

4、传播效果:第一,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

第二,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的还是潜在的。

5、恐惧诉求是大众传播中一种常用的战术,通常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

它具有双重功效,一是,它对事物利害关系的强调可最大限度的唤起人们的注意,促成他们对特定传播内容的接触。

二是,它所造成的紧迫感可以使人们迅速的采取对应行动。

但是由于它基本上是通过刺激人们的恐惧心来追求特定效果,会给对象带来一定的心理不适,如果分寸把握的不好,容易招致自发的防卫性反应,对传播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恐惧诉求在另外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解决产生恐惧的问题,让消费者摆脱这些问题的困扰,让消费者对该广告产生一种信赖和依托的心理。

6、议程设置理论:“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议程设置的特点:1、“议程设置”的着眼点是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2、“议程设置”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

这里着眼的是传播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3、“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用”的机构。

7、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概念最早见于诺依曼1974年在《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1980年以德文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

这个假说由以下三个命题构成。

第一:个人意见的表面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

第二: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

第三: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

8.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对某些存在对立因素的问题进行说服或者宣传,通常会有两种做法:一种是仅向说服的对象提示自己一方的观点或于已有利的判断材料。

成为“一面提示”;另一种是在提示已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者不利于自己的材料,称为“两面提示”。

通过实践证明:1.从与人们的原有态度的关系来看,对原来就持赞成态度的人来说“一面提示”的说服效果明显大于“两面提示”;而对原来持反对态度的人来说,“两面提示”的效果则明显大于“一面提示”。

9.两级传播:是由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

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意见领袖的解除频率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

据此,研究人员对传播过程做了这样的一种推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这就是两级传播产生的概念。

10.政治既有倾向假说:所谓政治既有倾向,指的是人们在接触传媒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态度。

在“伊里调查”中,研究人员根据调查对象的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和居住区域设计了一个IPP指数作为显示他们的缘由政治态度的综合指标。

结果揭示,投共和党票的人大多原来就是共和党的支持者,而投民主党票的大多数原来就是民主党的支持者。

所以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他们把这个观点称为“政治既有倾向”假说。

二、简述传播者的赢效因素答:传播者必须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熟知性、悦目性等特质因素。

1、权威性权威性是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

通常,传播者愈有权威性,其传播的影响力就愈大,受众就愈信从。

2、可信性可信性是指传播者具有使受众承认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

在当代社会,可信性既是指受众对传播者相信和信任的感觉和态度,也是指受众对传播者认可和承认的倾向和程度。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愈是让人觉得可信,人们也就愈容易按照他的信息意向发生变化。

诚实是增强可信性的首要因素。

信誉作为传播者在受众心目中经长期积累而形成的一种良好感觉,也可以增强可信性和传播效果。

骨气是传播者十分重要的品德,也是增强可信性的重要因素。

公正无私与可信性亦成正比例关系。

3、接近性接近性是说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愈接近、愈相似,就愈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这种接近性或相似性会使受众产生一种“同体观”倾向,把传播者看作是“自己人”,从而在传播中也易造成传播者同受众意见是一致的情境。

4、熟知性在传播活动中,只要传播者多露面、增加与受众接触的次数和信息互动的频率,就会使受众产生“熟人”印象,形成亲近的倾向。

传播者直接与公众接触,更有助于增强熟知性。

让你的思想和观点不断传向受众,也可扩大知名度,增强熟知性。

5、悦目性1、至少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们一直在研究传播者的悦目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一般认为,传播者容貌漂亮、风度翩翩,对受众具有悦目性,那么他(她)本人及其所传信息则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

2、请根据基模理论分析你个人选择新闻的过程当我们接触到一个新事物或新消息、遇到一个新事件或者进入一个新的场所的时候,我们过去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会指导我们迅速地对新的状况做出认识、推理和判断,并及时作出态度或行为反应。

例如,在我选择新闻的过程中,这种反应就一直支配着我。

首先我打开了凤凰资讯网,粗略的浏览网页后最吸引我眼球的是网页最后方的一张照片,照片上一辆被撞得面目全非的车,图片下方的标题是“湖南22车连环相撞”。

看到这里,我联想到的是前不久发生的京台高速因大雾天气120车连环相撞,7死35伤的事件。

所以我很想了解这场车祸发生的原因、伤亡情况以及后续的救援情况发展得如何,于是我点开了相关新闻。

这条新闻主要是由六张图片组成的,同时在每张图片的下面都配有一段文字简介。

通过对文图的阅读,我对时间的大致情况有了了解,但由于这起车祸距离发稿时间较短,事发突然,还没有特别详尽的报道。

我京台高速事件推测,湖南这起车祸的相撞车辆是京台高速事件中六分之一左右,所以我估计伤亡人数不会超过十人。

京台高速的方式原因是大雾天气,但因为湖南在地理上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比较冬季干冷,所以车祸应该不是因为大雾引起的,可能是因为公路多转弯、下坡多等原因引起的。

由此我通过对类似事件的比较以及根据自己经验,大概推断了这起车祸的伤亡人数以及事发原因。

从信息处理过程模式的角度来说,当我看到网页上的图片时,注意力被吸引了,同时因这个事件关及人命,我就选择了这条新闻,并迅速对其作出了认知,并联想到了之前了解到相类似的事件,同时根据对类似事件的对比以及对相关常识的掌握作出了推理和判断,在处理了新消息后,所产生的影响是:我用了对于此事件的相关修改和延伸,并提升了解释的信任度。

三、论述二选一1、应用题:如果你准备参加学生会的选举,请撰写一个参赛的策划书。

由于我系的学生会选举是民主选举,由同学(主要以大一、大二同学为主)的投票的票数决定选举结果,所以获得同学们的认同也就是所谓的“群众基础”是以此取得更多的票数是竞选成功的关键。

我针对于此作出几个策划方案:1、在新学期开学之际,新同学来报道,而新同学最先接触到的大二的同学就是班导了。

所以首先要争取到班导的名额。

在争取到名额后,班级第一天会开班会,班会上会有班导自我介绍的环节,这个自我介绍的稿子要提前准备好,风格要亲切,新生初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有些许不安,所以自我介绍中要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是其有安心的感觉,这样就拉近了一些距离。

2、在完成班导工作是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所有工作,耐心为新同学解答疑惑,新同学有需要、有困难时要尽量相助。

做好榜样,起好带头作用。

3、在平时日常的生活中要多与老师交流,虚心求教,使自己更好的进步,同时也更好的得到老师的认同感。

4、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各项活动中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经历,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施展出自己的才能从而认识更多的朋友。

5、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行为、仪表,给同学们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于竞选也是十分有利的。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